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3-03-15
习近平签署第一号主席令任命李克强为国务院总理
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决定李克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大会执行主席、主席团常务主席严隽琪主持会议。
今天的会议应出席代表2986人,出席2957人,缺席29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会议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关于国务院总理人选的提名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习近平关于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人选的提名信。
会议经过投票表决,决定李克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决定范长龙、许其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常万全、房峰辉、张阳、赵克石、张又侠、吴胜利、马晓天、魏凤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会议选举周强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选举曹建明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表决、选举结果宣布后,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一号主席令,根据大会决定,任命李克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腾讯网]
相关报道
李源潮为15年来首个非政治局常委任国家副主席
新一届国家领导人选举产生 10年来最大规模换届历时三天
国家主席:习近平 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
新任国家副主席:李源潮
这是1998年以来,首个非政治局常委当选国家副主席
此前三届国家副主席分别是:胡锦涛、曾庆红、习近平 三人均未连任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昨天上午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选举张德江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选举李源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根据大会通过的选举和决定任命的办法,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进行等额选举;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进行差额选举,提名174名候选人,应选161名,差额13名,差额比例为8%。
会议还经表决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决定,批准了这个方案,要求国务院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保证方案顺利实施。
(据新华社电)
新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共13人,其中3人为连任,10人为首次当选)
姓名 当选情况 现职
李建国 连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
王胜俊 新当选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陈昌智 连任 民建中央主席
严隽琪 连任 民进中央主席
王晨 新当选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
沈跃跃 新当选 中组部副部长
吉炳轩 新当选 黑龙江省委书记
张平 新当选 发改委主任
向巴平措 新当选 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艾力更·依明巴海 新当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万鄂湘 新当选 民革中央主席
张宝文 新当选 民盟中央主席
陈竺 新当选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卫生部部长
相关新闻
4种选票颜色不同
昨天的选举中,每个在场代表都收到四张不同颜色的选票。
紫红色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选举票
橘黄色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选举票
深红色
国家主席、副主席选举票
亮红色
国家军委主席选举票
选票上清晰地印着候选人姓名,有赞成、反对、弃权选项,还可“另选他人”。会场后区,设有秘密写票处。会场内共摆放有28个票箱。
[新浪网-大河网]
李源潮父亲曾任上海副市长 源潮原为“援朝”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李源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在热烈的掌声中,李源潮向全场鞠躬致意。
此前,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李源潮当选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李源潮简历
李源潮,男,汉族,1950年11月生,江苏涟水人,1968年11月参加工作,197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
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从农场职工到团市委书记
1968~1972年 江苏省大丰县上海农场职工
1972~1974年 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学习
1974~1975年 上海市南昌中学教师
1975~1978年 上海市卢湾区业余工业专科学校教师
1978~1982年 复旦大学数学系七七级数学专业学习,系团总支副书记、书记
1982~1983年 复旦大学管理系教师、校团委副书记
1983~1983年 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书记
从团中央书记到文化部副部长
1983~1990年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其间:1988~1991年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科学中心在职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0~1993年 中央对外宣传小组一局局长
1993~1996年 中央对外宣传小组副组长、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1991~1995年中央党校研究生部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
1996~2000年 文化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主政江苏
2000~2001年 江苏省委副书记
2001~2002年 江苏省委副书记、南京市委书记
2002~2003年 江苏省委书记,南京市委书记
2003~2007年 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出任中组部部长
2007~2012年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
当选国家副主席
2012~2013年 中央政治局委员
2013~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委员,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他声音
让卖官者身败名裂
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
●当干部就该有压力,否则干部如果很轻松,那么群众就会有压力,就会生活得很沉重,那就是本末倒置。
2002年,任江苏省委副书记、南京市委书记时说
●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
2008年9月,在干部学院开学典礼上说
●让卖官者身败名裂,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
2010年5月,在中央纪委、中组部视频会议上说
他家庭
父亲曾任常州地委第一副书记
李源潮父母都是老革命,1950年出生时,他的父亲李干成担任中共常州地委第一副书记,时逢朝鲜战争爆发,父母给他取名援朝,后来才改为源潮。李源潮3岁时,李干成调往上海,1962年,他被任命为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文革”中,李干成因拒绝与“四人帮”同流合污被打倒,长期被关押在上海少年犯管教所。
他经历
曾师从厉以宁
在1983年12月举行的共青团十一届二中全会上,李源潮当选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在任职团中央期间,李源潮分管宣传工作,同时又兼任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1988年至1991年,李源潮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北京大学获得在职经济管理学硕士学位。
1990年离开共青团中央后,李源潮在中央各部委担任多个副部级职位:先后出任中央对外宣传小组一局局长、中央对外宣传小组副组长、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文化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等职。1991年至1995年,李源潮在中央党校研究生部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学习,并于1995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万人评议机关”
李源潮主政江苏期间,江苏GDP增速位列中国所有省级地区中的前3位,农民收入也迅速增长。同时李源潮实施人事改革,开展“万人评议机关”行动,处理“铁本事件”和徐国健腐败案,而迅速妥善处理太湖蓝藻危机,也获得外界好评。担任南京市委书记时,李源潮作为被中组部和国家外专局在国内选派的两人之一,参加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举办的“发展中的领导者”培训班学习。
“干部能上能下”
从干部大交流,到差额票决,在中组部部长任上时,中组部进行了一场深层次的变革。中共十七大第一次提出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八字方针: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在改革表中,放在最重要位置上的是,改革干部提名制和实行竞争择优。显然,这里面所包含的“干部能上能下”,是更深触及每个干部切身利益的。
[新浪网-郑州晚报]
相关媒体
“中国梦”的确定性鼓舞全国人民
习近平昨天(3月14日)当选中国国家主席、国家军委主席,张德江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源潮当选中国国家副主席。今天国务院新总理也将决定。中国最高领导人的换届推进得十分顺利,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国家最高政治层面的确定性。
党和国家最高权力交接的制度化是中国长期政治稳定的根,这一制度的逐步平稳建立,无论对于传统社会主义体制,还是对于中国历史,都是伟大的突破。它展示了中国改革的力量,改革的内生性智慧,也预示了改革未来的广度和深度。
当今世界复杂多变,大多数国家的确定性都显匮乏,来自中国最高层的确定性十分珍贵。习近平主席全面出任国家最高领导人,对全党和全国人民都形成巨大鼓舞。这是一次强有力的换届,它对中国应对内外复杂局面形成准确的契合,成为国家前进的可信保障。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已成中国全社会共识的最新支点,将中国国家政治的确定性向社会实践层面再推进一大步。中国社会处在空前开放的时代,变化在各个层面充分展现,具体的不确定性很多。中国面临大的确定性向基层不断深入,凝聚中国多元化时代新型团结的过程。
或许我们应当区分出中国大确定性和小确定性的不同。国家政治道路坚定不移,每一步具体改革将有越来越活跃的社会讨论。但方式方法的不同意见不是国家发展方向的再讨论,二者有着手段和价值的根本区别。一些人将小的不确定混淆成国家政治战略的不确定,一谈改革就要碰国家的根本。随着国家大确定性的强化和向全社会展开,这种情况将逐渐趋向淡化。
中国需要进一步的开放和民主,而且越是这样,国家就越需要强大的领导力做凝聚社会的内核。很多国家都因没把握好二者的关系而走向动荡或僵化的极端。中国也将面临二者长期磨合、互动的考验。中国要将超大社会的复杂性转化成前进的层层动力,就必须在这一核心政治领域做出完整的创建。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化了社会的这一希望,新领导层做事的大刀阔斧和雷厉风行留给公众极深印象,他们的坚定、敢于担当、豁达以及亲民的真诚不断带来惊喜和振奋,他们的决策能力和建立社会最大公约数的能力对应了社会的迫切需求。中国虽然问题很多,但如今恰是雄心勃勃的时候。
未来十年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中国的巨大轮子一刻不能空转,反腐败、社会公平正义都须有货真价实的进展,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团结。这也是支撑中国对外复杂博弈的关键。外部压力不会让中国喘息,它将更热衷于寻找中国内部的缝隙趁火打劫。
中国问题这么多,由官方主导一一解决它们根本顾不过来。但只要在解决突出问题上有实质进展,就会营造趋势和信心,一些问题的内在固执会在势的压力下自动弯曲。全世界如今有能力解决实质问题的国家并不多,一步大的主动性就有可能带动国家的战略形势。
中国问题多,但现在也恰是解决问题杠杆最多的时候。我们相信,习主席和党中央有魄力、也有能力撬动中国社会的积极和热情,中国的未来在与一个美好的确定性拉起手来。
[环球网-环球时报]
民生热点拷问社会公平 决策层直面关切欲破特权
中新网3月15日电(夏涵)近年来,从城乡差距到社会保障,从“择校热”到“房姐”现象,很多民生热点事件都在拷问着社会公平的缺失。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政府工作报告也多次强调经济、教育、分配、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公平。分析指出,决策层直面民众关切,人们有理由对打破“潜规则”、勾画公平正义新蓝图寄予更高期盼。
共享发展红利 盼权利公平
“我希望未来的中国流动人口越来越稳定、越来越幸福!我指的稳定是能够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不再出现大规模的留守儿童和老人。我指的幸福就是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使流动人口不再有漂泊之憾,能够融入城市,共享发展成果。”全国人大代表、首都保安朱良玉如是说。
而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能够安居乐业,所折射出的不仅仅是城镇化进程中新一代农民工群体的“中国梦”,更是所有中国人对于医疗、住房、社会保障体系“公平正义”的期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建议“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加强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衔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
此外,养老金双轨制、收入分配改革也正在逐步推进,要真正“惠及民生”,可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至少,不论户籍、岗位、收入,都能享有同等的公民权责、真正共享社会发展的红利,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第一步。
有能力也要有机会 盼机会公平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消息,指出北京大学已经成为“北京人大学”,复旦大学已经成为“上海人大学”,呼吁按考生比例分配大学招生名额,给每个考生平等的录取机会。而与此同时,中小学的“择校热”也年年难禁,为了孩子能够进入当地的知名学校,学区房、奥数择优等都成为“草根”家庭的博弈工具。长此以往,名校出现“独大”现象,而教学资源差距则越拉越大,反而催生了新的不公平。
完成教育,在面临就业时或许还有不公平现象。有报道称,一名22岁的应届大学生江涛刚刚经历了找工作的激烈竞争,但最后只寻得一份文员的工作,辛苦且收入不高。而他的同学则因父母有“门路”,进入了工资颇高的大型国企,江涛可谓是典型的“拼爹”竞争的“失败者”。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对于异地高考和“择校热”的争议和讨论,究其根本,不过是民众对于平等教育机会、教育资源的需求,而职业道路上的“拼爹”对于社会的负面影响也不言而喻。如何让“有能力者也有机会”,且“有付出便有所得”,才是社会公平体系是否经得起考验的重要指标。
破特权直面“潜规则” 盼规则公平
与民生相关的公平问题总是备受社会关注,陕西“房姐”龚爱爱的曝光,便激起了民众对于制度化管理、规避特权、厘清灰色地带的广泛讨论,而如何有效治理这一类现象,真正“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也与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构建息息相关。
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双重转型时期,维权意识的增加也使得各个群体对于公平正义的渴望到达新高。看病要找关系、上学工作要“拼爹”、司法案件“同案不同罪”……各领域、各行业的“潜规则”不再被视为“理所当然”,而如何打破这些“潜规则”、将权力公开在阳光下,才是民众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最终最求。规则公平,恰恰是实现这一蓝图的有力保障。
“将‘建设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写入党代会报告,就是中共主动回应百姓关切的生动体现。”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汤继强如此解读。“社会公平正义”从党的十八大到政府工作报告,也反应了政府直面“潜规则”、破除特权现象的决心和要求。而对于勾画出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蓝图应如何落到实处,并切实构建起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未来仍值得期待。(完)
[中新网]
外媒:中国十亿民众时刻关注习近平解决问题
中新社纽约3月14日电 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14日选举习近平为中国国家主席、国家军委主席,任满两届的前国家主席胡锦涛正式卸任。今次交接后,习近平同时出任中国党、政、军最高职务。世界主流媒体对此高度关注,纷纷给予报道,并指中国民众对新领导层寄予厚望。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认为,随着习近平、李源潮分别当选为国家主席和副主席,以及张德江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之后,标志着去年中共十八大开启十年一度的权力交接进程已经进入尾声。
美国有线电视网14日题为《习近平正式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文章指出,周四习近平正式当选中国国家主席,同时还被任命为国家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领导人如何思考》的作者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认为,习近平已经拥有一个更强的军事关系和真正强大的位置。
库恩说,习近平将面对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医疗、住房、教育、污染、养老、食品安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集中在一起,而中国拥有手机的十亿民众正在时刻看着这些。
路透社报道称,自去年11月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他集中力量打击腐败,并禁止军队高层铺张浪费和大吃大喝。许多中国人希望习近平将给现已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带来变革。
悉尼大学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凯利·布朗对英国广播公司(BBC)说,习近平在国际上能够更好地沟通,这在他同美国副总统拜登保持良好关系中可以看出来,中国的新领导人在国际上可能会更引人注目。
凯利·布朗认为,中国新领导层由于有能力较强、态度强硬的王岐山负责反腐,另外更精简的政治局常委似乎更容易达成共识和下定决心,这些似乎都有利于作出反腐努力。(完)
[腾讯网-中新网]
华媒关注中国高层新老交替 民众寄予厚望
中新网3月15日电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境外华文媒体高度关注,认为高层权力顺利交接,舆论认为新一届领导人更加了解西方,处理对外事务会更加自信;也更加亲民接“地气”。
高层权力顺利交接 “习李时代”到来
香港《成报》15日刊文指出,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和国家军委主席,新老交替顺利完成,中国正式迎来“习李时代”。
台湾《旺报》15日刊文称,大陆的历史又翻了新页,“习近平时代”的到来,让大陆民众、海外华人充满期待。
日本新华侨报称,中国人大、政协两会已成为体验中国开放、透明的重要窗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民主在建设中成长,公民积极参与,民意有序表达,每一项细微的变化与进步都将折射出中国日益开放、开明的国家形象。
了解西方 外交政策更自信
香港《文汇报》15日刊文称,习近平担任国家副主席时曾多次出访,足迹遍及亚非欧美各个大洲。“柔和坚定、刚柔并济”的个性也已成为他鲜明的外交风格。在国际媒体捕捉的镜头中,习近平是一位“会笑”和“会放松”的中国领导人。
香港《成报》称,面对中国的国际问题也十分复杂,习近平年初讲话明确表达了中国坚定不移的外交路线。
美国《侨报》称,习近平受过良好的教育,在他成为最高领导人前,曾长期工作在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拥有丰富的经济工作经验及国际视野。
英国BBC网站的文章说,在很多分析家看来,习近平更了解西方,平易近人且充满自信。
具改革魄力亲民接“地气”
香港大公网评论称,习近平这位带有鲜明印记的“知青”领导人对基层有着清晰、准确的认识和把握,与底层社会和民众易于建立起天然的精神上的、情感上的联系。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习近平推出的改作风亲民举措,平实却直击要害的讲话,也悄然掀了一阵“习旋风”。
美国《侨报》文章称,新一代领导人的“知青”背景会使得他们的执政更加坚定,也更加亲民,更接“地气”。如重拳反腐,轻车简从,厉行节俭,力推改革,强势治军,自信外交,等等。
香港《明报》社论称,习近平提出“中国梦”,未来中国应对外部挑战,关键在办好自己的事情,这就须改革,使中国政经打通经脉,全面向前猛进。
香港《文汇报》社论称,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提出“中国梦”口号,更坐言起行,充分展示新中央决策层实干兴邦的勇气和决心,以更大的魄力推进中国的改革大业。(完)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