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7月18日电(记者皮曙初、冯国栋、李思远)滚滚洪水来袭,三峡大坝巍然屹立。
7月上旬,长江上游1号洪峰、2号洪峰接踵而至,三峡水库入库流量均达5.6万立方米每秒,强度为历史少见。水利部门科学调度三峡工程,拦蓄约80亿立方米洪水,确保了中下游干流水位不超警戒。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说,三峡工程已经由过去的“孩子”变为“成人”,巨大的防洪减灾效益全面显现。
相似的洪水,不同的际遇
放眼远望,滚滚江水如万马奔腾,不时卷起漩涡,让人看着胆战;而在屋内,一位中年妇女悠闲地哼着小曲,正一针一线刺绣。
这是记者日前在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荆州观音矶看到的一幕。尽管洪峰来袭,当地群众镇定自若,生产生活秩序依旧。
然而,十四年前的痛楚记忆至今挥之不去。“洪水漫过了大堤,淹没了房屋,百姓赶着成群的牲口避难,解放军肩扛沙袋保卫大堤。”提起往事,51岁的罗晓凤心有余悸。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历史上,“九曲回肠”的荆江河段平均每6年就要溃堤一次。古城荆州因此背上“水袋子”的恶名。
对1998年的特大洪水,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防洪科科长张根喜用“让人毛骨悚然”来形容:“50多万人口全部搬迁,整个公安县看不到一个人影,见不到一只家禽,四处寂静无声,几乎成了‘鬼城’。”
而如今,在长江防汛最紧要的关头,荆州防洪区“淡定”应对,处处透出自信与从容。以往汛期最危险的荆江大堤,也成为人们消暑纳凉的好去处。
“主要得益于三峡工程的科学调度。今年两轮洪峰,三峡大坝成功拦洪、削峰,确保了中下游的安澜。”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沙市分局周家泽副局长说。
7月初,三峡大坝按照调度,开闸泄水,将库水位平稳降至145米,腾出库容,开怀纳洪。
洪水如期而至,7日和12日,两路洪峰相继来袭,国家防总、长江防总统筹考虑长江上游、三峡水库及中下游防汛形势,决定将三峡水库下泄流量控制在每秒4万立方米左右。
滔滔洪水不再肆虐奔腾,三峡水库水位从145米攀升至159米左右,约80亿立方米的洪峰被静静地截留在高峡平湖。
长江防总秘书长、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魏山忠说,若无三峡工程,7月上旬的洪水,沙市、城陵矶水位都有可能超警戒,就意味着成千上万防洪大军要上堤巡查抢险。
掌控“起起落落”,告别“逆来顺受”
“为政之要,其枢在水。”彻底根除长江洪患,成为沿江人民的世代梦想。作为长江治理开发的关键性工程,三峡工程改写了长江防洪千百年来的“逆来顺受”历史。
自2008年以来,三峡水库进入175米试验蓄水期,汛期水位可以在145米至175米之间调度,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相当于4个荆江分洪区。
巨大的防洪库容如何缚住滚滚洪魔?国家防总办防汛一处处长尚全民告诉记者,科学调度三峡水库,需要经过仔细的分析计算,实时会商,审慎决策,最终决定三峡水库的下泄流量。
起起落落,尽在掌控之中,科学调度之下,人们不再望水兴叹。连续几年,三峡工程经受了长江防洪这个千年命题的时代大考——
2009年8月,具备了正常运行条件的三峡工程首度亮相“伏魔战场”,将入库5.5万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削减至3.9万立方米每秒出库。
13天的调度,中下游没有出现超警戒水位,沙市站洪峰水位降低约2.4米。
2010年7月,流量达7万立方米每秒的洪峰进入三峡水库。这是三峡水库建库以来的最大一次洪峰,峰值流量甚至超过1931年、1954年和1998年的特大洪峰。
洪魔再次被巍巍大坝降伏。三峡水库削掉了每秒3万立方米的洪峰流量,当年累计拦洪260多亿立方米,防洪经济效益266.3亿元。
长江防总办公室副主任吴道喜说,如果没有三峡水库拦蓄洪水,当年长江中下游干流将全线超警戒,形成仅次于1998年的严峻防洪形势。
在三峡大坝下游不远处,黄陵庙内的立柱上,可看到1870年长江洪峰的水痕,那是长江有史以来的最高水位,淹没至庙内大禹像的头顶。
三峡工程就是按照这样的千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并将下游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遇到超百年一遇至千年一遇洪水,配合分蓄洪工程,也可保荆江河段安全。
大禹像持耒傲立,目视远方,似乎在倾听长江治理的铿锵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