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2-06-28
“蛟龙”下潜7062米,再创新纪录
中国科技网“向阳红09”船6月27日电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今天举行第五次下潜。海试现场指挥部总指挥刘峰介绍,今天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并完成取样作业,试验开展得很成功。
据了解,在今天的下潜任务中,潜水器共取得3个水样,2个沉积物样,1个生物样品,完成了潜次标志物布放,进行了定高、测深侧扫、纵倾调节试验,发现了与以往不一样的散落的岩石底质。此外,在海底布放的生物诱饵,吸引了很多海底生物“哄抢”,潜航员借机抓拍了很多精彩照片和视频。
“今天我完成了目前最完美的一次机械手操作。”出舱后,潜航员唐嘉陵掩饰不住内心喜悦。在今天的下潜任务中,从发现海参到抓到海参,他仅花了13分钟。
可别小看这13分钟,唐嘉陵解释,当时二者之间相距约两米,潜水器慢慢挪动,“蹭”了十分钟才接近了海参。由于潜水器一移动,推力器就会掀起烟雾,只有等烟雾慢慢散去,才能继续移动。这么短时间完成任务,工作效率已经非常高了。
刘峰说,通过今天的下潜考核,两名潜航员就算出师了,接下来他们将具备单独驾驶潜水器的能力。
今天下潜任务前,指挥部曾提出将择机寻找上一潜次标志物,刘峰说,由于下潜点与标志物布放点之间相距900多米,为尽量减小海底巡航给推力器带来的消耗,最后放弃了寻找标志物的作业计划。
今天的下潜是从北京时间早上5时05分开始的,8时44分,现场指挥部全体成员鼓掌祝贺潜水器第二次越过7000米深度线,8时45分潜水器第一次在7009米深度坐底。今天潜水器整个试验历时695分钟,海底作业230分钟。在下潜中,由于三人在海底聚精会神作业,未将使用后的麦克风及时归位,引发一场虚惊。
刘峰透露,目前初定6月30日进行7000米级海试最后一次下潜,主要内容是对200多项考核内容查缺补漏。(特派记者陈瑜)
[科技日报]
相关报道
"蛟龙号"主要应用于深海科学考察与海洋工程服务
解读“蛟龙号”深潜7000米——对话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刘保华
新华网青岛6月27日电(记者张旭东)北京时间27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始进行7000米级海试第五次下潜试验,向自己创造的纪录发起挑战。
从立项、建造,到海上试验,历经10年,“蛟龙号”圆满完成了设计最大下潜深度的海上试验。“蛟龙”下海,意味着什么?日前,新华社记者对话“蛟龙号”业务化运行单位——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研究员刘保华,对“蛟龙号”深潜的意义进行了解读。
深海科研是全球的热点问题
记者:国家深海基地是一个什么样的科研平台?
刘保华:正在建设中的国家深海基地是“蛟龙号”的业务化运行单位,是面对我国深海科考活动需求的多功能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将为深海科考活动提供必需的船舶、重大深海装备保障和技术支撑,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深海技术支撑和保障基地。
目前,国家深海基地征地工作已基本完成,总体规划日前获得国家海洋局批复,项目进入了详细规划设计阶段,预计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开工。
记者:我国发展深海科学研究的背景是什么?
刘保华:1000米以上的深海占整个海洋的49%以上,这里蕴藏着丰富的多金属锰结核、富钴结壳和热液硫化物等金属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和可燃冰等深海气资源以及贻贝、管虫、磷虾等深海生物基因资源,这些都是人类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战略性资源。同时深海在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许多领域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进入21世纪以来,美、俄、日、法等国家都凭借本国的实力希望更大限量地分享深海海底资源这块“蛋糕”。于是,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内,“蓝色圈地”运动正日趋激烈,深海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已经成为全球事务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为了人类和平利用海洋,有责任、有义务推动人类深海技术发展,提高深海科考和资源调查活动的能力,发展深海技术对于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保障海洋权益等也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此外,发展深海技术可以带动材料、水声通讯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深潜技术的挑战
记者:深潜技术的难度有哪些?
刘保华:“蛟龙号”海试由浅入深一步步深入,从最早的50米,到300米、5000米再到7000米,潜水器在各个深度上的功能和性能都得到了充分检验,同时逐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潜水器的性能也得到了稳步提高。
“蛟龙号”在深潜过程中的主要挑战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承受巨大压力。深度每增加10米就增加一个大气压,到3000米的时候就意味着每平方米要承受3000吨的压力。3000米海试时在潜器外放了一个普通的一次性纸杯,上岸后发现这个纸杯只有原来的五分之一大小。7000米级海试每平方米要承受7000吨压力,对潜器的密封性和抗压性的考验可想而知。
其次,考验低温环境下设备运行状况。5000米深度海水的水温在2摄氏度左右,而7000米深度时会下降到1.5到1摄氏度左右。在这样的低温环境下,潜器的液压系统等运行状况需经受考验。
第三,潜航员心理与体力考验。潜器在入水后便完全独立,自主运行,因此,潜航员在下潜过程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但在漆黑的海底、狭小拥挤的空间、阴冷潮湿的环境下,不可预测因素可能带来的危险较多,长时间身处其中会使人倍感压抑、烦躁。在7000米级的试验中,潜航员要在水下连续工作10个小时以上,任何一个报警信号都可能给他们的心理蒙上阴影。
此外,深潜需要母船、水面支持系统和潜器紧密配合以及水声通讯和定位系统的保障,这就需要每个环节、每个岗位精密、熟练配合,这样才能保证每次深潜圆满成功。
“蛟龙号”的业务化使命
记者:“蛟龙号”业务化运行将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
刘保华:“蛟龙号”完成7000米海试之后,设计研发单位可能会根据海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改进、完善和提高。未来一两年之内,中国大洋协会将牵头组织开展“蛟龙号”试验性应用,通过试验性应用对潜水器、水面支持系统等重要装备进行进一步技术完善,更加成熟后再交由国家深海基地业务化运行。“蛟龙号”业务化运行主要应用于两个大的领域:深海科学考察与海洋工程服务。
记者:“蛟龙号”科学考察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刘保华:首先是对海底实际观察。“蛟龙号”等载人潜水器使人类亲临海底实际观察的梦想成为现实,它能搭载人类到达7000米的深海,这意味着世界上99.8%的海底人类都能亲眼观察到。科学家可以乘坐它去深海实际观察,进行照相和摄像作业,这些高清影像资料对海洋科研极其重要。
其次是到海底取样。有了“蛟龙号”,无论深海地质样品还是生物、微生物样品,甚至是有毒或炽热的热液喷口样品,都能够实现高保真、低扰动地快速取样,这是目前任何其他设备所不能企及的。海底有缆机器人和电视抓斗是目前先进的海底取样手段,但它们在发挥人的可控、可观测和快速反应的主观能动性方面与“蛟龙号”无法比拟。此外,“蛟龙号”可以用于海底精细探测。例如,热液喷口温度的精确测量,载人潜水器内的科研人员可通过机械手夹持特制的温度计,可以实现快速、原位和精确测量。
第三,“蛟龙号”可以承担海底调查设备的精确布放任务,如布放海底地震仪、海底电磁仪和潜标锚系等,甚至在海底观测网络的建设和维护工作中也缺少不了载人潜水器。
记者:“蛟龙号”和人们的生活还有什么密切关系?
刘保华:一是可以用于海底救捞。“蛟龙号”在海底救捞方面有其他任何技术装备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无论在沉船打捞,飞机黑匣子搜索还是危险品打捞等方面,载人潜水器都有突出的表现。二是能够进行海底抢险,包括工程抢险和人员抢险等。如果跨洋通讯光缆突发故障断裂,故障点在哪里?重要的海底输油管道、输气管道破裂或是断裂,如何抢修?业务化运行后的“蛟龙号”将在这些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华网]
相关链接
“领导说搞就搞出来了”:蛟龙号成功下潜7000米 向海洋强国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