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改进型长二F火箭副总设计师张智详解火箭结构 三航天员属新老搭配男女配合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2-06-16

 

改进型长二F火箭副总设计师张智详解火箭结构

  新华网北京6月15日电(记者王敏)去年,改进型长征二号F火箭成功将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送入太空。很多专家评价为“火箭的表现堪称完美!两枚火箭的入轨精度就像打靶连中两个十环!”今年,改进型长征二号F火箭将再度迎来其生命中的重要时刻,送3名航天员进入太空。

  为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改进型长二F火箭副总设计师张智向记者详细介绍了火箭的结构。

  据介绍,长二F火箭在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基础上发展而来,是我国第一种发射宇宙飞船的运载火箭。火箭全箭长58.34米,芯级直径3.35米,助推直径2.25米,可将8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火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可靠性指标达0.97,安全性指标达到0.997。

  2011年,伴随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大幕的拉开,全新的改进型长二F火箭取代传统状态下的长二F火箭闪亮登场。

  改进型长二F火箭有发射目标飞行器和飞船的两种状态,大的更改点主要集中在外形上的“冯·卡门曲线整流罩”,以及控制上的“迭代制导”,主要是提高火箭的载重能力和精确入轨能力,为空间站建设提供新的支持。

  在世人的瞩目下,改进型长二F先后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送入太空。

  长二F火箭由箭体结构、控制系统、动力系统、故检和逃逸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全系统、推进剂利用系统和地面设备等十个分系统组成,其中故检和逃逸系统是为确保航天员的安全而新增加的、其他型号没有的系统。

  张智说,简单来说,火箭可分为三大系统,即结构系统、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它们犹如人体的“躯干”“大脑”和“心脏”。它们各司其职,给火箭注入了强大的生命活力。

  从长二F火箭顶部到尾部,依次为逃逸塔、飞船整流罩、二子级、一子级及4个助推器。

  “区分发射‘天宫一号’的火箭和发射神舟飞船的火箭,普通人最容易的识别点便是火箭顶端的逃逸塔。”张智说,“逃逸塔位于飞船顶部,高8米,从远处看好似火箭上的避雷针。”

  张智口中的逃逸塔被誉为航天员的“生命之塔”。在火箭发射过程中万一发生危及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意外情况,它要确保航天员瞬间逃生、安全返回。在发射顺利时,它还必须按计划点火工作,脱离箭体,让飞船得以继续飞行。神舟飞船八次遨游太空,逃逸系统次次成功,经受住了考验,成了航天员巡天的“定心丸”。

  具体到箭体结构部分,长二F主要由整流罩、仪器舱、推进剂贮箱、级间段、箱间段和尾段等部分组成。其中,飞船整流罩既是箭体结构中的一部分,又是逃逸塔的一部分。

  “大体来说,发射神舟九号飞船的火箭和发射神舟八号飞船的火箭,状态基本一致,改动不是很多,主要就是产品安装位置、软件调整等方面。”张智说,“这也便于型号管理与质量控制,降低风险,对航天员生命负责。”

  据了解,一些在发射“神舟七号”“神舟八号”时的好经验、好做法均得以继承。比如,箭体结构系统的助推器内部顶端的形状继续保持“神八”时的锥形。

  张智表示:“由椭球形改成锥形,是为了能够承载更多推进剂,使火箭的运载能力提高了100多公斤。这对载人航天工程有着不小的贡献。”

  “今年的这次飞行,将是改进型长二F的首次载人飞行。虽然有前面若干次飞行经验的积累,但这次飞行仍有其独特性。我们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张智说。

    [新华网]

改进型长二F火箭即将应对首次载人“大考”

  新华网北京6月15日电(记者王敏)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即将拉开大幕。发射神舟九号飞船是“神箭”长二F火箭的第10次飞行,也是改进型长二F火箭的第3次飞行、首次载人飞行,此前改进型长二F火箭分别发射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

  载人飞行对火箭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对于进行了较大幅度改进、几乎等于一枚全新火箭的“改进型长二F”来说,只执行过两次飞行任务就实施载人飞行,其可靠性、安全性怎么保证?要通过什么质量控制手段来迎接首次载人“大考”?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长二F火箭总指挥刘宇、总设计师荆木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内心希望火箭在无人飞船状态再飞一次,但已经过两次飞行的改进型长二F火箭在新技术上有了一定把握,评估结果也认为可以承担载人飞行任务。尽管如此,他们还将通过严把质量关等工作来为火箭的可靠性、安全性“上保险”。

  据介绍,执行“神舟九号”发射任务的改进型长二F火箭有32项重要的更改。这些技术状态的更改主要是为了提高火箭的可靠性。

  与发射“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两枚火箭相比,这枚火箭质量控制的重点不再是对新技术和较大技术更改项进行风险分析、控制,而集中在产品质量本身。

  这枚火箭和发射“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的火箭属于组批生产。2011年10月首次交会对接完成后,改进型长二F火箭的技术和状态得到了验证,发射“神九”的火箭也已完成了产品生产、验收和综合试验。

  刘宇表示,这一发火箭要进一步加严质量、提高可靠性,就要在出厂测试阶段下工夫。这个阶段也是将质量控制点前移、把问题解决在出场之前的关键环节。在该阶段,他们将测试阶段的通电时间从原来的30小时加长到近60小时,各份仪器加电时间比原来增加了20%。

  “改进型长二F火箭只经历过两次飞行,次数比较少,谈不上充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尽量让这发火箭与发射‘神八’的火箭状态一致,虽然保证不了充分性,但要保证覆盖性。这也是一种质量控制手段。”荆木春说。

  此外,研制团队对发射“神九”的火箭进行了更加充分的地面试验,尤其是可靠性验证试验。

  经过一系列质量加严控制措施,专家表示,火箭的评定结果是这发火箭的质量和水平不低于前两发,有些方面还要更好。

  “从管理要求、标准上讲,这发火箭在量化、细化、深化上做的工作更多。”荆木春说。量化、细化和深化是火箭研制人员控制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举措。这些举措给研制人员增加了大量的工作。荆木春说,在靶场期间,光发射“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两发火箭复查报告就有5大本,这几乎和发射“神一”到“神七”7发火箭的报告总和厚度相当。

  “我们对能想到的风险进行了深化认识,最后认为风险可控、可接受。但是,我们仍然要不停地问自己,考虑各种工况、情况,这项工作是无止境的。”荆木春告诉记者,“这是载人航天任务,保成功怎么做都不为过。”

    [新华网]

三位航天员的选配有学问:新老搭配 男女配合

  新华网甘肃酒泉6月15日电(记者徐壮志、白瑞雪、赵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在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确定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女航天员刘洋组成,这是经过非常认真和科学地考虑的。

  “每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对飞行乘组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能够保证完成任务,这一次也不例外。”武平说,相比前三次载人飞行,这次任务的飞行乘组概括讲是“新老搭配、男女配合”,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景海鹏是第二次参加飞行;二是刘洋成为我国首位参加载人航天飞行的女航天员,也是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中首个参加飞行的。

  武平说,景海鹏再次飞行,主要还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他的飞行经验对于乘组完成任务将有很大帮助,使乘组更加坚定信心、从容应对各种复杂状况。随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客观上具备了这种“以老带新”的条件,以后航天员多次执行任务的情况会很常见,这也是航天员的职业要求。

  “这次任务安排女航天员飞行,既是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然,也是大家的一个期盼。”武平说,国际载人航天的经验表明,女性完全可以胜任航天飞行任务。首次安排我国女航天员参加飞行,具有很重要的技术意义和社会意义,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新华网]

 

 

 

相关报道

杨利伟眼中神九航天员

  新华网酒泉6月15日电(记者白瑞雪 赵薇 田兆运)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行揭幕之际,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对执行神九任务的3人乘组及中国航天员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记者:您如何评价担负此次任务的3位航天员?

  杨利伟:神九乘组中有新面孔也有老面孔。我与包括景海鹏、刘旺在内的第一批航天员相识已有14年,虽然现在我们的工作环境不在一起,但我还是经常回到航天员公寓。

  景海鹏曾经是神舟七号航天员,这次又脱颖而出,一是因为他积极求战,二是他保持了很好的飞行状态。重返太空是飞行过和没飞行过的航天员都非常羡慕的事情。他最大的特点是细心,不仅地面训练非常严谨,生活中也非常活跃。

  刘旺是第一批航天员中最年轻的,比我们中的大多数成员都小四五岁,是我们的小老弟。他头脑聪明,学习成绩很好,学习能力强,特别是专业理论学习突出。

  第二批航天员进行选拔时,刘洋正好是我去飞行部队面试的。她是个很阳光的女孩子,虽然参加训练的时间比两位男航天员短,但训练非常刻苦,领悟能力也很强。

  他们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整体,是优中选优的结果。实际上,这次任务的备份人员对技能的掌握和任务的执行能力也很出色。

  记者:两年前面试刘洋时,她留给您什么印象?

  杨利伟:我对她的第一印象是内向,没想到她一开口就表现得非常开朗,这才知道她在飞行部队就经常当业余主持人、参加演讲比赛。后来我到她家里看了看,也感到挺意外。大多数飞行员家里都很简单,但她家特别有生活气息,看得出来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记者:为什么要安排女航天员加入飞行乘组?

  杨利伟:世界上第一位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1963年就飞进了太空,日本有女航天员,韩国第一位航天员就是女性。女航天员进入太空是工程发展的需要,也是航天员队伍成分构成的需要。对于人类探索太空的实践来说,男性与女性在太空的生理变化和感受是不同的,因此我们也需要女性航天员的体验和感受,为今后的航天活动积累更多的规律和经验。

  为什么这次飞行选择增加女航天员呢?在载人航天发展的最初阶段,首先要解决的是人能不能上天的问题,太多技术需要探索和突破,这一阶段更适合男航天员来完成。我国目前载人航天飞行已经从短期向中长期飞行过渡,这个阶段比较适合女航天员参与。可以说,中国女航天员进入太空,也是符合航天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从职业特点来讲,航天员是一个为人类造福的特殊职业,需要多种行业、不同性别的人参与其中。随着空间实验平台的建立,航天器越来越复杂,人参与的东西越来越多,未来航天员的职业构成会越来越丰富,科学家、医生、教师等行业的人士都有可能加入航天员队伍。

  记者:派景海鹏第二次飞天是出于什么考虑?未来航天员都有机会重返太空吗?

  杨利伟:与战士站岗、炊事员做饭一样,航天员是一种职业,他的工作就是飞行。外国同行中很多人都飞行过七八次,飞行三五次是很平常的。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会逐步常态化,就像我们每天上班一样平常。100多年前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时,没人想到未来有一天乘飞机出行会常态化。航天员的工作也是如此,将来他们会跟飞行员一样,重复飞行,多次飞行。

  航天事业的发展中,还有多项技术亟待突破。我们希望能有航天员通过多次飞行去体会、尝试,把感受反馈给科研人员,帮助我们增强对太空的认识。因此在进行选拔的时候,无论是飞行过还是没有飞行过的航天员,都具有资格参加选拔和竞争。

  记者:对于第一批航天员中还没有执行过任务的成员,他们是否还有机会实现飞天梦想?

  杨利伟:目前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任务安排不是很饱满,第一批航天员的部分人有可能到了飞行最高年限时,还没有机会执行任务,这的确是航天员的遗憾。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飞行密度的增加,将来的第二批、第三批航天员面临的不是能不能飞的问题,而是怎样保持好状态多飞几次的问题。我也希望,我到了70多岁的时候还可以去飞行。

  记者:作为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您与神九航天员乘组经常交流吗?

  杨利伟:我经常与他们分享我的飞行经历。太空环境和飞行体验是在地面无法模拟的,必须有人亲身经历过,才能总结、反馈。我会告诉他们飞行过程中哪些情况是正常的,哪些是异常的,哪些是在地面训练中没有设想到的。

  记者:太空的什么状况是地面无法想象和模拟的?

  杨利伟:在天上有不少让我“出汗”的事情。比如说,飞船走到阴影区,我发现舱外突然变得很亮。我非常紧张,到窗口拼命看,也没有看到什么。回来翻数据、检查飞船,同样没发现异常。等到第二次又到阴影区,我才明白,这是地面闪电在舷窗上的反射。返回的时候,我看到裂纹就以为舷窗要爆了,又很紧张,其实只不过是涂层上的裂纹。

  这些都是我当时在地面没有想象过、经历过的内容。我把这些体验与航天员们进行交流,等到他们在天上遇到类似情况,就不会再紧张了。

    [新华网]

刘洋:中国第一位飞向太空的女航天员

新华网甘肃酒泉6月15日电 题:刘洋:中国第一位飞向太空的女航天员

新华社记者 白瑞雪 李宣良 赵薇

(神九/天宫)(3)中国航天员刘洋

刘洋,女,汉族,河南省林州市人,中共党员,学士学位。1978年10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2001年5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少校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某飞行大队副大队长,安全飞行1680小时,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2010年5月正式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经过两年多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航天专业技术、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2012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任务飞行乘组。新华社发(秦宪安 摄)

高挑、白皙、短发,秀气的单眼皮。33岁的刘洋身着浅蓝色衬衫坐在两位男航天员旁边,像绿丛中一朵安静的百合花。

实际上,飞行并不是刘洋最初的梦想。曾想过要当律师、售票员、白领丽人的小姑娘,在高三那年阴差阳错地一路过关斩将成了中国第七批女飞行员。2001年夏天,从航校毕业的她成为飞行部队一名运输机飞行员。安全飞行1680小时,是她写在蓝天上的骄人历史。

2009年,中国第二批航天员选拔悄然启动。经过层层选拔,技能娴熟、个性开朗的刘洋与另一名女飞行员组成了中国首批女航天员。她们都已婚,尚未生育。

还是飞行员的时候,刘洋觉得自己是离天空最近的人。迈入航天员队伍她才知道,从天空到太空,还有太远太远的路。

训练的严酷超出她的想象:转椅训练过去在飞行部队也有过,为时4分钟,而航天员的转椅训练每次持续15分钟,对谁而言都是一道难过的关。

“5分钟好像是我的极限点。听到4分钟报时,我突然浑身冒汗,像晕车一样说不出的恶心,但我不能吐,更不能喊停。教员说过不行了就喊停,但从第一批航天员到我们这批航天员,没有人中途停过。因为身体对转椅会有一种条件反应式的记忆,如果你第一次呕吐或停止,下一次就很难坚持了。”刘洋回忆说,“我只好拼命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幻想自己站在美丽的海边,看夕阳,看浪花。第一次挺了过去,第二次好多了,后来就一次比一次顺利了。”

太空环境不会因为性别不同而区别对待。刘洋像男航天员们一样日复一日挑战极限、对抗负荷。如果没有对飞行的热爱,很难坚持到底。

经过两年多的训练,刘洋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航天专业技术、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在神舟九号飞行任务乘组选拔中,她与另一名女航天员都通过了初选。

2012年3月,根据最终考核结果,刘洋入选神九乘组,代号03,主要负责空间医学实验的管理。

迎接她的,是更为紧张的学习与训练。“我把训练时间延长、延长、再延长,休息时间压缩、压缩、再压缩。”刘洋说,“我没有感到累,而是很幸福——被人信任的幸福,被国家需要的幸福。”

她曾在航天员中心举行的演讲比赛中,讲述自己从飞行员到航天员一路走来的幸福与感动,拿了冠军。她被公认“口才好、文笔好”,是出色的业余主持人。她喜欢看历史、小说、散文,还准备把“百家讲坛”录音带上飞船。她喜欢做菜,可乐鸡翅、石锅拌饭最拿手,也给父母织过围巾。

穿越天际迈入太空的女航天员,柔中有刚。

景海鹏讲了一件小事。一次地面模拟训练中,刘旺和他全神贯注实施交会对接,突然出现“失火”信号——这是教员们给乘组设置的应急题目。这时,正在监视同伴操作的刘洋第一时间根据操作手册发出指令:“撤退!”

“这种情况在实际飞行中概率太小,但她能清晰、迅速地发出指令,很难得,说明她特别自信、果断。”景海鹏说。

紧急情况最能考验人。像许多老飞行员一样,刘洋在驾驶运输机驰骋蓝天的那些年里,也曾多次遭遇险情。

2009年一次支援地方建设的任务,刘洋接到命令:最快速度赶到西安实施人工降雨。偏偏天气不好,从武汉起飞就有些小雨,没多久,机身开始结冰。那天的冰层特别厚,加温等常规除冰方法不管用。此时,飞机不能有一点晃动,一晃,速度就往下掉。

继续往前飞,危险;返航的话,久旱的西安还等着降雨呢。刘洋决定不返航。同事们在地图上寻找最近的机场以备降落,她则死死把着驾驶杆,针对各种气流不停修正。

“前方云层变亮了,空中好像有一缕阳光洒下来。我心情豁然开朗,知道我们的飞机有救了,能在第一时间赶到西安了。”刘洋回忆说,“两分钟后,云缝真的慢慢打开,太阳一出来,飞机上的冰很快融化了。”

这次经历留给刘洋这样一个信念:在坚持不了的时候再坚持一下,成功也许就在前面。

“大多数女性在投身轰轰烈烈的事业与过小日子之间,可能会选择后者。你的职业决定了不可能享受到太多相夫教子平淡生活的快乐。你幸福吗?”记者问。

刘洋答:“我喜欢孩子,也热爱生活。相夫教子是一种幸福,但我在飞行中获得的幸福也是别人体验不到的。既然有了飞行的机会,我必须好好珍惜。”

    [新华网]

新华视点:聚焦中国首位“女太空人”刘洋

  新华网甘肃酒泉6月15日电(记者 白瑞雪、李宣良、赵薇)作为中国第一位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女航天员,刘洋将与战友景海鹏、刘旺一起乘坐第9艘神舟飞船,飞上距地球300多公里的茫茫太空,飞向等候已久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一时间,媒体的目光齐聚这位33岁的中国“女太空人”。

  重重选拔:从两名女航天员中胜出

  高挑、白皙、短发,秀气的单眼皮的刘洋,身着浅蓝色衬衫坐在两位男航天员旁边,像绿丛中一朵安静的百合花。大多数时候,她轻握双手放在膝盖上。别人说话,她会睁大眼睛、微微侧头看着被她称为“师兄”的同伴。

  青春、简单、谦逊,清清爽爽的利落劲儿。这就是“新华视点”记者在神九发射前采访中见到的刘洋。

  实际上,飞行并不是刘洋最初的梦想。小时候,她想成为电视剧中人那样的大律师,第一次跟妈妈坐公共汽车时又想,当售票员多好哇,就可以天天坐汽车了。中学时代,她一心要考上一所好大学,毕业后当个白领丽人。直到高三那年,空军第一次在河南省郑州市招收女飞行员,命运从此改变。

  “当时我成绩不错,视力挺好,身高也符合标准。班主任认为,当飞行员是多好的事儿啊,也没跟我商量,就替我报了名。”刘洋回忆说。

  一路过关斩将,刘洋加入了中国第七批女飞行员的队伍。2001年夏天,从航校毕业的她成为广空航空兵某师一名运输机飞行员。安全飞行1680小时,是她在蓝天上写下的骄人历史。

  2009年,中国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开始。得知女性也有机会,刘洋和航校老同学踊跃报名。

  女航天员的选拔条件与男航天员相似:有坚定的意志、献身精神和良好的相容性,空军飞行员,飞行成绩优良,无等级事故,最近3年体检均为甲类。此外,还要求五官端正,语言清晰,无药瘾、酒瘾、烟瘾,不偏食,易入睡等等。

  在杨利伟的建议下,选拔标准增加了一条“必须已婚”,紧接着又加上一句“生育过的优先”。鉴于女性在开始航天员训练的几年内肯定无法要小孩,这也是一条人性化的考虑。

  然而,当杨利伟作为面试官见到刘洋时,进入最后一轮选拔的6名女航天员候选人中,包括刘洋在内有5人尚未生育。

  杨利伟说,这一“巧合”体现了军人的奉献——在飞行员职业生涯中,三十多岁正是飞行技能走向成熟的黄金时期;如果生小孩,至少会停飞两三年,必然影响飞行事业。

  刘洋的娴熟技能、开朗个性,给考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层层选拔,她和另一位女飞行员成为中国首批女航天员。2010年5月,她们同5位新入选的男航天员一起,走进了位于北京西北郊的中国航天员中心。

  经过两年多的训练,两位女航天员都通过了神舟九号飞行任务乘组的初选。

  按照任务安排,两人中将有一人执行此次任务。究竟谁上天?“她们都非常优秀,训练成绩非常接近,在飞行部队时就是朝夕相处的战友,感情也很深。”航天员中心主任陈善广说,选择过程异常艰难。

  2012年3月28日,乘组名单确定。根据最终考核结果,刘洋入选乘组,代号03。

  挑战极限:飞天训练不分性别

  当上飞行员,刘洋觉得自己已飞向天空。迈入航天员队伍她才知道,从天空到太空,还有很远很远的路。

  进入航天员中心,首先接受12个月的基础训练,学习航天医学基础、交会对接技术基础、力学、数学等20门基础课程,并参加国学讲座、救生生存训练和体质训练。一年后,刚开始某些项目只达到三级、二级标准的刘洋,平衡素质、力量素质、速度、耐力、肌力等全部体质指标均达到一级水平。

 2011年6月起,刘洋转入航天专业技术和任务训练阶段,针对交会对接技术、目标飞行器与组合体飞行管理、空间科学实验及飞行程序进行训练。

  经过近3000个学时的学习,到执行任务前夕,预定训练内容全部完成。“刘洋训练时间虽然比我们短,现在已经完全跟我们步调一致,超出了我和刘旺对她的要求。”景海鹏说。

  根据任务安排,在神舟九号飞船上,01号航天员景海鹏是指令长,对乘组和任务完成全面负责;02号刘旺为交会对接航天员,工作重点是完成飞船与天宫的手控交会对接;03号刘洋则主要负责空间医学实验的管理。

  “我充满信心。”刘洋说,“国外不少女航天员到过太空,男女航天员在执行任务的能力、特点上各有优势,两者结合起来,一定可以更好地完成神舟九号任务。”

  三人分工不同,但太空给人带来的挑战并不会因为性别而有所区别。人类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瓦连金娜·捷列什科娃曾感慨:“宇宙对我们女性既不多情,也不宽厚,因此我们要接受与男性完全一样的训练。”

  刘洋记得,当年一进入飞行部队,队长就告诫女飞行员们,你们必须漠视自己的性别,任何时候不能拿“女性”当借口。

  她曾想,我当飞行员时是经历过严格锻炼的,航天员训练应该不在话下。然而,航天员训练超出了她的想象。

  转椅训练过去在飞行部队也有过,为时4分钟,而航天员的转椅训练每次持续15分钟,对谁而言都是一道难过的关。

  “5分钟好像是我的极限点。听到4分钟报时,我突然浑身冒汗,像晕车一样说不出的恶心,但我不能吐,更不能喊停。教员说过不行了就喊停,但从第一批航天员到我们这批航天员,没有人中途停过。因为身体对转椅会有一种条件反应式的记忆,如果你第一次呕吐或停止,下一次就很难坚持了。”刘洋回忆说,“我只好拼命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幻想自己站在美丽的海边,看夕阳,看浪花。第一次挺了过去,第二次好多了,后来就一次比一次顺利了。”

  离心机训练同样艰苦。最初,刘洋不知道如何用力、如何对抗。“离心机从启动到停止不超过3分钟,但我下来的时候,两条腿抖个不停。”

  两年过去,刘洋说自己现在坐离心机就像玩游戏似的,稍加把劲就能撑过去——这“稍加把劲”所对抗的,是6个G的过载,相当于承受6倍于自己体重的压力。

  “每一项训练都充满挑战,没有哪一个是舒舒服服完成的。我们的生活就是日复一日不停地挑战极限,不停地对抗负荷。”刘洋坦陈,如果没有对飞行的热爱,很难坚持到底。

  学习理论中,刘洋回家将知识点反复讲给同在航天城工作的丈夫听,飞船怎么样,天宫怎么样,训练怎么样。现在丈夫一听到刘洋说这些,立刻能接上下一句,把妻子念叨的内容几乎背了下来。

  自从两年前进了航天城,刘洋没有出门逛过街。“我把训练时间延长、再延长,休息时间压缩、再压缩。”刘洋说,“我没有感到累,而是很幸福——被人信任的幸福,被国家需要的幸福。”

  柔中有刚:历经险情锻造完善性格

  2010年底,航天员中心举行演讲比赛,刘洋以《感悟于心、亲历于行》为题,讲述自己从飞行员到航天员一路走来的感动,拿了冠军。从飞行部队到航天员大队,她都是一位业余主持人。

  刘洋说,她喜欢看历史、小说、散文,正在读《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还准备把“百家讲坛”录音带上飞船。她喜欢做菜,可乐鸡翅、石锅拌饭最拿手,也给父母织过围巾。

  即使在航天员训练中,女性温柔也会不时流露。

  “前段时间搞组合体模拟飞行,早上7点半进舱,晚上11点出来,吃饭、做实验、休息都在模拟舱内进行。”景海鹏说,“按照程序应该她先就餐,但她非得让我们先吃。训练间隙短暂休息,她一定会把水杯端到我们面前。”

  女航天员,柔中也有刚。景海鹏介绍,一次地面模拟训练中,刘旺和他全神贯注实施交会对接,突然出现“失火”信号——这是教员们给乘组设置的应急题目。这时,正在监视同伴操作的刘洋第一时间根据操作手册发出指令:“撤退!”要求将飞船撤到距天宫30米外。

  “这种情况在实际飞行中概率很低,但她能清晰、迅速地发出指令,说明她自信、果断。”景海鹏说。

  紧急情况考验人。像许多老飞行员一样,刘洋在驾驶运输机驰骋蓝天的那些年里,曾多次遭遇险情。

  2009年一次执行任务,刘洋接到命令:以最快速度赶到西安实施人工降雨。偏偏天气不好,从武汉起飞就有小雨,没多久,机身开始结冰。那天冰层特别厚,通过加温等常规措施效果不佳。此时,飞机不能有一点晃动,一晃,速度就往下掉。

  继续往前飞,危险;返航的话,久旱的西安还等着降雨。刘洋决定不返航。同事们在地图上寻找最近的机场以备降落,她则死死把着驾驶杆,针对各种气流不停修正。

  “前方云层变亮了,空中好像透下一缕阳光。我豁然开朗,知道飞机有救了。”刘洋回忆说,“两分钟后,云缝真的慢慢打开,太阳一出来,飞机上的冰很快融化了。”

  这次经历留给刘洋这样一个信念,在坚持不了的时候再坚持一下,成功也许就在前面。

  两年前面试刘洋时,杨利伟发现,与大多数飞行员的家庭相比较,刘洋家很有生活气息——每盏灯都不一样,有羊皮纸外罩的,有美人鱼图案的;屋子虽小,还在角落里垒起了一个充满异国情调的“榻榻米”。

  刘洋说,这都是丈夫的功劳。舍弃武汉的安逸生活,随刘洋来到北京,丈夫是她的坚强后盾。

  “大多数女性在投身轰轰烈烈的事业与过小日子之间,可能会选择后者。你的职业决定了不可能享受到太多相夫教子平淡生活的快乐。你幸福吗?”记者问。

  刘洋答:“我喜欢孩子,也热爱生活。相夫教子是一种幸福,但我在飞行中获得的幸福也许别人体验不到。”

    [新华网]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