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3-08-11
央视财经评论:要有多少钱才可以去玩收藏
一把茶壶、一个瓷瓶儿、一块石头……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些看起来很精致的工艺品,摆在家里也会很漂亮,但大家也许想不到这些东西的市场价值可能会高的让人咋舌,简单的转手一卖,也许就能挣大钱。那这些东西为什么现在会这么贵?这个市场真的能让人一夜暴富吗?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艺术市场评估专家刘新惠、著名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微博]、刘戈共同评论。
投资品市场真的能让人一夜暴富?有多少钱才可以玩收藏?
今年保利春拍上,紫砂壶“寒汀石瓢壶”以1495万元的成交价创造顾景舟单把紫砂壶的世界纪录。“千年琥珀,万年蜜蜡”价格三年翻三番,高档蜜蜡身价赶超钻石。在江苏宜兴的一家紫砂艺术馆,负责人拿出了一把四年前买的紫砂壶。
魏建设(宜兴魏家庄紫砂艺术馆馆长):像这种茶壶,潘春芳和许成权两夫妻合作的这把茶壶,那时候拿这把茶壶也就是三万元钱,现在我后面再加一个零,三十万,他也不会卖。2010年,2011年这两年是紫砂疯涨。比正常超出十倍的价格。
蜜蜡是琥珀的一个品种,在民间素有“千年琥珀,万年蜜蜡”的美誉,是古代皇家的御用宝石。
邱鸿明(深圳恒实琥珀珠宝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这是一块蜜蜡,然后雕刻的工艺是一个佛,后面有带皮的,然后这个蜜蜡是十八点四克,前三年是五百多块钱一个,现在零售价就六千九百多,批发价差不多要两千块钱了,都翻了三倍四倍,就这三年的时间。
江训青(景德镇江窑瓷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即使我们这么努力做,生意还是不够,还是不行,我们都有点半停产的状态了,就是卖不掉了,来的人也很少了,到现在为止三百万还不到呢。
本来很红火的艺术品陶瓷,怎么就突然卖不出去了呢?
在景德镇大师汇街聚集了很多现代艺术瓷的商家,但记者中午十一点来到这里的,看到的却是冷冷清清的场面,很多商铺甚至都没有开门营业,记者也看到了商铺转让的告示。
徐欢(景德镇尚夏陶瓷董事长):原来很多收藏家来买,其实他不看瓷器,只是报名字给我们,什么某大师,我要他的东西。其实我说心里话,有很多东西可能不具有价值,或者它的价值非常低。可能这个老师的作品量太大,在这种大的前几年这种大的涨势下面,可能有些老师对作品不负责任,不负责任这种事情是掩盖不住的。
李少景(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副所长):突然一届评下来就是四五十个,五六十个,甚至八十多个。从藏家来说,也要理性一下,这么多大师,选择的余地、空间也大了。
李茂龙(陶瓷经销商):一个景德镇,我说一百年能出三五个大师,其实景德镇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城市,现在国家级大师,省级大师,还有市级大师加起来两三百人,这不开玩笑吗?
刘戈:艺术品价格上涨最迅猛 其中的风险孕育也是最大的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以前我买过一把紫砂壶,大概在1992年,当时我因为工作的关系连续好几次去宜兴丁蜀镇,就是产紫砂壶的地方,当时花了自己差不多一个月的工资,一百多块钱买了一把壶。一直精心呵护,但在前几年给打了,后来别人说,你这个壶要是不打的话,得值几万。
现在是两个特征,一个是涨的特别快,另一个就是当代艺术品,就是这些紫砂壶、陶瓷,它比原来老的还贵。我把这几年的一些拍卖数据列了一个表,在2002年以前,卖价高的主要是一些明清时候的名壶。2002年以后发生了一个变化,拍卖最高的价钱变成了当代艺术品,就是不久前去世的,或者还在世的艺术家。在2002年到2008年期间,一般最高拍价一两百万到两三百万的价格,在2008年之后发生了一个大的变化,从百万级上升到了千万级,比如著名的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样一个程度。那么不管是黄金也好,房子也好,或者其它的艺术品,相比来说,涨的幅度已经是最大的了,所以这里面的风险孕育也是最大的。
马光远:投资品市场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玩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不知道多少钱,因为都是别人送的,据说应该很不错,因为当时是通过一些很特殊的途径拿来的。一方面具有收藏价值,说是名家的作品,另一方面特别强调,这是绝对的紫砂,这料不是化工原料,是绝对的。当时我去的时候,他们就说,如果说谁的家里面藏着很多,即使没有壶,就是紫砂的话,当时也能够暴富的。
事实上,价格越涨越高,每年都在翻,我不认为这是风险。如果说这个价格大家认为还很值,那明年可能还会翻一番,当你自己在那说值不值的时候,大家都认为你是傻的,为什么呢?价格本身在翻,但是这个玩意本身是谁在玩?应该它是一个很小众的市场,也就是说,比如说紫砂也好,瓷器也好,还是蜜蜡也好,本身如果它作为一个艺术品,作为一个有收藏价值的东西,它的门槛应该是很高的,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可以去玩这个,所有的人都能典藏它的价值,所以我觉得现在最大的风险,是所有的人眼睛都开始发绿,所有的人眼睛开始盯着这个东西,认为所有的人都可以玩。
刘新惠:投资时一定要非常的理性和智慧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紫砂壶目前差不多一年涨一倍,反正连续涨了五六年了,但是我知道,还有很多的买家还在持币待观,还准备进行新的投入。去年一把顾景舟的壶卖已经到1300多万,一些名家的大师壶也是上百万、五六百万的比比皆是,这么高的价位再买紫砂壶是不是合适?我想它的风险性不言而喻。它就像山海关的有幅对联,有一句就是说常涨常涨常常涨,那涨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实际上,它跟潮汐意义是一样的,有涨一定有落,所以说大家在投资时一定要非常的理性和智慧。
刘戈:艺术品市场只涨不落的神话是不存在的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其实如果要是鸟能够做出来凤凰,那也行,但是现在。鸟甚至做不出来鸟的活。很多的大师说是大师,实际上如果要是真是他自己做的,那也算数,因为现在很多工艺美术品,他的徒弟可以代他来完成,或者有所谓的枪手来代他完成,他仅仅做一点点加工,然后以他的名义来卖出去,那么这样的话,这个市场繁荣一段时间肯定就会毁灭。
艺术品市场只涨不落的神话是不存在的,我给大家看几幅画,梵高的向日葵、鸢尾花、加歇医生像,这几幅画在1987年,1989年和1990年分别被日本的买家买了去,当时的价格分别是3900万美元,5300万美元和8250万美元。现在我再让大家看三幅梵高的画,一幅叫麦田,一幅叫风景,一幅是渡口,麦田是1700万当时起拍的,2007年最后流拍,2012年是1600万。风景是1160万成交了,最新成交的是2013年的渡口,700万。这就是因为在日本广场协议之后,当时钱多了起来,那么由于梵高的画和日本的浮世绘有渊源,所以日本人就对于梵高为代表的一些印象派画家的画特别的喜欢,哪个董事长办公室里要是没一幅这些印象派画家的画就不好意思请别人来,所以当时向日葵是被安田火灾保险买去了,加歇医生是被大兆和造纸的老板以天价买去了,但是过了这么多年以后,价格还就是这个价格。有人估算了一下,现在存在日本人手里的至少还有50亿的一些印象派画家的画。如果按现在的价格卖,也就是10几亿。
刘新惠:现在的艺术品投资市场是个鸟都说自己是凤凰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首先手工艺者是非常出色的劳动者,我们应该珍惜他的劳动,而且中国的确也人才济济,有很多出类拔萃的人物,做出来的东西非常的精妙,但大师的概念往往被偷换掉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师是经过时间沉淀的,有独立的学术价值。独特的大师一级的作品有一个很简单的判别方法,真正大师作品你不用看款,不用说它是谁的,作品本身就告诉你这就是谁的,就像齐白石的画,而现在的工艺品大师往往被混淆成了艺术品的大师,就像我们现在的很多市场实际上明明卖的都是工艺品,而混淆成了艺术品,明明是工艺品出色的手工制作者又成了艺术品的大师,当大师横飞的时候,物价也就跟着飞涨了。我觉得就是现在就是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是个鸟都说自己是凤凰。
马光远:艺术品投资是小众市场 再疯狂都跟普通人没关系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景德镇,还有宜兴,还有我们看到的很多所谓的艺术市场里面,大家说现在什么东西最值钱,可能是那些所谓的作品,炒作最值钱,什么东西最不值钱,大师最不值钱,比比皆是的大师。
艺术品投资市场,普通人根本不应该加入,他都是机构,都是这个亿万富翁在存在,所以我今天在这能够给提供大家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你不要去参与,因为这个市场就是一个小众市场,就是在任何疯狂的时候都跟普通人没有关系,因为它的门槛很高,它需要很多的学识。要成就一个大师的话要有很多的积淀,即使你是一只这个市场上的小鸟,你要做出凤凰的叫声的话,你也需要很多年的积淀才可以,但是普通人如果说真的要进入的话,真的会死的很惨。
刘新惠:艺术投资品市场 生行莫入熟行莫出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实际上机会就在眼前,就像市场离你那么近一样,但是我们这行有这么一句话,叫做生行莫入,熟行莫出。就是做您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您自己明白的事情,当您自己不明白的时候,生拿钱卖了企业、家产去干这事,就是玩物丧志。
我觉得做好几个准备:第一,要有学识上的准备,你得知道这个东西好在哪块,不好在哪块,风险性在哪块;第二,要有金钱上的准备,没钱你是干不了这事的,这行是有钱有闲的人干的,你光有钱没有闲,思想不够,准备不足,这行你也进不了;第三,要有信息上的准备,你得知道这个东西到底应该是什么价钱,北方有北方的价钱,南方有南方的价钱,欧洲有欧洲的价钱,香港有香港的价钱,北京有北京的价钱,同样一件东西可能因为地域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最后有一个心理的准备,有时候市场是一个跌涨不一的市场,可能你今天买了明天就跌了,可能你今天买的便宜,明天你就赚了。实际上任何市场的价值规律都是相通的,你做好了这么几个准备,你就有可能进入艺术品市场。艺术品市场是一个知识、能力、智慧角逐的战场。
[新浪网-央视]
相关报道
标价近千万的疯狂白玉手镯芯
标价近千万的白玉手镯芯、单价数万元不等的青花镯芯和我买到的不足千元的青花牌子(从左至右)。孔伟/摄
和田玉有故事,退一步说和田玉的手镯或其他玉件也有故事,但手镯芯原本只是做完手镯之后的副产品,又称为边角料,只是不知从啥时候起,这副产品似有“扶正”之意,价格扶摇直上甚至直追手镯本身,于是,这手镯芯便也有故事了。
之前虽然也加工过一些手镯,但手镯芯一直未引起我的重视,一般都用作加工珠子、平安扣等小玉件,或者干脆送人了事。直到玉友小陈的一次售货经历改变了我对手镯芯的看法:一件用青花手镯芯加工而成的圆牌,实际上也就是将手镯芯切成一厘米左右厚度的圆片,磨平、抛光,在边上打一个系挂绳的“牛鼻孔”,系根绳,也就OK了。玉质还过得去,有点黑白水墨画的小意境,拍卖价一直到2200元才打住。此案例一出,惹得我们一帮玉友一窝蜂地热烈追逐手镯芯,尤其比较细腻、黑白比较分明、有点水墨意境的青花籽料手镯芯更成了抢手货。我认识的两个玉友竟在互相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同一家网店里抢购同一件青花镯子芯,买到的得意洋洋,竞争失败的十分郁闷,直到周末竞得者将镯芯带到古玩城显摆,两人这才知道平日里关系不错的玉友竟然在网上成了争得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
看着一帮玉友纷纷参与“镯芯行动”,我也不免有些心动,想起曾在一家网店里见过一块青花牌子,开价才300元,并不比小陈2200元卖掉的那块差,赶紧上网搜搜,看那件东西还在不在,却哪里还能见到它的踪影?不仅如此,那家店里玉件的价格也早已上了不止一个台阶。再扩大范围一搜,发现稍好一点的手镯芯不仅价高,而且十分抢手:一块厚度仅1.8厘米的镯芯,勉强能切两块随形牌子,标价却达到19800元,如果加上加工费,一块圆牌的价格就已经过万了,是不是有些离谱?饶是如此,这件东西仍被几百个买家收藏,看来喜欢的人着实不少,根据我的经验,有这么多“粉丝”的东西,一般不出半月就会从网店里消失。
还有更离谱的。同样是在网店里,一块直径5.3厘米、厚度2.1厘米的白玉籽料镯芯,白度一级半,离人们热捧的一级白尚有不小的距离,但其标价达到了9999999元,差一块钱身价千万!而在实际成交中,即使白玉籽料手镯也似乎没有达到过这样的高位,千万级的真实成交只翡翠手镯有过(最高甚至过亿),和田玉单只手镯的成交价最多也就百万级,至今未见过千万的报道(如果有,那一定是新闻,而且堪称玉石界不小的新闻,记者们哪会视而不见?)
在网上逡巡了半天毫无收获,倒是随后的一个周末在古玩城的地摊上买到一块手镯芯做成的青花牌子,质量不比小陈拍出去的那件差,价格却不到其成交价的一半,算是圆了我的青花镯芯牌子梦。
人们之所以认可手镯芯,是因为手镯绝大多数都不会有绺裂等瑕疵,否则卖不上价不说,一年半载也很难卖出去一只——谁愿意花钱买一个破破烂烂的玉镯子箍在手腕上?依照正常的推理,既然手镯都没啥问题,手镯里面的那个小圆饼就更没什么问题了。这在以前确实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如今一些商家却利用人们的思维定式动起了歪脑筋,将一些原本有不少瑕疵,不能加工其他玉件的边角料,只要尺寸够,便用钻筒钻出一个个圆圆的“饼”,就可以充当“手镯芯”出售了,虽然这些东西跟手镯实际上连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1997年香港回归前偕夫人的一次参团海南之旅,在一家购物商店里见到一块用贵妃镯(即椭圆形手镯)镯芯雕刻而成的翡翠龙牌。牌子当然也是椭圆形,比较薄,估计是一块手镯芯一开二甚至一开三做成的,几乎满绿了,种份估计到冰糯种的样子,雕工还不错,旁边还附有一张翡翠A货的鉴定证书。商场标价6万元,据说还可以适当砍价。但当时看的人多,砍价的却几乎没有,更别说真金白银将其收入囊中了。16年后,前几天和懂翡翠的朋友说起这事,他习惯性地咂咂嘴摇摇头说,现在别说6万,也甭说60万,100万你别问我要不要,只问你有没有!
玉疯狂,手镯疯狂,现在连手镯芯也开始疯狂了!谁知道这圆圆的“饼”以后还会演绎出怎样令人咋舌的故事呢?
[新浪网-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