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周巨量逆回购,一个月内两度降息,释放流动性、稳定经济增长意图凸显
7月5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意外”宣布降息。
此前的6月7日,央行3年来首次宣布降息后,已被市场解读为“货币政策转向”。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二次降息,货币政策的转向已经不言而喻。事实上,第二次降息之前,央行已经连续两周四次“逆回购”操作,向市场释放逾3000亿流动性。
央行这一系列的政策的背后,是经济下滑的压力。今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同时出台了11项“稳增长”举措,其中包括“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这为接下来央行的“组合拳”埋下了伏笔。
逆回购操作规模“罕见”
6月7日,央行宣布3年来的首次降息,这只是接下来一系列组合拳的开始。
根据央行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从6月26日开始至7月5日约两周时间,央行四次实施逆回购操作,频繁程度及规模均为历来所罕见。截至7月5日,央行此次在公开市场累计投放资金3130亿元,其中14天逆回购规模2700亿元,7天逆回购规模430亿元。
逆回购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一种工具,即借出资金向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交易商的行为。此举旨在向市场上投放短期流动性。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三轮逆回购操作。
为了度过6月的年中考核期,商业银行为达到监管要求而积极吸收存款,从而造成了市场间的流动性紧张。而7月5日是商业银行例行补缴存款准备金的日子。由于央行此次的“放水”投放了大量流动性,弥补了资金缺口,银行业金融机构较平稳度过了年中考核和缴准这两道关口,资金利率也出现了一定的回落。
分析认为,央行大量逆回购助力流动性“解渴”,但基于7月基础货币投放有限、逆回购实为短期操作工具的判断,如果管理层不再次动用降准予以支持,那么资金面趋紧的格局料很难从根本上出现改观。
全球央行迎“降息潮”
7月5日晚间,央行宣布自7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这是一个月内央行第二次宣布降息,也是自2008年9月16日以来,央行首次采取“不对称降息”。
在降息的同时,央行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由基准利率的0.8倍,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这意味着,贷款利率下浮的空间进一步扩大。
分析普遍认为,二季度经济增长不乐观及信贷需求的持续疲软是央行选择当前降息的原因。7月9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包括CPI、PPI在内的二季度中国经济运行数据,市场担心数据可能“很难看”。
除中国央行外,欧洲央行、丹麦央行也于同日宣布降息,英国央行当天宣布启动规模达500亿英镑的新一轮货币刺激政策。
虽然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否认全球协调降息,但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似乎已经成为全球央行的共识。此前,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也普遍降息,这是继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主要经济体再次迎来集体“降息潮”。
增长放缓促政策“松绑”
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正面临增速放缓的“瓶颈期”。今年以来各项经济数据显示,增速放缓程度远超预期。同时,通胀压力正在不断减轻,这为宏观经济政策由从前的“稳中趋紧”向“稳中趋松”转变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已连续五个季度放缓;4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创近三年的新低;日前公布的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为连续第二个月回落,创下7个月以来新低,显示当前经济发展仍有下行压力。
多家机构此前预测,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速仍将在低位徘徊,“破8”或已成定局,CPI则将维持在2%左右甚至更低的水平。
摩根大通表示,尽管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性宽松措施,但政策性宽松措施的影响可能要到8月才会体现在经济数据上,在此之前,经济表现很可能仍将保持疲态。
年内仍有降息可能
高盛高华中国宏观经济学家宋宇认为,本次降息再次向市场释放了明确而有力的政策放松信号,其信号作用比下调存准率更强。降息倾向于降低实际利率水平,这在通胀迅速回落的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他预计今年年内将再次降息1-2次,同时还将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兴业证券报告指出,“稳经济”仍是政策主要任务,降息、降准、减税、财政补贴等政策三季度都有望继续,特别是,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上升、外汇占款保持低速增长甚至零增长的背景下,央行有不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压力。
此前央行年内首次降息时,中信证券首席投资顾问刘德忠就在微博上表示:“货币政策的放松周期真正开启。”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降息之外还需再添“药方”。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农业银行高级宏观分析师王静文认为,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增长并没有直接作用,只是降低了财务压力。如果没有更好的投资机会,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甚至事与愿违。因此,全球范围内的降息对宏观调控和相关行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经济学家韩志国表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已成过去,没有全方位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变革,经济的健康发展就难以为继。在贷款指标完不成的情况下,降息难阻经济滑坡势头。
■ 降息影响
银行业让利实体经济
大多数市场分析认为,央行近期的逆回购及降息举动有助于流动性进一步改善,同时持续降低的贷款利率有利于激发贷款需求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使银行业为实体经济让利,促进实体经济回暖,防止经济出现断崖式下跌风险。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认为,央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再次宣布降息,充分体现了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意图。连续降息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贷款利率,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振企业。
但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则表示,央行降息无益于解决问题。她认为,中国经济现在需要的是调结构,讲效率,不是简单的工具对应,没有基础环境配置的效率,再好的工具也无效。
同时,三年多来首次非对称降息也显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认为,非对称降息后,银行利润空间受到压缩,利润增速会降低,预计本次降息可能减少银行上百亿元的利润。
此前,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报告也预测,受经营环境变化的影响,今年中国银行业盈利增速将从去年的39.3%大幅降至16.12%。
楼市调控仍难言放松
对于近期央行政策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市场上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声音。
国泰君安分析认为,持续降息有利于恢复地产实际购买力,更重要的是可彻底扭转购房者的观望情绪。在货币信贷持续宽松的环境下,刚需入市预期稳定,加上整体贷款利率下限降为7折,为首套房利率恢复全国性85折甚至7折奠定基础,将持续托起销量,改善性需求也将逐步入市,销量持续向好明确。
央行在降息的同时也明确,金融机构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各项住房信贷政策,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7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省常州市调研时也强调,目前房地产市场调控仍然处在关键时期,调控任务还很艰巨。必须坚定不移做好调控工作,把抑制房地产投机投资性需求作为一项长期政策。
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尽管近期的宏观政策已明显转向宽松,但是房地产市场将会在今年剩余时间内继续紧缩。预计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将会使2012年的GDP增长率降低0.6%,而如果纳入间接影响,拖累幅度将达1%。
股市部分板块或受益
上周五,降息消息公布后首个交易日,沪指虽然以1%的涨幅收盘,但投资者对于超预期降息意味着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担忧仍挥之不去。
方正证券分析师杨兴风认为,降息对负债比率较高的行业有利好作用,如房地产、制造业、贸易、航空和电力行业。海通证券则对股市中期走势持乐观态度,认为降息直接提升市场估值、有助企业盈利改善,直接受益的板块包括非银金融、地产和工程机械。
中欧基金认为,在政策逐渐宽松的条件下,影响市场走向的关键因素是政策微调的方向和力度。整体而言,股市可能并不会出现趋势性单边上涨,但存在明显的结构性机会。
对于未来股指走势,中银国际表示,下半年中国经济仍将陷于周期性的衰退之中无法复苏,因此A股市场可能将继续探底。杨兴风也表示,考虑到经济基本面的持续下滑,上市公司业绩难言改善,预计下半年在政策和经济基本面博弈之下,股市将呈现宽幅震荡的走势。
■ 机构预测
二次降息往往是市场热情触发的起点
据新华社电 今年以来股票市场多空双方分歧较大。随着连续两次降息,市场对于经济下滑所造成的谨慎态度略有好转,基金普遍认为第二次降息往往是市场热情触发的起点,不过短期不宜过分乐观。
尽管两次降息间隔时间较短,不过由于市场对于降息通道打开已形成预期,且此前受情绪和资金流的影响对今年首次降息表现谨慎,因此本次降息对股市的影响仍较有限。
在光大保德信基金看来,非对称降息压制了市场的权重板块——银行的表现,从而使反弹有些乏力。
不过,基金普遍认为降息提振经济对股市偏利好。
建信基金指出,降息有助于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盈利,刺激企业投资。本次降息大约可以降低工业企业一年的利息成本1200亿元,大约相当于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2.5%。当前工业企业的资产收益率水平低于7%,与降息前5年期贷款利率差不多,这抑制了企业的投资意愿,二次降息将有助于刺激投资。
此外,降息有助市场估值提升,对于股市属中长期利好。
建信基金称,2002年和2008年前三次降息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有较大幅度的下行。本次降息是本轮经济下滑后的第二次降息,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进一步下滑,无风险收益率走低将有助于市场估值的进一步抬升。
大成基金也指出,从过往经验看,第二次降息往往是市场热情触发的起点。
新京报记者 沈玮青
7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
贷款利率下浮空间进一步扩大。有机构认为,持续降息有利于恢复地产实际购买力,也有分析认为,房地产市场难言放松
市场分析认为,连续降息有利于激发贷款需求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使银行业为实体经济让利,促进实体经济回暖
基金普遍认为第二次降息往往是市场热情触发的起点,不过短期不宜过分乐观
采写(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