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3-06-20
这是通过潜水器获得的海底毛瓷蟹(白色)和贻贝(褐色)图像。
海底冷泉区碳酸盐图像。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 从昨日9时54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被成功布放至南海冷泉作业区开始下潜,到16时30分左右3名下潜人员出舱,这一过程标志着“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首次下潜任务顺利完成。
“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现场总指挥刘峰表示,这次下潜是工程下潜,超额完成了预定下潜任务:一是验证了潜水器技术状态非常稳定和良好;二是长基线定位系统第一次试验就非常成功,潜水器具备了“指哪打哪”的能力;三是验证了潜航员驾驶技能,因为潜水器从山底一直爬到了300多米高的山顶。
“虽然这次是工程下潜,但这是载人潜水器第一次在这个海域搜寻到了冷泉区,发现了大量的贻贝、蜘蛛蟹等海底生物,为深海生物群落和冷泉区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刘峰说。
17日9时37分,“蛟龙”号被布放到水中,17分钟后,潜水器注水完毕开始下潜。约1个小时后,潜水器抵达预定作业点,深度约1400米。此后,潜水器在水下进行了4个小时的水下作业,期间给水面发回了4张照片,包括冷泉区碳酸盐、贻贝床上附着的蜘蛛蟹等。
据悉,这次下潜的包括:中船重工集团702研究所“蛟龙”号主任设计师叶聪、中科院声学研究所杨波和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刘开周。
潜水器返回甲板后,记者看到“蛟龙”号取回了深海冷泉区的碳酸盐“烟囱”样本和大量贻贝样本。
“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于6月10日起航,共分为3个航段,预计需要113天。第一航段在南海开展定位系统试验,同时兼顾“南海深部科学计划”开展科学研究,包括对海底生态系统、生物和地形等进行调查。
海底冷泉区温度并不低
南海冷泉区吸引地质学家和生物学家,是因为它的奥秘还基本没有被人揭开。
中国仅有一处冷泉区
“宽阔的洋面其实是贫瘠的,像沙漠一样,生物量不大,但冷泉区很特殊。”香港浸会大学海洋生物学家邱建文介绍说,冷泉生物是一个独特的群落,完全不同于海洋表面依靠光合作用生存的生物群。
邱建文给记者看了一张冷泉地图,20多年来,全世界各海域发现了几十个冷泉。在中国,已发现的冷泉只有一处,就在南海的东北部(有趣的是,在中国陆地上发现有三个古代冷泉遗迹)。
中国已经在南海深海做过不少次常规取样,但发现这个冷泉区还是近年的事情,科学家下潜到这个冷泉区之前从未有过。
冷泉渗出的是甲烷
讲到深海生物群,许多人都熟悉的两个名词是冷泉和热泉。热泉的英文直译过来是“排热水的孔”。而冷泉的英文是“cold seep”,意思是“冷的,渗出的泉眼”。
冷泉其实温度并不低于周边海水,往往还要更高一点。它渗出的东西是甲烷。而此处最关键的生物,是可以吃甲烷的“古菌”。
船上研究生物地球化学的科学家杨群慧告诉记者,古菌不是细菌,而是另一个古老的生物分支。冷泉附近的古菌可以吃掉甲烷,同时生成碳酸氢离子,以及硫化氢。这个生化过程不仅支撑了一个别处没有的生物链,也造就了特殊的沉积岩石种类。
杨群慧告诉记者,目前她所知道的南海冷泉区的取样有两次,一次是台湾科学家使用海底机器人取样,也拍摄到了丰富的冷泉生物群;还有一次是中国的科考钻探船得到完整的柱形沉积物样本,其中有冷泉特征的碳酸岩,还有弥散分布的水合物。
“南海冷泉的生物,或许跟北太平洋相似;但也不一定,因为海底地形的阻隔,南海相对孤立,深海水体跟太平洋交流不多。”邱建文表示,南海冷泉如果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就有很大的保护价值。
据《科技日报》
[新华网-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