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五问芦山地震:中国地震局专家全面解析芦山7级地震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3-04-21

 

五问芦山地震:中国地震局专家全面解析芦山7级地震

    新华网北京4月20日电(记者 余晓洁 崔静)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地震的伤口尚在愈合,大地再次痉挛。

    20日8时02分,在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级地震。此次地震有哪些特征?与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相比有何异同?如何提升我国地震灾害预防能力?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周本刚为此接受了新华社独家专访,全面解析此次地震。

    芦山地震震中烈度初步估计Ⅸ(9)度

    记者:此次芦山7级地震造成的破坏有多大?

    周本刚:一般用地震烈度来评价地震的破坏程度。目前,芦山地震的地震烈度评估工作正在进行。根据震级和计算模型初步估计,芦山地震震中烈度大约为Ⅸ(9)度,而汶川地震震中烈度为ⅩⅠ(11)度。

    从已掌握的情况看,芦山地震已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但整体而言,芦山地震的灾情应小于五年前的汶川地震。

    初步判断是主震-余震型 需防范强余震危险

    记者:此次芦山7级地震有何特点?

    周本刚:据初步分析,此次地震为主震-余震型。主震7级,主震后又发生多次余震,未来需注意防范发生强余震的危险。本次地震发生在龙门山地震断裂带南段,属于逆冲型地震。根据断层活动的性质,将断层分为走滑型断层、正断层和逆冲型断层,其中逆冲型断层是指断层面上盘相对下盘向上运动的断层。

    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是独立的两次地震

    记者: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有哪些异同?

    周本刚: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是独立的两次地震,芦山地震不属于汶川地震的余震。

    二者有一些相同之处,一是二者都发生在北东向展布的龙门山断裂带上,根据调查,这一断裂带属于全新世(距今约1.2万年)以来的活动断裂带,易发生6级以上的强震;二是从震源机制上,二者均为逆冲型地震,与龙门山断裂带运动性质一致,是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地块向东南运动,受到四川盆地阻挡,应力积累和释放的结果。但芦山地震又与汶川地震有所区别,一是从位置上看,芦山地震发生在龙门断裂带南段,震中位置大体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前山断裂附近,而汶川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在中央断裂和前山断裂分别产生了长达240公里和72公里地表破裂带;二是从震级和烈度看,二者差别较大,芦山地震的破坏程度没有汶川地震大,伤亡和经济损失也会比汶川地震轻;三是从地表破裂程度看,预计芦山地震的地表破裂带长度和位移远低于汶川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历史上地震活动强度不高

    记者:从历史上看,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震活跃程度如何?

    周本刚:总体上看,这一地区历史地震强度并不高,曾于1327年在天全附近发生6级地震,1941年6月12日在宝兴与康定间发生6级地震,1970年2月24日在大邑发生6.2级地震。但是根据地质调查结果,该段具备发生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

    力争年内出台第五代地震区划图,提高抗震设防能力

    记者:如何进一步做好抗震设防,提高地震灾害预防能力?

    周本刚:减轻地震灾害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做好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而建筑物抗震设防的主要依据是地震区划图。目前我国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的工作已经完成,正在履行相关发布程序。这已是我国第五代地震区划图,争取在年内发布。新版地震区划图的发布,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抗震设防标准,提升地震灾害预防能力。

    [新华网]

事后方知 中科院院士称5年前曾提出宝兴一带可能有7级左右余震

距汶川地震五年,昨日,四川芦山发生7.0级地震,两次地震震中相隔85公里,同处龙门山断裂带。

很多人疑问,为什么这一次依然是四川受难?两次地震有何异同?之前有种“汶川地震已经把几千年积累的应力释放完了”的说法,雅安这次的大地震为何还会发生?

对于此次地震的成因,科学界有专家认为其是汶川地震以来最大的强余震,也有人认为两次地震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

疑问1:是否为汶川地震余震?

芦山地震为独立地震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周本刚表示,目前判断,芦山地震不是汶川地震的余震,而是两次独立的地震。他表示,两次地震震中距离85公里,距离较远,虽然这两者都位于龙门山断裂带,但这条断裂带长达500多公里,各处的断层不一样。

不过,中科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认为,芦山地震是汶川大地震迄今“最大的强余震”。“我五年前就提过,汶川地震不是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朝东北扩散,而是将来在西南处会发生七级左右地震。”

他表示,当时提交的政府内参中,他特别提到汶川西南100公里左右的宝兴一带可能发生七级左右的强余震。陈云泰认为,从震源位置、震源机制和震级大小看,芦山地震是汶川地震的强余震,是汶川大地震的破裂向西南方向的发展。

对此,周本刚解释,长达500多公里的龙门山断裂带,总体分成3段,“中段地震活动最为强烈,这也就是汶川地震发生的地方。南段也有明显的活动,北段是汶川、青川以北的地方,活动则弱一点。”

周本刚说,芦山地震发生在龙门断裂带南段,震中位置大体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前山断裂附近,而汶川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在中央断裂和前山断裂分别产生了长达240公里和72公里地表破裂带;另外,从震级和烈度看,二者差别较大,芦山地震的破坏程度没有汶川地震大,伤亡和经济损失也会比汶川地震轻;第三,从地表破裂程度看,预计芦山地震的地表破裂带长度和位移远低于汶川地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张晓南也认为,目前还不能说芦山地震就是汶川地震的余震,他表示,和汶川地震一样,此次芦山地震也是主余震型,即地震发生后,从产生到趋于平缓,有一个慢慢衰减的过程。

疑问2: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有何异同?

震级少1级 能量差33倍

昨日,多名地震专家认为,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的机理是一致的。

“它们都是逆冲型地震”,周本刚解释,地层断裂处分成相对上下两盘,根据上下盘的不同运动分成三种:一种是断层两盘水平交错,称为“走滑型”,一种是断层上盘往下运动,被称为“正断型”,另一种则是上盘往上运动,这便是“逆冲型”。两次地震与龙门山断裂带运动性质一致,是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地块向东南运动,受到四川盆地阻挡,应力积累和释放的结果。

此外,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张晓南说,两次地震都是主余震型。“这次地震也是这样,不可避免地有余震,大概到了下午2点钟左右,3级以上的余震已经有30多次了。”他同时表示,四川盆地主余震型出现的较多。

但此次地震和汶川地震的差别也很大。

最大的差别是其破坏力。张晓南介绍,虽然听上去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震级只相差1级,但在爆发的能量上却相当于差了33倍。张晓南解释,汶川地震不仅震级高,烈度也大,相比而言,此次地震的破坏性就小多了。

疑问3:首次速报为何仅为5.9级?

地震速报先发布再审核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一处副处长黄媛介绍,4月1日起,我国地震速报采用了“自动+正式”的速报方式,和之前需经审核,要满足准确无误后才能发布不同,现在我国的地震速报,首先由计算机以最快速度发布,然后再发布正式速报。速报的内容,除了发给地震系统、相关部门之外,也同时在官方微博上进行发布。

昨天上午,芦山地震发生2分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官方微博便发布了自动速报,当时计算机判断为5.9级,9分钟后,正式速报修订为7.0级。

黄媛表示,我国计算机自动速报的准确率能达到95%以上,但震级越大时,会出现准确率相对偏差大的情况。

她说,芦山地震是自新的地震速报制度之后,出现的最大地震,其速报发布的快速,也得以令地震局可以在半个小时内便启动一级应急响应,而灾区当地的民众,如果看到微博信息,也可以及时避险,离开危房。

此外,目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方面正在测试智能手机APP推送功能,已经开发了安卓手机的推送,今后,智能手机用户可以“被动”地接收到地震速报信息。

疑问4:芦山地震是否会导致次生灾害?

四水库现裂缝 一堰塞湖形成

张晓南表示,和汶川地震一样,芦山地震也发生在地质行为比较特殊的同一个断裂带上,有很多山、沟壑,就有存在如泥石流和滑坡等次生灾害的可能性。而一旦发生余震或下雨的情况,则可能会引发次生灾害。

“如果你在山区,就要远离比较容易滑坡的地方,如陡峭的山区,或者土石比较松软的地方,这样生存的可能性会大一些。”他表示,这种次生灾害在主震和余震出现时都可能发生,因此离开危险的房屋是一个前提。

昨日,官方已经通报有四个水库出现裂缝,地震还导致了一个堰塞湖的形成,这令独立地质学家杨勇感到担心。“那边的水坝水电站实在太多了,有一个距离震中只有10公里远,现在因为交通进不去,通讯也不畅通,还不知道情况怎么样。”

他认为,目前水坝的情况还是比较紧急的,“水库如果受损了,上游来的水导致水流过大,水库承受巨大的压力,可能会出现溃坝。”

昨日,中央气象台提醒,未来三天,芦山县以阴天为主,有时有阵雨,对救援工作比较有利,“不过震区人民及救援人员仍需防范余震及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疑问5:地震是否可以快速预警?

雅安主城区提前5秒预警

昨日,成都一家民间研究机构的地震预警系统首次发挥了作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建设的地震预警技术系统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其中给雅安主城区的预警时间为5秒,给成都市主城区的预警时间为28秒。

该所所长王暾介绍,这个预警体系覆盖面有40万平方公里,是2010年末逐步建立的,采用电波比地震波速度快的原理,在破坏性的地震波尚未对目标区域造成破坏之前,就给目标区域进行预警,发送预警警报。据介绍,这个监测系统目前一共有1300多个监测台站,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甘肃、陕西、河北唐山、安徽和辽宁。

据该所介绍,目前其预警信息覆盖人群约50万,其中微博有20多万粉丝,北川和汶川电视预警人群近30万,还有其他的手机客户端接受者等。

预警时间几秒到几十秒意义有多大?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表示,从宏观层面讲,给成都市主城区的预警时间为28秒,应该可以避免成都主城区的所有伤亡,但这次成都主城区还是有人受伤。

张晓南评价,这样的预警体系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国家目前正在重点推进的方向。“十二五”期间,国家已经有了这方面研究的计划。

记者 金煜 邓琦    [原标题:五问芦山地震]

     [新京报]

 

 

相关报道

雅安芦山县邛崃市交界处发生5.4级地震

    中广网北京4月2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4月21日17时05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成都市邛崃市交界(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

    [中广网]

 

 

相关评论

新浪特约评论:灾难重来 我们有哪些变与不变

  汶川五年后 昔日重来时

  特约评论员 陶短房

  4月20日上午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截止目前,已造成162人遇难,近7000人受伤,灾民人数逾百万。

  此时离汶川“5.12”大地震五周年纪念日不到半个月,一些媒体和医学部门已着手安排相关纪念活动,在这样的日子发生如此不幸的天灾,受灾地又同在四川,人们悼念、救灾、援助之余,不免会审视一下——五年了,当灾难再度降临,人们交出的答卷,是否比五年前有所改善?

  地震发生后仅18分钟,四川省军区已成立抗震指挥部;仅28分钟,第一批救灾部队(武警四川总队的1200名官兵)已动身赶赴灾区;仅38分钟,第一批非军方专业救灾队伍已动身前往灾区;仅58分钟,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紧急启动国家三级救灾应急响应,由八部委组成的减灾委工作组赶赴灾区;仅79分钟,首个民间慈善基金开始行动(壹基金);仅88分钟,首个民间专业救灾队伍动身赶赴灾区;仅89分钟,四川省宣布启动一级响应预案;仅118分钟,直升机已出现在灾区芦山县城上空……和五年前的汶川地震相比,此次不论军方、官方或民间,在反应速度、应对针对性等方面都显得更快速、更专业,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五年来,各有关方面并没有漠视汶川地震血的教训,在突如其来的灾变面前,准备更充分,训练更有素,这至少可以多抢回一些宝贵时间。

  五年前许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救援人马,往往只能靠热情和血肉之躯和天灾抗衡,在泥土中和死亡赛跑,缺少机械、专业设备和专业技能成为普遍的遗憾。与之相比,此次不论官方或民间,在装备方面都有长足进步,“北斗”终端的普及和专业车辆、大型机械的跟进,都较五年前有进步,尽管进步远远不够,对于灾民、尤其被困者而言,却仍是福音。

  五年前地震消息传出,举国悲痛,各界人士纷纷出钱、出力,媒体也紧急动员,密集报道,但总给人以激情有余,冷静不足之憾,很多时候不免好心帮倒忙。此次这种情况仍有,但已明显好转,网络上不仅有点蜡烛的,传消息和寻人的,也有介绍各种救灾专业知识,甚至“过来人”作经验谈的,两相对比,五年后的做法显然更成熟。

  然而五年过去,改善不大、或几无改善之处也并非没有。

  如部分官员、官方和半官方机构的官话、套话,急于表功和突出领导,五年过去,问题依然存在,通过媒体、网络,人们有目共睹;五年前人们遗憾直升机缺乏,应急快速救灾能力有“硬缺口”,如今五年过去,救灾直升机不论数量、质量,仍然是灾区和关心灾区者极大的遗憾。

  有些问题五年过去,非但无改进,反倒更严重。

  如灾后交通管制问题,五年前曾导致救灾通道堵塞,如今五年过去,同样的一幕再度出现,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其中既有地方的问题(如成雅高速救灾启动之初仍“正常”收费),也有民间救灾者考虑不周的问题(如大量民间车辆和救灾车辆争道),但归根结底,还是政府救灾应急指挥、调度考虑不周、应变不力的问题。尽管四川省交通部门后来下令“留下生命通道”,要求除救援外所有其它车辆停止进入灾区,但宝贵的时间已过去十多个小时。五年时间里,中国民间车辆数量剧增,民间救灾、慈善意识也有很大增长,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灾区交通管制的压力和难度,而有关方面对此显然有些措手不及。

  更严重的则是红十字会问题。

  五年前,人们对中红会抱有相当大的信任,出钱出力,态度踊跃;但随着一系列负面新闻的曝光,和中红会应对拙劣,重组迟缓,此次人们虽仍有热情,却不再相信中红会体系。这种不信任在客观上会影响问题多多、但不论实力或经验都理应在救灾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中红会发挥应有作用。人们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此时一味指责大家“不顾全大局”是不公平的——这么长时间,本来足够对中红会来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造了。

  对民间慈善的兼容,五年前是大问题,如今同样是大问题,且随着“黄金72小时”的过去,灾区管制的放松,矛盾将更加突出。

  此外,“赈灾搭台”的种种“营销”行为,不论是某些“官人”,还是立场不同、语气行为相似的某些民间人士,五年前和五年后都乐此不疲,他们的姿态或左或右,“营销”的目的也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无益于灾区、灾民,甚至也无益于他们自己的公信力和企图。

  “黄金72小时”还没过,此刻当务之急,仍是和时间、和死神赛跑,更多的总结和对比,只能也必须留待后来。

    [新浪网]

悲情是救灾的最差选项

  应急的同时要强调最小的成本——行政成本要小,物质消耗要小,动员人力、动员社会幅度要小,并不是所有地震都适用举国体制。救灾需要专业分工、科学调配,唯独不需要悲情。

  文字作者:陈鸣(新浪微博@拨惹尘)

  ▎本文首发于2013年4月21日,这是“滤镜菲林”频道第13篇文章,[我闻]栏目第5篇。▎

  理论上,早在2007年底,全国各级各类地震应急预案覆盖了100%的省、96.4%的市和近70%的县。

  但是预案归预案,要将预案纳入到政府行政机制里,灾时实现无缝转换,并不容易。很多地方是在经历过汶川地震之后才意识到应急救灾预案的重要性。

  汶川地震时过4年,去年我去云南昭通采访彝良地震,发现从反应速度而言,地方政府已经十分迅速。

  地震刚一发生,当地市防震减灾局立即向市委、市政府通报震情,在第一时间启动部门应急预案,并在震后15分钟内根据辅助决策系统生成震后灾情初步评估报告。

  震后20分钟,驻地的消防和武警队伍即赶到震区入口集结。震后30分钟,市级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启动。

  这得益于几个方面:

  其一,西南几省的防震减灾演练相对到位。每个县都有地震应急预案,甚至有些乡镇也有预案,学校等人口稠密的单位都进行过地震演练。

  震前半年内,当地刚刚进行过一次防震减灾系统地震应急通信演练。参与的人员有全市11县区64名工作人员参演,应急通信保障车辆13台,模拟了地震发生时如何迅速恢复通信。地震发生当日,地震应急通信车和通信指挥车在现场迅速搭建起来。

  其二、目前西南数省目前县级预案编制已相对到位。

  在目前中国的地方体制中,县级政府能够直接掌控的人、财、物力资源相对丰厚。当前西南省区的县级政府,一般都有30-50个职能机构,如果加上党群、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人民团体等组织,约有70个左右的县直机构,公务员规模一般都不少于1000人,如果把县级政府所管理的事业单位算进去,人员一般不少于1万人。

  在地震发生后的24小时的特急期内,县级政府扮演着灾区现场抗震救灾的第一组织者和领导者角色。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方盛举在接受我采访时表达了他的看法:在经过多年的预案建设之后,目前西南县一级政府在应急救灾方面完全能够做到有条不紊。

  其三、汶川地震时期混乱的领导机制,同样在实践中相对理顺。省、市、县各级的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挥长,由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而不是党委书记。

  现行的预案对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设置也有具体的要求,由政府各职能部门分别牵头,一般分为十个组,负责抢险救援、医疗、人员安置、交通运输保障、次生灾害防护、社会稳定、伤员手术、宣传报道以及协调外来援救队伍等事项。

  这样使政府部门的权、责都非常明确,每个救灾阶段的工作也相对清楚。

  我去年采访的几位专家都有一致的看法,现在西南几省的地震救灾已经不存在反应速度、资源不足等问题,现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科学救灾、精细救灾。

  一种情况是响应级别过高。

  比如2007年普洱发生6.4级地震,国家启动III级应急响应(I级为最高,IV为最低),按惯例由普洱市领导抗震救灾即可,最后却是由省级政府领导。

  第二种情况是误认为灾区的救灾力量越多越好。如果省、市(州)、县组织架构不精细,协调不好,救灾力量也可能相互对冲。

  “应急的同时要强调最小的成本——行政成本要小,物质消耗要小,动员人力、动员社会幅度要小。应对汶川地震这样的地震巨灾,需要举国机制。但应对像彝良地震这样不到6级的地震,并不需要举国机制。”中国国家减灾委的一位专家接受我采访时说。

  在彝良救灾中,我观察到令人担忧的情况——一个不到6级的地震,伤亡也不大,不仅总理连夜奔赴,国家媒体资源全面投入,在社交网络上,各种大V小V也在竭力营造悲情。无尽的炒作导致最后灾区物资堆积如山,浪费惊人。

  灾区最终也成了庙堂和江湖种种人士努力露脸的机会。仕途、名声皆在其间。可是救灾就是救灾,现在这个阶段和汶川时的上下无措不同,它需要更加精细化,因此需要专业分工,也需要科学调配,唯独不需要悲情。

    [新浪网]

左志坚:救灾不是越快越好?

  2008年5月,我刚从国外出差归来,立即上了去四川的飞机。那次我负责川震南线(映秀—汶川—茂县)的采访。我本行是商业报道,但没想到那次巨灾之后,竟成了灾难记者。

  一年之后,灾区回访,把北线(绵竹—北川—安县)所有重灾区走了一遍。2010年,又逢玉树地震,再次带队去了青海。2011年,四川灾区完成重建,三赴灾区,那次去了遥远的青川。同年,日本大地震,调派记者去东京,并在后方组织和协调专题报道。

  是的,几乎每年都在做地震报道。我的意思是,灾难其实离我们很近。就在上周六,我刚刚到成都,做川震五周年的回访,并在映秀住了一天。没想到刚离开,又是七级强震撼动四川。

  这一次,又是举国沸腾,但一些认知误区仍然存在。我想就这五年来的观察,做一些简单的总结,希望对关心灾区的朋友有些帮助和启发。

  一、震中是否就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不一定。

  在2008年的灾难中,当地震局监测到震中在映秀时,所有注意力都被吸引到那里。加上映秀道路中断,天气恶劣,直升机又无法抵达,这放大了外界的焦虑。又因为映秀离成都非常近,许多民间救援资源就都发往映秀。但另一方面,人们没有意识到北川其实更惨烈,整个老县城被埋。其实当时北川的交通条件比映秀好许多,如果有更多资源投放到北川,或许能救出更多人。

  你能看到的重灾区,都只是媒体和官员最容易抵达的地方。你视线之外的地方,有可能更严重。

  二、救灾越快越好?也未必。

  速度和效率是两码事。比如说,你在第一时间把大量部队集结到映秀,结果人员伤亡最惨是在北川,那整体救援效率未必就高。我们要的是救援效率,这就要求指挥者必须很专业,而不是很热血。科学决策更重要。

  512那次因为气候太恶劣,直升机无法获取完整信息图,这次就很好,无人机很快拿回了全景图,这就对指挥者调配救灾资源起到很大的作用。完整透明的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基础。

  三、救人应该靠政府,老百姓不要添乱?这话要一分为二的看。

  08年我基本是和先头部队同时抵达映秀。部队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等他们走整整一夜,抵达震中时,能做的事情实在是有限。而且山区道路不畅,意味着大型机械无法进入救人,徒手挖人的效率是很低的。我亲眼看到两位士兵花了很长时间去搬卡住的楼板,却只能无奈的放弃。

  最有效的救援恰恰是灾民自救。无论是时间还是地理位置,都比外来的部队有优势。这时候,防灾教育就特别重要,平时的演习和组织,在灾难真正来临时,是能救命的。不知道08年之后,四川各地的防灾教育做的如何?

  四、志愿者最好不要去灾区?这个要看是什么志愿者了。

  如果你连山区都没去过,必要的冲锋衣、睡袋什么都没有,我也觉得没必要去。但如果你在某些方面有一技之长,灾区可能很需要。比如说,我当时是和广东的医疗队同时进的映秀,医疗人员体力未必有多好,但灾区很需要啊。

  另外,一起同行有四川户外俱乐部的朋友,他们背70升的包,全部是药品,送到之后部队非常感激,当时最基本的消炎药都缺啊。这些志愿者也没有停留,送到就离开,给我印象很深。

  其实民间资源总归是越多越好,问题不是志愿者要不要去,而是如何组织起来,让救援更有效率。这方面政府应该统筹。

  五、红十字会不放心,我该给谁捐款?我觉得普通个人前三天不需要考虑捐款的事儿。

  玉树地震那次有朋友给我电话,让我在灾区给灾民几千块钱,回来她给报销。我说现在有钱也没地方用啊。其实但凡这种巨灾,对人类文明是瞬间毁灭性的打击,一下打回原始社会。停电停水停电话,钱没用。最紧缺的反而是物资,可以组织急缺物资尽快发过去。一般来说,前三天,最需要帐篷(防余震只能住户外)、药品(伤员太多)、电源(没法住楼里或者干脆电厂损毁)、食品和水。

  六、我们要给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捐款?不一定,因为受灾最严重的地方,资金太多,其他地方可能更缺钱。

  提到512地震,通常第一时间想起的是映秀、北川,或者还有汉旺。但以我之后回访的经验来看,这三个地方重建资金绰绰有余,因为他们知名度太高。一些不出名,尤其是比较偏远的地方,其实更缺钱。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青川,这个地方离成都太远,坐车要大半天,山路长又弯,但惨烈一点不弱于映秀,有整个村子被全部埋掉的。问题在于,由于交通闭塞,记者、官员都很少去,曝光不足,捐款企业没法获得曝光的机会,官员也捞不到政绩,那自然不重视。这种地方往往经济基础偏弱,反而更应该救助。

  恐怕政府、媒体都无法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专业的NGO才可以。当然企业也可以做的更专业,而不是更热血。这次雅安地震,我就一直很关心那些尚未被报道的灾区。

  七、地震局没有尽责,有人预测了地震,政府不重视?这个是误解。

  我很小时就在科普书上看到说地震是无法精准预测的,现在依然如此。现代的科学只能让大家知道,自己是否在地震带上,知道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保命了。

  所以应把主要精力放在防震减灾上。只要地震时房屋主结构不垮,就有足够时间跑路,小命就能保住。政府的重心应是组织演习、核查建筑质量、加强科普教育,但这些不容易出政绩。

    [新浪网]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