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救援 应急机制更趋成熟
专家建议整合救援力量强化部门协调
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再次考验我国应急管理机制。《经济参考报》记者在救灾一线看到,政府救援主动迅速,信息发布及时。多位专家评价说,此次抗震救灾行动凸显科学救援新思路,中国应急救援机制更趋成熟。专家还指出,救援力量有待整合,部门间协调需强化。
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
下面的一组数据让人不禁流泪:
———截至24日14时,芦山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21人失踪,11470人受伤。
下面一组数据则凝聚着全体抗震救灾人员的汗水:
———截至23日8时,公安消防部队搜救遇险被困人员165人,转移和疏散群众6976人。
———截至24日12时,四川全省共救治伤员23959人次,累计住院治疗6144人,累计出院4633人。
———截至24日12时,四川全省已转移安置23 .7万余人,已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1712处,在196个临时安置区及过渡安置点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复核已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176处。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灾区看到,地震发生之后,各级政府紧急部署,第一时间启动应急保障机制。救援行动快速有序,志愿者自发援助,这些都温暖着灾区人民的心,灾区群众也积极开展互助自救。
地理信息是保障灾区救援有序开展的基础,在地震灾害发生两个小时之后,20日上午10时,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就已通过资源三号卫星获取芦山县灾前2.1米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同时制作完成了芦山县地势图、芦山县行政区划图、雅安市行政区划图、四川省行政区划图,并提供给国务院应急办、国土资源部、中国地震局等部门。
通讯保障是一道空中“桥梁”。地震之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积极抢修通讯设施。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4日在京发布消息称,已恢复芦山、天全、宝兴三个县县城以及33个乡镇的通信服务,包括移动通信、固定通信和宽带服务。目前,通信的抢险救灾进入村一级,灾区3县233个行政村还有87个行政村未通电话。
物资保障是满足灾民衣食住行的“救命稻草”。4月20日至23日,民政部已经从合肥、郑州、武汉、长沙、成都、南宁、昆明、西安和兰州等9个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向四川省共调运8万顶帐篷、10万床棉被、1万张折叠床。
在灾区的治安维护方面,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公安厅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机制。震后10分钟,向全省公安机关发出“公安消防部队和特警队伍迅速集结开赴一线、公安交警部门紧急行动保障交通、全省民警立即到岗到位”等五条指令。第一时间集结警力,指挥调度成都、乐山等14个市(州)公安消防官兵1400余人、特巡警500余人、交警700余人当日上午开赴一线。四川省公安厅政治部主任简胜彬24日介绍,截至目前,全省灾区没有发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社会治安秩序稳定。
灾难发生后,灾区人民没有被吓倒,而是与之抗争。灵关镇吕寿琼家4人被埋,乡亲们用手、用铁锹挖了五六个小时,成功将伤者救出;龙门乡五星村几十名村民为救一对被掩埋的母女,努力挖掘数小时。
多位专家告诉记者,从汶川地震到雅安地震,中国应急救援体系更趋成熟。尽管两次地震在震级、所处地理环境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后者无论是交通“生命线”的打通、通讯恢复速度,还是救援人员进驻、第一批物资到达速度,以及第一场发布会的召开等,应急管理机制取得新的进步。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范维澄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雅安地震发生后,还没等国务院统一开会、布置任务,国务院减灾办、中国地震局等部门就各司其职,主动启动了应急响应预案,安监总局也派出了矿山救援队,赢得最宝贵的救援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