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习近平:经济增长必须是没有水分的增长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2-12-07

 

习近平:经济增长必须是没有水分的增长

据新华社电 中共中央11月30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在充分肯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是健康的前提下,我们决不能低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主要是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总需求不足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上升,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存,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有所加剧。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看问题,既要看到国际国内形势中有利的一面,也看到不利的一面,从坏处着想,做最充分的准备,争取较好的结果。

习近平指出,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十分重要,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要保持经济增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活力和动力,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

二是要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三是要推动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在稳定外需的同时努力扩大内需,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力度,稳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四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搞好顶层设计,及时推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坚持整体渐进和局部突破相结合,大胆探索,务求实效。

五是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高校大学生生活困难补助,注重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引导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信念。

    [新京报]

习近平同外国专家代表座谈时强调 中国是合作共赢倡导者践行者

  本报北京12月5日电 (记者吴绮敏)新年即将来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5日在人民大会堂同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亲切座谈。

  来自16个国家的20位外国专家参加了座谈,习近平同他们一一握手,互致问候。习近平对专家们说,大家长期在中国工作,为中国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我要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今天来同大家座谈,主要是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和建议。

  接下来,几位外国专家代表发言。他们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大后不久邀请他们参加座谈会表示高兴,认为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党和政府坚持改革开放、加强中外合作的决心和愿望,感谢中方为他们提供了良好工作和生活环境,愿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西班牙工商管理专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方院长雷诺建议,在发展中鼓励企业创新,促进风险资本发展;鼓励中外青年学生交流,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德国应用化学专家、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凯瑟琳娜建议,提供良好的体制和学术环境,促进多学科交流融合,鼓励青年求真务实,独创研究,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美国飞行器降噪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资深工程师谢里建议,全社会树立环保意识,每个公民以身作则,推动大学课程和产业接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保加利亚农学家、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主任布拉高夫表示,愿帮助中国培育更多更好的水果品种,使中国农产品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

  在听取专家们发言后,习近平发表讲话。习近平说,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很有见地,也很中肯,听了很受启发,我们将认真研究。

  习近平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中国今后发展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些目标,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中国是个负责任国家,我们要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同时也要处理好中国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既争取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也努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说,我们的事业是得到世界人民支持的事业。要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根本要靠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同时也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理解和支持。在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里,白求恩、斯诺、柯棣华等国际友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批外国专家投身中国建设事业,为中国各方面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外国专家们功不可没。“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国与国友好的基础是否扎实,关键在于人民友谊是否深厚。包括外国专家在内的国际友人,对促进中外交流合作发挥着重要桥梁和纽带作用。

  习近平说,我们的事业是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可能成功。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不封闭、不僵化,打开大门搞建设、办事业。“满招损,谦受益。”中国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还有许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我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更加注重学习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同世界各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我们欢迎外国专家和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一如既往支持大家来中国创业和发展。

  习近平说,我们的事业是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一枝独秀,这就要求各国同舟共济、和衷共济,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我赢你输的发展,对他国、对世界决不是挑战和威胁。中国决不会称霸,决不搞扩张。中国越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就越有利。中国不仅是合作共赢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合作共赢的切实践行者。中国扎实推进同各国的务实合作,坚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最后,习近平向外国专家致以新年祝福,表示我们不会忘记外国专家为中国发展进步所作的贡献和对中国人民的情谊。我们将继续创造条件,让大家在中国工作生活得更舒心、更安心。今后我们愿以各种形式继续同大家进行交流。

  马凯、赵乐际、栗战书、戴秉国等参加上述活动。

    [人民网]

 

 

 

相关报道

政策要向实体经济倾斜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提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保持经济长久繁荣和社会稳定的根基在于实体经济。当前,我国实体经济普遍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局,发展正遭遇越来越多压力。本报此前连续刊发的两篇实体经济生存状况调研,也验证了这一问题。对于产能过剩,我们该如何认识?对于实体经济现状,我们该如何分析判断?对于帮助实体经济走出困境,我们又该拿出什么办法?本报记者带着问题走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赵昌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姚同欣和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聂孝红。

  1

  产能过剩听起来好像洪水猛兽,其实是市场经济的常态。只有更贴近市场需求、产品具有更高附加值,企业才能存活下来。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

  记者:当前我国实体经济普遍面临产能过剩问题,该如何看待?

  姚同欣:产能过剩听起来好像洪水猛兽,其实是市场经济的常态,与经济周期紧密相关。经济处于上行周期时,需求比较旺盛,资本回报高,大量企业会选择通过扩张投资增加供给。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时,需求萎缩,加上原来投资扩大的产能开始发挥作用,就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并引发恶性竞争。

  聂孝红: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食品、能源等需求弹性系数小、价格难以显著影响需求的行业可能短缺外,其他行业都可能出现产能过剩。

  姚同欣:对于产能过剩问题,市场自己提供了一个解决机制,那就是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需求一旦萎缩,企业之间的竞争必然更为激烈,只有那些更贴近市场需求、产品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企业,才能存活下来。

  对产能过剩,政府无需过度干预,应该充当信息的供给者,帮助企业形成更为理性的预期。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调高准入门槛,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以规避恶性竞争。总之,未来应该按照十八大报告要求,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聂孝红:对于那些“前途是光明的”、产能只是相对过剩的行业,要利用法律和政策加以扶持;对于那些行业准入门槛低、市场集中度低、长期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业,要利用市场竞争机制淘汰落后产能。

  2

  中国经济总体已进入从数量、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率提高的阶段,许多行业无法再回到数年前那样高利润甚至超高利润的时代了

  记者:除了产能过剩,该怎么看待当前实体经济的现状?

  刘元春:企业经营环境和业绩的恶化是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实体经济的困境,宣告中国原有增长模式出现了问题。人口红利递减、全球化红利消失,意味着中国面临重大经济结构调整。这种调整必然导致过渡阶段出现经济增速和企业利润的回落。

  赵昌文: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今年前3个季度,实体经济的发展正遇到越来越大的压力。许多制造业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的状态,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的情况较为普遍,部分企业经营效益明显下滑甚至亏损。

  导致当前实体经济现状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一是受经济环境影响,国际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二是包括传统制造业甚至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内的许多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行业平均利润率显著下降。三是包括原材料、劳动力、融资等在内的企业综合经营成本大幅上升。

  这与我国发展阶段有关。中国经济总体已进入到从数量、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率提高的阶段,从更多地依靠出口转向更多地依靠国内消费需求的阶段。许多行业无法再回到数年前那样高利润甚至超高利润的时代了。同时,实体经济的现状也凸显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由于企业各种要素成本上升,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比较优势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多数企业缺少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没有议价的能力,在高端制造业上缺乏竞争力。不少行业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3

  企业创新的高附加值产品正成为他们挺过寒冬的法宝。政府要通过税收等措施,更积极有效地引导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记者:面临多层压力,发展实体经济出路何在?政府应该扮演一个什么角色?

  刘元春:企业必须适应这种趋势性的变化并进行战略性调整,而不是消极地期待全球经济在危机后重返过去的黄金时光。同时,政府也不能单纯对企业进行周期性的救助,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

  赵昌文:根本出路还在于创新。企业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大研究开发投入,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通过创新降低综合成本、开拓利润空间、分散经营风险。从此前的调研报道中也不难发现,倒逼之下,企业创新的高附加值产品正成为他们挺过寒冬的法宝。从政府来说,必须要通过税收等措施,更积极有效地引导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姚同欣:企业不仅要重视技术创新,还要重视管理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苹果公司的成功告诉我们,在一定技术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全球采购和营销,可以一头控制供应商、一头控制市场。这种“轻资产”的模式值得我们学习。

  我国要鼓励企业创新,政府必须要打破行业壁垒,进一步优化市场秩序,还要完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建立与创新型企业相匹配的金融机构,引导PE/VC(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使资金、人才等要素向有创新能力的企业集中。

  4

  政府应该切实考虑降低实体经济贷款压力,把更多的利润留在实体经济里。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关键在于降低准入、打破垄断,要逐步通过利率市场化等形成银行业竞争格局

  记者:不少企业反映,在利润日趋微薄的情况下,融资成本却居高不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姚同欣:房地产、金融等行业高利润一度吸引资金争相追逐,挤压了实体经济的融资空间,使得利润微薄的制造业融资成本“水涨船高”,制造业成了金融业的“打工仔”。因此,政府只有挤压部分行业的“泡沫”,才能真正促进企业家精神的成长和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赵昌文:当前,实体经济与非实体经济部门之间巨大的利润差,导致资本等生产要素向非实体经济集中。政府应通过具体有力的财税政策引导生产要素向实体经济部门积聚,要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聂孝红: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背后是我国银行业的高度垄断。目前,我国称之为银行的机构只有300多家,而美国以银行命名的机构有8500多家。我国银行业存在着高门槛、高利差的现象。2011年,在我国实体经济乏力的情况下,银行业的利润却高歌猛进。A股16家上市银行前三季度共实现净利润8128亿元,占全部2493多家上市公司1.5万亿元净利润的54%。

  从短期来看,政府应该切实考虑降低实体经济贷款压力,相对调整贷款上浮比例,把更多的利润留在实体经济里。从长期来看,解决问题关键在于降低准入、打破银行业的垄断,逐步形成“大银行服务大企业、中银行服务中企业、小银行服务小企业”的行业格局。同时,要逐步通过利率市场化等形成银行业竞争格局,降低银行息差,以此倒逼银行业不断创新金融产品,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5

  当前,企业税费过重问题必须重视。中央出台的减税措施力度还可以更大一些。同时,必须推进税制改革,使我国税收收入从间接税为主的税收结构,向直接税为主的税收结构转型

  记者:调查发现,减税的确让部分企业的负担有所减轻,但“税负过重”仍是不少企业常提及的话题。进一步减税的空间有多大?

  聂孝红:在部分地区财政收入增速大幅下滑的背景下,不少地方税收征管趋严,还有部分地区行政收费、罚没收入等明显增加,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比例提高。种种现象无疑加重了企业负担。

  税费征管要防止各种人为因素导致企业税费的大幅波动,防止经济下行时政府收“过头税”。

  当前情况下,企业税费过重问题必须重视。中央出台的减税措施力度还可以更大一些,目前部分针对中小企业的减税措施力度还有限。具体减税的额度也可以更明确一些,尽量减少地方政府税收征管中的弹性。

  姚同欣:在减税的同时,必须推进税制改革,使我国税收收入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间接税为主的税收结构,向以房产税、个税、遗产税等直接税为主的税收结构转型。最终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

  间接税占我国税收的六成左右,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中国产品的竞争力。

  降低增值税、营业税税率,增加财产税率,既可以更好地促进收入分配,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维护我国制造业的价格优势。同时,增加对高收入人群的征税,更好地促进收入分配改革。(本报记者 刘先云 沈 寅)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三一”出走何以震动三湘四水?

  “三一”董事长梁稳根最近做了一个迁址北京的决定,令人震惊。或以为,湖南的“面子上”会很挂不住了。网上的舆论均认为,这给地方政府出了个很大的难题——近10来年,尽管原由不同,创智、远大、太子奶等湖南发展起来的优秀企业,先后发生了出走风波……三湘四水,情何以堪?

  11月29日,有媒体指出同城同行业对手中联重工多年来的恶性竞争,反响巨大。随后,中联重科也发布措辞严厉的声明,双方各执一词,隔空对战。无论事实真相如何,“三一”与中联这两个同城竞争对手之间的争斗,已经完全超出了正常的商业竞争范畴。

  当下全球经济正陷入深刻危机中,中国经济也处于艰难的低谷,和衷共济本应是企业共度危难的路径和策略。但两家有着国际影响的中国公司,却陷入恶性竞争的白刃战中,令人唏嘘。在改革开放已逾30年的中国商业环境里,仍有如此令人不堪的恶斗,也匪夷所思。

  恶性竞争没有赢家。竞争如果走向恶性,就演变为丑闻——这甚至不仅仅只是两家企业的丑闻。而且,两家市值巨大的上市公司的缠斗,也颇有些置广大投资者利益于不顾的姿态。

  让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实现充分而理性的竞争,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透过“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的发展路径可以求证:正是有充分和直接的市场、技术、产品乃至人才的竞争,才使得这两家同城对手都得以做强做大。目前,“三一”和中联在全球工程机械产业的排名,分列第六和第七名。

  “‘三一’进入的是国企林立的地方,那里竞争不充分。”梁稳根草创时期的这种认识,不失为一个企业家颇具战略智慧的体现。直到今天,当“重启改革”成为广泛共识之际,综合学界的观点,仍然可以这么认为:中国许多缺乏竞争的产业,若能创造条件,降低门槛,让更多的梁稳根们顽强挤入,中国经济建设的效率,一定会要高很多。

  没有充分竞争的市场是不可想象的,而没有法律乃至道德约束的竞争同样也是不可想象的。两家顶尖公司之间的竞争,演变成如今的恶斗,值得深入反思。

  比如,与中联的国企性质不同,“三一”是一家纯粹的民营公司。这一区别,也导致了网上舆论对“三一”有某种同情的情绪。虽然事实的真相可能并非“一家国企对民企的打压”这么简单,但舆论情绪的背后,则多少折射着人们对深化改革的种种渴望。

  再如,“三一”、中联之争升级到“一山不容二虎”的激烈程度,还将当地政府逼到了左右为难的尴尬之境,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另一个维度。有评论认为,在这个市场机制远未完善、多数关键资源还控制在政府手中的制度背景下,企业均乐于与政府建立越来越密切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对企业和政府也都隐含风险。

  “三一”高层在接受采访时,对其与政府的良好关系和从中所获得的照顾和扶持如数家珍,多年来,梁稳根在参与政治方面表现得非常积极。可以说,正是越来越多的不同所有制企业对当下制度资源的领会、迎合和利用,才让制度环境更难以向市场法则主导的方向发展。

  可以这么认为,“三一”与中联此次针尖对麦芒式的恶战,将使得地方政府陷入“手掌手背都是肉”的两难之境。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学者一再呼吁:政企分开,是深化改革的一个无法逾越的深水区。

  唯有符合市场规则的竞争是理性的竞争。“时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了共识:发展关键不是争夺市场,而是攫取政府的资源。是什么让企业家集体从市场优先偏移为资源优先?根子在政府。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国至少还有30年大发展。”有财经人士这么认为。或因为此,人们更迫切地期待通过深化改革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有更多的资源是通过市场而非行政手段进行配置。(方大丰)

    [新华网-中工网]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