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2-06-10
科学艺术“再相会”,创新火花无极限。在5月19日—25日举行的上海科技周上,由上海市科协和上海市文联共同主办的“2012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魅力便势不可挡。本届展会以“让科学走近大众,让艺术融入生活”为宗旨,以创新的快乐——“新之悦”为主题,集中展示了科学与艺术融合的创新作品和发展前景。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件互动作品,散发着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不凡魅力,不断“叫醒”人们的创意头脑。
科学家的风采
沿着展览中心优雅的台阶拾级而上,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就是以“展现科学与艺术成果的‘可视化’和‘艺术化’”为主题的经典区。
赵东元院士团队创作的名为“初夏”的作品,由科研电子显微镜下纳米材料的有序排列组图,以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形式再现。整幅作品表现了初夏的荷塘小荷露角,鱼儿追逐,蜻蜓立荷头的自然、生动的情景,寓意现代纳米科学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景色。
领略完初夏的美景,记者来到了左侧的展览室。“没有阳光的深海”由汪品先院士创作,他是一位海洋地质与微体古生物学家。这组作品展示的是海洋表层沉积中的超微化石,对海水温度、深度、碳酸盐溶解作用等环境因素的反映,也是古环境研究的重要依据。记者看到,由科学家在深海“禁区”拍摄到的多幅深海影像,呈现了一个完全超乎想象的神奇世界、徜徉展区,既可以领略海底热液孕育的奇特生物群,探寻深海中蕴藏着可燃冰等宝贵的新能源,看看海洋表层沉积中的超微化石“回忆”古海洋环境,还可以动手收集海洋中超微化石的图章。
科技和生活的结合
在创意设计区,参观者既可以看到大气磅礴的互动新媒体作品“满江红”,也可以亲自感受“数字在线肖像漫画”带来的乐趣,还可以来一把体验游戏“激光射击”,或者站在屏幕下,和自己玩一次“顶顶乐”的互动游戏。
一组名为“穿街走巷·上海”的作品让记者走马观花地领略了一番上海的魅力。其中,一个名为“上海音迹”的作品别具创意。它运用数字技术将传统意义上的绘本图片进行了更深入的处理,使图片呈现出动态的效果。同时,引入声音和配乐,使绘本的视听性更加强烈。当记者走过音乐走廊,在欣赏画作的同时,还能听到上海市民非常熟悉的海关钟声、收废品的铃铛声,以及麻将声、敲门声、缝纫机声这些非常市井气的声音。
另一件名为“小强一家”的作品也引起了记者的兴趣。这件作品以生活中的点滴故事为素材,用幽默、夸张的手法,讥讽陋习歪风,弘扬和谐文明,令人很受启发。
在“特色区”,一批反映未来美好的生活,具有引领时代潮流的精品激起观众无限的遐想。一件名为“灯具与城市”的作品,将城市中的高楼大厦设计成大树的形态,配以羽毛椅子、现代光源等元素,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另一件名为“城市与椅子”的作品由椅子、电线、电话线、网线等元素组合而成,反映了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科技助推教育
教育区展示了各高校、园区、企业及社会团体在科学与艺术领域的复合式教育成就及发展方向。此外。还通过诸如“微博区”、“苹果IPAD签到”、“教具演绎”、“机电一体化的实际运用”等作品,以互动体验式的教育方式,激发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参与热情,充分探索了寓教于乐的创新教育方式。
一组名为“虚拟实验”的参展作品将人们一般难以完成的科学实验制作成特殊的软件并借助于电脑展现出来。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环境及其各种条件的限制,尝试性完成各种各样的有趣实验,通过实践,可以掌握许多科学知识。在展会现场,许多小朋友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有的在做“宇航天地”的实验,有的在研究“酸雨的形成”和“温室效应”,还有的在“虚拟养鱼”。(丁愚 记者 王春)
[科技日报(2012-05-27 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