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第三届科博会10月在绵阳举行 国家科技城为西部经济调结构“探路”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3-06-29

 

第三届科博会今年10月在绵阳举行

    新华网四川频道6月28日电(记者顾瑞珍、杨迪、江毅)由科技部等国家部委与四川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博览会,将于今年10月在四川绵阳举行。四川省副省长刘捷28日在此间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

    本届科博会同时也是军民融合高科技成果交易会,以“军民融合、开放合作、创新发展”为主题,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助推行业领域和区域经济的共赢发展。

    据刘捷介绍,作为全国性科技博览盛会,第三届科博会将广泛邀请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先行先试地区,全国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参加,共同交流最新科技成果,分享前沿科技咨询。

    “科博会旨在集中展示我国在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开发和产学研用结合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刘捷在发布会上表示,2004年和2010年的两届科博会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记者从绵阳市了解到,本届科博会拟开展科技成果发布和交易、高新技术产品展示和展销以及科技创新发展论坛三大主题活动,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推进中。

    据了解,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城,绵阳科技城建设始于2000年,目前在科技人才储备、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等指标均位居西部前列,已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支点,担负起了实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使命。(完)

     [新华网]

绵阳国家科技城为西部经济调结构“探路”

    新华网四川频道6月28日电 题:绵阳国家科技城为西部经济调结构“探路”

    (记者江毅、杨迪)

    6月18日,四川绵阳新晨动力公司的首批国产宝马N20发动机项目启动,这是德国宝马集团首次授权体系外生产宝马技术发动机。同一天,IBM公司大中华区的首个大数据分析竞争力中心也落户绵阳。

    以科技创新闻名的绵阳,正在吸引全球高端产业目光。这座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城,2012年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6.8%,位居全国前列,甚至超过了一些直辖市和特区城市。经过13年建设发展,绵阳科技城已初步探索出一条创新驱动、军民融合发展的成功之路,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探路者”。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我们不能再靠拼资源、拼环境,所以国家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何形成全社会的创新氛围,需要地方切实转变职能,拿出办法。”绵阳市委书记罗强说。

    2012年,绵阳市为鼓励科技创新成立的各类担保、补助资金达3亿3千万元。“过去申请专利需要缴纳4000元左右的费用,如果不成功,这笔钱就‘打了水漂’。我们通过成立专项资金,解决申请人这种后顾之忧,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今年1到5月份,绵阳市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达117%。”罗强告诉记者:“现在绵阳兴起了全民创业、创新的热潮,甚至不少公务员也辞职创办科技型企业。”

    这种浓厚的创新氛围使得许多跨国企业将眼光投向了绵阳。6月中旬,IBM、文思海辉、长虹等三家公司签署协议,将在绵阳科技城共建IBM大中华区的首个大数据分析竞争力中心。这一项目项目建成后,不仅将为“智慧绵阳”建设和当地企业智能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还力争逐步将服务能力拓展到整个西部乃至全国,成为IBM全球大数据中心中的一个典范。

    “绵阳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城,科技资源、创新能力是IBM非常看重的,也是我们选择这里的主要原因。”IBM全球副总裁、政府与公共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范宇说。

    绵阳国家科技城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三线建设”时期,2000年9月,中央宣布正式建设绵阳国家科技城,以此辐射、带动四川经济,推动西部地区的跨越发展。绵阳科技城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支点,担负起实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使命。

    “十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而今已成为绵阳科技城的重要园区,平均每三天就有一项专利在这里成功转化,走向市场。”望着科创园区内林立的研发楼和厂房,绵阳科技城党工委副书记颜超感慨万千。

    经过13年的努力,绵阳科技城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院所、高校等多方积极参与的区域创新体系。这里拥有18家的国家级科研院所,6个国家级技术中心,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26位院士和859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获得者。值得一提的是,城区人口仅为109万的绵阳市,科技人员竟然达到了21万之多。

    据了解,绵阳科技城通过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转民科技园和科学新城、航空新城、空气动力新城“三新城”,目前军民融合型企业近200家,产业覆盖300多个专业领域,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走在了全国前列。

    “相对于绵阳这座巨大的科技宝库,已经转化的成果还只是一部分,我们正致力于创造环境,搭建平台,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罗强表示。

    今年10月底,国家五部委将联合四川省政府在绵阳举办第三届科博会。本届科博会将沿着“军民融合、开放合作、创新发展”的主题,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助推行业领域和区域经济共赢发展,绵阳科技城也将迎来创新驱动的新契机。(完)

      [新华网]

 

 

相关报道

四川省副省长刘捷通报绵阳科技城建设有关情况

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新闻发布会发布稿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四川省建设绵阳科技城领导小组副组长  刘捷

(2013年6月28日)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对各位长期以来给予四川发展,给予绵阳科技城建设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请允许我向大家通报绵阳科技城建设有关情况。

    自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绵阳科技城的重要决策以来,作为我国唯一的科技城,绵阳科技城的建设发展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关注和中央各部委的大力支持。国务院先后批复“绵阳科技城发展纲要”和“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快推动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信部等18个国家部委组成绵阳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从国家层面重点指导、支持科技城建设发展。国家先后批准开展科技与金融结合、三网融合等多项试点,积极支持在绵科研院所、企业承担和参与了一大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各类重大计划项目。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和积极推动,绵阳科技城建设发展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我们认真实施科技城“十二五”发展规划,务实推进“五地”建设,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努力提升创新能力和产业实力,坚定不移走军民融合发展的路子,各方面工作又有了新的进展,2012年绵阳科技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2000年的5.5倍、6倍和6.6倍,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

    在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方面,我们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抓手,设立200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池、1000万元专利奖励基金和总额3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担保资金,依托在绵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打造高精尖技术创新基地,建成了科技城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院、国家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2012年,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总量均居西部第五,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指数达到61%,居西部前列。

    在军民融合示范地建设方面,我们充分发掘军工科技潜能,支持在绵军工科研院所与企业、高校开展战略合作,加快军民两用技术研发和转化,支持科研院所建设民品产业园,催生了一大批军民融合科技型企业。2012年,科技城军民融合企业达到200家,产业覆盖电子信息、航空发动机等300多个专业领域,产值超过千亿元,实现了服务国防建设和促进地方发展“双丰收”。

    在创新人才汇聚地建设方面,我们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实施“千英百团”聚才计划、优秀企业家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省、市设立6000万元科技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对到科技城创业的团队给予财政资助,与清华、北大共建人才孵化基地,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大力支持开展科技成果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鼓励科技人员在企业、院所、高校之间流动兼职,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到科技城创新创业。目前,科技城汇聚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1.7万人,人才密度位居西部前列。

    在科技成果集散地建设方面,我们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始终作为科技城建设的“一号工程”,面向市场和需求,做好拳头产品开发创新和推广应用,建成涵盖15个重点实验室和300余家科技型企业的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通过举办科技成果转化军民结合专项对接会等方式,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协同创新,促成200多个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项目加快建设。依托各类开放性创新平台,引进和孵化各类企业及服务机构数百家,转化出一大批深受市场欢迎的高技术产品,一大批科技型成长型企业正加速聚变。

    在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地建设方面,我们大力推进优势企业、产业、园区“三倍增”跨越,科技城内一批骨干企业加速发展,如长虹集团正打造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基地、加速向千亿企业迈进;九洲集团参与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全国最大智能空管产业基地,向500亿企业发展,科技城内科技型中小企业今年将达到1500家。积极承接高端产业转移,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2%,宝马发动机、IBM大数据分析竞争力中心、浪潮云计算中心等项目落户绵阳。特色园区加快发展,绵阳国家高新区正向千亿园区迈进,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升级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今年以来,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新一届省委、省政府深入分析研究绵阳科技城在全国的战略地位、对西部的战略功能和对四川的战略影响,形成加快推动绵阳科技城“开放性、创新性、突破性”发展的共识,从要素保障、产业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城建设的支持力度,力争实现科技城“一年一台阶、三年大变样、五年大突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在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集中精力、集中力量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建好军民融合创新驱动核心示范区。为在更大范围内集聚优势资源,产生更强的聚集和辐射效应,我们将按照“融合、创新、开放、改革”的发展模式,采取更加特殊的政策和措施,规划建设“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创新驱动核心示范区”,重点布局国防科研院所、军工产业集团、高校和企业的军民融合重大产业化项目,将示范区建设成为“军民融合、创新驱动、企业主体”的现代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二是完善落实好政策措施。最近几个月来,我们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其他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经验和有益做法,出台了《加快推进绵阳科技城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支持绵阳科技城加快建设的政策措施》,从科技成果转化、土地政策创新试点、支持企业多渠道融资等10个方面,给予绵阳科技城独特的政策支持,着力创新“省市协同、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运行机制,努力把科技城打造成四川的“政策洼地”和“创新特区”。

    三是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我们将继续支持科技城壮大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通用航空、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强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同时,进一步优化绵阳科技城产业布局,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加快落户,吸引各地资源、技术和人才向科技城集聚。

    四是建好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科技创新离不开平台的支撑,我们将积极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联合组建研发平台,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搭建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好用好科技城工业技术研究院、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等面向全国开放的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提升科技城军民融合、科技研发的成果转化能力,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现产业化、规模化。

    最后,我向大家通报一下“2013年中国(绵阳)科技城博览会暨军民融合高科技成果交易会”的情况。科博会是全国性科技博览盛会,旨在集中展示我国在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开发和产学研用结合等方面的最新成果。2004年和2010年,科技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成功举办了两届科博会。今年10月,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将在绵阳共同主办第三届科博会,会议的主题是“军民融合•开放合作•创新发展”。我们将精心组织、周密策划,邀请国家级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先行先试地区,全国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集团参会,共同交流最新科技成果,分享前沿科技资讯。希望广大新闻媒体聚焦本次科博会,多角度、全方位报道。四川欢迎你们,绵阳国家科技城欢迎你们!

    谢谢大家!

     [新华网]

专访罗强:创新驱动 将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富民优势

    新华网四川频道6月28日电(记者 杨迪 江毅)6月28日,“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新闻发布会将在北京举行。在发布会举行之前,新华社记者对中共绵阳市委书记罗强进行了专访。

    新华社记者:绵阳科技城的建设已经进行了13年的时间,13年来科技城的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现在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罗强: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绵阳科技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我们现在拥有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才方面,另一个方面是我们科研成果和创新能力方面。我们现在拥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还有14所高校,有26位两院院士,有6家国家工程中心,有8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这些数量都位居国家西部城市前列。2012年,我们全市RND经费占6.8%,这个数据高居全国前列。全国2012年的RND数据占经济比重是1.93%,省、区、直辖市中最高的北京的数据是5.76%,接下来深圳占3.81%;从研究经费投入来讲,我们是高居前列。正因为有这么多强的科研实力、科研人才和研发机构的投入,产生了一大批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已经广泛地运用在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上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新华社记者:科技城的未来是怎么样规划的?

    罗强:下一步我们刚继续按照全国科技大会的精神,一方面争取更好的政策,我们希望能争取到像国家对中关村这种政策体系的支撑,另一个方面四川省委省政府已经对绵阳科技城的建设,实施、促进、发展专门出台了10支持政策,绵阳也从去年以来出台了19条政策。就是从政策、从改革来要创新的动力。第二呢,我们在现在要做的,最重要的就是把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就是把我们的科技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转化为富民的优势。所以我们提了三个“倍增”,一个是企业倍增,二个是产业倍增,三是园区倍增。随着这三个倍增计划的实施,会极大的带动经济的发展。在整个科技贡献率会在过去的基础上有更大的提高。同时按照国务院给我们提的要求,通过我们的“五地”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军民融合示范地、高新技术人才聚集地、科技成果集散地和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地这几个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们相信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地、落实,科技城建设会得到突破型的发展。

 

    新华社记者:绵阳科技城的发展会对四川及西部地区发展起到什么样的地区性效应?

    罗强:现在我们发展到这个阶段,不能再去拼资源、拼环境,所以国家提出来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四川省委也提出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我们今后发展的重点。所以作为西部城市,我们无论是研发经费投入还是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都不断加大,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我相信这将引领新的发展模式。最终我们会发现,发展还是离不开科技创新,离不开高新产业。在存量上,要经过技改投入,改造提升,发展产业高端;在增量上,要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引进外来高端产业,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和产业附加值,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做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记者:绵阳科技城将如何发挥西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路者”的作用?

    罗强:绵阳科技城已经有13年的建设经验和基础,在下一步发展当中,特别是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我们怎么样发挥优势?西部地区有它的劣势,主要是地域、区位方面的劣势。但同时,我们也有优势,就是过去积淀的军工企业、老国有企业、科研院所以及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我们的问题是,要怎么样把注意力和政策、资金、人才都引导到创新上来,营造全民创新创业的环境。这样就会引导整个西部发展,摆脱过去完全依赖环境与资源的发展模式,走上健康、持续的发展道路。

    记者: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个难题,绵阳科技城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罗强:现在科技成果转化很难,一大批成果拿到了专利,但是在论文上或锁在柜子里。要转化,怎么办?要把几个关键环节打通。我们看到,一大批科研成果实际上是有市场的,最缺的是资金和人才,是“靠谁来转化”和“用什么来转化”的问题。去年,绵阳获得“国家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市”的称号,这样拿着专利19条政策,鼓励各行各业人员来创新创业,来领办小微科技型企业。所以,有先进的科技成果,有广阔的市场,有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有人来办,这样科技成果转化就比较畅通了。 (完)

      [新华网]

创新驱动 活力迸发 国家科技城绵阳豪迈走来

    5年嬗变,国家科技城绵阳豪迈走来。如今,一个充满活力、充满生机、令人振奋和自豪的新绵阳,屹立在祖国西部,吸引着世界目光。

    新机制体制破冰起航

    行政审批项目减74%

    5月14日,阳光耀眼。信步走进绵阳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启动运行屈指可数8个月,已汇集浪潮集团、无锡感知集团、深圳融创天下、成都傲龙电子、中金公司等30家知名科技型企业。科技光芒四射,恍若进入一个科技“集市”。

    “要的就是这种感觉!”科创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朱先凯十分兴奋。

    汶川特大地震,绵阳科技城受到重创。涅槃重生,首先瞄准体制创新。

    ——创新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国务院成立绵阳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四川省成立建设绵阳科技城领导小组,绵阳市成立相应组织机构,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和实地督察指导,形成部省市三级联动推进工作机制。

    ——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简政放权,下放19项经济管理权限。在四川省率先建立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一站式办公、一网式审批服务等;对行政审批项目由1243项减少到323项,砍减了74%;行政审批效率提高了68%。

    ——创新投融资体制。搭建以绵投控股、科发集团、教育投资公司为载体的政府投融资平台,设立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建立科技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平台,初步形成比较健全的投融资体系。

    与此同时,一系列相关配套创新体制应运而生:健全军地、院地联席会议制度,吸纳部分在绵重点院所、高校、企业领导进入科技城管委会领导班子,推动人才双向流动;积极推进国防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和市属科研单位改制,鼓励国防军工企业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成立绵阳市投资促进局上海、深圳、青岛、福州分局,将招商引资工作推进到沿海发达地区……

    科学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破冰起航,迎来扑面新风,高效的干事风气前所未有。据朱先凯介绍:以新加坡芯联芯微电子公司为龙头的中国科技城光电产业园签约,到该项目建成投产,仅用1个半月;四川浪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从前期洽谈、正式签约到进驻创新中心,仅3个月……

    不少入驻企业的老总都惊叹:这样的速度,过去还没有先例!

    自主创新激发企业活力

    2012年申请专利3601件

    “要着力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提供内生动力!”绵阳市委书记罗强的话语掷地有声。

    通过运用轩辕平台技术、云计算等高新技术,长虹把“看电视”变成“玩电视”。这一创新技术,每年赚回上亿钞票。傲龙电子公司微晶宽屏显示系统,是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26项国内外专利、全球唯一的中国造“音视机”。

    5年来,科技城生机无限,靠的是一个日趋完善的、让企业活力喷发的创新平台和政策体系。

    在绵阳国家科技城创新中心孵化楼,记者眼见为实。孵化平台现有场地8000平方米,重点孵化以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军转民技术为主的产业群。现阶段,平台除正式入驻的30家企业外,正在紧锣密鼓洽谈等待入驻的孵化企业20余家。计划在2015年孵化企业保持在300家,年毕业企业约60家。

    5年来,为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活力,频频出招,招招不凡。

    2009年,绵阳做出对“首次获得国家和省级认定技术中心”、“首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等给予重奖的决定。这些政府的红头文件,政策新,措施实,企业欢迎。

    去年,绵阳全市财政对科技的投入达4.1亿元。企业技改投入260.5亿元,还设立了1000万元年度成果转化资金和总额3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担保资金,资助专利申请、授权、实施等,资金投入创历年之最。

    产学研携手,搭建绵阳科技城产学研协同创新暨成果转化对接平台,邀请全国10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负责人共商产学研对接,以推进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优势产业发展。此外,全市搭建的8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8家企业技术中心,也为企业自主创新搭建了良好平台。

    春风化甘露,创新添活力,2012年全市专利申请量360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117件。近两年,绵阳专利新增产值178.98亿。

    建设“五地”效益最大化

    高新企业产值半壁江山

    绵阳提出让创新驱动效益最大化,构想把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成为西部乃至全国的重要科技创新策源地、军民融合示范地、创新人才汇聚地、科技成果集散地、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地。

    2011年6月,绵阳全面梳理汇总支撑“五地”建设的重大项目及重要事项共计269项。目前,“五地”大部分项目已启动实施。

    科技创新策源地好戏连台。全市设立了年度1000万元的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奖。全市2012年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61.03%,去年R&D(研究开发投入)占GDP达到5.47%,高于全国和四川省。

    军民融合地向深度进军。加快科学新城、空气动力新城、航空新城“三新城”建设。目前,已形成“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环保应用、新能源新材料、核应用技术、物联网”六类军民融合产业。军民融合企业达到200家,较2007年增长了近102家,年产值达1030亿元。

    创新人才汇聚地招贤纳才力度大。“引进一个领军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发展一个产业”。去年绵阳市开出了百万年薪的薪酬,面向海内外招聘工业研究院院长、副院长。绵阳制定了系列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实施“千英百团”聚才计划,并设立了年度预算为1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面向全国招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领军人才。近年来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5500余人。

    高新技术产业地形成集聚态势。如今电子信息产业迈向千亿。截至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19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实现998.3 亿元,高新企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达48%……

    绵阳市市长林书成说:“我们还要自加压力,紧紧抓住机遇,努力在科技城创新驱动发展中当好领跑者。”

    记者手记

    悲伤仿佛就在昨天,豪迈却就在眼前:5月,记者再次走进国家科技城绵阳,处处是撼人心魄的新篇章:去年底才落成的创新中心,一下汇集30家知名的科技型企业;依托一项技术,撑起一个企业,发展一片产业,5年来,科技城依靠全新的创新平台和政策体系,让企业活力迸发。依靠创新驱动,绵阳国家科技城在重建中获得新生。

    回望绵阳,回味踏访,绵阳科技城5年灾后重建动人之处,是与机遇同行,与未来握手。

    机遇就是契机、时机或机会。机遇,不相信眼泪,与懦弱、懈怠无缘。中国有句俗语,水磨不可能用已流逝的水来磨面。当创新驱动成为时代的强音,绵阳就抢抓机遇,挑战未来。他们创建全新的体制机制,搭建激发自主创新活力的平台,建设西部乃至全国的重要科技创新策源地、军民融合示范地、创新人才汇聚地、科技成果集散地、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地。

    5年重建,绵阳人在灾难中挺立,在重建中跨越,在奋进中升华梦想。中华振兴的雄浑交响,由此增添了一曲荡气回肠的乐章……(05月23日06版)

     [新华网-人民日报]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