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四年前的大地震震垮了家、震塌了厂,国家发放贷款帮助灾区重建。四年后,我们再次来到四川,美丽家园的背后是一个个普通川民感人的还贷故事。这一路的风景告诉我们,在废墟上屹立不倒的不只是四川人坚毅的背影,还有他们代代相传的诚信根基。
——人民网2012年5月推出
“信用川民”剪影:有一种“还贷”叫诚信感恩
人民网记者 李叶
4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让世人见识到何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4年后,地震受灾群众用行动继续诠释有一种“还贷”叫诚信感恩。
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2011年11月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灾后重建“坚持把自力更生、感恩奋进作为决定力量,形成了自己动手重建家园的局面。我们不仅重建了一个山河壮美的物质家园,也重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精神家园。”
2012年4月23日至27日,记者在四川地震灾区采访,聆听到不少“咬着牙还贷”的诚信故事,囊括普通民众、基层干部和企业负责人,因而依稀勾勒出生活在新精神家园之“信用川民”的整体形象。
重生过后,诚信脚步在加速
满目疮痍过去之后,诚实守信、感恩奋进逐渐浇灌出生机勃勃。
李发云,绵竹市富新镇三合村村民,宁愿住着毛坯房也要按时还贷,生活的艰辛侵蚀不了她对未来幸福的憧憬;
杨树生,雅安市宝兴县硗碛乡夹拉村支部书记,朴素的信用观引领他带着村民下山致富,相信藏家乐能够更加红火;
杨宗秀,雅安市天全县天蜀森林蔬菜食品厂负责人,账上有多少钱就还多少钱从不拖欠,把产品质量看作是企业的生命;
……
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受灾民众,迈着诚信、踏实的脚步,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负重前行。
四川省农信联社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全省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农房重建贷款159.83亿元,收回率达58.15%,现有不良贷款占现有农房重建贷款的5.28%。
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何开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川民诚信历史可追溯到交子的出现。交子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其本身包含诚信、创新、包容、活力、商贸繁荣等意义。巴蜀文化是一个融合的文化,没有诚信作为基础,没法沟通和融会,就不会有巴蜀文化的辉煌。
由此看来,“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这不单是一句豪言壮语,而且是隐约可见的美好现实。
感恩接力,让道德继续升华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这是一首动人心魄的歌曲,其歌词蕴含的情感亦是四川灾区人民感恩奋进的心声。如今,这种心声已然进入规划与报告之中。
2011年12月印发的《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要把“感恩奋进”内化为全省人民的文化自觉,转化为推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
2012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将“同步推进精神家园重建,深入开展感恩教育”写入其中。
感恩,不但融入了四川灾区乃至全省人民的血液,而且正逐渐内化为宝贵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四川各地的感恩接力活动,产生了螺旋上升的力量,让道德继续升华。
在汶川,当地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深化发展”活动,用感恩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立志把重建后的汶川建设成为感恩发展体验基地,营造“用加法去爱、用减法去怨、用乘法去感恩”的社会氛围。
在北川,为了让感恩文化成为这块重生之地永不磨灭的印记,该县将把新县城建成中国“感恩文化城”,根据“大禹故里、中国羌城、大爱北川”的主题宣传语,打造独特的感恩区域形象品牌。4月29日,作为首届感恩文化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大爱北川”——万人爱心环城长跑活动在新县城举行。
在什邡,今年该市筹备成立感恩基金会。什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林向记者介绍说,什邡是北京的对口援建城市。如今,什邡试图去回报或帮助曾经帮助过她的人,包括援建者、志愿者和什邡进京务工人员。
何开四认为,对四川而言,选择诚信、感恩,其实就是面对曾经的灾难和灾难赐予他们的这种精神财富,是选择一种共同的记忆。
[人民网]
怀感恩之心 铸诚信企业——记四川民企信用还贷事迹
人民网记者 李叶
“诚信是企业无形也是无价的资产。”四川天全县天山盐化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张传国有感而发。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该公司厂房、机器设备不同程度受损,生产受到极大影响,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灾后仍然守信履约,按时结息,到期及时归还了200万元贷款,近几年都被当地工商局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4月23日至27日,记者在四川采访期间,见到不少这样的诚信企业。他们不但以诚信为本,而且勇担社会责任,是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的一个缩影。
“企业缓过劲了,首先想到的就是还钱”
“有了农信社的支持,通过自身的努力,我们在工艺上质量上各方面加强管理,不断开拓市场。缓过劲来以后,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还钱。做企业跟做人一样,没有诚信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张传国说,“还得最多的一次,一年纯收入的85%都用于还贷。”
张传国对自己去“讨债”的经历印象最为深刻。该公司有100万的贷款即将到期,但公司账上没钱,只有找经销商收回欠款。张传国外出3天行驶近1000公里收回了100万现金。“其中一次,早晨5点多钟出发,当天晚上走高速回家,累得眼睛会自动闭上,实在撑不住了,把车开到辅道上去,亮上应急灯,在车里睡了两三个小时。”
“还完后如释重负。”张传国如是说。
天全县天蜀森林蔬菜食品厂负责人杨宗秀也感觉贷款在身压力很大。她向农信社贷款90万元。“虽然信用社把钱贷给我了,但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以后,投入不到生产运营当中,钱咋个还?农副产品加工利润很薄,我们贷款还款是有多少还多少,账上没有存款。”
正是因为她讲信用,农信社对她的企业也特别支持。“她刚刚起步之时,小到8万块钱的贷款支持她。贷款给她心里有底。”
四川省农信社天全联社城郊信用社主任范雪松说。
“利润可以减,而产品质量不能降低”
企业缺钱必定会千方百计节约成本。在这个问题上,张传国和杨宗秀有着共识:企业利润可以减,而产品质量不能降低。
张传国认为,“保障质量也是讲诚信”。他所在的公司通过技术改造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据他介绍,技改过后,该公司今年的产值和利税可能在原来的基础上翻番。
“从原材料把关进厂,到成品出厂,每个环节质量不能减。产品不能出现质量问题。”杨宗秀告诉记者,市场上的蜂蜜勾兑的比较多。为保证蜂蜜的质量,他们会筛选蜂农,定期去放蜂地点查看有无污染,以及蜜蜂的健康情况,“一定要保证质量过关”。
据杨宗秀介绍,她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有些还出口日本。
范雪松说,杨宗秀的企业专门生产森林蔬菜,打生态蔬菜牌,前景和市场比较好,发展比较迅速。她的食品厂已慢慢步入轨道,现在其贷款只有10多万的本金。
“企业应有担当,不能只想着赚钱”
2008年对四川企业来说,是极为艰难的一年,不仅受到地震袭击,还遭受了金融危机。用张传国的话来讲,承受了“天灾人祸”。这不但考验企业的生存能力,也检验着企业的社会责任心。
四川仟坤建设集团是绵竹市一家民营企业。地震后,为了尽快安置受灾群众,按照中央要求必须在8月中旬建好安置板房。援建方只负责搭建板房,而土建工程则由绵竹负责。该集团承担了这一重任。由于人员紧缺,为了按期完工,他们以高于平日数倍的工资不计成本地从全市招募人员,连续奋战,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6个安置点、3000亩安置房的土建工程。集团董事长谢世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那时候他根本没有考虑钱的问题,“我们要保证质量和进度”。
杨宗秀的企业是她的心血,她由一个下岗工人变成了一个企业的负责人。她的企业里的员工也都曾是下岗工人,目前长期员工有15人。
张传国所在的公司在地震后没有拖欠员工一分钱。震前该公司有员工50多人,现在有80多人。除了管理人员,主要是当地的农民工。现在工人人均月薪有2000多元。张传国对记者说,“苦不能苦员工,应该苦老板。”
[人民网]
四川什邡市农信社:上门为农办贷款 不做最赚钱银行
4月26日,四川什邡市马祖镇马祖村。村民杨大哥家门前立柱上有一块红色的“信用户”标牌。“我是村里第一个评上信用户的。”杨大哥骄傲地说,“我不用担保可以贷款5万元。只要打一个电话,农信社就会马上派人下乡来给我办贷款。”
在什邡,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形成良性互动,农户还贷讲信用,农信社全力助农户。据什邡市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钟标华介绍,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什邡累计给2.6万户农户发放农房重建贷款5.4亿。目前,收回情况很好,到期还款率达95%。累计收回贷款已经达到3.1亿,剩下的贷款主要是还未到期。此外,为了提升对农户的金融服务,农信社在全市各村安装EPOS机,农户不用出村即可取款。
“老百姓在能够缓口气的时候主动讲诚信”
什邡市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钟标华坦言,发放农房重建贷款之初,“农信社也担心过贷款收不回来。什邡市委市政府提供了一定的担保基金,削弱了这方面的担心”。而事实证明,农户是讲信用的。
“农户对国家通过农信社发放农房重建贷款非常感激,在他们能够缓口气的时候就主动讲诚信。这是老百姓比较朴实的素质。”钟标华认为,开阔的重建思路,有利于发展经济,为农户及时还贷奠定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这也是农户诚信还贷的一个重要原因。
钟标华举例说,马祖镇的重建理念不是简单的恢复重建,而是在重建基础上,将其打造成旅游、餐饮一体的新的集中居住点。当地农户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外,还经营农家乐等副业,通过打造一种家庭式的旅游文化,帮助农户收入来源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另外,小城镇建设容纳了不少农民,他们逐步进入城镇从事第三产业,城镇在重建过程中实现产业转型和提高。
这一切都有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
什邡市没有按时还贷的农户很少。据了解,其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夫妻常年外出打工,无法取得联系;二是有些农户因地震受残、致伤、致病、积弱,使他们还款暂时有些困难。针对后者,农信社把贷款偿返期限由原先的3年,最多延长5年;贷款利率继续执行农房重建贷款基准利率。如果农户贷款5万元,一年能够比平常的贷款节省2900元。
对剩下的2.3亿元贷款的收回,钟标华并不担心,“相信他们会像其他按时还贷的农户一样,做好到期偿返工作。”
“农信社不能够也不应该是最赚钱的银行”
什邡市农信社在全市164个村都设置了EPOS机,一般安装在小超市或是农资店等方便农户使用的地方。单笔最高可取500元,一天可取两次。马祖村就有两台,一台在马祖村便民服务室,另一台在村里的小超市。
“以前取钱不太方便,要到镇上取,骑自行车来回差不多40多分钟,如果遇到人多还要排队,需要1个多小时,很耽搁时间。因此一次会取很多钱回来,免得跑。”杨大哥说,“我觉得一次收1块钱不贵,而且可以用多少取多少,比较方便。”
据钟标华介绍,自去年2月推行以来,已有17万人次使用EPOS机。农信社不收任何费用,村里EPOS机管理人员单笔收费1元。有了EPOS机后,农户不必再到镇上去取钱。“有农户到镇上取每月60元的新农保,到镇上20多公里,来回路费就要差不多20元。”
除了安装EPOS机,什邡市农信社还在每个村聘请一名村干部作为信息联络员。钟标华说,“他们帮助收集本村哪些农户需要贷款,然后给我们的信贷人员打个电话,信贷人员马上上门为农户解决贷款问题。这就减少了农信社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做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钟标华表示,“农信社不能够也不应该是最赚钱的银行,应该是最有社会责任感的银行,应该是最能够支持当地农户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银行。”
经营了17年食用菌生意的杨大哥告诉记者,他就是通过农信社扶持才把生意做起来的,地震后通过贷款恢复生产,两年就赚了18万多元。“我今年贷款8万块扩大生产,怎么也会赚上10万块,我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
[人民网]
.........
相关报道
炼尽黄沙自是金——“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记
三年寒暑更替,三年秋去春来,我们走进了震后第三个“5·12”。
三年来,从海地、智利到日本,大地震不断突袭世界,看着那些残垣断壁、骨肉分离的惨景,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的一幕幕不禁浮现在眼前。回首四川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苦难与坚韧,悲壮与豪迈,感慨之情油然而生。
崛起危难的三年之约
三年前,特大地震撕裂巴蜀大地。在山河破碎的1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痛失家园的上千万群众何以为家,何以为业?“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沧海桑田,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这是我们对灾区人民和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一诺千金,决战决胜的一场场硬仗在灾区打响。安置群众百日攻坚,仅3个多月就解决了530万户、1200万人的过渡住所问题,以最快的速度让受灾群众恢复了家庭生活;灾后重建千日奋战,克服重重困难,“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如期实现;发展振兴万米长跑,统筹推进发展产业、扩大就业、扶贫帮困和地质灾害防治,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因为有约,坚定坚强的力量在灾区汇集。灾区群众从废墟上站立起来,一砖一瓦建设家园。党员干部奋战在困难最多、危险最大的地方,用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的行动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在艰苦异常的极重灾区,18个省市的援建工作者不分昼夜、不知疲倦地奋战在一线,有的战友甚至永远长眠在这里。多少鞠躬尽瘁的情怀,多少夙兴夜寐的艰辛,多少披荆斩棘的坚毅,就这样创造了人间奇迹!
三年之约,既是一份承诺,更是一份责任。今天,我们可以欣慰地向祖国和人民报告:灾后恢复重建基本完成,灾区经济社会迅速恢复,正在科学发展道路上阔步向前。
脱胎换骨的涅槃重生
重建的确创造了奇迹,在昔日山河破碎的地震灾区,现在已难以看到灾害的痕迹,处处是新面貌、新景象。这个“新”,不是原样复制的“新”,而是脱胎换骨的变化,是浴火之后的涅槃重生。
曾经遭受重创的38个城镇,变成了魅力各具的风情城镇。异地重建的北川新县城,在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命名的永昌镇拔地而起,文化广场上的《新生》雕塑传递着坚韧和希望。震中映秀镇已建成抗震减灾建筑博物馆,安德鲁、贝聿铭、周福元、何镜堂、吴良镛等国内外建筑大师在这里留下了精彩之作。茶马古道上的汶川水磨镇如诗似梦,被誉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成为今年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的开幕地,中外嘉宾无不为之赞叹,为之震撼。
灾后新建的川西林盘、川北民居,与青山绿水和谐共邻。北川吉娜羌寨、茂县牟托村、绵竹年画村,凸显浓郁的地域风貌和民族特色。村庄新布局,村落新规划,民居新设计,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风貌与功能的完美统一,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景象,走出了一条现代化的乡村发展之路。
科学重建,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了跨越发展。各类建筑不仅更加精彩,功能也更加完善。震后新建的3000多所学校、1300多座医院,设计科学、设施完善、设备现代,抗震标准一般都在8级以上。都江堰到映秀的高速公路震后一年建成通车,震后开工建设的成灌高铁已投入运营,成都到兰州、成都到贵阳、成都到昆明、成都到西安铁路和川藏铁路加快建设,“蜀道难”的历史正在改变。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油气化工等产业在震后迅速崛起,搬迁重建的新东汽蓬勃发展,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灾区重建不仅实现了“原地起立”,而且实现了“发展起跳”。一位台湾同胞说,四川救灾和重建,是“打断胳膊颠倒勇”。当地的群众讲,如今的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百姓”。
凤凰涅槃,是更高质量的重生,是壮美生命的新旅。矗立在灾区的不仅是有形的建筑,更有无比的信心和力量。重生的天府依然美丽,震后的四川更加安全,正迎来更新更大的发展!
焕然一新的幸福生活
救灾,生命重于一切;重建,民生高于一切。失所者已安居,老幼者已有养,孤残者已得助,求学者已获教。这最令人欣慰!
生活,在重建中重燃希望。“地震宝宝”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将迎来三周岁生日。2860多名“再生育婴儿”平安降生,新的生命给失去孩子的家庭带来新的希望。地震造成的1400多名孤儿、孤老、孤残人员,生活也有了妥善安排,他们衣食无忧,快乐生活。一些在地震中破碎的家庭重组在一起,妻子有了丈夫,孩子有了妈妈,千百个重组的新家庭开始了新生活。
生活,在重建中选择坚强。“芭蕾女孩”李月,在轮椅上实现自己的舞蹈梦想。青川“标语人家”石光武,用独臂挑起新的生活。被地震夺去双腿和左臂的黄莉,创办了“心启程”心理援助电话热线,用真情鼓舞他人的信念和勇气。还有灾区许许多多普通人,他们的坚定、坚强、坚韧,让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的伟大和生活的意义。
生活,在重建中更加美好。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灾区群众有了新的就业机会,找到了新的生活出路。走进淳朴好客的桃坪羌寨,与篝火相映的是羌族儿女的灿烂笑容。走进游人如织的绵竹九龙镇,和桃李齐放的是乡村旅游的红火场景。走进茶尖吐翠的邛崃南宝山,随炊烟升起的是异地安置群众的幸福生活。三年重建,灾区群众不仅住上了好房子,正逐步过上好日子。
穿越灾难,在创造中生活常青,未来生活也充满了希望,这正是我们所看到的人民群众最基本的追求。这种乐观、自信和豁达,让人们更加热爱生活、尊重生命,更加珍惜现在、憧憬未来。
根深叶茂的精神家园
多难兴邦,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一次次从灾难中崛起,伟大的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相伴相生的,是四川人精神的成长和品格的再造,我们不仅重建了一个物质家园,更是重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精神家园。
在重建家园中,我们感受到了无疆大爱,得到了八方援助,同时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也熠熠闪光。“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青川受灾群众自建住房上的两条标语,喊出了灾区人民不等不靠、用勤劳双手重建家园的自信与豪情,是灾区以至整个四川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
特大地震无法阻滞文化传承的脚步。我们有选择地保留了部分饱含悲情的地震遗址展示后人,努力将都江堰二王庙修葺如初,碉楼、羌寨等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文化产业带和藏羌文化走廊加快建设,内容丰富的各类文化活动,昭示着精神与文化重建的最新成果,也充分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感恩奋进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今日巴蜀大地,处处涌动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人民子弟兵、感恩全国人民的浓浓深情。灾区群众把感恩之情镶嵌在重建住房、学校、医院、道路的名字中,谱写在《因为有你》的歌曲里,镌刻在所有四川人的心坎上。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山东大旱,四川人民感同身受、千里驰援。感恩奋进,知恩报恩,已深深融进四川人的血脉之中。
灾后重建的伟大胜利,是一段信念铸成的历史,是民族精神的标识。四川灾区,已经成为了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基地和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
三年间,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坚强的党,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有一个伟大的民族,还有一群坚韧不拔的四川人民!
在震后三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谨以此寄托对逝者的无限追思,送上对生者的美好祝福。(作者刘奇葆为中共四川省委书记)
[人民日报]
灾后重建,四川还了人间一个锦绣巴蜀
北京,气势恢宏的国家博物馆里,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四川给参观者留下深深的印象。
4月29日上午10时20分,当人潮涌进《再生——国际摄影师看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摄影展展馆,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封投影在墙壁上、简短的感谢信。
“感谢全国人民,感谢国际社会对四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无私援助。”
定格几秒后,墙壁上的投影变幻。右边的墙上,3分钟长的短片《四川更美丽》开播;左边的墙面,国外摄影家在灾区采风的场景一一闪现。
以感恩为起点,《再生——国际摄影师看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摄影展开启在国家博物馆的旅程。在这个国家最高级别的展览殿堂中,121幅由国外摄影家拍摄的照片将带领中外观众一起,见证“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4年来,巴蜀大地上的巨变。
重建家园,展现中国速度、力度
彭州小鱼洞大桥遗址上,“5·12”这个数字以一种俯瞰的姿态矗立天地间,这是观众看到的第一幅图片。肃穆中带着厚重。
挤在三轮车上赶往重建工地的工人们眼带笑容,重建中的213国道隧道中电焊火花飞溅,重生后的北川、映秀、青川气派美丽……29幅照片构成了展览的第一个板块《重建家园》,向来往的观众展示着奋起重建的四川。
“Fouryears?”当了解到仅仅用4年的时间,汶川地震灾区已经实现了“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后,前来参观展览的外国使节们纷纷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担任此次展览讲解员的周瑾璇每到一张照片前,都要为来宾细细讲解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几年来,我曾经多次前往地震灾区为考察团进行解说,看着灾区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在这些照片的背后,我能深切感受到四川灾后重建的速度、力度和强度。”
展览墙上,英国摄影师伍德兰的感叹仿佛对此作出回应:如果中国想完成一项使命,纵有千难万险,也一定会办到。
文化传承,推介多彩四川
“我没有到过四川,但这扇窗户后面的美景,让我向往。”凝望着澳大利亚摄影家麦克唐纳《窗景》中的江油李白故居,来自江西的吴女士心生向往。“4年了,曾经对灾区的担心现在全化作了惊喜。”
水色青青的都江堰,武侯祠绿意盎然的红墙夹道,坐在家门前弹口弦的羌族妇女……照片前,参观者久久驻足。
北京清尚第一工程部的姚锐,是摄影展的布展工人。已经在展场工作了三天的他,第一次脱下工作服,以观众的身份走进展厅。美轮美奂的平武报恩寺千手观音让他忍不住掏出手机,对这幅名为《古貌依旧》的作品进行翻拍。“四川有这么多美景,带回去让我的家人看看。”
“这些民族服装跟我们本地的少数民族服装相似,两者在历史上会不会有联系?”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引起不少外国使节的兴趣,有人向英文讲解员李江涛发问。
绵竹年画、蜀绣、川剧、皮影……外国摄影家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给大家。“在四川灾区,我看到政府重建的居民安置点不仅解决了灾民的基本生活问题,而且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让文化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更让我叹服的是,政府的援助不是一村一户的,而且考虑到了整个村镇的长远发展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日本摄影家佐藤成范说。
正如展览前言所提到的一样,统筹谋划、科学规划让四川人民重建物质家园的同时,开辟了特大自然灾害恢复重建中文化遗产得到充分弘扬、文化力量得到充分彰显、文化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崭新道路,为人类保护文化多样性提供了成功范例。
温暖民生幸福生活,最满意的是百姓
行至展览的后半截,笑脸忽然变得丰富起来:藏族牧民喜迁新居的笑脸、平民英雄石光武和家人的笑脸、吃上营养午餐的孩子们的笑脸……在医院,在学校,在家门口,一张张笑脸定格。
“中国的小学建得太牛了。”这是埃及摄影师达维斯塔什的评价。“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百姓。”这是灾区老百姓自己的评价。
安详的老人、晨练的百姓、幼儿园里孩子们快乐的笑容,让意外走进展厅的教师高女士很有感触:“镜头下的灾区人民,看起来生活安宁、悠闲。看到这些老人、孩子们的笑脸,心里挺感动。”
“幸福、温暖、希望。”带着孩子一起来看展览的北京居民王女士连用三个暖色调的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无独有偶,德国摄影家贝德诺尔茨在采风结束后也说过类似的话:“我在这里看到灾区的人们开始了新生活,看到了新希望。”
121幅图片,并不足以还原灾后重建的全貌,却勾勒出一幅四川灾后重建的鲜明轮廓——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帮助下,四川人民万众一心、穿越灾难、崛起危难,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任务,书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恢弘篇章。
走完整个展馆,再一次回到起点。墙壁上,电子投影屏幕的镜头最终定格在2011年11月23日的《人民日报》上——“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这振奋人心的宣言。
以图为证,灾区人民不仅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重建了一个新的物质家园,也重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精神家园。
以图为证,劫后重生的灾区人民感恩奋进、自立自强,正满怀信心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四川日报]
相关链接
中国举国哀悼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遇难同胞(图 评论)
巴人论评:玉树初春的巨痛,我们永远记住!
巴人论评:大爱无疆,爱心必获回报!
巴人论评:救灾四川
十万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