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曹建明曾在饮食店干三年体力活 成法学家走进中南海讲课第一人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3-03-16

 

曹建明曾在饮食店干三年体力活 成法学家走进中南海讲课第一人

  曹建明,男,汉族,1955年9月生,江苏南通人,1972年12月参加工作,197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国际法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教授。
现任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检察委员会委员,首席大检察官。

  昨日,1955年出生的曹建明再次当选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位连任两届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依照惯例,他将再次成为首席大检察官。

  学徒

  饮食店干三年体力活

  17岁时,曹建明高中毕业,进入上海市静安区饮食公司前进饮食店当学徒。

  在饮食店工作时,他每天半夜起床。劈柴、生炉、挑煤,他干了3年。在师傅们眼中,曹建明对脏活累活从无怨言。

  恢复高考后,曹建明报考了法律专业。媒体报道,1978年填报志愿时,他一共填写了七个学校的法律系。他说,自己之所以选择法律专业,是因为法律追求的是公正,要做到惩恶扬善。只有一个人格健全的法官才能为善良的、弱势的群体撑腰。

  考入华东政法学院后,他创造了华东政法学院的两项历史纪录:一是从本科到研究生,40多门功课全部为优秀;二是年年都被评为上海市三好学生。4年后,他又考上了该学院国际法系研究生,并留校成为一名国际法专业的讲师。

  法学家

  走进中南海讲课

  1994年,已是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教授的曹建明接受中共中央政治局邀请,走进中南海,为中央领导同志讲授法律课。他也因此成为第一位走入中南海讲课的法学家。

  曹建明在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同志讲授了“国际商贸法律制度及关贸总协定”。媒体报道,在这堂课上,曹建明谈了四个问题:国际商贸法律制度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国际商贸法律制度的新发展与中国的涉外经济法;关贸总协定与中国的经济法制;思考与建议。

  检察长

  “希望大家更多批评”

  最高检一位工作人员说,曹建明为人谦和,见到工作人员总是微笑,询问工作情况就像师长和学生之间的感觉。

  另一位最高检的工作人员说,最高检开会的时候,每次曹建明参加的会,他都会对关心的问题做详细记录,其他人发言后,他再针对这些问题细节单独提问。“这与曹检的法学背景有关。”

  每年全国“两会”,曹建明与代表共同讨论报告,一位曾在会场亲历过曹建明讨论“两高”报告的记者这样描述他:讲话声音不大,彬彬有礼,非常谦逊,丝毫没有架子。

  2009年全国两会上,曹建明以湖北团全国人大代表和最高检检察长的双重身份,参加了湖北团对最高检工作报告的审议。湖北团的代表建议加强基层检察院的建设。曹建明发言时说:“我唯一感到还有一点欠缺的就是,可能大家对我的批评少了点,可能和我坐在这里有关系,真心希望大家对我们的批评更多一些,可以使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把工作做得更好。”

  本版稿件/新京报记者 邢世伟 综合报道

    [新京报]

 

 

相关报道

纪念德沃金 法律人的良心

  ●我一直在努力,为我的决定负责,过一种真诚的生活。

  ●国家应该基于平等对待其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原则而行动。

  ●一个人的行为具有尊严和道德上的纯洁,可以让生活更有价值。

  ●如果我们努力过上一种善的生活,我们就会创造更多东西。

  【德沃金小传】

  1931年 生于美国罗得岛州的普罗维登斯(Providence)。

  1953年 取得哈佛大学文学士(B.A.)的学位后,前往牛津大学留学。在牛津,德沃金的兴趣又从哲学转向法律。

  1955年 德沃金回到哈佛大学继续攻读法律。

  1957年-1958年间 德沃金担任著名的韩德法官(Learned Hand)的助理。在韩德的回忆里,德沃金是他所带过的法官助理当中最优秀的一位。

  1958年-1962年间 德沃金在纽约市的Sullivan&Cromwell 事务所担任律师工作,这段期间他处理的主要是国际商务的案件。

  1962年 德沃金获得了他生平第一个正式的学术职位,他应聘担任耶鲁法学院的副教授。

  1967年 德沃金发表了让他一举成名的论文《规则的模式》,这篇论文开启了长达四十年之久的“哈特─德沃金之争”,迄今仍然是英美法理学界的争议焦点。

  1969年 德沃金对哈特的批评犀利且毫不留情,哈特却非常赏识德沃金的学术才华。经由哈特的大力推荐与介入,德沃金接任了哈特在牛津的法理学教席。

  1975年 德沃金同时合聘为纽约大学的法学与哲学教授。和哲学家内格尔合开的“法律、政治与社会哲学专题讨论”是当今世界上声望最高,也最具挑战性的学术论坛之一。

  1998年 德沃金从牛津大学法理学教席的位置退休,之后除了继续在纽约大学任教之外,他同时也曾经是伦敦大学学院法理学教授(1998‐2008)与荣誉教授(2008‐2013)。

  2013年2月14日 因白血病在英国伦敦逝世。

  记忆 德翁远去,余教犹在

  2013年2月14日,德沃金教授与世长辞,法律人莫不哀叹!作为亲耳聆听过德沃金教诲的法律人,我感到震惊和哀恸,以至于下意识追问自己“在他之后谁是活着的最伟大的法学家”之时,脑子里竟一片空白!

  一场清晰简明的演讲

  德沃金于2002年盛夏在中国政法大学的演讲,相信经历过那场演讲的同学们都会和我一样终生难忘。据说德沃金的口才举世闻名,没有底稿的演讲,只要整理录音,就是一篇观点明确、逻辑清晰、用词精准的论文。在法大的这场演讲,据我猜测恐怕是他一生无数演讲中最清晰简明的。

  这场演讲的内容与其说是法学理论,不如说是政治的基本道理。他用最简单的日常词汇跟我们讲述权利究竟是怎么回事,内容大致相当于《认真对待权利》(一个专业会议上的长篇演讲)的简化版。他有意放慢语速,在陈述重要观点的时候友好而深情地环顾同学们,讲得入情入理,又严肃认真,像一位邻家的善良老翁在给小朋友们讲故事。我们从他的演讲中既感受到了理性的力量,又体会到了炽热的真诚。

  关于权利的基本观念

  其实权利的道理并不复杂,它来自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两个基本观念:第一个是“每个人的生命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很重要”,第二个是“每个人都负有使自己的生活越过越好的特殊责任”。德沃金将它们概括为两条原则,第一条是“每个人都同等重要,没有人的生命比其他任何人更重要”,第二条是“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是每个人自己的责任”。

  德沃金对两个原则的解释像是一场课堂教学,讲述一些简单的推理,并询问同学们是否有异议,是否能推出别的可能性。演讲的末尾,他对我们这些学生直接表达了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善意。这次演讲就是在做一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实验:权利的道理其实并不复杂,我们用最简单的语言沟通,说出最基本的道理,就能达成重要的共识。权利的道理并不会因为我是美国人、你是中国人而不同,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权利在历史上的原产地是西方而将它拒之门外。

  学理 法律之根,植于道德

  德沃金的第一头衔是法学家,但他不仅仅是法学家,他的贡献和影响力早已超越法学领域。

  与约翰·密尔同列

  英国《卫报》在德沃金的讣告当中将他与约翰·密尔而不是与哈特相提并论,其中颇有深意。德沃金在与哈特的论辩中一战成名,论战的核心问题是“法律是否与道德相关”。哈特否认二者之间有联系,而德沃金却不以为然。法律和道德没有关系,既不符合事实,也会减损法律的权威,还有害于法律共同体的成长。法律人不应该(实际上也不可能)把法律问题当做与道德无关的纯粹技术性问题来处理,如果是这样的话,法律将失去普遍的信任与崇敬!

  《卫报》之所以将德沃金与约翰·密尔并提,是因为德沃金有一套完整的政治学说——基于平等的自由主义,正是这套学说使他的法学理论充满了道德热情。这套学说的核心正是他在法大演讲中阐明的“平等重要原则”和“个人责任原则”,它们相互支持,共同撑起了“人的尊严”这个最为根本的信念。

  德沃金的勇气

  作为观念的战士,德沃金比哈特勇敢,他坚持法律的道德基础和法律人的道德责任;他比伯林勇敢,他坚持世上各不相同的美好可以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兼容共存;他比罗尔斯勇敢,他坚持“整全性”,自由主义不需要也不应该退缩到“政治自由主义”,而是要讲清楚方方面面的道理。

  德沃金身体力行自己所提倡的“整全性”自由主义,热心关注公共事务,在深刻的批评中向英美乃至全世界讲述“人的尊严”的道理。他最重要的阵地是《纽约书评》,他视批评为天职,逐渐成为了英美乃至全世界公共知识分子的旗帜性人物,他用自己的一生向世人证明:精于细枝末节不是法学家的第一责任,持守法律与道德的牢固关系,进而从中求取世上各种美好价值的兼容共存之道,才是法学家的使命。

  思想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德沃金对于自己的学说自信满满,与他充沛的道德热情相得益彰:他不仅关心西方世界法律、政治、道德状况的改进,还对中国和其他国家充满了兴趣。

  维护法律的有效性

  这里不得不提到《认真对待权利》的“中文版序言”——表面上看起来是德沃金向中国读者推销他的书,但这份推销说辞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它简直就是一份跨文化交流、沟通、借鉴的哲学纲要。

  一种观念、一种学说、一种理论的跨文化传播和落地生根,最重要的是它内在的理性力量,而不是作者的国籍。如果有道理,它就会赢得其他文化的接受。

  权利和相对论一样,原产地是西方,但它对于当下中国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中国的法律发展能否跟上社会、经济的极速发展,从而维护法律的有效性,对于中国来说至关重要。而所谓有效性,衡量它的重要标准就是人们对法律的尊重。

  如果法律不能公平地保护人的权利,它就不可能成为解决社会争端的主要途径,法律就将失去人们的普遍尊重,而对于政府来说,法律的有效性降低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它意味着政府将失去长期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解决之道的关键在于权利的贯彻,也就是发扬理性的政治道德来不断维护人的尊严。法律只有以人的尊严(它是权利的内在道德要求)为目标,才会赢得人们普遍的尊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德沃金的著作和他的演讲一样,都是给我们传授政治和法律领域中的捕鱼之术,而不是给我们端上现成的精美大餐,中国如何实现保障权利、维护人的尊严和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双丰收,归根结底靠我们自己。在获取双丰收的路上,中国的法律人应该认真对待德沃金的法律和政治理论,但更应该多想一想,如何认真对待德沃金所显示出的充满自信的理性力量和充满热情的道德良心。

  □李筠(政治学博士)

  【德沃金的代表著作】

    [新京报]

葛剑雄:我们不讲真话民众会失望

  新京报:网友都称你“葛大炮”,你喜欢这个称呼吗?

  葛剑雄:我觉得这个称呼不大符合我,不过人家的话也是好意,我也不好干涉。其实我也讲过很多次,很多人都称得上是“炮”,我的话其实算不上“炮”,只是提出建议。

  新京报:但网友也是对您敢说话,表达他们的一种热情。

  葛剑雄:是的,我在微博上也和他们解释过,我感谢他们对我的肯定,但是不要说过多的话,不要无限吹捧,也不要低估政府雅量。有人说你再这么说,下次不让你当政协委员了,昨天有网友说这个人怎么还给他当常委啊,这个不是这回事。年轻的网友不了解一些情况,我相信,只要我们积极提出建议,不超出宪法规定,在八大方针指引下面提建议,就不会有问题。网友的过度吹捧等于在封我的口。

  新京报:很多人都说,如果葛式人物多一些,两会的质量将会有所提高,您怎么看?

  葛剑雄:如果从积极发言、积极提出问题这个角度来说,的确这样的人多一些,两会质量肯定会提高。但也有问题,比如说发言,如果大家都积极发言,从章程来说,讨论的时间是不够的。很多事情不能寄望于每年这样的一次大会,应该让人大、政协制度向常态化发展。怎么样让代表委员们平时也能发挥作用,可能更重要。

  新京报:您的很多提案都被认为很尖锐,政府对您的那些建议是否都有回复?

  葛剑雄:一般都有,有的比较具体,有的没有进一步沟通,有些只是答复了一部分。也有的态度还是很积极的。有一年我讲了孔子学院的一些问题,提案还没交,媒体报道了,结果汉办就主动来联系我,让我去参观,多了解交流。还有一个关于是否能够普及二代身份证的问题,结果公安部就派了两个领导,来专门给我做了一些解释。沟通过程中我也了解到了一些我之前不了解的问题。还有,我提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也有人专门电话和我沟通,他们说这是收到的有关教育的提案里很实用且针对问题的,被列为去年政协的优秀提案。

  尽管有人认为是因为我敢说话所以他们才会注意听,但不管从哪个角度分析,这都是积极的。总比有些部门不管怎么样都和你打官腔要好。这也起码说明政协委员的发言还是有作用的。

  新京报:公共舆论中还有一个“任大炮”任志强,您觉得你们这两个大炮有区别吗?

  葛剑雄:我觉得是根本不同的。他是个房地产老板,他提的很多问题被很多人认为与他代表的利益群体有关。我则完全是站在一个公民的立场上来提问题。我不愿意和他站在一起。他有些问题表态过于仓促极端,我不愿意做这样的大炮。

  我觉得,要开炮前也要做调查研究,有人说你是教育界的委员怎么好多提案不是教育界的,这不是开学术会,你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关心国家基本的大事,这无关专业。但有一点,我不懂的我不会随便发言。

  现在很多人发言被称为“雷人”,我觉得还是要鼓励这些代表委员,他总比那些不发言的要好。但作为我自己,还是要调查研究,没有把握还是不应该说,你既然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总要对得起这个身份,做点调查研究,没有专业知识也可以适当学一点。

  新京报:很多人说,其实你只是讲了真话。

  葛剑雄:大家都不讲真话,问题就暴露不出来,明明这些问题存在还在讲假话,或者有些问题还在但盲目地吹捧,这不是政协本身的作用。参政议政,不讲真话,民众对我们也会很失望。很多话,其实你讲了也没什么事,我相信党和政府是愿意听真话的,听我们当面说总比听外面报告要好得多,一些话经过好几道,真正听到耳朵里的时候说不定都变调了。

  但是胆子大,讲真话都不能离开两条,第一条要遵守宪法,第二条要根据政协的章程来。这两条做到了,讲真话哪怕过分了讲错了,也没什么,不要怕,绝大多数人都会理解。其实比我尖锐的发言多了,大家没有听到那些尖锐的话,一方面他们不善于表达,不善于对媒体说,媒体不重视他。还有可能是媒体没有报道,或者可能是因为有些话在现行情况下超前了或者是超出了政协的章程。

  新京报:您有过顾虑吗?

  葛剑雄:我知道,不管你提得多合情合理,总会有人不赞成的。但有人反对也没什么,反对有时候反而能够帮助这些话真正实现。我没有什么顾虑,我的岁数比较大了,我在做研究,教学,一个图书馆馆长而已,也想不出有人要对我做什么不好的事情。你做什么都顾虑你最后就什么都不愿做。

  本周人物·葛剑雄

  真正值得期待的,是面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无须刻意地找“大炮”,而人人都是“大炮”的时候,那些不合理的状况,在未形成问题之时,便已烟消云散。

  素有“葛大炮”之称的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再次当选全国政协常委,他表示,还要继续讲真话。同时,他建议代表委员们都来对宪法宣誓,“你坐上了这个位置,就不是个普通人!”

  作为一个历史学家,葛剑雄先生在学术领域取得了众多成就。但人们真正认识他,还是公共领域里的各种发言及作为。人们感佩的,是他作为一位知名学者,并没有远离现实地沉溺在书斋里寻章摘句当遁世者;更没有把对社会的看法和想法,仅保留在酒桌和茶坊里作为酒后茶前的谈资。他选择了将真实的想法和看法,直爽地表达出来。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看到过太多的兴盛与衰亡,并明白其中的道理。他要把这些道理,向更多的人讲话。

  其实,他所说的大多数东西都只是常识和基本道理。而且,表达方式总体说来还是温厚而宽大的。相比于世界上其他很多地方的火爆政客或学者,“大炮”这个绰号之于他,还是显得严重了一些。我更愿意将他比作一把手术刀,尖锐但并不莽撞,有力但并不失目标,所有动作,都是起于仁爱之心。这种温和的修正与改良式的参政方式,被视为“大炮”本身,是对“大炮”和葛剑雄本人的一种误读。

  这种误读,从根源上讲,是因为葛剑雄这种参与政治的话语方式,与周围多数人的参与方式并不一样。他不转弯抹角,更不绕着问题走,而是直面问题,用简洁的方式将它摆到众人面前,引起众人的关注,为解决它,提供了一种可能;其二、葛剑雄在提问题时,并没将自身的利益作为主要考量条件。他提的众多问题,都与他所在的教育行业有关,这与某些绕开自己的行业或上司,提些隔靴搔痒不着边际的“奇葩问题”,甚至信守“沉默是金”原则只带耳不带嘴,一问就说是“来学习”的人,确是有云泥之别。他之受众人关注和期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葛剑雄的韧劲,也是公众对他认可的一个原因。对于自己提出的提案和问题,他总是不屈不挠、追问到底。去年,他曾就研究生考题泄露事件当面向教育部部长发难。今年就此问题继续追查,直到得到圆满答复为止。相比于某些“烂尾提问”,他的这种精神,令人佩服。

  将对社会问题的追问寄于一门或几门“大炮”,是不切实际的。真正值得期待的,是在这些敢想敢讲的人们带动之下,媒体和公众的思想进一步解放,社会空气进一步活跃,整个社会形成敢想敢讲的氛围,面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无须刻意地找“大炮”,而人人都是“大炮”的时候,那些不合理的状况,在未形成问题之时,便已烟消云散,那样的社会,离和谐还会远吗?

  □曾颖(作家)

  □新京报记者 兰燕飞

    [新京报]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