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洋强国迈进的坚实一步
——“蛟龙”号成功下潜至7000米之际访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
新华网北京6月24日电(记者余晓洁、吴晶晶)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4日成功冲击7000米下潜深度,再次创造历史。记者第一时间专访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
“蛟龙”号具备载人到达全球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
记者:“蛟龙”冲击7000米成功,作为海洋局局长您现在心情怎样?
刘赐贵:我非常喜悦、激动和自豪。喜悦的是“蛟龙”号海试队经受住了考验,出色地完成了7000米级海试的预定下潜任务;激动的是我国载人深潜技术取得长足进步,我国进军深海大洋的能力显著提升,培养和锻炼了一支技术过硬、能打硬仗的载人深潜队伍;自豪的是中国人“下五洋捉鳖”的夙愿终得实现,我国在由海洋大国转变为海洋强国的征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记者:“蛟龙”号成功下潜至7000米深度有何意义?您如何评价这次海试?
刘赐贵:下潜至7000米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标志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技术力量。对于促进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我国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的能力,推动我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促进人类和平利用海洋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海试过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海上试验环境,中国载人深潜队伍克服了种种困难,得到了磨炼和经验积累,具备了科学决策、正确应对、得力实施的深海工作能力。这支队伍将成为我国未来深海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
同时,海试团队践行了“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展示了当代中国海洋工作者的广阔胸怀和时代意识,体现了中国海洋科技向深海大洋领域迈进征程上的新特征,是新时期中国海洋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为“蛟龙”号后期应用奠定了基础。
未来3至5年开展“蛟龙”号试验性应用
记者:“蛟龙”号未来有哪些新使命?我国载人深潜事业未来还有哪些规划?
刘赐贵:随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逐步完成海上试验,将转向业务化运行,实现其业务化共享使用等问题将逐步提上日程。
我们将在未来3至5年开展“蛟龙”号试验性应用。通过试验性应用航次,一方面尽快满足国内科技界对“蛟龙”号的急切需求,尽快取得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逐步形成“蛟龙”号的业务化运行能力,培养出一支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应用队伍,探索出一套面向全国开放的应用机制。
针对目前国际海底区域活动的需要,并根据蛟龙号的实际技术状态,我们计划在西南印度洋、太平洋等重点关注区域开展试验性应用的调查计划。
一套开放的、共享的运行机制是提高“蛟龙”号使用效率、扩大“蛟龙”号影响力、促进深海高技术装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考虑海洋不同方面的需求,“蛟龙”号将有可能开发一系列深潜产品,通过试验性应用航次,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为日常业务化运行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