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城市的良心”很不好 四问北京“7·21”暴雨预警与应对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2-07-24

 

一场强暴雨为何让北京“伤不起”北京“城市的良心”很不好

  新华网北京7月24日电  题:一场强暴雨为何让北京“伤不起”

  新华社记者赵仁伟涂铭孙伟丽

  目前,对导致北京190万人受灾的“7·21”强暴雨后期救助工作仍在继续。我们期望这场暴雨带给人们的伤痛能尽早抚平,但更应该反思的是为何一座现代化大都市近年来一再陷入“逢雨必涝”“逢涝必瘫”的尴尬局面。

  应提前向公众发出预警

  北京市气象台21日9时30分发布暴雨蓝色警报,然而,降雨的变化超出预料,暴雨预警在当天16时50分升级为黄色。不久,暴雨预警再度升级,由黄色转为橙色。

  北京市气象台台长乔林介绍,21日北京降水量最大的房山河北镇达到460毫米,这是该水文站和气象部门有记录61年以来的北京最大降水量。

  尽管气象部门频繁发布暴雨预警信号,但仍遭到质疑。许多市民说,暴雨发生前,他们只在交通广播和网络新闻中了解到北京21日将有暴雨,但对新闻中提及的蓝色、黄色、橙色暴雨预警信号代表的具体灾害和轻重程度一无所知。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史安斌认为,在专业气象单位已经对暴雨做出准确预报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同时启动短信预警传播,提示市民尽量避免出行,并告知司机严重积水路段等信息,发挥及时疏散人群的作用,避免因信息发布不到位而造成的损失。

  一些市民质疑,21日晚,有8万人滞留首都机场,机场方面为何不能提前通知旅客不要前往机场?此外,当晚北京市的足球比赛、演唱会等大型公共活动照常进行,无疑增加了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近年来,暴雨多次导致北京城区严重内涝。有民众无奈称:广渠门、莲花桥、十里河、大红门……为何这几个“北京海”到现在还没有根本解决问题?

  记者调查了解到,北京市防汛办此前表示已对北京城区90座下凹式立交桥建立“一桥一预案”专项保障方案,但菜户营桥、莲花桥等多处传统积水点仍旧积水成河,导致环线交通多处受阻,而此前少有积水的路段也在此次暴雨中“失守”。

  有关专家认为,暴雨导致城市内涝严重,反映出北京城市排水系统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特别是存在规划建设有缺陷、前瞻性不够等历史“欠账”。

  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总工程师王毅曾介绍,2000年,北京市建成区面积仅700多平方公里,2010年已达近1400平方公里,排水防洪系统的建设力度却跟不上。

  据悉,目前,仅天安门广场和奥林匹克公园附近的排水管线能达到5年一遇的排水标准,北京市市政雨水管网大部分是按照1至3年一遇的标准建设。

  北京市排水集团副总经理郑江说,目前北京90%的雨水泵站排水能力都达不到5年一遇的标准,全市有78座下沉式立交桥桥区的最低点低于河道面。

  “城市防洪是一个复杂系统,但目前缺少统一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认为,城市快速发展使地下空间不断被占据,难于满足供排水系统升级不说,排水管网建设还分属在市政、排水、环保、电力、通讯等不同部门,没有统一协调的机构统一规划、建设,当务之急是明确责任,整合力量,改建排水管网。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这也向城市建设管理者敲响警钟。衡量一座城市的良心和品质,不能只看外表的高楼林立、街道宽阔、广场气派,更要看重那看不见的排水工程。

  灵活应对更能救急

  除了排水能力有限,城市运行中的应急措施不足也引发公众质疑。一名车主告诉记者,21日晚他驾车到首都机场高速收费处,看见前面排着很多辆车等待缴费,当时收费处积水有半个车轮那么深,很多车主担心车子突然熄火。网友们纷纷表示,机场高速公路暴雨中照旧收费既造成险情,也加剧拥堵,实在缺乏人情味,“为什么不能灵活处理”?

  不仅如此,不少民众还反映,暴雨发生当晚,许多市政救助热线、110电话等难以接通,应急电话实难应急。

  此外,一些公交线路几近瘫痪,机场轨道交通因雨水问题导致停运,表明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存在不足。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宏山等专家认为,严格地说,下雨已经不能称为突发事件了,政府部门应该提前做好预案,对灾害发生后各方面信息进行准确研判,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应对措施。

    [新华网]

四问“7·21”北京暴雨预警与应对

  疑问一:“暴雨61年一遇”可信吗?

  据北京市气象台发布的消息,7月21日的降雨量是北京市自1951年以来有完整气象记录的最大降水量。由此,此次大雨被解读为61年一遇。但有网友发现北京1963年也发生了很大的洪灾,因此质疑7·21“最大暴雨”的说法。也有网友质疑称,此次暴雨预警仅达到橙色级别,为何不上升到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是否与预警准确度有关。

  “百年一遇”并非指100年只一次

  对于“几年一遇”的说法,市气象局气候中心主任郭文利表示,“几年一遇”的概念主要是以水利部门的设计所用,比如“百年一遇”,并非意味着一百年中只发生一次,其实,它是一个概率大小的概念。气象部门会根据一定的样本范畴,如30年,50年等,通过一系列数学算法统计得出一个可能出现的概率,“百年一遇”也可以理解成一年中出现概率为百分之一。

  根据市气象局统计,7月21日大暴雨24小时内的降雨量(日均降雨量)达到190毫米。

  郭文利介绍,北京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降雨量较多,常出现影响较大的降水。比较典型的有:1963年8月9日,全市日均降水量超过100多毫米。1959年7月21日,日均降水量达到102毫米。1958年7月11日,日均降水量达到97.8毫米。此外,70年代也有几次较为明显的降水。“但是,从日均降水量判断,均未大过本次大暴雨,而日均降水量是气象统计上专用的衡量标准,以此标准,本次大暴雨的确是195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降水。”

  “一些老北京人对1963年8月的那场降水印象深刻,是因为那场降雨虽然日均降水量没有超过本次大暴雨,但是持续时间很长,从8月3日一直持续到了8月10日,累积量更大,当时也没有防灾减灾应急预案,预报水平也不及今天,受灾程度比现在更重。”郭文利说。

  郭文利还表示,今年入汛以来,即从6月1日到昨日,京城降水量比常年偏多八成,达到了361毫米,而常年同期(过去30年)仅为196毫米。

  预报降雨量未达红色预警标准

  有气象人士表示,此次7·21大暴雨的预报工作做得较为准确。7月20日,气象部门预报第二天会出现“暴雨”,从预报角度说,其准确地判断了第二天出现强降水的级别,这在预报工作中并不常见。

  北京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张明英表示,7·21暴雨的预报报得比较准,气象部门提前一天就准确预报出了“暴雨”量级。据记者了解,气象部门在前一天便准确预报出“暴雨”量级的前例并不多。

  至于为何不发布红色预警,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郭金兰7月21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按照规定,预警信号都是具有时效性质的。当预计未来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时,可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当预计未来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时,可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郭金兰21日表示,当天下午6时30分,因判断接下来3小时内降雨量可能达50毫米以上,因此发布橙色预警信号。

  而从当日的统计数据看,当日18时全市平均雨量为74毫米,并未达到100毫米。到当天21时,全市平均雨量达到134毫米,也就是说,晚上三个小时内,增加的雨量为60毫米,也未达到100毫米。

  疑问二:短信预警有技术障碍?

  这次暴雨,北京市气象部门连发5次暴雨预警,并通过网络、手机、电视、广播、街道显示屏等渠道向公众发布了预警信息。有网友质疑称,气象部门为何不通过短信将预警信息送达所有市民手中。北京市气象局此前回应称,手机预警信息发送尚有技术障碍。对此,手机网络运营商回应称,全网群发短信此前存在先例。

  运营商:全网发短信有先例

  手机预警信息发送是否有技术障碍?昨日,北京联通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相关问题目前还在等领导的回复。但同时,他也透露,2003年非典期间,联通曾和卫生局合作,给所有联通用户发送过提示短信。

  “配合政府部门保持通信畅通,我们已经做了我们该做的。”北京移动相关负责人昨日回应称。

  北京电信内部人士昨日透露称,暂时没有听说与气象局有合作。但一般情况下电信会自己搜集信息,通过手机报等各种方式将信息发送到用户客户端。今年高考期间,北京电信就做过这样的事情。“全网发送短信肯定会有延迟,但做还是能做的。”她表示。

  昨日,有深圳市民称,收到了深圳市政府和气象局的台风预警短信。

  北大现代通信实验室的陈江副教授认为,在暴雨来临时,通过蜂窝短信广播将预警信息送达每位市民,并不存在通信上的技术问题。

  他说,在蜂窝通信的短信业务中,除了人们日常使用的“一对一”的方式之外,还有一种称为短信广播的技术,可以向蜂窝内的所有用户同时发送短信。目前手机报等内容,都是使用这种技术来发送的。国外的一些突发事件(如伦敦地铁爆炸、日本地震警报),都使用过类似方法。而在国内,至少深圳、内蒙古等地,也已经用这种方式向居民提供气象信息等服务了。

  这种短信广播的技术和人们常说的群发短信的方式不同,“一次发送,所有手机即时接收”,理论上可以瞬间发送给成千上万的用户。他也表示,在一个蜂窝里发送一次广播短信的成本,其实和发送一条普通短信相差无几。

  市气象台:7·21发短信至百万人次

  市专业气象台台长丁德平介绍,7月21日,手机平台业务一共发了100多万人次的预警信息。这些预警短信是在有效时效内,随机发放给手机用户的,这是目前技术水平所能做到的程度。

  丁德平称,从现有的技术水平来说,此次预警播报水平比以往还有提高。

  她介绍,市专业气象台的预警信号,是借助多个公众渠道和手段来发布,通过整合社会公共的资源发布预报和预警信息。包括中国气象频道、北京卫视、公交地铁的移动电视、社区显示屏等。

  丁德平介绍,目前,市专业气象台和三大手机运营商都有合作,当气象部门的预警信号审批完成后,直接通过平台发布。

  她承认,目前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的需求和服务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不过,今年3月,市政府发布文件,要求今后在气象部门现有公共发布平台上,整合所有的应急预警,在同一平台上发布。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个系统今后会变得更高效及时,如可以针对特定区域或群体的市民发送短信预警信号。

  她表示,今后预警信息发布,会像天气预报一样,“铺天盖地”哪儿都有,在哪儿都能看见。预警信息不可能只有一个途径,只有将手机短信、传统媒体、户外显示屏、乡村喇叭等各类途径都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最大传播效果。

  疑问三:应急避难所能否开放?

  针对7·21暴雨导致不少市民在外被困,有网友提出既然有应急避难场所,再遇到类似暴雨的情况,是否可以开放这些应急避难场所,供难以回家的人员暂时休息。

  大多避难场所为应对地震设计

  据“北京市应急网”介绍,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突发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火灾、爆炸、洪水、地震、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安全避难场所。网站显示,全市应急避难场所已有33处,多为公园和绿地,分布于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石景山、门头沟、昌平。合计面积为510.24万平方米,可容纳159.6万人。

  “实际上大多应急避难场所主要为应对地震安置灾民所设计。”昨日,西城区万寿公园有关负责人说。

  该公园在2004年7月增建应急避险系统。当地震、火灾及其他自然灾害来临时,附近居民能在政府组织下,快速疏散安置到公园中,得到医疗、供电、物资等方面的基本救助。

  “所谓应急避难场所不是已建成很多应急房,等人来避险。”该负责人说,应急避难场所多选在公园和绿地,是因为这些地方有开阔的草坪或大树,地势相对平坦,便于快速、简捷地搭建帐篷供居民临时居住。万寿公园内有两处应急棚宿区,分别设在公园西南侧茶室前广场和后山舞场。

  该负责人表示,像7·21暴雨,对于城区大多居住楼房并没有太大影响,更多居民还是考虑能回家,至少是先找个避雨的地儿。城区也不像郊区,经常有山洪暴发、泥石流灾害需要转移安置大批居民。因此,这些年因暴雨来该公园应急避难的几乎没有。

  各区县已设定社区应急避难场所

  除去这些应急避难场所,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各区县均已设定了辖区内部的社区应急避难场所。

  根据市民政局的规定,社区应充分利用辖区内的学校、体育场馆、公园等资源,规划和设定转移安置应急避难场所,划定疏散转移路线。

  也就是说,遇到自然灾害及险情发生时,居民是可以在社区内找到避难场所的。如果被困在途中,也应可以在就近的社区找到适合的“避难所”。其中,既包含室外过渡安置场所,也包括暴雨袭来时适用的室内场所。

  居民怎样可以找到这些场所?针对此,近期北京市民政局制作了一份“电子地图”。比如,在地铁十号线惠新西街南口站,可作为应急避险场所的,包括国典华园几座楼的地下人防工程;北京樱花实验学校、对外经贸大学主办公楼、小关小学、金色摇篮幼儿园等十余处场所。

  根据市民政局近期数据,目前收录的室内避险场所已有2612个、室外避险场所4219个,涉及城六区6000多个居民小区。这些被列为应急避险场所的单位主要包括学校、医院、公园、社区活动场所,也包括一些宾馆等。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毛寿龙表示,应当鼓励公共场所在极端天气下开放设施。此外,商家也可以参与,比如在东京大地震时,日本的加油站、便利店等会主动开放厕所,提供饮用水等。但应在尊重民情的前提下进行,而不是制定硬性规定。

  疑问四:北京城市排水为何薄弱?

  7·21大暴雨后,民间再次出现很多对北京市管道抗洪能力的质疑。市水务局副局长潘安君也在新闻通报会上坦言,应对本次特大暴雨过程中,暴露出城市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标准不高。

  河道“不给力” 影响道路排水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所原主任工程师段昌和表示,北京目前的防洪标准从全国来看已经优先达到住建部要求的标准上限了。但他同时表示,北京市雨水管道新的标准是今年5月才出的,从建设到达到这个标准还需要时间和过程,而这个过程工程量很大,除了河道拓宽之外,还牵扯到各个因素。

  段昌和介绍,北京市的排水主要是通过河道。北京有四大河系,其中有六七十条分支河道,如同树枝的枝干遍布全市各处。在城市建设区,一般排水是通过雨水管道,沿着规划路线排到河道里。河道有河道自身的排水标准,目前大约是5-10年一遇的标准。

  “现在有些新建道路积水主要因为河渠的水排不出去。”段昌和说,如过去南四环就好几次积了一米多深的水,后来将旁边的马槽河河道拓宽了,排得出去水,很快便不积水了,因此道路的排水也牵扯到水渠配套设施。不过,形成积水的原因很复杂,有多个因素影响。除了地形高低、管道大小之外,也有跟周边设施是否配套,甚至周边建筑物情况等有关。

  他表示,具体问题要具体看,不能一刀切,即使把所有管道都加粗了,也不一定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在排水上,也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可以缓解积水,如建立蓄水池,但是,当一条路已经建设好了之后,要把大型机械开进去,还要得到绿化园林部门的批准挖坑,都是很复杂的过程。“什么措施都不如一开始就做好最佳。”他说。

  城市发展形成径流致排水难

  北京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张明英称,7月21日的降水是北京市历史罕见的降雨,不过,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也曾经出现过范围和影响很大的雨,60年代甚至出现过华北地区铁路全线被淹的大范围降雨。他表示,过去大雨对城市影响没那么大,雨水也可以随着泥土流入地下,但现在随着城市发展,城市中到处都是硬化道路,公园很少,楼房很多,会形成很多径流,只能从排水管道排出去,因此大雨带来的影响也特别明显。

  据了解,今年5月,市规划委公布了《城市雨水系统规划设计暴雨径流计算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大幅提高了雨水管渠的设计标准,要求设计级别最低也必须是3年一遇,重要地区、重要道路为5年一遇,特别重要地区、特别重要道路为10年一遇。

  另据介绍,过去北京的雨水管渠标准通常为1年一遇,近些年,一些重要地区的排水标准有所提高,如前三门大街等区域按5年一遇标准。城市主干路、环路、高速路、CBD、中关村等区域为3年一遇。东、西护城河、天安门广场、奥林匹克中心等按10年一遇的标准设计。

  采写/新京报记者 金煜 温薷 汤旸 刘兰兰 郭超 饶沛

    [新京报]

 

 

 

相关评论

中国为何抗灾能力强 防灾能力弱

  北京一场大暴雨夺走37条生命,周边河北到昨天下午亦有17人死亡,21人失踪。暴雨后的抗灾行动堪称强有力,遗憾的是对这场灾害的防范显然称不上高水平。抗灾能力强,防灾能力弱,这是当前中国的实情。

  为什么中国的汶川抗灾让日本的海啸赈灾相形见绌,但中国的日常防火、防震等能力又大大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呢?

  中国体制的一些优势使政府得以在危急关头迅速调集各种力量,中国的赈灾表现因此常常比发达国家还要好。但预防灾害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国家的资源调集能力对此能帮的忙很小,它主要取决于全社会对安全的认识,以及社会(包括政府和民众)对做大规模安全投入的真实决心。

  中国总体上处在“向钱看”的阶段,挣钱过好日子是社会日常运行的潜在轴心。就个人生活及工作安排来说,很多人都愿意为了更有钱或更有地位而牺牲一定的安全质量,生活水平越低的人,这种倾向越明显。

  这种价值取向在一些地方政府层面也差不多,深刻影响了它们的工作方向。中国各地政府普遍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发展经济和民生上,对民生的理解则是“过好日子”,让人们衣食好,住行好,现在又加上上学好,医疗好等等,对这样的民生理解,政府并不比民间高明。

  发达社会里的“安全”概念,还远未在中国生根。中国的大城市在不少硬件方面已经接近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比中国“发达”的那一截,最突出的内容就是安全。发达社会里不仅食品更安全,而且交通、救援等与生活有关的各方面都预留了更多安全系数。除此之外,对大型自然灾害的社会准备和个人防备也都远高于中国的水平。

  看着抗灾很花钱,其实防灾有时花费更高。更重要的是,防灾有可能“白防”,而且防得越好,越像是“白防”,稍不坚决就会拣“更急迫”的其他事去做。此外无论抗灾还是防灾,全部花费最终都要落到公众头上。政府本身不产生收入,它的各种预算都来自税收。

  现在需要做出判断的是,中国人是否已经做好了把更多钱投向安全的思想准备。

  有的官员认为,中国社会根本就没这种准备,舆论对公共安全的大声疾呼是在“唱高调”,脱离中国实际。

  这种看法是偏颇的。舆论和公众的真实想法的确经常有距离,但注重安全无疑已是中国人各种愿望中上升最快的,也是因各种事件被强化最多的。新的民意现实已经构成了政府行动的相对充足条件,加强公共安全投入是当前中国能推得动的事。

  加强防灾能力,政府应当走到公众意见的前面,至少不应落到后面。现在的一些地方政府对公共安全的投入热情已经不如纳税人高。批评者认为这是因为安全设施、尤其是地下安全设施给政府挣不来“面子”,甚至有批评认为这与官员的个人安全较有保障有关。这些批评值得各地官员认真对照,扪心自问。

  对防灾能力建设,政府、媒体以及公众人物都应当说真话,讲清好处,也摆清楚公众将因此承受的负担。谁都不应只唱高调,只追求自己的舆论得分。

  中国的现代化方向必须朝着创造更多公共安全的方向调整,这是所有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路,中国也不会有第二条路。▲

    [环球网-环球时报]

北京距离世界城市还有多远? 网友:一条下水道

  我们为何没有“一流下水道”

  不是帮同事雨中推车,我想不到朝阳路成了泽国大水没膝;不是看到新闻,我想不到一场大雨竟会带走37条生命。

  不止我,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想不到。

  雨停了,我问网友:北京距离世界城市还有多远?

  网友答:一条下水道的长度。

  下水道,又是下水道。这些年,一到大雨的夏天,我们总要讨论下水道。这条本应很宽却实在偏窄的“地下良心”,一次次成为公共话题——

  多方支招,几方表态,一番热议,然后呢?在日复一日的宁静中,我们把它忘得一干二净,一直到次年下大雨,我们又把旧话重提。周而复始,何日为终?

  “没有一流的下水道,就没有一流的城市。”雨夜里,这条广为流传的微博背后,藏着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为什么,我们“没有一流的下水道”?

  历史的欠账。这是最常见的解释。“上世纪,向干燥国家苏联学习,制定的标准很低。”多低?最初,“按0.5年甚至0.3年一遇的标准设计”,即一年淹两次到三次。现在,“1至3年一遇”,只天安门广场和奥林匹克公园附近排水管线按“5年一遇”的标准。当这些标准遇到“61年一遇”的豪雨,一切现了原形。

  发展不愿“向下看”。不短的时间里,在地面上,我们突飞猛进高楼迭起;而在地下,排水等地下设施的发展相对滞后。“重地上、轻地下”,排水系统建设远远落后城市发展速度。早有专家指出,“城市在地上、地下的资金投入,应该达到一比一”。但,谁愿意投入费时费力又毫不光鲜不显政绩的“地下黑盒子”?

  顶层设计的缺位。地下空间在城市快速发展中被不断占领,它们“被市政、排水、环保、电力、通讯等不同部门管辖,没有一个统一协调机构统一规划、建设”。所以,你会看到,今年挖路埋下这种管道,明年又重新挖开铺设那种线路。改建排水管网,需要顶层设计,需要看到全局,看到长远。

  此外,城市内涝防治方面长期无法可依,谁应为之担责,模糊不清。专家建议,国家应尽快制定《城市防洪法》,围绕城市内涝预防、规划以及政府责任,进行全方位的立法。

  前瞻性不够、规划设计有缺陷、技术人才缺乏、发展理念滞后、顶层设计缺位不舍得投入……太多“欠账”加在一起,要想填平,是一个系统工程,绝非朝夕之工。

  无可否认,北京一直在努力改造排水管网。今年2月,《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公布,明确到2015年,将建成89个地下蓄水池,解决下凹式立交桥排水问题。2015年并不遥远,3年后,我们还会再讨论下水道吗?

  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正 楷)

    [新华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雨灾善后,依然要“上紧发条”

  北京市委书记、市长郭金龙前日强调,“举全市之力打好救灾善后维稳攻坚战”,包括安置受灾群众,“确保不出现疫病流行”;排查险情,开展道路桥梁、供电通信设备等受损基础设施的检查修复工作;杜绝次生灾害发生,避免新的伤亡损失。

  “7·21”暴雨已过数日,天气转好,但此时,雨灾善后仍然不可松懈。有人不太理解为什么一场暴雨会带来如此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从媒体报道看,房山等山区的灾情,比人们想像得更为严重,实际上,主要的死伤、受灾人口和损失都在山区和农村,而并非北京城区。善后,也必须“重点关照”这些地区。

  雨灾善后,有几方面是重中之重:

  一是预防灾后疫情。大灾之后容易有疫情,暴雨导致一些人员和大量牲畜死亡,饮用水源遭污染,加之雨后高温潮湿,这时候,若不能全面高效启动食品卫生、环境消毒和传染病防控工作,将有可能暴发传染病,给公众健康造成重大威胁。

  卫生等部门要加强服务和执法,密切关注受灾民众的身体健康状况;对救灾点的食品供应进行规范,严防各种卫生隐患;对动物尸体统一收集进行消毒处理;及时消除垃圾、污物、环境消毒、管理好粪便、垃圾等。

  二是要防止次生灾害,暴雨之后,水库、河道水位上涨迅速,土壤因水分饱和而松软,很容易诱发出如滑坡、垮坝、悬石滚落等一连串的次生灾害,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这一问题,在远离城市中心的房山等重灾区尤其要注意。

  国土地质等部门,应马上组织拉网式的专业排查,对受灾的河流、公路、低洼地带、高陡边坡等地深入进行调查,查出潜在的灾害隐患点,建立起预警和避险措施,组织基层单位和民众做好巡查、避险。

  三是要彻底排查险情。经历了暴雨的考验,一些地区基础设施和建筑物损毁严重,如道路的路基、路肩被雨水浸泡、冲刷而变软,甚至塌陷。有些尽管表面上看未有明显损毁,但或许各种危险隐患已悄悄地埋下。

  所以市政、建设等部门,不仅要修缮已知的受损路桥,还要未雨绸缪,进一步把道路体系受损情况摸清,查出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及早排险,预防未来可能出现塌陷等事故;对于各类在建工程、基础不牢、结构不稳的建筑物,如工棚、围墙、危房等,都要全面筛查,进行必要的修缮和加固。

  这几大问题,在山区可能更为明显,山区的基础设施、防汛体系和民众防灾意识等本来就是薄弱环节,所以善后的重点和难点,应该放在这些区域。各个政府部门责任重大,须全力以赴,“不走过场,不留死角,不留盲点”。做好善后工作,其实也是在做预防工作,下一次如有暴雨降临,方能有备无患。

    [新京报]

北京暴雨多少人无家可归,政府民众都需要反思

  一场60年来最大的暴雨终于远离了这个聚集了2300万人口的巨型城市。从7月21日上午10点开始,到次日凌晨2时,北京市区的降雨量达到了212毫米。为此,北京市气象台21日18时30分发出自2005年建立天气预警制度以来的第一个暴雨橙色预警。这场暴雨也最终导致了至少37人死亡,近1.5万人转移,个别地铁出现塌陷,以及超过300个航班遭遇取消和无法统计的人群因为交通阻塞而无家可归的结局。

  暴雨袭来,列车停驶、航班取消,这些基于安全的考虑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因此导致多人丧生,造成河水倒灌,以及引发全城交通拥堵,使得大量人群滞留室外,却足以令整个城市陷入省思。更何况,类似的情况无论在最近几年的北京(如2011年6月23日的北京也因为特大暴雨引发类似后果),还是在其他规模相近的城市(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也出现多次因为暴雨导致的城市问题),都已经被重复过多次。故而,包括北京在内的国内诸多城市,在应对极端气候的时候,都为此交过不少学费,也都到了必须进行深刻反省和行动的时间节点。

  7月21日晚,面对这场半个多世纪以来最大暴雨造成的混乱局面,我们看到了许多令人感动不已的行为。而做出这些行为的,既有服务于公共机构的人员,例如奋力救人、忠于职守的七千交通警察,和那些站在每一个井盖被冲走的下水道口的环卫工人,他们的提醒显然避免了更多悲剧的出现;更不乏来自民间的热心人士:微博时代,信息的流通更为便捷,这也使得微博上的“爱心接力”代替了以往的争吵欢愉,一些由私家车组成的便民服务队穿梭在城市间,也同样让人觉得那个雨夜并不缺乏温情。

  不过,温情固然宝贵,感动诚然必需,但却不应该盖过反思。对于政府而言,危机过后,大力表彰公职人员并非不可,但却更应该建立一个反思的平台,让更多危机中的受害者诉说自己的经历,表达自己的意见。然而,一个持续存在的悖论却在于,如果一些人的遭遇无法列入公共机构的统计列表,那么这些人的问题就可能会忽略,原本的社会问题也就无法成为一个政策层面的问题。

  以北京的大量底层人员为例,鉴于高房租的压力,很多人只能选择栖身于地下室,一旦遭遇暴雨,室内浸水几乎已成定律。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无法从官方的统计数据中找到北京市居住在地下室人群的确切人数,更无法知晓7月21日晚到底有多少“京漂”无家可归。但我们却能够看到,早在2011年初,公共机构就曾严令地下室不得用于居住。这一不切实际的指令显然无法真正实施,这也使得整个地下室居住人群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甚至因此遭受劫难。更为糟糕的是,这些人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音。这一点,从微博上充斥大量中产阶级互救的话语便可看出,在地下室的一族,他们并没有什么话语权可言。

  当然,这可能是一个死结,也可能还是回到舆论普遍抨击的下水道建设糟糕这一点。但的确,对于担负着城市规划和建设主体一职的政府,如果在地下排水系统设计建造方面一直没有真正大规模的动作,那么可以预见,每次暴雨之后,批评的声音都会传向政府。因此,对于今天中国很多城市的管理者而言,记住雨果“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这一格言是有必要的,以此作为城市建设的标准,这是许多市长都需要认真对待的议题。

  需要指出的是,城市不仅仅是政府的,同样的也是民众的,反思需要进入政府议程,却也不应该缺位于民间。换言之,在城市的排水设施完善之前,民间社会需要意识到如何才能更好地形成一套自救、互救的网络、经验,以及如何才能切实推动政府政策的变革。对于民间而言,这既是一次挑战,却更是一次机遇。危机面前,如果民间社会能够尽可能由自己克服,或者能够通过将问题细化,以科学、详细的论证推动相应的政策,那么城市的主体就有了真正的回归。而当城市的主体真正回归到芸芸大众身上,城市的精神也就有了真正的生长土壤。

    [南方都市报]

暴雨中的感动需要反思来呼应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水漫京城,一场特大暴雨致37人死亡。这场北京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暴雨,浇出了鲜活的、令人感动的“北京精神”,也让人们在感动之余,震惊且沉痛。

无论是虚拟世界还是现实世界,人们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故事。微博空间里,守在线上的人们以一个又一个“转发”,为待产的孕妇打开通往医院的“绿灯”。一片泽国里,平日从无交集的“路人”成了“亲人”,他们从冷眼的围观者变成了热心的救助者。我们看到,互不相识的私家车组成车队,趟水赶往机场接送滞留的乘客;一些商家和市民打开家门,为回不了家的人免费提供食宿;立交桥下的积水深处,路人和救援人员一起将被淹的车主救出;抢险现场,本该轮休的派出所所长李方洪以身殉职……

暴雨中,这样温暖、悲壮的镜头让人感动。但我们不能只收获感动。毕竟在这场暴雨中,我们失去了37个亲人。我们没理由将责任全部推给老天爷,更不愿再以这样的沉痛换取感动。仅有感动,拯救不了任何灾难中的脆弱生命。暴雨中的感动,只有用切实的反思和行动来呼应,才会让我们内心感到欣慰,并且拥有真切的安全感。

私家车排队赶往机场接送滞留旅客的另一面,是北京市的公共交通几乎全面瘫痪;民众为回不了家的人而敞开的门,正对的是一些公共场所紧闭的大门。这样刺目的反差,不得不令人反思政府公共管理的僵化与落后。

这场暴雨来得猛且急,毫无疑问,是一场天灾。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它算不上突发事件,因为在一两天前气象部门就有预报,而且北京遭遇这样的大雨袭击已经不是一两次了。几乎每一次都有人遇难,都有不小的财产损失,都会听到种种批评之声。人们或许要问:为什么立水桥和莲花桥每回大雨都成了泽国,这些地方的排水真成了治不了的癌症?在广渠门桥下积水深达四米,为什么还有人将车开了进去最终殒命,市政部门事先没有警示吗?遇难37人中25人溺亡的事实也让人心如块垒,假如救援来得及时一些,这个数字会不会变小?

值得反思的不仅仅是一场暴雨浇出的窘迫,北京作为现代化大都市,文明不能仅表现在地上的鲜亮,在那些看不见的地方愿意花心思让城市变得更安全,才是更文明的体现。除了硬件,政府疏于对民众防灾意识的培训也同样需要反思,各种商业化的奥数班、艺术班多如牛毛,但有几人受过科学的逃生训练?——这恐怕也是一场暴雨让37条生命陨落的原因之一。

这一个个刺目的问号,需要政府和社会认真地反思和以实际的行动来拉直。惟其如此,民间的力量和公共权力才会形成合力,我们才会在灾难中不仅收获感动,也拥有真实可触的安全感。

《科技日报》(2012-7-24 五版)

    [科技网]

应对暴雨,排水与蓄水要兼顾

  今夏北京多雨,城市频遭水涝之灾,市民对于排水系统多有抱怨,对此,有关方面一再表示尽快改善。不过,把暴雨尽快、尽可能多地排出城市,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上月25日,那场暴雨后的第二天,北大教授俞孔坚开车经过清河和玉泉河,发现尽管暴雨雨量非常大,但这两条河仍然缺水。城市过分依赖人工排洪系统,河流已不能帮助发挥作用,自然的调节能力已经丧失了。

  雨水没能流向河流,也没能流进占北京市总面积50%的绿地。水利专家向立云感慨,为突出城市景观,北京几乎所有的绿地都高出了地面。可事实是,“如果绿地能比路面低20到30厘米,就可以吸收200到300毫米的降水”。

  这就是我们城市让人痛心的现状。一方面严重缺水,不惜一切代价四处调水,另一方面,却以水满为患,拼命地排洪,任由清亮的生命之水白白流失。

  我们总在谈先进国家城市的排水管道,可是,却忽视了他们的蓄水能力。日本东京和大阪街头小型公园、绿地和广场,无一例外地采用“沉降式”,比周围地面低半米到1米左右,雨水可以轻易地在此汇聚,渗入地下。在更多的国外城市,蓄洪池等集雨工程早已成为城市常见的基础设施。

  立交桥增设雨水调蓄池,代表一种理念的转变——暴雨不再被视为“洪水猛兽”,而是可资利用的资源。然而,需要紧盯的不仅是立交桥,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如何恢复萎缩的城市河流、湿地的生命力,让自然水系形成自我调节能力;如何给城市的绿地广场“减高”,发挥集雨、滞洪的效果。

  对北京而言,城市的建设格局已基本定型,再对排水管网动大手术,不仅难度极大,耗资昂贵,耗时也将漫长。对此,南昌投入数十亿改造城市排水系统,却仍无法摆脱城市积水之困,就是前车之鉴。所以,应对暴雨,排水不如蓄水,在打通城市的“下水道”之外,重建城市健康的肌体功能,让城市与水和谐相处,其实更为重要。

  □韩涵(媒体人)

    [新京报]

 

 

 

相关链接

城市排水管网标准低致频频内涝 北京暴雨"61年来最大"遭质疑

科学创新实践第一 排水设施拖后腿 苏联老大哥坑了北京?

20日来强降雨致95人遇难45人失踪 北京37人遇难7人失踪

城市规划瞎子摸象 新机场运行不满五年 北京将另选新址再建一机场

首都安全令人堪忧 一时暴雨导致死亡人数已上升至37人

国家防总:京津冀等地特大暴雨已致12人死亡和失踪

北京刀劫地铁女安检员男子被击毙 21日雷暴雨已致2死6伤

北京的水环境脆弱 污水处理费适时调整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