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2-05-30
温家宝在中国地质大学的讲话
温家宝
(2012年5月19日晚,武汉)
同学们好!
老师们好!
我在北京地质学院学习近8个年头。毕业以后,我时常想念我的母校。今天能回到学校看望大家,觉得像回家一样,心里特别高兴。
先讲一件事情,就是晚上《新闻联播》播发了我们学校登山队攀上珠穆朗玛峰顶峰的消息。我向学校表示祝贺,向登山队员表示祝贺。
我想,大家一定非常高兴。这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只要不畏艰苦和挫折,就一定能够达到光辉的顶点,这应该是我们的传统。
一
担任领导工作以后,我一直没有忘记对科学的关注,直到最近我还在思考地球科学的发展方向。上个月,我到冰岛考察火山和地热,在赫利舍迪地热电站与数十名当地地质工作者和联合国大学地热学院的学生座谈,当时我讲了我多年思考的地质科学的研究方向。我把它概括为六点:
第一,地球、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如果再大一点,还应该包括天体。
第二,地质构造,特别是板块运动给地壳带来的变化。
第三,矿产资源和能源,尤其要重视新的实践与理论。地质科学要同经济、社会、环境紧密结合,主要表现在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有两件事情可能大家注意到了:一是我国地质工作者最近在内蒙古煤田勘探中发现铀矿与煤共生。过去我也很关注煤层里经常含有铀、钍、锗、镓、铟这类稀有和放射性元素,但是煤层中的大型铀矿还很少发现。二是页岩气的发现和开发。应该说我们在这方面起步晚了一点,在开发实践上落后了一些。有人说,页岩气的开发与利用可能改变世界能源格局。美国页岩气开采已经到了实用地步。一些天然气很丰富的国家由此感到忧虑。我们国家具备页岩气的储存和开发条件,但是它的开采技术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管道输送的要求是很高的。在矿产和能源开发利用的理论和实践上,不要局限于书本,而要不断地探索新的实践和理论。
第四,地质灾害与防治。这已经成为涉及人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从汶川大地震到舟曲泥石流,无一不与地质灾害有关。但是有效的预报、预防和治理,我们还差很多。在指挥汶川地震抢险的过程中,我对此深有体会。在舟曲发生泥石流以后,我又认识到,从甘肃到四川直至云南,这一带由于地质构造等原因造成岩石的崩塌,再加上多年的冲积物堆积,有许多冲沟都有突发泥石流的危险,必须提早预报、提早防治。
第五,现代科学在地质学的应用。我上大学的那个年代,从大的方面讲,地质学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的结合,地质勘查工作运用遥感、测试、钻探、掘进等技术手段。现在看来不够了,它要涉及天体、地球、环境、生物的变化和相互作用以及信息、航天、海洋、生命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
第六,地质科学要开发新的领域。过去讲微观,小到原子、分子,现在不够了,要研究粒子。过去讲宏观是由地壳到地球深部,现在也不够了,宏观要研究天体,大到宇宙。过去讲古生物只研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现在还要研究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人、环境、地球、天体构成一个整体。因此,我主张地质学专业要开一些新的学科,比如气候学,特别是古气候学。刘东生老师在研究黄土成因的时候就大量利用气候学的原理。他对我讲,当时西南联大地质专业的课程中就有气候学这门课。
我之所以跟大家讲这么多,就是想说明只要有地球存在,只要有人类存在,只要人类在发展和进步,地质学就不会枯竭。地质学不是一门简单的科学,而是一门深奥和博大的科学。有志的青年们要为这门科学而献身,利用这门科学为祖国和人民造福。
二
我是1960年进入大学的,在学校期间就很热爱地质科学。除了书本知识以外,我曾钻研过河流走势的变化和它的力学原理,还研究过磷矿,特别是北方磷矿的成因。那不是老师布置的,是我课外涉猎的。我上大学时,构造学主要是地槽—地台学说。工作以后,自己开始研究地质力学。当板块学说出来以后,我又努力学习板块学说。
我觉得一个科学工作者,思想应该是开放的,而不应该是禁锢的。他只承认规律和真理,而不屈服于任何权威。一所学校最重要的还是要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青年学生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是最宝贵的。我在地质科学研究中遇到问题总是要问一个为什么。这也就养成了我在从事其他工作时从不迷信、不盲从,总是通过自己的探寻,永不停息追求真理的脚步。
热爱科学,追求真理,是母校给我的。我们有许多老师和同学就是这样做的。因为地球太大,宇宙更大,自然是千变万化的,它处在变动之中。人类和社会也不会终止,它处在发展变化之中。这是一个道理,这就是科学精神。
母校又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勇气。我上大学以后,第一学期就染上了肺结核。当时学校让我住一个隔离室,不能上课,但是我靠自己的学习和钻研,在没有听课的情况下,那个学期的所有课程,包括最难学的《结晶学》,都得了优秀。以后我坚持锻炼,从不畏天命,因此我又争取到每天四小时上课时间,然后是八小时。直到毕业的时候,我终于摘掉肺结核的“帽子”。
参加地质工作以后,要爬山越岭。我在祁连山工作,祁连山主峰在5000米以上,我从事祁连山腹地的填图工作就在祁连山主峰。每天早晨吃过饭以后,我带一个馒头上山,饿了就地捡一点干柴,把它烤一烤吃了,捡不到柴就把它带回来,因为太凉吃不下,晚上就吃一碗面条。从早晨出发到工作地点,一路爬山到下午两点钟,可是还有一二百米要上,要定个点。我总是坚持爬到工作地点,画好素描,填好图,做好记录才返回。我从来没有因为图省事而定过“遥控点”。下山还要背着一包石头,累了不敢坐下,就在山边上靠一靠。回到住地,经常天已经黑了。即使是在恶劣的环境下,我总勉励自己,人要有甘愿吃苦而毫不叫苦的精神。只要努力,不畏艰难,不怕挫折,总会进步。
我有过几次很危险的经历。一次在祁连山主峰,那一夜大暴雨,逼得我们半夜搬家三次,大家总是先抢资料,后搬帐篷,然后再搬自己的行李。第二天一看,沟里大水冲下来的滚石比人还高,连骆驼都砸死了。还有一次过疏勒河,河中间水流湍急,我死死地抱住牦牛的脖子,整个身子都浸在水里,就这样过来了。
我跟青年们讲这些,就是说吃苦可以锻炼人,不仅磨炼一个人的性格,而且能造就他的精神。我常思考,对待任何工作,如果你能担起来,你就勇敢地担起来,不怕任何困难甘受任何打击和委屈,一定要把工作做好。今天当面临巨大的思想和工作压力时,我仍然用自己瘦弱但坚强的身躯担起了一切,从不把困难留给他人。这种精神也是母校给我的。
三
我上大学以后,开始更多地思考社会和人生,除了学好专业以外,我大量地阅读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书籍。我一心想为人民做好工作,作为一个热血青年,当时我想得最多的是要和人民在一起。母校给了我这样的环境和条件。1963年、1964年我分别在湖北和河南,也就是秦岭和嵩山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那时我吃住都在老乡家里。除此之外,我们经常到农村参加劳动。我还利用假期到农村去,和农民生活在一起,吃一锅饭,睡一个炕上。我利用这个时机了解群众,懂得他们的思想、感情,学习他们的可贵品质。
在地质队工作,那也是在最基层,周围都是农村或者牧区,我交了许多农民和牧民朋友。有时我看到农民为了买酱油和盐跑很远的路,拿几个鸡蛋来到地质队换钱,心里感到格外的沉重。我觉得我们国家太贫穷了,我们的人民太苦了,我下决心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人民。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是我献身人民的世界观形成的基础。
在担任领导工作后,我几乎走遍了全国的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盘坐在农民家的土炕上和他们促膝交谈。我跑了许多的企业、矿山、油田,也下过矿井,到矿工居住的棚户区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1998年抗洪抢险时,我曾十三次到抗洪一线指挥,八次到荆州,指挥荆江大堤抢险。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我十多次到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现在我还有这样的习惯,因为工作忙,每当周六或周日就下基层,我感到和人民在一起非常亲切。
我了解基层、了解农村、了解人民的疾苦与忧乐,心里一直装着人民,为改变他们的境遇而努力工作,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担任领导工作以后能够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下决心推动取消几千年加在农民身上的农业税,推进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思想根源。因为我知道,一个领导者如果不懂得农民,不懂得农村,就不懂得中国的国情;不懂得占全国大多数人口的穷人,就不懂得政治,也不懂得经济。作为人民的政府,一方面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我希望同学们在校学习的时候,就要树立远大理想,把今天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练就本领,将来为人民更好地工作。
母校培养了我,我铭刻在心,时常牢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要用我自己工作的成绩来报答母校,决不辜负母校对我的期望,让母校永远记得他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谢谢大家!
[新华网-湖北日报]
相关报道
用爱心呵护孩子们成长——温家宝在湖南湘西武陵山区看望留守儿童
新华网长沙5月30日电(记者赵承 张旭东)“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湖南湘西武陵山区调研扶贫开发工作时,专程到当地农村小学,看望慰问师生特别是在校的留守儿童,祝他们节日快乐。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农村留守儿童大量增加。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有5800万人。仅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外出务工人员就有57万人,留守儿童14万人,双亲在外的留守儿童超过8万人。如何安排好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5月25日,温家宝冒着蒙蒙细雨来到古丈县双溪乡中心完全小学。学校依山而建,四周高山对峙。这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大半是留守儿童。
温家宝察看了学生宿舍、食堂以及食品储存室,又到教学楼三楼音乐教室,与教师、留守儿童和家长座谈。学生家长大多是孩子们的爷爷奶奶。
校长梁慧聪介绍说,2005年当地学校调整布局,双溪乡8个村适龄学生都集中到这里寄宿上学。现在学校有355名土家族、苗族学生,280名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大多远在沿海地区打工,往往春节才能回家看看孩子。有的多年不回家。不少孩子入学时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显得有些孤僻。在老师的关爱下,他们性格开朗了许多。
同学们对总理说,学校配有爱心移动电话,想父母时可以打电话。不过,有时控制不住要哭鼻子的。
温家宝对孩子们说,没有父母在身边呵护,你们格外需要社会的关爱。老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都会关心你们。我们要让你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里。
六年级学生龙敏是一个苗族女孩子。她告诉总理,现在读书不用家里出钱,还能吃到营养餐。龙敏提到的“营养餐”,就是去年国家启动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这项计划先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试点,中央财政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
温家宝说,孩子们的身体和学业是祖国的未来。给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孩子补充营养,这些钱是用在了刀刃上。有关部门和学校一定要抓好食品质量,让孩子吃得安全,让家长放心。
教室的黑板上写着:“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五年级乙班的班主任陈超说,我们做老师的希望党和政府,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能更多地关心这些留守儿童,因为我们老师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作为老师,我们会用爱去呵护他们孤单的心灵,让孩子们在同一片蓝天下享受到同一片爱。
温家宝说,感谢辛勤工作的老师们,尤其要感谢那些从事寄宿制教育,专心照顾和培养留守儿童的老师们。你们既要传授知识,又要照顾孩子们生活。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有了爱,社会才有光芒。有了爱,孩子们心里从小才有希望。有了爱,很多困难你们就能克服。党和政府不会忘记你们,会尽全力支持你们把学校办好,让成千上万的留守儿童有一个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年近七十的龙显友与自己的孙子一起参加了座谈,他感谢总理专门到贫困山区看望孩子。
温家宝说,近些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民工作出很大贡献。我想对家长们讲两句话:一是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时,要继续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农民和农村的孩子生活得更好。二是我们的城镇化还是一个不完整的城镇化,许多农民工不得不奔波在城市和农村两个地方。他们更辛苦,付出更多。这是我们整个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感谢农民工朋友,同时要帮助他们把孩子照顾好。这不是一个村的问题,是整个社会的问题。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笑脸,知道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关爱他们。
古丈县默戎镇毛坪村教学点——毛坪小学,建在与村子隔河相望的一个山坡上,河水从门前流过。25日下午,温家宝来到这里。他沿着泥泞的堤坝路和窄窄的石板桥,爬上一个陡坡后,走进这所大山深处的小学。
校园里只有一座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两层教学楼和一个简易的篮球场。全校仅两名老师,管了来自毛坪四个自然村寨的30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18名。他们分成两个教学班:学前和一年级合并在一个班,另外还有一个二年级班。
一层教室里,学前班和一年级的24名学生正在合并上音乐课。46岁的龙心亮老师26年前从湖南吉首师范中专毕业后,就一直在农村教书,在毛坪小学已经13年。这个合并班的所有课程都由他一人来教。
温家宝对他说:“26年扎根农村、扎根山区、扎根贫困地区,不容易啊。这得有献身教育的精神,得有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孩子特别深的爱。”
一些孩子穿着比较破旧,绽放着笑容的脸上还沾着泥巴。温家宝疼爱地看着孩子们说:“大家唱个歌吧!”孩子们高兴地喊道:“好!”这时,一个5岁的苗族小姑娘跑上讲台主动要当指挥。孩子们稚嫩的歌声打动着现场的人们。
温家宝又来到二楼,二年级只有6名学生,老师龙明志已过花甲之年,正在上语文课。黑板上写着一段话:遇到困难,你总是说,我能行!遇到失败,你总是想,再来一次!别人有难处,你总是伸出友谊的手来……啊,你长大了。
温家宝看了说:“这段话讲得太好了!我带着孩子们念一遍。”他走上讲台,领着孩子们高声朗读,并向他们讲解这段话的意思。
温爷爷为孩子们带来了新书包。当工作人员递上一个粉红色书包让总理给8岁的龙英俊时,他不要:“我是男生,不要这个颜色。”这情景把大家都逗乐了。
“哦,忘了你是个男子汉!”温家宝赶紧让人换了一个蓝色书包。这个富有个性的“小男子汉”接在手中,站起来给总理敬了个礼……
毛坪村地处偏远,这个教学点方便了孩子们就近入学。但是,有的乡镇由于教学点撤并太多,不少学生上学困难。在考察中,一些村民向总理反映,学校离村子远,接送很不方便。孩子太小,每天早出晚归,来回要走两三个小时。
温家宝说,学校调整布局要实事求是,从农村实际出发。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年龄、上学路途、安全等问题,建立或恢复一些农村教学点,不要让孩子们的精力都花在路上。有的教学点学生虽然少,但也要办好,要想办法帮助边远的教学点提高教学质量。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