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习近平: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政府社会一体建设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3-02-25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3日下午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适时、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沈德咏、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胡泽君、司法部部长吴爱英、国务院法制办主任宋大涵结合实际工作,就这个问题发表了意见。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强调,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要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要完善立法规划,突出立法重点,坚持立改废并举,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提高法律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要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和程序,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使法律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好协调利益关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执法者必须忠实于法律。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非法干预,坚决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坚决惩治腐败现象,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习近平强调,我们提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所有司法机关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改进工作,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要坚持司法为民,改进司法工作作风,通过热情服务,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打官司难问题,特别是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司法工作者要密切联系群众,规范司法行为,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公开的关注和期待。要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习近平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要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依法治理活动,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是执政党,坚持依法执政,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大作用。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各级党组织必须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各级组织部门要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条件。

    [人民网-人民日报]

 

 

相关评论

打铁必须自身硬

  “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航中国100天,呈现出我们党自身建设和治国理政的新局面新气象。从高效务实、新风扑面的文风、会风,到轻车简从、深入基层访贫问苦;从“老虎”“苍蝇”一起打的锐意反腐到抵制“舌尖上的浪费”——“八项规定”出台不到3个月,人们已经深切地感受到了转作风不是虚晃一枪,不是走过场做样子。刚刚过去的蛇年春节,清新朴素之风兴起便是明证。

  “打铁还需自身硬。”习总书记曾经明确指出,定规矩,就要落实一些已经有明确规范的事情,就要约束一些不合规范的事情,就要规范一些没有规范的事情。规矩是起约束作用的,所以要紧一点。对共产党人来说,以自己被约束的“不舒服”换老百姓的“舒适度”,是天经地义的事。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人民”大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党的宗旨和性质决定了党员干部是为百姓服务的公仆,老百姓才是国家的主人。“公仆”二字,是共产党的干部与“官老爷”的根本区别。

  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领导就是服务”,就是“主”“仆”关系所决定的。举过拳头宣过誓的党员干部,既然是公仆,必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理当“利归天下,誉属黎民”;既然是公仆,权重一分,不受约束的“自在度”和不负责任的“舒服感”就应该减一分,才能提高老百姓的舒适度、满意度。通过立规矩,以硬性的权力约束确保党员干部严于律己、忠于职守、勇于担责,人民群众就会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被服务,实实在在地享有主人的尊严和幸福。

  值得深思的是,有些群众深恶痛绝的歪风邪气,领导干部其实也心知肚明,却往往安之若素、熟视无睹。这种怪象的出现,从根本看,问题还是出在规矩上。有的是制定了规矩却悬在空中不落实,中看不中用;有的是规矩不如变化快,有些领域成了监督的空白。而更多的漏洞在于规矩太松太软,“牛栏关猫”成摆设。

  规矩是起约束作用的。再响亮的规矩如果起不到约束作用、警戒作用,也不过是田间地头的稻草人而已。要避免“牛栏关猫”,就必须把规矩立好,把自由裁量权压缩得小一点,把“牛栏”扎得紧一点、细密一点,使“猫”无缝可钻。从以往的工作看,大而化之、不痛不痒,看似“放之四海而皆准”却根本不“着调”,是我们不少规章制度流于形式、最终沦为“牛栏”的主要原因。

  强调老百姓的舒适度、满意度,实际就是规矩的参照系问题。我们定的规矩是参照老百姓的现实感受和需求,还是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自说自话,关系到规矩的现实针对性。而规矩一旦缺乏针对性,也是白纸一张。“八项规定”之所以赢得全党全社会的热烈共鸣,在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各地各部门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中,都应当像中央制定“八项规定”那样,以人民满意为参照系,聚焦群众的满意度,把中央的精神和本地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在上级出台各项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更具体、可操作的配套措施。只有这样,定出的规矩才有分量。

  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说过,“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这就是后人所说的“令行禁止”的出典。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有了好规矩,还要强化执行力。再好的规矩,如果不执行,还不如不做。强化规矩的执行力,首要的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对遵守规章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规矩紧一点,受规矩制约者自然会不舒服一点。但是,规矩的养成也是习惯形成的过程,由不自觉到自觉,由他律到自律,习惯成自然,最终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品质、一种内化于心的价值理念。党员干部将规矩内化于心时,也就能够外化于行。

  规矩的严明,不仅体现在执行的力度上,还体现在对冲撞、破坏规矩者的问责、惩戒上。对个别视规矩为无物、好大喜功、骄奢淫逸的党员干部,必须旗帜鲜明、毫不犹豫地予以批评乃至查处。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我们应当时刻高悬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确保人民当家做主,让人民切实掌握监督和约束权力的权利。唯此,党员干部才能常怀敬畏之心,一心为民,身有所正,行有所规,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凝聚民心,不负人民重托。(文/慎海雄)

    [新华网-瞭望]

 

 

相关报道

改革再再再吹集结号

  一份64页的报告,86次提到“改革”,平均每页都写着“改革”这两个大字。

  这,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

  在外媒眼里,这是一份“执政党为兑现承诺发出的改革攻坚令”。

  而在国人心中,这份报告章节段落叙述的改革目标,字里行间流动的改革精神,遣词造句展示的改革气魄,再一次深深地拨动了中国社会的改革情结。

  改革呼声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波澜阵阵,改革举措从中央到地方落地有声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的百天,也是“改革气息浓郁”的百天。

  这100天,改革的呼声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波澜阵阵。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考察就选择“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广东,在深圳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此举与小平同志南方视察虽时隔20年,却高扬着同一个关键词——改革。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2012年岁末最后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掷地有声的话语,传递着斩钉截铁的决心。

  “这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李克强副总理郑重强调改革的重要。

  一石击起千层浪。频繁有力的高层宣示,激发出奔涌热烈的民间声音。

  “改革要与危机赛跑”、“过去改革的阻力是意识形态因素,现在改革进入了利益博弈时代”、“大部制改革还应向前推进”……在各种论坛、会议上,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人们空前地感受到改革的紧迫。

  这100天,改革的举措从中央到地方落地有声。

  “‘营改增’改革后,作为小规模纳税人,我们每年从交5.6%的营业税改为交3%的增值税,一下省了10多万元。这钱好比春雨,虽然不多,但金贵着呢。”江苏天正景观规划设计咨询公司董事长武涛笑盈盈地说:“干我们这行,有实力的企业会组织员工出国考察优秀项目。以前我们手头不宽裕,只敢去北京等国内城市。现在省下了10万元,全公司立马去韩国考察了城市冰雪景观设计,收获太大了!”

  让武涛兴奋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正在全国势如破竹地铺开。“营改增”之后,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小规模纳税人减税幅度高达40%,对制造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也大有裨益,堪称从大局着眼、细处入手、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制度创新。

  从《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亮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行动“路线图”,到“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写进中央一号文件,直面“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从“异地高考”政策破冰,城里学校的大门向数百万“飘飞的蒲公英”敞开,到劳教制度酝酿改革,唐慧、任建宇遭遇的“法律小灶”将纳入“法治轨道”,一项项全国性的改革措施密集出台,化作解开难题的闪亮钥匙。

  “同样的药,现在却少花了40多元,这样的改革真好!”春节后,退休职工程忠来到北京友谊医院,发现记忆中5元的普通号变成了42元的“医事服务费”,他心里有点不舒服。但是,这种感觉很快就消失了。结账时,他发现胰岛素注射剂价格从先前的315.2元降为274.1元,医保又能报销40元的“医事服务费”,算下来,看病还是少掏钱了。

  北京市的医药分开改革试点,取消了医院15%的药品加成,全部药品进价销售,同时设立医事服务费,实行分级定价。

  改革后,门诊医保患者次均医疗费用从440元降低到351元;由于从机制上切断了“以药养医”的利益链,大处方消失了,“医生的白大褂更干净了”。

  从民生领域到生态环境,从行政体制到户籍制度,一项项改革探索在各地星星点点,汇成让人温暖的美丽夜空。

  形势逼人,人心思改,改革情结再度升温

  频频出手的改革动作背后,是中国社会的改革情结再度升温。

  改革情结的升温,源于形势逼人。

  旧有的“人口红利”、“入世红利”渐行渐远,未来的“城镇化红利”、“内需红利”尚未成形,中国这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庞大的巨轮”靠什么来驱动发展?固守原有的发展方式,可能会掉进“中等收入陷阱”,我们又靠什么来推动转型?

  开局百天,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给出了鲜明的答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改革是旧有红利的“保温器”。

  虽然人口红利渐趋消失,但随着教育的发展,人口结构中高素质优秀人才越来越多,只要改革真正到位,产业结构实现升级,新的“人才红利”就能替代旧的“人口红利”。

  改革是新兴红利的“孵化器”。

  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据测算,一个农民转化为市民,消费需求将增加1万多元。然而,时下农民工城镇自有住房拥有率仅为0.7%,参加养老、医疗保险者不足20%。只有加快户籍制度、公共服务等领域改革,让他们住上廉租房、获得社会保障、孩子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减少了后顾之忧,他们才能释放出可观的消费需求。

  说到底,驱动中国发展的各种红利,只有和改革对接,才能产生巨大的正能量。改革仍是中国发展的最大红利!

  另一方面,原有的发展方式挥之不去,与企业改革不彻底、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市场体系不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机制不合理,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政绩评价体系不完善有关。推动转型,也要靠改革来补上体制机制的“短板”。

  改革情结的升温,也源于上下一心,人心思改的社会氛围。

  “好改的都改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关键环节的改革总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改革能向既得利益者开刀吗?”——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干部群众的“改革疲劳症”、“改革疑虑症”也开始萌生。

  “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开局百天,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铿锵话语和坚定行动,让民众心头为之一暖,信心为之一振,那么一股子劲与气又回来了!

  从对历史和现实的观照中,能得到一些思想性、方法性的认识,并逐步丰富为新的“改革开放观”

  当今中国,下一步改革向何处去?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从对历史和现实的观照中,我们能得到一些思想性、方法性的认识,并逐步丰富为新的“改革开放观”,照亮未来的改革之路。

  开局百天,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五个“必须”,让改革的前景更加明晰:

  我们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四个字并非画蛇添足,而是画龙点睛,意味着经济体制改革决不是搞“私有化”,而是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起来——由此可见,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小岗村的田野里长出来的,深圳是从“血路”中杀出来的。然而,收入差距拉大、环境污染加剧等发展中的问题,也亟须宏观统筹——由此可见,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既要摸着石头过河,也要加强顶层设计。

  没有就业、住房、社保、人口管理等方面改革,“异地高考”的阳光便难以照进现实;少了工资制度、税收调节、分配秩序、公共财政等方面创新,收入分配改革就会步履维艰——由此可见,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

  30多年的改革开放犹如一个巨大的转折号。然而,转折号并非一笔画出,而是由无数个微小的转变累积而成。“渐进式”改革的精髓,恰恰在于下好改革、发展、稳定这三着棋——由此可见,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

  邓小平同志曾经坦言:“乡镇企业是谁发明的,谁都没有提出过,我也没有提出过,突然一下子冒出来了,发展得很快,见效也快。”正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激情燃烧,才锻造出改革开放的丰功伟业——由此可见,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

  今年的春天将开启新的改革元年。

  再过几天,全国两会就要召开,十八大的主张将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相信今后的改革引擎将更为强劲,推动中国号巨轮朝着既定的目标快速而平稳地踏浪前行。(田俊荣)

    [人民网-人民日报]

春节变 国家变 民族变 中国正在变

  春节期间,初一到十五,最大感受是“变”:眼里是变,耳边是变,风气在变,思想在变……中国“正在起变化并将起更大变化”——这个判断,正被一系列迹象佐证。

  已经开启的2013年,或是中国“蜕变”的一年。

  1

  春节变:

  酒风背后是政风和党风

  从十八大结束的去年11月15日,一直到刚送走的元宵节,中国人最大的兴趣是,热议新的变化。

  每到春节,“万象更新”是中国人贴在门头上,挂在嘴边上的期待。今年春节,“万象”中最大的“更新”是风气在变,尤其“酒风”。“以前过年一天几顿酒,不好意思拒绝,现在强迫你喝酒的少了。”过完节,不少人感慨今年春节“酒风”变弱。

  管住酒风不易。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诗与酒的因子。“李白斗酒诗百篇”,“张飞借酒破敌”,常为文人武士津津乐道。然而,内涵丰富的酒文化,却常被简单曲解为“能喝”。“宁伤身体不伤感情”,让人苦不堪言。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包括军队,“能喝酒”甚至被贴上“荣誉”、“能力”与“品德”的标签,成为选人聘人“潜规则”。

  大喝背后常是大吃,常大吃大喝哪还有精力“实干”?人浮于事,官僚主义滋生,还如何实现“全面小康”,“两个一百年”目标?“酒风”关系到政风、党风,关系人心向背,甚至关系到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必须要管。

  节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批示,“要求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军队发出“禁酒令”,同样引导了风气。上行下效,党风影响政风(军风),政风带动民风。事实证明,披着文化外衣的“酒风”可治,顽固不化的风气可转。

  风气之变,可追溯到十八大闭幕的去年11月15日,习近平10多次谈到“责任”,特别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可追溯到开会不摆鲜花、出门不封路等“八项规定”;可追溯到“中国梦”、“实干兴邦”……

  今年春节另一个大感受,中国在变小。因京广高铁加入,今年“春运大考”得分提升。从北京到广州,2298公里,朝发夕至,最快只需7小时59分。“中国速度”依旧强劲。“央视春晚”这道“年夜饭”也在变,一些地方台节目也显山露水。其背后是文化发展繁荣。微博上,任志强、潘石屹成为热点,则告知人们:除了官员,名人和“公知”同样是被微博监督的对象。

  春节之变,还体现在一些东西的消失,另外一些东西的兴起。一位在京工作的长者回山东老家,奔着年味去“赶年集”,发现已不如往年热闹。“超市渐渐取代了集市。”

  有些变化轰烈,有些变化静悄悄,有些看得见,有些看不见。春节之变,是这个国家变化的缩影。

  2

  国家变:

  发生变化的条件逐步具备

  一定不要小看细节,燎原的往往是星火。当变化的条件逐步具备,顺应潮流成为明智选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在发生的多种变化,正为发生新的大的变化蓄势。

  人的视野在变。以农民为例。一位老家豫东农村的媒体同行意外发现,村里不少农民对钓鱼岛、黄岩岛事件有自己的判断,对欧债危机、中美关系同样关注。春节期间,鄂东黄冈市山村,一位在中科院务工的农民告诉记者,他对“段振豪事件”来龙去脉极为清楚,并为此事“网上发过帖子”。视野开阔,带来思想之变,继而是行动之变。

  媒体取向在变。媒体是时代的“船头瞭望者”。人们发现,党报头版开始报道负面新闻。“15个电话,得到一句‘领导不在’”的“猛料”出现在《人民日报》上,有关“房姐”的报道出现在央视新闻联播,媒体越来越敢碰硬钉子,曾经流失的读者和观众正在回归。媒体之变,尤其官媒之变,在中国有风向标作用。

  官员思想在变。直面监督成为一些官员的主动选择。春节期间,云南红河州委宣传部长伍皓发布微博,公布公车车号,“敬请全州广大干部群众和全国网友监督”。在变化发生时,官员被动适应不如主动迎接。

  环境结构在变。智能手机的普及,微博的崛起,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数字化野火”一词进入视野。一张微博照片,可以促成一名贪官的下台。一个微博议题,可以推动一项国家政策的制定。当然,一些虚假信息也在鱼目混珠。“微博恐惧症”已成为热词,善管善用“野火”成为时代课题。

  “开弓没有回头箭”。十八大报告中透露出极强的深化改革信号,新当选的中央领导集体,更用话语和行动强化此一信号。“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苍蝇老虎一起打”,“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话一出口,便斩钉截铁。

  人的心气在变。在东南的浙江杭州,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副总告诉记者,他主动订阅了一份2013年《人民日报》,“订的是国家未来的信心”。在中部的大别山南麓一个山村的婚宴上,当地一名企业家告诉记者,他对习近平提到的“实干兴邦”印象深刻。在武汉市蔡甸区大集镇一个村子的田埂上,一位农民告诉记者,他关注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小康”。

  13亿人心的变化,往往促成并将决定国家的变化方向。

  3

  怎么变:

  和平发展 中国需要“蜕变”

  蛇虫蜕皮,痛苦异常;凤凰涅槃,死而后生。如何变,从哪儿变,同为难题。

  2013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相比往年,中央政府换届将成亮点。他们将有哪些新的作为,备受期待。中国变得更好、更美、更可爱,是人们的期待。美丽中国从何而来?

  空气要“蜕变”。GDP增减几个小数点,一年只需考虑两次,空气则要天天呼吸,人人关心。北京市的数据是,过年期间,鞭炮烟花销量下降近五成。除了节庆,日常同样重要。除了空气,河湖、地下水同样关系民生。当变化正在发生,有的地方还企图用“政绩广告”掩盖环境问题,正遭唾弃。

  思路要“蜕变”。2013年初,“两只鸟”备受瞩目,凤凰涅槃,腾笼换鸟——产业升级与转型。产业蜕变,背后是思路之变。要“全面小康”、“收入翻番”,建成“美丽中国”,发展思路要变。

  反腐要有“威慑力”。国际关系中,一国威慑力需要三个因素:一是有实力,二是有决心使用实力,三是让对手知道这两点。同样,反腐的“威慑力”,必须要有动真格、出实招、“打老虎”的实际行动。反腐如此,转作风也如此。只说话不动真格,谁也不怕;只一阵风不长效化,谁也不当真。

  “由奢入俭难”,“由宽入严难”,难免有人一时半会不适应。日前,记者接到中部某县宣传部长电话,说本县新年开班第一天的“工作状态”,被媒体“曝了负面新闻”。从起初压力极大,渴望“沟通记者”,再到现在“利用这条新闻,推动全县工作作风转变,是件好事”的认知,说明大环境正在促成部分官员的心态调整。

  对于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的挑战,中国已有研判。不可预知的挑战,往往才是真正的挑战。

  日前,民进党“立委”许添财访问大陆时,引用18世纪英国学者亚当·斯密带着英国王子访美后说的话:“我看到的这个国家将来必然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只是我现在说不出原因。”

  走向伟大,中国需要“蜕变”。而无论是小环境,还是大趋势,2013年属于“蜕变”。(本报记者 陈振凯)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央视前副台长:老百姓过得苦 春晚却在拍马屁

  央视前副台长洪民生分管了头十年的春晚, 他最不愿意做把关人,因为,“这完全和艺术无关。”

  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彩排现场的角落里坐着一位头发全白的老人。腰杆挺得笔直,专注地看着节目,时不时摇一摇头或用手指连敲几下大腿。对于年逾八旬的洪民生来说,“关注春晚”似乎已经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

  彩排一结束,洪民生就顺着退场的人流快步走出演播厅。最近几年看完彩排,他都不愿意再提意见。如果有人问,他的回答便是,“春晚再也回不到那个时代了。”

  生于匮乏年代

  80平米的演播室里温度超过40度,老师在台上讲课,演播室里所有人都像淋了雨似的流汗。电教部主任洪民生却乐此不疲,因为他知道,现在制作的录影带会在地方电视台、各大工厂轮番播放。

  “文革”结束后第二年,电视台恢复播出,洪民生的全部精力都投注在电视大学上。很快电视大学划归教育部。电教部更名为文教部,再后来划归了央视,成为央视文艺部的前身。

  三十多年后,洪民生回忆,电大的一段经历让他清楚地认识到:匮乏的年代,人们实在太渴求文化,他要做的就是填补这个大坑。

  1983年,导演黄一鹤提出要把春节晚会的规模扩大,形式改为直播。洪民生觉得台里一直有直播体育赛事的经验,直播春晚问题不大,就把这个想法报给当时广电部部长吴冷西。

  直播春晚的想法很快获批,两个月后就是1983年春节,黄一鹤担任总导演。

  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1983年直播春晚引起巨大轰动。

  直播当晚,4条电话线不间断地接听到打进电视台的点播,满满5盘点播单都是李谷一的《乡恋》。

  吴冷西拿着点播单来回踱步,等了十几秒钟终于出声:“上《乡恋》。”就这样,《乡恋》在1983年春晚“解禁”。

  洪民生回想第一届春晚,算不上什么创举,只不过在最匮乏的年代他们撕开一个小口子就能让观众无比满足,“春节联欢晚会”也就延续至今。

  主旋律下的精彩

  小口子的撕开让所有的目光聚焦到了中央电视台,洪民生收到不少写给电视台的信,希望第二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更有看头。

  百姓还想看什么?洪民生经常在台里说,“老百姓需要酸甜苦辣咸所有的味道,我们放甜味容易,苦、辣却最难做到。”承载苦、辣味道的就是语言类节目。

  1984年春晚,马季的《宇宙牌香烟》讽刺当时社会上一些商家以假乱真的不良风气。而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吃面条》也是那一年最成功的节目之一,陈佩斯的表演就是让人大笑。虽然遭到一些领导指责表演“低俗”,小品的节目形式却因为《吃面条》而定型,春晚也从此成为小品培养基地。

  1984年春晚还没结束,洪民生就感到“一定成功了”。那天晚上,几乎没有人离开演播厅,大家就地摆桌庆祝一起唱歌跳舞吃年夜饭。刚刚好56桌,“连数字都恰恰各民族大团结了”,直到凌晨5点,大家才依依不舍地散去。

  极少喝酒的洪民生到处给人敬酒,喝了一瓶半茅台,他不记得那一晚说了多少感谢,只记得在之后的30年春晚再也没有那样纯粹的开心。

  1984年春晚是洪民生认为至今最成功的一届。“那一届因为是最真诚的,春晚还没有那么多附加的东西,只是纯粹让老百姓喜欢”。

  那届春晚之后,邓颖超亲自批示:春晚这个节目很好,要拿到国外去放放也很好。洪民生马上把带子送到大使馆。转年,春晚还没结束,大使馆的飞机已经停在机场等着把带子第一时间送出去。再往后,干脆算好时间给使馆送去提前录好的备播带,让在国外的中国人可以同时看到春晚。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1992年国际中文频道开播,全球直播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彼时,央视春晚早已经如同年夜饭成了中国人过年必不可少的一桌盛宴。

  擦边球

  春晚成为一件国家大事,不再是一群文艺工作者凑在一起的一场晚会。洪民生慢慢发现自己多了一重身份,春节联欢晚会的把关人。

  如果是为艺术把关,洪民生当然是会欣然承担。

  1985年春晚,因为黄一鹤追求创新而使场面失控,节目超时快5小时临时截取3小时内容;发行的工行纪念券被指借机牟利;刚刚回国的演员陈冲在台上的一句“你们中国人”更是引起观众不满。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里向全国观众道歉。

  洪民生则到22家地方电视台一家一家去做检讨。他站在台上说,“你们挨骂都是因为转播了我们做的春晚,我要跟你们道歉。”

  洪民生本来已经做了卷铺盖走人的准备,但他没想到,台里不但没有将他革职,还提拔他做了二把手,并继续负责春晚工作。

  留在央视的洪民生必须做他最不愿意做的一件事,成为春晚的把关人,“这完全和艺术无关”。

  把关的第一步,洪民生就给春晚提出了很多细碎的规定。比如,春晚所有节目甚至直播时要说的每一句话必须经过他审核;现场演出的时间和彩排时间误差不得超过30秒;港台演员挑选要向上级报批等等。

  这之后慢慢演化出了一套延续至今的春晚审核、彩排流程。1989年,春晚审查的规格上升到由政治局委员出面。1992年,洪民生离开中央电视台时,这套流程复杂到节目要通过5审才能上春晚,被称为“过五关”。

  在央视的最后几年,洪民生这个把关人也仅仅是一个问题汇总者,他要听从太多部门的指挥。他能做的就是为最大限度地保留艺术打一些擦边球。

  正式审查最少两次,工、青、妇、少数民族、解放军等代表都会来参加决策会,每一个部门都会给洪民生提意见。

  洪民生当然有应付这些“临时领导”的法门,春晚审核节目前,洪民生都会主动给中央书记处书记李瑞环打电话报节目,把他觉得可能会引起争议的点提前讲出来,问书记可不可行。

  到现场审查的时候,李瑞环已经首肯,各个部门也就不好再说什么。

  除了春晚,元旦晚会前,洪民生也会提前向领导汇报。

  1989年元旦晚会前,洪民生给李瑞环打电话请示,姜昆的相声《特大新闻》里有“天安门广场要改农贸市场”的说辞,姜昆要在天安门摆地摊卖炸糕。洪民生问:“可以在天安门摆摊么?”

  李瑞环说,“天安门摆地摊可以在相声里想象一下。办晚会就是要让老百姓开心,你们放心,有什么问题,我给你们担着。”

  1992年,洪民生在任的最后一年,他向李瑞环汇报了当年春晚的节目后,两人又谈到了《特大新闻》,李瑞环对他说:“洪民生,我发现了,你都是在我这儿打擦边球。这个擦边球只要打好了就是好球啊。”

  洪民生激动得一下子承认了自己的小心思,“您说到我心里去了。”

  可是,不是每个球他都能打得好,“打到界外的多过好球”。

  政治与春晚

  退休后在家钻研书法的洪民生依旧关注着春晚,他喜欢看别人打出的好球。

  1994年黄宏、侯耀文的小品《打扑克》是30年来洪民生最喜欢的语言类节目,把官场里大官压小官讽刺得淋漓尽致。

  “讽刺现实是相声小品的生命力所在”,洪民生把关春晚的十年会给每届春晚总导演提要求,每年至少有两个语言类节目是针砭时弊的。“能不能过5关要看打马虎眼的本事和造化,但是做不做是责任和良心。”

  可是渐渐地,洪民生越来越见不到让他觉得痛快的节目,舞台一年比一年漂亮,但节目仅仅是每年变一下形式,内容却没进步。“尤其是最近五年,路子不对,老百姓过得还很苦,春晚却一直在歌功颂德拍马屁。”

  退休后的洪民生养成一个习惯,每年都会去看春晚彩排,多少提一些意见。有一年,洪民生给总导演打电话:“千篇一律的宏大,这种思想一定要改一改,百姓需要现实。”

  这位总导演很无奈地说:“洪老,上面的比我们胆子还小,我们是想冲冲不上去啊。”

  洪民生知道总导演们的压力,后来也就不再给他们提意见了,“导演们心里跟明镜似的,我的意见都是在为难他们。”

  几年前,台里组织干部去五台山旅游。到了庙里无论老少扑通跪倒一片,虔诚地叩拜,嘴里还念念有词。洪民生成了唯一站着的一个人,一时间他愣住了。

  “跪在佛前的都是党员,节目里歌颂完伟大的祖国,然后发现自己根本没有信仰”,洪民生说。

  那一刻,他忽然想起退休前有一次到日本访问。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同行去请邓丽君回国演唱。邓丽君却说:不想来,因为她是有国民党背景的。

  当时洪民生信誓旦旦地跟同行说,现在政治氛围已经开放了,总有一天邓丽君可以回国登台。可他万万没想到,邓丽君竟然一生都未被获准到大陆演出。

  谈及如今的春晚,洪民生就会感伤从前。他和电视同行用十几年时间一点一点挤开裂缝,紧闭却只在一瞬间。

  在洪民生的年代,春晚追求的是百花齐放,而电视人的信仰是万家争鸣。

    [网易网]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