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4-04-21
未来20年:如何重新认识互联网?
未来20年:如何重新认识互联网?
——在中国互联网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之“先驱与先锋高端对话”上的致辞
新华网总裁、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 田舒斌
今天活动的主题是请大家畅谈中国互联网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回溯中国互联网20年风雨历程,我谈谈个人的四个感悟,与诸位专家探讨交流。
感悟一:中国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堪称是开天辟地的时代传奇。
20年的发展,中国已然成长为世界网络大国,我们剖析网民数量、国家域名.cn注册量、宽带网民数、智能手机拥有量、每天产生的信息量、每天使用的互联网应用产品的规模等居于世界前列的指标体系,使我们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那就是为什么互联网成为了影响今天这个时代的势不可挡的大潮!
感悟二:今天我们对于互联网的认知与观察仍然只是阶段性的节点,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局限是一个亟待逾越的坎。
20年里,尽管中国的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服务拥有了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有规模的应用和最庞大的用户群,拥有了一定的参与改变世界互联网格局的力量,但明显的局限始终是一个不能回避的梦靥。试问,建立在核心互联网技术相对匮乏、控制力脆弱的平台上的互联网大国,如何能抵御各种网络应用安全潜伏着的风险?在规模庞大但几乎没有安全认证评估系统的网络载体上,总是滞后的监管手段如何能驾驭住信息流的流向?过度媒体化的互联网态势下,如何解决社会管理、舆论生态、人文价值、法治精神等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塑造问题等等。
感悟三:未来20年,认知与观察中国互联网需要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新的手段。
不少的互联网先驱已经号称看不懂今天的互联网。我们到了必须要换个思路和角度思考中国互联网未来发展质量的时候了!例如,如何尽快拥有互联网核心技术的掌控权?几乎不设门槛、不加认证敞开让国外技术控制网络基础系统对于民族互联网技术成长产生了怎样的抑制?如何有效解决现实存在的互联网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法律出现缺失、监管存在漏洞?如何让创新迭出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在确保意识形态、经济运行、网上舆论、公民个人信息、产业生态等领域更安全、更健康、更有序地延展?怎样规避互联网发展中的不足向移动互联网复制?为避免重蹈生态经济领域里发展、污染、治理的怪圈,互联网未来的20年发展需要形成更好的生态系统,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具价值、更有吸引力的服务,才能实现良性健康持续成长。
感悟四:建设网络强国是未来20 年中国互联网主旋律和战略机遇期。
习总书记最近提出了中国要建设网络强国的路径。如今的中国互联网,正处在创新变革的氛围之中,需要理念的变革、形态的变革、模式的变革,唯有变革,才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自身的独特位置。今天这一重要的历史节点,既是对中国互联网过去20年的总结,也是下一个20年的全新起点。驾驭好互联网的大趋势,把握住大好机遇,中国互联网力量的全球崛起将不再是梦想。
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新华网是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传播力和公信力的互联网平台。回首1997年,新华网等一批主流网站开通,带来中国媒体上网的第一波热潮。迄今为止的17年间,我们依托互联网传播中国、报道世界,始终关注互联网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渗透与融合,致力于挖掘互联网的价值和魅力,成为全球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网络新闻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感悟即觉悟!局限即挑战!难题即课题!未来20年,我们究竟该如何重新认识互联网?新华网愿与业界融合发展,为业界同仁破解未来中国互联网发展难题提供话语权平台支撑,共圆互联网健康发展的中国梦!
[新华网]
互联网规则,改变仍在路上
无论存在怎样的不确定、不完美,我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只有更好地完善和丰富互联网规则,才能把握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
到今天,不少人还记得十几年前北京中关村街头立起的大标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从1994年4月20日中国与互联网开始“全功能连接”算起,20年已经过去。如今,6亿多中国网民都已踏上这条高速路。
从古老的驿道到纵横的铁轨,每条路上都有自己的行车规则。聚集着如此巨大人群的信息高速路,在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也转换了我们行为的方式。不管是作为容量近乎无限的信息载体,还是作为随时响起“敲门声”的社交工具,或是作为重写着产业版图的经济模式,互联网对于所有网罗其中的个人、行业和社会,都已经是一个基本语境。QQ、电子邮件让书信变得有点像古老的礼仪,网络阅读蚕食着传统出版业的空间,在专卖店试完衣服再到网上去买更便宜的,成为很多人的购物方式……怎么与眼前这个世界相处,人类生活的许多习惯和规范,都面临重新定义。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这是1987年中国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长城”在这里不再只是一个地标,更代表着思想和行为原有的边界。互联网所越过的,正是这样的长城。它扩大了“社会人”的内涵,改变了人与社会的互动规则,网民作为一个群体登上舞台,对公共事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构建了国与国竞争的新格局,网络成为国家的战略高地,“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20年来,我们与互联网一起成长,逐渐适应了规则的变化,也不断丰富着规则的内涵。
然而,“互联网的未知远远大于已知”,“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互联网世界既孕育着生机、预示着可能,也带来挑战甚至潜藏风险。正如同没有完善的治理就没有现代化的国家,不能更好地适应和完善这个网络世界,我们也就难以像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做到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将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对于互联网世界的后来者,对于一个网民人数位居世界首位的国家,构建一套完善的网络规则,至为重要。
生活规则的改变,刷新我们的存在状态,“数字生存”如何才能更有意义?“网络强迫症”成了部分人的通病,搜不到网络信号就难以忍受,离开了手机就坐立不安,时间被切割成碎片,注意力也大大分散。网络本是工具,不该让它异化我们的生活。即便未来的网络可能更快捷、更丰富,也当寻回生活的沉静和从容。
参与规则的改变,再造我们的公共空间,“虚拟社会”如何才能更加文明?网络谣言仍然重复着“三人成虎”的故事,“扣帽子”“打棍子”仍然影响着网络讨论的秩序。在网络空间搭建的言论广场上,有表达就有责任,有自由就有担当。既强调发言的权利、说话的个性,也强调公共秩序、社会公德,才能有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传播规则的改变,提升我们的知识储备,“海量信息”如何成为智慧之源?当网络公开课打造出“数字常春藤”,当随身携带一部百科全书成为现实,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获取知识。然而,随手“百度”毕竟不同于大脑“内存”,那些我们内化于心的知识才能成为思考的工具。知识唾手可得了,更应该让它成为智慧的水源,提升时代的智识。
治理规则的改变,要求我们的能力升级,“数字时代”如何回答治理考题?重化工项目该不该上马,雾霾袭来要不要放假,个人信息应如何保护……爆炸式的信息扩散,极端化的民意表达,多样性的管理对象,让网络成为治理变量。把网络建成知情、参与、表达与监督的平台,把网络当做走好群众路线的工具,“执网能力”就会为执政能力添砖加瓦。
疆域规则的改变,促使我们的视野扩大,“地球村”里如何维护国家安全?斯诺登推开“棱镜门”展现暗战一角,各国因特网大数据尽数被搜索引擎掌握,互联网已经成为陆、海、空、天之外,人类活动的“第五空间”。作为一个仍非网络强国的网络大国,构筑网络空间发展战略,才能确保我们的国家安全。
无论存在怎样的不确定、不完美,我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小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到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互联网规则已成为现代社会重要一维,更汇聚起巨大的改变能量。只有更好地完善和丰富互联网规则,才能把握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将我们、将人类带向一个更好的未来。
[人民网]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主流文化的建设者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而应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
新技术当真是最伟大的“改变者”。如果以山峰为喻,从山脚的村歌社鼓,到山巅的阳春白雪,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不同类型文化构成的群落,拼贴出文化中国的四季春秋。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文化的层峦叠嶂架起了高速索道,不必费力攀爬,便可悠游其间、览尽风光。
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有痛心质问“传统文化怎么了”,也有娓娓道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国”;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脑残体”……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实体书店和报刊亭逐渐凋零,城市正在失去文化之肺;地铁上的“低头一族”,看的不是书报而是手机……商业和消费主义冲刷之下的大众审美河床,最低水位正在下降,有些地方甚至裸露出干涸的河底。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尼采曾对报纸的出现怒不可遏,认为这意味着忙乱、廉价的“短暂之物”取代了“永恒之物”。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
这样的感叹固然有其价值,但放宽视野却会发现,从印刷术的普及,到声光电的传播,再到信息技术的兴起,任何一次传媒工具的重大变革,都会带来文化话语权的转移。新中国“17年文学时期”全国仅发表长篇小说200部左右,谁又能想到如今某一文学网站号称有123万个作者,其中很多以每天1万至3万字的速度写作?正是报纸、影像、网络等技术手段的普及,让人类的文化空间拓展了而不是枯萎了,让知识和文化更能服务大众而不是被一小群精英所垄断。
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有人做过统计,在当代中国,活跃在网上的知识分子只是知识界的表层,更庞大的群体基本不在网上发声,比例甚至低于领导干部。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表浅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对于有数千年文化的中国来说,信息化和技术时代带给我们的冲击更为猛烈,产生的问题也更加复杂。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对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固然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但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 人民日报 》( 2014年01月06日 05 版)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