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3-01-20
我国拟设三大海洋经济圈 西沙中沙将建度假基地
新京报讯 (记者郭少峰
邓琦)我国要建设北部海洋经济圈、东部海洋经济圈和南部海洋经济圈三大海洋经济圈。国务院印发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规范中沙群岛、西沙群岛旅游开发活动,建设热带海岛风情休闲度假基地。中国政府网前日全文公布了这一规划。
加大深水领域油气勘探
规划提出,北部海洋经济圈由辽东半岛、渤海湾和山东半岛沿岸及海域组成。东部海洋经济圈由江苏、上海、浙江沿岸及海域组成。南部海洋经济圈由福建、珠江口及其两翼、北部湾、海南岛沿岸及海域组成。在这三大海洋经济圈中,唯独在对南部经济圈定位上提出了“维护海洋权益”的问题。
规划提出,南部海洋经济圈海域辽阔、资源丰富、战略地位突出,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也是我国保护开发南海资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基地。
依据规划,十二五期间,要规范中沙群岛、西沙群岛旅游开发活动,建设热带海岛风情休闲度假基地。发展热带休闲和观赏渔业,推进西沙渔业生产服务基地和海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加大琼东南盆地深水领域的油气勘探开发力度,鼓励发展商业石油储备和成品油储备。加大对南海海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
建立海岛监视监测系统
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经过统筹考虑海岛的区位条件、发展潜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将重点开发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和广东横琴岛。
规划提出,要严格海岛资源保护和开发管理,建立海岛监视监测系统,全方位跟踪和监测海岛开发利用情况和海岛资源及生态状况,严格规范无居民海岛利用活动。
■ 焦点
2015年海油储量增10亿吨
规划提出,要加大海洋油气勘探力度,稳步推进近海油气资源开发,并要加强勘探开发全过程监管和风险控制。提高渤海、东海、珠江口、北部湾、莺歌海、琼东南等海域现有油气田采收率,加大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依靠技术进步加快深水区勘探开发步伐,提高深远海油气产量。
规划提出的目标是,到2015年,争取实现新增海上石油探明储量10亿—12亿吨,新增海上天然气探明储量4000亿—5000亿立方米;海上油气产量达到6000万吨油当量。
在海洋经济方面,规划提出的目标是,“十二五”时期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到201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0%。“十二五”期间,海洋经济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实现新增涉海就业人员260万人。2015年,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以上,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新京报]
相关报道
“中国富人地图”揭开了哪些谜底?
中国富人主要分布在哪里?他们在2012年主要进行了哪些投资?财富的来源有哪些?他们从事何种职业?学历是什么?他们在海外投资主要选择哪些国家?近日,中国建设银行联合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中国富人地图”,为我们揭开了谜底。(1月15日《中国经济周刊》)
对待富人,公众的心情是复杂的。我们在用“穷人的花园里不仅有花草,而且还有仁慈之心和满足之情、宁静的心境和劳累的欢快”自勉的同时,又不忘戴上“美德与财富很难集于一人之身”的有色眼镜。但实际上,“钱包轻时心事重”,这是最真实的写照,在渴望“均贫富”的同时却世代不停地重复着“恭喜发财”的祝福,我们有谁不想成为富人、不想过上富人的生活呢?
“人不可能攀登得比他并不知道要去的地方高”。抛开作为个体的富人不言,作为一个整体的富人,在社会意义上,追求富裕就是追求权利,追求富裕就是追求生存质量,社会的现代化和文明进化议程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富人完成的。富人们的社会意义,就在于他们的财富和生活方式,为社会大众确定了某种看得见的“高度”,让大众知道要攀登到多高的地方;他们成为富人的旅途,为社会大众树立了摸得着的榜样,让大众知道要成为富人就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站在政府的角度,造得出富人还要留得住富人,富人分布的区域差别,不仅反映了发展程度的区域差别,更说明了背后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别、投资环境的区域差别、社会文明的区域差别和宜居的区域差别,政府的改革和努力就应该去弥补和超越这种差别。财富不是生命的目的,它只是生活的工具。“中国富人地图”揭示,富人们把自由安全、物质优越和家庭幸福作为对财富的核心定义,他们把子女求学、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资产的安全与私密性等作为投资地选择的首要考虑,这实际上也是对社会的要求,是政府努力的方向。
从巨人的肩上你可以看得更高更远。站在向往成为富人的个体角度,“中国富人地图”显示,中国富人的年龄主要分布在40~49岁,大专或本科的教育程度占到六成以上,99%已婚,96%已经育有儿女,最重要的财富来源是创办实业,倾向于稳定、风险较低的投资产品,固定收益类和信托类产品受到追捧……这些都告我们,成为富人不是偶然的,在各种运气之下,有着客观的规律。
数据不会撒谎。别相信“拼爹”,趁年轻赶快奋斗,时间就是金钱;别相信“读书无用论”,珍惜受教育的机会,知识依然是财富;别相信“先立业后成家”,别羡慕“钻石王老五”,感情的归属和事业的归属并行不悖,不需要纠结,让自己的心告诉自己该怎么走;别相信“一夜暴富”,不要迷恋彩票,也不要迷恋金融投机,成功越快可能失败也越快,财富只会光顾那些脚踏实地的人;别相信“赌一把”,别不珍惜来之不易的财富……
富人们的追求引领着社会进步,没有富人的社会,是没有方向的社会;富人们的成功刺激着发展的欲望和奋斗的力量,没有追求成为富人欲望的社会,是没有活力的社会。让我们盯着富人吧,政府要盯着,我们每个人也要盯着。贱言献车
[人民网]
德国央行何以高调搬回黄金?
在欧债危机尚未完全平息、潜在危机因素仍然大量存在之际,巨量黄金储备都搁置在别国,德国人显然再也难以接受。德国坐拥3391吨黄金,乃世界第二大黄金储备国,可惜的是69%的黄金储备都留存在海外。德国央行亦不得不顺民意而动,逐步把国外的黄金搬回国内。
应该说,德国央行搬回黄金,一方面当然是迫于国内滔滔民意的压力,以尽快平息日益强烈的“让黄金回家”的呼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德国人担忧储存在海外的黄金,因为缺少监管而被“偷梁换柱”,学界、商界和国会议员发起了“让黄金回家”的运动,响应者甚众。
另一方面,黄金回流也符合德国央行和政府的利益,一旦欧债危机恶化,黄金才是最后的支付手段。正如德国央行发言人所称,“此举重在国内建立信任和信心,增强短时间内在海外黄金交易中心使用黄金兑换外币的能力”。而从欧元区整体利益来考虑,作为欧盟的最核心成员国,黄金储备的稳固,对于稳定民众对欧元的信心、纾缓欧债危机的继续蔓延,都大有裨益。
实际上,美国财政管理当下是一团糟,侥幸度过的财政悬崖,深刻暴露了美国政府财政管理能力并不比德国人强。因此,囿于历史因素造成的黄金储备海外保存格局,再也没有道理仍然完全交给美国人。只不过,德国在纽约保存的45%的黄金储备,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搬回,此举对金融市场和国际货币体系的震动太大。而通过搬回8%的黄金储备,向外界表明这些黄金都还完备无损地存在就足矣,打消民众对这些黄金储备的真实性、成色、重量和是否被妥善保管的忧虑。
当然,毕竟德国央行是十分高调地打响了搬回黄金的“第一枪”,对其造成的震撼效果自然不可小视。
首先,德国此次如此张扬地宣布搬回黄金,而没有像本世纪初从英国大规模运回黄金一样,直到去年才为公众知晓的低调策略,让市场不得不担心这些黄金在储存或者转移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这将对全球黄金价格和外汇汇率产生重要影响,很可能会在短期内推高全球金价。再者,搬回黄金公开化,预示欧美央行之间信任度开始降低,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被撕开一条“小缝”。最后,其他央行会否群起模仿德国,纷纷回流黄金储备,比如,有着612吨的黄金储备的荷兰,只有10%存放在国内,其余大部分放在美国,荷兰会否成为下一个?
实际上,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没有货币锚的信用体系一直暗流涌动,2008年至今的金融危机不断,可谓现存货币体系毛病的总爆发。对于各国而言,黄金依旧还是最终的救命稻草。从这个角度而言,回流黄金应该是各国的共识。所以,中国亦可适时效仿。倪金节(财经评论员)
[新华网-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