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技术革命对中国挑战大于机遇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
●世界各国在技术研究上已经积累了多年,具备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一些科学领域的创新为技术创新和推进产业化奠定了相当的基础。
●张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千万不能对新兴企业设置障碍,特别是创新型小企业,要支持发展、鼓励发展,在准入方面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
●关键的问题是要把发展的精力放在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上,通过技术进步推动产业扩张,产业的成熟反过来又推动技术的进步。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否会如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预言的那样如期到来?第三次工业革命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对中国是机遇还是挑战?我们准备好了吗?……这些问题不但政府和企业关心,广大学者和研究部门专家也在深深思考,寻找答案。
作为对产业经济和技术经济有着深刻研究的权威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研究员不但参与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相关问题调研和文件起草工作,而且曾经两次走进中南海,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人。近日冯飞研究员接受了《经济参考报》记者的专访。
重大创新到了产业化突破的临界点
《经济参考报》:对于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提出的建立在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来临的观点,您有什么看法?您认为,当前世界和中国的产业发展处于什么阶段?
冯飞: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都在寻找迅速走出金融危机阴霾的解决方法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当时我们的判断是,全球经济正处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前夜。虽然没有考虑是第几次革命的问题,但是已经明显看出世界经济正在孕育新的变革。
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至今已逾200年,期间曾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重大技术变革。自上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革命之后,一些科学家和研究人员都感觉到会有一轮新的技术革命呼之欲出。有专家就曾经预言,到了2025年,全球经济将进入生物经济的时代;还有新一代互联网产业,或者称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IB M提出的智慧地球物联网云计算等都属于这种新产业。另外,一些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产业也获得了高速增长,全球向低碳经济转移也成为了大趋势。
世界各国在技术研究上已经积累了多年,具备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一些科学领域的创新为技术创新和推进产业化奠定了相当的基础。比如,实际上风能、太阳能经历了几十年的知识积累,从知识的创造到技术的创造再到产业化。这些重大创新到了产业化突破的临界点。
从我国自身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参与新一轮科技竞争的能力和条件。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对于缓解我国面临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压力,改变粗放的发展方式,稳定增长,带动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科学技术正处在革命性变化过程的观点逐步被政府决策部门、学术界和企业界所接受。至于说,是第几轮工业革命,由于不同学者和研究人员分析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归纳总结主线不一样,划分也就不一样。《经济学家》的封面文章认为制造业数字化是本轮工业革命的特征。我理解,他的这种总结是以生产方式变革为主线。还有一种方式是从主导技术和新兴产业角度来归纳总结。比如,从蒸汽机到电气,从IT技术到互联网等等。还有人是以科学技术突破角度来讲,比如中科院就有科学家认为,现在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其中四次技术革命,两次是科学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