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中共官场窥视窃听成风凸显龌龊无信 男子曾一周为官员拆窃听器40多个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2-12-08

 

男子为上百名官员拆窃听器:曾一周拆40多个

 

  北京地铁拥挤的人群里,齐红抓住扶手,露出了一条条深深的刀疤。人们瞅着他,立即躲向一边。伤痕是23年前留下的,尽管这样的目光多年来已司空见惯,可还是激起了无可奈何的伤感。他没法和别人解释,就像一生所经历过的无数事情,总是始于理想,终于荒诞。

  齐红,1米85左右的块头,不说话的时候,是一副严肃而戒备的神情,而当他开口说话,你能感受到他密集的思索。我是通过一则登在《南方周末》头版的报道知道他的,在那则报道中,他揭露了道成公司(声称开创了“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打击患者、欺世盗名、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

  “不是揭露,而是揭示真相,”齐红纠正我。在山东一座城市里,我和齐红聊了几天,其中很多内容没法在这时告诉你们。这次仅仅要说的是,他从上百名官员的汽车、办公室或是卧房拆出三百多个窃听偷拍器材的事情。这发生在2011年。

  窃听成风

  双腿一软,瘫坐地上,久久不能说话——齐红清晰地记得,他第一次为官员拆出窃听器时,对方面对结果的反应。那是他始料不及的,更没想到的是,自己在官场上传开了名声。

  熟人才是通行证。官员们纷纷通过熟识的朋友来找他检测,拆除窃听偷拍设备。出于保险起见或是觉察到某种异常——比方说,妻子得知某个秘密行踪,领导讲话“话中带话”,他们都会找到齐红。最忙碌的一周,他拆出了四十多个。

  这段神奇的经历起源于一次饭局。一名来自山西的官员带来了“官场窃听成风”的信息——官员们广泛使用间谍设备,彼此刺探,抓对手把柄,由此副职立刻升为正职……

  “现在我们见面都要拥抱,趁机摸摸对方身上是否带设备,重要谈话得去洗浴中心,”他说。这让在座的人震惊,在山东一带,这样的现象前所未闻,他们纷纷感慨——人心是不可靠的。

  齐红思虑得更多,“公务员队伍相互收集黑材料,将会带来什么后果?”他还对朋友们说:“我要对你们的安全做个检测,我想想办法,你们等着吧……” 没过几天,他就找到一套检测仪器。

  检测工作先在朋友圈中进行。“焦点”人物会成为优先考虑对象,就像这一位,手握审批权力而又锋芒外露的处级干部。

  “万一我私生活被发现,老婆不让我回家了怎么办?”听到齐红提出主动排查,这位“处级”还一脸轻松开玩笑。但很快,他就尝到了沉重的滋味——两个窃听器、一个针孔摄像头,藏在了办公室的空调里。

  “脸顿时煞白了,直勾勾望着天花板”,他的两三个小时后才缓过神来对齐红说,不可能是家人装的,情人“藏得很深啊”。

  冷静之后是应对。接下来一周,他频繁拜访上级,给他们送礼,终于得到“点拨”——某副手能力超群,应该调去更富挑战性的岗位。他豁然开朗,将副手调离。

  忧心忡忡

  间谍设备来自他们的妻子、情人、同僚及竞争对手。在查出前二三十个窃听偷拍器时,齐红忍不住想:朋友们待一块时,各抒己见,指点江山,谈起腐败还同仇敌忾。回归官场后,他们是怎样的形象?又是如何成为“腐败一员”的?

  起初,他还带着了解中国官场、窥探人性另一面的好奇心。可当渐渐深入他们的隐私,他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尴尬。

  他谈到一位朋友,一个总是风度翩翩、侃侃而谈并且见解深刻的厅级官员,他打了个比喻——“像国家领导人”。一次闲聊中,对方调侃着说:“怎么不帮我检查检查,看看我是不是好干部?”

  接下来,又是一串转折。齐红果真在车上查出了插卡式窃听器,还看到了一张前所未有的扭曲的脸,“突然间给你的感觉是皮肤都皱起来了,就好像突然核武器爆炸,被辐射到了。”二十多天后,他找到齐红,严肃地说:“我承认,我有两个情人。我马上终止交往!”

  可是,他为什么要特意向齐红交代呢?我想齐红也会有这个窘迫的疑问。在其他场合,有人冲他惊呼,老子没有贪污!有人还得表演出冷静。但齐红并不是愚蠢的观众,他当时就想,为什么你的反应变得迟钝而神情忽然恍惚了呢?

  至于那位风度翩翩的朋友,他记得自己只是难为情地回答,“这是你的私生活问题,如果她们让你感觉很美好,或是充满了激情,你仍然可以继续……甚至你都可以忘掉有过我这个朋友……”齐红叹了一口气,补充说,“那是他的自由。”又继续讲起了一名局长的故事。

  与“厅级”不同,这名局长迅速接受了结果,并断定:情人装了窃听器。随后他和情人果断分手。

  “太厌恶了,”再提起此事时,局长仍咬牙切齿。听多了石榴裙下栽跟头的故事,他甚至怀疑起情人的背景,“是不是被谁安插在身边的?是不是被利用了?”压抑和不安之感,长久笼罩着他。

  此后,齐红看到了更多。当场大骂某人是狗背后捅刀子的,心脏病发作而惶惶不可终日的……齐红赶到医院,看对方可怜巴巴的样子,却不能主动发问,也不能劝导,谁也不愿把问题戳破。

  那些没检测出问题的幸存官员呢,能松一口气吧?可不!他们忧心忡忡,成天怀疑,是不是检测设备不够先进啊?

  “要不要告诉他呢”。慢慢地,当齐红检测到窃听偷拍器,他都在心里犹豫一番—— 不说,不知他们会走上哪条路?我不愿看到凄惨的事发生。说了,看到这么多的表情,得病的,沉默的,我还得去安慰他们。但安慰的话也没法说,总不能问你做了什么你交代吧你捐了吧?”

  还有隐约的怀疑眼神——你这样给我们检测,是不是有什么不良目的?啊?

  身不由己

  不可避免,“凄惨的事情”发生了。查出窃听器一周后,他的一名朋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主任),因涉嫌受贿,被双规了。

  在齐红的描述中,这位主任讲原则,待人和气,厌恶亏欠他人,是吃顿饭都要抢着买单那种人。他提出帮他检查检查。因为,“他在工作中不容易跟坏势力同流合污,又处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很多势力包括他的上级很难通过他来获得更多利益”。

  当时,齐红就对他说,你很容易被看作危险的异己分子,一块利益集团的绊脚石。对于这一警告,“主任”只是再次强调“原则”的重要性。

  然而,与这反应不相匹配的是,当看到齐红从办公室的台灯揪出窃听器后,他陷入了沉默。

  “不是愤怒而是沉默,”齐红用尽管看透世事依然失落但其实也没什么的口吻。他曾反复琢磨其中意味,直到再次见到了他。

  那时“主任”已经在监狱了。“只收过一次钱,就出事了!”他愤怒又哀怨地断定,窃听是一个预谋,行贿是一个陷阱,为的就是除掉他!

  一切都已不可挽回。齐红说,那次见面,他得知,仅在拆出窃听器一周后“主任”就出事了。他还说主任之所以受贿,是因顶不住压力,是因他意识到一直都没与局长一致,而惟有一致,才能让上面和下面的人顺畅地“办事”。因而“主任”后悔了。并不是后悔受贿,而是“与其这样,还不如早早堕落,和他们一块。这样能不能查出我还很难说,因为大家都会互相掩盖”,他说。

  齐红曾为此感慨良久,随后他发现,“主任”并不是孤岛,他眼中的正直人——一名大学校长,也被安上窃听器了。在他那些愁苦的案例中,校长是惟一保持冷静的人(但齐红又怀疑也许是演技太好)。校长只笑笑说,谁能对我这样呢?是党在考验我吗?还是单位其他的同事在观察我呢?

  “谁对他使用这些东西?意图是什么?如果这样的一个人被搞掉了,另一帮人上来了,这个单位会是什么样?在我们官场互相斗争当中,这样的手段扩大化以后,会普遍引起官员们一种怎样的心态?是能约束住他们做事,还是使他们更加狡猾?如果它们来自官场的恶势力,那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齐红的思考还未找到答案,他又发现,窃听或是偷拍并不一定来自对手或是“恶势力”。 即便踏在同一条船上,他们也要接受来自同伴的考验,以确保共同利益的安全与稳固。

  “被查出设备后,他们要第一时间排查是不是纪委所为,并通知同伴以寻求共同的安全和保护”,齐红说。他将提到的这名官员,也像大部分人的反应那样,在查出窃听器后,尽可能冷静地分析自己的利益链条,往各种渠道确定威胁的来源。

  “就像做错事害怕受罚的小孩需要去讨好。他当即变得谦虚起来。”经过一番讨论和缜密调查,这名当事人确定窃听器来自“防患于未然”的同僚们,最终加强了“忠诚意识”,巩固了联盟。

  “没事,自己人,”再次和齐红见面时,这名官员已恢复正常,大家又嘻嘻哈哈地吃饭。

  无论如何,总得为自己辩护一番。他们大多诉诸身不由己的浮沉感。齐红举例说,言辞大致是这样的——

  “像我这样的人,在工作中绝对没有重大问题,但是你说,小小的问题怎么可能没有?“现在的工作哪能那么严格呢?人家送了点礼,过生日送了点钱,你说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像焦裕禄同志一样拒绝呢?这是不行的。要是这样做的话很有可能影响你的工作。只能说,这是一种必要的交往、一种交流,现在的情形下,要是不这样就没法工作了吧?”

  应对之道

  大多数时候,他们会积极寻求应对的方案。齐红由此见识人性的丰富多彩——有人终止了地下生活,更加认真工作;有人小心翼翼,加强信息保护;有人要求给对手反装窃听监视器;有人意识到结成联盟寻求庇护的重要性;有人想到“分权”以壮大自己人马;有人则想到,不如为自己找一个“代理人”……

  饭桌上,齐红听到一名局长说:“现在嫉妒心这么重,又安窃听器,又装偷拍机,说不定我上下班就有人跟踪;我躺在床上,说不定就有一个人的眼睛在我头上看来看去。干脆这样,我也不掌权了。但是你说,我当局长,辞职也不实际,还涉及到整体利益,还有上级安排的问题呢,不是那么简单的。那怎么办呢?为了减少嫉妒、减少别人的攻击,我把权分了,就没人恨我了。”

  “这不过是自我掩饰”,齐红说,饭桌上的人都听出了怨言,“没有权力,还怎么腐败?”

  随着检测的深入,他开始对这一切习以为常。重新建立是非标准,用以区分人群。

  他说,对于“明显的坏蛋”,他会坚决拒绝帮其检测的要求,虽然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有一次,他帮一个官员在车里查出窃听器后,对方不愿接受事实,当场争辩说:我是优秀共产党员,不可能安装在我这的,因为我从来不说任何违反党的要求的话。

  “你能做到吗?你别狂,我会让你不再这样说话。”齐红和他争执起来。

  “你要使用窃听器吗?”他反问。

  “我不用这么初级的办法。哪天我把你在某种场合私密环境下说的话拿出来给你听。但是你绝对不允许告我,咱俩签一个协议,敢不敢试一试?”

  齐红看他转着眼珠沉默了,便接着说:“你不知道的事太多了,在这方面我比你知道得更多,就像党内的事我不如你,其它的事你不如我。”听罢,这名“优秀”官员哈哈笑起来,称自己在开玩笑。

  另一名局长则在看到拆出来的窃听器后,轻松地指出——那是我妻子装的。“他觉得自己在单位太受欢迎,不会有人监督他的,因为全单位都被他带动起来搞腐败,每个员工都得到很多好处”。

  齐红提醒他,国家还是有法律的。

  “我在我们单位,就我说了算!我说的就是规章制度!”

  这些时候,齐红总会感到一种厌恶感在迅速蔓延。慢慢地,他发现自己对这件事完全丧失了兴趣。他曾对朋友们努力分析窃听偷拍现象背后的原因,也曾希望通过检测窃听器,起到提醒并让其悬崖勒马的作用。但他等不及看到效果了。当有人劝他将此发展为职业,他选择了远离,将器材都送给了别人。“这是一桩很可笑的事情。可笑的工作我不愿再做了。但我很高兴曾看到这些官员各种痛苦惊恐的反应。无需深究,那些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齐红说。

    [新浪网-南方人物周刊]

 

 

 

相关评论

观点1+1:窃听偷拍成风,官场有多少两面派?

窃听偷拍成风,官场有多少两面派?

背景:《南方人物周刊》讲述了一个叫齐红的男子,为官员拆窃听器的一段经历。2011年间,他先后从上百名官员的汽车、办公室或是卧房拆出三百多个窃听偷拍器材,最密集时,一周内拆出四十多个。

长江日报发表付小为的文章:窃听能成风,恐怕更多源于政治利害冲突者间的相互刺探,作为权力的矛或者盾而存在。通过窃听,抓住竞争对手的把柄,关键时刻“放出一箭”,从而不失时机地获得晋升,退一步说,即使不主动出击,也有防止“冷箭”的作用。一些已经曝光的事件里,正副职官员相互揭发、谩骂、打斗乃至凶杀的情节并不鲜见。窃听手段的盛行,与官员选任不够透明的现实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无论窃听方为谁,可以确定的是普遍的不信任。即便除去与官员情感联系的妻子、情人,光是从同僚、竞争对手来看,官场内部生态已足以令人堪忧。不管抓把柄的心态是寻求安全感的自保,还是留作“秘密武器”伺机作为,互不相信甚至敌对的气氛是明显的。然而,另一方面,权力系统各类文本对团结一心的强调重申,不同公开场合表现出的官员间的同舟共济,政治氛围上的井然有序,似乎又与窃听呈现的问题“格格不入”。事实上,类似的官场生态的矛盾性、“两面性”,在其他事例中亦有折射。至于官员在窃听器面前的惊慌失措,窃听成为抓把柄的有效手段,是窃听的高超还是可以被抓的把柄太多?这个问题可能就更复杂了。

小蒋随想:官场窃听成风,表明干部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普遍。为了洞悉旁人的真实想法,为了掌握上不了台面的丑闻把柄,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窃听与偷拍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因此,最畏惧窃听的当属那些两面派,对表里如一者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人总有隐私,而隐私并不都是非正当的。一旦隐私被他人掌握,也可能成为被要挟的筹码。所以,窃听本身不是“中性”的,在没有司法授权与有效监督下的窃听,至少应被视为侵权,甚至是违法。同时,凡事都有两面性。窃听与偷拍不仅具有负面性,也会使一些人重新审视严格自律与心口如一的意义。人的心中都可能存在恶念,但不是所有人都会作恶。这是因为道德标尺能够约束人的行为,让人们不敢越雷池半步。鉴于“没有不透风的墙”,人对自身的言行(哪怕是在背地里)必须考虑后果。所谓互信,必须建立在双向坦诚的基础上。否则,纵然涉嫌侵权违法,窃听与偷拍不会减少。

中央领导“与民同行”,地方干部该咋整?

背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在武汉作报告时透露,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6位政治局常委和书记处同志,从中南海前往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沿途没有清道封路,习近平等一行的车队是随着社会车辆一起走的。

齐鲁晚报发表汤嘉琛的文章:“要改进警卫工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这是中央政治局12月4日出台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之一,从欧阳淞透露的这个细节来看,在“八项规定”正式面世之前,中央高层已经开始用实际行动革故鼎新,为基层的领导干部树立了标杆。交通管制遭公众诟病久矣。在很多地方,领导去基层视察,交通管制不可少;领导去参加重要会议,交通管制不可少;有时领导办私事,也会临时采取交通管制。这种原本应该慎之又慎的非常态管制举措,已经被某些基层领导当作了一种“特权”。当领导干部的车队在管制区域呼啸而过之时,看上去威风凛凛,实际上却给那些被堵在路上的普通民众留下了极其负面的印象。其实,除了特殊情况,交通管制一般都没有施行的必要。去基层视察,轻车简从肯定比兴师动众要好,也更能体察到真实的民情;去参加重要会议,提前安排好出行计划,甚至像国外领导人一样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也不会耽误办正事。中央政治局的领导用实际行动向积弊陋习说“不”,无异于给基层领导上了非常生动的一课。

小蒋随想:“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中央领导外出都与民同行了,地方干部出门还好意思耀武扬威吗?这就是上行下效的意义所在。领导轻车简从出行不仅是不扰民,而且动静越小,越不和“下面”打招呼,越能看到基层的真实情况,避免排练准备后的“看上去很美”。革新的实质是革心,改进工作作风是外在的,整顿吏治的关键是扭转某些干部的特权之心。管住干部的心不能单指望觉悟,更要依靠有效的制度保障与权力监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谓权力积弊需要持之以恒地破除,谨防某些人短期假意效仿,存心故态复萌。

    [人民网]

现实版《窃听风云》让人心惊肉跳

看到这则新闻,有些官员可能会心惊肉跳,这简直就是现实版的《窃听风云》。不得不令人感叹,有时候身在官场,可谓步步惊心。不管是被谁监视,这都不是什么好事,既是对别人隐私权的极大侵犯,也反映了目前不良的官场生态。

妻子之所以监听丈夫,是基于信任感的消失,担心丈夫有权就变坏,担心他包二奶、找情人,婚姻不稳固,所以才会出此下策。而情人监听官员,既有感情的因素——— 担心官员除她之外还有三奶、四奶,也有利益的瓜葛,想搜集证据,以备分手的时候谈条件。君不见,现在有多少贪腐官员落马,靠的都是“二奶翻脸”。

同僚、竞争对手之所以相互监听、偷拍,无非是想抓对手的“小辫子”,在晋升或者排除异己的时候祭出杀手锏,一举将其击倒。比这更可怕的窃听,来源于有求于领导的商人,重庆北碚区委书记雷政富,就是跌倒在建筑商的偷拍视频上。

我们必须反思,为何有这么多人要去窃听、偷拍官员。目前,单纯依靠组织发现、法院调查等机制,很难发现官员们存在的贪腐问题,以至于坊间有民谣曰,“出了事才有事,不出事就没事”。监管不力,就会导致一些有问题的官员长期潜伏,给他身边的人提供了窃听、偷拍的机会,继而引发权力被滥用、甚至被敲诈。(陈小二)

    [人民网-济南日报]

“窃听成风”下的官场生态

  □ 本报评论员 付小为

  近期,《南方人物周刊》讲述了一个叫齐红的男子,为官员拆窃听器的一段经历。2011年间,他先后从上百名官员的汽车、办公室或是卧房拆出三百多个窃听偷拍器材,最密集时,一周内拆出四十多个。

  大多找齐红排查的官员出于以下原因:保险起见或是觉察到领导讲“暗语”、妻子跟踪等异常。这就是说,间谍设备来自妻子、情人、同僚及竞争对手。当然,这或许永远不能被证实,只能算作官员事后“例行”思索利害关系网络后的推断结果。不过,各类官员利益链里归纳出的“间谍群体”似乎更值得玩味。

  国内官场窃听不同于其他性质的窃听。它既不是高度集权状况下,动用国家可及的方式和手段,监听民众一言一行,也不是类似水门事件这种多党政治斗争中暴露出的竞争丑闻。它发生在同一权力系统内部,甚至蔓延到权力者的家庭、情感生活中。

  妻子给丈夫安装窃听设备,可以想象这种家庭的信任度为几何。而情人窃听,某种程度上与妻子的不信任呈现对应。另外,它也影影绰绰地展现了官场复杂的情色关系。不过,这还只是窃听的“外围”。

  窃听能成风,恐怕更多源于政治利害冲突者间的相互刺探,作为权力的矛或者盾而存在。通过窃听,抓住竞争对手的把柄,关键时刻“放出一箭”,从而不失时机地获得晋升,退一步说,即使不主动出击,也有防止“冷箭”的作用。一些已经曝光的事件里,正副职官员相互揭发、谩骂、打斗乃至凶杀的情节并不鲜见。窃听手段的盛行,与官员选任不够透明的现实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更饶有意味的是,如果不涉及竞争对手,只是同僚间的互相刺探,官员们会表现出理解与如释重负。

  无论窃听方为谁,可以确定的是普遍的不信任。即便除去与官员情感联系的妻子、情人,光是从同僚、竞争对手来看,官场内部生态已足以令人堪忧。不管抓把柄的心态是寻求安全感的自保,还是留作“秘密武器”伺机作为,互不相信甚至敌对的气氛是明显的。然而,另一方面,权力系统各类文本对团结一心的强调重申,不同公开场合表现出的官员间的同舟共济,政治氛围上的井然有序,似乎又与窃听呈现的问题“格格不入”。事实上,类似的官场生态的矛盾性、“两面性”,在其他事例中亦有折射。

  至于官员在窃听器面前的惊慌失措,窃听成为抓把柄的有效手段,是窃听的高超还是可以被抓的把柄太多?这个问题可能就更复杂了。

    [人民网-长江日报]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