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沉缅焦裕禄,那些你还不知道的故事,让你认识真正共产党干部什么样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4-05-14

 

焦裕禄,那些你还不知道的故事

  新华网郑州5月13日电(记者双瑞、宋晓东、李亚楠)他是众人缅怀的人民公仆、干部旗帜,同时也是有家有口、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作为6个孩子的父亲,他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够养活一家老小吗?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在支持他,免除家庭的后顾之忧……

  焦裕禄,那些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从身边人口中娓娓道来。

  高工资 无财产

  上有2位老人,下有6个儿女,焦裕禄和所有男人一样承担着养家糊口的责任。而他所生活的年代,工资几乎是家庭的全部收入来源。

  1962年始为兰考县委书记的焦裕禄,被定为14级干部。时任兰考县委宣传干事的刘俊生回忆:“当时我是21级干部,月工资51.5元,焦书记级别比较高,有130多元钱。”

  在此之前,焦裕禄在洛阳矿山机械厂工作数年。工友张兴霖记得,焦裕禄工资有50多元钱,很多工人只有40多元,不过当时物价低,他们的生活相对宽裕。“工资低,物价也低啊,一斤猪肉才几毛钱,早饭吃油条、喝粥也就几分钱。”

  无论在工厂还是当县委书记,焦裕禄都算得上“高收入阶层”,但焦家却经常吃不饱饭。“计划经济时代要凭票购物,粮票是按照职务、工种配给的,当时工人分粮多,干部粮食少。”焦裕禄任洛阳矿山机械厂一金工车间主任时的邻居张泉生回忆,“我一个月有59斤粮食,焦主任只有22斤,他家人口多,就那么点粮食怎么吃得饱啊!”他想给焦家点粮票,焦裕禄从来没要过。

  有钱买不到,饿肚子也就罢了,蹊跷的是,如此高的工资,焦家却没有积蓄。焦裕禄回山东老家时,因为手头拮据,竟没能按家乡风俗给初次见面的侄媳妇包个红包。他去世后,除了常年佩戴的一块手表,没留下任何遗产。他的工资哪去了?

  当年的兰考县葡萄架村大队会计孙世忠回忆,焦裕禄曾连续3个月在此调研,每天都交一斤二两的粮票和四毛钱作为伙食费。“好的时候能吃到馍,有时候就吃萝卜缨子、木薯干。”跟随焦裕禄下乡的刘俊生说,“他交的伙食费只多不少,碰到农民家里条件差的还会另给钱。”

  原洛阳矿山机械厂工人吴永富第5个孩子出生时家境困难,焦裕禄送去了10元钱;工人刘辅臣妻子生小孩后想喝点小米稀饭,焦裕禄把仅有的2斤小米送到了他家。类似的故事听许多人讲起,焦裕禄工资高却一穷二白,这种怪账只有老百姓算得清楚。

  背后的女人

  人们谈起焦裕禄,却往往忽略了他背后的女人——徐俊雅。当年爱唱歌的姑娘与能拉会唱的焦裕禄结缘,携手走过兰考治“三害”的艰苦岁月,更在离开焦裕禄的漫长后半生,以一个女性的坚韧抚育6个子女成人。

  “她操持我们这个家,确实不容易,有时会看见她坐在那里哭,但从没听她说过‘难’。”2005年,74岁的徐俊雅在41年的分离后追随焦裕禄而去,留在大儿子焦国庆记忆中的印象是“一辈子坚强”。

  焦裕禄去世时,徐俊雅才三十出头,上有婆婆下有儿女,一贯清苦的家庭没有任何财产。“父亲去世前说,不能向组织伸手,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克服。所以母亲非常辛苦,受了很多罪。”长女焦守凤至今记得,焦家小院里一年四季摆着破布和旧衣服,母亲浆洗后就着油灯纳鞋底。

  1932年,徐俊雅出生在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一个书香门第。18岁那年,她循着焦裕禄二胡的旋律来到那个浓眉大眼的年轻人身边,从此琴瑟相调,成为“榜样”的坚实后盾和温暖港湾。

  “家里一切事由母亲管理,父亲很少在家,没时间管我们。”在焦国庆印象中,他们见不到父亲很坦然,但一会儿看不见母亲就到处找。作为妻子,徐俊雅的深情是连条手绢也不舍得让焦裕禄洗的体贴,是寒冬里把他的衣服放在两层被子中间焐热的温暖。经常不着家的焦裕禄,一有空就拉起徐俊雅喜爱的二胡,悠悠琴声成为子女们对温馨家庭的长久惦念。

  “父亲最喜欢一家团聚,只要在家就陪我们玩,讲笑话甚至打牌,他走后家里很多年都没有鞭炮声。”女儿焦守军对母亲的失落印象很深,“过年时她总是一边包饺子一边默默流泪,然后在床上躺一整天。”

  几十年来,徐俊雅忍受着悲痛和思念之情,把焦裕禄的品德和家风一点一滴传递给儿女。尤其是对做过县委书记的儿子焦跃进,她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干得好,别人说你是焦裕禄的孩子,你干不好,别人也不会说你是徐俊雅的孩子。”

  偷拍的照片

  身披上衣、双手叉腰、眼望远方,这是焦裕禄照片中流传最广的一张,还曾印上邮票。如此充满意境的画面,竟是偷拍下来的。

  作为全国最知名的县委书记,焦裕禄留下来的照片非常少,以至于在兰考的焦裕禄纪念馆内,很多场景只能靠绘画和雕塑再现。

  “我给群众拍照片上千张,但给焦裕禄拍的只有4张,其中3张还是偷拍的。”焦裕禄在兰考的一年多时间里,刘俊生经常跟随下乡。如今已80岁高龄的他,讲起照片背后的故事仍兴致盎然。

1963年9月的一天,焦裕禄到老韩陵检查生产,在红薯地跟农民一块挥起了锄头。“这又激起我给他拍照片的念头,可是怕他阻止,就把身子转向另一侧,把镜头对准他,偷拍了一张他锄地的照片。”刘俊生说,以前每次拍照,焦裕禄不是把身子躲开,就是摇摇头、摆摆手。

  随后,刘俊生又透过人群的缝隙,偷拍下了他蹲在花生地拔草、看花生长势的镜头。当天午饭后,焦裕禄继续到胡集大队查看泡桐生长状况。时隔50余年,刘俊生对当时的情景依然记忆深刻。

  “焦裕禄把自行车往路边一放,说‘咱春天栽的泡桐苗都活啦,十年后,这里就会变成一片林海’。我看他那么兴奋喜悦,就掏出相机,当他叉腰走到一棵泡桐树旁时,又偷拍了一张。”

  这就是那张传播最广的照片,焦裕禄身后的泡桐就是著名的“焦桐”,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

一同下乡的干部向焦裕禄建议合个影,焦裕禄说:“咱照相有啥用?”刘俊生趁机问出长久以来憋在肚子里的问题:“焦书记,每次下乡你都告诉我带上照相机,为什么不让我给你照相呢?”“我是让你多给群众拍些照片,这对他们是鼓舞,又很有意义!你不要想着跑前跑后给领导拍照片!”

  几十年来,一想起焦裕禄,这番对话就盘旋在刘俊生心头。“焦裕禄在兰考有很多感人的镜头,我却没有拍下来,这是一个通讯干事的失职。”刘俊生至今仍为此感到深深的遗憾。

    [新华网]

焦书记:只因为我见了你一眼

    新华网郑州5月13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宋晓东 李亚楠)他们与焦裕禄的交集,可能只有“一面”“一眼”,但从焦裕禄身上汲取的正能量,一直支撑他们前行。一句话、一面缘、一段影像转瞬即逝,却换来一生的改变。万千人海中,只因见过你一眼;一面之缘,留一生回忆,谱写一世深情。

    “是我们工作没有做好,让大家吃苦了”

    “是我们工作没有做好,让大家吃苦了。”这是雷中江记忆中焦裕禄第一次对他讲的话。记忆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冲刷而变淡,50多年后依旧清晰。“焦书记那种像心疼自家兄弟一样的语气,我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

    今年76岁的雷中江在焦裕禄任兰考县委书记时,曾是坝头雷辛庄大队会计。第一次与焦裕禄相见的场面,他记忆犹新。

    “当时吃不饱,我拿着土布扒火车去安徽换粮食,在火车站碰见了焦书记。”雷中江头微微扬起,半眯着眼睛,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仿佛回到了50年前的那个下午。

    雷中江和村民们躲在东闸口等火车,远远看到三个人走过来。“走在前面的那个人跟我说他姓焦,是县委的,问我们要去干啥。”雷中江说,“我不敢抬头,低着头说要去换吃的。焦书记听了好一会没动静,过了一会儿才说,‘是我们工作没做好啊!让大家吃苦了,你们去吧,路上注意安全。’我没有看到他的表情,但听声音很沉重,感觉像是要哭了。”

    第一次见面,虽然只有简单的对话,但让雷中江觉得“心里暖烘烘的”。“后来他给我们开过一次会,还到我们大队劳动过。他那个吃苦耐劳的精神,那种实干精神,那种对群众的感情都是实实在在的。”雷中江在后来担任大队会计、支书的几十年里,一直把焦裕禄作为自己的标杆和榜样。

    “大队会计的主要工作是填购粮证,统计救济补助,救济名单都是经过我手走的,如果我造个假名单,就能拿到钱花,但当时不但没想过这茬儿,而且总是想办法把救济款分得公平,用对地方,这都是受焦书记的影响。”雷中江说。

    如今,雷中江经常接到给党员干部讲焦裕禄精神的邀请,“我从来没推辞过,这对我来说是种幸福。我希望焦裕禄的精神能永远传递下去,影响更多人。”雷中江说。

    “不能单靠嘴来指挥大家,要用实际行动来带动”

    1953年,焦裕禄曾调任洛阳矿山机器厂参加筹建工作,担任修筑洛阳火车站通往厂区临时公路的总指挥,张兴霖和工友们在焦裕禄的带领开始从无到有的工业建设。

    “有一天正在修路,忽然下起大雨,焦主任衣服上的水还没有拧干,就有人报告公路上一段排水沟没挖通,雨要把公路冲垮了,可是民工们怕淋雨,叫谁谁也不动。”张兴霖回忆说,“‘不能单靠嘴来指挥大家,要用实际行动来带动,’焦主任说着抄起一把铁锹,就冲出了工棚。看到他冒雨挖沟,民工们也坐不住了,大伙一起干,没多久就挖通了。”

    张兴霖还记得,有一次刚在涧河上建起的浮桥就被大雨冲散了,虽然后来打捞上来了冲散的桥板,但浮桥却彻底毁了。看到大家垂头丧气,焦裕禄就绘声绘色地讲起电影《胜利重逢》中的故事,鼓励大家要乐观,有信心。

    厂房建成后,张兴霖接替焦裕禄,开始负责厂里的团委工作。“团委的工作很细琐,接触的人多,办的事麻烦,有的时候会觉得不耐烦。一开始我还会去找焦主任抱怨,后来看到他忙生产已经累得不像样了,性格却依然开朗,还耐心地帮我出谋划策,让我十分振奋。后来我在工作中慢慢地向他学习,全身心投入。”张兴霖说。

    “兰考就是我的家,走得再远,你能不关心你家里的事?”

    焦裕禄生命中最后的53天,是在医院中度过的,当时的内科主任段芳龄清晰地记得焦裕禄对抗病魔的样子。“疾病晚期很多人是忍耐不住的,特别是癌的疼痛。癌细胞转移到肝被膜,压迫神经了,焦裕禄当时十分痛苦。但就是那么疼,他经常拒绝打止疼针,说把药让给更需要的患者。”段芳龄说。

    焦裕禄的看护人员回忆,尽管病痛难熬,只要见到医生、护士进门,焦裕禄总会尽量起身迎一下。“病到最严重的时候,他还念念不忘兰考,经常跟我们讲怎么治沙治碱,怎么栽桐树。”焦裕禄的管床大夫杨碧卿回忆。

    “兰考就是我的家,走得再远,你能不关心你家里的事?”这句话杨碧卿至今难忘。

    焦裕禄去世后,段芳龄曾十分自责,“我感觉我们的能力有限,这样的好同志,我们却无法替他改变现状。后来学习焦裕禄精神的时候,大家都含泪表态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攻克肿瘤。”段芳龄说。

    50年后的今天,当年焦裕禄就医的医院已成为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医疗技术不断提升的同时,医院心系群众,成立了农村患者服务中心,解决农民患者入院治疗难的问题,还将医疗服务延伸到家,建立回访中心,跟踪出院病人身体恢复情况,以病人为中心,践行着焦裕禄精神。

    [新华网]

徐俊雅:焦裕禄背后的那个女人

  新华网郑州5月13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双瑞)当人们谈起焦裕禄肃然起敬时,往往忽略了他背后的女人--徐俊雅。

  当年爱唱歌的姑娘与焦裕禄结缘,携手走过兰考治“三害”的艰苦岁月,更在焦裕禄离开的漫长后半生,以一个女性的坚韧抚育了6个子女成人。她的一生,正如促成两人缘分的信物--二胡,含蓄不事张扬,但音色饱满而深沉。

  “她操持我们这个家,确实不容易,有时会看见她坐在那里哭,但从没听她说过‘难’。”2005年,74岁的徐俊雅在41年的分离后与焦裕禄天国相聚,留在大儿子焦国庆记忆中的印象是“一辈子坚强”。

  焦裕禄去世时,徐俊雅才三十出头,上有婆婆下有儿女,幼子不足4岁,一贯清贫的家庭没有任何财产。焦国庆回忆:“我爸就留下一块表。”当时已19岁的大姐焦守凤,比5个弟弟妹妹更清楚母亲的窘境。

  “父亲去世前说,不能向组织伸手,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克服。所以母亲非常辛苦,受了很多罪。”焦守凤至今记得,兰考那个焦家小院里一年四季摆着破布和旧衣服,母亲浆洗后就着油灯纳鞋底,这些破破烂烂的材料最终成为一家老小保暖的衣装。

  其实,含辛茹苦的徐俊雅也有过年轻欢畅的岁月。1932年,她出生在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一个书香门第,虽没有正经念过学堂,但在父亲的熏陶下,文化底子颇为深厚,也格外欣赏有才气的人。18岁那年,她循着焦裕禄二胡的旋律来到那个浓眉大眼的年轻人身边,从此琴瑟相调,成为“榜样”的坚实后盾和温暖港湾。

  “家里一切事由母亲管理,父亲很少在家,没时间管我们。”在焦国庆印象中,父亲除了简单问几句孩子学习怎么样,其他都不管。跟许多中国家庭一样,焦家的孩子们见不到父亲很坦然,但一会儿看不见母亲就到处找。后来也做了县委书记的焦跃进对此深为理解,“母亲把家务事做好,父亲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

作为妻子,徐俊雅的深情和浪漫与花前月下无关,而是连条手绢也不舍得让焦裕禄洗的体贴,是寒冬里把他的衣服放在两层被子中间焐热的温暖。经常不着家的焦裕禄,一有空就拉起徐俊雅喜爱的二胡,悠悠琴声成为子女们对温馨家庭的长久惦念。

  焦裕禄离开以后,逢年过节,家里再没有了喜悦的气氛。“父亲最喜欢一家团聚,只要在家就陪我们玩,讲笑话甚至打牌,他走后家里很多年都没有鞭炮声。”焦守军对母亲的失落印象很深,“过年时她总是一边包饺子一边默默流眼泪,然后在床上躺一整天。”

  几十年来,徐俊雅忍受着悲痛和思念之情,也一点一滴地按照丈夫的样子培养孩子。她对儿女说:“你们能力有大小,性格也不相同,我不要求你们个个都能做出多大、多突出的贡献,你们能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不要搞特殊化,就行了,就对得起你们的父亲。”

  再苦再难从没向国家伸过手,永远不搞特殊--徐俊雅用这个朴素的理念,引导了子女们一生。焦家的6个孩子像其他人一样,面临着“票子、房子、孩子”等种种生活中的难题,但大多数都在普通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

  焦跃进是唯一一个同父亲一样走上政途的,他扎根基层多年,先后做过兰考县东坝头乡党委书记、杞县县委书记等,如今任开封市政协主席。徐俊雅对他的鞭策尤为严厉。“你干得好,别人说你是焦裕禄的孩子,你干不好,别人不会说你是徐俊雅的孩子。”焦跃进说,这是母亲最常对他说的一句话。在杞县任县委书记那几年,他晚上经常要给母亲打电话,沟通工作上的想法。只要为老百姓办点实事,母亲就高兴,做得不好一定难逃批评。

  “老焦有一句名言,蹲下去才能看到蚂蚁。他当了县委书记,我光想着他能像他爸爸那样,跟群众打成一片。”2002年,徐俊雅曾这样告诉新华社记者。早些年家里刚装电话时,徐俊雅不赞成,认为焦跃进会因此少到一线调研,后来电话越来越普及,她才不再提这件事。

  在母亲离世近10年后的今天,焦跃进还清楚记得她的教导,这是他为政做人的精神财富。尽管对父亲记忆淡薄,没机会得到言传身教,但在他心里,多年的共同生活已经把母亲变成了跟父亲相似的人。

    [新华网]

焦裕禄那些被“偷拍”下来的照片

    新华网郑州5月13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李亚楠)作为全国最知名的县委书记,焦裕禄留下来的照片非常少,以至于在兰考的焦裕禄纪念馆内,很多场景只能靠绘画和雕塑再现。

    身披上衣、双手叉腰、眼望远方——这是焦裕禄在兰考留下的屈指可数的几张照片中流传最广的一张,而这张曾登上邮票的珍贵照片竟是当时的县委办公室通讯干事刘俊生偷拍下来的。

    按时下大部分人的观念,作为县委通讯干事,又经常跟随书记下乡,理应有大量领导调研的照片,实际却并非如此。

    “在跟随焦裕禄的一年多时间里,我给群众拍的照片有上千张,但给焦裕禄拍的却只有4张,其中,还有3张是偷拍的。”在离“焦桐”仅有1公里多的家中,80岁高龄的刘俊生拿出泛黄的影集,一张张给记者讲述他为焦裕禄所拍的4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焦裕禄下乡时,只要见到我,总让我拿着相机跟他一块下去。最初,我以为焦裕禄是想让我给他照相,可每次把镜头对准他,他不是把身子躲开,就是摇摇头、摆摆手,不让我给他照,我很不理解,以后也不好意思再给他照相了。”

    据刘俊生讲述,1963年9月的一天,焦裕禄在老韩陵检查生产,又通知他带着相机过去。“我到了之后,发现焦裕禄正在一块红薯地里锄地,我看到他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参加体力劳动,又激起了我给他拍照片的念头。怕他阻止,我就把身子转向另一侧,把镜头对准他,偷拍了一张他锄地的照片。”

    “之后,焦裕禄放下锄头,走向一块花生地,蹲下身子,一面拔草,一面查看花生的生长情况,当时旁边站了很多人,我透过人与人的空隙,又拍下了他蹲在花生地里劳动的镜头。当天上午,我成功偷拍了两张焦裕禄的照片。”刘俊生说。

    吃过午饭后,焦裕禄又继续到胡集大队查看泡桐生长状况。刘俊生回忆道:“下午四五点钟,来到朱庄村南,焦裕禄把自行车往路边一放,很高兴地说,‘咱春天栽的泡桐苗都活啦,十年后,这里就会变成一片林海’,这时,我看到焦裕禄心情喜悦,就掏出相机,当他叉腰走到一棵泡桐树旁时,又偷拍了一张他的照片。”

    刘俊生说,这就是如今传播最广的那张焦裕禄照片,焦裕禄身后的那棵泡桐就是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的“焦桐”。

    据刘俊生讲述,拍完这张照片后,一同下乡的城关公社党委书记孟庆凯向焦裕禄建议合个影。焦裕禄却说,咱照相有啥用?这时,刘俊生趁机问出了长久以来憋在肚子里的问题:“焦书记,每次跟你下乡,你都告诉我带上照相机,为什么不让我给你照相呢?”

    接下来的这番对话,刘俊生至今仍记忆犹新。焦裕禄说:“下乡让你带相机,是让你多给群众拍些照片,这对他们是鼓舞,又很有意义!你不要想着跑前跑后给领导拍照片,要想着给群众多拍照片!”

    刘俊生说:“要是把你和群众在一起劳动的镜头拍下来,不是对他们更大的鼓舞吗!”

    焦裕禄听后笑笑说:“你这是找理由想给我照相呢,那今天就照一张吧。”

    刘俊生问:“怎么照?”

    焦裕禄说:“我爱泡桐,就在泡桐树旁,给我们照一张吧。”

    刘俊生建议焦裕禄把上衣穿上,焦裕禄穿上后,没有扣上扣子,他们走到几棵泡桐树旁,每人扶着一棵泡桐树,面向南方,留了一张合影。

    刘俊生说,后来,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发表之后,新华社记者穆青向他要焦裕禄在兰考的照片,他却只能拿出这几张。

    “焦裕禄在兰考有很多感人的镜头,我却没有拍下来,这是一个通讯干事的失职。”刘俊生说,他至今仍为此感到深深的遗憾。

    或许是为了弥补这一遗憾,焦裕禄去世后,他一直致力于宣传焦裕禄事迹,弘扬焦裕禄精神。如今,在纪念馆里展出的焦裕禄遗物,不少是他用心保存下来的,其中就有那把著名的藤椅。

    采访结束后,腿脚不便的刘俊生坚持拄着拐杖送记者出门,他希望更多人知道焦裕禄为数不多的照片背后的故事。他说:“宣传焦裕禄事迹、弘扬焦裕禄精神是我的终生职业。在这个事业上,我永不退休!”

    [新华网]

焦裕禄的“为政之道”

    新华网郑州5月13日电(记者张兴军)作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县域治理最大的特点是既“接天线”又“接地气”。回望50年前,焦裕禄在县委书记岗位上的“为政之道”,从铁腕反腐败到拍板做决策,从多方协调推进工作到鼓舞士气带好队伍,点滴往事透露出的圆融与求实、智慧与胆略,对今天的干部们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铁腕反腐

    有一次,兰考县检察院工作人员在下乡检查中,发现一名生产队长“贪污自肥”,原来该队长利用职务之便,偷了1.2万块砖、9000片瓦、32棵树盖了3间瓦房。此外,还偷了920斤麦种。当时正值灾荒之年,粮食产量和社员收入都非常低,此事无疑加剧了群众的生活困难。

    接到情况反映后,焦裕禄对此做了长长的批示,称之为“天灾之外的人祸”。在河南省档案馆,至今存有当年手稿:“……这样的坏党员在群众生活严重困难的情况下,贪污盗窃发了大财……不立即严肃处理绳以党纪国法,是不能挽回影响的,不能平民愤的……”

    尽管纸页泛黄笔迹模糊,但字里行间的震怒与决心,仍能穿透岁月,直抵人心。

    敢于从实际出发拍板决策

    铁腕反腐之外,面对兰考严峻灾情的考验,关键时刻焦裕禄还敢于从实际出发拍板决策。

    时任兰考县委宣传干事的刘俊生介绍,因为逃荒的人太多,为了刺激生产积极性,当时有的地方私下把荒地和一些边远地块承包给社员耕种。看到有的村把枣树包给个人后,群众收获了不少枣子,焦裕禄冒险搞了林木承包责任制。

    当时讨论时,县里有关领导表示,相关政策没有依据,只能根据原来的基础、群众的觉悟逐步去搞。但焦裕禄认为,不能等了。

    他说,改变兰考的面貌,要根据兰考的实际想问题。包下去的是责任,没有改变社会主义性质。他同时强调,种树一定要实事求是,栽一亩就报一亩,种一棵就报一棵,不准搞浮夸,不准去攀比。

    “那时候是谈包色变,包产到户便是资本主义,谁敢说一个‘包’字,就是立场问题、路线问题。”刘俊生说,“但是焦裕禄没有回避这个问题,他鼓励大家放开胆子大搞林业,还说‘我们心里有一片绿,才会有兰考大地的一片绿!’”

    具有全局观念

    在时任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的樊哲民看来,对于治下之事善决策、敢拍板的焦裕禄,处理起超出兰考县域之外的棘手问题,还具有全局观念和灵活协调能力。

    1963年雨季,兰考连日降水形成严重内涝。在研究治理涝灾时,大家发现洪水有条主要外排通道,位于兰考和曹县交界地带。焦裕禄提出,排水不能转嫁水害,为此派人到曹县所属的山东菏泽地区进行沟通协商。

    有人担心跨省不好谈,但焦裕禄认为两个县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曹县、兰考县,都是党领导下的兄弟县,有什么不能谈的?

    “焦书记说,‘我想好了,咱们是十六字方针:圈要跑圆,理要讲全,心平气和,抓紧时间。’”经多方奔波努力,最终由水利部协调召开了两县治水联席会,顺利达成排水协议。

     苦干与科学精神相结合

    由于连年灾荒,兰考一些干部产生了思想波动,有人甚至向组织部门提出请调申请。

    在一次救灾干部大会上,焦裕禄表示,灾害面前,干部思想产生波动也是正常的。衣食无着,工作自然无法安心,因此坚定干部队伍的信心非常重要。没有抗灾的干部,就不会有抗灾的群众。

    当焦裕禄一再提议大家谈谈对救灾的建议时,干部们一个个双手捧头,不发一言。过了一会,有人竟然低声啜泣起来,引得全场干部情绪更加低落。

    “要是哭能管用的话,我这个县委书记带头哭。”焦裕禄说着伏在桌上“啊……啊……”地做大哭状。

    在县委书记滑稽举动的影响下,会场气氛明显缓和开来。焦裕禄趁势表示,哭是懦夫的行为,面对兰考灾情,摆在面前的有两种选择:苦干,还是苦熬?

    “只有苦干才有出路。当然苦干不是蛮干,要有科学的态度,兰考灾情这么重,光有不怕苦不怕困难的精神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拿出战胜灾害的科学办法。不管哪条路,只要符合兰考的实际,我们都可以走一走。”

    其后不久,焦裕禄主持召开兰考县劳动模范大会,树起了干部带领群众救灾的“四面红旗”。

    “郡县治,天下安。”河南省社科院副研究员陈东辉认为,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层级,县域治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个县,大的有上百万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功能齐备,作为县里的领导干部,责任重大。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比,今天的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焦裕禄作为县委书记的‘为政之道’,仍然像一面镜子,常照常新。”陈东辉说。

    [新华网]

焦裕禄:穿越时空的正能量

    新华网郑州5月11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刘雅鸣、张兴军)5月14日是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逝世50周年纪念日。在这一天即将到来之际,位于河南兰考县的焦裕禄墓园日渐汇聚着四面八方前来祭拜的人们。

    作为共和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在兰考只工作了一年零三个多月就病逝在工作岗位上。生命有限,很多英雄模范人物崇高精神的形成过程也是有限的,但形成了一种宝贵精神财富,就是一个永恒的定格。

    沿着时间的河流回溯,重温焦裕禄事迹,那些散落百姓口碑里的记忆依然感动而温暖。无论是做人为官,还是干事创业,其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亲民爱民、求实奋斗、廉洁奉公的正能量依然穿越时空,引发人们强烈的内心共鸣。

    初夏时节,穿行在1116平方公里的兰考大地,绿树成荫,麦浪翻滚。今天的人们已经很难想象,半个多世纪以前,当焦裕禄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眼前呈现的景象。

    那是1962年冬天,大雪纷飞。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三害”困扰的兰考县,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年来最低水平。小小的县城火车站里,挤满了外出逃荒的灾民……

    “我知道兰考是个灾区,人民群众正过着艰苦的生活,地委派我来,我愿意承担这个工作,但是要完成治理灾害的任务不是我一个人,得靠大家,靠全体干部振作起来,带领全县36万人,争取在尽快短的时间内把面貌改变了……”

    81岁的樊哲民,时任兰考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至今仍记得焦裕禄在县委会上的这段发言。“他的讲话很短,但很有分量。特别是他提出救灾是暂时的,以治灾代替救灾,要釜底抽薪,不要扬汤止沸。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种治理思路。”

    50年后,人们追忆“老焦在兰考的475天到哪儿去了?”

    答案是:在飞沙中,在暴雨间,在寒风里,在骄阳下,在救灾抗灾的现场,在最困难的乡亲们身边……一年零三个多月,475天,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焦裕禄对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进行了走访和蹲点调研,行程5000余里。

    很多当年的同事回忆,焦裕禄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掌握“三害”的规律,实施了有效治理“三害”的办法,原因正在于他能扎根基层,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了一身土、两腿泥,接地气、长底气。

    下乡时,路边大风吹不走的坟头,启发他想到深翻淤泥把沙丘变良田的方法;深夜里,和老农的牛棚长谈,让他了解到多种泡桐既防风治沙,还能发展经济;在盐碱区,他经常抓起一把碱土放在手心里,看看,闻闻,揉揉,搓搓,抓一点放在嘴里品尝,并得出了咸的是盐,凉丝丝的是硝,又臊又苦的是马尿碱的结论,让和盐碱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农都吃惊得目瞪口呆。

    当年兰考县委宣传干事刘俊生的笔记本上,至今仍保留着这样的“裕禄语录”:“不管做什么工作,必须首先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单靠一时的热情,单靠主观愿望,事情断然是办不好的。”

    在焦裕禄陵园,离墓地不远处的纪念馆里,人们排起长队参观焦裕禄事迹展,他们中有拄着拐杖的老者、怀抱孩子的妇女、稚气未脱的少儿。透明的展柜里,静静地摆放着焦裕禄生前用过的物品,从生锈的锄头到带着窟窿的布鞋,还有打了42个补丁的被子。睹物思人,观者无言,却禁不住唏嘘不已。

    来自安徽怀远县的一家公司经理陈明告诉记者,打小的时候,就看过多遍电影《焦裕禄》,除了对那把被顶出破洞的椅子深感震撼外,焦裕禄的衣服、袜子上面缝满的补丁也令人印象深刻。

    他说,时至今日,焦裕禄的事迹和精神仍能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共鸣,一方面说明当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更反映了大家对廉洁奉公的焦裕禄式干部的呼唤和期待。

    生活简朴的焦裕禄,平日里对子女和家人的要求也是带头艰苦,不搞特殊化。

    在儿女们眼里,焦裕禄既是一个“穷爸爸”,也是一个“富爸爸”。二女儿焦守云告诉记者,“他去世的时候,唯一的遗产是留给大姐的一块手表。对家人的最后要求是,不要向组织伸手,不搞特殊化。这是父亲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一笔精神不动产。”

    在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那棵泡桐旁,矗立着新落成的焦裕禄干部学院。从全国各地来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培训的学员们,一出门就可以看见这棵参天大树。睹树思人,都别有一番感慨。

     采访时,记者曾向不同年龄段的人问过同一个问题:焦裕禄最打动你们的是什么?大家的回答几乎不约而同,那就是他与人民群众的血肉之情,一种骨子里的爱民情怀。

    79岁的兰考葡萄架村原村支书孙世忠,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焦裕禄的情景:那是1963年农历九月的一天,正是种麦时节。孙世忠在村口迎面碰见了7个陌生人,打头的是个黑瘦黑瘦的高个儿,外面一件看不清颜色的大衣,没有系扣,头戴“四块瓦”棉帽,半边帽檐耷拉着。

    “我上去问是哪来的,后面有人说这是县委焦书记。听说是县里来的,我赶紧去掂水,焦书记一边拦着不让掂,一边打听灾情咋样……”

    看完灾情后,焦裕禄回城取了铺盖卷儿,在葡萄架一住就是三个月。孙世忠说:“在焦书记眼里,群众的灾情等不得,群众的冷暖之事拖不得。为了关心群众,他恨不得把一分钟的时间掰成两半使。”

    然而就在焦裕禄奔走兰考大地的时候,长期的拖延和劳累,让他的肝病变得越来越严重了。1964年3月23日,焦裕禄被送往医院。5月14日,焦裕禄病逝郑州。生命的时钟在42岁这一年停摆。

    著名作家二月河告诉记者,学生时代,在课堂上第一次听了老师朗诵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当时班里很多人都是边听边流泪。

    他说:“回顾焦裕禄的短暂一生,他给人留下的是一种伟大、悲壮、豪气冲云霄般的感觉。他把自己的每一滴血液、每一份精力都投入到了实实在在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在经济形势、改革大潮发生变化的今天,焦裕禄精神不但没有过时,反而历久弥新,愈发显示出其珍贵的价值。”

    1966年2月26日,遵照遗愿,焦裕禄的灵柩由郑州迁往兰考。那一天,十里八村赶来的成千上万乡亲们,黑压压聚在县城北郊的一处沙丘下,大家胸戴白花,眼含热泪,呼唤着焦裕禄的名字,在冬日的寒风中站立……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

    在百姓心窝里,扎根的人,身体殁了,精神还活着。

     [新华网]

“穷爸爸”VS“富爸爸”——儿女眼中的焦裕禄

    新华网郑州5月12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双瑞 张兴军)低矮的房屋狭小破败,墙壁上霉点斑斑……从1965年起,焦守凤就一直住在河南省开封市这样一个胡同小院里。

    焦裕禄曾说:“书记的女儿不能高人一等,只能带头艰苦,不能有任何特殊。”时隔50多年,父亲的话仍回荡在焦守凤耳边,曾经令她委屈不满的“家风”,如今是她的骄傲。

    初中毕业后,焦守凤没能考上高中,兰考几家单位提出为她安排工作,话务员、教师、县委干事……一个个体面的职业让十几岁的姑娘心花怒放,但很快被父亲泼了冷水。

    “县里头好地方干部子女不能去,俺爸规定的。”焦守凤清楚地记得,父亲把她领到食品厂,还叮嘱厂里不能因为自己的缘故给女儿安排轻便活。

    秋天腌咸菜,焦守凤经常要切上一两千斤萝卜,不过她更怵的是辣椒,一天下来手都会烧出泡,晚上疼得睡不着,只能在冷水里冰着。

    “那时候我对父亲很有意见,认为对我不公平。”焦守凤生了很长时间的闷气,对父亲的理解从他去世才真正开始。1964年,焦裕禄已经病得很重,说话都有些困难,弟弟妹妹还小,19岁的长女焦守凤被叫到了病床前。

    “他说没为我安排个好工作,死后也没什么留给我的,只有一块伴他多年的手表当作纪念。”她更铭记在心的是,父亲要求,有困难不能向组织伸手。

    多年来,焦裕禄“穷爸爸”的形象在儿女眼中根深蒂固。身为县委书记,他却几乎没有任何遗产。焦守凤回忆,在很长一段日子里,妈妈徐俊雅常常为生计掉眼泪,全靠自己一个月50多元的工资和13元补助,还要用破布拼出一家老小的衣装。

    即便活着的时候,儿女们也未曾从他那里得到优渥的物质生活。“我父亲没有啥财产,搬家到兰考时,除了行李和被褥,就是一些炊具,一个大卡车什么都没装。”当年,焦裕禄的儿子焦国庆很少体会到县委书记家属的“风光”,一次“看白戏”的经历还成为众人皆知的“污点”。

    到兰考不久,正上四年级的焦国庆听见与县委一墙之隔的剧院锣鼓叮当响,他好奇地从后门溜进去,告诉工作人员自己是焦裕禄的儿子,于是没有买票。回家后父亲狠狠地训了他一顿,那是他记忆中父亲最严厉的一次。

    “父亲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凡事不能搞特殊。”焦国庆回忆,小时候调皮,放学后总在县委办公室闲逛,工作人员轻易不敢管,父亲得知后干脆举家从县委家属院搬出去了。

    焦裕禄近乎苛刻的“穷”和自律后来成为子女们一生的财富。次女焦守云曾写给去世父亲一封情真意切的信:“您的六个孩子最小的也已人到中年,大多数在普通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着。无论过得好与不好,我们都记住您的教诲,靠自己本事生活。我们可以无愧地对您说,我们都是您的好儿女。”

    17岁参军到山沟里的农场劳动4年,转业后进地税局,几十年来,焦国庆工作勤恳、老实本分。而在胡同小院住了近50年的焦守凤,面对单位两次分房子,她都态度鲜明:“我不要。”当待业的女儿希望托关系找工作,她像父亲当年一样断然拒绝:“老子是老子,你是你,各人的路各人走。”

    “带头艰苦,不搞特殊。”“工作上向先进看齐,生活条件跟差的比。”焦裕禄的家训,成为儿女们一生的信条。后来担任县委书记的焦跃进,把父亲当作榜样,“爸爸的精神既是财富,也是一种压力在鞭策我,我绝不能给他老人家脸上抹黑。”

    五月,柔风再度吹起,河南兰考的焦家小院里,铺满白色方砖的地面缝隙长出了油油的春草,低低地簇拥着一座红砖红瓦的旧房子。尽管已多年不曾住人,但每年这个时候,焦裕禄的儿女们都分外怀念小院里的日子。

    焦家人曾在这里生活了30年,父亲的生命哲学一点一滴渗透于子女的血脉。每次回到这里,焦国庆都会想起令他羞赧的“看白戏”,为进酱菜厂闹脾气的一幕也在焦守凤眼前浮现,还有收获季节姐弟几个割豆子、拾麦穗的经历,那些都来自值得他们一生回味的“富爸爸”。

     [新华网]

泡桐:改变兰考命运的“传奇神树”

  新华网郑州5月13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宋晓东 杨舟)从焦裕禄纪念陵园出发,驱车十分钟就能到达朱庄村,这里有一棵参天大树。树下不时会有人默默驻足凝视,细细抚摸树干,沉默不语但却若有所思。这棵树就是焦裕禄当年带领兰考人民防风固沙时亲手种下的泡桐,如今已经十多米高,枝繁叶茂,被兰考人称为“神树”。

  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改道,兰考饱受其苦,生态环境十分恶劣,风沙、盐碱、内涝“三害”困扰着兰考人民,苦不堪言。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当地粮食亩产仅有50公斤。焦裕禄来到兰考后,为了抵御风沙,带领全县人民栽种泡桐改造生态,探索出了一条平原沙区“农桐间作”的治理模式。

  其实,泡桐在兰考原已有之,但没有大规模种植。焦裕禄来到兰考后经过实地调查,多方问询,发现泡桐不但能在沙窝生长,而且长得快,即能挡风又能压沙,并且年年生根发新苗,可以陆续移栽,不用多投资。成林之后,旱天能散发水分,涝天又能吸收水分,可以林粮间作,以林保粮。于是他带领群众大规模种植泡桐,由此创造了“扎针”的治沙办法。

  “泡桐繁殖容易、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特别适合风沙盐碱地生长,兰考选择种植泡桐再适合不过了。”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研究员王保平说,泡桐适应能力非常强,除了在有积水和土壤特别黏着的地点,都可以生长。同时,泡桐育苗容易、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能够快速成林起到防风作用。

  此外,泡桐还可以通过枯落物改善栽植地的生态环境。“泡桐叶子易分解,平均一棵4至5年生的泡桐落叶量可达到30公斤-50公斤,其中含氮量3%,含磷量0.2%,含钾量4%,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水保肥能力。更重要的是泡桐扎根深,不与周边农作物竞争水分,非常适合与农作物套种。”王保平说:“农桐间作是我国在复合农林业方研究上的一面旗帜,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虽然焦裕禄离开了兰考,但泡桐却留了下来,50年来,当年的泡桐已经成林,不但是遮风挡沙的“保护伞”,还成为兰考人民的“绿色银行”。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兰考人民利用泡桐开展木材加工,生产乐器和高档家具,逐渐形成产业化,目前全国民族乐器行业90%的音板取材于兰考的泡桐。

  “兰考北部靠近黄河的区域是黄河古道,这里的土壤是沙土和淤泥掺和而成,这种土质种植的泡桐材质轻柔,结构均匀,不翘不裂不变形,而且透气、透音性能好,被称为‘会呼吸的木材’,是制作民族乐器的上等材料。”开封中原民族乐器有限公司副经理陈改州说。目前,泡桐原木的市场价已经达到每立方米1500元到1600元之间。

  依托珍贵的桐木资源,兰考县桐木加工业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底,兰考县已有板材加工企业564家,民族乐器企业34家,林业产业总产值近70亿元,已经形成了原材料加工、来料加工和精品加工一条龙生产体系。全县有28个板材加工专业村,从业人员4万余人,年总产值达65亿元。

  五十年,昔日焦裕禄带领群众种下的树苗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兰考的泡桐,不仅把漫漫黄沙化为万亩良田,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带动兰考人民脱贫致富。这棵传奇神树不仅改变着兰考的生态环境,也改变了兰考人民的命运,在兰考它有了新的名字:“焦桐”。

    [新华网]

血肉丰满的高尚灵魂导生的一篇好文引发跨时空精神冲击波

    新华网郑州5月11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李亚楠、兰熙)“我当时上初中一年级,政治课老师在念这篇通讯的过程中多次泣不成声,特别是念到焦裕禄同志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用一根棍子顶着肝部,藤椅右边被顶出一个大窟窿时,我受到深深震撼。”

    今年3月在兰考调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描述自己初次听到焦裕禄事迹时的感受。习近平口中的那篇通讯就是由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和周原三人合作完成的新闻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1966年2月7日刊登于《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这篇通讯犹如一颗精神原子弹,炸响在华夏大地上。时任兰考县委办公室通讯干事的刘俊生回忆说,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头牌播音员齐越哭着播报这篇通讯时,整个兰考都哭起来了,正走路的,就停下来了,说广播正播咱焦书记的文章呢,正劳动的,就站在那里不劳动了,正吃着饭的,这馍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含在嘴里就哭开了。

    据《穆青传》记载,这一天晚上,整整一夜,县邮电局一刻不停地接到电话,询问刊载焦裕禄事迹的报纸来了没有,第二天天未亮,寒风中等候在邮局门口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这一天,全中国工厂、农村、机关、学校、部队、商店,全中国的男人、女人、青年、少年都在用眼泪表达着共同的感动。一位省委书记哭着吼道:“听了‘焦裕禄’,不流泪的不是共产党员!”

    焦裕禄以一年多的短暂工作铸就了精神上的永恒,这篇通讯则将焦裕禄精神点燃为熊熊烈火,烧热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其所引发的冲击波一直绵延至今。

    今年3月,新疆一位已经退休的维吾尔族老人阿布列林,在当地邀请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作报告时,托人转交给焦守云一张照片,那是1968年他和焦裕禄家人的合影。46年前,他还是一名高三学生时,正是受到这篇通讯和焦裕禄事迹的感染,他和几名同学一起坐着火车去了兰考,找到焦裕禄家,并留下了那张照片。

    阿布列林说,焦裕禄影响了他一生。“学习他,不为名不为利不为己;学习他,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直至今天,已经63岁的阿布列林仍不时会用维吾尔语翻唱这首《焦裕禄,毛主席的好学生》。

    焦裕禄时期兰考县“除三害”办公室治沙组的干部肖百孝说,这篇通讯是焦裕禄精神的集中体现,以后所有的电影、电视、戏剧等作品,没有一部能超越这篇通讯的。

    实际上,这篇通讯的出炉颇费了一番周折。1965年秋,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的穆青去西安途中路过河南,河南分社记者周原按穆青要求到豫东灾区寻找采访线索。返回后,周原将焦裕禄的事迹向穆青作了汇报,穆青听后非常感动。

    不过,此时焦裕禄已经逝世一年多,而且,此前《人民日报》已经发表过由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张应先、鲁保国等人写的焦裕禄报道,《河南日报》转载并配发了社论。穆青读了那篇报道之后,决定重写焦裕禄。

    同年12月,穆青等人到兰考采访。刘俊生回忆说,当他介绍到焦裕禄去世后,几十位贫下中农到郑州烈士陵园焦裕禄墓旁哭坟时,穆青站起来,离开座位,低着头来回踱步,不时掏出手帕擦泪。

    采访结束后,周原完成了12000多字的初稿,穆青带着初稿回到北京,稿子先由冯健修改,再由穆青修改。据《穆青传》记载,穆青后来曾回忆修改稿子时的情景:“满脑子都是他(焦裕禄),耳朵里回响的是他的声音,眼睛里看到的是他的形象,如醉如痴一样。”

    正是生者与死者心灵的相通相融,构成了这篇通讯独具魅力的情感力量,打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可以说,焦裕禄是焦裕禄精神的铸造者,穆青等人则无愧于焦裕禄精神贡献最大的传播者、弘扬者。

    肖百孝说,兰考人民把穆青、冯健、周原当作自家人看待,穆青病故的时候,老百姓自发到郑州新华社河南分社的灵堂去祭奠,还写了一个留言“穆青同志和焦裕禄同志一样,永远活在兰考人民心中”;周原病故之后,兰考人民也派代表连夜进京,许多人在周原脸上亲了又亲,舍不得他离开。

    穆青三人也始终挂念着兰考这片土地。1990年,通讯发表24年之后,三人重访兰考后,奋笔写出了又一篇感人肺腑的报道——《人民呼唤焦裕禄》。

    [新华网]

晒晒焦裕禄的工资单

    新华网郑州5月13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宋晓东)褪去“人民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耀眼的光环,焦裕禄和普通男人一样,上要赡养老人,下要哺育幼儿,承担着家庭的责任。回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个焦裕禄生活着的时代,工资收入几乎是每个家庭全部的收入来源,想知道县委书记焦裕禄的收入有多少,焦家的经济条件又如何,看看焦裕禄的工资单,可能就会真相大白。

    1952年,国家进行工资制度改革,全国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自上而下分为29级,工资随级别而定,当时作为县委书记的焦裕禄被定为14级干部。“我记得,当时我是21级干部,一个月工资是51.5元,焦书记因为级别比较高,一个月工资有130多块钱。”时任兰考县委宣传干事的刘俊生说。

    焦裕禄在洛阳矿山机械厂工作时的工友张兴霖回忆,当时每个月他的工资只有50多块钱,但是由于当时物价低,所以他们的生活还是相对富足。“我当时已经是高等工了,工资也不到60块,很多工人当时只有40多块钱。”张兴霖说,“那时候工资低,物价也低啊,我记得一斤猪肉好像才几毛钱,早上在外头个吃早饭,吃油条、喝粥也就几分钱。”

    很明显,当年与大部分普通工人相比,作为领导干部的焦裕禄已经算得上是“高收入”了,但是在那个物资稀缺年代,凭票购物的“票证经济”中却存在“有钱吃不饱饭”的尴尬情况,焦家就是其中之一。

    “计划经济时代要凭票购物,粮票是按照职务、工种配给的,当时工人分粮多,干部粮食少。我记得我一个月有59斤粮食,焦主任是干部,一个月只有22斤粮。”张泉生回忆说。张泉生1958年到洛阳矿山机械厂工作后,与焦家是邻居,当时的焦裕禄在洛阳矿山机械厂一金工车间任主任。“吃不饱啊,焦主任家当时人口多,2个大人,2个老人,还有孩子,就那么点粮食怎么吃得饱啊!”张泉生说,“我家没有孩子,就两口人,口粮还多,有时候想帮帮他们给他们点粮票,但焦主任从来没要过。”

    “有钱买不到”的现实无奈中,焦家人日子过得清苦也就罢了,但“高工资、低消费,有钱没地儿花”的情况下,焦家却没有存到任何积蓄。焦裕禄去世的时候,除了腕上常年带着的那块手表以外,没能给家人留下什么物质遗产。这不得不让人猜疑,焦裕禄的“高工资”都花哪去了?

    焦裕禄曾连续3个月住在兰考县葡萄架村大队调查情况,葡萄架村大队会计孙世忠回忆,3个月里焦裕禄每天都会交一斤二两的粮票和四毛钱作为伙食费,“赶上老百姓家里有啥就吃啥,好的时候能吃到馍,有时候就吃萝卜缨子、木薯干什么的。”刘俊生说:“焦书记每次下乡不但交的伙食费只多不少,有的时候碰到农民家里条件差的还会给钱资助。”

    洛阳矿山机械厂工人吴永富第5个孩子出生时家里经济困难,焦裕禄送去了10元钱;工人刘辅臣妻子生了小孩,想喝点小米稀饭,焦裕禄把家中仅有的2斤小米送到了他家。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大方慷慨的人,在回老家时居然因为经济拮据,没能按照家乡的风俗给初次见面的侄媳妇包个红包。

    钱都花哪去了?清清楚楚的工资单背后却是一堆理不清的“糊涂账”。然而,正是这笔连焦家人,甚至焦裕禄自己都算不清楚的“奇怪”账单,老百姓却能给你讲个明明白白。

    [新华网]

焦裕禄语录:那些直击心灵的话语

    新华网郑州5月13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尚昆仑 兰熙)光阴转了又转,一个身影已远去50年。

    现在,这里不再有风沙呼啸;当年的小树,也已经参天。

    从未曾远离的是他的精神,在岁月金色的沙砾中,历久弥新。

    有这么一份他的语录,是经常陪焦裕禄下乡的原兰考县委宣传干事刘俊生记录、整理下来的宝贵资料。直白的话语闪耀着一个共产党人灵魂的光辉,在五十年后的今天,依然有着直击心灵的力量。

    脚步·一个共产党人的为政信条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

    ——没有抗灾的干部,就没有抗灾的群众;干部不领,“水牛掉井”。

    ——干革命就得敢闯!成功了,有经验;失败了,有教训。只要敢闯,就能从困难中杀出一条路来。

    ——有些人干工作平平静静,说什么“上游太辛苦,下游打屁股,中游最舒服”。他们不愿动脑筋,不愿动手,不愿学习,重要会议也不记录,对下情只是一知半解,或者是只知不解,不知不解,人云亦云,信假为真,没有肯定的结论,回答问题总是估计、大概、差不多、没有把握……这是干革命吗?不!这是混革命。

    ——农村工作干部要做到:抬腿就能跑,张嘴就能说,提笔就能写,见饭就能吃,躺倒就能睡。

    ——干工作,要走上步,看下步,心里想着第三步。要走在工作的前头,争取主动,一步主动,步步主动;一步被动,步步跟不上。

    ——我们要带上本子,发现什么问题,立刻记下来,回去再对照毛主席著作想一想,找出解决的办法,总结出经验。这就是说,白天要搞调查研究,晚上要“过电影”。

    ——这棵泡桐树,树干这样粗,树叶这样茂,没有扎得很深的根是不行的。你们是南方人,远离家乡,阔别亲人,这是为了革命,这是党的需要。只要在群众中扎下根来,你们的工作就像这棵泡桐树一样,根深才能叶茂。

    印记·一个县委书记的家风

    ——啥是丢人?好吃懒做,贪图享受,才是真正的丢人。

    ——书记的女儿和工农子弟一样,都是革命的后代,没有什么特殊性,不能高人一等。如果说有什么特殊,那就是比别人更要好好学习,更要热爱劳动,更要艰苦朴素。

    ——你们说救济的条件是:家在灾区,生活困难,本人申请。那我家即不在灾区,本人又没申请,为啥救济我呢?

    ——孩子们生活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没有受过旧社会的罪,不懂得什么叫甜和苦;不懂得种庄稼的艰辛,不知道爱惜粮食。这样下去,将来就有可能被剥削阶级思想侵蚀俘虏。

    ——咱立个家规:今后,不管谁,都不准看“白戏”。演员演戏,花费了很多辛勤劳动,看戏不买票,就是剥削行为!

    ——你们不要以为她是县委书记的女儿,就另眼看待。把她分配到酱菜组,干些脏累活,对改造她的思想有好处。

    ——鱼塘是集体的,怎么能让我一个人尝鲜?如果大家都不遵守制度,乱尝鲜,集体财产不就变成私有财产了吗?

    ——目前,国家正处在困难时期,咱要为国分忧,过几年紧日子,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整天想的是穿戴吃喝,不讲革命工作,那怎能行呢?朴素的土气,就是革命的正气。等到国家富强了,群众生活富裕了,我自然也就穿好衣服啦!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革命干部,不管其资历深浅、地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绝不能凭借自己的地位捞取特权,更不能以功臣自居,为自己的享受开方便之门,或者给自己的亲友发放所谓关心他们的“优待券”。

    背影·一个革命者的生死选择

    ——病,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你压住它,它就不欺负你了。

    ——我的病没什么,兰考是个灾区,那里有许多工作在等着我。我怎能安得下心躺在这里休息呢?把病查清楚后,我要回兰考去,一边治疗,一边工作。

    ——一住院,听到的见到的都是病,跑进了病圈子,轻病也能重三分。工作的乐趣可以驱散疾病的痛苦。这样对战胜疾病反而有利。

    ——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不达目的,死不瞑目!

    ——有病更应该学习,因为这是病人的精神食粮。有了精神食粮,才能正确对待疾病。

    ——“除三害”是兰考人民的迫切要求,是党交给我的光荣任务,你们一定要搞好,我检查一下病,回来还要听你们的汇报。

    ——我活着没有治好兰考的沙丘,死后,希望把我埋在兰考的沙丘上……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我死后,不要为我多花钱。

     [新华网]

 

 

相关评论

缅怀不朽的身影 铭记永恒的呼唤——写在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之际

    新华网北京5月13日电  50年,一个猝然远去的瘦弱身影,并没有被岁月阻隔,仍一次次向我们走来,激荡起人们情感的波澜。

  42岁,一个匆忙短暂的人生书写,蓦然成为一个时代的杰作,在亿万人心中唤起持久的共鸣。

  一种生命,可以蕴含怎样的能量;一种精神,能够焕发怎样的光彩--焦裕禄用自己的精彩人生,几代人用不变的坚定追随,给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答案。

  “把泪焦桐成雨”。历史的一幕是这样震撼人心:50年前,兰考百姓洒泪送别他们的好书记,无数人深受心灵上的洗礼。50年后,一股热流再次在中华大地上涌动: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有力号召;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成为党正在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

  几天来,成千上万人在焦裕禄纪念陵园凝神伫足,鞠躬肃穆……不同的时空环境,共同的尊崇敬意,传承了一份深沉的思想情感,更传递着一种强烈的时代呼唤。

  岁月如河。50年的时光浪花,足以淘洗去生活中的许多记忆,而沉淀下的必定属于值得珍藏与铭记。“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焦裕禄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因为一种精神,人们记住了一个“榜样”: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一个“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形象,一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一种“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思想境界……归根到底,人们看到,一种叫做“人心”的力量,可以让百姓为之生死相依,让漫漫沙丘变为“千顷澄碧”。

  因为一个榜样,社会多了一份坚定的守望。当焦裕禄用那份情怀与高尚升华了自己,也感动了一个时代,照亮了无数人心灵。他让很多人在心中选择了“信念”和“坚守”:在坎坷中依然坚信党的伟大;在艰难中依然看到希望光明;在曲折中依然选择相信未来……这就是榜样的无穷力量,也是一个社会最为深切的期待与呼唤。

  星移斗转。50年岁月,多么巨大的时空变化:贫瘠荒凉的沙丘盐碱和不断丰富的物质繁荣,艰辛坎坷的苦苦摸索与活力四射的变革前行……50年后,我们应当从焦裕禄身上找寻怎样的启迪?今天的我们又能给后人留下什么?这些何尝不是摆在我们所有人面前的时代追问!

  缅怀中饱含冷静,缅怀才更显价值;纪念中不忘深省,纪念才更加有力!

  斯人如磬,当时时叩问为政者心中“民”字的分量。曾经,一幅“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的对联,不过是那个时代的“空谷足音”。而一句“我是您的儿子”,则践行着一个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毋庸回避,半个世纪潮起潮涌,大浪淘沙。当下,一些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以“老爷”自居视百姓如草芥者有之,以当官发财为追求大肆贪腐者有之,罔顾群众呼声侵犯合法权益者有之……当心中的“人民”二字被一己之私取代,何谈亲民爱民,更奢言忠诚信仰。

  斯人如镜,映照出几多时弊歪风。一张破旧藤椅不损公德威信,一幢豪华大楼反倒会疏远公道人心。以焦裕禄为“镜”,照出当下多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沉疴痼疾。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彻底的大清扫,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认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党员干部才能答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考题。

  万物速朽,而精神永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当代中国,正在开启又一次的出发。此刻,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凝心聚力、激浊扬清的精神力量。当舍己为民的公仆情怀、探求就里的求实作风、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和廉洁自律的道德情操成为全党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当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的浩荡主流,谁能说,这不是一个民族最为强大、最可倚靠的前行力量!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丰厚沃土,一个先进政党的执政之树,必定会屹立挺拔、万古长青!

     [新华网]

50年了,人们对焦裕禄仍充满兴趣

    新华网郑州5月11日电(记者双瑞)新华社日前通过“新华社中国网事”“新华视点”微博、“我报道”微信平台等多个新媒体渠道,面向全社会征集与焦裕禄相关的问题,引起各年龄段网友广泛参与互动。

    5月14日是焦裕禄逝世50周年,新华社拟推出“焦裕禄精神”主题集成报道,通过采访焦裕禄的家人、同事、邻居、工友,以及河南兰考与他有过密切接触的老百姓等,多角度、立体化还原他有血有肉、充满正能量的光辉形象。

    为反映和解答新时代公众对焦裕禄的认识和疑问,新华社还通过多种渠道发布了相关问题征集。包括“我心目中的焦裕禄形象”、“关于焦裕禄,您有哪些最想知道的”、“听爷爷奶奶讲焦裕禄的故事”等,网友对此反映热烈,提出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和问题。

    作为一个时代的印记,焦裕禄深入人心的形象是“人民公仆”、“干部榜样”。50年过去了,时代风云变幻,社会环境急剧变革,当前人们如何看待焦裕禄?焦裕禄精神是否已过时?新浪微博网友“P-R-C-先驱”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就是焦裕禄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网友“样板戏迷”等认为,焦裕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一个真正的优秀党员”。

    48年前,播送新华社记者采写的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齐越出现了播音生涯中第一次失控哽咽,通过电波到达千家万户的焦裕禄事迹感动全国。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网友,许多也听爷爷奶奶提起过类似的故事。分享中,网友们提到了那把著名的藤椅、“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等极具焦裕禄个人特色的语录……网友“绿豆御史”表示,“即使是现在,听着也哽咽”。

    网友对焦裕禄的兴趣集中体现在希望答疑解惑的求知欲上。问收入、问家庭、问健康,问兴趣爱好,问子女现状。网友并不满足传统意义上“好干部”的标签式认知,而更愿意了解焦裕禄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网友“薇媒Sunny”问:“社会上他很称职,家庭中他是否也同样是妻子的好丈夫、孩子的好父亲呢?”网友“回忆幸福2013”想知道,焦裕禄生前喜欢看什么书籍?网友“渴死的水滴”则关心焦裕禄的病:“当时公务员有没有定期体检制度?采取什么措施了吗?”

    目前,相关征集和互动仍在进行中。网友们的种种关心和疑问,新华社将在近期推出的“焦裕禄精神”主题集成报道中一一予以解答。

    [新华网]

中共从焦裕禄身上寻找作风建设新的出发点

    新华网郑州5月13日电(记者李亚楠 兰熙 宋晓东)距离河南省会郑州150余公里的豫东小县城兰考,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已经两次迎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调研指导。

    能够得到中国最高领导人这样罕见的高频率考察,因为兰考是习近平在中共当前正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习近平曾表示,之所以选择兰考作为联系点,一个重要考虑就是因为兰考是焦裕禄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

    今年5月14日是焦裕禄离世50周年纪念日。离世前的一年多时间里,焦裕禄担任兰考县委书记,虽身患肝癌晚期,仍带病坚持工作,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带领群众治理内涝、风沙、盐碱三大灾害,取得明显成效;他严于律己,制定了后来广为人知的“干部十不准”,深受当地百姓爱戴。焦裕禄去世之后,被树立为县委书记的榜样,成为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楷模。

    2013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以作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于扫除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目前,这一活动已进行到第二阶段,重点集中到扫除市县及以下党员、领导干部身上的“四风”问题。

    在这一重要节点,焦裕禄再次成为共产党作风建设新的出发点。今年3月,习近平在兰考调研指导期间指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与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

    习近平明确提出,要重点学习弘扬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他要求见贤思齐,组织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来好好照一照自己,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为何选择焦裕禄?河南省社科院院长喻新安说:“首先焦裕禄曾经当过县委书记,和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相吻合;其次,焦裕禄始终把权力看做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他同人民群众间存在着割不断的血肉联系,这是当下最为紧缺的。这也是焦裕禄精神五十年仍历久弥新,始终是共产党人作风建设的标杆的原因所在。”

    喻新安分析说,这些年国家经济发展成效很显著,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却没有更加密切,脱离群众的危险比过去大大增加,如果不下大力气解决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作风问题,就会危及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只有多一些焦裕禄式的干部,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巩固执政基础。

    中国各地、各部门已经掀起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热潮。在离兰考县不远的河南省许昌市,市委书记王树山同其他市委领导分别到农村联系点驻村三天,让老百姓当“老师”、当“向导”,随后许昌市出台转变作风的“十要十不要”相关规定。这些正是焦裕禄当年最为人称道的工作方法。

    对照焦裕禄,河南省禹州市鸠山镇镇长李学磊反思说:“我在乡镇已工作23年,当了镇长后更多是在办公室里‘接见’群众,最‘近民’的官实际上却不‘亲民’了。”为此,他们出台“铁规定”: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每周必须有一天住在村里。近20天,李学磊在一线工作时间达15天以上。

    北京市专门邀请焦裕禄的二女儿焦守云讲述焦裕禄的故事,让全市党员、干部重温焦裕禄事迹;山西省决定从今年5月开始,在全省开展“学习焦裕禄、争做好公仆”集中行动;广东省党员干部集中观看电影故事片《焦裕禄》。

    兰考县也在上世纪60年代之后再次迎来一波参观学习热潮。焦裕禄陵园管理处主任陈百行说,今年从3月初开始,每天都有100多个团体、超过1万人次前来纪念,清明节当天达到近3万人次,预计今年来此参观的人数将会超过40万。

    “父亲在兰考虽然只工作了470多天,但时至今日,大家仍然怀念他,最关键的有两点,就是他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焦守云说,“在当下,要增强党的凝聚力、群众的向心力,需要更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新华网]

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在群众家门口开展,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更贴近基层一线。活动举措实不实、效果好不好,群众看得最清楚,切身感受最直接,这就要求活动更务实、更较真、更有力。

  整治“四风”,怎么治,往哪里改?焦裕禄精神就是一杆最鲜明、最具象的标尺。

  党员干部向榜样看齐,人民群众从行动看人。县一级承上启下,要素完整,功能齐备,在党执政兴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居于重要地位。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用过硬的作风,密切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夯实党的执政之基。

  “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兰考时强调,“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总书记的这一明确要求,指明了将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扎实深入的方向,为广大党员干部转作风、强党性确立了行动的标杆。

  焦裕禄精神所承载的,就是一个党员干部所应有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其实质是始终与群众心连心、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的宗旨意识,它与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高度契合。强调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就是促进各级干部强化宗旨意识,恪守为民情怀,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理念,付诸改革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增进人民福祉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自觉树起高标准,活动才会有高质量。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就应当切实把焦裕禄精神和“三严三实”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和模范表率,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打铁还得自身硬”。这种“硬度”,源于党员干部坚强的党性修养、坚定的责任担当、亲民爱民的宗旨理念,以及“心里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公仆情怀。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当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勤修为党为民的政德、务实创新的职德、为人处事的人德、清正廉洁的廉德、以身作则的公德、家庭和睦的美德,把坚定党性作为固本之基,把一心为民作为终身信条,把求真务实作为重要能力,把责任担当作为职业操守,把清正廉洁作为从政底线,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湖南正处于稳步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县市区一级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全省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自觉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从严上要求,向实处着力,以“一日不为、三日不安”的责任感、紧迫感,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在真抓实干中助推“四个湖南”发展,促进“三量齐升”,在奋力书写中国梦的湖南篇章的生动实践中,努力争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努力创造出经得起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新华网-湖南日报]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89582911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89582911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