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厦门大火阻断博士夫妇幸福梦想 警方不公开纵火案嫌犯遗书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3-06-10

 

博士夫妇被阻断的幸福

厦门公交车大火中丧生的林地旺、王华丽夫妇,生前照片。

  ■ 逝者

  林地旺31岁

  王华丽27岁

  生前住址:厦门白城社区

  去世时间:2013年6月7日

  去世原因:BRT公交起火

  林地旺,王华丽夫妇。

  在他们面前,生命正展露出它美好的样子。

  孩子百天了,同为博士的妻子即将和丈夫成为同事。6月7日,两个人去集美看房,回岛的路上,他们搭上了闽D-Y7396。一场造成47人死亡的大火带走了他们的生命。

  唯一的希望

  在厦门大学旁边的社区里,父母抱着孙子等了一夜。

  知道消息后,两个老人撑不下去了。孩子没有人喂奶,厦门很多志愿者看到微博上的信息,赶去给孩子喂奶。两个老人边哭边感谢。“他们哭晕了好几次”,志愿者说。孩子还不知道忧愁,白白胖胖的很可爱。

  他的妹妹在电话里用闽南语说,“对不起,我不知道说什么”。这个上个月19日才结婚的姑娘在电话里号啕痛哭。

  林地旺、王华丽的孩子,将成为这个家族共同的孩子,林地旺的妹夫说。

  林地旺曾经是家里唯一的希望。

  他老家在泉州的农村,父亲印煤球,母亲是农民。他年少时显露的数学天赋让他的父母充满了惊喜。

  第一次高考,他的分数只够上大专,父亲死活不同意他去读,硬是让他补习。第二年他考进了泉州师范学院。阿火记得问过他为什么选择数学专业,他回答说,“我热爱数学”。

  他上本科时,十岁弟弟不幸溺水身亡。在重男轻女观念严重的福建农村,他对父母来说变成了全部。

  林地旺没有辜负他们。他考上了厦门大学的数学硕士,读到了博士,接着成了大学老师。

  阿火说这在他们村里罕见,他的父母忘却丧失幼子之痛,脸上慢慢有了笑容。

  新的开始

  2012年6月,他从厦门大学应用数学系博士毕业,成了厦门理工学院的一名老师。

  他在QQ签名上说:“新的开始,加油!”2012年9月,他开始带第一批学生。

  这个年轻人想把对数学的热情传递到学生身上。新当老师的他常常会为了学生听不懂急得满头大汗,学生小陆说班上的学生都能感觉到他对数学的激情。

  学生错的多或抄作业,他会伤心。有一次,一个班级作业质量不够高,他在讲台上自责,说着说着哽咽起来。

  在学生记忆里,他总说自己从农村出来,考上一个二本,一步步走到今天。

  他常鼓励学生说应该树立目标,不断向上。“他一直用他的经历鼓励我们,说我们通过奋斗可以和他一样。”林同学说。

  这位可爱的老师甚至在课堂上晒出了工资单。“当时我们都震惊了。”

  林同学说他从来没想到一个老师会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做到如此坦诚。学生亲切地叫他地旺哥。

  他在课堂上只有一次提到了他的妻子。他说你们师母也是教高数的。“他的脸上当时真是满满的幸福和骄傲”。

  不会忘记的笑容

  和好友阿火聊天他提到了买房。“他混出去了。”阿火说。这个曾经的乡村青年看起来一帆风顺。

  林地旺QQ的个人说明里说,“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阿火说旷达是林地旺的性格,走到今天是他奋斗而来。他失去过至亲,所以很珍惜现在的拥有。

  其实已经好久没见了。阿火对他的印象仍停留在2011年的春节,林地旺在老家举行婚礼,阿火看着他满脸笑容地给亲戚敬酒。他还记得站在林地旺身边的王华丽,她看起来很腼腆,羞羞涩涩的在笑。

  两个人的笑容,他永远也忘不了。

  新京报记者 林野 实习生 李锐嘉

     [新京报]

厦门警方:不透露纵火案办案细节 不公开嫌犯遗书

图揭厦门公交纵火案嫌犯陈水总[组图]

图揭厦门公交纵火案嫌犯陈水总

  昨日(6月9日),公安机关锁定犯罪嫌疑人为厦门本地人陈水总。经警方深入、细致地侦查和技术比对,并在其家中查获遗书,证实陈水总因自感生活不如意,悲观厌世,而泄愤纵火。

  官方发布 嫌疑人当场烧死

  昨日,厦门市政府新闻办表示,经公安机关缜密侦查,6月7日发生在福建省厦门市的公交车纵火致多人死伤案件告破。犯罪嫌疑人陈水总被当场烧死。

  案件发生后,随同国务院工作组于8日凌晨一同抵达厦门的公安部刑侦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专家,立即会同当地公安机关开展案件侦查工作。

  经过现场勘验、调查访问和物证鉴定、DNA比对,最终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陈水总,厦门本地人,1954年生。经警方深入、细致地侦查和技术比对,并在其家中查获遗书,证实陈水总因自感生活不如意,悲观厌世,而泄愤纵火。

  侦破过程 监控拍下身影 社区民警认出相貌

  今天上午,厦门市公安局宣传处马处长表示,通过BRT车站的监控录像,锁定陈水总行迹可疑。录像显示一男子拉着一辆手推车,车上有编织袋,这与事发车辆上发现的物证相吻合。

  马处长表示,事发后公安部门采用一些办法锁定了嫌疑人所住的区域。但具体用什么办法,她并没有透露。通过视频摸排出嫌疑人后,调查组组织社区民警进行社区走访。最后通过放大视频截图,社区民警辨认出嫌疑人相貌,经过取证,并经DNA验证,确定了其身份。

  另外,公安部门表示,没有透露办案细节的打算,在现场找到的遗书具体内容目前也不考虑公开。(记者 石爱华 任佳 王婷婷)

    [新浪网-新华网]

厦门BRT公交车安全五问

  专家称高架BRT致救援人员上桥难,灭火救援难;多名厦门市民称乘坐BRT公交无需安检

  厦门BRT快速公交(Bus Rapid Transit)事故之后,BRT的行车安全成为市民讨论的焦点。

  而早在2012年,一位市民曾就BRT公交的行车安全发过帖子,网帖称,厦门BRT公交在高峰时车厢内挤满一百多人,一旦发生事故,车厢中的人连转身都不行,如何逃生?而厦门BRT的安检措施也遭到诟病。

  1 BRT安检措施是否得力?

  曾多次发现乘客携违禁品

  根据官方调查结果,此次事故原因是人为纵火,助燃剂为汽油。记者采访多名厦门市民,都反映乘坐BRT公交之前无需安检。为什么这类似于地铁的交通工具,没有相应安检措施?

  小范今年25岁,在厦门生活2年多,她告诉记者,她乘坐BRT上下班的2年时间里,从未看到BRT进站有安检。

  据媒体报道,“近3年来,发现过五六起乘客携带易燃易爆等违禁品上车的事件。这些严禁携带的物品是常见的柴油、油漆、双氧水、小瓶液化气、刀具等,由于乘务员及时发现并禁止上车,并未酿成事故。”厦门市BRT场站公司2011年的一份报告称。

  据媒体报道,2011年8月,厦门BRT场站公司与公交派出所联合开展检查活动时曾表示,将在当年9月开始,给厦门BRT每个站点至少安排一名专职安检人员。当时公交派出所副所长姜海鹰说,并不是对每个乘客都要求检查,而是对那些带着大包小包并可疑的人员,在自愿的情况下,让乘客配合检查。如果检查出违禁品,要么不许带上车,要么乘客不要上车。如果乘客既不配合检查,又要强行上车,可视情况报警。

  对此,昨天记者连线采访厦门BRT公交方面,相关负责人以不清楚为由挂断电话。

  据《福建日报》记者透露,昨日召开的发布会上,已恢复运行的BRT公交车每辆车次均会配备一名便衣安全员,负责保护乘客安全。

  2 高架BRT是否存安全隐患?

  空间封闭影响逃生救援

  前日,事故现场的一位救援人员曾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多名遇难者遗体集中在车厢中部,“应该是当时人较多,来不及挤出去。”昨日,一名厦门公交公司的经理表示,相比普通公交,快速公交的窗子是封闭的,相对危险。他认为,该公交车应该应用敞开式设计,并且车门要加大。

  据央广报道,交通管理专家、集美大学教授林地球分析,高架式和封闭式快速公交,确实会给救援造成一些困难:“第一,高架太高了,万一出事不得了。第二,车厢采用全封闭的,除了三个门之外,只有部分气窗可拉开。”

  对此,公路协会客车分会副秘书长佘振清指出,快速公交车型的生产标准也是经过严格的审核而制定的,如果对车子进行敞开式设计,加上可打开的后窗和侧门,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本身的安全性也会降低。佘振清表示,虽然是人为导致的事故,但还是应该对相应的安全标准进行修订和补充。“快速公交应增加更多安全逃生设施以备万一。”

  而长安大学BRT研究中心主任王元庆则表示,在高架桥上行驶相对于在地面行驶,应急救援车辆、救援人员上桥难度大,灭火救援难度大。

  据媒体报道,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厦门BRT是国内第一条高架的BRT,也是第一条预留远期升级为轨道交通条件的BRT,国内外都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现在这种高架BRT出了问题,也不能一味地贬低说不好,而是从长远来看。”

  3 无人阻纵火?

  人为纵火致火势迅速蔓延

  记者采访了三位在出事车辆上的伤员,他们均表示闻到汽油味,但没有看到有人点火,更来不及制止点火。当时坐在后方靠窗的江小姐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车子快驶进金山站时,就闻到异味。没过多久,就听到前面有人喊:“着火了”,她通过天窗,拼命爬了出来。站在司机旁边的杨同学告诉记者,他上车后也闻到汽油味,但没太在意,突然听到有人喊“起火”了,十多秒钟火势就蔓延了整个车厢。司机停车后杨同学从窗户挤出来。

  长安大学BRT研究中心主任王元庆告诉记者,如果快速公交车本身问题导致自燃,比如电线老化等导致自燃,火势会比较慢,一般情况下来得及紧急疏散车上人员。但由于人为纵火,点燃汽油导致火势迅速蔓延,撤离难度就较大。“人为纵火与车本身的安全性能没有多大关系,只能加强安检,从源头上防止乘客携带危险品进站。”

  4 载客量多少合适?

  乘客“人挤人”经常超限

  根据官方消息,事故车辆系厦门金龙公司生产的汽车,而该款BRT公交车型的承载负荷人数是95人,实际承载约为90人左右。网友质疑,对于这种规模的公交车,95人的承载容量过高,直接导致事故发生后乘客拥挤无法逃生。

  据报道,多位厦门市民证实,平时上下班高峰时期,BRT公交车上“人挤人,很夸张”。说起数量,市民裴永生用“不好说”来形容,在他的感觉中,很多次并不止官方说的95人的限制。他认为,别说满客,就是平时人挤人的状况,出了事故谁也跑不了,因为车内开空调,窗户密封,砸烂玻璃再逃早已晚了。

  昨日,公路协会客车分会副秘书长佘振清对记者表示,目前我们国家的机动车辆管理标准大致有安全方面和承载方面的规定,“标准制定的过程都是根据多方面的实际情况和严格的验证所得出,但本次事件是人为因素导致,具有特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安全标准的问题。”

  5 伤亡多因为车型?

  柴油客车安全系数更高

  据报道,现场图片显示燃烧车辆为XMQ6127G型金龙客车。昨日,记者联系到金龙汽车技术部相关负责人,他表示,此次发生问题的车所使用发动机为柴油发动机。

  “发动机并不容易爆炸,如果车上发生爆炸,通常是燃料储存装置。”该负责人称,“如果当时车内火势很大温度很高,不易被点燃的油箱也可能爆炸。此车的油箱大概有两三百升,如果油箱爆炸,杀伤力有多大不能预测”。据报道,此次事故中,10秒钟内车辆中部就全部着火。上述负责人称,这款车的柴油油箱一般是放在后轮的后部,所以燃点不是发动机或者油箱。

  记者在金龙官网上查到型号为XMQ6127G的燃烧车辆具体参数,发现燃料形式上明确写着“柴油-NG(天然气)”。上述负责人称,这说明这款车既有安装柴油发动机的车型,也有安装天然气发动机的车型。“相比燃料为天然气的客车,以柴油为燃料的客车安全系数更高。”

  本版稿件/综合新京报记者 刘溪若 李媛 萧辉 林野等报道

    [新京报]

 

 

相关报道  

47人的生命“终点站”

  6月7日,全国高考第一天。傍晚,在厦门BRT(快速公交系统)专属高架桥上,从厦门北站出发的闽D-Y7396,向北快速行驶着。它的目的地,是第一码头枢纽站。

  车上,有下班的乘客,有考完的学生,他们各有不同的目的地。但傍晚6时许的大火,让金山站成了车上47人生命的“终点站”。

  喊停后又开了会儿

  司机身后,90名乘客挤在12米长的车厢内。金山路站挤上车的乘客王兴(化名)把身子尽量贴在前门玻璃上,避免人群因车体晃动,时不时挤在自己身上。

  快1路公交线路,已在厦门运营6年。闽D-Y7396属快1B线。王兴选择乘坐它,是因为在被海水分成三部分的厦门市,拥有专属车道的快1路不会堵车。厦门市公交系统曾向外界通报“厦门BRT从开始运营之初的每日2.5万人次到现在最高日客运量达到了22.8万人次,每天平均客流量达到25万人次,BRT已经成为厦门市民出行首选的一种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

  下午6时许,王兴听见车厢后面有乘客喊“有人烧东西,停车”。他记得,当时司机回了一句“得到站点才能停”。

  闽D-Y7396继续行驶,但只开了一小会儿。

  “火很快就着了”。车厢后面烧了起来,烟也一下大了。发现起火后,司机开了门,“我是第二个跑出来的”。王兴回忆。

  下车后,王兴往蔡塘站方向跑了好一段才停下来,扭头看,大火已包住了整个车厢,随后发生爆炸。

  被忽略的汽油味

  29岁的周艳比王兴早一站、在金山站之前的穆厝上车,那时正值下班高峰,每条线都很挤。等了七八趟,她才挤上去。

  有人要求停车之前,坐在车厢后部的周艳闻到股浓烈的汽油味。

  她记得,车子开过金山站不久,大概下午6点15分左右,浓烈的汽油味开始在车厢内弥漫。“以为是外面传进来的。没太在意。”

  同样没太在意汽油味的还有厦门双十中学高二的一位学生。汽油味飘散时,这名站在司机旁边的学生,在玩手机。

  据“海峡都市报闽南版”官方微博报道,该学生讲述,“先有人喊停车,没过多久就有人喊着火了”,大家都往车门拥。

  “我回头看,车厢中后部冒着浓烟。不久烟往我这边蹿,呛得难受,隐约看到火。我当时很害怕,也想往车门那边挤,但是人太多,根本挤不过去。”他说,后来,我看左边有人从窗户跳出去,我也跟着从窗户钻出去,脚触地时好像扭到了。

  明火前,周艳认为车内除了汽油味,没有异常。她目睹了车厢起火的瞬间。

  “从下往上起火。火苗非常大。”她说,“我事后回想,起火的位置,在司机后方靠中间一点。比车后门往前,挨着过道和单排座位靠窗那边。

  21岁的成辉(化名)是第一个跑出公交的乘客。他依稀看到在车辆中部左侧有个穿白衬衣蓝西裤的人身上蹿出了火苗。一瞬间变成了“火人”,乘客也开始尖叫。成辉一直记得这个“火人”,后来他逃走时,还看到了他。

  车内,“救命”、“快开门”的大叫声不断。“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跑,可是没门开。我和同事离前门最近,我在她后面。”周艳也逃了出去。

  抢夺逃生锤

  逃生时,在公交车前部的王兴回头看了车厢一眼。

  据王兴和别的乘客回忆,起火初期,逃生锤成为大家抢夺的对象,红色的小锤快速地在窗边乘客手中传递。砸,车窗不碎不开。再砸,依旧不碎。“当时我还看见有灭火器,可被几十人拥来挤去,根本没法去拿。”

  打开前车门的是司机,一位车外的目击者记得,车门还没有完全打开时,车里的乘客就蹿了出来。“车冒着黑烟,哭喊声连成一片。”

  事发后,一位与王兴同在车厢前部的乘客,在医院接受了媒体采访。他坐在轮椅上,双膝在逃生时被人群踩裂。他说,“司机开门后,许多人往外冲,我连跑带摔,下了车,有些眩晕,撑着往蔡塘方向跑。”

  “因为位置靠前,我并未烧伤,而是在车内挣扎时被刮伤,流了点血。”昨日,王兴坦言自己很幸运。

  而第一个跑出的成辉(化名),则有深深的自责。“事发当晚一直做噩梦,满脑子都是那些无助以及痛苦的面孔。”

  从天窗挤出来

  据官方公布,截至昨日,在这起事故中罹难者的人数已为47人,大部分为车厢后部乘客。

  同安卫校学生江晓婷是为数不多的从车厢后部逃生的乘客。据“海峡都市报闽南版”官方微博报道,江晓婷称,出事前,自己和同学余阮青都坐在车后部,起火后她曾试图从公交车天窗爬出去,不过被卡住了双腿。“死命挣扎。”她逃了出来,回头看,余阮青没有跑出来。

  江晓婷逃生时,坐在车厢尾部,15岁的蓝奇漩也在逃命。

  “出事的时候,窗户是关着的,脑子是昏的。车子渐渐停下来,我跟在人后头跑出来。都不知如何逃出的,只知道跟着别人跑,听到尖叫声。”她对媒体这样描述。她回头看,车后方已经着火,刚开始火还不大,后面越烧越快。

  另一位乘客说,自己逃出公交车后,大火已包住了整个车厢,随后爆炸,还点燃了护栏的隔音板。

  “还要高考”

  成辉和大多数人跑的方向不同。他下了车,向车尾金山站方向跑去。经过后门时,车门没有打开。他上去拉了一把,没拉开,他想去拉第二把时,火势越来越大,他没能靠近,只能转身跑开。

  跑时,成辉隐约觉得“火人”在座位上一动不动。

  周艳和光着脚的朋友跑出公交车,她记得,迎面来了一辆车,司机看着大家的惨状后,询问他们发生什么事了,安慰大家要冷静,等待救援。随后,最先赶来的消防车,封锁了现场。

  在浓烟和噼里啪啦的爆炸声中,周艳看到了难忘的一幕。高架桥上,一拨接一拨的逃生者,跑出来。第一批跑出来的有十几个,没什么伤。后面上来的就有轻伤。越后来伤看起来越重。

  “伤者走到我们这儿。基本都熏黑了。”周艳说。掉皮的,衣服裤子烧没的,头发烧焦的,有的甚至露着肉。

  救护车上不到BRT车道,只能在蔡塘站下面等。再往后,一辆BRT赶到伤者聚集的地方,集合了伤者倒车到站点。期间,几名伤势不算重的男人,流着血帮忙把尚能走路的乘客疏散和安排上车。

  周艳被运到救护车站的时间是七点,看到救护车坐不下了,她决定叫车自行离开。在等车时,周看见了一位被烧伤的女孩在哭泣。

  不知道是裤子还是裙子烧没了,只剩下一条内裤,腿和手严重烧伤。周说,女孩一直哭着跟我说,“她还要高考,还有一天。”

  ■ 寻亲

  “我考完了,在回家的路上”

  6月7日早上,18岁的林诗颖告别母亲,踏上了高考之旅。

  怕麻烦别人自己坐车

  她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10岁左右,父母离异,后来一直由妈妈带大。妈妈年轻的时候,工作很辛苦,“为了女儿能成才,她妈妈什么都愿意承担。”她母亲的朋友阿娥这样说。现在快五十岁了,身体不好,没有稳定工作,打着零工,一个月赚一千多元。

  傍晚,考完数学,6点整。上了一辆BRT快一线,立马打电话给妈妈:“我考完了,在回家的路上。”原本母亲计划着高考这两天,让朋友接送她,诗颖怕麻烦别人,坚持自己坐车。

  6点半,母亲得知有BRT出事了,没多想。

  7点多,还不见女儿归来,“电话也打不通,我把同学,班主任电话都打遍了,都说没见她。”打给朋友,“心都捏起来了,撕心裂肺地哭。”

  在得知伤者送往174医院和第一医院后,赶了过去。“这一夜我在两个医院间辗转了四五趟。”

  12点多,警察给这些家属登记了失联亲友的信息。8号凌晨三点,政府领导到医院。

  早上九点多,这些家属一共二十多人被政府工作人员领到了集美的一个旅馆,在旅馆的房间里抽血,“说是鉴定DNA,抽完血就走了,告诉我们要十几个小时才出结果。”

  “女孩从未吃过一次大餐”

  “这个女孩子从未吃过一次大餐,从未穿过高档衣服,从未住过漂亮房子。”诗颖的朋友刘美羡说。

  讲起诗颖,大人们最先提到的就是她的懂事。上个暑假,为了多给妈妈分担一点,去了朋友的手机店打工。上了高三以后,周末在超市作收银员,直到高考前半年,功课太紧才没有做了。

  这个喜欢哆啦A梦,墙上还贴着卡通海报的女孩对物质并不要求。“她想买什么,妈妈一句‘家里比较困难’,也不会吵着要。”

  陈阿姨的朋友阿娥看不下去,腾出了家里的一间房子给陈女士住,“每月象征性地收500块,和我们一起吃,就是想帮帮她们。”这个租的房子太小,于是诗颖和奶奶住在一起。每天傍晚,诗颖在奶奶那里吃完饭,就来阿娥家里陪妈妈,要睡觉了再回奶奶家。“她很孝顺,妈妈和奶奶都疼她。”听说诗颖出事,奶奶病倒了。

  “不管成什么样子,我还是想看看她”

  阿娥说,诗颖念的厦门工商旅游学校是中专,好多孩子念两年就毕业没有高考,她坚持念三年参加高考,希望考上一个好学校,改变命运。

  “她和妈妈很亲,前几年有一段时间住校,她一有什么心事就和妈妈打电话,也常和妈妈聊QQ。”

  诗颖是妈妈唯一的希望。“她妈妈常常鼓励她再好好读书,拼几年后能租上廉租房,她们就可以住在一起,有自己的房子了。”

  目前,检测结果还未公布。

  “养女儿养到18岁,高考了,要念大学了。早上出门就再也见不到了,谁受得了?” 她的母亲如今情绪很不稳定,她告诉记者,她想要的,就是给她一个交代,“人死了,不管成什么样子,我还是想看看她。”

  新京报记者 崔木杨 刘刚 林野 萧辉 实习生 李锐嘉 邝慧敏

  制图信息综合新京报记者 林野 刘刚 萧辉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官方微博等媒体报道

    [新京报]

社区:多次为疑犯办低保

  ■ 讲述

  陈水总的“纵火”和死亡在他所属的社区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昨日,中山社区居委会的一份材料显示,除了陈水总享受过低保之外,他的哥哥陈龙士、妹妹陈湘治从2005年7月至今,一直享受低保。

  社区曾为其办低保介绍工作

  中山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说,陈龙士和陈湘治已经分别在2008年及2010年申请到了保障性租赁房。2012年房子已可入住,月租200元左右。但陈龙士与陈湘治自称不愿搬离祖屋。

  陈水总本人,2008年10月申请到入住社会保障性租赁房的资格,但一直没摇上房号。

  2005年,陈水总首次申请低保。社区居委会的记录中,2005年7月至12月,陈水总每月领取补助725元。在2006年7月至12月期间,陈水总的低保是每月795元。在2008年1月至6月,这个数字提高到840元。

  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陈水总通过社区的介绍,至厦门佳瑞房地产开发公司上班。此时,社区停止了给他发放的低保。“这时他家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厦门市办理低保的条件。”工作人员称。

  9个月后,陈水总离职。2009年7月至2009年12月,陈还是继续申请到了低保,每月补助560元。

  当年的5月31日,陈水总还填写了一份厦门市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申请表,希望居委会能帮他介绍工作。

  多次变换工作原因不详

  5个月后,陈水总重新找到了工作,是厦门一家负责旧城改造的物业公司,陈在公司下属的大厦管理处担任保安。物业公司办公室一郑姓主任介绍,当时陈水总的工资是每月2000元左右,有三险一金。

  中山社区居委会称,这期间,得知陈水总找到工作后,已经跟他沟通,说要停了他的低保。工作人员记得,陈比较平静,并没有提出什么抗议。

  2012年2月,陈水总又离开所工作的物业公司,成为无业人员,原因不详。

  陈水总的最后一份工作,是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仍是厦门一家物业管理公司的保安,这份工作维持了不到4个月。

  为享受退养待遇多次要求改年龄

  中山社区居委会保留的一份《信访事项受理情况告知单》显示,2013年3月27日,陈水总向厦门市思明区信访局递交了一份信访材料,要求中山居委会协助办理退养手续。

  这与2013年3月15日,厦门市出台的《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未安置就业上山下乡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有关。

  文件规定,厦门市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人员可享受相关待遇。

  社区居委会称,陈水总得知这一政策后,希望马上能够办理这个养老保险,但他的身份证及户口本均显示,他出生于1954年。

  但陈水总坚称,自己实际是1952年出生,当年户籍部门年龄填写错误。

  “陈水总急着办。他说年龄填错了,想把年龄改大。”陈水总所在的厦门中华街道办中山社区,陈保治书记说。但让她不解的是,其实只需不到1年,陈水总就完全符合办理条件。

  据社区出示的材料显示,上访后,陈水总曾收到一份答复意见书,该意见称,2013年4月7日,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与中山社区工作人员一同前往陈水总家中,详细了解了其上山下乡缴纳社保情况,并查看了现有资料。资料显示:户口本及身份证均显示陈水总为1954年3月出生,依据法规不能办理退休,并建议陈水总收集能证明其年龄的材料后,向公安部门申请变更,再办退休手续。

  一份签有陈水总姓名的通知单显示,2013年5月2日,这份意见书到达了陈水总手中。

    [新京报]

“纵火者”陈水总

  厦门公交纵火嫌疑人性格“古怪”、“爱找碴”,与邻居不睦

  陈水总:厦门公交车纵火案犯罪嫌疑人,厦门人,无业,生于上世纪50年代

  纵火嫌疑人陈水总死了。

  据厦门市新闻办消息,犯罪嫌疑人陈水总被当场烧死。

  据多位目击者的描述,6月7日下午,陈水总独自离家。监控录像显示,傍晚时,他出现在快速公交车金山站,用手推车拉着编织袋,在BRT车站徘徊,一辆人多的公交车驶来时,他上了车。

  18时20分许,这辆行驶中的公交车浓烟滚滚,火光骤起,最后被烧得只剩车架。大火导致47人死亡。

  黑暗的巷子

  陈水总的家在厦门老街深处的黑暗巷子里,一家三口挤在不到30平米的两居室里

  拿着放大镜的苏妹(化名)只看了一眼,就用闽南语叫出了照片里嫌疑犯的名字:“啊,水总。”

  她的印象里,陈水总是个有些瘦的男人,爱穿衬衣和西裤,朴素但整洁。因为没有固定工作,常年晃荡于局口街一带。

  在厦门市思明区局口街,认识陈水总的人都知道,陈和妻子、女儿挤在一套30平方米不到的两居室里。邻居们说,陈水总已经在此“蜗居”了30年。

  “这里是厦门最老的街道。”出租车司机说。

  已经建成几十年的老房子低矮、逼仄。苏妹站在家中,能瞧见陈家破旧泛黑的墙壁和没有安装铝合金的窗户,在这片社区中,只有陈家没有装亮色的铝合金窗户。

  局口街两侧的建筑,一层挤满了售卖服装的店铺和小餐馆,人声鼎沸,音乐嗡嗡作响,楼上是住家——其中包括陈家。

  通向陈家的路,是仅容一人通过的黑暗巷子,经过的行人随时会遭遇头顶落下的不明液体,没有光,阴影更加昏暗。

  但只消一个转弯,马上就能步入厦门最繁华的商业街——中山路。

  老街坊们说,曾经有传闻说局口街要拆迁,建成繁华的商业街,这里的住户们欢欣不已,谁知后来就没了动静。

  邻居们说,陈家日子并不好过,常年没有稳定收入的陈水总,偶尔会去打零工,但大多数时间待在家中不干活。陈家生活的来源,都在陈水总妻子身上,除此之外,还要负担女儿的学费。

  “爱找碴”的男人

  陈水总很少和邻里、亲戚交往,他一天拨打9次110投诉邻居,还将和邻居间的道路封死

  在诸多邻居眼里,陈家三口话少,极少与人来往。

  这些年里,看不到任何亲戚朋友出入陈家的大门,陈家也从不串门。知情邻居说,陈家兄弟姐妹七个,陈水总排行第三。“但和几位亲戚的关系也不和睦,经常吵架。”

  陈水总家人并不愿对记者谈起陈水总的事情。8日上午,有记者试图采访陈的哥哥陈士龙(音),陈兄情绪激动,差点发生冲突。而其他的亲属面对提问,也多回答“这事我不知道”。

  相比起陈妻和陈女只是沉默,陈水总留给人的印象则是古怪、爱找碴儿。

  “他不爱和人接触,但一开口,10次有9次是跟人吵架。”快餐店的曹姐(化名)说。

  8年前搬来的曹姐和许正(化名),租下陈水总舅舅的房子,开了间快餐店,成了陈水总的邻居,从此两家争吵频繁。

  在许正看来,陈水总格外敏感:快餐店的男员工们喜欢用播放音乐,嬉笑打闹。但陈水总觉得,这是对自己女儿的一种骚扰,于是总对男员工们骂骂咧咧。

  除此之外,陈水总抱怨最多的是快餐店太吵,占道经营。曾经有一次,他一天之内拨打了9次110投诉。

  最激烈的一次争吵爆发在两年前,陈水总要求舅舅将快餐店和自己家之间的通道堵死,舅舅应允,在两家之间装上了一扇铁门。

  某一个夜晚,许正突然听到铁门外传来“咣咣”声,跑过去一瞧,才发现是陈水总正拿着铁锤在砸锁:“我就是要走这条道儿。”这让许正困惑不解:“你自己要封起来的,怎么反悔了?”

  再后来,陈水总自己动手用破损的木头把铁门钉得严严实实,不留一点儿缝隙。他甚至把许正家的两扇窗户一同钉上了,“说是防止我们窥探他的生活。”许正说。

  没有邻居去过陈家做客,见过陈家内部的陈设。昨日上午,陈水总家的入口已经被封锁,警察们守在一旁。

  陈水总不容许任何试图打破封闭的事情。许正的小狗曾有次爬过木头的缝隙,进入陈家,等他听见狗叫找过去时,发现陈水总已经把小狗赶到了柜子的阴影下,一边拿木棍使劲捅,一边叫骂:“弄死你。”

  陈士龙也向媒体证实,弟弟的脾气并不好。每当看着站在阴影里的陈水总要开始发作时,局口街的街坊们一致地躲得远远的:“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街坊们说。

  挣扎在贫困线上

  二十多年来陈水总生活一直贫困,近年来,与叛逆期的女儿关系不睦

  6月8日晚,警方公布了陈水总的杀人动机:经过深入、细致的侦查和技术比对,并在其家中查获遗书,证实陈水总因自感生活不如意,悲观厌世,而泄愤纵火。

  这与网上一篇据传是陈水总的“自白”不谋而合,虽未经警方证实,但记者采访时都一一得到印证。在这份“自白”中,一向对邻居“强势”的陈水总示弱,自称“草民”,并历数了生活的不幸。

  在他的描述中,他曾在1970年因为家庭生活来源被切断,随全家下乡,历尽艰辛于1983年回城,但没有安排住房(一家10口住28平方),没有安排工作,自谋出路直至1994年(40多岁)勉强娶妻生女,后又摆摊卖麻糍为生但摊位遭到取缔,数十年一直挣扎在贫困线上。

  据媒体报道,住在陈水总隔壁的妹妹证实了上述说法。陈妹介绍,陈水总1983年回到厦门后,只能打零工度日。上世纪90年代,陈水总在家门口开了一家汤圆店,后来因为没执照被取缔。

  最近几年,陈水总多在附近打一些零工糊口。

  多位邻居向新京报记者证实这一说法。而近些年来,陈水总在当地一直以“上访户”的形象为他人所熟知,街坊们模糊地听说,他为了户口和低保的事情在到处奔走。

  陈士龙说,弟弟之前曾领过低保,后来外出打工低保被取消,弟弟因此上访。

  除了想办法对抗贫困生活外,陈水总还需要应对与正处于叛逆期女儿的矛盾,“家里只有一台电脑,有时候他和女儿抢着上网。” 陈士龙说。

  透过被隔断的走道,许正经常能清晰地听到陈水总与18岁的女儿爆发的争吵,女孩的声音高亢激烈,陈水总也不示弱。

  有一次,女孩告诉父亲自己马上职高毕业,要去实习了,陈水总哼了一声,带着些嘲讽说:“你吃得了这个苦吗?”又引发了一次争吵。

  最后的平静

  近两年,陈水总变得沉默,有邻居注意到他生病了,案发前,他一直在为改户口年龄的事情奔走

  邻居们说,这两年的陈水总,性情大变,越发沉默。“不怎么闹腾了,也不怎么爱跟人吵架了。”

  大多数的时间里,陈水总独自待在家中,等待归来的妻子和女儿。

  在安静的夜里,许正能听见隔壁陈水总一声接一声的咳嗽,没有停歇,仿佛“要把肺咳出来”,还能闻见飘来的一股浓烈的中药味儿,但没人知道陈水总生了什么病。

  在事发前20天左右,路过陈家的许正往屋里瞥了一眼,发现陈水总独自一人在家来回踱步,神情严肃,背影看起来“非常孤独”。

  许正突然觉得陈水总有些可怜,他想到了多年前两家还没有闹僵时的一幕:他喝醉了,倒在店铺和陈家的过道里,从那路过的陈水总嘟嘟囔囔地将他费力地扶起来。

  “这两年太安静了,我还以为他喜欢这样的生活。”许正说。他没想到,这是陈水总最后的平静。

  在网上流传的署名为“陈水总”的微博里,微博的主人在6月6日这一天,共发布了12条微博,发布时间为18时52分至20时18分。

  “陈水总”在微博中抱怨,为了自己的实际年龄问题,相关部门互相“踢皮球”,不肯修改。

  他坚称,当年回厦门时,派出所将自己的年龄少写了一岁,影响到60岁“办理退休”,因此要修改户口上的年龄。据媒体报道,其妹妹也称,陈水总是1953年生,现在已经年满60岁。

  关于此事,当地社区委员会工作人员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陈水总确实曾经来办理社保,且事发前仍旧没有办理成功。

  但也有街坊称,陈水总并非都如他所说,总遭遇政府机关的推诿。几年前,他跟当地的居委会和街道办反映家里的房子是危房,经过几番交涉后,他的房子由当地政府出资改造。

  6月7日下午,陈士龙最后一次见陈水总。他记得当时陈水总并无异常,独自一人离开了家。

  新京报记者 朱柳笛 厦门报道

    [新京报]

公众聚集场所劳动密集型企业查火患

  公安部要求今日起至10月15日开展全国火患大排查,严防重特大火灾事故

  新京报讯 针对近日长春、厦门等地发生的严重火灾事故,昨日公安部要求从6月10日至10月15日,全国将对公众聚集场所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等场所的消防安全,进行大范围排查整治。

  重点排查人员密集场所

  此次行动将重点排查宾馆、饭店、商场、医院等公众聚集场所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高层、地下建筑、建设工程施工工地和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等。

  公安部部署,各地突出排查是否依法通过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和开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建筑耐火等级、安全疏散等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消防设施是否定期维护保养,室内装修材料室外保温材料、彩钢板建筑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等。

  重大火患提请政府挂牌督办

  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表示,公安机关和消防部门要提请党委、政府,把消防安全排查整治纳入安全生产总体部署、检查和考评,对问题严重、不积极整改的单位责任人,依法严肃处理;对危及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依法提请政府挂牌督办、组织深度曝光。

  综合新华社 新京报记者 饶沛 邢世伟报道

  ■ 释疑

  厦门公交车起火致47死34伤事件发生后,快速公交已迅速恢复通行。目前,厦门市给每辆车都配备了安全员,希望在保证公共出行、安全的前提下BRT能够正常运营。

  大火为何短时间迅速吞噬47条生命?

  全封闭车体加大乘客逃生难度

  昨日,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林建说,现在一些空调公交车的车窗是全封闭的,如果乘客想从车窗逃生就得使用逃生锤,“我们做过试验,就连灭火器砸上去都不管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发生火灾等事故时乘客逃生的难度。

  他表示,公交车不一定要用全封闭车体,就算是空调车也可以采用推拉车窗以便于逃生。“但是采用推拉车窗与一体化的车窗相比,推拉窗之间有空隙,需要解决密封的问题,因此成本有所提高。”他表示,公交企业采用封闭公交车,主要是考虑了成本的原因。

  国内客车内饰使用是否有标准?

  客车内饰阻燃性能缺乏监督

  中国阻燃学会秘书长周政懋说,目前国内客车内饰阻燃性能缺乏监督和检测,一些厂家从成本考虑采用了不阻燃的材料。但他也表示,犯罪嫌疑人是带着一桶汽油上车的,如果点燃会发生爆燃,“再好的阻燃材料也无济于事。”

  周政懋说,现在包括公交车在内的客车,虽然国家参照美国制定了阻燃标准,但是监管和检查却存在漏洞。“我没听说过有人去检测客车的阻燃性,而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汽车生产厂家考虑成本就会选择不阻燃的内饰,比阻燃的成本降低10%。”他建议,应该加强客车内饰阻燃性能的监管和日常检查,发现生产的客车阻燃性能与标准不符的,应该追究刑事责任。

  新京报记者 饶沛 邢世伟

  ■ 救治

  国家派出医疗组一受伤人员出院

  记者从厦门市卫生局获悉,厦门公交车起火案件中一名受伤人员于9日出院,目前33名伤员还在救治中,其中15名重症伤员,无死亡病例报告。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杨银玲说,首个出院的患者时兵,38岁,入院时右手轻度烧伤,右手长指关节脱落,经过治疗后,患者觉得伤口已经愈合,主动要求出院。

  厦门公交车起火案件发生后,厦门成立伤员救治医疗指挥小组,并启动医疗急救特别重大一级响应,就近调动了7辆救护车赶赴现场急救,调集350名医护人员参加急救,伤员被及时送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解放军174医院两家烧伤定点救治的医院。8日下午起,厦门市仙岳医院组织的心理危机干预小组6人进入病房对患者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国家卫生计生委向厦门派出由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陈旭、温春泉和朝阳医院呼吸危重症科孙兵、ICU陈秀凯等四位副主任医师组成的专家组,于8日上午抵达,对15名危重症和特重伤员进行了会诊和讨论。据新华社

     [新京报]

 

 

相关评论

任何理由都不是戕害无辜的理由

  纵火嫌犯厦门人陈水总,已当场被烧死。然而,厦门公交纵火案的社会冲击波仍然没有退去。

  一把大火,47条生命瞬间化为乌有,悲剧的发生,令人难过。

  来自厦门官方的消息称,经警方深入、细致地侦查和技术比对,并在其家中查获遗书,证实陈水总因自感生活不如意,悲观厌世,而泄愤纵火。

  用公交纵火报复社会,匪夷所思。任何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权力和理由去要他人的命。陈水总以及其他纵火者所有的一切动机,在无辜生命面前都不值一提,不能博得同情。

  事件发生后,人们在网上议论纷纷,然而,不管有什么样的意见,不管纵火者是谁,不管他身上贴着怎样的身份标签,不管他自认有什么“冤屈”,首要的事实是,他是一个杀人者。在四十多人死亡面前,公共讨论不应该模糊善、恶。

  近年来,已经发生多起公交纵火、爆炸案。这一案件和2009年6月5日的成都公交纵火案几乎如出一辙。成都公交纵火案造成27人遇难、74人受伤,犯罪嫌疑人张云良当场死亡。起因或是因为,当年,女儿因其又嫖又赌,减少了给他的生活费,张云良遂多次以自杀相威胁向家人要钱,并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情绪。

  时隔4年零3天,陈水总在厦门制造了这样一起惨剧。根据《南方日报》报道,嫌疑人陈水总的二哥说,弟弟之前曾领过低保,后来外出打工低保被取消,弟弟因此到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但是,一个人的恶与冷血,有多大程度上是境遇所迫?也很难令人相信,一旦愿望实现、境遇改善,他们的恶与冷血就能彻底改变。

  从报道来看,案发前,陈水总不动声色地准备,在车站挑拣人最多的车。处心积虑要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如此表现,怎么让人同情。

  虽然,公交纵火、爆炸案属于偶发事件,但这样的案件和恐怖袭击事件一样,伤亡惨重,会给社会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陈水总杀害了47个人,侵犯了我们所有人的安全和自由。这样的人正是所有人的“敌人”。

  社会应该呵护弱势群体,应该维护公平正义,但这一切绝对不是同情杀人凶手,庇护恶人。而任何一个理由,都不应该成为戕害无辜的理由。

  案件发生后,公安部连夜部署各地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密社会治安防控。这是必要的,也是应该做的。而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越是面对这样的极端事件,越是应该表现出鲜明的价值立场,大家也越是应该明白,什么是恶,什么是善,该痛恨什么,呵护什么。“惩恶扬善”人人有责,这样的社会才有希望。

  □龙树(学者)

    [新京报]

公交安全须斟酌每一个细节

  厦门公交纵火案再次引起全国上下对公交安全的关注。这场悲剧中,我们再次看到似曾相识的场景:公交起火后,烈火毫无阻碍地四处蔓延;乘客用安全锤砸车窗,怎么也砸不碎,有人从公交车天窗爬出去,却被卡住了双腿。

  这些细节,不仅再现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刻,也让我们看到了公交车逃生的艰辛。

  2009年成都“6·5”公交事件后,安全锤被认为是乘客逃生的关键,不过,尽管相关部门要求公交车必须配备安全锤,但安全锤易丢失的问题这些年依然严重,而且厦门起火事件说明,有安全锤未必就有了安全,砸窗逃生并非人们想象得那么容易。

  成都公交惨案,暴露出公交车窗封闭的高风险。此后,成都、北京等城市,把公交车窗改装为推拉式,可我们遗憾地看到,厦门的公交车窗依然是封闭的,相信像厦门这样的城市,不在少数。

  很显然,许多地方并没有吸取教训,去斟酌公交安全的每一个细节,去投入足够资金去改进公交车的安全设计。

  公交车,是公共安全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对于大多数城市而言,由于种种原因,公交车硬件水平原本就不高,加之超载严重,拥挤不堪的公交车一旦遇到意外事故,很容易导致灾难性的结局。

  公交既要保运营,又要保安全,有人也许认为是两难。但实则不然,国外以及国内一些地方,在提升公交安全上,其实有不少经验可循。

  公交车逃生的关键在于门和窗,国外的公交车大多是“外摆门”,即门向车外打开,而国内多采用“内摆门”,“内摆门”的缺陷在于,当车内拥挤,人使劲挤压车门时,门往往难以打开。由于“内摆门”价格要比“外摆门”低,所以国内厂家和公交公司往往青睐前者。

  在国外,公交车采用密封车窗很常见,但同时,这些车窗不仅配备安全锤,还设有应急扳手,紧急情况时扳下,就可以轻松将整块玻璃推出车外,形成一个巨大的逃生出口。此前,上海就三种公交逃生窗模型征求市民意见,结果这种外推式“逃生窗”市民最认可。

  此外,厦门公交纵火案发生前,车厢曾弥漫着浓烈的汽油味,但乘客浑然不觉。而在国外,一些公交车会装有油料泄漏和自燃预警装置,一旦发动机故障或者车内蔓延高浓度易燃气体,能很容易侦测并报警。2009年成都公交车火灾后,成都有关部门研制成功了车内灭火系统,一旦车内起火,系统将自动释放无毒灭火剂,10秒内就能控制火势。

  可见,保障公交车安全,让乘客尽可能快地逃生,并不缺技术手段,我们缺的,是对生命安危的敏感和责任担当,是不惜一切保障乘客安全的决策魄力。对于大多数城市而言,用于面子工程、景观工程的钱少花一点,用在公交车上,乘客安全不就更有保障了吗?

     [新京报]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