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4-04-17
李克强20天5次阐释“合理区间”
李克强11日到海口港码头了解货物吞吐量及发展规划等。据中国政府网
经济增速创20个季度来新低,但城镇就业稳步增长;政府保持定力,不采取“强刺激”措施
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一季度经济增速,印证了此前各方面的预期。7.4%,低于去年四季度7.7%的增长率,是20个季度以来的最低点。
今年一开局,经济下行的信号就已传出。有评论判断,中国经济2014年第一季度将只有7.3%,全年7.5%的预期可能很难完成。
作为中国经济的主要掌舵人之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从3月下旬以来,在中国各处奔走。他先后5次表态,阐释“合理区间”理论,提振各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在研究者看来,高层决策者们保持着定力,他们对中国经济航向“心中有数”,“局面尽在掌握”。
【开局】 总体良好下行有压力
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一些方面的困难不可低估。——李克强博鳌论坛演讲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最终经济数据之前,其他部门发布的一些指数已显示经济下行压力不小。
4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为5.9万亿元,其中出口3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3.7%和6.1%。3月份当月,下降更为明显,出口、进口分别降9.2%和13.8%,月度数据“双降”并不多见。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表示,这说明当前我国外贸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
其他数据同样佐证经济下行压力: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3月份同比下降2.3%,创9个月来新低。
用电量,被视为观测经济冷暖的“晴雨表”,也遭遇“倒春寒”。1至3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4%,而去年下半年最低月增速都有7.5%。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速趋缓,不少国外媒体给出较为悲观的预期。
3月4日,中国债券市场出现首宗违约事件。4月初又传出消息,一家小型建筑材料公司,不能兑付债券利息。
有评论认为,这样的事件虽然不会对整个金融系统带来威胁,但会进一步减缓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一直在关注这些论调。在他看来,个别信托产品、企业债的违约,导致悲观主义增强了。
对此,李克强早有准备。4月10日,李克强在博鳌论坛发表主旨演讲,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开局运行平稳,总体良好。但他也坦承,“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一些方面的困难不可低估。”
对一季度数据,国务院研究室司长向东的评价是,“有忧有喜”,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统计数据显示出了“喜”的一面:一季度调查失业率继续平稳下降;服务业增速持续高于第二产业,发展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李克强说,“这些都是经济结构出现的积极变化。”
【阐释】 7.5%左右是合理区间
使增长和就业不越出下限,通胀不突破上限,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李克强考察海南时强调
在国务院看来,7.4%这个增速,仍然保持在“合理区间”。
昨天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李克强说,“我一再讲,合理区间是指经济增长率不低于7.5%左右,所谓左右,就是高一点、低一点都是正常的,都处于合理区间。”
最近20天里,李克强至少5次在公开场合阐释“合理区间”。
3月26日,李克强到辽宁考察,并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他表示,“有能力、有信心、有条件,把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4月2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在李克强看来,着力稳增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是各项工作的前提。
8天之后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李克强详细解释了什么是他可以接受的“合理区间”。李克强说,无论经济增速比7.5%高一点,或低一点,只要能够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不出现较大波动,都属于在合理区间。
随后,李克强没有马上离开海南,而是到当地基层考察。中国政府网13日刊文说,李克强在考察中多次强调,使增长和就业不越出下限,通胀不突破上限,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
在昨天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对一季度经济形势的判断是,总体平稳,经济增速、就业、物价等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年度预期目标范围,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
此前李克强曾表态,从当前情况看,城镇新增就业持续增加,物价运行也比较稳定,居民收入、企业效益和财政收入都是平稳增长。
昨天国家统计局数据证明了李克强的这一判断: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300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速分别达到7.2%和10.1%,均比去年同期加快。
国务院研究室司长向东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经济增速下降的合理性。向东说,中国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就有五六千亿,去年增长7.7%,相当于增加了印尼或土耳其的总量。“总量大,速度下来一点,是正常的”。
这样的判断,在部委层面也基本上有共识。
【策略】 保持定力不“强刺激”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改变,也没有扩大赤字、采取“强刺激”的考虑。——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
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是用猛药刺激,还是慢慢调养,此前各方曾有猜测。
在博鳌,李克强给出了答案。“我们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发展,努力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昨天,李克强又重申,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改变,也没有扩大赤字、采取“强刺激”的考虑。
事实上,在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李克强就曾详解去年的“成功经验”。
去年上半年,出口大幅波动,经济持续下行,中国坚持不采取短期刺激措施,不扩大赤字,不超发货币,而是增加有效供给,释放潜在需求,保障经济运行不滑出合理区间,成为稳中向好的关键一招。
如今,类似情形再现。这成为李克强和同事们面临的又一道考题。
在博鳌,李克强用16个字概括应对策略:冷静观察、保持定力、未雨绸缪、主动作为。在昨天的国务院常务会上,李克强又说了16个字:保持定力、奋发有为、敢于担当、真抓实干。
定力、有为,依然是李克强的关键词。
李克强所说的“有为”,旨在释放三大动力:“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向东解读说,现在宏观调控,既要着眼于总量的平衡,更要注重结构的优化。
昨天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程,都与此相关。部署落实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确定了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措施,并且决定延续和完善支持和促进创业就业的税收政策。
这与2日的常务会一脉相承。那次会议,意图减轻税负、助力小微企业成长,同时宣布加快棚户区改造和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
舆论将这些举措视为政府出台新一轮经济刺激措施。相比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4万亿大规模投资,这几项措施相当微小。
在向东看来,中国完全可以通过增量存量的政策调整,把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
这些举措也得到国际舆论赞赏,英国《卫报》发文称,中国政策制定者选择了利用更小、更精巧的救济方法。大规模消费和借贷虽然可以让经济很快恢复,但是容易导致信贷膨胀。
有分析人士概括说,李克强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就是“不刺激、去杠杆和调结构”,这是一位经济学博士背景的大国总理对中国经济开出的药方。
新京报记者 宋识径 储信艳
[新京报]
一季度GDP增7.4%“开局平稳”
GDP为12.8万亿元,增速比上季度回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62元,同比增8.6%
据新华社电 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282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
一季度GDP环比增1.4%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平稳,总体良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保持定力、主动作为,着力改革创新,着力转型升级,着力改善民生。
分产业看,一季度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776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57587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62850亿元,增长7.8%。从环比看,一季度GDP增长1.4%。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49.0%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49.0%,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4.1个百分点;内需贡献继续提高,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为64.9%,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成效,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3%。
盛来运指出,外部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仍存在一定下行压力。下一阶段,要坚定信心促改革,科学调控稳增长,坚持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不动摇,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动力,向改善民生要动力,力促国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季度中国GDP增速虽创新低,但仍高于市场预期。之前很多机构预测,一季度中国GDP将增长7.2%。
“今年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无论是投资、消费还是出口,表现都相对比较疲软,所以一季度GDP增速放缓在意料之中。”诺亚财富集团研究员徐嘉俊认为,长期来看中国GDP增速还将逐步放缓,并趋于新的均衡。
“对于当前的7.4%不用焦虑,但要防止连续下滑。”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表示。事实上,由于社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等一些指标环比好转,澳新银行认为第二季度经济可能反弹至7.5%。
■ 应对
大规模刺激政策会否再现?
经济的波动和下行总会引发人们对于“调控”的各种期待与猜测。随着一季度各项宏观数据的出炉,面对着承压前行的中国经济,是否会再现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成为人们关注的又一焦点。
“我们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的健康发展。我们已经确定的方针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能够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一周前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明确表态。
尽管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着种种挑战,但应该看到,经济运行中各种问题的出现,既是错综复杂国际大环境影响的结果,也是国内经济深层次矛盾凸显和增长速度换挡期的客观反映。
“就目前经济形势看,确实没有必要出台刺激政策。”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看来,经济增速逐季放缓,与国家调结构的主动调控有关,增速放缓有一定合理性,也反映出经济健康成长的一面。
蔡进引述数据说,从产业结构看,经济减速主要源于一些产能过剩、能耗以及污染比较大的原材料工业。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工业增加值数据进行的评估,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下降幅度较大,而其他一些行业比如机械、汽车、医药等依然增长良好。
“只要保证较为平稳的就业,经济形势不出现大的波动,没有必要拘泥于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一定要在某个数值以上。”蔡进说,确实应该关注经济下行压力,但不必单纯从速度看中国是不是稳增长,“既要看到速度,也要看到质量,两方面要结合起来看”。
据新华社电
[新京报]
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日(4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研究一季度经济形势,部署落实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确定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措施,决定延续并完善支持和促进创业就业的税收政策。据新华社
【经济增速】 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仍存在
会议认为,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平稳。经济增速、就业、物价等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年度预期目标范围,没有越出上下限,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呈现积极变化,服务业增长势头不减,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一些困难不容低估。必须保持定力、奋发有为,敢于担当、真抓实干,把《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统筹稳增长,坚持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着力增加有效供给,不断满足新增需求,注意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通过多方共同努力,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
会议听取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汇报。会议强调,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改革贯彻到政府工作各方面,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全面、有序、协调推进改革。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抓住破解推动发展和改善民生中的难题,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就业机会】 取消税收优惠行业人员限制
会议指出,保就业是稳增长的重要目的和惠民生的基本内容。为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会议决定,将2013年底到期的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政策,延长至2016年12月31日,并加以完善。一是取消享受优惠政策的行业和人员范围限制。凡招用登记失业一年以上人员,均可享受税收优惠。二是提高征税扣除额上限。对从事个体经营或企业吸纳就业的,除国家给予定额税收扣减外,地方政府还可按规定再给予比过去更大的税收优惠。三是增加扣减税费种类,把地方教育附加纳入减税范围。四是简化程序,将税收优惠政策管理由审批改为备案。
【三农发展】 县域农商行适当降存款准备金率
会议指出,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加强金融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对于强化粮食安全保障、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会议确定,一要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分类推进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改革,培育发展村镇银行,提高民营资本持股比例,鼓励建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整合放大服务“三农”能力。二要加大涉农资金投放。对符合要求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落实县域银行业法人机构一定比例存款投放当地的政策。三要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推动偏远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四要加大对发展现代农业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建立大灾风险分散机制。五要培育农村金融市场。开展农机金融租赁服务,创新抵(质)押担保方式,发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六要加大政策支持。完善涉农贷款财政奖励、农户小额贷款税收优惠和农村信贷损失补偿等政策,切实防范金融风险。会议要求,所有涉农金融机构都要努力往下“沉”,做到不脱农、多惠农。
■ 观点
“既保持定力,又主动作为”
昨日,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当前政府要把“稳增长”作为重要任务,既要“保持定力”,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变,也没有扩大赤字、采取“强刺激”的考虑。又要“主动作为”,用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着力增加有效供给,注意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
李克强说,“调结构”要有保有压。一方面要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另一方面,对于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有利于产业平衡发展的行业,要大力鼓励。
李克强还以棚户区、自来水管网改造等民生项目为例,说老百姓有很多翘首以盼的民生期待,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善于运用商业原则,加以推进。
据中国政府网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