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中储粮被曝不受纪检监管 粮库主任动辄贪腐千万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3-06-14

 

    尽管国家审计署的公告并未点名是中储粮的哪家粮库存在混仓存储问题,但此次林甸直属库火灾暴露了相关问题。自2010年以来,中储粮许昌直属库及其襄城分库、安阳直属库滑县分库、河南周口直属粮库相继发生多起贪污腐败案件。

  2013年5月31日,中央第一巡视组进驻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下称“中储粮”)不久,位于中储粮所属黑龙江林甸直属库便发生了一场大火,烧出了这家巨型央企的种种问题。

  这场火灾让中储粮遭受重大损失,从官方先称损失过亿到后来改口直接经济损失307万元,凸显出中国部分粮食品种庞大的收储规模与存储安全的矛盾。

  粮食收储政策虽然对农民售粮收益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正面作用,但其破坏了粮食市场价格机制的发挥,现在正逐渐对粮食安全产生威胁的作用也正在显现。

  而中储粮的其官商双重身份,注定它不止于扮演中国粮食“蓄水池”的角色,追逐经济效益这个特性,也越来越显现出来。

  储备粮安全隐忧

  中储粮林甸直属库的大火,起于露天存放在用草围成的临时粮囤中。露天粮囤储粮引发了外界的质疑。

  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了相关背景:东北玉米丰收,导致价格低迷,今年年初国家出台了临储政策,中储粮对东北地区的玉米敞口收购,收购量剧增导致本身库容不够,就打了外垛。

  按照官方说法,林甸粮库核定仓容量为7.6万吨。但在火灾发生时,该库实际存放的粮食已经达到了15万吨。由于很多粮食只能露天存放在用草围成的临时粮囤中,加上消防设施有限,客观上加大了防火难度。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条件好的粮库都有一整套数字监控设施,尤其是对温度、湿度可以做到实时监控,所以粮库发生火灾的概率非常小。而由于外垛不属于数字监控系统的范围,发生火灾、雨灾的概率就会增加。

  来自国家审计署在5月10日发布的2013年第8号公告称,从2008-2011年,中储粮总公司部分直属库在中央储备粮存储方面存在混仓存储问题。

  一份关于中储粮在2011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显示,还有个别直属库存储设施不符合仓储标准、在无承储资格单位存储中央储备粮。

  权威数据显示,其实中央直属储备库直接管理的中央储备粮只有30%左右,剩下70%左右的储备粮都是由地方粮库代管。

  尽管国家审计署的公告并未点名是中储粮的哪家粮库存在混仓存储问题,但此次林甸直属库火灾暴露了相关问题。

  落后的基础设施和仓储条件,是导致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重要原因。其实,黑龙江大火前,河南、河北早已出现了仓库小麦爆满、露天存放小麦的现象,中储粮部分地方代储库在仓储管理、设施标准、仓储条件等诸多方面问题重重。

  在2012年夏天,位于河南省叶县田庄乡的田庄粮库在一场大雨里坍塌。粮库工作人员称,因为当时仓库收购粮装得太多,仓库承受不了便倒塌了。

  与起火的林甸粮库一样,有限的库容并不能阻止每年大规模地敞开收储,因为收购的粮食越多、存储的时间越长,粮库获得国家补贴的资金也就越多。

  收储政策让参与政策收购的企业尝到甜头,每逢收储时节甚至出现违规抢购粮食、收购粮食品质不达标、以次充好、想方设法拖延粮食出库时间等乱象。

  尽管国家审计署的公告并未点名是中储粮的哪家粮库存在混仓存储问题,但此次林甸直属库火灾暴露了相关问题。自2010年以来,中储粮许昌直属库及其襄城分库、安阳直属库滑县分库、河南周口直属粮库相继发生多起贪污腐败案件。

  收储灰色地带

  中储粮的仓储收益优厚,国家相关托市收购规定:一公斤普通小麦的收储和保管费用加起来是0.13元/年,一吨小麦就是130元/年。为了收入和利润,粮库普遍抢收粮食。

  多位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2009年、2010年的时候,中储粮和委托库点抢收小麦“近乎疯狂”。有些小麦达不到品级要求的,也一并收储。比如本来属于三级、四级的小麦,粮库宁愿给一级、二级小麦的价格收储(每级小麦价差2分钱)。

  这导致了猫腻。据多位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透露,河南有些粮库账面上的小麦是一级、二级,但仓库里收的很可能是三级或四级。更有甚者,粮食里还有掺沙掺土等问题发生。如果监管不严格,粮食的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抢收导致小麦收储量大而质差,后期销售困难,严重影响市场。

  “当时收储的小麦杂质多、水分高,再加上保管不到位,造成现在出售的小麦很差,有些竟然长出芽儿!有的麦子饲料厂都不要,更何况面粉厂了。所以2010年收的小麦,到现在还没卖完!”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竞拍情况(河南地区托市收购小麦需经其拍卖),最近一次托市收购小麦竞拍是在2012年12月26日,数量为304.14万吨,全部为2009年和2010年的小麦。而2012年收购的小麦却至今迟迟不予拍卖。业内人士分析:“可能是想把之前的小麦放完,因为2012年小麦一上市必然影响之前的小麦,想拍卖2010年的小麦,不就更困难了吗?”

  市场由此严重扭曲,2013年初,河南驻马店市的面粉厂进价竟然达到每斤2元,接近一般价格的两倍。

  抢收之外还有放粮不及时,中储粮在企业库存紧张时期放粮不及时,造成粮价不正常上涨的现象屡见不鲜。近年,国家在东北收储数百万吨水稻,收储后的第二年8-9月份市场比较紧张,但库存的水稻并没及时投放市场,东北水稻价格涨至每斤1.6元,差不多1吨有400-500元的涨跌幅。

  另外,各种收储性质的粮食之间的转换,是粮库普遍存在的牟利伎俩。

  业内人士介绍,中储粮粮库收储的粮食大致可划分为三种:储备粮、托市粮和贸易粮,储备粮为执行国家战略储备任务而收储;托市粮即是每年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而收储的,故名曰“托市”;贸易粮则是粮库为牟利而自行购进、卖出经营的粮食。

  三种粮食虽然价格不一,但在现实中却没有明显界限,之间的转换存在“空间”。比如,当粮价(小麦、玉米、大豆等)上涨到1.4元每斤,粮库把托市收购的粮食当成“贸易粮”卖掉,每斤三分钱的差价,一吨就是五六百元。

  尽管国家审计署的公告并未点名是中储粮的哪家粮库存在混仓存储问题,但此次林甸直属库火灾暴露了相关问题。自2010年以来,中储粮许昌直属库及其襄城分库、安阳直属库滑县分库、河南周口直属粮库相继发生多起贪污腐败案件。

  备受争议的双重身份

  成立于2000年5月的中储粮,可以享受国务院确定的国有大中型重点联系企业的有关政策,并在国家计划、财政中实行单列。

  截至2011年底,中储粮资产总额3167.51亿元,负债总额2795.78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371.73亿元,当年营业收入1794.58亿元,利润总额38.26亿元。

  在国资委下属115家央企名单中,中储粮名列第47位,属于53家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享受“在国家计划、财政中实行单列”,必须具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产品也要对国家生产建设和对国内市场供应及出口创汇具有重大意义、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这3个条件。

  中储粮据此依靠政策倾斜和扶持可获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粮源垄断等优势,这些优势使得中储粮迅速成为由国粮源收购的巨无霸。

  这个巨无霸共设立24家分公司,拥有338个直属库,扮演着中国粮食“蓄水池”的角色,“负责中央储备粮油的经营管理,同时接受国家委托执行粮油购销调存等调控任务。”

  中储粮获得的巨大政策利好同样吸引地方粮食企业,地方和企业的粮库很乐于中储粮伸出橄榄枝,因为联手就意味着可以分享巨额补贴的汤羹。

  由于国资委对央企有利润绩效的考核要求,其在收储粮食过程中必须“保值增值”,这让中储粮具有备受争议的双重身份。

  以2012年刊,中储粮在该年累计收购政策性粮食3747万吨,油菜籽437万吨、加工成油151万吨。如按公开数据的每吨2000元的收购价格(稻谷与小麦、玉米最低收购价格不同)计算,中储粮仅2012年收储粮食的启动资金就需要约700亿元。

  如果这些粮食保管一年,按2010年小麦收购预案,国有企业收取每年每公斤小麦0.07元的保管费用,而另外中储粮还可以单独享受托市的每年0.13元每公斤的收储和保管费用。

  高价保管费用并不包括中储粮每年所获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的庞大款项,这就注定中储粮可以“裁判踢球两不误”,国家和市场方面都能利益均沾。

  尽管中储粮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调控市场,必须逆市而动服从国家调控,但企业追逐利润的本性在中储粮身上也照样适用。

  中储粮不仅垄断中国托市收购坐享巨大收益,更积极开拓市场化项目,在粮油市场上再凭借先天的“粮仓”优势分蛋糕。

  就在6月初,中储粮宣布欲在全国电视媒体广告宣传上投下10亿重金,以培育品牌增加企业无形资产,有人认为这表明“天下粮仓”希望变身“天下粮商”。

  尽管国家审计署的公告并未点名是中储粮的哪家粮库存在混仓存储问题,但此次林甸直属库火灾暴露了相关问题。自2010年以来,中储粮许昌直属库及其襄城分库、安阳直属库滑县分库、河南周口直属粮库相继发生多起贪污腐败案件。

  内部硕鼠频出

  在中储粮以外的粮库工作者眼中,中储粮才是粮食系统里真正的肥缺,他们是政策补贴的最大受益者,又能凭借垄断优势占领市场资源。

  托市并不太赚钱,来自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丁声俊的研究表明,中储粮2005年到2006年的托市粮的“购与销”环节核算,仅盈利2.7亿元。然而同期中央财政还提供了158亿元的财政补贴,其中粮食保管费用72亿元,贷款利息补贴86亿元。

  中储粮的粮食保管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钱,在地方粮库的人看来,这就是中储粮稳赚不赔的又一砝码。

  “中储粮在河南省随便一个直属库,每年仅保管费都是千万元以上。”河南省一位市级粮库的主任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在他看来,直接的政策补贴让中储粮的钱来得太容易,所以才有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的腐败窝案。

  尽管成立只有13年,但中储粮系统内部腐败一直是个无法忽视的问题。最近几起关于中储粮内部腐败给公众印象最深的,就是其河南分公司的腐败窝案。

  自2010年以来,中储粮许昌直属库及其襄城分库、安阳直属库滑县分库、河南周口直属粮库相继发生多起贪污腐败案件。

  中储粮河南周口直属库主任乔建军携款潜逃后,直到2011年12月份,中储粮河南分公司总经理李长轩被中纪委“双规”,中储粮河南分公司腐败窝案才告一段落。

  由于中储粮属国资委直管,其各个直属库基本免于纪检、工商、税务、卫生等部门的外部直接监管,整个中储粮系统来自外界的监管显得十分有限。

  这些粮库的库主任,动辄贪腐过千万元,其涉案金额丝毫不逊于官员的贪腐数额。

  屡屡发生的粮库贪腐案件,足以表明中储粮这个巨无霸,在资金运转方面存在漏洞。

  上述国家审计署的公告,从侧面证实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该公告是对中储粮本部及所属14家分(子)公司审计后得出,涉及资产量占中储粮资产总额的50%以上。

  公告显示,从2007-2011年,中储粮20家所属单位存在未及时确认轮换费用补贴收入、未全额确认轮换损耗、未足额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等问题,5年间合计造成少计收入11072.32万元。其中少计成本费用17404.57万元、多计成本费用1963.82万元,导致多计利润4368.43万元,仅2011年就多计利润8209.84万元。

  审计公告认为,中储粮除了财务问题外,在执行国家政策、重大经济决策事项和内部管理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是次审计公告还显示,仅2011年,中储粮总公司财务部未经内部审批,在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等13家商业银行开立定期存单,累计资金84.4亿元。

  “一、清查账面粮食与实际粮食对不对,够不够数。二、清查粮食构成问题,细究各种收储性质粮食的转换过程;三、化验核查粮食质量,看一级小麦到底是不是一级小麦。”接受时代周报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强烈建议中央巡视组清查中储粮仓库。(来源:时代周报)

     [新浪网-大公网]

 

 

相关报道

市长们举债发展小算盘:给我五年时间 投百亿挣千亿

  蓝之馨

  当地方政府的一把手们被媒体包围、不可回避地谈论起地方债务来时,他们通常会微笑着告诉那些记者:“举债才能发展。”接着补充一句,“我们的债务风险总体是可控的。”

  事实是否如此?去年11月至今年2月,国家审计署对共计36个地方政府本级2011年以来的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了审计,近期公布的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2年底,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余额将近4万亿元。而有多个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达到了国际警戒线。

  这份审计报告还指出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土地出让收入增幅下降,部分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加大;部分地区高速公路债务规模增长较快,偿债压力较大;融资平台公司退出管理不到位,部分融资平台公司资产质量较差、偿债能力不强等。

  4万亿债务

  上述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余额为38475.81亿元,比2010年增加4409.81亿元,增长12.94%。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8437.10亿元。

  根据上述审计报告,融资平台公司、地方政府部门和机构举借的分别占2012年底债务余额的45.67%、25.37%,仍是主要的举借主体。从债务资金投向看,用于交通运输、市政建设、土地收储、教科文卫、农林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保障性住房等支出占已支出债务额3.64万亿元的92.14%。

  对于政府性债务,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标准是债务率达到100%和偿债率达到20%。其中,债务率指债务余额与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为衡量债务规模大小的指标;偿债率指当年还本付息额与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为衡量当期偿债压力的指标。

  根据审计报告,36个地方政府本级中,有10个地区2012年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超过100%,如加上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有16个地区债务率超过100%。

  从偿债率看,有14个地区2012年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偿债率超过20%,如加上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有20个地区偿债率超过20%。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指出,尽管我国地方政府目前总体债务水平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正在加大。

  他认为,导致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近段时间连续的房地产调控对房地产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二是土地资源本身有限,因为有18亿亩耕地红线的限制,所以土地不能够无限供给;三是地方政府的投资有扩张冲动,这种情况也导致了风险的加大。

  市长们的“小算盘”

  4万亿债务背后,举债主体地方政府究竟是怎么想的?哪些因素促成了债务的形成?中西部某个城市的市长给《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详细地算了一笔账。

  这座城市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市政府正加大投入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改善。而桥梁、快速路网、城市新区,这些给城市带来新面貌的钢筋水泥无一不需要用钱来浇筑。

  这位市长简单地算了算投入产出。“拿我们重点建设的某个城市新区来说,现在那里的地卖50万一亩,但是整个基础设施上去了,价格就是1000万一亩。你说我举债,给我五年时间,那边配套跟城区一样成熟,我投几百亿下去,1000个亿回来了。”

  他对还债很有信心,表示只要城市的发展有空间就不怕,而如果发展已经很充分,经济增长已经跟发达国家一样低速,那举太多的债可能就有问题。他认为,在欠发达地区,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肯定需要适量举债来谋求快速发展。“在这种阶段,价值提升的速度可能比基础设施投入的速度还要快。”

  适量举债的背后推动力是谋求一座城市的“率先发展”。这位市长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城市交通综合规划和城市快速路网的规划建设。

  他如此描述交通和城市形象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再过两年交通好了,整个环境改变了,招商引资的形势就此转变,吸引力随之增强。其实往往拉动几个项目,投入一点钱,整个价值就提升了。”

  这位市长的想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珠三角某市的市长也曾对本报表示,政府债务很重,但“有能力应付债务,通过债务的一些重组,可以拉长债务的还款期限,比较好地解决债务问题,还能干一些事”。

  广州市副市长陈如桂也曾在今年3月谈及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问题时论及举债的必要性。他说,如果当时没有抓住国家的宽松政策,现在就很难有机会融资来加大环境治理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如果当时不是这样去合理举债,加快城市建设,现在再推进这些水治理工作,付出的代价要比当时大很多倍。“当时”指的是2010年亚运会前,广州通过组建七大地方投融资平台进行融资,对城市面貌进行大规模的整治和建设。

  令前述中西部某市长苦恼的是,现在国家的政策越来越紧。他认为这对欠发达地区是不公平的,“我们正准备发展的时候你掐死它”。他认为国家推出政策时应该考虑差异化,对发达地区、中等地区、欠发达地区进行区别对待,比如在土地管理上给予不同政策,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发展需求。

  不完善的债务制度

  这份审计报告中指出了地方债务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债务制度不够完善、债务资金管理使用不够规范等。

  报告指出,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虽然部分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债务管理制度,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控制、预算管理和风险预警等管理仍显薄弱。截至2012年底,36个地方政府本级中,超过一半尚未编制债务预算或债务收支计划,三分之二尚未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制度。

  广东省财政厅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黎旭东对本报表示,地方政府适当欠债不怕,关键是看偿还能力,以及对于还债是否建立起相应的机制。

  黎旭东称,地方政府不借钱很难发展,所以借钱是可以理解的。现在大家关心的是钱是不是借多了,借来的钱有没有被贪污、挪用。他认为,地方债的监督状况目前不太理想,管理、决策都不是太严密,相关法律法规也存在缺位现象。

  以建设项目招标为例,广东省提出政府采购应该要有两个竞争:供应商竞争和代理机构的竞争。而现在基本上代理机构是由政府采购人指定的,这就为权力寻租留下空间。

  黎旭东表示,现在各地搞城市建设都是各市做自己的,缺乏一个来自更高层面的规范和指导,“城市基础建设应该走一个什么样的程序,完全没有规定。”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对本报表示,在GDP作为政绩重要考核标准这一大背景未改变的情况下,面对“保增长”的诉求,地方政府面临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而在此压力下,如何迅速融资加快经济发展是当务之急,随之产生的债务问题最终都被留给了下一届政府。(本报记者林小昭对本文亦有贡献)

    [MSN中文网-第一财经日报]

 

 

相关评论

有些“损失”刘志军无法挽回

  据报道,5月9日上午8点半,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被控受贿、滥用职权案在北京市二中院公开审理。刘志军对被指控的事实和罪名没有提出异议。据了解,检方提出刘志军有坦白情节,滥用职权造成的损失和受贿赃款基本已挽回。

  这里所说刘志军滥用职权所造成的“损失”,大概仅仅是指经济方面的,并且还是特指直接性质的,而未必包括间接性质的经济与其他诸多损失在内。这是因为间接性质的损失,有些或许可以大略估算——比如说经济方面的;有些则根本无法估算——比如说铁路安全方面的损失。

  就后者来说,比如损失惨重的“7·23”高铁事故中,刘志军“负有严重失职责任”,该事故造成的“损失”是惊人的,但这些损失怎么可能“基本挽回”呢?怎么审判刘志军,当然有法律可循,但“损失基本已挽回”这样说法,还是让人有些难以接受。(严阳)

    [新京报]

刘志军火中取栗终受审给官员三点警示

  欲,人之常情,但须有度;若贪婪,终会自我毁灭。1953年出生湖北鄂州的刘志军,从19岁做养路工到50岁成为铁道部一哥,再到今天站在被告席上,贪婪有如索命毒瘤,成为他的“奔命剑”、“追魂手”,其最终结局也再次验证了“贪图金钱换来的是镣铐,腐化堕落失去的是自由”这一哲理。

  应该说,与所有落马贪官的经历一样,刘志军也并不是一个与生俱来的腐败分子。在他的人生经历中,也曾以勤奋好学而赢得许多人的钦佩和赞扬,否则,也不会坐到原铁道部一哥的位置。然而,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侵蚀下,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忘记了党的宗旨,忘记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慢慢崩溃。而人的贪心一起,就似魔鬼出瓶。这不能不说是其人生的悲哀和悲剧。

  正因如此,笔者认为,刘志军用政治生命写成的警示教材,给我们提出三点警示:

  其一,要理性看待权力。这里讲的理性,是应该懂得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共产党人手中的权力意味着对党和国家担负的责任,意味着对人民群众应尽的义务。邓小平同志曾告诫全党,执了政,掌了权,一定要谨慎。“不要以为有了权就好办事,有了权就可以为所欲为,那样非把事情弄坏不可。”刘志军过不好权力关,以权谋私犯错误,不是道理上不明白,也不是对政策规定不了解,根本原因在于自我放纵,私欲膨胀,把党性原则抛在脑后。权力加上私欲膨胀,必然导致腐败。

  其二,要理性看待金钱。古人说,储水万担,用水一瓢;广厦千间,夜卧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三餐,就是告诫人不可贪心不足。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要不忘宗旨,加强修养,“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时刻记住陈毅同志的话:“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监督我,众目睽睽难逃脱。”否则,只能像刘志军一样,往往一时很“风光”,但到头来总要栽跟头。

  三要理性看待自己。许多人自认为受党教育多年,世界观已经定型了,全身都是“红细胞”,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事实上,世界观的改造是不可能一劳永逸的,刘志军之所以在用权上出问题,根本还在于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因此,我们无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要时刻不忘改造世界观,自觉抓好理论学习,自觉接受政治教育,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让自己所作所为经得起群众的评说,经得起组织的检查,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良心的自问。

  如此说来,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才能保持公仆本色;慎独、慎权、慎欲、慎初,方能抗得住诱惑。在这方面,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保持足够的清醒和坚定,远离贪婪,远离腐败。不然的话,刘志军的“悲剧”还会重演。(林伟)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两千多名官员因八项规定落马,是好事吗?

  去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八项规定”出台后,立即在全国刮起一阵新风。“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2665个,给予组织处理和党政纪处分2290人次。”(新华网 6月13日)

  八项规定的新风吹拂全国已满半年,各地紧跟中央步伐落实新规,改风效果取得显著成效,会议宴饮“瘦身”明显;高档餐饮逆境转型;吹落两千违规官员……从表面上看,八项规定似乎达到了该有的效果,但在光明的背后,依然有旯旮没被照耀到,依然有部分地方政府存“天高皇帝远”的侥幸心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公务接待转战私密会所,矿泉水瓶装高档酒,借用豪华公车等等,转风形势依然严峻。

  短短半年时间,两千多名官员被查处,群众为这些任意挥霍纳税人的贪官被处置而拍手称快,全社会赞扬党中央落实“八项规定”的决心。笔者在想,两千人被查处,这是值得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吗,如果仅从中央落实“八项规定”的决心方面来讲,越多的人被查处越能显示出党中央的决心,同时,那么多人被查处也暴露出长久以来中国官场存在严重的官本位思想问题。

  众所周知,官本位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些在小时候耳熟能详的励志口头禅,实际上是官本位思想的真实写照。中国是重"官"的社会,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官员似乎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官本位思想泛滥,有“官”就有利,或者可以“官”谋利成通识。

  笔者认为,在两千多名官员被查处的当下,我们不应沉浸在已取得的成绩中,而应该进一步反思,如何根除党员干部中的“官本位”思想,如何扭转党员干部扭曲的价值观。我们期待看到的景象是在八项规定严格落实的情况下,落马的官员越来越少直到绝迹,唯有如此,转风战斗才算取得圆满胜利。(文/沧海难为水)

     [中青网]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