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回应人民的强烈期待 改革者有勇气国家才有朝气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3-01-04

 

改革,回应人民的强烈期待

  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凝聚民智,方能干群一致、上下同心,突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可期,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可待,实现中国梦想的未来可望

  新年的门槛刚刚迈入,改革的春风已经劲吹。

  异地高考过渡方案,剑指教育公平老大难;改进作风八项规定,展示党风政风新形象;严惩腐败、取信于民的政治议题,进入了最热烈的讨论期。

  这些消息,与近日“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的高层宣示,彼此呼应。自习近平广东考察,到去年最后一天政治局集体学习,在几十年不遇的寒冬,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改革的频繁重申,点燃全社会的激情。

  改革要有新开拓,改革是第二次觉醒,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掷地有声的语言,传递了斩钉截铁的决心。改革方向、改革方法、改革路径、改革主体、改革动力,逻辑缜密的阐述,呈现了干净利索的思路,表明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改革开放观。在十八大发出深化改革宣言书、动员令之后,体大思精的“深化改革方法论”,让中国新一轮改革的轮廓清晰可辨。我们的党和国家进入了深化改革、与民更始的历史新时期。

  这是深化改革的难得契机。经过30多年的快速增长,经济的发展步入不改不行的窗口期,中国的改革迈入不进则退的关键期。解决当前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挑战,比任何时候都需要通过改革释放制度新红利、寻找发展新动力。草根百姓期盼的社会温暖感、国民归属感,要靠改革;中产阶层渴望的职业安全感、未来稳定感,要靠改革;党内同志追求的“将生死存亡的忧患转化为长治久安的愿景”,要靠改革。方此之时,党心民意空前团结,改革呼声惊涛拍岸。以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对党负责的勇气担当,不失时机、深化改革,改革之船定能激流勇进,发展之路就会海阔天高。

  当“要不要改”在认识层面的疑惑逐渐消散,“为谁改革”的追问再度强劲,“怎么改革”的考验随之而来,“改革什么”的选择迫在眉睫。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公平的社会……时代命题的转换,既标注着改革的行进方位,也表明执政者必须面对更严苛的审视、听取更广泛的声音,为改革积聚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寻找更为深厚的动力源泉。

  “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习近平的坚定表达,鲜明地阐述了这样的理念:改革只有一个指向,为人民而改革,这是改革的唯一价值;改革只有一个标准,尊重人民意愿,这是改革的唯一立场。惟其如此,每一步改革的推进,才有可能最大范围地凝聚共识;每一次改革的突破,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力量。

  何谓回应群众呼声?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从社会发展凸显最突出的矛盾入手,来决定哪些改革要小步走、稳步走,哪些改革要不停步、迈大步,哪些改革需稳中有进,哪些改革要惊险一跃。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凝聚民智,方能干群一致、上下同心,突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可期,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可待,实现中国梦想的未来可望。

  如何读懂人民期待?以前的改革,为的是解决温饱;今天的改革,更着眼全面发展,追求的是社会公正,关切的是民众尊严,铸就的是发展动力。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公平保障机制、权力制衡机制、社会参与机制,才能让改革为社会活血化瘀,打通官民心结,成就和谐中国。不失时机,拿出勇气,才有能力突破“纠错困境”、走出“转型陷阱”,以“最大的红利”,抓住“最大的机遇”,释放“最大的潜力”。

  回首30多年改革,来路明确,去路鲜明。还是那个结论,不改革死路一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中国今后几十年的发展,取决于今天的选择;我们这一代人的作为,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2013年伊始,国际舆论已经断定“熊不会回到窝里”,“世界会继续它失去航向的漂流”,悲观预言不绝于耳。然而,中国正在快速迎来改革开放的新春天,这种春天曾经造就当代中国的新气象,这种春天也将赢得未来中国的新希望。

    [人民网-人民日报]

改革者有勇气,国家才有朝气

  转型时代的中国,人心思改革,上上下下到处都涌动着改革的冲动和变革的期待。高层对这种民意期待显然心知肚明,在探求改革方略上更是只争朝夕,这从领导人的时间表和行程表中就可以看出来。在短时间内密集地推进系列改革,马不停蹄地深入调研后,2012年最后一天,领导人们并没有停下来,而是选择了学习——中央政治局就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进行了第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强调以更大勇气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在这个辞旧迎新的特别时间节点,选择就改革问题进行集体学习,并强调“勇气”,强调“深化”,强调“重要领域改革”,不仅让公众对2013年充满期待,更对中国改革和国家未来充满了期待。高层有魄力,改革才有动力;改革者有勇气,国家才有朝气。

  改革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改革者以政治勇气突破种种阻力解放生产力、解放人性、解放市场的历史。毫无疑问,我们是前一代改革者“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都有勇气一往无前的受益者。改革要前行,改革正在过大关,需要我们这一代人付出更大的改革勇气,因为容易改的都改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都是再也绕不过的老大难问题,都纠结着很多深层次的矛盾,需要更大的智慧和勇气去面对并解决。

  首先,需要改革者有“向自己开刀”的勇气。说到改革,改别人是很简单,最难的是改自己,涉及改革者自身利益时,改革者能否让渡不正当的既得利益?敢不敢“向自己开刀”?会不会负责任地出于一颗公心?具体来说,就是掌握着改革决策权的人有没有一种自我革命的勇气。实事求是地说,老百姓对此是有很大意见的,抱怨我们的改革常常“到官为止”:涉及百姓利益的,说改就改了,雷厉风行毫不留情,企业改制说下岗就下岗,社会福利说市场化就市场化;可一涉及官员利益,无论是规范公车,还是财产公开,还有革其他特权的命,往往是一改就停。改革者只改别人,而把自己当例外,这样的改革岂会有公信力?

  这一次高层在“向自己开刀”上作了很好的示范,八项规定首先规范高层,出行交通不管制,带头不讲官话套话,不住豪华酒店,带头公开家庭信息。从自己改起,限制自身的权力,这就是勇气。如果说以前的改革,需要突破观念禁区的勇气,那如今的改革需要的就是突破利益障碍的勇气。思想解放运动之后,姓资姓社的心理障碍没有了,最需要的是突破既得利益的障碍:享受着公车福利之类特权的人,有没有勇气让渡不正当利益?有着腐败机会的人,会不会将自己置于阳光之下接受监督?

  其次,需要有承担风险的勇气。真正的改革者让人尊重之处,不仅在于其治道变革的智慧,更在于其敢于担当的勇气。当年小岗村那些改革在中国历史上留下的最美剪影,就是那张按满手印的纸——没有他们承担风险的勇气,改革史也许将重写。从小岗村到深圳,从长三角到珠三角,我们的改革就是这些令人肃然起敬的“第一个吃螃蟹”者推动的,他们不计个人的得失,他们顶着种种误解,他们冒着被撤职被唾弃的风险,甚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改革才能够在重重困难中柳暗花明高歌猛进。

  摸着石头过河,不会没有风险。可如今一些领导干部,缺乏对风险的担当,瞻前顾后不敢改革,怕出了问题后丢乌纱帽,怕任期内弄不出政绩升不了官,信奉做消极无为的太平官,坚守“不出问题”就是最大的政绩。当这种“厌恶风险”的风气弥漫,官员不是争先恐后地比改革,而是比“不改革”,就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庸官驱逐好官的逆淘汰。

  此外,需要有公开透明的勇气,就是敢于接受民众的监督。说到底,勇气更是一种自信,如果自信经得起公众的监督,自信身上很干净,家庭财产能见得了阳光,就不会拒绝公开。还需要有让老百姓说话的勇气,尊重不同声音的勇气,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有理无处讲,有话无处说”才可怕。更需要民主决策的勇气,不要担心这会导致混乱,将决策权交给民众,还权于民,既能避免失误,更能减少阻力。

  改革者有勇气,国家才有朝气,人民也才有福气,国家需要有勇气有智慧的改革者引领前行!

    [中国青年报]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

——一论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

新华网北京1月3日电(新华社评论员)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中国先哲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深刻总结,也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现实写照。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深刻理解过去,我们才能知晓自己从何而来;深刻认识现实,我们才会知道要走向何处。改革开放创造出今日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而明日中国的前途命运,则取决于当代中国人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与意志。

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朝着十八大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前进,我们就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牢牢把握国家的未来。

回顾历史,改革开放突破了过时僵化的思维和体制束缚,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思想解放激发创造热情,制度变革释放生产活力。这场全方位的变革,深刻改变了国家、民族以及每个人的前途命运,终于使我们充满自信地大踏步赶上世界现代化潮流,曾经遥不可及的民族复兴“中国梦”变得日渐切近。

事实证明,没有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不会有中国的明天。瞩望未来,改革开放只有坚持正确方向,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人民生活才能不断改善,国家发展才能前景广阔,民族复兴才能变为现实。

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的改革之路会是一片坦途。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社会双重转型的压力,思想观念多元多样的碰撞,利益格局板结固化的隐忧,都让深化改革的脚步面临新的“躲不开也绕不过”的重重羁绊。面对风云变幻的国内外风险挑战,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既是在考验决策时迎难而上的勇气,也是在检验执行中攻坚克难的智慧。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延缓改革将会坐失难得机遇。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这是深化改革的硬任务,也是时代给出的必答题。我们别无选择,更没有退路。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宝贵的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解决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突破发展瓶颈,我们的事业定会天宽地阔、充满希望。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改革开放是一场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伟大变革。为了实现“中国梦”,前进道路上的问题只能以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让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力量,上下一心,攻坚克难,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新华网]

深化改革,不失时机

  “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会发出的坚持改革开放的进军令,热了人心。悉心感受,“不失时机”四个字,字字千钧。

  十八大报告中86次出现“改革”字眼。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考察就踏上深圳。第一次政治局会议,八项规定改作风。岁末最后一天,专题部署反腐工作……十八大开局40多天,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传递出不失时机深化改革的强劲信号,给了中国百姓极大信心。

  不失时机,就得有强烈的使命感。

  没有“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洗礼,就没有改革开放航程的开启;没有“杀出一条血路”的引领,就没有大江南北春潮涌动的新局;没有“南方谈话”的冲决,就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回望30多年历程,不难发现,改革开放具有历史必然性,同时,我们之所以走到今天,还在于每一个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人都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牢牢抓住了机遇。

  不失时机,离不开正确的群众观。

  13亿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推动改革的最大动力。改革开放从涓涓细流到惊涛拍岸,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每一点创造和累积,都来自亿万百姓的实践和智慧。如果说规律,这就是中国改革的一个规律。

  转型中国,利益纠结,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异常繁重。岁末年初,中央领导走进大山问计于民,做出了表率:越是攻坚克难,越要心怀群众,倾听群众声音。群众的话里有质疑、有期盼,有问题、有答案,好好听群众讲话,就能听到真经。

  我们今天仍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其中就包含改革的机遇。回到群众利益这个价值原点,让群众智慧和顶层设计真诚呼应,不失时机深化改革才有方向,才有动力,才有底气。(胡果)

    [人民网-人民日报]

 

 

相关报道

多部门出台一批民生新政策 涉社保住房就业等

  3日,记者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这些部门日前已陆续提出了2013年的工作目标,一批关系民生的新政策已经开始实施。

  2013年,人社系统将研究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合并实施和规范管理问题,出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政策,完善和落实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

  在近期举行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上,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表示,如果因为放松调控而导致房价快速上涨,住建部将会同监察部对这些城市进行约谈,直至问责。

  目前,以低保制度为核心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2013年,民政部将推动高龄老人津贴和生活困难老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基本覆盖,探索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

  2013年,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企业和居民负担还将进一步减轻: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适时将邮电通信、铁路运输、建筑安装等行业纳入试点范围;扩大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性担保业务规模并降低收费标准,开展政府采购信用担保试点,促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

    [新华网-人民日报]

已改革三十多年人民日报分析认为不宜将还"公平"债的重心过多压给教育

  北上广异地高考方案难于具体化,几乎都是由于教育改革与新的人口管理政策不配套。它显示出,对迅速膨胀的大城市人口管理,及如何减缓人口高度集中趋势,相关部门尚缺少充分考量与准备

  回想起来,“异地高考”从民间的吁请改变,到2012年底各省推出方案成为可以操作的现实,脚步快得有些不可思议。

  虽然被称为“高考洼地”的北上广,为了赶上2012年初教育部门承诺的“年底之前”期限,都只能给出一个过渡性或框架性的方案,而最终的门槛究竟有多高、哪些外来孩子能够在几年之后受益,仍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但是,现实中和网络上,一些有本地户籍的和外来孩子的父母们还在紧张忧虑,互相辩论,并向方案的制定者们施加着压力。

  “压力太大了。无论北上广方案如何制定,恐怕都难免要挨骂!”上海的异地高考方案公布前,一位教育界人士苦笑。

  “我也是外地人,但还是不希望有太多外来人和我的孩子挤占教育资源。”一个10年前通过人才引进渠道落户上海、孩子幼儿园在读的家长坦率说道。

  2012年在上海,两大人群之间的利益冲突时时被上升到“文化”层面。本地人的“排外”、“小家子气”与外来务工人员的“超生”、“不良习惯”等话题,沉寂许久之后,又被高频提及,时常演变成充满怨怒、夹缠不清的民间口水仗。争吵的双方似乎都忘了,这座城市的义务教育阶段,已有50多万外来孩子在读,四成中小学学生没有本地户口,一二年级学生中外来子弟甚至超过了50%。

  2012年夏,我曾因采访走进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这是本地一所兴办了60年的老牌公办学校,如今在校生里约半数是外来人口。一样的校服,一样天真可爱的笑脸和标准普通话,一样会在擦身而过时礼貌问候“老师好”,分不清什么外来本地、城里乡下。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告诉我,班上谁成绩最好,哪个同学关心集体,谁和谁是好朋友。

  读三年级的小浩宇因为同桌是安徽人而在地图上找到安徽,还羡慕同桌“能回老家玩”——没有父母辈的历史成见与心理隔阂,也没有那么多功利的、“文化”的计较。而那些外来孩子中,不少是从小就随父母生长在城市,乡村成了只在逢年过节才回去的遥远之地,即便短暂“留守”,最终的归宿也在城市里。

  见过这些就会明白,所谓“异地高考”的变革,已是势在必然。只是,每一次改革都会带来利益的重新分配,而改变凝固了几十年的高考政策、大学招生格局,关涉家家户户、关涉中国人最为重视的儿女教育和前程命运,又正值人们维护个人权益意识空前强烈的社会时期,它所激发起的恐惧不安、不公平的担忧,自是格外强烈。

  仅有指责与怨愤是不够的。表面看,这只是一个教育问题,向更深处看,却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复杂系统工程。利用这次政策调整,我们要还的是近几十年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对农村、农民的积欠,是对大城市仍然铁板一块的户籍管理制度和捆绑福利保障体系的反省和清理,也是对政府能否科学统筹规划区域社会发展的真正考验与挑战。

  北上广异地高考方案难于具体化,几乎都是由于教育改革与新的人口管理政策不配套,它显示出,我们的政府对于正迅速膨胀的大城市的人口管理,以及如何减缓这种人口高度集中的趋势,尚缺少充分的考量与准备。

  固化了几十年的制度一朝松动,多半会有多米诺骨牌一般的效应。我不太担心北上广会“洼地依旧”,却担心一招不慎,会让“教育公平”的变革带来新的机会不公平。高考毕竟只是教育中的一道关卡而不是教育本身,前端的薄弱、有失均衡不能寄望于在这一道关口松动换来平等甚至优待。一个社会,如将还“公平”债的重心过多压在教育身上,原本已够沉重的教育说不定会更加步履踉跄,迷失所往。(本报记者 姜泓冰)

   [新华网-人民日报]

餐桌上的新风 也能品出一个政党的严格自律

  近期以来,我们党和军队有许多新风引人赞叹和关注。从习主席与战士同吃自助餐,到网上热传的习主席在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时“四菜一汤”的菜谱,以及军内外传出的转变作风的美谈,让群众感到新风扑面。

  来自于人民的共产党,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历来对大吃大喝等奢侈之风保持高度的警觉。当年,陈嘉庚到延安,毛泽东用亲手栽种的蔬菜和邻居送来的一只母鸡来招待他;在重庆,蒋介石则用800多块大洋一桌的盛宴来款待他。陈嘉庚却从餐桌上品出了两个政党不同的未来,他断言:“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在餐桌上,很能体现一个政党的精神追求。1957年大年初一的早上,毛泽东请40位党外人士到中南海开座谈会,招待大家吃了一碗肉末挂面。这顿简单的年饭使党外人士既吃惊又敬佩,有人当场赞曰:大年初一吃肉面,好看好吃更添寿。一碗肉末挂面,让大家领略到共产党人开创的一代新风。邓小平1975年重新“出山”不久,便在一次高级干部会议上强调:像我们这样的人,到下面去调查研究,不要给地方干部增加负担,不要搞什么招待,生活方面特别是在吃的问题上,我看西红柿炒鸡蛋就不错了。

  在餐桌上,也能品出一个政党的严格自律。1980年,张震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他的老上级杨勇在京西宾馆请他和另外几位调进调出总参的老同志吃了顿饭,却受到中纪委常务书记黄克诚的尖锐批评:“越是老部下,越要严格要求。”张震讲到,对于黄老的批评我们心悦诚服,表示饭费平摊。杨勇同志坚决不同意,从自己工资里拿出400元钱,并向黄老作了检讨。更令人回味深长的是,张震将这件事情写入了自己的回忆录。

  “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在改进工作作风上,中央政治局制定了八项规定,中央军委出台了十项规定,之所以得到群众拥护,是因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头践行,令行生威。据悉,在军队高层最近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与会代表都严格遵守新的规定。

  现在看,从简接待,并非阻力如山;吃喝无度,对人对己都没有半点好处。不论是为了党的形象和事业,还是为个人健康,都应该狠刹吃喝风。新春佳节就要到了,期盼今春能让餐桌上的新风,吹向每一座城市和乡村,吹进每一个单位和家庭。(陶克)

    [新华网-解放军报]

 

 

 

相关链接

巴人论评:人民医疗保障权利的丢失才是看不起病的根本原因

巴人论评:中国教育真的很狗屁!

巴人论评:危机四伏的中国官僚体制改革

巴人评论:“农民工”的利益为什么总是被忽视?!

巴人论评:“党中央无时无刻不在关心下一代”

巴人论评:反腐败的“稻草人”

巴人论评:杀了郑筱萸 还有后来人

巴人论评:58年后“渣滓洞”呲牙咧嘴大笑

巴人论评:为什么“要官”?为什么“别找我”?!

巴人论评:女子网球世界排名遐想

巴人论评:法律执行难监督难的困惑所在

巴人论评:教育改革与“零工资”

巴人论评:党领导我们活也活不起死也死不起

巴人论评:有多少决策可以依法进行?!

巴人论评:中国会不会亡?!

巴人论评:美国小公司制造“狼烟”与中共“跟踪”

巴人论评:由“瞎子阿炳”联想到发展中国文化

巴人论评:谁当为宪法修订与违宪审查角色

巴人论评:房地产腐败催生经济泡沫 撂倒执政党主政

巴人论评:“人大代表”还是“大人代表”

巴人论评:权力体制何能防腐反腐?!

巴人论评:走科学创新之路 建设民主、富强、文明国家

巴人论评:一部法案何须“原则通过”?!

巴人论评:中共开始为农民生存松绑

巴人论评:社科院要先刮掉脸皮 再投产院士

巴人论评:院士队伍在“此地无银三百两”中继续"扩容"

巴人论评:中国农民与上访制度的博弈

巴人论评:微软拿技术创新之手扭断中国计算机软硬件脖子

巴人论评:四川教育局管理之下学校为什么会闹鬼?

巴人论评:县委书记营私结党彰显中国民主体制极度虚脱

巴人论评:中国学术贫困之根本原因何在?

巴人论评:制度适时创新决定中国发展 权力腐败必致于执政党灭亡

总算打雷了 北京正局级干部试验公开竞争[评论]

巴人论评:科技发展规划必须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巴人论评:缺失民主,中国的发展就是畸形化,必将危机重重

巴人论评:“敬畏大自然” 何“反科学”之有?!

巴人论评:大才何须选 “无为” 可致焉

巴人论评:执政党漠视安全生产就是政治上默许屠杀生灵

巴人论评:从灭孔子到祭孔子 中共还想学好

巴人论评:人才是推动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巴人论评:揭露学术剽窃联想到中国出版业

巴人论评:文凭是学历,诚实是品质

专题评论:撤销中共宣传部 中国科学和发展大踏步

巴人论评:政治领域中的科学撂荒是环境保护的最大障碍

巴人论评:中国急需大批教育家有所作为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