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问政无法绕开的问题
7月初,武汉电视问政。面对关于某居民区附近“三无”搅拌站问题的追问时,该市建委主任王立颇感紧张。王立被要求回答“该不该搬”。“如果没有资质必须搬走”,王立说,建委已下停工通知,他承认负有管理责任。赵振宇追问道:“为什么下了通知,它还敢办?如果你就住在那个搅拌机旁边,有何感受?”
王立握着话筒说:“作为一个公民,生活在那个区域肯定是不高兴的。我给周围老百姓道歉,是我们工作不当。我们改进吧。”当晚,执法人员赶往该搅拌站。两天后,武汉市全面排查“三无”搅拌站。
在各地风生水起的电视问政图景中,现场提问、官民互动无疑是一大看点。场内观众提出的“麻辣”问题吸引场外观众的眼球。这种群体性情绪形成的舆论磁场,颇似民众对官员的“质询”。
这种“质询”,事实上是创造条件让群众监督政府,拷问着官员的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正如洛阳广播电视台《百姓问政》节目主持人丁禹森所言,百姓需要的不是节目,而是一种有效的沟通。
电视问政作为舆论监督,公众关注的是曝光问题与行政效能;作为行政监督,官方更在意电视问政的沟通效果,对官员的触动,以期改进作风。
有人担心,这种电视问政能走多久?电视问政往往体现主政者的施政个性和风格,有着十分鲜明的行政痕迹,会不会从一时热闹到审美疲劳?
有网友评价说,电视问政可能还是秀大于问。在各地举行的电视问政中,有的演变成一场主持人的个人秀,市民问政的场景太少,观众提问的机会太少,“怎么看都像是主持人一个人在问政?”洛阳市监察局局长姜涛说,“如果把问政的主角交给现场观众或场下观众,有些话让真正的百姓去说,主持人只起穿针引线的角色,这才是百姓问政”。
电视问政轰轰烈烈的同时,人们开始冷静思考:能够“马上就办”、“明天就改”的事,为何要等到问政?一些官员开始遭到现场嘉宾和观众的反问:“电视问政之前干什么去了?”对政府来说,主动负责比事后问责更重要。
还有人质疑,为什么庞大的行政体系一遇到问题、难题,就出现“梗阻”?比如说,像死人领3年粮补,“退休”村干部向村民摊派养老钱,花费百万的水渠成摆设这类问题,有的在县级层面就可以解决,有的是一个科长的职责,为什么非要厅长在电视中表态才能解决呢?为何需要动用如此密集、高端的行政资源?关键是行政程序要动起来,形成彻底解决问题的正常机制。
“我们不可能天天电视问政。”据武汉市委透露,正在研究建立常态工作机制,使相关部门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迅速主动地解决问题。
不过,网友们支持电视问政,相对于网络问政,电视问政组织化程度较高,处于可控范围内,且策划精细,问答理性有序,无疑是一种舆论监督的好形式。
但是,如何保持电视问政的经常化,如何从行政主导走向舆论主导,如何从主持人问政转向百姓问政,如何跟踪电视问政的承诺,如何避免“口水秀”,是电视问政无法绕开的话题。(田必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