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一:“暴雨61年一遇”可信吗?
据北京市气象台发布的消息,7月21日的降雨量是北京市自1951年以来有完整气象记录的最大降水量。由此,此次大雨被解读为61年一遇。但有网友发现北京1963年也发生了很大的洪灾,因此质疑7·21“最大暴雨”的说法。也有网友质疑称,此次暴雨预警仅达到橙色级别,为何不上升到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是否与预警准确度有关。
“百年一遇”并非指100年只一次
对于“几年一遇”的说法,市气象局气候中心主任郭文利表示,“几年一遇”的概念主要是以水利部门的设计所用,比如“百年一遇”,并非意味着一百年中只发生一次,其实,它是一个概率大小的概念。气象部门会根据一定的样本范畴,如30年,50年等,通过一系列数学算法统计得出一个可能出现的概率,“百年一遇”也可以理解成一年中出现概率为百分之一。
根据市气象局统计,7月21日大暴雨24小时内的降雨量(日均降雨量)达到190毫米。
郭文利介绍,北京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降雨量较多,常出现影响较大的降水。比较典型的有:1963年8月9日,全市日均降水量超过100多毫米。1959年7月21日,日均降水量达到102毫米。1958年7月11日,日均降水量达到97.8毫米。此外,70年代也有几次较为明显的降水。“但是,从日均降水量判断,均未大过本次大暴雨,而日均降水量是气象统计上专用的衡量标准,以此标准,本次大暴雨的确是195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降水。”
“一些老北京人对1963年8月的那场降水印象深刻,是因为那场降雨虽然日均降水量没有超过本次大暴雨,但是持续时间很长,从8月3日一直持续到了8月10日,累积量更大,当时也没有防灾减灾应急预案,预报水平也不及今天,受灾程度比现在更重。”郭文利说。
郭文利还表示,今年入汛以来,即从6月1日到昨日,京城降水量比常年偏多八成,达到了361毫米,而常年同期(过去30年)仅为196毫米。
预报降雨量未达红色预警标准
有气象人士表示,此次7·21大暴雨的预报工作做得较为准确。7月20日,气象部门预报第二天会出现“暴雨”,从预报角度说,其准确地判断了第二天出现强降水的级别,这在预报工作中并不常见。
北京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张明英表示,7·21暴雨的预报报得比较准,气象部门提前一天就准确预报出了“暴雨”量级。据记者了解,气象部门在前一天便准确预报出“暴雨”量级的前例并不多。
至于为何不发布红色预警,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郭金兰7月21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按照规定,预警信号都是具有时效性质的。当预计未来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时,可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当预计未来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时,可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郭金兰21日表示,当天下午6时30分,因判断接下来3小时内降雨量可能达50毫米以上,因此发布橙色预警信号。
而从当日的统计数据看,当日18时全市平均雨量为74毫米,并未达到100毫米。到当天21时,全市平均雨量达到134毫米,也就是说,晚上三个小时内,增加的雨量为60毫米,也未达到100毫米。
疑问二:短信预警有技术障碍?
这次暴雨,北京市气象部门连发5次暴雨预警,并通过网络、手机、电视、广播、街道显示屏等渠道向公众发布了预警信息。有网友质疑称,气象部门为何不通过短信将预警信息送达所有市民手中。北京市气象局此前回应称,手机预警信息发送尚有技术障碍。对此,手机网络运营商回应称,全网群发短信此前存在先例。
运营商:全网发短信有先例
手机预警信息发送是否有技术障碍?昨日,北京联通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相关问题目前还在等领导的回复。但同时,他也透露,2003年非典期间,联通曾和卫生局合作,给所有联通用户发送过提示短信。
“配合政府部门保持通信畅通,我们已经做了我们该做的。”北京移动相关负责人昨日回应称。
北京电信内部人士昨日透露称,暂时没有听说与气象局有合作。但一般情况下电信会自己搜集信息,通过手机报等各种方式将信息发送到用户客户端。今年高考期间,北京电信就做过这样的事情。“全网发送短信肯定会有延迟,但做还是能做的。”她表示。
昨日,有深圳市民称,收到了深圳市政府和气象局的台风预警短信。
北大现代通信实验室的陈江副教授认为,在暴雨来临时,通过蜂窝短信广播将预警信息送达每位市民,并不存在通信上的技术问题。
他说,在蜂窝通信的短信业务中,除了人们日常使用的“一对一”的方式之外,还有一种称为短信广播的技术,可以向蜂窝内的所有用户同时发送短信。目前手机报等内容,都是使用这种技术来发送的。国外的一些突发事件(如伦敦地铁爆炸、日本地震警报),都使用过类似方法。而在国内,至少深圳、内蒙古等地,也已经用这种方式向居民提供气象信息等服务了。
这种短信广播的技术和人们常说的群发短信的方式不同,“一次发送,所有手机即时接收”,理论上可以瞬间发送给成千上万的用户。他也表示,在一个蜂窝里发送一次广播短信的成本,其实和发送一条普通短信相差无几。
市气象台:7·21发短信至百万人次
市专业气象台台长丁德平介绍,7月21日,手机平台业务一共发了100多万人次的预警信息。这些预警短信是在有效时效内,随机发放给手机用户的,这是目前技术水平所能做到的程度。
丁德平称,从现有的技术水平来说,此次预警播报水平比以往还有提高。
她介绍,市专业气象台的预警信号,是借助多个公众渠道和手段来发布,通过整合社会公共的资源发布预报和预警信息。包括中国气象频道、北京卫视、公交地铁的移动电视、社区显示屏等。
丁德平介绍,目前,市专业气象台和三大手机运营商都有合作,当气象部门的预警信号审批完成后,直接通过平台发布。
她承认,目前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的需求和服务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不过,今年3月,市政府发布文件,要求今后在气象部门现有公共发布平台上,整合所有的应急预警,在同一平台上发布。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个系统今后会变得更高效及时,如可以针对特定区域或群体的市民发送短信预警信号。
她表示,今后预警信息发布,会像天气预报一样,“铺天盖地”哪儿都有,在哪儿都能看见。预警信息不可能只有一个途径,只有将手机短信、传统媒体、户外显示屏、乡村喇叭等各类途径都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最大传播效果。
疑问三:应急避难所能否开放?
针对7·21暴雨导致不少市民在外被困,有网友提出既然有应急避难场所,再遇到类似暴雨的情况,是否可以开放这些应急避难场所,供难以回家的人员暂时休息。
大多避难场所为应对地震设计
据“北京市应急网”介绍,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突发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火灾、爆炸、洪水、地震、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安全避难场所。网站显示,全市应急避难场所已有33处,多为公园和绿地,分布于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石景山、门头沟、昌平。合计面积为510.24万平方米,可容纳159.6万人。
“实际上大多应急避难场所主要为应对地震安置灾民所设计。”昨日,西城区万寿公园有关负责人说。
该公园在2004年7月增建应急避险系统。当地震、火灾及其他自然灾害来临时,附近居民能在政府组织下,快速疏散安置到公园中,得到医疗、供电、物资等方面的基本救助。
“所谓应急避难场所不是已建成很多应急房,等人来避险。”该负责人说,应急避难场所多选在公园和绿地,是因为这些地方有开阔的草坪或大树,地势相对平坦,便于快速、简捷地搭建帐篷供居民临时居住。万寿公园内有两处应急棚宿区,分别设在公园西南侧茶室前广场和后山舞场。
该负责人表示,像7·21暴雨,对于城区大多居住楼房并没有太大影响,更多居民还是考虑能回家,至少是先找个避雨的地儿。城区也不像郊区,经常有山洪暴发、泥石流灾害需要转移安置大批居民。因此,这些年因暴雨来该公园应急避难的几乎没有。
各区县已设定社区应急避难场所
除去这些应急避难场所,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各区县均已设定了辖区内部的社区应急避难场所。
根据市民政局的规定,社区应充分利用辖区内的学校、体育场馆、公园等资源,规划和设定转移安置应急避难场所,划定疏散转移路线。
也就是说,遇到自然灾害及险情发生时,居民是可以在社区内找到避难场所的。如果被困在途中,也应可以在就近的社区找到适合的“避难所”。其中,既包含室外过渡安置场所,也包括暴雨袭来时适用的室内场所。
居民怎样可以找到这些场所?针对此,近期北京市民政局制作了一份“电子地图”。比如,在地铁十号线惠新西街南口站,可作为应急避险场所的,包括国典华园几座楼的地下人防工程;北京樱花实验学校、对外经贸大学主办公楼、小关小学、金色摇篮幼儿园等十余处场所。
根据市民政局近期数据,目前收录的室内避险场所已有2612个、室外避险场所4219个,涉及城六区6000多个居民小区。这些被列为应急避险场所的单位主要包括学校、医院、公园、社区活动场所,也包括一些宾馆等。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毛寿龙表示,应当鼓励公共场所在极端天气下开放设施。此外,商家也可以参与,比如在东京大地震时,日本的加油站、便利店等会主动开放厕所,提供饮用水等。但应在尊重民情的前提下进行,而不是制定硬性规定。
疑问四:北京城市排水为何薄弱?
7·21大暴雨后,民间再次出现很多对北京市管道抗洪能力的质疑。市水务局副局长潘安君也在新闻通报会上坦言,应对本次特大暴雨过程中,暴露出城市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标准不高。
河道“不给力”
影响道路排水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所原主任工程师段昌和表示,北京目前的防洪标准从全国来看已经优先达到住建部要求的标准上限了。但他同时表示,北京市雨水管道新的标准是今年5月才出的,从建设到达到这个标准还需要时间和过程,而这个过程工程量很大,除了河道拓宽之外,还牵扯到各个因素。
段昌和介绍,北京市的排水主要是通过河道。北京有四大河系,其中有六七十条分支河道,如同树枝的枝干遍布全市各处。在城市建设区,一般排水是通过雨水管道,沿着规划路线排到河道里。河道有河道自身的排水标准,目前大约是5-10年一遇的标准。
“现在有些新建道路积水主要因为河渠的水排不出去。”段昌和说,如过去南四环就好几次积了一米多深的水,后来将旁边的马槽河河道拓宽了,排得出去水,很快便不积水了,因此道路的排水也牵扯到水渠配套设施。不过,形成积水的原因很复杂,有多个因素影响。除了地形高低、管道大小之外,也有跟周边设施是否配套,甚至周边建筑物情况等有关。
他表示,具体问题要具体看,不能一刀切,即使把所有管道都加粗了,也不一定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在排水上,也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可以缓解积水,如建立蓄水池,但是,当一条路已经建设好了之后,要把大型机械开进去,还要得到绿化园林部门的批准挖坑,都是很复杂的过程。“什么措施都不如一开始就做好最佳。”他说。
城市发展形成径流致排水难
北京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张明英称,7月21日的降水是北京市历史罕见的降雨,不过,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也曾经出现过范围和影响很大的雨,60年代甚至出现过华北地区铁路全线被淹的大范围降雨。他表示,过去大雨对城市影响没那么大,雨水也可以随着泥土流入地下,但现在随着城市发展,城市中到处都是硬化道路,公园很少,楼房很多,会形成很多径流,只能从排水管道排出去,因此大雨带来的影响也特别明显。
据了解,今年5月,市规划委公布了《城市雨水系统规划设计暴雨径流计算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大幅提高了雨水管渠的设计标准,要求设计级别最低也必须是3年一遇,重要地区、重要道路为5年一遇,特别重要地区、特别重要道路为10年一遇。
另据介绍,过去北京的雨水管渠标准通常为1年一遇,近些年,一些重要地区的排水标准有所提高,如前三门大街等区域按5年一遇标准。城市主干路、环路、高速路、CBD、中关村等区域为3年一遇。东、西护城河、天安门广场、奥林匹克中心等按10年一遇的标准设计。
采写/新京报记者 金煜 温薷
汤旸 刘兰兰 郭超 饶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