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开儒向记者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复制品 |
|
古代书画鉴定家、炎黄轩主人王开儒前天清晨从唐山专程赶到本报,沉痛地向记者披露了他研究“中华第一名画”《清明上河图》的最新发现。他说,1973年故宫博物院在重新揭裱《清明上河图》的时候,曾删除一块“后代补绢”,但是他最近研究发现,删除的根本不是“补绢”,而是国之重宝——北宋张择端的原画。
缘起获得补绢天然片
王开儒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清明上河图》,已经有十多年时间了。他介绍,他曾经承接了故宫博物院复制《清明上河图》的任务,并于1997年复制成功。由于复制的需要,故宫博物院为其拍摄了《清明上河图》全画的天然片。复制完成后,他曾于1998年1月9日在故宫博物院书画组查阅《清明上河图》档案,看到了故宫博物院在1973年删除的这块绢。
王开儒告诉记者,当年他深知此绢关系重大,所以提出,既然复制了《清明上河图》,就应该掌握原作的全部情况,要求拍摄一张删除部分的天然片,故宫满足了他的这一要求。从照片上不难看出,这块绢因为未经过揭裱前的清洗,所以颜色比《清明上河图》原作稍重。
发现被删除的瓦房为何还在?
故宫为何要在揭裱《清明上河图》时删除这块绢呢?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杨伯达在荣宝斋画谱《清明上河图》序言中写到:“原在老翁背后柱之旁残缺一大片,原绢已失,到明末清初揭裱时余画一尖嘴立牛,正在张口嘶叫,殊碍原画意境,故1973年新裱时揭下,留存归档,不再复原。”
但是王开儒最近在翻阅资料的时候,无意中从1998年拍摄的照片中发现,当时删除的这块绢上,除了所谓的“尖嘴立牛”外,还有瓦房的一角、一段土墙。但是目前公开出版的《清明上河图》复制品上,除了“尖嘴立牛”外,瓦房的一角和土墙都还在。王开儒说,他当时感到十分震惊,既然故宫专家认为删掉的一片不是原画,是补绢,而且是因为有碍原画意境才删掉的,但是为什么被删掉的瓦房一角和那段土墙又出现在了《清明上河图》上呢?
王开儒介绍,他用故宫删除那块“补绢”前,人民美术出版社复制的珂罗版《清明上河图》与删除“补绢”后荣宝斋出版的《清明上河图》进行了对比,发现荣宝斋版上面,瓦房和土墙的颜色明显由深变浅,墨色不同。王开儒判断,是故宫博物院在删除了“补绢”后,在原画上又添画上被删除的瓦房一角和土墙。
探究原画与“补绢”质地相同
故宫博物院在1973年重新揭裱《清明上河图》时,删除的到底是不是后代的“补绢”呢?王开儒说,他用放大镜仔细研究了删除“补绢”前,人民美术出版社复制的珂罗版《清明上河图》,发现被删除的瓦房和土墙,与周围的部分显然是一气呵成画出来的,中间没有断点,看不出后代增补过的痕迹;而且从这部分画面上,也看不出有补丁的痕迹。基于以上情况,王开儒认为,1973年被删除的,不是补绢,而是原画。
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王开儒请中国纺织科学院研究检测中心,对《清明上河图》全图的天然片和删除部分的天然片进行了“绢织物质地是否相同”的检测。中国纺织科学院研究检测中心出具的检测证明显示,“将天然片放在400倍显微镜下观察,看不出天然片中绢织物的形态效果有区别,此外,在残片中,位于瓦房上方可以看到有一块表面较清晰绢纹,已无附着物,似是刮痕。”
王开儒说:“从这份检测证明中可以看出,故宫1973年删除的,不是什么后代的补绢,根本就是《清明上河图》的原绢,是国之重宝——北宋张择端的真迹。删除后的画面,不但与原作风格有悖,而且成为令人读不懂的残画,会给子孙后代留下千古遗恨。《清明上河图》是不容篡改的,故宫博物院必须把1973年删除的部分重新补上,还国宝原貌。”
专家说法故宫不会错删原画
对于王开儒的说法,故宫专家们持什么态度呢?时隔30多年后,当年参与《清明上河图》揭裱的专家们,是如何看待那次“删除补绢”事件呢?
记者联系到1973年参加《清明上河图》揭裱工作的故宫前副院长、文物专家杨伯达先生。已经80多岁的杨老告诉记者,1973年揭裱《清明上河图》的时候,确实从上面拿下来一块画有“尖嘴立牛”的绢,但那块绢不是原画,是此前最后一次揭裱时补上去的,当时还召开过专家论证会。
记者告诉杨老,王开儒先生认为删除的这块绢根本就是原画,而且有中国纺织科学院研究检测中心出具的绢织物检测证明。杨伯达说,那块绢跟原画不一样,是不是补绢,当时一看就能看出来;而且我们有徐邦达先生这么权威的专家,怎么会错删原画?
瓦房和土墙说不清楚
当记者问及,被删除的“补绢”上的瓦房一角和一段土墙,为何又出现在《清明上河图》上时,杨伯达说:“这个东西说不清楚,很抱歉,我无法回答你的问题,你可以问问现在故宫的人。”但是杨伯达老先生再次向记者强调,那块绢不是原画,是与原画不符才删掉的。
民间说法不可信
一位没有透露姓名的故宫书画专家向记者表示,仅仅通过照片鉴定原画和被删除的补绢质地是否相同的做法不可取。既然那块绢是用来修补《清明上河图》,总得找和原画绢质差不多的绢来补,而且不管什么样的照片,总是和实物有差距,照片上看起来一样,不能代表实物也一样。这位专家还告诉记者,古书画鉴定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要相信故宫权威的专家的判断,很多民间的说法不可信。
当记者问及,为何被删除的那块绢上的瓦房一角和土墙,又出现在《清明上河图》上的时候,这位专家表示,他不清楚这个问题,无法回答记者的提问。
■新闻链接
《清明上河图》有80多个窟窿
王开儒透露,故宫博物院的书画档案中记载,1973年重新揭裱前,《清明上河图》全画共有80多个补丁,分布在画的各个部位。揭裱过程中,故宫博物院共做了50多处改动。当然,这些改动中,最引人关注的,争议最大,还是从画卷前半部分删除的那块所谓的“补绢”。删除的部分,故宫博物院都保留在档案中。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堪称“中华第一名画”,是闻名世界的伟大现实主义风俗画卷。该画为绢本设色长卷,高24.8厘米,长528厘米。图中描绘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的繁华热闹的景象,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大致分为市郊景画、汴河、城内街市三个段落。
《清明上河图》中画有550余人,各种牲畜60多匹,木船20多只,房屋楼阁30多栋,车、轿也有20多乘。汴京城中官府衙门、民居宅院、作坊店铺、茶肆酒楼,屋宇错落,林林总总,街上车水马龙,三教九流,应有尽有,百业兴隆,热闹非凡,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古画中所罕见。
可贵的是,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达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艺术修养和表现能力,也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等丰富的形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