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宝兴33小时
4月21日,受灾群众沿着武警水电部队官兵在损毁的山路旁开辟的一条小径前往芦山县玉溪村。新京报特派震区记者
薛珺 摄
4月21日,前往宝兴县的救援人员涉险从滑坡现场穿过。新华社发(薛玉斌
摄)
水陆空三线立体救援:滚石飞落,山路乍通又阻;山地迷雾,直升机无处落脚
●21日11时
省道210线宝兴县城北10公里至小金段抢通。
●21日12时
省道210线芦山至飞仙关段抢通。
●21日14时
省道210线宝兴县城至小金段抢通。
●21日17时
省道210线宝兴县灵关镇至宝兴县城段抢通,至此,省道210线全线抢通。
●21日21时
省道210线灵关镇至宝兴县城段再次塌方中断,截至发稿时,仍在抢修中。
“孤岛”宝兴县位于夹金山下,这座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县内山地蔓延,河流蜿蜒。卫星地图上看,它犹如一片布满褶皱的树叶。
4月20日地震,四个方向进入宝兴的公路全部中断。这些藏于山脉底部的道路,被塌方飞石砸瘫。
6万名居民、4000余年历史的宝兴古城,成为孤城。那里90%房屋垮塌,通信中断,电力中断。
也就是同一时刻,为了托起宝兴人的生命希望,救援者们分几路向宝兴挺进。这是一场持续33小时的挺进,也是一场水陆空三线的立体救援。
孤城不安
20日19时,直升飞机出现在宝兴上空,飞机没有降落,而是投下两部卫星电话。此时,已是震后十小时,断路、断水、断电、断通信的宝兴已成与世隔绝的孤岛。
空投的电话被人们送到县委书记手中。19:10,书记用它打出第一个电话。路全断了,县城20余人死亡,2500余人受伤,他对指挥部说“请求支援”。
求救电话打通后,在与宝兴县比邻的芦山县,高音喇叭开始反复广播中央领导的一条命令——“今晚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就算不睡觉,也要全力以赴挺进宝兴。”
几乎在同一时刻,成都军区和四川消防的救援指挥人员设想最先打通的应是省道210线。这条公路,部队可以从南、从北两个方向,朝宝兴挺进。向南一路,由小金出发,这里曾是5·12地震中运输抗震物资的生命线。向北一路,从芦山出发。
“石墙”阻路
最先遇见困难的是,由芦山沿210省道向宝兴挺进的救援队伍。20日晚,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片望不见边的碎石。
原本穿梭在山崖上的210省道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位于悬崖边,不足三米宽堆满巨石的“石墙”,“墙外”是湍急的河水。稍有震动,山顶上篮球大小的石块纷纷滚落。
尽管带来大型挖掘机等设备,救援者仍寸步难行。“一次只能动用一台机器,还要防着飞石。”一位武警军官说。不停的塌方,不但延缓了工程进度,还让一些战士受伤。
接下来,由小金向南抢修的队伍也遇到意外,地震掏空了位于山体外侧的公路路基。这让原本结实的柏油路面成了一个个空心的陷阱。据新华社报道,在这条路上,一台参与救援的挖掘机,在行进途中,坠入落差300米的悬崖。
没办法,只能换路。一位救援人员说,为了尽快进入宝兴,指挥部决定走一条名为大老路的县道,从天全县向宝兴进发。不过,这一计划也很快受阻——地震让这条山间县路断成两截,部队面对数米高的落差无法前行。
直升机“无处”落脚
陆地交通中断为宝兴救援制造了阻力。21日上午8点,成都空军飞行员叶烈箭和战友受命驾机飞往宝兴,在空中形成救援通道。
飞机起飞时,叶烈箭和他的战友们只想把更多的物资运往宝兴。“我们出动了六架飞机,想尽快赶到宝兴”。
飞行员们没想到困难之艰巨。拥有30年驾机经验的叶烈箭说,宝兴县城被山谷环绕,航路十分狭窄,直升机进出需要穿越山谷,活动范围受到较大限制。此外,宝兴县城能满足飞机起降的开阔空地很少,最终选择的起降地点,“两边离悬崖只有6米。”受航路和起降条件限制,昨日救援,只能等一架直升机返航后,另一架才能起飞。
雪上加霜,昨日下午4点多,宝兴开始下雨,山区上空弥漫大雾,最后一架执行任务的飞机在宝兴上空盘旋了一会儿,无奈载着物资和救援人员返航。
直升机从宝兴县城运出重伤人员11人,向宝兴县运送救灾人员、医疗人员、通信抢修工人109人,运送食品、饮用水、救援器械、帐篷、医疗用品18.9吨。
就在飞行员运输物资的同时,一支救援部队正从水路向宝兴前行。据中新网消息,4月21日7时,来自四川巴中、达州、攀枝花的3支消防救援队、约120名官兵携带生命探测仪等装备乘坐冲锋舟挺进宝兴县准备救援。
“由于没有运载工具,不能带太多东西。”昨日一位参与水路救援的记者说,水路救援并不能缓解宝兴县城里物资紧缺的现状。
生命线乍通又阻
21日晚,就在叶烈箭的飞机盘旋在宝兴上空时,救援人员已陆续抢通两条连接宝兴的公路。
21日午后,小金至宝兴的210省道修通,进入宝兴的北入口被打开。一位记者在报道中称,现通过成都、汶川、卧龙、小金至宝兴的道路畅通。目前有3辆旅游车,48名游客从宝兴经小金绕马尔康到成都。
不久,从双石镇,横向至灵关镇的一条“小道”也被贯通。
最后,经过33个小时的抢修,宝兴县的南边入口被打开。21日17时,省道210线宝兴县灵关镇至宝兴县城段抢通。至此,芦山震区救灾生命通道——省道210线全线抢通,形成都江堰市-小金县-宝兴县-芦山县-雅安市的生命环形通道。
公路修通后,抗震指挥部向外宣布了参与抢修救援队伍的名单。
指挥部说,为了打通生命线,武警交通部队共投入兵力600名,机械设备167台套;四川省交通运输部门已经投入四川路桥集团、四川蜀工公司等15支抢险队伍共计1200多人,投入各类机械设备300多台套。
“多点作业,双向抢通。”一位四川省官员说,感谢不同单位的抢险应急队,在这33个小时里他们接续起被地震损毁的生命线。
昨日晚210省道,行进中的救援车辆忽然停了下来。没多久,大家的手机上就出现了这样一条短信:“前往宝兴道路再次中断。”从灵关镇前往宝兴县城的省道210线,再次中断。该路段出现两处塌方,每处塌方有4万-5万方土方量,施工车辆只能缓慢前进。截至发稿,由南边进入宝兴的入口,依然不通。
新京报记者 崔木杨 萧辉 卢美慧 报道
[新京报]
宝兴灵关震后众生相:睡通铺、吃百家饭、排队领水
“我们这个帐篷下面住了四户人家,大家就在这里睡着大通铺。”震后将临时住宅安置在灵关中学操场的李嫂一边切着猪肝一边说。
“我们家的房子还没住一年,下个月才满一年,结果就没得住了。”李嫂操着一口四川口音的普通话对记者说,“家里造这个房子还借了钱,向银行贷了款,总共花了几十万,现在好了,钱还没还完,房子就不能住了”。
据李嫂介绍,去年5月他们一家刚刚入住到新造的四层楼房里面,但是没想到一场地震一下子让新房子变成了鸡肋。
不过李嫂似乎还保持着川妹子一贯的乐观,“现在一大家人住在这里,我家有四口人,其他还有三户人家,大家在一起同吃同睡。”
事实上,在灵关中学大操场上的数百户临时房客中,这样同吃同睡的现象普遍存在。
“我们这里现在有七户人家,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不分彼此。”祝女士和丈夫正与其他几家人共进晚餐,用数张学校课桌和一块大木板拼成临时饭桌上,几大盆冒着红油的菜显示了进餐者的一些特殊食性。
祝女士说,这里的七户人家也是同吃同睡,大家一起睡在了一个简陋的大帐蓬下面。
由于通往灵关镇的道路21日下午刚刚抢通,所以很长时间内,灵关处于停电停水的孤岛状态。
对于祝女士而言,她最关心的莫过于被地震震毁的商铺店面。一家人就靠这个卖服装的店面维持营生,这个店面是她租来的,如今店面垮掉,她的服装也毁损不少,小生意也无法维持,“该怎么办?”
雅安芦山“4·20”地震发生后,灵关镇便将学校操场开辟为临时的避险安置点,在这个数千平米的操场上,受灾民众建成了各色各样风格的临时帐篷,有用透明塑料的,有用编织袋材料布的,有些人家甚至还将自家的车都开来,停在“住宅”一侧。
不过更多人会选择在原本住家附近搭建临时住所。记者在一户人家看到,他们居然将自己的临时窝搭在了一辆大货车的后厢内。
毫不夸张地说,灵关已经是一座依旧站着的废镇,因为几乎所有建筑都有了裂痕,谁都不敢安心入住。
对于灾民而言,最大的问题或许不是停电,而是停水。
“现在这里的地下水已经污染了,有个小孩今天一早喝了不干净的地下水,出现拉肚子的中毒迹象。”正在灵关中学操场给受灾民众分发饮用水的张甫军告诉记者。
22岁的张甫军和其他7名志愿者一起,承担起了当地政府交给他们的送水任务,每天半个小时车程从一处山泉拉来满满一车干净的水,分发给操场等安置点的居民。“这些水只够生活用水,不够洗澡洗头用。”他说。
记者看到,灾民们井然有序地排着队,拿着各式各样的容器,领取属于他们的一份净水。
张甫军告诉记者,如果一车不够,他们会去拉第二车。
就在吃百家饭、睡通铺、共饮山泉水的状态下,灵关人民盼来了陆路通道的打通,以及第一车救援物资。(记者
孙宇挺)
[中新网]
村民手中余粮最多够用四天
震后双石镇九成房屋倒塌,缺帐篷、缺粮食、缺饮用水,村民两天等来一车酸奶
芦山县双石镇,背靠芦山地震震中龙门乡。
地震摧毁了芦山县城通往双石镇最近的道路,另一条取道龙门乡的山路,因狭窄而拥堵,救援物资无法进入。截至昨日下午5时,双石镇仍处于通信中断、断水断电的状态。几乎90%的房屋被损毁。
震后的孤岛双石镇,面临着缺帐篷、缺粮食、缺饮用水的困难,灾民分散在各个安置点,只能暂时开展自救。
路边不时落下沙石
21日中午12:00,李天洪和父亲步行将近两小时,终于进入双石镇双河村。李天洪来自青海玉树,前往双石是为了探望遭遇芦山地震的岳父岳母。
余震不断,塌方仍然在发生,芦山县城至双石镇的道路已经中断。沿路数十处的塌方,完全终止了大型物资运输车通行,救灾人员和村民只能步行进入。行走在路上,李天洪不时能看见沙石从高处滑下。
向双石镇进发的普通人,并不只有李天洪。两名身背被褥的妇女,同样在行色匆匆地赶路。她们说,地震发生后家里音讯全无,只能从打工的地方回来看看家人的状况。这座距离县城仅有20多公里的小镇,震后道路中断,通信中断,水电中断,伤亡和救援信息无法外传。李天洪说,这里是“陆地上的孤岛”。
岳父门前的小桥已经坍塌,李天洪和父亲只能小心地踏着碎石过河,进入双河村的杨家组。这里聚集着数百户村民,木结构的房子原本依山傍水而建,村里人已经记不起这些房子的年代。现在,这里如同儿童推倒的一堆积木,瓦片木桩四处散落。
比5·12摇得还厉害
回想起地震,村民张凤斌有些庆幸。他原本每天慢悠悠地出门去邻近的煤矿做工,20日见时间不早,急匆匆跑过小桥,刚踏上大路,突然感到整个身体都在发抖,他马上趴在地上不敢动弹。张凤斌感慨说,“比5·12地震时摇得还厉害。”等他直起身,刚踏过的小桥已经消失不见,塌进河中。
张凤斌的邻居寇光武一家4口,地震时顺着屋前的平台一起滑落到田中,奋力挣扎起身,才避免了被屋顶压倒的厄运。
张凤斌跌跌撞撞趟水往家里跑,一路听见各种呼喊声:“有没有人被压?”确信周围的村民没有伤亡之后,大家才纷纷从家中扒出简单的铺盖,用晒玉米的草席,在屋后搭起临时安置点。
余震仍然在继续,张凤斌和邻居们最担心的,是半夜下雨,简陋的帐篷会漏雨,若是山洪,则可能卷走安置点。不过,村民寇跃龙说,“目前为止,这里仍然是最安全的地方。”
村民大多没有存粮
和这些村民相比,双石镇书记宋政面临的状况更复杂。地震发生时,宋政刚上任不到一周。
双石镇因地震死亡3人,重伤16人,并没有人员被压在废墟中。但这里90%的房屋在地震中被摧毁。宋政和镇里的干部忙着疏导,他们将村民撤离到各个安置点,希望大
家能够开展自救。
双石镇因为退耕还林,耕地所剩不多,村民们并不种植稻谷,而是习惯购买粮食,村民大多没有存粮,手里的粮食顶多能坚持两到四天。“镇里现在需要的是物资,”宋政说,“这里需要3000顶帐篷,8000多人的口粮,奶粉,柴油、汽油。”
两天没法和外界联系,宋政已经派出了6支小队,前往县城寻求帮助。“最后等来的物资,只有一车酸奶。”宋政有些失望地说。
从甘孜赶来的四川总队第一支队的武警,已经在第一时间赶往双石镇,武警战士驻守在镇政府。物资没能进入,武警们只能原地等待,一旦到位,随时准备运送物资进入村中。“现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副支队长孙福桓感慨说。
做饭不敢用地下水
21日下午1点多,在村民共同搭建的安置点,双河村村民卫朝珍和女人们正在张罗做饭。
井里的水,卫朝珍不敢用。“地震后的地下水,矿物质太多。”她摇摇头,回身揭开一旁桶盖,取了水。这是仅剩的最后一桶水,是地震前存在家中水缸里的。
因为女婿的到来,卫朝珍准备的午饭很丰盛:蒜薹腊肉、西红柿鸡蛋汤、皮蛋,其中,腊肉和皮蛋都是邻居从废墟里掏出来的。这是大家地震后吃的第一顿正经饭,之前的一顿是稀粥。卫朝珍招呼着周围的人一起吃饭,10多人呼啦啦聚拢过来,才5分钟,碗盘就见了底。
卫朝珍盘算着,家里的米饭只够吃4天了。村民们也都感觉到了粮食的短缺,对此,他们只能急在心里。
午饭结束,寇跃龙问李天洪:“你们那的灾后重建好吗?”
“肯定有好的,也有不如意的。”李天洪说。
“那我希望我们的重建是好的。”寇跃龙说。
新京报特派震区记者 朱柳笛
“镇里现在需要的是物资,需要3000顶帐篷,8000多人的口粮,奶粉,柴油、汽油……(等了两天,)最后等来的物资,只有一车酸奶。”
——双石镇党委书记宋政
[新京报]
相关评论
在北京望四川,从汶川到芦山
2013年4月20日上午,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到21日凌晨为止,地震已经造成160人遇难,逾5000人受伤,150多万人受灾。
这场地震,离汶川地震震中200余公里,距汶川地震5周年仅差二十来天。汶川地震疮痍还在平复,新的打击再次来临。
5年间,特大地震两次击中四川,同一片土地上,连续遭受苦难。那里的同胞是如此不幸,而在有了微博、微信,智能手机也更加普及的时代,来自地震灾区的任何消息,都可能在瞬间引爆公共舆论空间。也正如此,雅安地震烈度虽逊于汶川地震,但对公众的心理冲击,并不逊于五年前。
在北京望四川,是因为,西南处,曾经历国殇;从汶川到芦山,可见两场地震在国人心中的关联,一个国家与社会面对灾难的变与不变。
5年前,汶川山河移位,生离死别,国人焕发出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它似乎超出许多人的想象,但是又似乎注定出现。近几十年来,规模最大的非常营救中体现出来的团结、坚忍、乐观、感恩、悲悯,在短时间内聚合成了抗震救灾的巨大能量。2008年,被称作中国“公民社会元年”。如今,我们看到,同样的公民精神,正在芦山延续。
国有难,操戈披甲;人有危,众士争先。5年前,全中国人与汶川灾区人民心连心,为他们送去源源不断的捐助;5年后,中国再次紧急动员,救灾车辆、志愿者、医疗专家等,奔向雅安和芦山。
在北京望四川,快速的灾难应对没有变。习近平、李克强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紧了解灾情,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中央各部门均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驰援灾区。地震发生8小时后,李克强已抵达震中芦山县。
从北京望四川,同心戮力没有变。地震发生后,从政府到民间组织,从集体到个人,都在迅速行动。全媒体时代,无缝隙直播灾情,让民众与灾区一起脉动,与灾区的命运紧密相连。
从北京望四川,无论是否在现场,自发的动员没有变。无论是自愿降价出售食品的小店主,还是免费发矿泉水的老板娘,以及雅安街头自愿献血的人们,都阐释着可贵的公民精神。
汶川与芦山,并不遥远。震中芦山,距汶川不过280公里。但两地的民众唇齿相依——汶川的数十位的哥,车里装满水和方便食品赶赴芦山灾区。而在映秀,人们抢着报名去援助雅安。
从汶川到芦山,从公民理念到公民社会的自组织能力,已远胜当年。比起汶川地震,慈善公益组织,对于灾难的反应速度,以及动员规模,都大幅度提高。民间慈善组织壹基金这次在筹款、救援组织中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
从汶川到芦山,应对灾难,社会更加理性、成熟。地震发生后,网上很快就出了理性的声音呼吁,让出成雅公路这一“生命通道”、不要过多挤占灾区电讯资源、不要过多干扰救援人员。
人的命运的集合,就是国的命运。每一次灾难,都是对“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公民社会的考验。
哀悼逝者,救助伤者,抚慰幸存者。我们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但谁都知道,自然灾难不会远离这片国土。4月20日,一个不平常的周末,在北京望四川,从汶川到芦山,我们发现,一个国家、民族正在灾难中成长,在灾难中变得从容和坚强。
[新京报]
雅安加油,坚定信心就能排除万难!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4月21日电
昨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7.0级地震,震中位于芦山县龙门乡,震源深度13千米。截至发稿时,地震已造成181人死亡,11492人受伤。雅安地震灾情牵动着亿万同胞的心,网友纷纷通过本网七一社区和留言板,为雅安灾区加油,打气。
一排排倒塌的房屋、不断蹿升的伤亡人数……人们为雅安而揪心,人们为雅安在祈福。网友“秦至谊”在帖文中写道,救灾的第一要务是救人。房子倒了,我们可以再建;道路毁了,我们可以再修;只要人还在,我们就有希望。网友“王献辉”表示,这次地震给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房屋倒塌、交通阻塞、通讯中断,余震接连发生。即使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参加救援的各路大军,也没有被灾难吓倒,没有被困难阻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国人民再一次用行动彰显了大爱。相信爱心正能量的传递,能够更加激励着灾区人民坚强的走下去。
抗震救灾中不断涌现出的感人故事和感人瞬间,让人们感受到无限的温暖与力量。网友“管荣保”认为,在巨大的灾难面前,雅安的父老乡亲和兄弟姐妹们,他们还没来得及擦干身上的血迹,却摇晃着爬起来,匍匐着去救助另一个同胞。这是一种守望相助的精神,更是一种对于同胞的骨肉亲情。
网友“李晓明”在文章中写道,在龙门乡救出一对母子,被救出时母亲蜷曲着身体,用上半身护着一个没有穿裤子的小孩;一位丈夫双腿跪地,让受伤的妻子倚靠得更加舒服,同时,双手举着一摞制板为她遮挡太阳……小细节,传达着亲人之间的大爱。在雅安街头,大量志愿者无偿献血,在宝应县医院,居民将热腾腾的面条和汤圆,送到伤员和救护人员手上……点滴爱心正在凝聚成无与伦比的正能量。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时间作出抗震救灾指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前往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网友“沈宏胜”认为,这是对灾区人民群众最大的安慰与鼓励,也是对灾区给予最大的支持。网友“林伟”亦表示,地震是一场大考,是对工作的检验,也是对干部的检验。党和政府临阵不乱、沉着坚定,部署救灾工作条理清晰、指挥若定,无疑给灾区人民吃了“定心丸”。
只要携手团结在一起,我们一定能凝聚成抗震救灾的强大力量。“信心来自灾区人民的守望相助,信心来自全国人民的关心支援,信心来自党委政府的有力应对……灾后救援正在紧张进行之中,灾后重建的任务会更加繁重。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困难还有很多,越是如此,就越需要强大的信心支持。让我们继续发挥抗震救灾精神,坚定信心,排除万难,将这一场抗震救灾的战斗打赢!”,网友“胡俊”在帖文中写道。
[人民网-中共新闻网]
“微时代”见证大爱中国
“整个中国一跃而起”,这是芦山地震后,一个国家面对灾难的姿态。政府有力有效的举措,媒体及时充分的播报,更有无数普通人用自己的方式,构筑心手相连的命运共同体。而早已进入亿万人民生活的互联网,无疑是凝聚正能量的重要平台。
中国国际救援队一条关于地震的微博,转发超过46万次;微信“地震救助”公众账号,不到1天有近10万人关注,发送信息15万条;搜索引擎、门户网站联手行动,搭起寻亲平台……不可能每个人都在四川、都去雅安,但在这个平台上,时空差距缩小到零,每个人都能表达关切、抒发心声、提供建议。互联网的世界没有孤岛,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微时代”,我们的心在一起,“人人都是雅安人”。
5年前的汶川地震,无数网友在QQ签名中点亮红心,传递强烈情感力量。通过博客、论坛组织起来的志愿者,更发挥了重要作用。5年来,从社交网络到微博,再到异军突起的微信,网络伴随国家一起成长。一方面是精神的传承,一方面是现实的发展,“微”力量汇集抗震救灾大能量,以无数个体积极参与,搭建起新的救援生命线。
更重要的是,在一次次突发事件和公共讨论的洗礼下,网民在不断走向成熟。芦山地震后,整个互联网呈现的自我认知与反思,让人看到一个充满公民精神的公共空间正在形成。志愿者还未出发,已有人呼吁为专业救援让出道路;记者刚刚上路,提醒注意媒体道德的微博已成热点。一条虚假寻亲信息,更成为众矢之的,让“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的共识更加牢固。少打电话、不乱捐赠,甚至是不炒作、不煽情,从满腔热忱到理性冷静,网民心态日渐成熟,又何尝不是中国社会前行的缩影?
不仅仅是爱心平台,网络也可成为强大的现实支撑。无论是救援还是重建,自组织力量不可或缺。虽然还有盲目奔赴灾区造成的拥堵,但汶川地震时开车送方便面、矿泉水的初级救灾,已经为“组建专业救援队”、“募集急需物资”所取代,网络在动员之外,更发挥着信息聚合、资源整合的重要作用。更何况,携手同心之情、民胞物与之意,本身就是最强大的“中国力量”。
当然,这个刚刚展现的微时代,在灾难面前展现了凝聚人心的正能量,也暴露了其显而易见的缺陷,虚假信息鱼龙混杂,戾气情绪相互激荡。比如,一个曾深陷信任危机的慈善组织在发布救灾信息后,遭遇一片“滚”字。虽然即便在灾难面前,也可以有不同声音,但面对极端情况,或许更该摒弃偏激与成见,凝聚更多救灾力量。
救援还未结束,更为艰难的重建阶段也还没有开始。当道德激情归于日常,更需要默默的坚守。希望微时代见证的人间大爱,能在慈善捐赠的监督中、心理干预的抚慰中、重建事项的参与中,成为滋润雨城的甘霖,更成为推动中国持续前行的正能量。
(张铁)
[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