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4-06-14
2004年习近平专访实录:畅谈生活工作和家庭等
核心提示:近日,媒体翻出了习近平10年前的一段视频。2004年8月14日,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接受延安电视台《我是延安人》节目专访,畅谈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家庭等,回忆在延安的插队岁月。在采访中,习近平无所不谈:自己怎么学的抽烟;通沼气池被喷了满脸粪;几个月没有肉吃,后来见了生肉直接吃;十多年来每天给彭丽媛打电话;还有两次哭的经历。
习近平说他当年在延川农村插队,是过了“五关”的历练: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出人意料的是,第一关不是劳动、思想,而是小小的跳蚤。
梁家河,是一位老革命的后代——习近平插队的地方,文革中,他的政治生涯被判了死刑。这位当年的“黑帮子女”,硬是凭着超常的苦干精神,赢得了老乡们的信任。
石春阳(陕西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从1973年他挑起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的重任,后来梁家河的面貌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来是旱地,他打了两口井后,把旱地变成了水地。再紧接着就是改变地理条件,从沟上开始,前后打了五个大坝,打坝造田。
解说:习近平一年四季为队里的事忙得顾不上自己,村里的老乡们便拉着他去家里吃饭。
习近平当年房东:我们家有八口人,连他是九口人,一块吃,你做什么,他吃什么,也不嫌脏,不挑食。反正习近平和我比较合得来。
解说:习近平与这方土地,这里的老乡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当他被推荐上大学时,全村男女老少都去为他送行。
石春阳:在他走的那一天,我们梁家河男女老少,不用人来组织,都来送行习近平,两边站满了人,开着一辆手扶拖拉机,把他送出村口。
习近平:插队本身是一个标志界定的一个阶段,在插队之前,如果我们有所知所获,我总感觉到了插队以后,是获得了一个升华和净化。个人确实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那么在之后我们如果说有什么真知灼见,如果说我们是走向成熟、获得成功,如果说我们谙熟民情或者说贴近实际,那么都是感觉源于此、获于此。
解说:好多年以后,已经担任领导职务的习近平,又回到了梁家河,他对老乡们说,梁家河穷,就是因为缺少文化,他为这里联系捐资兴建了一座希望小学。习近平始终对陕北怀着依依恋情。他说,有机会一定带着自己的家人回来。
人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八月十二日,《我是延安人》摄制组如约来到美丽的西子湖畔,准备采访曾经在延川县梁家河村插了七年队的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突如其来的第十四号台风“云娜”侵袭浙江东南沿海,习近平紧急赶赴抗台前线临阵指挥。八月十四日下午,还没有退去疲惫的习书记,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记者:您好习书记,非常感谢您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知道前两天,第十四号台风云娜登陆浙江,据报道说,这次台风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最严重的一次。我们也知道今天早上的两点半,您才从抗台风第一线刚回到杭州,那么您这次到一线去看到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习近平:在东南沿海一带,免不了和台风打交道。台风可跟它的名字不相符,名字都是很温柔的,但是台风来的时候,杀伤力是很强的。这一次台风可以说是1997年以来全国最强的一次台风。这二十年以来浙江省遇到的最强的一次台风。台风的迫害性,不在沿海的人,没有经过台风的人,是体会不到的。我亲眼看到灾后崭新的三四层楼,钢筋混凝土的房子拦腰切断,被风给扭断、切断,三万吨的轮船从船坞里给推到岸上去,力量是很大的。所以要懂得规律,所谓抗台风,决不是台风来的时候你站到那个堤坝上,站在风口上,而是在台风来之前未雨绸缪。这次灾害虽然我们各级党政,广大基层的同志严阵以待,各方面的部署都很到位,措施是有力的,转移了四十多万群众,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但是尽管这样,损失也是惨重的。但是我们有决心夺取这次抗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记者:那么我们也知道,前两天您到抗台风一线去检查工作的时候,在温岭市的一个大溪镇,当时您是不顾其他人的劝阻,坚持要坐那种小的挂机船,要到一处被洪水围困的群众那儿去看望他们,当时您这么做应该说是很危险的,因为台风还没有完全过去,当时有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危险性?
习近平:我并不觉得危险,我们这些抗御危险的应急能力还是有的,过去我们什么都经过了。包括在水里我们漂上半天、一天的问题也不大。第二是真正困难的地方,危险的地方,恰恰是我们共产党员、各级领导干部要出现的地方,这个也是责任所在。
解说: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习近平为官的一个准则。近30年的从政生涯中,他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一方面得益于父亲的教导,更重要的是,在延安插队的七年时间里,他和当地的老百姓真正融为了一体。这段独特的生活经历,使他树立了牢不可摧的群众观念。
记者:习书记,我以前读过您写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我是黄土地的儿子》,您在这篇文章当中,把陕北高原称为是自己的根,根所在,那么同时还说在陕北这个地方,培养了您的一种既定的、不变的一个信念,那就是要多为老百姓,多为群众办实事。那么这么多年来,您从政的这20多年来,是不是一直在这样一个信念的支持下去开展工作?
习近平:是这样,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堂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
解说: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拉开了大幕,习近平的父亲,曾为西北人民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被打成黑帮,正上中学的习近平作为“反动学生”,被关进了学习班。为了暂避风口,习近平要求响应“上山下乡”号召,到父亲曾经战斗过的老区延安插队落户。没想到,这一请求居然很快就有了结果。1969年冬天,16岁的习近平和其他两万多名知青一起,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踏上了西去的列车。
习近平:去延安的专列上,我记得很清楚,那是1969年的1月份,全部都哭啊,那整个专列上没有不哭的,就是我在笑,当时车底下我的亲属都说,你怎么还笑?我说我不走才得哭啊,我不走在这儿有命没命我都不知道了,我走这不是好事吗?你们哭什么呢?所以他们是破涕为笑。
记者:你没有给自己确立一个很明确的目标?
习近平:我去的时候确实是有点漫无目的的,到了那儿以后呢,把它作为一个栖身之地,甚至是一个逃避之地。北京文化革命搞得这么厉害,我们到这里来暂且避一避,也没有想融入到群众中去,而且一切都不太习惯适应,人家看我们也不太习惯适应。可能当时人们这个传我议论最多的一条是什么呢,就是拿面包喂狗,这个事在延川一开始也是一个误会,当时并没有说我们就那么浪费,但却是那个面包放的时间太长了,不新鲜了,那么在清理书包的时候,就剩下那么半个面包,后来我就随手拿着在门口喂了狗吃。老百姓看到了,问那什么东西,我说那是面包,他们吃都没吃过,见都没见过,那么一传十、十传百,就传的整个延川县都知道了。说知识青年谁谁谁拿面包喂狗,好像我们这些人就特别的不象话。
再接着因为我是漫无目的去,而且也比较自由散漫,所以基本上我不太听招呼。刚去了以后,什么上班、上工干活,我是不去的,其他同学都很规矩,我是不去的。去了以后,爬到山上我累得气喘吁吁了,我不干活了,上了山我说这不跟爬北京的香山鬼见愁差不多吗?这已经很累了,我爬上来已经达到目的了,还要干活,这是刚刚开始。
那种劳动强度使我感到震撼,就是到吃中午饭,早饭到吃中午饭,中间就可以一次休息,就是抽一袋烟,当然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如果你烟瘾上来了,可以坐在旁边抽一袋烟。甚至可以说我们抽烟就是这么学会的,老想去偷懒,干阵活说咱们抽烟,抽烟咱们就可以休息一会儿。后来是去方便一下,就可以休息一下,就找这个借口。哪能撑得住呢?那个干活就排一溜锄地,没有歇的时候。真的也不适应。再就是和群众那种情感,来了以后,老百姓要坐在我们炕上,这心里就别扭,他怎么坐炕上呢,有没有虱子啊。
还有一种,当时叫教条主义,一屋的同学看老乡来了,聊几句,咱们还没问一个最重要的事儿呢,你是什么出身的?(老乡)说贫下中农,说好,请贫下中农抽根烟。突然问到了这人说我是富农,富农,滚蛋,一下子被轰出去了。见到有人来要饭了,滚蛋。所以老百姓就说,这些学生残乎着呢,说是待人不好。当然我们说不对呀,这就是富农啊,我们对他好了,不就是对人民群众的不好吗?很教条,没有见过实际中的事儿。
后来老百姓就说他这个富农算什么,他这个富农是羊富农,所谓羊富农就是当时养了几十只羊,后来定为富农。说这个要饭的我们都认为是二流子,哪里嘛,家家户户都要饭,就是富正月,穷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这个时候粮食留给干活的,然后婆姨、女子带着孩子们出去要饭。后来我们才了解这个情况,和前面形成很大的反差,所以我待了没有半年吧,三个月以后我就回北京去了。
延安插队:过了“五关”的历练
解说:没有想到的是,当时北京风声正紧,他又一次作为倒流人口被管制了起来,这一关就是半年。再出来时,真正是孑然一身,举目无亲了。这时候摆在他面前的路只有一条,回延安。
习近平:这一刻我就很认真的对待,开始那真是叫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试图着去跟他融入,接近、了解他们,而且客观上我也必须得依靠他们,因为当时我们全村的知识青年全走光了。
记者:到后来您干陕北的农活,或者跟老百姓的关系相处上,肯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习近平:那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所以我后来讲“过五关”。
第一关是过跳蚤关。很有意思,我一去最受不了的就是跳蚤,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了,当时那个跳蚤,我这个皮肤很过敏,一咬就是成片的红包,最后红包就变成水泡了,水泡就烂掉,哎呀,痛不欲生啊。但是三年以后过去了,那也真是叫“牛肉马皮”了,不怕咬了。
第二个关我说的就是饮食关。刚才讲了什么都不会吃不爱吃,五谷杂粮,那哪是五谷杂粮,是糠菜半斤粮,慢慢地我们就学会了,什么都吃了,没有还不吃嘛,最后最爱吃老百姓送来的东西,这家送一个玉米糕,那家送来一个高粱米的团子,吃得都很好,酸菜成为我最好的美味佳肴,以至于到后来,我到现在还想念那个酸菜。
我们曾经可能都有几个月不吃肉的经历,见到了肉以后我和我那个同学,切下来就忍不住生肉都吃了,经过这么一个过程,这是饮食关。
第三个关就是生活关。生活关就是什么也不会做,什么都要依靠别人,后来就慢慢什么都学。我们都学着捻毛线,但是织袜子我还是织不好,羊毛袜子,但是缝衣服、缝被子这些活都是自己做,所有的这一套生活上的事情都会自己料理,所以这个是受益无穷啊,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强,就是在那打下的基础。
第四关就是劳动关。劳动,刚才讲了嘛,我刚去上了山就气喘吁吁,后来给我们评的分是六分,当时六分是什么呢?刚刚参加劳动的小女孩,十五六岁,我们当时也十五六岁,拿跟我们一样的工分,我们觉得简直是一种歧视,实际上是自己没本事。但是这一年下来我就干得没黑没白,风里雨里我们都在窑洞里铡草,牲口圈里铡草,然后一样一样地学,当然这些,一年过去了以后全掌握了,体力也上来了,后来就评成十分,十分还是里边最壮的劳动力。像我们到夏天担麦子,那也就是最多二百斤,十里山路一口气就下来了,这个是第四关。
第五关,那我想就是思想关。开始是格格不入啊,我刚一去了以后,看到我们这个窑洞在半山上,星星点点的煤油灯,我跟我的同学说,我说你们感觉有没有像山顶洞人的感觉,那都是说得是很不像话了,但是后来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住了七年。
对老百姓是由怕他上炕,到请他们跟我一起睡觉,我这个窑洞里有四五个小伙子陪着我,晚上不仅是他们,村里的其他人,都是陆续地吃完饭以后进了我的窑洞,来串门,来听我讲古今,因为我的故事多啊,问我这个问我那个,北京什么样子,知道还有国外,美国是怎么回事,很好奇。你们都吃些什么,在北京吃什么,什么最好吃,你们都还见过什么稀罕事,《三国》、《水浒》、《红楼梦》是怎么回事。后来我就给他们讲了,讲《三国》、《水浒》、《红楼梦》,跟大家都是成为好朋友。
担任村支书:大办沼气,使梁家河成为了陕西第一个实现沼气化村子
解说:两年以后,在村里人的强烈要求下,公社请示县委破格批准了他的入党申请。二十岁的习近平挑起了梁家河大队支部书记的重担,他扑下身子带领社员不分昼夜打坝淤地、大办沼气,使梁家河成为了陕西省第一个实现沼气化的村子。
记者:当时第一口沼气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习近平:首先是我做了大队支部书记以后,一直想找一点推动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有一天我翻到《人民日报》,当时头版有一条消息就是四川省很多地方实行了沼气化,我很兴奋,我觉得沼气这个东西是个好东西。
记者:这是您第一次听到沼气这个东西?
习近平:我第一次看到这个东西,所以我的想法就是,在梁家河要解决这个缺煤少柴的问题,要搞沼气。
第一口池子是颇费功夫,一直看到沼气池两边的水位在涨,但是就不见气出。哎,很奇怪怎么回事,最后的原因找到了,就是那个导气管堵塞了,最后一捅开溅的我满脸喷粪啊,满脸是粪,但那个气就呼呼往上冒,我们马上就接起管子来,我们的沼气灶上就冒出一尺高的火焰来,我看那个再憋一阵儿池子要炸了。就在那个时候,我们这个沼气池是捅开了,另外的沼气池是相隔了一两天以后也建成了,但是我们还是第一。
当时是第一个池子,全省第一池,后来就变成全省第一村,全村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户用上了沼气,那个时候我是天天到处督导,又是支部书记,又是沼气专家,帮助指导这件事儿。
难忘:离开梁家河时与村民依依惜别
记者:那么您到现在为止,回想起这二三十年以前的那七年的插队生活,您觉得最难忘的一件事情,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习近平:很多,最难忘的事情很多,举个例子来讲吧,我还是觉得临走的那一刻。临走的一刻这七年的酸甜苦辣,最后形成了梁家河群众对我的这种依依惜别。前一天晚上是跟我一起聚会、聚餐,陕北的聚餐就是杀一只羊,家家派代表来跟我话别。当时的习惯是送临别的纪念都是一个笔记本,一个塑料皮的笔记本,里边写上祝福的话,收了一大堆笔记本,等于每家送一本,然后第二天离开的时候,我因为睡得比较晚,早上一起来推开门呢,外面都站满了老百姓、乡亲们,但是都没有吵我,因为我在里边睡觉,(他们)静静地等,反正我那次是哭了,可能那是我到延安插队以后,最多是第二次哭,这七年之中我是第二次哭。
第一次是我那个大姐去世,我正在那儿挖防空洞,接到信以后,那个时候哭了,哭了但是大家也没有看到,都是找一个地方去哭,这一次是当众哭了,就是当众丢脸了,但是我从来没哭过。
解说:一九七五年习近平被推荐上了清华大学,告别了梁家河的父老乡亲,告别了人生中最难忘的那段岁月。
记者:习书记,刚才听您讲了那么多关于插队那段生活的一些故事,我想这七年可能对您来说,是人生中永远都无法忘记的一段经历,那么在您内心来说有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地地道道的延安人?
习近平:我确实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延安人,因为这是我人生的一个启承点,这也是我人生逆境中的,是我人生中最需要各方面帮助的时候,延安人民向我伸出了无私的帮助之手。我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观念,形成的很多的基本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所以我呢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看作是延安人。
幸福的家庭:每天给爱人打一个电话
解说:大学毕业后,习近平先是当了国防部长耿飚的秘书,三年后又主动要求到河北正定工作,从此以后便正式踏上了从政之路。此后,他在福建整整工作了十七年,在即将进入知天命之年,又来到了浙江。
平时他和妻子彭丽媛都忙着自己的事业,在一起的时间自然要比一般家庭少,但是两人都在用心营造着自己温馨幸福的家。
记者:我现在呢还想问您一个个人的问题,那就是能不能介绍一下您目前爱人、孩子、家庭方面的一些情况?
习近平:我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夫妻俩都有自己的事业,但是对家庭都是共同去建设这个家庭。我每天要给我爱人打一个电话,这个可能下来结婚这么十几年,天天如此,天天如此,虽然不在一起的时间多,但是每天都有联系。孩子虽然也是经常顾不上,特别是我不能帮着她写作业、辅导功课,但是还是很关心她的成长,她们对我也都是这样的一种关心,所以我觉得这样一个家庭还是很和谐。
记者:对着我们的电视机镜头,能不能给我们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说几句知心的话呢?
习近平:我是衷心地希望我那个梁家河村子,能够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梁家河村实际上是我们整个延安地区的一个缩影,所以我实际上是希望整个延安地区发生一个更为巨大的变化,而且我现在已经感受到了这种深刻的变化正在进行之中。过去讲于无声处听惊雷,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延安人民一定会过上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
记者:谢谢您习书记,最后呢我想代表家乡延安的父老乡亲们,欢迎您有时间常回家看看。
习近平:一定,一定会去。
记者:谢谢您。
[新浪网-大众网]
习近平和党报的那些事儿:共发表署名文章75篇
编者按:
2014年6月15日,将迎来人民日报创刊66周年。从河北平山的一座民舍出发,一份报纸,见证并推动一个伟大民族和国家前行。毛泽东同志题写的“人民日报”报名沿用至今,几代党的领导人的指示与要求言犹在耳。
在创刊66周年到来之际,“学习有方”栏目推出特辑《习总书记和<人民日报>的那些事儿》,梳理习近平总书记与《人民日报》的故事。
1966年2月7日头版刊登《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13岁上初中的习近平,听老师念这篇通讯时“泣不成声”
1966年,习近平13岁,上初中一年级。谈起这段往事,习近平动情地说:“1966年2月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穆青等同志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我当时正上初一,政治课张老师念了这篇通讯,我们当时几次都泣不成声……”
1974年1月8日四版刊登四川省发展沼气的成功经验
习近平看了“很兴奋”
1974年1月8日《人民日报》四版,刊登了《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物能源代替柴草和煤炭 四川省许多社队采用土法制取和利用沼气》、《“煮饭不烧柴和炭 点灯不用油和电”——四川省中江县龙台公社第五大队利用沼气的调查》两篇文章,时任陕西省延安市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习近平看到这两则新闻后“很兴奋”。
据习近平回忆,这是他第一次知道沼气这种东西,要解决梁家河村缺煤少柴的问题就得发展沼气。习近平找到北京支延干部张之森,谈了想在梁家河试验沼气的想法。时任延川县委书记申昜主持县委常委会研究后,决定派习近平等6人前往四川学习。1974年7月,习近平带领梁家河村民建成的第一口沼气池产气点火,这也是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这项经验后来在延川全县推广,解决了农民做饭、照明和施肥问题。直至今日,梁家河仍有村民在使用沼气。
1984年6月17日第二版《正定翻身记》
习近平首次作为被报道的对象出现在人民日报
1984年6月17日第二版刊登的《正定翻身记》,是习近平首次作为被报道的对象出现在《人民日报》。这篇文章介绍七十年代初,河北省正定县曾以我国北方粮食高产县而名噪一时。从那时起,它被“逼上粮山”,沉重的包袱背了十几年,结果成了闻名全国的高产穷县。最近,记者访问这里,强烈地感到:高产穷县已成历史,商品生产正推动全县城乡大踏步向高产富县迈进。县委书记习近平高兴地对记者说:“依托城市,引进智力,加速‘两个转化’的新战略,使我们扭转了多年的被动局面,也给正定带来了新的起飞。”
1984年12月7日第四版《中青年干部要“尊老”》
习近平首次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
习近平第一次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是在1984年12月7日的第四版,题目是《中青年干部要“尊老”》。这篇评论分析了在当时机构改革一大批老干部主动退居二、三线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新老干部合作和交替的问题。
习近平在文中指出:在我们干部队伍内部,实现新老交替不是个人或对立集团之间的权力转移,不是什么权势之争,而是为着同一个目标、同一个事业。因此,新老干部的交接班必须是既合作又交替。这里,“尊老”是合作的前提,合作是交替的基础。
记者注意到,写这篇文章时,习近平时年31岁,刚履新河北正定县委书记一年。此文真实记录了习近平作为一名刚刚走上领导干部队伍不久的年轻同志的心声。对今天的年轻领导干部们仍然具有积极的学习借鉴意义。
《人民日报》刊载的习近平署名文章共计75篇
任职中央之前发表17篇
习近平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第二篇文章,在九年后的1993年3月29日《人民日报》第五版。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发表了题为《深化改革 促进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一文,可见深化改革的思想在那时已在习近平的脑海中已深根发芽。习近平在文中提出要“打破常规,敢于迈大步”的思想。他指出,沿海开放地区要加快发展,就必须深化改革。从全面推进改革的深化,转变政府职能,着力于提高宏观调控和管理能力,努力创造安定团结、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三方面做好工作。
人民网记者检索数据库发现,《人民日报》刊载的习近平署名文章共计75篇。记者注意到,习近平在任职中央之前发表了17篇。在这17篇文章中,除了第一篇评论之外,在2001年6月14日第九版发表了题为《“有限”管理与“无限”服务》的短评。习近平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期间在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职研究生班学习。
文中指出,“‘有限’管理与‘无限’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政府提出的必然要求。但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角色定位不清,出现了政府职能"越位"和"缺位"的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中国政府经历了一个不断改革的过程,管理理念从“行政主导”逐步转变为“有限政府”。2001年,习近平就提出“有限”管理理念,说明他很早就关注到西方最新的政府管理理论并进行了深入思考,在当时中国具有超前意识。
1990年7月9日 头版刊登《人民呼唤焦裕禄》
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读后洒泪如雨
1990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读了《人民日报》头版的《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洒泪如雨,连夜填写了《念奴娇》一词。这首词发表在1990年7月16日的《福州晚报》上,词中写道“……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
1992年4月8日 第7版刊登海外记事征文《啊,鼓岭!》
习近平邀请此文作者一起访问福州鼓岭 2012年访美时再次提起此文
1992年,《人民日报》举办“海外记事”征文比赛。旅居美国的钟翰先生将他在美国认识的加德纳太太向他讲述的丈夫与中国的故事写成了《啊,鼓岭!》一文。
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看到此文后,当即通过时任市委办公厅主任陈伦找到钟先生,并邀请钟先生和加德纳太太一起访问福州鼓岭。作客鼓岭,加德纳太太实现了丈夫生前的夙愿,度过了一段难忘时光。她、钟先生还分别和习近平互赠了纪念品。钟先生送给习近平的是一对银匙,习近平回赠他一幅漆板画。在钟先生家书房墙上还挂着当时互赠纪念品的珍贵照片。
2012年2月15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访问美国时,在华盛顿一次演讲中再次提到这篇文章。习近平说,1992年春天,我在中国福建省福州市工作时,从报纸上看到一篇《啊!鼓岭》的文章,讲述了一对美国夫妇对中国一个叫“鼓岭”的地方充满眷念与向往,渴望故地重游而未能如愿的故事。丈夫密尔顿·加德纳生前是美国加州大学物理学教授,他1901年随父母来到中国,在福州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福州的鼓岭给他留下了特别难忘的印象。1911年他们全家迁回美国加州。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再回到儿时的中国故园看一看。令人惋惜的是,加德纳直到去世也未能如愿。临终前,他仍不断念叨着“Kuling,Kuling”。加德纳夫人虽然不知丈夫所说的“Kuling”在什么地方,但为了实现丈夫魂牵梦萦了一生的心愿,她多次到中国寻访,最终都无果而返。后来,她在一位中国留美学生的帮助下,终于查明加德纳所说的地方就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鼓岭。放下报纸,我立即通过有关部门与加德纳夫人取得联系,专门邀请她访问鼓岭。1992年8月,我和加德纳夫人见了面,并安排她去看了丈夫在世时曾念念不忘的鼓岭。那天鼓岭有9位年届90高龄的加德纳儿时的玩伴,同加德纳夫人围坐在一起畅谈往事,令她欣喜不已。加德纳夫人激动地说,丈夫的遗愿终于实现了,美丽的鼓岭和热情的中国人民使我更加理解了加德纳为什么那样深深地眷恋着中国。她表示要把这份情谊永远传承下去。
2014年1月18日副刊刊登楹联大赛获奖作品《马跃千程逐梦飞》
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选念 周末副刊版总书记也不错过
2014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党外人士代表欢聚一堂,共迎新春。习近平在讲话时说,再过几天,就是农历马年春节了。我念两幅报纸上刊登的春联送给大家,一副是“骏马追风扬气魄,寒梅傲雪见精神”,另一副是“昂首扬鬃,骏马舞东风,追求梦想;斗寒傲雪,红梅开大地,实现复兴”。
习近平所念的这两幅春联是1月18日(周六)《人民日报》八版副刊“大地”刊发的中华梅州“客天下杯”楹联大奖赛部分获奖作品, 作者为美籍华人和退休工人。可见习近平阅读《人民日报》之细致,连周末的副刊版也不错过。
[新浪网]
相关
评论2004年习近平专访:平民情怀最动人
文/国平
“我是延安人——2004年习近平专访”,在网络视频播出后,好评如潮,点赞无数。
十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接受媒体采访,深情回顾了年轻时代在延安梁家河插队时的难忘岁月。如今,习近平同志已经成为继往开来的新一代领导人,人们可以看到,正是那段在基层艰苦奋斗的经历,培育了他视人民为父母的深厚感情,锻铸了他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优秀品格,造就了他治国理政的卓越才能。正像网友所说,在习主席领导下,我们的党大有希望,我们的国家有美好未来。
亲民爱民为民,这是老百姓对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和风格的概括。看过这段视频,听到许多口口传诵的故事,不禁想到习近平所反复强调的,要以人民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始终一贯的。在总书记心中,人民利益永远是至高无上的。而这些,无不与他年轻时代就与老百姓建立的深厚感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十几岁到延安插队,二十多岁当村支书,吃粗茶淡饭,扛百斤大包,住简陋窑洞,挣几毛钱工分。习近平从这样的历练中,了解了人民的疾苦;从这样的实践中,研读国情这本大书;从这样的奋斗中,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为官从政者应该从中得到很多教益:一个领导干部需要具备多方面素质,但最基本的还是要有群众观点、人民情怀,把自己的从政生涯同实现党的根本宗旨统一起来、结合起来。这样,为官才是好官,施政才有良政。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的插队岁月,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也是一个极有说服力的励志故事。“到基层去,到困难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那个时代青年的志向。时代变了,条件好了,但有一个朴素的道理永远不会变:一个人成长成才,离不开大地,离不开人民。生活虽然贫困,但奋斗、创业,使年轻的习近平懂得了劳动的艰辛,生活的不易,体会到老百姓的勤劳智慧和善良纯朴。这奠定了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坚实基础。没有人可以轻轻松松取得成功。不因困顿而坠青云之志,不因挑战而彷徨不前,不因成绩而沾沾自喜,不因顺利而妄自尊大。从基层干起,脚踏实地,吃苦耐劳,一步一个脚印前进,这正是青年建功立业的必由之路。
“我是延安人”,是发自内心的深情表白。延安是战争年代我们党的根据地,条件之艰苦难以想象,但正是从那里走出无数优秀中华儿女。可以说,延安哺育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贡献巨大。习近平总书记一句“我是延安人”寓意很深,既是对老一辈共产党人惊天动地、艰苦创业的缅怀和景仰,更是告诉今天的人们,延安传统,延安精神,依然是伴随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可宝贵的财富。
平民情怀最动人,动人之处也许正在这里。
[新浪网-新华网]
从梁家河读懂中国梦
古心圣
习近平2004年接受专访讲述插队经历的视频,近日在互联网上热传。尽管人们对总书记从陕北黄土地一路走来的经历耳熟能详,总书记的许多故事也广为流传,通过10年前的视频,听习近平动情回忆刻骨铭心的青春岁月,听梁家河父老朴实还原他们眼中“吃苦耐劳的好后生”,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仍然令人震撼,深深轩动众多网友的心弦。
习近平魂牵梦绕的梁家河,是他挥洒了七年青春的第二故乡,是他脱胎换骨之地,是他读懂人生、读懂中国的起承点。与梁家河乡亲们同甘共苦,人在一起、心在一起、吃苦流汗在一起的青春岁月,习近平经受了磨难,锻造了意志,砥砺出坚强。在这里,他零距离体察了民生疾苦,在这里,他锤炼出大气自信和清醒务实的品格。
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人生路漫漫,弹指一挥间,习近平留存在心底的灼人记忆,让人更加真实全面地感受到正能量的热度。“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当选总书记第一年的习近平,对广大青年的“五四讲话”,也是自己的“青春总结”。毫无疑问,这段视频是一部最好的励志教科书,必将激励无数的年轻人自强不息、激情报国。
习近平的梁家河记忆,之于广大青年固然是最好的励志教科书,之于中国,其意义则远远超越“励志”。多年以后,人们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品格,与领航人青年时代在“梁家河学校”锤炼而成的意志品格交相辉映。革故鼎新,体察民情; 重塑执政伦理,整饬官风;吹响改革号角,夙夜在公;永远目光坚毅,时刻笑容可掬;讲话胸有成竹,思考深邃磅礴……正给共和国打开一片更加灿烂的天空。
这片灿烂的天空,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描绘的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归根到底又是人民的梦。“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衞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总书记“用大白话,谈大问题”,对人民梦想感同身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如此有温度的“执政宣言”,没有空洞的说教,情真意切令人怦然心动,倍感温暖。正是因为梁家河记忆刻骨铭心,总书记对基层有着清晰、准确的认识和把握,知民情、体民忧、解民怨、想民愿,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中国梦激荡中华儿女的心,回望梁家河,我们更能读懂中国梦。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道理,亘古不变。从梁家河读懂中国梦,读出民心是我心。“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绝不能高高在上,鱼肉百姓……”重温习近平的梁家河记忆,帮助我们铭记中国梦的出发点,更深刻地认识到“勿忘人民”始终是执政党须臾不可忘记的立党之本,更加自觉地践行群众路线,坚决彻底转作风、扫“四风”。如果说,梁家河体现了“从群众中来”,教育实践活动则是落实“到群众中去”。
人们不会忘记,总书记顶风踏雪到太行,在村民家察看有无电灯电视电话,揭开锅盖察看吃什么,脱鞋上炕盘腿坐下,鼓励村民“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总书记在甘肃贫困地区考察时向全党发出号召:“多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多到发展最困难的地方去打开局面。” 习近平曾说过:“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如今作为总书记,他更是牵挂共和国土地上的每一个“梁家河”。中国梦不会遗忘每个人,梁家河作证。
从梁家河读懂中国梦,读出苦干实干才能圆梦。“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习近平当年在梁家河,经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这“五关”的考验,带领村民冰水里打坝 、建沼气池点亮穷山。多年以后,成为总书记的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当前的实干,除了在各行各业恪尽职守、诚实劳动,当务之急是落实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以过“五关”的精神气概,敢于涉险滩,敢啃硬骨头,坚决推进改革大业,才能实现中国梦。
回望梁家河,为中国梦做注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的美好愿望,解决人民反映强烈的问题,让人民的日子越过越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会成真。
[新浪网-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