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我们都是空气质量‘小偷’” 北京近半监测站“爆表”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3-01-14

 

“我们都是空气质量‘小偷’”

  各地空气质量指数“爆表”,专家认为雾霾来自生活污染和区域性污染,应以法律固定环境优先原则

  最近几日,“爆表”一词已成热词。

  “爆表”是网友对空气质量指数(AQI)超标的戏称。在空气监测中,空气质量指数设定的最高数值为500,AQI超过500的即为“爆表”。

  连续几天,东北、华北、长三角、中部、西南部地区均出现空气重污染的天气,多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实时监测数据“爆表”,北京尤为严重。

  截至1月13日20时,记者统计发现,北京、石家庄、邯郸、保定、长春5市昨日空气质量为“重污染”,其中北京的空气质量指数为498,石家庄、邯郸、保定空气质量指数已连续3天达到最高值500。

  “每个人都在排放悬浮颗粒”

  杜少中说,大家在空气污染的环境下都不能幸免,制造空气污染每个人都有份

  昨日中午,北京市环保局前新闻发言人杜少中发微博称:“一年一度空气质量高峰论坛,随爆表声高走拉开帷幕。北京空气质量按年算从未达过标,……就像病人高烧,只管看表换表不管退烧;看见小偷只喊包丢了不管抓贼。更有趣的是:小偷也跟着喊,比别人喊得还起劲,警察、小偷扭在一起时众人帮着小偷。都咋啦?”

  谁是“小偷”?谁从我们身边“偷”走了健康?

  “我们都是‘小偷’”,杜少中说,这里的“小偷”,不是指某一个排污企业。每个人都在排放碳,排放悬浮颗粒,“不能喊着‘你们应该减排’,而是‘我们应该减排’”。

  他说,虽然政府的责任更大一些,但政府是由谁组成的?企业是由谁组成的?都是单个的人。不能只强调别人的作用,而忽视自己的作用。

  至于微博中提到的所谓“一年一度空气质量高峰论坛”,杜少中说,微博发出后,总有人问哪儿有这个“论坛”,他们也想参加,不过,他所说的“高峰论坛”并非真实论坛,而是指每年北京空气质量恶化后在网上激起的强烈反应。

  1月12日,倡导“每天都走路,老头能上树”,一天不外出走动就憋得难受的杜少中,还是被严重污染的空气给中途憋回家,“老这样的天,上不了树了”。

  针对网友“虎仔-虎妞”提问“为啥北京这两年的空气比以前差?”杜少中回答:“就像你家里的卫生,打扫的人少糟蹋的人多,肯定越来越不好!当然这只是类比,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要比保持家里卫生复杂得多。”

  杜少中表示,他愿尽最大力呼吁公众:同呼吸,共责任。大家在空气污染的环境下都不能幸免,制造空气污染每个人都有份。“这几天最好就待家里,哪也不去,别再出门给空气污染‘添堵’了”。

  “PM2.5是新问题”

  目前,造成雾霾天的主要原因来自生活污染和区域性污染

  从今年1月1日,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共计74个城市,496个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监测点位按照新的空气质量标准监测并发布数据,并以空气质量指数(AQI)描述空气质量。

  按技术标准,空气质量指数大于300,指数级别为六级,属于严重污染。

  随着社会发展,工业逐渐密集,汽车增多,PM2.5逐渐成为主要污染物。昨日,全国人大环资委办公室原副主任、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说,PM2.5是现阶段一个突出的新问题。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网站1月12日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显示,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站点检测数据超过300,即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这33个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地区。

  昨日,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马中表示,近几年,随着工业从主城区的外迁,大颗粒物(PM10)的污染已逐渐减小,目前,造成雾霾天的主要原因来自生活污染和区域性污染。

  其中生活污染包括汽车排放和建设消费;而区域污染则是同一区域内,虽然市区内没有污染源,但郊区和周边连片城市排放的污染,会输入进来。

  马中认为,目前全国各地的空气污染多数跟这两种因素有关。

  “这是一个新问题。”马中说,如今城市污染的结构已发生变化,原来的老问题是脱硫、减排PM10,而今需要针对PM2.5进行有效的减排措施。

  对此次京津冀地区雾霾天,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说,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气象原因,主要是空气不流通、不流动,这使得污染物容易积累,水汽在空气中含量高。

  北京污染严重,是由于三面环山,地形不利。他解释说,污染物随着很弱的偏南风灌到山坳里,气流随着山上升,气体温度下降,一冷凝结成雾,汽车尾气排放的颗粒物跟水汽混在一起,能见度就特别差。

  其次,是因为人为活动排放多。“冬天要取暖,要烧煤,汽车排放也多,遇到这种天气,能见度本来就差,汽车还走不动,堵在路上,排放就更厉害。”

  另外,还因为空气不流通时,污染物堆积在大气中,有一部分污染物的气体转化成了颗粒物。“比如二氧化硫转化不出去,一吸水,原来很小的粒子就变大了,人眼都能看到了。”

  PM2.5来源已不再是谜

  杨利民认为,类似的极端天气出现,与大气稳定性较强,污染物无法排除有关

  1月12日晚7点,武汉9个监测点中,6个空气质量指数超过300,为严重污染。其中,汉口吴家山PM2.5的24小时滚动平均浓度达396微克每立方米,指数达431,逼近“爆表值”。

  刘峻是武汉民间环保组织“绿江南”的发起人之一。

  他说,去年6月11日武汉PM2.5超标,比今年这次要严重。当时,中心城区测量的指数达到613,这次看到的最高指数是500多。

  对其中原因,刘峻认为,主要是前一段低温,而最近回暖,500米以上高空的空气温度比下面低,上下空气上下交换受到限制,空气基本静止,造成大气颗粒物就像悬浮在水中变成凝胶状。

  刘峻从去年3月份追踪武汉地区的PM2.5数据,他发现,只要不刮大风,方圆100-200公里范围内的PM2.5的浓度差不多,郊区和中心城区没有什么区别,“农村也一样糟糕,如果没有风驱散,颗粒就像溶解在水里一样的均匀分布”。

  “现在民间对于PM2.5的成因已不再是谜。”武汉民间环保组织“绿江南”的发起人之一曾祥斌律师称,都知道污染颗粒来源,也知道去管理建筑工地、汽车尾气排放、监控污染企业等,武汉市也不缺各种各样针对企业的条文、条例、措施,但在执行、监管层面根本没有跟上。

  就曾祥斌所知,武汉市目前还没有和周边地区就空气污染问题产生联动。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学会低碳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利民认为,出现类似的极端天气,与大气稳定性较强,污染物无法排除有关。

  针对每个个体,杨利民说,应倡导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减少机动车出行,鼓励公交系统、步行、自行车出行。

  另一方面,应加大对工业企业,尤其是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的技术改造,包括国家发改委也曾组织过“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

  不过,力度还不够。在企业观念上,还没有切身感受到对企业产生致命的经济伤害,企业行动力还不强,缺乏“切肤之痛”,得过且过。

  专家建议增加“除尘电价”

  骆建华建议继续修改环境法,将可持续发展,环境优先的原则用法律固定

  1月1日开始,74个城市已先行监测并公布PM2.5的数据。昨日,环保部有关人士表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已有统一部署。

  全国人大环资委办公室原副主任、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最近正在撰写一份关于未来10年解决生态环境污染的报告。

  他认为,在监测机制建立后,需要在制订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达标时间表,然后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订治理规划,定期检查,完成达标。

  骆建华认为还需推动征收环境税、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税;将环境问题处理的成本内部化,在电价征收了脱硫、脱硝电价后,将大颗粒物排放问题解决了,目前,还应考虑制定除尘电价,解决微小颗粒物的问题。

  骆建华还建议继续修改环境法,将可持续发展,环境优先的原则用法律固定。另外,还需具体规定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法律明确环保投入需占GDP2%-3%。通过这些措施,才能逐步解决PM2.5的污染问题。

  新京报记者 涂重航 吴伟 金煜 北京报道

    [新京报]

北京周边重度污染 环保部官网称京城轻度污染

  北京及周边地区依然被雾霾笼罩,环保部官网上却有一条“北京:轻度污染”的数据。环保部官网数据中心显示:1月12日,北京空气污染指数174,空气质量“轻度污染”,而与北京相邻的石家庄、保定、邯郸三地空气污染指数均高达500,空气质量“重度污染”,天津、唐山等地空气污染指数也高达400多。

  从1月11日开始,雾霾笼罩北京,刺鼻的气息让许多市民感到不适,他们不断从网络和媒体获得北京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测数据。北京环保监测中心1月12日的数据也显示,北京绝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状况为“严重污染”。

  然而,在环保部的网站上,北京为何只是“轻度污染”?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有关负责人对此表示,空气质量日报的发布周期是前一日12时至当日12时,1月12日发布的日报实际包括了11日12时至12日12时的时间段,由于人们的感受是对一整天或某一时刻,因此会与日报数据产生一定差异,“另外,各个点位的污染程度也不完全一样,而我们发布的日报是各个点位的平均值”。

  1月13日,记者致电环保部环境监测司质量监测处,值班人员表示,环保部网站数据均直接由各地环保局提供。北京市环保局宣教处郭姓负责人则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环保部的那个数据是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我们现在是按照国家新公布的这个新的空气质量标注AQI——空气质量指数。API是用3种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来计算,AQI不一样,是用6种污染物来算的。”

  2012年5月,环保部印发通知开始推进“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在原来监测API数据的基础上,要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新增指标(PM2.5、一氧化碳、臭氧)监测,形成AQI指数。北京市环保局宣教处郭姓负责人认为,这就是环保部网站上的数据与北京市自己公布的数据不一样的原因,一个是空气污染指数,一个是空气质量指数。

  在环保部官网1月12日的API日报中,北京与石家庄等周边城市的数值相差悬殊,这又是为什么?记者从河北省环保厅了解到,石家庄、保定等地污染严重,而且其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这在API计算范围之内。石家庄、保定、邯郸三地的API与AQI均达最高值:500。

  1月13日傍晚,环保部官网数据中心更新1月13日API日报,这次,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为498,污染程度为“重污染”。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实时数据显示,北京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物自13日零时以来,均呈快速上升状态。(记者王怡波)

    [中国青年报]

 

 

相关报道

空气严重污染时可否单双号限行

  一面工地、企业、锅炉减少污染排放,一面对于机动车排污却持放任态度,两相抵消,这种空气污染应急,效果可想而知。

  PM2.5最高接近1000,达世卫推荐健康标准的百倍,连续雾霾天,使得北京的空气污染不断刷新纪录,昨日上午,北京气象台更发布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

  面对连续重污染天气,北京市已宣布实施应急方案。不过,该方案对于机动车,这一重要的PM2.5排放源,缺乏有效的约束措施。方案主要与之相关的,是限制三成公车上路,但是赶在周末,公车大多停驶,所以限制的作用基本不大。而且限制公车措施的执行,很难以全面统计监督,公众更无从了解。

  不约束机动车,结果就是,北京街头拥堵仍然严重,有的人为免受空气污染之害,反而会主动驾车出行。这均会加剧本已令人恐怖的空气污染,这也让偌大的城市陷入“公地悲剧”之中。

  污染天全民参与减排,机动车减少上路,媒体、政府都发出过倡议,但效果难令人如意。这就提醒我们,空气污染的紧急事态下,全民参与的减排,不能仅靠呼吁和自觉,而应有明确的规则。为此,可否考虑完善应急方案,例如,在空气严重污染时,实行单双号限行。

  单双号限行,北京只在奥运期间实行过,可能考虑到这一方案影响面太大,奥运之后,单双号限行就被较温和的尾号限行所替代。现在如果重启这一严厉措施,有人也许会质疑,这是否必要。

  得承认,单双号限行会给民众工作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但是,这种不便,与严重空气污染带来的健康损害相比,显然是居其次的。其实,主要几个PM2.5排放源里,机动车危害最大,因为机动车离我们的生活最近,一个烟囱高几十上百米,机动车尾气管的高度不到半米,它排放出来的颗粒物,高度与人体呼吸的位置最接近。机动车的PM2.5排放既然位于健康威胁之首,那么应急预案理应对此拿出最有力的措施。此其一。

  其二,污染天气如何遏制污染物快速上升,目前应急预案有减少施工、锅炉、企业减排等多种措施,这些措施执行起来很不容易,相关部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取得了一点点污染物减排效果,但大量机动车上路排污,轻易就将这些效果给抵消掉。一面减排,一面对于机动车排污持放任态度,这种应急,效果可想而知。

  当看到,由于近些年污染治理,北京工业大量外迁,燃煤锅炉改造接近尾声,所以,靠工业、锅炉减排等方式,降低污染危害,空间不大。有研究表明,机动车排放对PM2.5的贡献值达到38%,远高于其他排污源,因此,重污染天应急要想取得实效,不可能将几百万辆机动车排除在外。

  污染天单双号限行的操作,并不复杂,只须与污染级别挂钩,重度污染即可启动。限行通知可通过广播电视、短信微博、道路显示屏等,广而告之,限行期间,交警要加大执法力度,同时对特殊情况免罚。通过气象环境预报,在污染天即将结束前,提前发布通知,确定限行终止时间。限行同时,不妨借鉴奥运经验,在重度污染天,政府封存公车,为公众作出表率。

  污染天单双号限行,会给民众生活带来影响,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当空气污染严重到成为一场“灾害”的时候,是为了减轻污染,还是方便出行,每一个市民都有责任做出选择。相信只要政府的说服到位,民众并非不可理解,而且这一措施,只限于严重污染天,一年可能没几次,最多也就几天而已。

    [新京报]

新华网评:雾霾袭城,别只火了防毒面具

  邓海建

  截至1月13日零时,记者统计发现,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检测站点检测数据超过300,即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雾霾与气象、污染排放有关,PM10和PM2.5是近日空气首要污染物。据悉,阴霾天气还将进一步扩张。(1月13日《人民日报》)

  微博里、茶坊间,到处是“爆表”的传闻,到处是“亲,你买口罩了吗”的问候声。阳光、空气、水,这是生命的三要素,这也注定是让人无处可逃的东西。今天看来,提供民众干净卫生的空气,俨然已是一种迫切的公共责任。

  我们的空气怎么了?这是一个科学命题。污染的加剧,生态的蝴蝶效应,都可能飘荡成今日有毒有害的那一颗颗尘埃。眼下而言,第一要紧的不是追根溯源,而是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城市的信息发布机制“该出手时就出手”了吗?雾霾迟滞不散,环境问题随时可能演变为公共卫生事件。及早将有害天气的讯息传达给公众,借助短信、微博、广播、电视、社区宣传等网络平台,告知真实的天气情况、提升公众预防能力。事先未雨绸缪,好过事后的仓促应对。

  二是公共应急机制更有智慧了吗?多条高速多个收费站关闭或交通管制,因进出港航班延误或取消、千万旅客出行受到影响。在这些链式反应的背后,是一个个被雾霾天气改变的人生。在城市肌体之上,雾霾改变了一些稳定的秩序,如何应对这种“改变”,不仅是决策机制问题,更是民生取向的拷问。譬如北京出台“在遭遇极重污染过程的区县采取党政机关带头停驶公务用车30%等强制措施”,不仅加大对燃煤锅炉、机动车排放、工业企业等重点大气污染源的执法检查频次,更直接要求土石方施工工地减少土方开挖规模、停止建筑拆除工程等。类似应急之举,不仅应推而广之,更应成为常态的制度。

  三是防治大气污染,明确责任了吗?前不久发布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首次明确大气质量改善的目标,要求到2015年重点区域PM2.5年均浓度下降5%,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下降6%。尽管在具体目标上各有各的差异,但从大气治理的格局看,谁也不能独善其身,任何以邻为壑或投机取巧的作为,都可能加剧雾霾天气的形成与治理难度。

  越是雾霾蔽日,越是怀想风清气爽、天高云淡。减少雾霾发生,不仅是政府责任,更是公民义务。少开一次车,少浪费一点资源,天空都会明媚清爽一点。面对雾霾袭城,但愿别只火了防毒面具而已。今天,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一切是那么地迫在眉睫。

    [新华网]

比雾霾更让人窒息的是应对乏力

  我是在头晕脑涨中开始写这篇评论的。浓重的烟雾,刺鼻的气息,熏得我喘不过气来,胸口像压着重物。恶心,胸闷,焦躁不安,又不敢开窗,开窗怕被爆表的颗粒物毒死,不开窗又怕被二氧化碳闷死。我年轻并且常锻炼,尚且如此,可见这次污染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BBC报道称,12日北京的污染指数已飞越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危险等级。“厚德载雾,自强不吸”——网友的恶搞和自嘲,既是无奈,更是窒息之下的不满。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出于对北京空气污染的忧虑,有外国运动员曾声称要“戴着口罩来北京”——这种姿态曾让国人觉得很夸张,甚至不满地将此解读为对东道主的不尊重。这几天走在北京街头,看着许多人为防雾霾而戴着厚厚的口罩,就会充分理解外国人当初的忧虑。据报道,北京部分药店的防尘口罩已面临断货。

  让人窒息的脏空气毒空气,逼着中国人思考粗放式的发展和自私的现代文明带来的恶果。这一次的重污染天气是如何形成的?尚无权威的报告和分析,但显然,肯定是长期以来粗放式的发展所累积的恶果。GDP数字有多虚高,今天的PM2.5数字就有多高。中国人不仅正面临着“一边开宝马一边喝污水”的悲惨式发展,也面临着“一边住别墅一边被熏死”的危机。

  面对雾霾,民众的应对尚属理性,并没有习惯性地带着受害者的情绪和站在道德高地上将问题都推给别人,推给政府,而是反思自身的高碳生活对环境的破坏作为。此次雾霾中的颗粒物主要来自煤炭消费和机动车尾气,PM2.5爆表,我们不只是受害者,也是施害者,我们为了取暖而消费的煤炭,为了出行方便而使用的汽车,伤害着我们自己的肺。这种反思下,很多人都在雾霾天中停驶汽车,倡导低碳生活,从自己做起应对环境危机。

  相比公众在重污染天气中的自省和成长,政府相关部门在这一次雾霾危机中的预警不足、反应滞后、服务缺位让公众在被雾霾包围下的憋闷中又添了一层“堵”。比“爆表”的PM2.5数字更让公众喘不过气来的,是政府部门应对雾霾上的少作为。

  雾霾笼罩中国一些城市已有两天多了,虽在及时披露有关信息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可至今还没有政府部门向公众通报此次雾霾天气的成因,政府部门提供的警示和服务也严重滞后。据报道,这种恶劣的雾霾天气还将持续,就到工作日了,学校应不应该停课,公共交通应该如何作为?是否应采取人工降雨缓解污染,政府对此似乎并无准备。

  更让人无法原谅的是,政府并未以让舆论和公众看得见的方式去努力治理雾霾问题,并没有让公众看到政府的努力。这不是中国第一次遭受雾霾的围困了,2011年年底时弥漫大半个中国的雾霾,至今仍让公众记忆犹新。雾霾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政府会采取哪些措施解决雾霾问题?雾霾天来临时政府该如何提供公共服务加以应对?可从这几天的应对看,政府部门与以前相比仍没有长进,没有经验,没有服务,缺乏应对准备。

  伦敦当年也曾被雾霾围困,可在看得见的努力下,伦敦成功地摆脱了污染和“雾都”的帽子。1952年那场大雾之后,英国人痛定思痛,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以后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针对各种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并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随后又采取系列措施抑制交通污染,并制定了国家空气质量战略严惩不达标地区。可面对这一次可怕的雾霾,我们的政府部门作了哪些努力呢?

  雾霾袭击中国的这几天正逢周末,政府部门似乎都在休息——生产方式的转变不是一句空话,让人窒息的雾霾天嘲弄着那些高调的环保口号。曹林

    [中国青年报]

十面“霾”伏,亟须从“吐槽”走向行动

  连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持续遭遇严重的雾霾天气,大雾造成严重空气污染,多地PM2.5值濒临“爆表”,北京城区PM2.5值曾一度逼近1000。昨天上午,北京市气象局发布历史首个最高等级的橙色霾预警。据悉,雾霾势力将进一步向南北扩张。

  如此全国大范围严重空气污染,实属罕见。虽然节能减排一直被列入宏观调控的内容之一,但此次近半个中国的雾霾天气无疑让人们看到,节能减排的任务还远未完成,在经济转型期如何防控PM2.5已经迫在眉睫。

  有人说PM2.5之害猛于虎,此话现下听起来一点也不过分。如果说应对其他灾害性天气人类多少还留有余地的话,那么在雾霾面前我们显得相当捉襟见肘,甚至毫无准备。雨雪冰冻的极端恶劣天气,人们还可以选择不出门,可是谁敢说不呼吸空气呢?雾霾天气下,每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网上流传着各种“吐槽”,戏谑中透着的更多是无奈。事实上,此次雾霾灾害考验的不仅是人们的呼吸系统,也同样考量着政府有关部门的危机应对能力和公共服务意识。

  从源头上治污、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是防控PM2.5之本,但这终究是长期规划。回归到当前的现实问题,面对眼下挥之不去的严重空气污染,政府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公共职能,来帮助公众减少呼吸污染空气的机会,尽可能地降低PM2.5浓度,此时此刻,这显然比空谈什么远景规划更重要。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这样的严重污染天气下,我们有没有必要给孩子放假,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待在家里?我们是否应该建议企业,采取调休、轮休的形式,给员工放假?我们有没有通过手机短信、政府公告的渠道,提醒市民“尽量宅着”,出门要戴口罩?遗憾的是,目前只看到北京市的教育部门启动应急预案,要求部分区、县学校停止学生户外锻炼;卫生部门和气象部门提醒市民减少外出,如必须外出要戴口罩。而在空气同样严重污染的其他地方,却很少看到类似公共服务。这足以表明不少地方从民众到政府部门,都没当回事。

  同样值得拷问的是,对那些增加空气污染的企业和行为,政府有没有及时采取措施?相关数据表明,北京PM2.5的污染源中,机动车的排放占22%,煤炭污染占16.7%,工业喷涂占16.3%,城市扬尘污染占16%。既然污染源很清楚,就可以有的放矢,进行必要性干预。比如说,根据北京市的相关规定,在极重污染日,要求在京机关企事业单位停驶30%公务用车,施工工地停止土方施工,冶金、建材、化工行业污染减排量上升到30%,那么公众有理由追问:这“两个30%”的预案都启动并得到落实了吗?

  在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越来越被强调的今天,雾霾天气丝毫轻视不得。在“雾都”伦敦,雾天曾经有过惨痛的教训:1952年冬天,由于空气污染严重,英国伦敦浓雾持续一周不散,这期间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浓雾散去之后又有8000多人相继丧命。虽然我们此次雾霾天气没有像“雾都劫难”那般惨痛,但同样值得警示。北京市民已经在抢购防尘口罩,部分药店甚至卖断货,让人不由得想起有城市因为水污染而全城抢水的情景。在雾霾灾害天气下,如何完善政府公共服务,与百姓共呼吸,值得深思。(李龙)

    [广州日报]

雾霾围城,预警之外还需公共行动

最近两天,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天之中,中央气象台为此发布了大雾黄色预警。环保部门的数据显示,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北京全市普遍长时间达到极重污染程度,多地PM2.5浓度“爆表”。最新消息称,北京市部分地区将启动极重污染日应急预案,包括党政机关带头停驶公车30%,中小学未来3天停止户外锻炼活动。(综合1月13日《新京报》《京华时报》)

当网友们调侃着这场雾霾是“适合草船借箭的日子”时,身处其中的人却用身体感知到“老天变脸了”。身处雾霾和污染天最严重的京津冀地区,笔者此次饱受其害——先是咽部严重不适、干咳,继而重感冒症状出现。这种身体感知与气象台发布的预警、环保部门公布的数据,完全契合。这一次,相关部门通过网络、微博、电视、广播等渠道发布的空气质量信息,极不多见地得到了市民的高度关注。

雾霾围城,不是第一次。去年稍早一些的时候,一场持续十多天的雾霾天气,就曾笼罩十余个省份。严重的雾霾天气,不仅仅导致呼吸道患者增多,也让航班、高速、城市道路交通深受影响。

相较于暴雨袭城、暴雪封路、南方冰冻等自然灾害,雾霾围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导致的损失,一点都不小。可以这样说,频发的雾霾天气,已经是一种新的城市社会风险,需要公共行动予以防控和纾解。

对暴雨、暴雪、冰冻等气候灾害,我们逐渐摸索和积累了很多应对方案,譬如完善城市的排水系统、撒盐清雪等。对于雾霾天气,我们能做的显然不仅仅是预报和预警。从预警的角度讲,即便是建议市民尽量减少出行,只要工作时间和上课时间不调整,之于上班族和学生也只能是“雾里看花”。但多方面的应急调整,是预警部门力所不逮的。从这个方面说,北京市制定并实施《北京市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是可圈可点的,因为这种具有统领各部门意义的方案,将城市应对严重雾霾行为上升到了公共行动。

研究表明,PM2.5的主要来源有机动车尾气、扬尘(建筑扬尘、道路扬尘等)、燃煤。在不利于大气污染扩散的雾霾天气中,任由PM2.5污染物继续排放和累积,将加重污染程度和延续时间。是以,面对频发的雾霾污染,各地需要一个高效力的应急方案。

比如,机关公车大比例停驶,甚至可以把“无车日”预留到雾霾高发期;建筑工地暂时停工,污染物排放量几十倍于绿标车的工地黄标车不得上路;废气高排放企业要减产限产;中小学要强制取消户外运动甚至暂时停课……总之,通盘考虑降低污染程度、缩短雾霾时间。

当然,更具根本性的公共行动,是向生态文明回归。这既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工业生产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力度,也需要增加和优化公共福利,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避免汽车保有量的无度增长,还需要城市生活方式向低碳化转变。既然同呼吸,就应该共责任。雾霾终会散去,但公共行动的责任永远不能散去。燕农

    [新华每日电讯]

执行空气污染应急预案人人有责

空气污染爆表,PM2.5突破900。近几日京津冀地区的雾霾天气持续,严重影响老百姓日常生活,因呼吸道疾病送医的人数增多。空气污染以看得见的方式,肆意强调它的存在感。据专家预测,雾霾天气将持续到1月15日以后。政府实施强有力的环境治理措施,已经迫在眉睫。

北京市环保局大气处处长于建华告诉记者,当一个或多个区域24小时AQI指数达到500则为极重污染日。在极重污染日,施工工地停止土方施工,冶金、建材、化工行业的污染减排量上升到30%,在京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带头停驶公务用车30%(据1月13日新华社)。

通过媒体的反馈,我们可以得知政府应对空气污染的应急预案并不止于停驶部分公务用车。北京市教委启动了应急预案,要求极重污染区域区县中小学生未来3天停止学生户外锻炼身体;环卫部门启动紧急预案,要求道路清扫车先洒水再扫地,避免清扫作业中的扬尘加重污染;市城管执法局要求各级城管执法部门启动施工降尘、道路遗洒专项检查。政府各个职能部门切实“动”了起来,努力减少污染。

但是,仅仅只有这些行动还不够。正如环境专家所言,这次雾霾锁城的主因在于区域污染与城市污染叠加。因此,化解京城雾霾天不能简单依靠京城自救,还需中国整个中东部地区共救、互救;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行动,还需要全体公民的共同防污减排。

周一到来,人们重新开始忙碌的工作。咒骂雾霾天气,可能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而接下来,私车照开、空调照开、香烟照抽,人们的生活照旧。其实,我们既是空气污染的受害者,又何尝不是污染环境的“胁从犯”。治理环境,政府有责,然而百姓也不能袖手旁观。在政府执行空气污染紧急预案之时,每一位理性的公民都有责任检视自己的行为,为防治污染作出贡献。

短期看,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紧急预案有效果,但应进一步完善。各城市的政府相关部门,也应互相借鉴,实施有力的防污减排应急措施。以停驶公车而言,AQI指数达到500即启动紧急预案,那么指数达到900又该停驶多少公车?40%?50%?除公车之外,私车是否也应部分停驶?长远看,我国出台环境基本法的进程需加快,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全国统筹,通过法律明确政府、企业、公民等不同主体的责任,才能真正防患于未然。

空气比法律还要公平。每个人都同呼吸在这片天空下,无人能得到空气的另眼看待。为了自己和亲人的健康、为了长久生活城市的清洁,自觉减少空气污染,人人有责。今天,让我们从乘公交、地铁上班做起,从少开一小时空调做起,从少抽一支烟做起。

    [人民日报]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