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3-08-07
艺术品拍卖:市场遇冷 商机暗藏
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与法国全球艺术市场信息网Artprice联合发布的《2012年度艺术市场报告·东西方之间的对话》显示,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份额在2012年度达到50.69亿美元。这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2010年位于全球第一后,连续三年夺冠。
然而,中国艺术品市场实在有负冠军盛名。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联合商务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日前共同发布的《2012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显示,2012年度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额同比下滑265.01亿元人民币,下滑幅度达47.88%,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下滑。
一路高歌猛进的艺术品拍卖缘何急转直下?市场遇冷背后传递出怎样的产业发展诉求?2013年的艺术品拍卖能否触底反弹、重拾升势?
市场遇冷:苦了卖家 乐了买家
2012年5月下旬举办的清风拍卖(郑州)2012迎春拍卖会上,应者寥寥,不少作品流拍;华辰、嘉德等多家著名拍卖公司成交额再创新低,多件高价位书画拍品以底价成交;不少拍卖会主办方甚至无奈地表示不便透露拍卖的具体成交额——过去一年,这些镜头在国内拍卖业频繁发生。前几年红红火火的拍卖行业,如今寒气逼人。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拍卖市场迎来了53.9%的流拍率,居近五年来最高。
进入2013年,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下滑态势仍在持续。统计显示,上半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额124.89亿元,同比下降8.82%。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欧阳树英接受采访时坦言,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进入一个调整期。
那边苦了拍卖公司,这边却乐了收藏爱好者。市场行情下滑让更多的收藏爱好者有机会参与进来。一名上海艺术品藏家说:“今年对收藏者来说是比较好的年份,价格比较适中,不过现在还是以观望为主。”
份额下降:坏现象好兆头
对于成交额的急剧下降,欧阳树英认为,一方面,受国家房地产调控等宏观政策的影响,资金面收紧,投资需求减弱,艺术品市场的资金流动总体呈现紧缩状态;另一方面是因为高价位拍品数量的减少。欧阳树英说:“艺术品拍卖份额的下降主要是因为高价位拍品数量缩减,虽然其后有中小买家进入,但新买家往往更注重自己的个人品味爱好。”
《2012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显示,2012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1000万元以上成交拍品共206件(套),同比减少375件(套);成交额总计46.04亿元,同比减少90.21亿元,下滑66.21%,远远超过整体市场47.88%的降幅。据雅昌监测中心不完全统计,2013年春季奢侈品及其他艺术品占市场成交总额的8.92%,同比下滑1.69%,环比下降5.23%。
欧洲艺术基金会《2013年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认为,许多艺术基金和其他带有投机性质的投资者也在去年减少了对艺术品市场的参与,这对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份额下降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对于艺术品拍卖市场份额遭“腰斩”这一现象,不少专业人士认为,这是市场由“泡沫”向理性的正常回归。
“中国市场萎缩是好兆头。”欧洲艺术品与古董博览会执行委员会主席本·扬森认为,“过去人们购买只是为了几个星期后再拿出去拍卖获利,现在中国市场转向了严肃收藏。”
收藏家目前更关注艺术品的“性价比”,更注重艺术品的实有价值。“现在的市场正在逐步挤掉泡沫成分,走向价值回归之路。回调过程呈现一种‘软着陆’式的健康回归,而不是破坏性的‘垂直式’下降,市场仍不乏局部热点。”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尚勇说。
市场趋势:调整中藏机遇
对于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未来走势,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未来两三年会是艺术品拍卖的调整期,同时也是一个学习和酝酿行情的好机会。
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季涛认为,市场依旧会继续调整,拍卖公司应借机强化自己的品牌定位和优势,增强拍品的征集和营销能力,进一步提高对市场喜好度和价格精准度的判断力。
多数拍卖企业认为,市场并不缺钱,资金并没有从艺术品市场中撤离。由于拍品资源的稀缺,价格继续下跌的空间十分有限。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对艺术品认识的逐渐提高,参与拍卖的主体会越来越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未来艺术品市场价格仍会继续上扬。
值得关注的是,眼下拍卖业“触网”热情持续高涨,有望拉动未来艺术品拍卖市场份额的增长。据统计,仅在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网络拍卖平台,上半年成交近30亿元,已轻松超过上一年的总和。
对新技术的应用和探索有望开拓艺术品交易的一片蓝海。(本报记者 温 源 本报通讯员 张胜通 王 苗)
[新浪网]
相关报道
小人书身价飞涨成收藏新宠 洛阳一达人藏上万本
“小人书”是很多人儿时的美好记忆,近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当年风靡一时的小人书在收藏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而且“身价”逐年升高:据央视记者调查,1957年出版的《瓦岗寨》可卖到2万元,而一套《三国演义》甚至拍出了20万元的高价。昨日,大河报记者了解到,洛阳也有一些小人书收藏爱好者,其中40岁的范红卫已经有了18年的收藏经历,收藏小人书有哪些乐趣?洛阳小人书收藏市场如何?大河报记者进行了了解。
18年收藏上万本小人书
小人书又叫“连环画”,喜欢收藏小人书的藏友之间亲切地称为“连友”,40岁的范红卫就是一名资深“连友”,他从1995年就开始收藏小人书。《黄继光》、《三毛流浪记》、《西游漫记》……一本本熟悉的小人书是范红卫最珍贵的“宝贝”。
“最初是没有意识的收藏,主要是喜欢,个人爱好。”范红卫说,一没事儿他就去旧书摊上“挑挑拣拣”,每次“淘”到自己喜欢的小人书,总能让他想起童年的时光,运气好的情况下,范红卫能“淘”几百本,买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一口气儿读完”。
范红卫回忆,1998年后洛阳市收藏小人书的人越来越多,后来郑州开始举行一些全国性的连环画交流大会。在那里,范红卫学到了很多关于收藏的知识,也是第一次知道,收藏的小人书还有“升值”的空间。至今,范红卫收藏的小人书已有上万本。
提起近几年来“小人书”的升值,范红卫深有感触:“这本《罗盛教》原价是3毛钱,98年我花5块钱买的,现在它的‘身价’已经升到1000元了。”范红卫说,很多知名画家的精品作品,比如上世纪50年代出版的刘继卣的《鸡毛信》上下册,如果品相好,一本能卖到8万元左右,还有上世纪70年代的《东郭先生》,市场价近2000元。
收藏渐热洛阳大约有200个“连友”
在洛阳,收藏小人书的不只范红卫一个。昨日,记者来到天子驾六古玩城,这里有很多商户给“连友”们提供了“淘书”的机会,45岁的李春阳就是其中一个,他卖小人书已经十几年了,在不足10平方米的小店里,整齐陈列了不同年代的小人书,最便宜的两三块钱,最贵的近千元。他告诉记者,近些年来,洛阳市收藏小人书的人越来越多了,目前,洛阳市的“连友”大概有200个,随着小人书的“走热”,市场价也越来越高,他的小书店更受欢迎了。
当天,在天子驾六古玩城,记者还见到了市民袁先生,他曾经也是一个小人书收藏爱好者,上世纪80年代,他买了100多本小人书,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后,因为不知道小人书还有“升值空间”,便把这些书按斤卖给了废品站。提起这些,袁先生有些后悔:“我收藏的那些小人书有《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经典作品,搁现在‘身价’不知道抬高了多少倍。”
投资选择需谨慎市民不妨当爱好
虽然“小人书”收藏市场越来越“热”,但如果纯粹为了“投资”,范红卫还是提醒市民们要“谨慎”。“据我了解,目前小人书收藏市场已经接近‘顶峰’,很多经典的小人书已非常难找,如果单纯作为投资,需大量的资金做‘后盾’,普通市民不妨当做爱好。”
范红卫还提到,并不是所有的小人书都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在收藏市场上,小人书的价位和很多因素有关。首先,年代越久越好;其次,物以稀为贵,发行量越小,升值的可能性越大。此外,小人书的价值和品相也有很大关系,收藏讲究的是完美,同一个系列的小人书,如果书上写了一个字,“身价”就可能下降四五倍。“收藏涉及很多专业知识,如果盲目投资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我看的第一本小人书是《岳云》,是我8岁那年花三毛钱买的,攒钱就攒了半个月。”范红卫说,小人书是一代人的梦想,承载着一代人的回忆。“每当我工作压力大的时候,看看我的小人书,心马上会平静下来,收藏带给我心理上的收获要远远大于物质,建议收藏者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急功近利。”
小人书受“热捧”源于人们“怀旧情怀”
“一种东西之所以有收藏价值,不仅是因为它的稀缺,最重要的是它本身是有价值的,文化收藏品尤其如此,小人书除了艺术上的收藏价值,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带给人们的怀旧感受。”郑州大学社会学教授张明锁说,小人书兴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当时,物资相对匮乏,人们接收信息和知识的渠道非常少,同学之间互换小人书是很多人儿时的记忆,可以说小人书是很多人童年最好的朋友。
“这些人对小人书的感情很特别,他们感谢小人书,热爱小人书,在收藏过程中,可以重温当年的时光,得到了怀旧体验,这也是小人书‘升值’的重要原因。”
链接
目前洛阳市有三个供“连友”们“淘”小人书的地方:一、天子驾六古玩城(周六、周日);二、老城西大街文博城(周六、周日);三、涧西区谷水会(集会时间)。有兴趣的市民可以前往“淘书”。
[新浪网-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