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0-12-05
辽博“清宫散佚书画国宝特展” 讲述国宝轶事
唐簪花仕女图(局部) 周昉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作为与新中国同龄的人民政权的第一座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8月20日至10月18日推出“清宫散佚书画国宝特展”,旨在纪念清宫散佚书画国宝入藏辽博60周年、宣传清宫散佚书画国宝的流传和保护历程。
本次展览精选了馆藏清宫散佚书画之精品合计45件(组),其中不乏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草书古诗四帖》、《簪花仕女图》、《夏景山口待渡图》、《茂林远岫图》等孤本巨迹。
在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大都重视前代与当世书画珍品的征集收藏,清代在乾隆年间实现了历代法书名画的大集中,基本上把前代和当世的书画名品征集到宫中,总数达万件以上,分别收藏在紫禁城内的乾清宫、养心殿、重华宫、御书房等处,并在乾隆至嘉庆年间分3次进行了鉴定整理,编成了《石渠宝笈》初编、续编、三编和《秘殿珠林》初编、续编、三编。这批民族珍贵文化遗产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妥善的收藏与保护。
1922年9月28日至12月12日,已退位多年但仍居住在紫禁城的末代皇帝溥仪,以赏赐其弟溥杰、溥佳为名,由溥杰、溥佳利用每天下学出宫的机会,用黄绫包袱将易于隐藏携带的手卷1285件、册页68件共1353件书画珍品陆续盗运出宫。这批书画先被暂时存放在溥仪父亲载沣的醇王府,1925年,又在日本人的帮助下,将这批书画运到天津,随溥仪先后在日租界内的张园、静园收藏。
1934年,在溥仪来到长春做了日本人扶植的伪满洲国皇帝后,日本关东军将溥仪存放在天津静园的书法名画及宋元善本、珠宝约70箱运至当时的长春伪皇宫内,其中装书画的木箱存放在伪皇宫东院图书楼即俗称的“小白楼”。
1945年8月10日即日本宣布战败投降前夕,日本关东军准备将伪满洲国国都迁移到通化,8月13日,溥仪从长春乘火车逃到通化大栗子沟,8月17日又乘直升飞机企图逃往日本,在沈阳东塔机场经停时被苏联红军俘获,其随身携带的一部分书画和珠宝,由苏联红军转交东北民主联军上缴后,由东北人民银行代为保存。
溥仪的臣僚、侍从、家眷等近百人在大栗子沟寄居在日本铁矿公司的一位矿长住宅里,所携带的大批书画和珠宝也存放在此。他们的行踪后被何长工、吴溉之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通化军区所发现,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使溥仪留在通化的一批书画和珠宝被全部截获,通化军区将其全部登记造册,全数转交东北文物保管委员会。留在伪皇宫小白楼的大部分书画,被留在看守伪宫的伪军“国兵”所抢劫,有的在现场争抢中被撕成残片,大部分落入国兵之手而流散四处。
从东北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东北人民政府和东北民主联军的组织领导下,经过革命前辈和老一代文博工作者的艰苦工作与不懈努力,这批散佚作品陆续在各地被查获和征集,在1949年7月7日东北博物馆成立前后分别由东北文物保管委员会和东北人民银行转拨东北博物馆入藏,包括唐摹的《王羲之一门书翰》、唐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北宋摹唐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徽宗《草书千字文》等书画珍品130余件(组)。1953年,遵照中央文化部指示,将1952年经杨仁恺、赵奇、阎万章等人在长春、兴城、天津等地清查出的包括唐韩滉的《丰稔图》等130件书画珍品拨交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1957年,又将五代黄筌的《写生珍禽图》、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北宋李公麟摹韦偃的《牧放图》、南宋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拨交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目前,辽宁省博物馆收藏清宫散佚书画作品总数已达146件(组),是中国收藏晋唐宋元书画数量最多、品质最精的博物馆之一。60年来,这批清宫散佚书画作品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宣传和整理研究。在辽博旧馆,这批书画设有专门的库房,每件作品均配有专门的樟木画盒和绸布包袱皮。进入辽博新馆后,专设的书画库房条件更加完善,恒温恒湿系统24小时全天运行,保存条件一流。同时,辽博还将此批书画进行了30余次的专题宣传展示。其中以2004年辽博新馆开馆时举办的“清宫散佚书画国宝展”最具轰动效应。从2006年开始,“清宫散佚书画作品展”已成为辽博馆内常设专题展,定期轮换展品,常年供观众观赏。
关于清宫散佚书画的数量,据1925年北洋政府组织编写的《故宫已佚书画目》的统计,为1200件,据杨仁恺《国宝沉浮录》的统计,为1331件,此数量更接近实际,所多出的100余件,即学术界通常所指的“佚目外”作品。这1331件书画中,外流作品达113件,以宋元为主,多为珍品。已完全毁掉的作品6件,私家收藏约40件,余则分藏在国内各博物馆,以北京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收藏比例较大。(刘韫)(中国文化报)
[新华网]
百余皇室秘藏书画以假乱真 广东省文联展厅正展出
新快报讯(记者陈琦钿实习生李斯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唐伯虎、文征明合作的《悟阳子养性图》,赵孟頫的《红衣西域僧图》……由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辽宁省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皇室典藏国宝书画精品展》高仿真品,目前正在广东省文联展览厅(人民北路871号)与羊城市民见面。据悉,该
展上100多件书画精品均是限量版的国家一级仿真品,与原件相比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精密程度。
展品原件曾被溥仪盗出宫
本次来穗展出的100多件书画文物仿真品,其原件便是末代皇帝溥仪于20世纪20年代,一度盗出皇宫变卖的皇室私藏珍品。当年逊位的溥仪为了“筹备经费”,便以赏赐其弟溥杰为名,从万余件字画古籍精品中精挑细选1200余件盗运出皇城,存到在天津英租界买的房子里去……直到1945年溥仪在沈阳机场打算逃往日本时,被苏联红军截获,这批书画珍宝才被转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关部门,没有流失海外。
据了解,这次市民们可观赏到的高仿真精品包括风俗长卷、有“南北双绝”之美称的《清明上河图》、《姑苏繁华图》,有唐代仕女画佳作《簪花仕女图》,宋代艺术皇帝徽宗的《瑞鹤图》、《草书千字文》,文学家诗人陆游八十岁时所作的《自书诗帖》,唐狂草派创始人张旭的《古诗四帖》,以及唐伯虎、文征明合作的《悟阳子养性图》等历代书画大家的精品。
仿制工艺几可乱真
据介绍,这百余幅国家一级书法和绘画的仿真品,是在传统“珂罗版”基础上,增加了数字摄像和纳米制料,运用高达3.5亿像素的电子立体扫描技术进行原作扫描,充分展现真迹每一个色彩层次,确保原作的每个细节没有缺少和损失。而在高仿真品的材料选择上,采用纳米技术的图层宣纸和仿古丝绢材料,文理质感和底色色调与古代宣纸和丝绢近乎一样,让人难辨真伪。
仿古收藏升值空间不小
也许很多市民认为“仿真品”不值钱,而来自省民间收藏协会的专家则表示:其实,在越来越难辨真假的古玩市场上,仿古收藏将会有很大的升值空间。鉴定仿制文物价值在于三点:一是原作价值,二是仿制技艺,三是名声。现在好多收藏爱好者都开始收集明清两代的仿古制品,并以瓷器、书画最多。记者了解到,《皇室典藏国宝书画精品展》高仿真品的价格不菲,高则3.6万元,最少的也要2000多元。
上图:郑板桥《幽兰图》
(日京/编制)
[金羊网]
末代皇帝溥仪与《清明上河图》之谜
1925年,溥仪以“赏赐”其弟溥杰为名,从紫禁城中移出《清明上河图》,该图陪伴溥仪度过了7年多时光。
1912年,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溥仪走下了皇帝宝座。根据“优待条例”,溥仪仍住在皇宫紫禁城。
离开皇帝宝座的溥仪利用皇权,从1922年到1923年,以“赏赐”其弟溥杰的名义,将书画手卷1285件、册页68件移出皇宫。这些中国历代珍贵的书画精品,每一件都价值连城。其中就有著名的《清明上河图》。
1925年,溥仪在日本人的监护下来到天津法租界的张园,他以“赏赐”其弟溥杰为名移出紫禁城的大量珍宝、字画也秘密地转移至天津,《清明上河图》陪伴着溥仪在天津度过了7年多的时光。
1932年,溥仪在侵华日军的操纵下,带着他的家眷和大量珍宝、字画,从天津迁往长春,就任伪满洲国皇帝。《清明上河图》又陪伴着溥仪,在长春度过了长达13年4个月的岁月。
1945年,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通知溥仪迁都通化,溥仪心中明白,所谓的迁都实际上是逃亡,溥仪请山田乙三宽限3天的时间打理行装。实际上,溥仪最放心不下的是那些从北京带出来的珍宝、字画。13年来,《清明上河图》和大量的珍宝、字画,一直封存在长春伪皇宫后面的书画楼里,只有溥仪和少数贴身随从知道这个秘密。溥仪匆忙进入这座神秘的“小白楼”,从大量的珍宝、字画中精选了一些逃往通化,剩下的被侍卫哄抢。溥仪匆匆逃往通化长白山脚下的小山村———大栗子沟,在这里仅住了3天,之后又匆忙赶往沈阳,准备从沈阳逃往日本。溥仪又从随身的珍宝、字画中再次甄选,只选了少量的珍宝、字画,带着弟弟溥杰和两个妹夫、三个侄子、一个医生、一个随侍逃往沈阳,而将大部分家眷和一些珍宝、字画留在了大栗子沟。
1945年8月19日,溥仪以及随身携带的珍宝、字画被苏联红军截获,溥仪被遣往苏联赤塔,后转至伯力,5年之后,溥仪被遣送回国,《清明上河图》下落不明。
1950年冬,东北局文化部开始着手整理解放战争后留下的文化遗产,书画鉴定专家杨仁恺发现了一卷古画,他将这幅画卷的照片发表于《国宝沉浮录》中,立即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高度关注。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将这幅画卷调往北京,经进一步鉴定,确认这就是千百年来名闻遐迩的《清明上河图》。遗失多年的稀世国宝终于再次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据郑州晚报)
[南方都市报]
相关报道
宋代画作《汉宫秋图》拍出1.68亿元 买家身份不明
汉宫秋图
资本再度追涨中国书画板块。在昨晚举行的保利秋拍“中国古代书画夜场”中,宋代画作《汉宫秋图》拍出1.68亿元人民币,为“中国亿元书画俱乐部”又添一位“新成员”。截至昨晚记者发稿时为止,《汉宫秋图》为该专场最贵的一幅作品,至于买家身份,北京保利工作人员则表示无法透露。
专家指出,秋拍频现亿元中国书画并不能说明书画市场存在泡沫,中国书画市场目前还处于一个小高峰阶段。
《汉宫秋图》竞价30余轮
中国书画无疑是现在艺术品市场上追涨的明星,延续着此前中国嘉德的热度,北京保利将今年秋拍的重心也放在了中国书画板块上。在昨晚亮相的“中国古代书画夜场”中,便有包括《汉宫秋图》等三幅宋代画作以及12件《石渠宝笈》著录作品。
昨晚9点,《石渠宝笈》著录的周之冕《百花图卷》以9072万元成交已经掀起了全场的一个高潮,不过紧随其后的《汉宫秋图》更是引来激烈的竞争。该幅作品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乾隆皇帝非常看重这件作品,为其御题引首及诗作,曾是原中国实业银行总经理刘晦之旧藏。现场,《汉宫秋图》从3000万元起拍后便引来场内和电话委托者多方竞争。经过30余轮竞价,《汉宫秋图》拍出了1.68亿元,成为中国亿元书画俱乐部中的又一成员。
各类艺术品冲刺新纪录
艺术品市场呈现的繁荣还不仅仅在中国书画,其他板块也时有利好传出。近日结束的香港佳士得秋拍中就有不少新纪录诞生。其中,一对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拍出1.295亿港元(约合1.086亿人民币),创下了掐丝珐琅艺术品的世界拍卖纪录,买家为富商刘銮雄。
而即将于12月7日亮相的北京翰海秋拍中也有不少拍品有望达到天价。近日,北京翰海就在京宣布其不仅在中国书画板块上亮相倪瓒十分罕见的逸品佳作《霜林湍石》、朱耷的《孤禽图》,还将在油画领域推出郎世宁的油画《纯惠贵妃像》,这幅作品被翰海油画雕塑部负责人柴宁称为是中国油画拍卖史上最重要的作品。
对于中国艺术品如此高涨,书画鉴定专家马欣乐告诉记者,目前艺术品市场总体还比较健康,但不否认有个别人为炒作。根据其常年与美国和国内收藏圈接触的经历来看,这轮中国书画的高峰还不是顶峰阶段,“我们对自己的文物有了重新的认识,这只是小高峰,大高峰还没有来临,国外一些大藏家手中还有不少好东西还未亮相。”(记者李健亚)
[新京报]
今年中国书画频创拍卖纪录 秋拍艺术品市场火爆
新华网北京12月2日电(王蓓蓓)今年国内艺术市场秋拍热闹非凡。上周嘉德、永乐、华辰、传是等拍卖行相继落槌,总成交金额不断创新高。其中,嘉德总成交额高达41.33亿元,刷新中国艺术品拍卖单季纪录;华辰1054件拍品总成交额为2.25亿元;永乐7场拍卖共成交1.69亿元,为成立5年来最好成绩。本周保利、瀚海、匡时拍卖等也将陆续开场,中国书画依旧是最为亮丽的板块。
秋拍卖场上,用“火爆”来形容中国书画的拍卖丝毫不为过。秋拍中只要是中国书画的专场,几乎是场场人员爆满,很多珍品佳作都要经过藏家十几轮的激烈叫价,最后以超出估价若干倍的价格成交。
嘉德秋拍中,中国书画部分有3件作品过亿元成交,其中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的两件作品,王羲之草书《平安帖》以3.08亿元成交,陈栝《情韵墨花》以1.137亿元成交。此外,继2010年春拍张大千《爱痕湖》创近现代书画成交纪录后,此次李可染的水墨巨制《长征》以1.075亿元成交摘得近现代书画新纪录桂冠。
帝王书法部分也反映出良好的市场走势。传是秋拍中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的乾隆帝《御临钟繇力命帖卷》,尺寸虽小,但品质实高,正文有16行,后缀七绝一首。此卷是乾隆帝36岁时所作,最终以3360万元高价成交。
“今年秋拍艺术品市场更加活跃,中国书画市场表现强劲,其中古代书画部分总成交额比预期高出一倍。”中国嘉德副总裁胡妍妍称,目前市场对珍罕拍品的追捧更加显著,《石渠宝笈》著录作品的价格持续上扬。同时,随着藏家对中国书画的认识逐渐加深,收藏群体也逐年扩大,如今新老藏家均持严谨、理性的态度选购藏品。
除传统中国书画持续火热外,当代艺术板块也颇为引人关注。与2008年秋拍及2009年拍卖市场上当代艺术作品呈极度锐减状态截然不同的是,今年秋拍中各家拍卖行的当代油画及雕塑作品数量均较以往大幅增加,其中不乏张晓刚、刘野、王沂东等人的精品力作亮相,成交价也是迭创新高。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