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强调,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更加自觉地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大创新驱动力度上来。
上海代表团气氛热烈、发言踊跃。杨雄、应勇、徐小平、徐麟、曹可凡、黄迪南等代表分别就建设法治国家、加快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设高技能人才基地、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等问题发表意见。习近平边听边记,并不时同代表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在认真听取代表发言后,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他首先表示完全赞成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肯定5年来全国以及上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强调总结过去的5年,我们用极不平凡的努力、极不平凡的成就度过了极不平凡的岁月。他希望上海的同志立足全局、突出重点,深入探索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科学发展先行者。
习近平强调,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尽快形成一批带动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习近平强调,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开放的最大优势谋求更大发展空间。
习近平强调,要落实好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更多关注困难群众,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各级干部要把转变工作作风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新华网]
习近平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 加大创新驱动发展力度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李斌、杨金志)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更加自觉地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大创新驱动力度上来,不断为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上海代表团气氛热烈、发言踊跃。杨雄、应勇、徐小平、徐麟、曹可凡、黄迪南、樊芸、朱之文等8位代表分别就建设法治国家、加快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设高技能人才基地、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等问题发表意见。习近平边听边记,并不时同代表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在认真听取代表发言后,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他首先表示完全赞成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肯定5年来全国以及上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强调总结过去的5年,我们用极不平凡的努力、极不平凡的成就度过了极不平凡的岁月。他希望上海的同志立足全局、突出重点,深入探索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科学发展先行者。
习近平强调,我国经济已由较长时期的两位数增长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尽快形成一批带动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整体提高先进制造业水平。
习近平强调,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开放的最大优势谋求更大发展空间。
习近平强调,要落实好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更多关注困难群众,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各级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把转变工作作风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等参加审议。
[新华网]
汪洋:改革就是拿刀割自己的肉 要破解利益格局
人民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 覃文欢 刘甜甜)
“月是故乡明,音是家乡亲。我是安徽培养起来的干部,对家乡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现在虽然说普通话了,但是绝对能听懂安徽话!”今天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汪洋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全体会议,亲切地表达着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安徽这些年来发展成就的肯定。
“20年前我当代表,被采访的时候讲的是民工潮;到北京来坐出租车,司机一听我们是安徽人,问的是水灾之后生产恢复得咋样了。如今‘风水轮流转’,现在我们抬头挺胸做安徽人,中部崛起指日可待。”在发言中,汪洋始终保持着风趣幽默的风格,以他的亲身经历,侧面反映近年来安徽乃至全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我们用30多年的改革开放、60多年的社会主义,让13亿人口的大国迅速崛起,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令世界刮目相看,靠的就是无懈可击的制度模式,在每届政府的不懈努力下使社会主义事业越干越好。”
对于今天上午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汪洋也谈了自己的体会。在他看来,温总理报告中所讲的11个方面,最核心的就是要破解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问题。“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新的、系统性的利益格局,有很多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这其中,又有很多正是政府的利益问题。下一步就要破解这种格局,尤其要破解政府的利益格局,例如,污染、落后产能淘汰不了等,涉及企业、官员和地方政府的利益问题;行政审批过多,涉及的是一些部门的利益问题。如果说30年前改革解决的是意识形态问题,那么现在就是利益问题,改革实际上就是拿刀割自己的肉,需要全体下决心,必须要坚定信心。这是因为我们有非常坚强的领导核心,‘十八大’报告已经明确: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仍然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人民网]
中组部副部长谈机构改革:政府管得少了,才能管得好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潘林青、李惠子、华春雨)全国政协委员、中组部副部长王秦丰5日在此间表示,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是下放权力。
他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进行了6次政府机构改革,这一次是第7次。机构改革本质是政府管理体制应由“适应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是下放权力。”王秦丰进一步解释道,“政企分开”就是向企业下放权力;“政事分开”就是向事业单位下放权力;“政社分开”就是向社会下放权力,提高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他认为,我们不能照搬“小政府、大社会”的观点,政府改革以后应该是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因为我们国家很大,确实需要政府强有力。不过,(好多事情)还是需要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不能一有事情就找政府。“如果政府管得少了,才能管得好”。
王秦丰认为,政府机构改革还需理顺政府之间的关系。首先,应该理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两者之间事权、财权等关系;其次,就是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不少在党政机关工作的人员也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办事不方便,每一项工作都牵涉好多部门,办起事情来环节多、公章多。
“以后应尽可能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去做。如果必须涉及多个部门,也要以一个部门为主,其他部门为辅。”王秦丰说。
王秦丰非常认同“精兵简政”的观点。他说,应该尽量减少财政支出中用于政府自身的支出,尤其是应尽量减少“人头费”开支,不能“生之者寡,食之者众”。“基层老百姓尤其是中西部老百姓还很不富裕。如果政府用在自身上的钱多了,用在民生上、用在老百姓身上的钱就少了。”
王秦丰认为,依法行政也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问题。实际上依法治国本质上就是凡是政府和公职人员行使权力,都是有法律根据,是法律授予的。政府要管什么事,必须要有法律的授权,法律没有授权就不能做。但作为老百姓而言,只要法律没有禁止的都可以去做。
[新华网]
相关报道
中国部分城市已患上严重城市病 七大病症困扰
中国部分城市已患上严重“城市病”
推进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关键一点是针对性预防和治理城市病,为所有城市居民创造一种可以幸福工作、生活于其中的氛围。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
倪鹏飞
在城市化加速推进的同时,由于中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难以跟上城市化增长的步伐,加上缺乏科学、合理和前瞻性的人口及产业的空间活动的规划及政策引导,中国城市化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中国一些城市已经患上比较严重的“城市病”。
“城市病”是指人口过度向大城市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在中国所表现出的特征有: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贫困失业、住房紧张、健康危害、城市灾害、安全弱化等。中国不同规模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在这些方面都有程度不同的表现。
七大病症困扰中国城市
交通拥堵:城市交通难以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要。主要表现在:城市交通设施缺乏,交通拥堵严重,城市居民日常交通耗时过大,城市居民对交通状况评价较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对中国城市幸福指数的全国性调查发现:全国35个大中型城市居民对本城市交通状况表示“非常满意”、“满意”分别占18.6%、8.7%,满意率合计仅为25.3%。
环境污染:主要体现为城市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绿地资源等优质环境资源供给不足,更表现为城市居民对城市卫生环境总体评价偏低。中心城市、特大城市已对水资源自然循环带来极大压力:中心城市、特大城市2009年每平方千米供水量分别达到16万吨,8.8万吨,对水资源的自然循环带来极大压力;人均绿地资源不足:人均绿地面积在20平方米以下的城市达86个,占286个样本城市的近1/3;城市居民对环境卫生满意度评价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对中国城市幸福指数的全国性调查发现:全国35个大中城市居民对本城市卫生环境评价满意率仅为38.9%。
贫困失业:指城市经济发展收益无法为所有城市居民分享,部分居民被迫处于贫困或失业状态。在中国,贫民窟现象虽然没有巴西、印度等国家那样严重,但也常以生活配套水平较低的城中村、棚户区等形式存在。据民政部门统计,我国处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人口是2334万。而有学者认为,城市贫困人数约为6000万,占城市总人口比例的10%。中国城市失业问题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时相对并不严重。但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受全球需求放缓影响,中国城市经济规模增长放缓,导致大量人口失业。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社会蓝皮书》的调查显示:2008年,中国城镇的经济活动人口失业率大概是9.4%。如果以此推算,中国失业率甚至超过了直接遭受危机冲击的美国7%失业率。2010年期间,中国35个大中城市居民对所在城市就业状况即满意率仅为31.3%①。
住房紧张:当前中国城市最受关注的议题,是中国城市病的主要症状之一。住房紧张总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均住房面积不足。总体而言,人均住房面积随着中国住房供应量的上升,呈现平稳上升趋势,但离满足居民住房需求还有较大不足,特别是中心城市表现严峻;二是住房可支付能力偏弱。《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0—2011)》测算了1999—2010年上半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住房支付能力指数,发现:2010年上半年中国支付能力很弱的城市数达到13个②。
健康危害: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单个城市人口规模一般控制在100万以内(除极个别城市以外),重要的考虑因素在于瘟疫等重大传染病的严重威胁。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医疗卫生水平的进步为城市人口规模扩张创造了条件,1000万人口以上规模的城市不断形成。但城市人口高密集分布依然对城市防疫工作提出重大挑战,加大了流行传染病传播的控制难度。在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大规模流行期间,中国四大直辖市确诊病例占中国内陆确诊病例的47.5%;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暴发期间,中国四大直辖市确诊病例占中国内陆确诊病例37.4%。而中国四大直辖市总人口仅占中国内陆总人口的约5%。2010年对全国35个大中城市居民的问卷调查显示:城市居民对当地医疗卫生状况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的分别为11.6%、21.8%,满意率仅为33.4%③。
城市灾害:一个重要表现是城市火灾事故频发,且造成严重后果。城市建筑在防火方面存在两大先天劣势:一是建筑密度大,火灾事故容易蔓延,不利于人员疏散;二是建筑高度高,不利于消防救援。
安全弱化:指违法乱纪等行为给城市居民的社会安全感带来的负面影响。2009年期间,我国中心城市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量高达74.4件,特大城市为26.4件,中小城市为27.9件。刑事犯罪行为会对城市居民社会安全感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导致其社会安全感弱化,幸福感下降。
健康城市化,先治城市病
推进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关键一点是针对性预防和治理城市病,为所有城市居民创造一种可以幸福工作、生活于其中的氛围。一些城市已经做出了十分积极的尝试,如重庆提出建设“五个重庆”,广州提出“五个更加”等,根据城市病的产生机制,我们认为:预防和治理城市病总体上需要从两个基本方向入手:
第一个方向是人口和产业空间分布均衡化调整,建构一个适度倾斜而平坦的城市中国。人口在城市内部、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分布不均,部分区域人口密度过高,超出其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最大承载能力,但更多区域其人口密度仍位于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最大承载能力范围内。
人口空间分布均衡化调整目的是推动人口从高密度区域向低密度区域迁移,以满足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的承载能力限制。对单个城市而言,可行的思路是通过培育城市副中心,改进城市郊区生活条件及交通可达性实现城市人口多中心布局,或部分城市人口向郊区转移布局。
超越单个城市,将视角拓展至区域层面,比较有利的尝试是:围绕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培育一批富有活力的中小城市,形成集群式发展的城市群;或沿国家经济主干线(一般为国家交通主干线)促进沿线城市联动发展形成城市带。
第二个方向是提高城市配套建设与管理服务水平。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的最大承载力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与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社会管理的水平呈负相关。因此,提高配套建设与管理服务水平等同于在资源约束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扩大人口承载能力,缓解城市病。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行。本次世博会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探索创造可以为市民实现美好生活的未来“和谐城市”是贯穿上海世博会的核心理念。
为此,上海世博会特设“城市最佳实践区”。这些全球城市最佳实践案例为提高城市配套建设与管理水平,解决城市病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示与借鉴。对中国城市而言,可考虑从以下方面入手:创新完善交通体系,改进通勤效率;提高生态资源利用效率,增进生态资源供给与循环;提高就业能力,拉动居民收入增长;加大商品住房供给能力,提高公共住房保障水平;提高卫生医疗体系质量,扩大医疗保障覆盖;增进灾害防范意识,提高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完善社会安全网络建设,增强居民社会安全感。
①、③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发起的2010年度中国城市幸福指数专项调查。
② 倪鹏飞:中国住房发展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P147-148。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中青网]
相关评论
发展,在奔跑中调整呼吸
中国的发展进入最考验耐力的相持阶段,调整呼吸、保持节奏至关重要
政府工作报告,可说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年鉴。一个国家的前行,就刻印在这一圈圈年轮中。
今年两会,政府换届、代表委员履新,政府工作报告尤具总结性、标志性。这份报告,承接过去、谋划未来,把它放在更长时段内考察,与5年前、10年前的报告对读,在那些似曾相识却又悄然变化的总结中,在那些雄心勃勃却又脚踏实地的目标下,在那些不断重申却又曲调翻新的问题里,或许能对中国的发展,进行一次带有纵深感的解码。
翻开10年来的政府报告,能明显感受到前行中的“爬坡过程”。比如,2003年,新农合还在试点;2008年,社保要“扩面”;到今年,社保的目标已经是全覆盖基础上的“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了。实际上,从教育到医疗,从收入分配到环境保护,莫不能看到这样一个连续的发展进程。点滴推进、日拱一卒,回头再看,已是万水千山。
即便是一些老问题,也有了全新的内涵。以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会强调的“三农”问题为例,2003年农民增收还停留在“减轻农民负担”的要求上;5年前,农民增收渠道拓宽,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化、劳动力转移等,多管齐下;而到今年,更多强调保障农民的财产权利,调动农民积极性,“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邓小平说过,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不过,从减负到增收再到保障,这是螺旋上升之后,满足更高层次需求、进一步发展需要的问题了。
如果把中国的发展比喻成赛跑,现在已进入最考验耐力的相持阶段。这个时候,调整呼吸、保持节奏至关重要。这10年来,经济结构的调整始终是个重要命题,不管是改造传统产业,还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或是进一步发展壮大服务业,最终目的都是“健康发展”。同样,从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到深化机构改革、完善监督制度,政府职能也在转变中不断深化、完善。可以说,政府工作报告划定重点、制定规划,就是为了能让偌大的中国,在奔跑中不断调整呼吸,最终跑得更稳、跑得更远。
现在,整个中国发展的劲头很足、步子很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公众对政府的工作期待很高,这可以理解。然而,分析这些政府工作报告也可见,发展不能一蹴而就,想在朝夕之间解决问题更不现实。昨天开始治理污染,今天就要绿水青山;昨天还有两亿农民工,今天都要变成城里人,这不符合认知常识,也有违发展规律。也正因此,在面对问题时,需要砥砺前行,同样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更多理解和支持。
有人说,中国的问题很多时候就像“太平洋里打鸡蛋”,投入再多,也抵不过盘子大。更何况,群众还有“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正因此,即便政府工作报告年年能交出好成绩,我们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却还是没有变。正如全国政协委员、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谢晓尧所说,既不能盲目追求“毕其功于一役”,又要能“小步走、快步走、不停步”,这才是适合我们发展的节奏。
面对代表,作报告的总理会说“请审议”。的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也是人民对政府工作的“年检”。在报告记录下来的不同时间切面上,我们能发现一个国家的变与不变,能感受亿万人民前行中呼吸的节奏,更能听到“中国梦”一步步渐近的足音。(张
铁)
[人民网-人民日报]
创新,撬动“中国梦”的杠杆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自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起于科技创新,最后落在实现“中国梦”上。从创新路到“中国梦”,寓意深远。
今年两会上,“创新梦”作为“中国梦”的一种体现和表达,也引人关注。日前,全国政协委员袁隆平说起了他的“禾下乘凉梦”——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颗粒有花生米那么大。同样,全国人大代表邓中翰的“中国芯梦”、全国政协委员李彦宏的“搜索梦”,乃至无数人怀揣的科学梦、发明梦,汇聚到一起,让人备感创新的激情与力量。
近年来,从神九飞天到“蛟龙”探海,从高铁飞驰到科技兴农,一系列创新突破提升了国家实力,也让国际媒体惊叹“创新势头在地理上正向东方转移”。而今天的中华号巨轮,比以往更加需要创新动力。
马克思说过: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实现“中国梦”,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啃硬骨头、涉险滩。如何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怎样让清洁工厂取代“傻大黑粗”,如何治理污染重塑“美丽中国”?只有推进创新,使科技创新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才能真正转变发展方式、破解深层次矛盾问题、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尔孜规所说:创新,是撬动“中国梦”的杠杆。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创新不是华山一条路,也没有终南捷径。走好创新之路,需要“定位仪”,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用好国内国际两种科技资源。也需要“转化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让创造者有甜头,让创新企业有效益,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激发创新活力。更需要“人才库”,不拘一格选人才,放手大胆用人才,包容创新育人才,方能广纳贤才,为创新提供坚实支撑。
近代史上,我们有过经济总量占世界1/3却依然屈服在坚船利炮下的惨痛教训。落后挨打,根子在技术落后。今天,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创新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美国大力实施国家创新战略,欧盟积极推进“2020战略”,日本确立“再生战略”,让一些人直呼“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
无论是历史教训还是现实挑战,都告诉我们创新是一场“生死竞逐”,不进则退,进慢了也是退。只有奋力走好自主创新道路,实现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惊人一跃”,中国才能赢得未来。
“我十几岁的时候,计算机有小轿车那么大……如今,不仅每个办公桌上都有电脑,甚至几乎每个人的口袋里都揣着一部”。不久前,比尔·盖茨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感慨创新带来的巨大变化,让人们看到了创新之于“美国梦”的重要性。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中国人应当有信心也有能力,去诠释创新这一“改变世界的最强力量”对于“中国梦”的深刻涵义。
[人民网-人民日报]
“民生数据”引领中国前进路径
昨日(3月5日),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关于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投入,依然十分亮眼。
有一系列数字为证——目前年度财政性教育支出总额已经超过2万亿元,今后还要继续增加;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10%;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8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30元;要继续加大“三农”投入……
无论是绝对数字、还是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均保持着持续增长。“民生红利”就蕴藏在这一串串翔实的数据中,蕴藏在这些数据的变化轨迹里。以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而言,2004年,人均还只有每月700元,到了现在已升至1721元。
让每一个人都能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变化,分享现代化的红利,既是政府的责任所在,也是民众的正当权利。
尤其是纵向来看,从以往的“GDP至上”到这些年来的“民生优先”,乃至适度普惠的社会福利制度安排,这样的转型来之不易,值得格外珍视。
一方面,这一转型体现了政府执政理念的主动求变,回应民众关切。尽管个别地方某种程度上依然存在“调高增速”的政策倾向,但从整个发展的语境看,“科学发展”理念之下,不再强调不惜一切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则是毫无疑问的共识。
另一方面,这一转型也与民众及舆论这些年来持续不断的追问与表达有关。全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改变以往补缺型的社会福利……可以说,强调民众权利的诉求表达,以及政府与民众在这一问题上的良性互动,共同推动了社会共识的达成。
当然,客观地讲,尽管变化明显,愿景美好,但未来在改善民生方面仍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环境污染、房价畸高、好的学位难求、贫富差距加大等,若不及时破解这些问题,必然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困扰,甚至会部分抵消已取得的发展成就。
政府工作报告对此也有阐述,“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少,部分群众生活困难”,这些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乎民众的生活福祉。
因此,必须持续不断地释放“民生红利”,并切实推动社会福利转型,让民众感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幸福感。
具体而言,要从资源禀赋的高度认识“发展主义”的局限,下决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践行民生至上的发展理念,以改革释放民生红利;要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来保障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增量投入,以实现可持续、制度化。
换届之年,这一串扩大民生投入的数据,无疑也是“民生优先”理念的“接力”。“民生数据”指引着未来几年的发展,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加大民生投入,无疑是改革的重要路径。
[新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