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4-03-29
保定将建京畿新城?“只是传言”
保定市规划局表示,保定城市规划将大调整,北京到保定铁路交通将为重点
新京报讯 (记者金煜)前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中,确定保定市作为“畿辅节点城市”的功能定位,明确其“将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疏解”。
记者从保定市规划局方面了解到,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后,保定市原有城市规划思路被调整,将在空间发展和功能布局上更多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战略格局,北京和保定之间将以低碳的铁路交通为重点。
交通保障
北京保定交通以铁路为重点
从北京西站坐京石高铁,40分钟后可到新建的保定东站。此后,穿越空旷的保定城东部平原,约半小时后到保定城。这片平原搁置着,没有什么高楼,有不少农田。平原往东,便是著名的白洋淀。
在保定市25日举行的京津冀一体化座谈会上,河北省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谢禄生表示,对于承接北京功能疏解而言,保定目前的交通设施远远不够。“北京到保定的列车,有起点和终点都是保定的吗?没有。”
昨日,保定市规划局总工办主任侯铮表示,虽然现在还不清楚保定到底会承接哪些功能和确定的功能区划,但交通和基础设施先行是明确的。“我们正在配合有关部门谋划区域统筹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并积极推荐大运量、快速便捷的铁路交通。”
她表示,低碳的轨道交通将是今后京保之间联系的重点。“如果都开车,不便于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她说,现在保定到北京西站乘坐高铁仅需40分钟,保定到天津规划的保津城际铁路2015年通车后,同样仅需40分钟左右,“这样,保定的交通优势是很明显的”。
城市布局
不摊大饼 将建城市组团
来自首都的行政事业单位疏解到保定,到底会落在保定哪儿?一种说法是,可能会在保定东部平原沿高铁路线建设一个“京畿新城”,但侯铮否认了这一说法,“这只是传言”。
她表示,到底是建设一个相对独立,依托保定的新城,还是在保定原有城市格局上扩建,功能加强,这都不明确。“空间上怎么做,还需要有进一步研究。”如果要建设新城,她认为,交通比较便利,能够进行“点对点通勤”,如高铁站附近可能更合适。
谢禄生认为,保定还会继续走城市组团发展的方式,避免摊大饼格局。保定10年前提出了“一城三星”的概念,即一个中心城,三个卫星城。
近日,保定市市长马誉峰接受采访表示,保定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确定了以保定主城区、涿州、白洋淀为顶点的“一核两组团”发展格局,即以保定主城区为主的中心城市群,以及保东生态文明新城组团和保北中小城市群组团。
保定城市目前的生态格局是,“西边的山(太行山),东边的水(白洋淀)”。从产业结构来说,中间是保定老城,南边是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汽车工业,北边是以新能源为代表的中国电谷高新技术开发区,西边的山区发展林果、畜牧、食品加工业等绿色工业,东边的几个县则以纺织业为主,简称“南车、北电、西绿、东纺”。
城市规划
保定城市规划将做大调整
侯铮表示,现在京津冀协同上升到了国家战略,明确了保定市作为京津保核心圈内的地位,原有的规划思路将被打破。
“毕竟原来的城市空间发展规划,是基于原有人口、产业做的,是小区域的发展规划。”她说,“国家大的战略制定后,起码对保定来说,是很大的机会,在空间发展、形态上都要做大的调整。”
她强调,接下来,只有等顶层设计出来后,才能针对具体的功能区进行规划。
能够确定的思路,除了更多更快的通勤方式外,北京疏散出来的教育和科技产业将会融合,形成产学园一体的区域。
保定临近的几个中小城市,将各有特色,如距离首都第二机场很近,正在打造商贸物流基地的白沟。
■ 各地举措
廊坊 推进永清固安撤县建区
规划:廊坊市将充分发挥“京津走廊”区位优势,抓住京冀共建北京新机场和临空经济区的有利时机,以生态、智能、休闲、商务为发展方向。
昨天,记者从廊坊市政府有关部门获悉,按照《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廊坊市调整了发展目标提出了重点任务。廊坊将按照“做优环境、腾足空间、主动对接、严把高端”的要求,在近期实施“12345”工程。
所谓“12345”工程,是廊坊市提出的近期重点发展任务,涵盖了生态体系建设、承接产业的园区建设、产业集群形成等五项任务。
在生态方面,廊坊提出构建一个覆盖全域的良好生态体系。全面淘汰过剩落后产能。全面停止环京津矿山开采,并同步进行生态修复。
廊坊将以北京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永清、固安撤县建区,与中心城区、安次新兴产业示范区形成“大四点”组团。做大做强主城区,构建具有良好生态隔离的组团式城市框架,以廊坊开发区、燕郊高新区、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等为平台,吸引北京央企、跨国企业和大型民企来廊坊建立总部或总部的分部基地。
承德 协调发展小组书记任组长
规划: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打造服务首都的特色功能城市。
昨日,承德市发改委副主任刘爱民表示,特色功能城市指的是发展承德在养老、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等产业。此外,包括承接一些高端产业的转移,包括新能源、高新科技产业等。
据介绍,承德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工作重点主要为:打造首都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开展重大基础设施对接、开展产业承接转移、打造京津新型建材基地等9个方面。
目前,承德已成立了京津冀协调发展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小组在发改委下设“助京推进办公室”,该办公室由承德市发改委副主任领导,常驻北京与各政府部门和企业沟通对接。
秦皇岛 旅游休闲业将重点发展
规划:充分发挥滨海资源优势,打造服务首都的特色功能城市。
记者昨天从秦皇岛市委宣传部、秦皇岛市发改委了解到,前日河北省确定了秦皇岛市的功能定位,但还没有出台细化规划。
秦皇岛市委宣传部相关人士表示,秦皇岛的旅游资源、休闲产业是强项,这一点不会变,今后旅游业依然是重点发展的产业。
目前,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上,秦皇岛已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津秦客专通车、北戴河机场即将投入使用。
另外,秦皇岛会注重和北京、天津及河北相邻地区功能互补、错位发展。
新京报记者 郭超 李丹丹 邓琦 温薷 邢世伟
■ 声音
保定曾否认“承接疏解”
河北省26日出台文件明确将做大保定城市规模,以保定、廊坊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而仅在几天前,针对民间已传得沸沸扬扬的消息,两家地方政府都还在“辟谣”。
对于此类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地方政府与其严防死守消息泄漏,甚至寻找各式“说辞”搪塞,不如有计划地将公众纳入到决策过程中,保障其知情权。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庆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政府应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满足公众的知情需求,有效规划并渐进式发布信息,避免‘突然袭击’造成恐慌。”
河北保定等地建设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属规划性政策。据周庆安介绍,此类政策的出台在国际上多有惯例,通常有一个行政规划或立法的过程,期间参与决策的主体亦多样化,非政府一家,并且不机械性地设置“期限”。
说到底,要避免类似的“谣言”再起,政府部门应好好研究如何进行重大信息发布,而这本质上要求政府做到行政透明和权力公开。
据新华社
[新京报]
保定拟建首都行政事业功能疏解区
综合新华社电 “保定作为畿辅节点城市,利用地缘优势,谋划建设集中承接首都行政事业等功能疏解的服务区。”26日,河北省出台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举措,明确上述定位。
26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出台。27日,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在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中承接的功能和产业定位。
总体定位
打造京津保三角核心区
按照拟定的《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这个省将打造京津保三角核心区,做大保定城市规模,以保定、廊坊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和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与京津形成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区。
把首都周边的一批县(市)建设成规模适度、特色鲜明、设施完善、生态宜居的卫星城市,构筑层次分明、梯度有序、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区域城镇布局结构。
保定
承接首都行政功能疏解
保定市作为畿辅节点城市,利用地缘优势,谋划建设集中承接首都行政事业等功能疏解的服务区。做强产业支撑,以白洋淀科技城、京南现代产业基地、首都服务功能承接区为载体,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和临空经济、现代物流等产业。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疏解。
廊坊
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
廊坊市将充分发挥“京津走廊”区位优势,抓住京冀共建北京新机场和临空经济区的有利时机,以生态、智能、休闲、商务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与北京关联度高的产业,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建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石家庄
建成南部副中心城市
此外,石家庄围绕建成京津冀城市群南部副中心城市,唐山围绕建成东北部副中心城市,加强与京津功能分工和配套协作,带动冀中南、冀东两翼发展。
【举措】
争取北京4条地铁早日延河北
包括通州-燕郊、大兴-固安、亦庄-廊坊、房山-涿州
昨日,河北省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详细规划了河北“如何”加快推进协同发展。
【行政功能】
做大保定承接功能疏解
做大保定城市规模,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疏解;
把廊坊建设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区,抓住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的有利时机,以生态、智能、休闲、商务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北京高端产业和企业总部转移。
【工业】
承接北京重化工业转移
以曹妃甸区、沿海新区为重点,主动承接北京重化工业转移。
支持建设北汽黄骅汽车产业园,争取北京现代汽车第四工厂落户沧州,启动实施首钢二期、渤海钢铁基地等重大项目,促进重化工业向沿海布局。
【交通】
建立“半小时通勤圈”
加快推进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建设,加快保津、石济客专等铁路建设,力促京沈、京张客专等铁路年内开工,推进京唐客专、京九客专、环渤海城际、张崇支线、津石客专、津承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尽快使各设区市中心城市与京津形成以客运专线、高速铁路为主的快速客运网络。
此外,加强京津保区域同城化、公交化轨道交通建设,推动京津尽早开通与保定、廊坊的城际铁路,争取将通州—燕郊、大兴—固安、亦庄—廊坊、房山—涿州等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纳入规划并早日实施。建立“半小时通勤圈”。
【服务业】
扩大京津冀旅游一卡通
与京津共同编制旅游经济圈规划,联合开展旅游促销,扩大京津冀旅游一卡通范围,争取将北京过境免签游客活动范围拓展到河北。
据新华社
【追访】
河北规划与国家规划如何衔接?
河北规划系自身看法
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制定首都经济圈规划,河北省的《规划》与国家规划如何衔接?
对此,河北省发改委表示,目前河北只是根据各个城市特点和功能定位编制方案,对各个城市功能和产业做一定的分工,这只是河北自身的看法。政策能不能落地,北京、天津是否认可,还需要国家大规划出台后,定下三地各个城市的分工,然后河北省根据大规划再落实。为此,无论是《意见》,还是《规划》,都要在国家大规划确定之后才能实施。预计国家大规划上半年能出台。
前日,河北省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副省长杨汭就《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作说明。《意见》中,河北省就石家庄、保定、廊坊等11个城市的功能定位、发展重点予以了初步规划。同日,《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提交讨论。
河北省发改委规划处有关负责人昨日表示,两者是一脉相承的。《意见》是纲领性的,提出一些方向性的东西,相对笼统。而《规划》则将其细化,包括各个城市的功能定位,产业发展等,都会有较为明确的分工。河北的各个城市要错位发展,避免同质竞争。该人士表示,在前天会议上,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各个城市的功能定位上。
《规划》何时出台?河北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规划》前日提交会议进行了讨论,但目前还没有定稿,预计4月份报省政府。
新京报记者 蒋彦鑫
●廊坊
人口:439.4万
面积:6429平方公里
GDP:1943亿元
●承德
人口:372.96万
面积:3.95万平方公里
GDP:1272亿元
●天津
人口:1413.15万
面积:1.19万平方公里
GDP:12885亿元
●唐山
人口:741万
面积:5479平方公里
GDP:5861亿元
●保定
人口:1017万
面积:2.09万平方公里
GDP:2720亿元
●张家口
人口:460万
面积:3.68万平方公里
GDP:1233亿元
●石家庄
人口:1038.6万
面积:1.58万平方公里
GDP:4500亿元
●秦皇岛
人口:292.7万
面积:7812平方公里
GDP:1168亿元
●沧州
人口:720万
面积:1.4万平方公里
GDP:2811亿元
●衡水
人口:442.4万
面积:8815平方公里
GDP:1011亿元
[新京报]
相关评论
京津冀协同发展环境治理要先行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国家发改委正牵头制订京津冀一体化方案。而据新华社报道,河北省委、省政府在26日出台的《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中明确,河北将打造京津保三角核心区,以保定、廊坊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和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与京津形成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区。
长期以来,北京受困于“大城市病”,亟须“减肥”;天津也有必要在强化经济中心地位的同时,疏解部分功能;而河北因为多年以来处于京津两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之中,亟待承接京津的辐射,以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缩短与京津的差距。可以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在呈现出越来越清晰的图谱。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京津冀在协同发展上已经取得了共识。不过,在新的语境下,三地协同发展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这一区域都应该将环境治理、特别是治霾当做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唯其如此,新一轮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才能从一开始就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也才不再走以往污染转移、扩散的老路。
以京津而言,无论是转移部分产业,还是疏解部分行政事业职能,应该统筹考虑整个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需求、承载能力,并对疏解之后的正负两方面影响进行科学预判。既要充分利用其对于环境的更高标准带动承接地去积极主动治理环境,改善生态,也要首先从自身做起,坚决淘汰污染严重的产业。
据报道,河北廊坊市市长冯韶慧日前在受访时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廊坊的好机遇,但面对北京准备向外转移的1000多家企业,廊坊并不会盲目地接收。“北京不要的低端污染产业,廊坊也不能要”。与“不能输入”对应的,则是“不能输出”。这样明晰的环保诉求,应该成为三地一体恪守的底线。
此外,对于河北来讲,则应该利用三地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认真检视以往粗放的发展方式,正视当地多年以来积重难返的严重污染,切实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下大力气改善当地的环境状况,承接北京天津城市功能的疏解。
去年以来,全国排名前十的污染城市,七个在河北。除了承德、张家口、秦皇岛等地,河北的大多数城市均面临着极为严重的大气污染。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这些城市的pm2.5每每爆表,而治理的效果却迟迟难现。当地媒体曾盘点省内城市去年一级天的天数,很多城市要么拒不公布具体数据,要么以笼统的“二级以上优良天气”含糊其词。
可见,某种意义上讲,打造一个空气清新,环境宜人的河北,人们才会愿意去,首都职能疏解也才会顺利完成。京津冀空气治污也就真正实现了一体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方略已定,接下来的,则是在具体的路径选择上保持“审慎的乐观”。一方面,三地要力求避免房地产先行的“经营城市”思路;另一方面,三地要真正在治污方面下力气,即便暂时牺牲一些速度,也要改善环境,以良好的环境和资源禀赋,推动三地深度融合,造福民众。
[新京报]
你愿意搬离北京吗?专家认为京津冀“双核”效应阻碍人口疏解
新华网记者 姜春媛 底东娜
河北省26日和27日接连出台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给日渐升温的京津冀一体化话题又增添了不少热度。
随着北京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源环境超载严重,交通拥堵顽疾难除……北京人口规模如何控制已经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再到老百姓都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能够带动北京人口疏解吗?如何通过完善公共服务和城市功能,增强中小城市对产业和人口的吸纳力,缩小城市差距呢?28日,新华网记者采访了这一领域相关专家学者,希望为这一问题找到答案。
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
“每天上下班来回快4个小时,早上天没亮就得起,晚上回家就剩下睡觉了,连话都不想说,每天一出门面对的就是拥堵的交通。”家住北京大兴,在北四环上班的于鹿说起每天的漫漫上班路就一脸疲惫。在她想来,如果保定也有差不多的就业机会,倒是愿意“拖家带口”回保定,房价还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课题组指出,目前北京人口规模相对于城市现有资源环境已经严重超载。而这种人口激增的趋势仍在继续,只要北京首都优势、发展机会多、社会福利高等优势继续存在,大量人口就会从全国或世界向北京涌来,如果对人口不加以有效的疏解和控制,终将导致北京整座城市不堪重负,陷于瘫痪。显然,依靠简单的户籍管控等行政手段已无法阻止、也不应阻止外省市人口对北京优良资源的追求。两难之下,北京人口疏解迫在眉睫。
“站在国家战略层面,并从京津冀区域更大的范围内,去探索北京人口的有机疏解和控制,将北京人口控制的‘两难’,变成人口疏解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双利’,这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课题组认为。
26日出台的《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指出,河北将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以建设京津冀城市群为载体,充分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强化石家庄、唐山在京津冀区域中的两翼辐射带动功能,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及新兴中心城市多点支撑作用。
课题组认为,北京拥有全国最多的教育、医疗、旅游、会展资源和各类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可以选择把北京的一些非首都核心功能,如一些满足全国市场需求的科技、教育、医疗、会展等功能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疏解到有承接条件的城市和地区。在疏解产业和城市功能的过程中带动人口的疏解。
你愿意搬离北京吗?
从交通、生活成本、居住成本来讲,保定去生活确实比北京舒服得多,但问题又来了:于鹿的孩子马上上幼儿园了,现阶段正在接受各种“早教”。这位年轻的妈妈担心的是,如果到了保定,教育医疗水平能和北京比吗?“现在可能差别还不大,但上了小学呢?高中呢?那差别就大了去了。”想到这,于鹿又开始迟疑了。
京津冀区域内中小城市实力不强,吸纳产业和人口的能力太弱,影响了北京人口向周边疏解。课题组认为,京津冀城镇体系格局呈现明显的“中心-外围”特征,从京津冀城市人口的分布来看,京津2个超大城市聚集了60.82%的常住人口,而24个小城市只吸纳了常住人口的1.49%,反映了众多小城市实力不强,对人口的吸纳能力太弱。京津“双核”极化效应明显,区域内不平衡性仍在加剧。这种城市“大的过大,小的过小”的不合理格局,导致中小城市难以借助承接中心城市产业和人口实现快速发展,也造成了像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难以通过产业和人口的疏解来解决“大城市病”。
课题组负责人表示,京津冀区域内产业落差大,发展水平和公共服务差距大,难以顺利实现功能对接。大都市周边的新城建设因城市功能不健全,配套不完善,对中心城区人口疏解的作用不明显。
近年来,从北京新城建设的成效来看,新城在疏解中心城区产业、人口及功能方面的作用尚不明显,分析原因与其城市功能不健全,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影响了它们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等方面作用的发挥。因此,探索如何通过完善公共服务和城市功能,增强中小城市对产业和人口的吸纳力,进一步缩小城市间的发展差距,是促进北京人口疏解的重要途径。
如何避免出现“卧城”,实现真正一体化?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该如何避免“新城变卧城”呢?课题组负责人认为,加快京津冀中小城市建设,提高其资源集聚能力、产业承接能力和功能吸纳整合能力,为北京产业、功能、人口疏解开通渠道。完善新城功能,促进产城融合,打造科技、生态、宜居新城,在大都市周边建立若干“反磁力”基地。通过以业兴城、职住挂钩、强化公共服务、建设生态宜居环境,完善新城的城市功能,使其成为中心城区和外来产业和人口的承接地和聚集地。如制定与新城定位相关联的产业支持和限制政策,通过产业转移和城市功能疏解,推动北京人口向新城转移。
另一方面,是要提高北京的准入标准,加强人口的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有效控制人口无序增长;在产业升级中,要建立相应的产业退出机制和准入制度,淘汰劳动力高度聚集的低端服务业,如无质量保证的低档餐饮、商业服务业、附加值低的批发市场等,控制低端产业吸纳人口;制定保障性住房政策时,既要满足引进人才的需要,又要有利于人口的布局调整。
新闻链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由来
京津冀合作命题由来已久。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城市经济研究室主任刘治彦介绍, 2001年,以吴良镛院士为首的研究团队提出“京津冀北(河北北部)”的概念,简称“大北京”。主要指以北京、天津为核心,京津连线为主轴,包括由京津唐(山)和京津保(定)两个三角组成的菱形区域,并大规模地开展了“大北京”地区的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目前各界热议的“首都经济圈”与上述概念演替有很大联系。
首都经济圈主要是指京津以及其周边的河北省各中心城市组成的城市圈,即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以及河北省的石家庄、秦皇岛、唐山、保定、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8个城市,简称2+8城市体系。伴随这一地区经济实力增强与基础设施完善,逐步扩大到整个河北省,乃至环渤海其它城市,“京津冀”地区实际上是环渤海及北方城市带的核心。
近10多年来,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城镇化中期阶段,汽车、房地产业崛起、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内蒙、山西成为主要煤炭、电力生产基地,河北成为钢铁、建材重要生产基地。天津成为重要制造业基地。同时,北京作为首都的独特魅力以及产业层次多样化,使得外来人口大量涌入,15年间人口净增人口900多万,年均增加60多万,促使房地产投资与租赁业快速发展,房价虚高攀升。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和小汽车步入家庭,交通拥堵日趋严重。区域重化工业污染、市内汽车污染、工业污染交织在一起,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在这一背景下,京津冀合作问题再一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刘治彦说,京津冀经济协作或首都经济圈协调发展是我国城市化进入中后期的一个标志,是中心城市由点状聚集向网络分散过渡的表现。但在利益攸关方缺乏互补共赢诉求情况下,京津冀深度协作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京津两市一支独秀,对周边的河北省各城市拉动较小,与珠三角与长三角相比,缺乏完备的城市体系,缺少影响较大的二线城市和实力较强的三线城市,各城市之间功能互补性不强,协调性较差,竞争大于合作。这不但制约京津冀区域发展,也影响环渤海及北方城市带整体发展。
[新华网]
“职能疏解”抓住了城市病的牛鼻子
刘 鹏
3月24日,北京市规划委主任黄艳做客城市管理广播表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已实施十年,出现很多问题,包括非首都核心职能需要疏解、绿化带被大量违法建设占用等。为此,北京将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和修改,在京津冀区域内建成具有城市竞争力的“城市群”,周边城市分为直辖市、大体量城市以及节点城市三个级别,城市功能相互衔接、匹配、分担。(3月25日 《新京报》)
政府、各事业单位、医疗、教育等部门的职能集中问题,导致了一系列的“城市病”,比如城市人口增长过快,教育与医疗等资源集中于城市而造成分配不匀等问题。拿其中最为典型的交通拥堵问题来说,因为“单位在城区,家里在城郊”以及“上班在北京、晚上住河北”等现实问题的存在,在道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收多少拥堵费、提高多少停车费,也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城区交通拥堵的问题的。
对此,北京市的城市规划部门转变思路,对总体规则进行修改,拟进行职能疏解,可谓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抓住了“城市病”的“牛鼻子”。相信通过职能疏解,将一部分非核心职能疏散到城郊或者周边城市,解决了大城市职能集中、城市中心区域压力大等问题,无疑就可以大大地缓解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住房压力、资源共享压力、教育压力、交通压力等。
答案很简单:如果人们能够在大城市周边找到与大城市收入相当、待遇相当的工作,能够在大体量城市甚至节点城市享受到与北大、清华同等的教育,在二三线城市享有与一线城市相当的医疗条件,人们自然会放弃“挺进北上广”;同理,如果人们住在郊区,工作单位也在郊区,自然没有必要每天开着车往城区挤,还要交纳高额的停车费等。
所以,交通拥堵等问题是“城市病”的病征,规划不尽合理、职能过分集中等才是“城市病”的病根。相信随着城市治理思路的转变、城市发展规划的修改并严格落实,北京的各种“城市病”将会有所缓解甚至得到根治,并能够为全国其它类似的重点城市提供借鉴。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