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3-08-27
明代上乘和田玉不在皇宫在民间
“子刚”款玉卮,出土于清代墓葬。
明代花式玉碗
玉执壶,出土于明定陵。
金托玉爵,出土于明定陵。
明代玉器多采用新疆和田玉,玉质上乘,器型多样,工艺有所开拓创新,出现了苏州产业化式的制作工坊,治玉奇巧名闻天下。明大力恢复汉儒思想,形成了复古主义思潮,这一思潮促使明代仿古玉器的产生及高度发展。本期,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主任、玉器专家古方,将带领我们一睹明代玉器的风采。
文、图/记者 梁侨
复古潮促使仿古玉大量出现
明朝享祚三百余年,玉器也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明朝的建立,在政治上标志着元蒙政权统治的结束,在文化上开始大力恢复汉儒思想,形成了强烈的复古主义思潮。古方告诉记者,复古思潮促使明代出现了一大批极富特色的仿古玉器,无论在皇室还是民间,收藏仿古玉蔚然成风。“在明朝皇室和藩王墓中,几乎都出土了玉圭和组玉佩,说明它们的使用非常广泛。玉圭的式样是按照《周礼》所描述的那样,有‘镇圭’、‘谷圭’等;组玉佩则是参考了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的式样。”
明代的仿古玉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按照上古玉器的造型和纹饰整体仿制,这种玉器往往是用来以假乱真,谋取利润的;另一种是仿古器物,如仿青铜器而制作的古玉,常见的器型有玉觚、玉爵、玉卣、玉鼎等,都是以商周青铜礼器为本结合玉料自身的特点碾琢成器,给人以淳朴、凝重的美感,这种仿古玉是明代文人用来抒发怀古之幽情的。
总体从功能来看,明代玉器可分为明显不同的几类:朝廷用玉,如玉带板、玉圭、玉璧、玉佩等;文房用玉,如砚、印、笔架、镇纸、炉顶等;日用器皿,如碗、杯、壶等;服饰与首饰,如冠饰、带钩、簪、戒指等;玩赏用玉,如寿星、观音、罗汉、太白醉酒、鹿、马、避邪等。
“金玉结合”极其华丽 题材多有吉祥寓意
明代用玉广泛,器类丰富,新出现的日常用玉饱含生活情趣;玉料多采用新疆和田玉料,上佳的玉料并非为中央垄断,民间也常有好料流传;而在题材纹饰上,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和文人画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
明代玉器既有细腻的白玉、青白玉、碧玉,也有质地较粗、硬度不够的杂料。明代还出现一种黑白分明、被称为“水银沁”的玉器,古方认为这实际上是玉料在形成过程中碳元素侵入所造成,并非水银侵蚀所致。古方同时指出,明代上等的玉料并非都集中于皇室贵族,民间也常常有好料留存,“明代时,中央朝廷不能对西域实行直接统治,明政府通过哈密王获得和田玉。和田玉料需要辗转运输到内地,玉料层层克扣到北京时已‘不堪用’,很多较好的玉料流落在民间,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清代前期。”
而明代玉器的纹饰题材多选用具有吉祥寓意的花鸟、动物、吉祥图案和文人画,尤其是龙、凤、鹿、麒麟等瑞兽和莲花、牡丹、灵芝、松、竹、梅等花卉图案最为多见。古方说,明玉早期继承元代的春水玉风格,疏朗饱满,富有生气;晚期虽然繁华细密,但趋于程式化,缺乏活力。
古方特别指出,“金玉结合”是这一时期器型制作的一大特点,尤其是皇陵、藩王墓中出土的金玉器,不仅数量较大,而且极为精美。“比如,万历皇帝定陵出土的玉器,普遍使用嵌金镶玉宝石工艺,主要有金托玉爵、金托玉执壶、金托金盖玉碗、鎏金银托双耳玉杯和各种镶玉金簪及耳坠。这些制品金玉相映,熠熠生辉,十分华丽。”
除此之外,古方还特别提到明代出现的一些很有意思的新器型,比如花式碗、花式杯和顶炉,“它们将大朵的花卉制成碗形或杯形,其外镂空的枝叶伸展缠绕,形成扳手或器足,造型生动别致,既可实用,又可陈设观赏;而炉顶是由元代的帽顶延续而来,在元代官服中,帽顶一般采用多重透雕工艺雕琢花鸟纹或龙凤纹,底面内凹,下有一对牛鼻式穿孔,以供缝缀。”
苏州治玉工艺为明代之首
在治玉工艺方面,明代玉器除少数作品仍延续宋元时期的多重镂雕技法外,大多数则恢复或变化创新了宋元以前的传统,唐代盛行的隐起纹饰技法又再流行。此外,明代的治玉产业也发展得相当成熟,苏州的治玉工坊闻名天下,不少技艺精湛的治玉大师留名至今。
古方告诉记者,多重镂雕技法主要应用于明代早期的玉带饰、仿生的玉器皿和圆雕作品上;而隐起纹饰技法多用于扁平玉器上。“在唐代,隐起纹饰技法琢出的图案凸起较高,有明显的浅浮雕效果;而在明代,则多施于玉牌和器皿上,图案凸起极低,抚摸时往往感觉不出是浅浮雕,而且扁平器一般两面的纹饰不相同。”
古方指出,明代玉器琢玉工艺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凡光素无纹和多重镂雕的主体部位琢磨平滑,抛光莹润,外表多有玻璃质的光泽感;而在次要部位则处理潦草,甚至不打磨、不抛光,往往留有桯钻去料时的加工痕迹,即俗语所谓的“麻地”。此外,龙的圆凸目和谷纹是先以管钻确定位置,再磨去周围地子的方法制成,往往会留下圆形管钻的痕迹。“这些情况说明,明代工匠在制作玉器时,为减少工时而在背面或地子部位省去了进一步的琢磨和抛光工序;在器物的主体及易于琢磨的地方,则用细致入微的工艺技法琢磨饰纹;在表面抛光时,是用极细且具韧性之物加以琢磨,从而才会出现玻璃光的效果。”
明代治玉已呈产业化发展,当时的苏州治玉工艺被推为全国之首,对明代玉器工艺的发展创新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一书,就曾盛赞过苏州玉工,“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古方说,当时苏州涌现出了一大批治玉精湛的高手,代表人物有贺四、刘谂、陆子刚等人,他们以将白玉、琥珀、水晶、玛瑙琢成精巧的小品而誉满天下。“《苏州府志》和《太仓州志》中,都有一些关于陆子刚治玉绝技的记载。凡玉器的琢治一般用砂碾,而陆子刚独用刀雕刻,他死之后,这手绝技也就失传了。据说他琢制的水仙发簪,玲珑奇巧,花茎细如毫发,深受当时妇女的推崇,‘价一枝值五十六金’。徐渭在《咏水仙》中赞叹道:‘略有风情陈妙常,却无烟火杜兰香,昆吾锋尽终难似,愁杀苏州陆子刚。’”
“子冈牌”影响深远
古方指出,明代玉器总体上继承了前代玉器的部分特征,比如唐代盛行的隐起纹饰技法,宋元的重镂雕技法在明代玉器上都有所体现并得到了新的发展;而元代仍流行的“春水”、“秋山”等辽金玉器图案,以及“胡人驯狮”、“莲鹭纹”等,在明代早期的玉器上也仍可见到。
同时,明代玉器对后来的清代玉器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仿古玉在清代几乎发展到极致,它不仅仿制先商的玉琮、玉圭等礼器,汉代玉彝等酒器,还对宋元的玉人、玉杯、玉佩有所仿制;而在出土和传世的清代玉器中,仿明代玉器最多的即是刻有“子刚”或“子冈”款的玉器,这类玉器得名于明晚期极负盛名的治玉大师“陆子刚”。它构思奇巧,制作精致,成为人们所喜爱的珍品。
古方告诉记者,“清代时期仿制带子刚款的玉器以玉牌为最多,俗称‘子刚牌’,为长方形、圆形或椭圆形,一面刻诗文,一面刻画,并镌名款,均为浅地子阳文,材质精细,清新淡雅,顶端有孔可佩戴。其他还有壶、杯、洗、盘、墨床、笔格、笔添、磬、佩、璜、带钩、簪等。款识有阴有阳,有篆隶亦有楷体,图案题材也多种多样,风格淆杂,琢制水平高低相差悬殊,做工均无一相似。”
鉴定要点
古方介绍,明代玉器的发展分为早、中、晚三期:
明代早期(洪武至正统)是改朝换代的过渡期,为了恢复经济生产,工艺美术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许多工艺门类处于停顿状态,所以此时的玉器仍旧延续宋元玉器的风格:总体风格趋于简练、豪放和富丽,题材图案受绘画影响较大,玉料较好,工艺细腻,容器较少,甚至还在沿用很多元代的玉器。早期的器型主要有玉带板、玉圭、砚、印、笔架、花形杯、佩、牌、簪、人物、鹿、凤、鹦鹉等玉礼器、实用器和佩饰品。
明代中期(成化至嘉靖)社会相对稳定,文化较发达,大量富有人文色彩的、小巧玲珑的佩饰开始出现,风格逐渐向纤巧细腻的方向发展,代表器型包括玉带板、冠饰、簪、戒指、童子、鱼、蝉、寿字牌等新器类。
明代晚期(万历至崇祯)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民间用玉风气浓厚,琢玉工艺有了飞跃的发展,风格趋于纤细繁缛。玉器题材以吉祥图案为主,大型玉质容器如执壶、瓶、炉、杯、盘等大量出现。
辨别仿明代玉器,古方建议从玉料、器型、做工等方面入手:
从器型来看,仿制的明代玉器皿多见执壶和玉杯,饰物则多仿明玉带饰、玉佩坠。古方指出,明代的高型执壶,扁形,下部比上部宽,此类玉壶定陵有出土,而明代的玉带饰,常见作品有带钩、带环及带板,藏家可参照对比。
从玉料来说,“明代的玉带饰用料较好,青玉、青白玉者为多,并有少量碧玉制品。而仿制的玉带饰,多数用料有所不及,制假者宁愿选择制作省料省工的玉牌。”古方说。
从工艺来说,明玉带饰经过盘磨,表面光亮,仿品则远远不及如此精细,或干脆省略了这些工序;而市场上常见的一些仿明代玉器风格的玉佩坠,玉料较差,工艺更是粗糙。
[新浪网-广州日报]
相关报道
3公斤玉玺卖8800元:电视购物搞收藏十分不靠谱
原价2万元的6件金首饰只需199元,买来后发现不但黄金含量为零,还含有超标近3000倍的致癌物质镉。日前,中国商业联合会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将一批来自电视购物的“金首饰”送检,结果触目惊心。
“不是三四千,不是一两千,真的只要998。不要再犹豫了,马上拿起电话订购吧。”这是一条熟悉的广告语,每到特定时间段,电视上就会出现一男一女,情绪亢奋地介绍产品,一说就是十多分钟。
前两年这些产品还主要集中在手
机、家电等日常用品上,近些年受到全民投资和收藏热的影响,电视购物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投资收藏品,像“八心八箭”的钻石、绝版人民币等。它们无一例外地被贴上“限量”标签,在主持人的蛊惑和极其诱人的折扣下,不少人将电视购物当成了“捡漏”的好机会。也就是从电视购物推销收藏品开始,杭州各大收藏品市场经常会出现一些拿着藏品来卖的人,结果发现,在他们眼中的宝贝市场价大幅缩水,甚至一文不值。
“传家之宝”一文不值
玩了十多年和田玉的王庆余今年初就碰到一件啼笑皆非的事。他被朋友拉着到一位藏家那里看和田玉。声称从电视购物上买的,全国限量999套。
听到这个说法王庆余就觉得不对。到了约定的地方,藏家戴着手套将宝贝从盒子里拿出来,只看了一眼,王庆余就皱起了眉头,“根本没有和田玉的特征,上手后感觉远没有达到玉石的硬度,看着更像是玻璃。”
后来才知道,这位藏家买的两块宝贝叫做“毛泽东金玉福寿双玉玺”,一块底下刻着“福”字,一块刻着“寿”字,是顶级雕刻师拿两块3公斤左右的和田玉精心打造而成,一对售价8800元。
“如果真的是国内顶级雕刻师,8800元估计也就是个工费钱。”王庆余说,之所以一开始就觉得不对,因为自己也在电视上看过类似的广告,感觉十分不靠谱,“现在和田玉好一点的料每公斤价格少说在数十万元,大块料更是稀少。”
另一点是,和田玉每块之间多少都有些差距,打造出999套价值差不多的玉玺绝非易事,而且国家不会推出统一的玉器收藏品。
“他的这两块东西往好了说还有一定的工艺价值,但也绝不值8800元这个数。往不好说,市场上没人会收这种东西,实际上是一文不值。”王庆余说,由于这些年和田玉的市场价格一路上升,电视购物上出现很多相关产品,比如十二生肖玉玺、航母玉玺、建国玉玺等,十有八九是假的。
不懂行的人步步惊心
也许是感觉和田玉、翡翠这些离自己太远,通过电视购物购买邮票和钱币的人更多,但最终的遭遇大体相同。杭州二百大阿肖收藏的老板楼世荣就遇到过不少上当的例子,“电视购物的东西比市场价虚高5-10倍的情况很普遍。”
去年一位藏家找他给邮票估估价,这套邮票是通过电视购物买到的,全套价值5000元。“如果真的是全套,这个价格倒也合理。”楼世荣介绍,那套邮票最值钱的就是两张,其他的加起来也就几百元。
电视购物的关键在于营造紧张氛围,让一批刚入门的收藏者根本没有时间去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只能凭着对电视台的信任下单,增加了上当受骗的可能。
除了偷工减料,电视购物还善于玩偷换概念。杭州资深邮票藏家吴肖平就曾听到过一则广告,推销的是一套绘画邮票,标价3800元,宣传的噱头是珍品邮票按“面值”销售,让很多人觉得便宜。
问题就出在“面值”上。吴肖平说,这组邮票中面值最高的是早年发行的敦煌邮票,面值800元,但那个时候的10000元相当于现在的1元,换算下来,这张邮票的面值只有8分钱,现在的市场价也不过是50元。按市价计算,这套邮票只值300多元。
类似的操作手法还有很多,比如将中国台湾钱币的面额等同于大陆钱币(目前1人民币=4.9台币),不明就里的投资者很容易中招。
以次充好连老手也上当
即便是对藏品有些了解,也不意味着电视购物能十拿九稳。做金银币生意的张国明就碰到过一个例子,有位藏家比较了解金银币市场动态,抱着捡漏的心态从电视购物上买了一套东西,拿到手后发现有问题。
“那套东西粗看确实没什么,工艺也还可以。但和真品一比较就会发现分量不对,雕工也差了一个档次。”据他了解,这些年有不少北方收藏品公司通过电视购物推销一些常见的金银币,有的是真假币混着包装,让
人防不胜防。更难发现问题的是纸币。张国明听说过有个事,之前有人从电视购物买了大套人民币,包含第三、第四、第五套人民币,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种,共计33枚,且所有纸币的冠号尾数的三位数字编号相同。
这种凑在一起确实比较难得,也具有收藏价值。但藏家收到的纸币并不是电话订购时对方声称的全新品种,其中不少纸币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
比如说一张2元面值的纸币,在册内塑料膜的覆盖下看上去像新的,但拿出来后很明显看到,人民币的四角有钝角,将人民币对着强光发现,除了中间有几道细微的折痕外,人民币表面也有细小的磨损。
张国明说,在钱币收藏领域,价值越高对品相要求也越高。如第三套人民币中的珍稀品种“背绿一角”目前市价5.5万元,但必须是全新品种,不能有一点折痕。
投诉率同期上升120%
最让一些投资者迷糊的就是所谓的证书,特别是像北京收藏家协会、中国收藏家协会这样知名机构出具的证书,但据一些业内人士反映,这些证书基本都是伪造的。
最明显的是中国收藏家协会,其已经有一年时间没有开具过鉴定证明,如果鉴定的时间是在近一年内则肯定是假的,至于一年以前开具的鉴定证明,中国收藏家协会表示留有案底,消费者可以随时联系中国收藏家协会做确认。
2001年,中国的电视购物销售规模不过6亿多元。到了2006年,这个数字就已经突破了300亿元。根据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研究中心的数据,今年我国电视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683.5亿元。
急速膨胀的背后是居高不下的投诉率。今年3月份,杭州市工商局、市消保委联合发布2012年度《3·15消费维权报告》,从投诉热点看,预付式消费、网络消费、电视购物消费较多且仍在持续增长。
杭州市消保委秘书长杨渌逸表示,电视购物普遍采用连续播放、刺激眼球的方式,容易让居家老年人产生消费冲动。产品到手后,多有“三无”产品或价格与实效严重不符的现象。
不久前杭州市工商局淳安分局发出消费警示,电视购物买收藏品有风险须谨慎。仅今年头四个月,淳安工商分局相关部门受理的因受电视购物节目诱导购买的收藏品投诉率,较去年同期上升120%。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梁应杰
[新浪网-杭州网]
紫砂壶之幽趣难与俗人言
王家年
宜兴紫砂壶用泥,由于烧制时的温差,则色泽变化多端,素有“五色土”之誉。或周正、或生猛、或笃厚、或纤细……无论粗犷中透着古朴,还是简朴中蕴涵灵巧,无不风姿绰约,走进了文人书斋数百年。
明清至民国时期紫砂壶,由于文人的参与,渐渐演绎成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与人文历史、哲学睿思,与文人士大夫的欣赏习惯,息息相关,并主导古玩的走向与脉络,它不再是实用器,已上升为一种文化样式,并影响几代人的审美情趣。
相传正德、嘉靖年间的一个书僮供春,把紫砂壶从粗糙的手工制品、纯粹的日用品,推入古藏雅玩,成为一门古玩。便有了“供春之壶胜于金玉”之说而馨香久远。民国时将其推向巅峰,成为陶艺收藏中最为风情万种一个门类。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拍打镶括”的紫砂壶,也是一种凝固的线条与音符,“因沉默而越加美丽”。
紫砂壶之妙不仅器型之美,也是时代久远所蕴藉的岁月沧桑,那是一个工匠无法营造的人文气象。历史造就了时大彬、陈鸣远、陈曼生、顾景舟、蒋蓉……他们无所谓职称,却将壶做得如此文化;他们无所谓身价,或穷得只剩两把壶。然民间的,才最具生命力,最终演化成历史文化的积淀,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风景。喝茶,不仅是解渴,而成了一种仪式,一种文化而袭袖沁怀。
紫砂壶最妙的是纯手工的捏拍镶刮工艺,将钮、盖、腹、把、嘴、足等,分别镶制而成,其中蕴藉着制陶人的心绪、气息与文心,并随着时代更迭与文人把玩,成就款款精巧器型与光润可人。那是一种从砂锤炼出来的紫砂陶泥所制,既不夺茶香、无熟汤气;又能吸收茶汁渐成“茶垢”,使注入的沸水也有茶香;既有陶的透气性,又有瓷的不渗水,“色香味皆蕴”。真正的好壶,不仅泥好、工好、款好,还要会“养”,这才能玩出它的细、润、柔、雅,使之神采温润。品茗、把玩正是一个养壶的过程,随岁月的流逝,壶渐显滋润感,犹如文人读书,读着读着,这人有了“气质”。包浆是文人对古玩的一个追求,气质同样是一种人的内秀之美。可见玩物养志,陶冶性情,入手可鉴,玩出人生妙趣与气质,成为文房雅供,走进了古玩之列。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壶重养养出神,缘此养出了圆浑脂润,方敦厚重,以致铜质之色,玉石之光,铿锵之声犹闻。鲁迅曾赞叹“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紫砂壶,集古代诗书画印之粹,有宋词大家闺秀的委婉清丽,也有元曲小家碧玉的兰心蕙质,紫砂壶的金石气更为人心仪。每每摩挲,寂寞的生活变从容,不经意走进了苏东坡的“松风竹炉,提壶相呼”之境,仿佛《茶解》中说:“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战,如听松涛,倾泻入杯,云光滟潋,此时幽趣,故难与俗人言矣。”
[新浪网-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