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4-06-04
北京一机关食堂装探头:干部剩饭菜被罚回去吃干净
本报讯(记者 周敬启)“吃不完就少盛点儿,倒了多可惜啊!”昨天中午,市市政市容委机关食堂,一位女士因餐盘中剩了半个窝窝头,被站岗的团委书记田鹏批评。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探访该食堂发现,中午约370人就餐,最后餐盘中有明显剩饭剩菜的不到10人。一年前该食堂安装监控探头,员工被发现剩饭剩菜,将被处室负责人约谈。该食堂的餐厨垃圾因此从百余斤减至约20斤,食材采购量也得以大幅减少。
监控探头“记住”浪费
“机关的人我们都认识,每隔几天把监控视频调出来,看谁的盘里有剩饭,通知他们处长找他谈谈。”市政市容委后勤主任吕维宾说,监控探头为去年初安装。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探头下方同时装了一块12英寸的显示屏。员工倒餐盘的动作,就在显示屏中“直播”。“这也是提醒你,说你剩饭剩菜是有证据的。”监控装好后,该机关内部发厉行节俭的“红头文件”,要求各处室对浪费食物者进行批评教育。
此外,该机关十余名青年干部每天中午轮流在食堂站岗,看到有人剩饭剩菜即要求其吃完。“每次少打点,没吃饱再来几次也行。”田鹏是其中一员,“虽然彼此都认识,该说还是得说。”昨天他站岗的半小时内,两名员工被要求回到座位吃完剩菜,三人因剩少量饭菜被他批评。尽管田鹏带着笑,被批的几人仍面红耳赤地悻悻离开。“当着这么多同事的面,被批评浪费,面子上自然过不去。”
餐厨垃圾桶大号改小号
“大家的节约意识,也就这两年开始的。”市政市容委宣传处处长王清文介绍,本市垃圾分类启动于2010年。“首先从自家食堂开始试点,放了两只大桶专门装剩饭剩菜。”此时食堂已改为自助餐,员工盛饭“大手大脚”,每天剩饭剩菜超过百斤。在该机关食堂工作15年的膳食科科长赵振中介绍,食堂共130个座位,每天中午进食堂吃饭的约350人,包括机关26个处室、3个事业单位及保安、物业等。
北青报记者看到,该食堂所用餐厨垃圾桶约直径50厘米、高80厘米。“以前是两只大桶,这只桶装满也就几十斤。”这顿午饭共产生餐厨垃圾20余斤,“今天有骨头和玉米棒子,平时还要少点儿。”赵振中说。2013年统计显示,餐厨垃圾量比上一年减少约六成。这些厨余垃圾将被环卫集团拉走,进行资源化处理。
肉类采购量几乎减半
赵振中介绍,该食堂目前午餐为6个热菜搭配几样凉菜,主食有米饭、馒头和窝窝头。一般每种菜品采购40斤,而两年前这一数据超过60斤。昨天中午的肉菜为腔骨和蒜苗炒肉,其中腔骨是近期首次提供。“买了80斤,还剩下近20斤晚上吃。”晚上一般有30名员工因加班,在食堂吃饭,晚餐热菜数量减为四种。“除了要煮的菜,炒菜我让师傅分四拨炒,看见没什么人了就不炒了,保证菜基本上都能盛完。”
北青报记者在食堂内观察发现,多数员工盛的是三样热菜和一样主食。玉米棒子和掺了芹菜叶的窝窝头,在所有菜品中最受青睐。“以前一顿饭吃140斤腔骨,每个人夹两三块,现在很多人不吃了。”因饮食结构改变,不少人更注重蔬菜和粗粮,几年间该食堂腔骨等肉类的采购量几乎减半,所花费的采购费用也得以大幅降低。
对话
我们是管餐厨垃圾的不管好自己说不过去
对话人:市市政市容委宣传处处长王清文
北青报:自己机关的食堂用监控探头治浪费,初衷是什么?
王清文:我说句不好听的,我们自己是管全市的垃圾的,自己机关的餐厨垃圾减量和分类都做不好,那就说不过去了。
北青报:青年干部每天值班站岗,没吃完的让人家坐回去继续吃,遇上领导干部怎么劝?
王清文:我们其实从2010年就开始提倡节俭,大家的习惯确实养好了,吃多少取多数,宁可多取几次。还在剩饭剩菜的,可以说基本上是外来开会的或者新来的聘用员工。
北青报:食堂的餐厨垃圾减少,除了监控的约束力,还因为什么?
王清文:我觉得是大家的饮食习惯变好了,从以前的吃饱、吃好变成吃健康。
文/本报记者 周敬启
[中新网-北京青年报]
新空气质量标准实施一年 74城达标率仅4.1%
新京报讯 (记者 金煜)今日(6月4日),环保部发布了2013年度环境状况公报。记者从国新办正在举行的环保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去年是全国74个重点城市实施新的空气质量标准的第一年,达标比例仅为4.1%,其他256个执行旧标准的城市,达标比例为69.5%。
去年74个重点城市首先开始执行新空气质量标准,相比旧标准,新增了对包括PM2.5在内的六项指标进行评价,对其他指标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水环境质量同样不容乐观,4778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较差和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59.6%。
新的环境公报总结我国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新京报]
环保部拟面向社会购买环保服务 避免环保资金被雁过拔毛、跑冒滴漏
资金投入模式由以往“过程买单”转向“见效付费”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环保部权威人士处获悉,为了防止相关部门和企业“雁过拔毛”,蚕食相关环保资金,目前环保部拟出台《政府采购环境服务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征求意见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并报送,预计6月出台。
记者了解到,纳入到指导意见中的政府采购的环境公共服务,将包括城乡生活废水、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的单项或者一体化服务,城乡区域河道水域、公园湖泊水质养护、城乡植树种草,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环保、城乡公用土地的环境修复服务。《意见》规定,政府购买环境服务将一律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获得。上述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由地方政府“买单”大力建设的环境污染监测系统也将纳入到改革领域,将由专业的机构建设和运行,政府资金将转向按照效果来支付费用。
“实际上这是对地方政府环保投入方式进行了重新规划和设定,从以前的进行基础设施投入的‘过程买单’,转向按照‘效果’来付费。除了更加合理的使用财政资金外,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放大财政环保投入资金的作用。”上述权威人士对记者表示,此前环保部已经进行过多次调研,并且在北京、山东、河北等地进行了试点,除了尝试新的合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外,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出售和剥离一部分环境服务类企业和资产。他向记者举例说,过去地方政府要投入大量财政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包括污水处理厂的人员、运行的费用,以后的模式是,由社会资金筹建污水处理厂,企业成为政府的服务商,政府根据服务的效果来付费。
《关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显示,2014年中央预算主要支出项目安排上,节能环保支出为2109.09亿元,增长7.1%。不仅如此,环保治理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不少省份和地区拟向环保领域投入巨资。今年年初,北京市市长王安顺曾表示,北京将投入7600亿元治理PM2.5,并称如果在2017年能够实现天蓝、水清、地绿的话,这个投入也值得。而上海市市长杨雄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4年,上海的环保投入将保持在全市生产总值的3%左右。
一方面,环保资金巨额投入,另一方面,资金的使用却频频出现黑洞。其中,需要巨额资金投入的环保基础建设已经成为审计问题频发的“重灾区”。
审计署对9个省市2010年度城镇污水垃圾处理专项资金审计中发现,13个单位将污水垃圾处理资金用于出借、股权投资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等支出,涉及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财政资金3308万元、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贷款10.03亿元,占9个省市专项投入的6.14%。
此外,有些项目未达预期目标,造成严重的资产闲置、损失浪费现象。据审计署发布的《10个省1139个节能减排项目审计结果》显示,部分已完工节能减排项目达不到预期的节能减排效果,涉及专项资金15.87亿元。《关于环保领域34个利用国外贷款项目绩效情况的审计结果》显示,13个项目存在资产闲置或损失浪费现象,金额共计4.3亿元。
北京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主任林双林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称:“政府如果什么都管,难免导致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社会上有很多专业化的公司愿意提供服务,政府通过公开招投标购买环境服务,有利于提高效率、提高服务水平。但需要注意的是,购买的时候要公开招标,确保竞争公平公正,防止出现腐败、权力寻租等问题。”
事实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就已经明确指出,要建立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政府要购买公共服务产品,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财政部国库司近期发布《关于推进和完善服务项目政府采购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政府向社会采购服务项目的具体分类。环境服务位列其中的第三类,即政府向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类别。
林双林介绍道,现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政府购买服务体系已经非常健全。“政府让社会上的私人公司提供服务,同时也请一些私人公司监督,确保服务的质量。政府购买服务是改革的一个方向,主要是为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花一样的钱,把事情办得更好,或者办更多的事。”林双林称。
此外,《经济参考报》记者还了解到,即将出台的指导意见中,除了包括可以购买环境服务的内容,还有引导产业的相关政策。比如,环境服务的投融资、环境服务收费、消除条块分割、打破行业壁垒、税收、建立企业提供环境服务的考核机制等。
[经济参考报]
相关报道
市长雷人的实话恐怕比自欺欺人的谎言有价值
有媒体做了一期关于“中国水环境污染”的调查报道,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未引起舆论关注,倒是一位官员在受访时的一段言论引发了舆论围观。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在一个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调研时,听一位市长说:“地下铺了管网,把几百亿埋在地下,老百姓也看不见,我怎么能干这个事儿呢!”这句话立刻被当作雷人雷语,成为网众抨击的焦点。
我倒觉得媒体和公众不必义愤填膺地盯着那位市长的话大加鞭挞,而应该反思这句话暴露的问题。几百亿埋在地下,老百姓也看不见,怎么能干这个事儿呢——这话老百姓肯定不爱听,媒体也觉得这是混话,但不得不面对的是,这个市长说的是反映其心声的实话。在当下的政绩考核机制下,他确实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他只不过是把他真实的、老百姓却不爱听的想法表达了出来。我倒认为那位市长有勇气,想什么、做什么、说什么,而不是想一套、做一套、说一套。奉行“有些事只做不说、有些事只说不做、有些事这么做那么说”的官场修辞术,跟舆论和公众玩儿花招。
那位市长说了真话,舆论对其大加鞭挞。那位市长如果讲一堆我们熟悉的冠冕堂皇的话——我们要加大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大地下管网的投资,要建对得起自己良心的工程,无论老百姓看得见还是看不见,我们都会认真负责任——你会信吗?他们假装在负责任,我们假装相信了,这种彼此的欺骗有什么意义呢?
一听到官员讲了什么让你不爱听、却反映其心声的真话,就围上去对着这个官员群殴,这样的舆论生态,只会鼓励官员讲那些让公众爱听的假话,讲不会引发争议的空话废话,而不敢说真话。听不到官员的真话,靠那些所谓“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之类的谎言自欺欺人,只看说了什么,而不看到底做了什么,问题被遮掩,真话被遏制,无法形成真诚的沟通,改革自然寸步难行。
舆论经常批评官话的假大空,可有时候需要反思的是,当官员说了真话的时候,我们是否有倾听的耐心和面对问题的勇气?我们是否有倾听真话的习惯?能不能鼓励更多的官员说出这种反映其心声的“真话”?
对“治污怎么能干”的官话不应一通乱棒,倒不是去容忍,更不是去赞美,而是从实话中发现问题。治污怎么能干?反映的不仅是一个官员个人修养和道德的缺失,而是其背后的制度激励。政绩考核机制如果只注重那些面上看得见的工作,评价一个官员只看这个官员在地上建了多少广场,修了多少高楼大厦,而不看地下管网的建设,官员怎么可能去投巨资修地下管网呢?对一个在既有机制下说了“实话”的官员,真的没什么好抨击的,千万不能逼他说谎。
问题被暴露了,才会寻求去解决。否则,如果媒体和公众生活在悦耳动听的谎言之下,掩耳盗铃,问题永远得不到暴露和解决。
当下首要的问题,倒不是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是要警惕对“真话实话”的仇视。说真话的被群殴,受到严厉的惩罚,而整天说假话的却可能升官发财,这种逆淘汰只会使社会中谎言泛滥。
[人民网-中国青年报]
“几百亿埋地下”,谁说百姓“看不见”
民众呼吁多“埋”钱到地下、呼吁大力治污已有多年,市长们假装听不见,怕老百姓看不见只是借口,真正担心的恐怕还是“领导看不见”吧!
“市长说,地下铺了管网,把几百亿埋在地下,老百姓也看不见,我怎么能干这个事儿呢!”在一个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调研时,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听到这样的声音。骆建华认为,这也是政府主导水污染治理的困境,因为投入不足,治理就跟不上(《中国经济周刊》6月3日)。
市长轻轻一句话,引发网上如潮水一般的质疑。虽然新闻中没有点名,但这样的思维,现实中可能还是有些代表性。仅仅因为“老百姓看不见”,就不愿意“干这个事儿”,未免太过于短视了。
地下管网究竟有多重要,该不该“把几百亿埋在地下”,只要看一看每到雨季,很多城市纷纷“看海”的景观即可明了。至于时下国内很多地方“有水皆污”的恶劣水环境,同样是拜治理不力所赐。这边厢,生态环境千疮百孔,已经严重影响到民众的生命健康;那边厢,市长却还在为花了钱无人看见纠结。这显然是一种典型的重地上、轻地下的“面子政绩观”,并不可取,也不可能行之久远。
一者,城市频频发生的内涝、“地陷陷”等危机,以及日益严重的水污染治理困境,都在倒逼城市管理者改变以往的“面子政绩观”,开始重视城市的地下建设。那种只图外表光鲜,罔顾地下管网;强调任期政绩,缺乏长远规划;急功近利、长官意志……很难再有市场。再者,国务院去年发布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也从法律层面明确了城市政府的相关责任。
除了不合理的政绩诉求之外,市长一番话还暴露另一问题,几百亿怎么“埋”,俨然成了“我”的事——一个市长何以会有如此大的决策权力?
公共财政来自民众,当然应该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地方政府在公共财政方面的支出,应该严格按照国家预算法及其他财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科学安排,预算审批要公开透明,依法进行,且要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在这个过程中,市长可能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但却不能完全取决于市长。但现实中,以往那种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往往关门决策、封闭运行。民众都不知道政府有多少亿,决策不透明、账目不公开,几百亿若稀里糊涂地“埋在地下”,老百姓确实可能有意见。但这个意见并非是反对治污,而是对信息公开的不满。
所以,如果市长真的是担心老百姓“看不见”,那完全可以大力推进信息公开,在与公众的良性互动中,经由补充、纠偏甚至否定,以实现科学决策。事实上,怕“老百姓看不见”可能只是借口,民众呼吁多“埋”钱到地下、呼吁大力治污已有多年,市长们假装听不见,真正担心的恐怕还是“领导看不见”吧!
□胡印斌(媒体人)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