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4-04-20
中央90多部门预算约9200亿元
至昨晚93部门公开预算;呈现预算支出细化、新增“三公”预算表、公车购置运行拆分三大变化
18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中央政府部门公布2014年部门预算,这是中央各部门连续第5年推进部门预算公开。据记者统计,90多个部门预算总额约9200亿。
今年无论是中央部门预算,还是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在信息公开上较往年力度更大,呈现诸多新看点:预算支出细化到最底层科目;在原有“五张表”的基础上,新增了《“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表》;“公务用车购置费与运行费”拆分为“公务用车购置费”、“公务用车运行费”。
■ 看点
除涉密外 中央部门预算细化“到底”
看点1
预算公开范围扩大
财政部日前向社会公布的2013年财政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明确提出,2014年要扩大部门预决算公开范围,除涉密部门外,中央和地方所有使用财政拨款的部门均应公开本部门预决算。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指出,这对今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提出了更高要求,是预算公开的一大进步。
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去年共有95个中央部门公开了部门预算。受国务院机构改革影响,部分中央部门如国家铁路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能源局等由于去年4月份尚未完成机构调整工作,故其部门预算推迟至去年年底向社会公开。今年这些部门将和其他部门一并公开部门预算。
看点2
部门预算支出细化
与去年相比,今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的内容将更加细化。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在2013年教育、科学、技术等7个重点支出细化公开到项级科目的基础上,2014年除涉密内容外,中央部门预算全部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解释说,所谓按功能分类划分支出科目就是要显示政府的钱都用来“干什么”,用在哪些方面。《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按功能分类共设置类、款、项三个层级科目。以教育支出中的小学教育支出为例,三级科目分别对应:教育-普通教育-小学教育。
“公开到项级科目,意味着政府支出预算已经按照功能分类的最底层科目公开。”刘尚希说。
据了解,下一步,还将进一步细化部门预决算公开内容,除公开到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外,要逐步将部门预决算公开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积极研究将部门决算按经济分类公开。
看点3
“三公”经费亮细账
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今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其“三公”经费公开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除涉密内容外,凡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三公”经费公开更强调亮细账。以公车费用为例,在2013年公开“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的基础上,今年各部门将分别细化公开“公务用车购置费”和“公务用车运行费”。
记者还发现,财政部公开的部门预算中,与往年单设一段文字介绍“三公”经费情况不同,今年新增了一张《“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表》。据悉,这也是今年中央各部门预算公开的一大亮点,通过将2014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与2013年预算数、2013年预算执行数分别列示,方便社会公众进行对比,更好地实施舆论监督。 据新华社电
■ 观察
行政人员经费仍然不够明朗
此前,预算公开不够细化,行政经费、人员经费等费用看不到,一直是社会各界的质疑焦点。
对此,财政部今年要求,今年除涉密内容外,中央部门预算全部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按功能分类共设置类、款、项三个层级科目。
93个部门基本达到了这个要求。虽然细化到了项级,但公众关注的行政经费、人员经费仍不明朗。
93个部门中,只有审计署等少数部门公开了人员经费。但审计署的人员经费分散到“行政运行(项)支出预算”、“机关服务(项)支出预算”、“事业运行(项)支出预算”等项目中,加上未公开人员编制数量,所以无法了解到人均人员经费。
而且,在“行政运行(项)支出预算”、“事业运行(项)支出预算”等项目中,审计署都提到了保障机构正常运转的支出,如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公用经费,难以看出行政经费“总貌”。
审计署是93个部门中,公布得最详细的部门。与之相比,其他多数部门的行政经费都纳入“基本支出”中,未单独提及;至于人员经费则根本未涉及。 新京报记者 王姝
[新京报]
今年56个部门三公预算经费下降
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外文局,达44.44%;人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央行等部门下降超20%
新京报讯 “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按照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压缩因公出国(境)费和招待费”。昨日公开预算的93个部门中,约51个部门的报告中提出了如上表述。
这51个部门的2013年三公预算执行数,都低于2013年初的三公预算数。下降幅度最大的国税总局,达11675.15万元;其次是央行,3283.94万元;中科院3204.36万元。
本届政府成立以来,屡次强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过紧日子,“三公”经费只减不增。昨日公开的三公经费也体现出了这一变化。
对比今年和去年的三公预算数,56个部门预算经费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外文局,44.44%;其次是新华社,43.43%。此外,人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央行、国家行政学院的下降幅度都超过了20%。
【公务接待】
超40部门接待费连续两年下降
自“八项规定”实施后,公务接待费是最早显现出成效的领域。去年7月中央部门公布的决算显示,2012年42个部门实际发生的公务接待费下降。昨日93个部门公开的三公经费结果表明,今年47个部门的公务接待预算下降,27部门与去年持平。
今年公务接待预算下降的47个部门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社保基金会,80.37%;其次是贸促会,80.10%。此外,人社部、中国残联、环保部、团中央的下降幅度也超过了50%。
但两个部门今年的公务接待预算增幅较大:中央党校,今年预算298.67万元,去年134.93万元,增加幅度达121.35%;中国工程院,今年预算24万元,但2013年预算仅6万元,增加幅度达300.00%。
中国工程院解释说,公务接待费比2013年预算数增加18万元,原因是在华国际会议外事招待一次性工作任务增加。2014年中国工程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厉行节约,继续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压缩因公出国费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 探访
部委一条街客少人稀
月坛地区地处市中心,这里不仅有众多国家机关单位,距离金融街也只有不到一公里距离。众多商家看准了这块市场,使月坛地区的高档餐厅林立,大大小小十几家,被称之为“部委一条街”。去年,中央提出“反四风”之后,这里的情况又有什么变化?
湘鄂情月坛店位于月坛南街24号,正对面就是国家统计局。昨日中午11时许,新京报记者根据地址寻找至此,却只见到一栋标注有“西城区工人文化宫”、“菁英电影院”广告牌的大楼。附近水果店老板告知,此前湘鄂情月坛店正是在这栋大楼内。“把招牌摘掉了,关门了。”水果店老板说。
随后,记者进入店内,一名值班工作人员证实了水果店老板的说法,“现在正在装修,上个月开始的”。至于装修后是否重新开业,这名工作人员表示并不知情。据附近一些店铺的老板介绍,从去年两会前后开始,前来湘鄂情吃饭的客人和车子就明显少了很多,“以前门口车子停满的,都是好车”。
“我都没想到,突然一下子就空了,客人真的是说不来就不来了。”面对这家高档酒楼的变化,湘鄂情公司董秘李强此前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曾说,“以前说要提前一个月订(包厢)肯定有点夸张,但至少提前一天订是肯定的。然后,突然一下子就空了。”
位于西城区二七剧场路的沙龙宴酒店,在三公消费收紧后,采取了“推平价菜、搞团购活动、取消最低消费、与第三方公司合作”等多项措施。
据沙龙宴酒店一名姓谷经理介绍,该酒店曾作为湖北省某地级市驻京办使用。“我们酒店主要就是住宿和餐饮,生意好得不得了”。2012年冬,正当该酒店重新装修准备扩容之际,八项规定开始实施。谷经理称,酒店突然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压力,“最难过的是去年4月份,78个房间最多时入住也就20来个”。他称,八项规定一出,直接导致去年酒店亏损。
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外文局,达44.44%;人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央行等部门下降超20%
【出国费】
审计署压接待费供出国
对比今年和去年的出国经费预算数,93个部门中,30个部门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外文局,49.58%。交通运输部、教育部、新华社、邮政局、档案局的下降幅度,也都在20%以上。还有46个部门的经费与去年持平。
此外,一些过去三年出国经费连年上升的部门,今年的出国经费也开始下降,如民政部,今年的出国经费预算也与去年持平。
出国经费预算增加的部门中,审计署增加幅度较大。审计署解释说,出国经费之所以比去年增加540万元,主要因为:2014年起,中国审计署担任世界审计组织主席国,按照世界审计组织章程,需承担主席国相应职责,新增必须参加并主持的拉美、欧洲等区域性审计组织会议,以及参加世界审计组织各委员会和工作组有关工作等出国(境)任务;二是为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不断深化审计工作,增加了对驻外使领馆和国(境)外中资机构的审计,相应增加了出国(境)费预算。
审计署承诺,虽然今年出国需求增加,但仍执行“只减不增”,将主动压减“公务接待费”预算用于增加出国(境)经费预算。
出国经费另一增加幅度较大的部门是国家行政学院,增加幅度达54.45%。
■ 探访
公务团“萧条” 销售谋转行
“确实下降得太厉害了,我一个做商务团的朋友已经准备转行了。”昨日,一名旅行社业内人士对新京报记者称,一般大旅行社的公务团比较多,2012年底八项规定出台后,公务团明显减少,以至于行业内专门针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旅行社销售人员客户大量流失,收入下降。
此前,有传闻称八项规定后,很多单位在国内不能公务消费、转而在国外消费的说法,该业内人士表示不可能,“都不让批公务旅行的预算,上哪儿玩去啊?”
记者致电几家开设公务旅游的旅行社,销售人员均表示,公务团目前有,但办公务团、商务团的确实比以往少了很多,就是因为八项规定,“只要你们单位旅行预算能批,我们就能给你安排旅行。”据一家大型旅行社的销售人员介绍,如果公务团纯旅游或去指定的地方参会,去亚洲地区大概一个人1万元左右的预算,但如果和亚洲境外对口单位进行交流,至少一个人要2万元。
据公开报道,去年6月,公务考察和公务旅游团的数量就比以往减少了一半左右,而往年此时正值高峰期。
业内人士表示,一年过去了,目前公务旅游下降的幅度比这个数据只多不少,以往长期过度依赖公费旅游的旅行社都在寻求转型出路。
【公车费用】
48个部门今年不买车
新增的《“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表》,就是用一张表格,列出三组数据:2014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2013年预算数、2013年预算执行数;“公务用车购置费”、“公务用车运行费”单列后,哪个部门买了新车、哪个部门养车费用高,一目了然。
初步统计,已晒出三公经费的93个部门中,发改委、全国政协、三峡办、人社部、国土资源部等48个部门,今年都没有购车计划。计划购车的45个部门中,“公务用车购置费”最高的是国税总局,共计26997.71万元。
财政部也公布称,相比去年预算数,今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将减少2.72亿元。
另据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布,去年其负责的中央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增加了526.01万元。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解释称:“共为中央国家机关购置车辆128辆,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3741.45万元,其中:部级干部专车119辆,均价30.08万元;一般公务用车9辆,均价17.98万元。
与2012年相比,2013年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增加526.01万元,主要原因是政府换届后部级干部专车配备更新数量有所增加”。
■ 探访
改革“带火”公车租赁
公车改革,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昨日,新京报记者走访多家汽车4S店及经销商,多名4S店工作人员称,大排量车确实受到了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说,虽然公务用车市场可能会受到影响,但另一块市场将起来。
“以前很多人是开公家车的,现在没的开了,他得自己买吧?”某德系汽车4S店销售顾问说,其所在公司已经注意到国内其他地方正在举办“公务员购车优惠活动”。她称,该公司也已在了解当中,并准备适时推出。与此同时,多家汽车租赁公司工作人员对此持乐观态度,认为公车改革将带来新一轮的公务用车租赁热潮。
北京某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一名业务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政府租车占其公司营业额的40%至50%,“尤其是有全国性、大型会议的时候,公务用车租赁特别多。”
这名业务人员分析,在公车无法私用后,公务员群体必须要买车,“在目前北京限购的情况下,买车还得摇号,在摇号期间内,租车业务一定会有提升”。该业务人员还介绍,其所在的公司已做好了应对公车改革将带来的租赁市场放开的机遇,“我们公司最近在考虑购进一批新车”。
采写(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王姝 温薷 许路阳 闫新雨 杨锋 实习生 范小杰 王安然
[新京报]
相关评论
预算公开需要更多“明细”
期待立法机关能够认真总结近年来预算公开的经验和不足,认真倾听各界的反映,将预算公开“明细化”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在法律中予以明确。
在各省陆续公开2014年预算信息后,近日,中央部门陆续公开了2014年“三公”经费预算。其中国家税务总局的三公经费预算超过17亿元居90余家部门之首,其中公务用车费用超过13亿元。而排名最后的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只拨款97.43万元用于三公经费。从2009年起,中央各部门就开始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预算,五年多来,公开预算的部门越来越多,今年,除了涉密部门外,其他部门的预算信息都会向社会公开。
现在,民众对各部委三公预算的规模基本了解,不过,由于各部门三公预算基本是个总体的数字,这些费用的“明细”,公众却根本不了解,花费得合理不合理,就更没法监督。更有的单位,用“其他支出”作为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装的什么内容,则只有自己清楚,外人根本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预算公开的价值难免打折扣。
预算公开,其核心意图是保障公民对预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这就必然要求预算编制单位不仅要公开预算总额和具体科目,更要公开资金的具体使用方向,还要公开相关细节,让公众确信,每一笔资金都用到了该用的地方,都没有被浪费。因此,预算编制单位不仅要公开“三公”经费的总额,还要公开具体的“明细”,甚至要进行必要的说明。以公务用车费用为例,不仅要具体到“公务用车购置费”、“公务用车运行费”,还要进一步细化到购置多少辆车,每辆车的费用、本单位共有多少辆车、每辆车的运行费用,对于公众可能有疑虑的,还要作出说明,只有这样,公众对预算的实质性参与和监督才会成为可能。
在这方面,香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前几天,香港立法会财务委员会对香港政府各部门的开支进行逐条审核时,香港行政长官办公室公开了梁振英就任20个月内的21次外访开支,包括住宿费、旅费、离港公干膳宿津贴及杂项开支,共花费了2937630.24元,精确到每分钱,其中还包括了公务接待次数及费用、公务出差次数及随行人员数量等等,通过这些信息,公众对行政长官公务花费是否合理一目了然,从而可以实现有效的监督。
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完善预算公开制度,要求预算编制单位不仅要公开“三公”的费用总数和各项支出数额,更要列出“明细”,具体说明每一笔费用的使用情况:属于公务接待的,要说明接待的次数和每次接待的人数;属于公务出国的,要说明每次出国的目的、天数、人数;属于公务用车的,要说明公车数量,以及每辆车的具体运行费用,等等。同时,各单位还要公开人员编制、职责等配套信息,以利公众监督。
下周一,预算法(修正案草案)将第四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从前三次审议稿来看,预算法(修正案草案)尚未重视预算公开“明细化”的问题,我们期待,立法机关能够认真总结近年来预算公开的经验和不足,认真倾听各界的反映,将预算公开“明细化”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在法律中予以明确,从而使预算公开能够真正体现出其应有价值。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