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6-07-23
7月15日,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蔺家庄煤矿发生爆炸,现已造成51人遇难,另有4人被困。据了解,这次爆炸的起因是国有控股煤矿在炸毁“黑窑”(非法煤矿)过程中,违章作业,明火放炮,引发了煤尘爆炸,殃及相邻的蔺家庄煤矿。发生爆炸的蔺家庄煤矿在停产过程中违法组织矿工生产,致使大批矿工被困。
“黑窑”开开停停,有些就开在村民院子里
记者采访了解到,“黑窑”泛滥是造成这次爆炸的根本原因。在事故现场,记者见到上任一年的灵石县县委书记郭雁平。郭雁平对记者说,打击非法煤矿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
据了解,灵石县是山西省产煤大县,2005年财政收入10亿元,在晋中市位列第一。全县国土面积1206平方公里,含煤面积870公里,3300多条山沟2000多条沟里都有煤。这些山沟、土坡,有的地方几乎一锹下去就能挖到煤。煤层浅为不法分子开“黑窑”提供了客观条件。
灵石县公安局局长张新民说,打击“黑窑”,各有关单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据记者了解,一座“黑窑”一天可生产四五吨或十多吨煤,一个月就能收入几万元。
从去年到今年,灵石县取缔了1400多座“黑窑”。在灵石县夏门煤矿附近,记者看到一座“黑窑”,不到一人高,宽约一米五,井口前放着几根枕木。夏门煤矿是一座年产45万吨的国有控股煤矿。多年来,夏门煤矿的周围形成了十几个“黑窑”。这些“黑窑”开开停停,风声紧了就停,风声一过又开,一直在“蚕食”着夏门煤矿的资源,有些“黑窑”就开在村民院子里,不法分子将“黑窑”作为“外财”致富。在蔺家庄煤矿爆炸矿井示意图上,记者看到,夏门煤矿周围至少有四座“黑窑”巷道分布。县里曾经打击这些“黑窑”,但其主人往往把“黑窑”井口掩埋就算了事,风声一过,这些“黑窑”又开张。
灵石县副县长丰开成说,今年夏门煤矿下决心对自己周围已经关闭的“黑窑”进行彻底炸毁。但在采取行动前,夏门煤矿没有通知与之相邻的蔺家庄煤矿。
取缔非法煤矿过程中,却采用了明火放炮的违章作业
据公安部门初步调查,7月11日,夏门煤矿召开董事会,决定对其井田内的“黑窑”进行取缔炸毁。之后几天,夏门煤矿副总经理康志明带领多人炸毁了十多座“黑窑”。7月15日,康志明等六人先后三次对“黑窑”进行炸毁。15日下午14时,他们开始对与蔺家庄煤矿相邻的一座“黑窑”实施炸毁。他们掘开“黑窑”井口,放入了6箱炸药,并实施引爆。
山西省安监局局长巩安库说,夏门煤矿的出发点是为了打击取缔非法煤矿,但在实施过程中,却采用了明火放炮的违章作业。晋中市安监局副局长罗士琦说,夏门煤矿的工作人员在操作中,不仅使用了过量的炸药,明火放炮,而且没有通知蔺家庄煤矿。
而此时,由于“黑窑”长期肆无忌惮的盗掘,蔺家庄煤矿、夏门煤矿的矿井内像老鼠洞一样,早已有多条巷道相通。当夏门煤矿的炸矿人员在引爆炸药时,这座“黑窑”已与蔺家庄煤矿相通。7月15日下午,夏门煤矿工作人员将140多公斤炸药引爆后,引发了蔺家庄煤矿的煤尘爆炸。这时,蔺家庄煤矿没有得到夏门煤矿的通知,井下有64名矿工正在交接班,爆炸发生后,瞬间产生了高浓度剧毒的一氧化碳,惨剧发生了。
违法组织生产,几十个家庭遭灭顶之灾
爆炸事故已经造成51人遇难。据记者了解,蔺家庄煤矿的爆炸虽是意外,但蔺家庄煤矿违法生产,致使当时在井下进行交接班的64名矿工遭遇事故,有其必然性。
据搜救人员介绍,在搜救过程中,他们发现蔺家庄煤矿井下多头掘进,现场管理混乱。由于煤矿用工管理混乱,在爆炸发生前后,被困井下的人数一再发生变化。矿工陈显兵告诉记者,他来矿上工作两个月了,才见过一次瓦检员。他们的工作鞋、工作服都自己买。
蔺家庄煤矿核定产能为1万吨,为等待资源整合煤矿。晋中市、灵石县两级政府将对这个矿与另一座已经关闭的矿进行资源整合,整合后产能达到9万吨。但据山西省安监局调查,蔺家庄煤矿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在2005年12月31日已经到期。晋中市政府于2006年5月批准其复工,即只能进行基本建设、设备维护,不能生产。记者了解到,发生事故时,蔺家庄煤矿正在生产,井口外堆着像小山一样的煤。事故发生时正是交接班,当时有早、晚两班共64名矿工在井下。蔺家庄煤矿存在着违法组织生产、超员超能力生产的问题。如果只局限于施工,不可能有如此多的矿工被困。
在蔺家庄煤矿破旧的工棚内,来自河北磁县的刘月红告诉记者,她的丈夫、哥哥都被困在井下,她不知该怎样面对以后的生活。
几十名遇难矿工是几十个家庭的顶梁柱,以后,这些家庭将如何面对生活? ((记者吕晓宇 高风))
表态
李毅中:国家取缔私开矿的方向没错
新华社太原7月18日电(记者吕晓宇 高风)7月18日,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在灵石蔺家庄煤矿“7·15”爆炸事故抢险现场说,事故发生的祸根是私开矿。他强调,“这更加证明,国家取缔私开矿的方向没有错,这更加坚定了政府取缔私开矿的信心和决心。”(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