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4-06-19
中英签署26项经贸协议 BP中海油签1244亿元协议
揭秘随李克强访英的中国企业 部分名单
英国石油公司(BP)6月17日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签署一项为期20年、总值118亿英镑(约为1244亿人民币)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正在英国访问的中国总理李克强与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英国外交部共同见证了该协议签约仪式。这也是当天李克强总理率领中国企业家代表团在伦敦掀起一阵商贸“中国风”的缩影。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当天上午在温莎城堡会见李克强夫妇,随后李克强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与英国首相卡梅伦举行峰会,并在外交部出席上述协议的签约仪式。
17日下午,中英两国总理举行联合记者会,宣布共签署了26项经贸合作协议。
在当天下午召开的中英总理联合记者会上公布的重要内容还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就在英国贷款支持中国企业参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与英国金融业游说组织TheCityUK签署谅解备忘录。
英国首相卡梅伦称,英国已成为中国对欧投资最热门的目的地,过去18个月进入英国的中国投资超过了过去三十年的总和。
欣克利角C核电站项目尚未签约
根据协议,BP向中还有提供的液化天然气将被输送到中国东南部地区。当天中英之间还签署了涵盖医药研发合作、金融、教育、文化等多项经贸协议及政府间合作备忘录,但并不包括此前备受期待的欣克利角C核电站项目。
上述核电项目是英国二十年来首个新建核电站,规划为两个反应堆,由中法合作在英国萨默塞特郡建设,预算高达140亿英镑,法国电力集团(EDF)牵头,中国广核集团(CGN)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CNNC)预计联合占30%-40%的股份,法国核电巨头阿海珐集团(Areva)占10%股份,建成后各方共同运营35年。
由于该项目涉及的股权转让等问题庞杂,谈判短期内难以完成,而且欧洲监管机构还在调查英国政府给予该项目的核能补贴协议是否违反了欧盟政府援助规则,令协议进展受阻。
有接近合作双方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未来该项目若能合作成功,英国的下一个民用核电项目中,拥有资金、建设优势和运营经验的中方将有望作为牵头方。
能源方面达成的另一项重头协议是荷兰皇家壳牌与中海油结为全球合作伙伴,此前这两家公司已签署三份开发南中国海莺歌海盆地的产量分成协议。此外,壳牌还与中石油合作在中国开发页岩气。
预计在本周三的能源论坛上,中英双方还将签署一系列能源方面的合作协议,包括在明年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之前签署一份气候变化协议的备忘录。
作为跟随李总理出访的企业家代表团的一部分,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会长张钰晶带领的中国投资贸易促进团17日在伦敦出席由英中贸易协会(CBBC)主办的中英经贸合作论坛。
张钰晶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称,此次组团来访的共有78家企业180多位企业家,以私营企业为主,行业涉及装备制造、节能环保、能源建筑、节能电子、汽车、航空航天、船舶、贸易地产、服装纺织等广泛领域,他们期望通过此行扩大或开拓英国市场。
中英之间当天达成的协议还包括中国知名白酒品牌的出口,但并不包括此前英国媒体披露的解除英国牛羊肉对中国出口禁令,英国政府试图积极推动解除该项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疯牛病”爆发导致的禁令,推动年出口价值上亿英镑的对华相关农产品出口。
中资全面挺进伦敦:中民投拟15亿美元设基金
在投资领域,今年5月注册成立的中国民生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在伦敦设立欧洲总部,成立15亿美元的投资基金,投资于金融服务、科技、近海工程和绿色能源等项目。
总部位于上海的欧擎集团(Nord Engine)则准备今年晚些时候在英国开设其首家海外运营机构,并安排多达1.5亿英镑资金,针对英国快速增长的高科技公司、尤其是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中小企业开展投资。
21世纪经济报道从权威渠道获悉:作为推动伦敦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最新举措,中国建设银行可能会成为伦敦的人民币清算行。这是建行首次在海外拿到清算行资格,此前拥有人民币海外清算行资格的只有中国银行和加入这项竞争不久的工行。
17日当天,中共银行也与伦敦证券交易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及伦敦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建设,并为中国企业赴英国及欧洲上市、发债和进行金融衍生品交易提供便利。
伦敦证券交易所还和中国农业银行签署了另一项合作协议,共同协助中国企业通过伦敦证券市场筹措资金。
李克强当地时间17日晚些时候还会出席中英全球经济圆桌会及英中贸易协会主办的欢迎晚宴。李克强18日上午将在金融城市长官邸发表演讲,英国各方对此都非常期待,因他在行前特别撰文称,此次访英除了加强中英经济合作,还希望向英国呈现“真正的中国”,改善对中国的“误解和疑虑”,舒缓两国过往在政治上的分歧。
18日当天,李克强还将与英国下议院议长会面。19日将乘机离开英国,前往希腊访问。
英国全面简化对华签证
实际上就在李克强抵达伦敦的当晚,英国就开始释放一系列“善意”,来为两国领导人会面创造良好氛围。英国内政部6月16日晚宣布,英国将从今年8月起面向中国游客推出新的24小时“特别优先”签证服务。另外,自今年秋季起,中国游客可以使用爱尔兰游客签证前往英国,无需再单独申请英国签证。此前爱尔兰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开始允许中国游客仅凭英国签证到访爱尔兰,这项政策被延续至今。
去年10月英国财相奥斯本到访中国时,曾宣布对中国商界领袖提供24小时“特别优先”签证服务,并允许一些指定的中国旅游代理公司使用单一的欧盟申根签证申请表申请英国签证。英国内政部在周一的记者会上称,该试点方案收到了旅游经营者的积极反馈,将扩展至所有申请来英的中国游客。内政部还称正积极与申根国家探讨签证安排,以使中国游客前往英国更容易。
去年中国赴英游客数量增长高达40%,内政大臣称跟签证政策改善相关。
尽管英国在中国设了12个签证申请中心,数量超过任何其它国家,但中国游客每次申请英国签证都必须前往签证中心提取个人生物识别信息,而且签证等候时间长达15个工作日。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在上周五的记者会上也称,英国现行的签证限制削弱了英国吸引更多外来投资和人才的能力。
[网易网-21事迹经济报道]
李克强与英国首相卡梅伦共同举行中英全球经济圆桌会
新华网伦敦6月18日电(记者袁震宇、郝亚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17日下午在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府与英国首相卡梅伦共同举行中英全球经济圆桌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世界银行行长金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古里亚和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及金融稳定基金会主席、英格兰银行行长卡尼等出席。会议就全球经济问题进行探讨交流。
李克强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保增长和促就业二者不可分割,更加重视包容性发展。只有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不断提升就业水平,才能解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内部的不平衡问题,才能实现社会进步。要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恢复投资者信心至关重要,为此必须进行结构性改革,更好调动市场主体特别是私营部门的投资积极性。此外,还要加强金融和税收监管,提升监管透明度。
李克强指出,中国是现有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维护者,将一如既往发挥建设性作用,与各方共同努力,为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做出积极贡献。中方愿与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和机构加强合作,推动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的有机衔接,使新兴国家与发达国家能够共同增长,促进全球经济实现健康稳定、包容发展。
卡梅伦表示,面对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发展不平衡等严峻挑战,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抓紧推进全球经济治理,大力倡导自由贸易,防止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增长。
拉加德等国际金融机构负责人积极评价中国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改进全球经济治理以及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的重要和积极作用。他们表示,国际金融机构要推动改革取得更多成果,推动建立开放的全球金融体系,提高金融、税收监管透明度和有效性。各国应积极推进结构性改革,鼓励私营部门扩大投资,帮助企业提高投资质量。国际金融机构将大力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扩大相互合作。
[新华网]
专家:英国女王会见李克强显示对中英合作关系的期待
新华网北京6月18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正在英国进行正式访问。昨天,李克强会见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同英国首相卡梅伦举行中英总理年度会晤。中国政府网18日就此邀请中国前驻英国大使马振岗,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冯仲平谈中英关系新发展。马振岗认为,英国女王会见李克强总理显示出对中英合作关系的期待。
[主持人]我们先从总理访英的行程开始说起,大家非常关注,到目前为止,最引人关注的是李总理访英有两出,一出是李总理到温莎城堡和英国女王见面。还有就是两国夫妇进行茶叙。一国总理到英国受到女王接见,这是什么样的礼仪?
[马振岗]根据我的了解,英国女王很少见政府首脑,一般只会见国家元首,因为女王年纪比较大了。当然也有例外,像当年1998年3月,朱镕基总理作为中国总理访问英国的时候,英国女王就见过,后来温家宝总理访问时也见过。这次李克强总理去访问,安排英国女王会见总理,我个人认为这还是一个高规格的、破礼宾规格的安排,这显示了对中国的重视或者对中英合作关系的期待。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英国女王对中国还是关心的,也希望看到中英关系的发展,所以尽管她已经88岁高龄了,然而她还是抽出时间见李总理夫妇,而且从各方面谈得相当不错。
[主持人]对这样的外交礼仪安排,两国以及西方世界都有解读,我们在关注这个解读的时候,五花八门,有正向的,也有逆向的,马大使说它是高规格的外交礼遇。英国新闻媒体在报道时看到的更多的是政治上的角力,未来英国更希望中国的帮助,从这里能不能看到这些?
[冯仲平]美国的媒体都在炒这件事情,说皇家礼遇给了李总理,有点酸溜溜的。英国媒体什么样说话的都有,这个我们一定要抱着平和的心态。多数人都认为女王会见李总理对中英关系是正能量。
[新华网]
相关报道
为见国家领导人 工商界欢迎晚宴“一券难求”
■ 揭秘
工商界欢迎晚宴提前一个月筹备
访英期间,李克强总理于17日出席中英工商界欢迎晚宴并致辞。据悉,中英工商界人士抢着参加,晚宴入场券“一券难求”。我国领导人出访时参加工商界的欢迎晚宴或者午宴,至少有20年的历史。什么人能够参加宴会?宴会的重头戏是什么?
企业家参加宴会要缴费
据商务部消息,李克强总理参加的中英工商界欢迎晚宴规模将达到600人以上。
据悉,晚宴将在英国当地时间17日晚7时开始,由中国商务部、英国商业、创新与技能部和英中贸易协会(CBBC)联合组织。
此次中英工商界欢迎晚宴的筹备工作至少在一个月之前就已经开始。
5月份,英中贸易协会发出将举办欢迎晚宴的通知,表示“这是聆听李克强总理关于中国经济战略演讲的独家机会”。通知上称,报名参加的CBBC会员要缴纳200英镑(外加增值税)的费用,非会员要缴纳300英镑(外加增值税)。
英中贸易协会昨日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举办晚宴的消息发出后,入场券一下子就被抢购一空,可以说“一券难求”。
中国驻瑞典前大使陈明明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中国领导人出访,参加工商界的欢迎宴会并不少见。一般情况下,组织方会提前发出通知,请工商界人士报名。确定有参加名额后,再缴纳一定费用。有的大公司包下来一个桌,一次来十几个人。
“工商界人士都将能参加这种活动当成一种荣誉。这对他们来说,是难得的机会。在席间,能够见到中国领导人,聆听并通过演讲了解中国传递的信息。也会有机会和中方代表团成员和企业家交流。”
为和领导人同桌“挤破头”
在工商界的宴会上,能和领导人同一桌,是一种更高的殊荣。
陈明明表示,谁和领导人在一桌吃饭,除了高级官员,主要考虑工商界的头面人物,根据其在经济界的地位来决定。
据报道,2007年6月10日,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瑞典,应邀出席瑞中工商晚宴。为了能获得与胡锦涛共进晚餐的机会,瑞典社会名流挤破了头。最终,著名的瓦伦堡家族的族长争得了这次机会。
这次活动陈明明并没有赶上。他在瑞典当大使的时候,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2010年访问瑞典,出席了瑞典政府为中瑞企业家举行的盛大欢迎宴会。
据他回忆称,当时参加的瑞典大公司老板有机会和习近平握手。双方简短地交谈后,习近平发表了演讲。当时的主桌是一个长桌,瑞典副首相、相关部门的部长、主要的商界领袖就座。当时吉利公司刚刚收购了沃尔沃,在那次午宴上,这成了中瑞工商界交谈的一个重要话题。
中国前驻比利时大使张援远曾经多次参加类似的活动。他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主桌是比较重要的,往往是一个大长桌子,比如商会负责人、中方部长以上的随员、往访国的大使等人,常会坐在主桌。
领导人讲话透露商机引关注
据张援远观察,中国领导人出访单独参加工商界的活动,至少有20年的历史了。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吸引世界的关注,中国的重要领导人每次出访,当地的工商界都非常关注,会主动组织这样的活动,邀请领导人演讲,或者回答问题。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中国领导人参加工商界宴会的时候,经常会发表演讲。比如,2013年5月27日,李克强访问德国时,在柏林出席中德工商界午宴并发表题为《创造中德合作新辉煌》的演讲。
张援远表示,这种宴会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舞台,使中国领导人有一个面向往访国的经贸界甚至更广泛的群体,做中国最新的经济形势的描述和经济前景的展望。这中间有很多信息,包括企业家最关心的商机。他说:“聆听中国领导人演讲,往往是工商界欢迎宴会的重头戏。”
新京报记者 储信艳
■ 相关
中国游客赴英签证24小时可拿
从8月起实行;从今年秋季起,允许中国人使用同一签证前往英国和爱尔兰
据新华社电 从8月起,英方将为中国游客正式开启一项快捷签证服务,中国游客的签证申请可在24小时内完成审批。从今年秋季起,允许中国人使用同一签证前往英国和爱尔兰。
英国内政大臣特雷莎·梅16日宣布,英方采取措施,让中国游客和商务人士更方便地获得英国签证。
梅16日在讲话中说,“来英国旅游、做买卖的中国人正在猛增”,新措施“将让赴英手续前所未有地简便”。
即将落实的精简手续方案包括,从今年秋季起,允许中国人使用同一签证前往英国和爱尔兰。换句话说,持有爱尔兰签证的中国人将可直接赴英,不必再提交申请,反之亦然;从8月起,英方将为中国游客正式开启一项快捷签证服务,中国游客的签证申请可在24小时内完成审批。
另外,英国正在与欧洲几个国家协调,以期允许中国游客提交一份申请,便可在取得涵盖欧洲26国的申根签证同时也能得到英国签证。
梅在讲话中说,英方以往在精简对华签证手续方面做出的努力已经显示效果,去年赴英中国游客人数增加40%。
赴英签证新举措
1 今年秋季起,允许中国人使用同一签证前往英国和爱尔兰。换句话说,持有爱尔兰签证的中国人将可直接赴英,不必再提交申请,反之亦然。
2 今年8月起,英方将为中国游客正式开启一项快捷签证服务,中国游客的签证申请可在24小时内完成审批。
3 英国正在与欧洲几个国家协调,以期允许中国游客提交一份申请,便可在取得涵盖欧洲26国的申根签证同时也能得到英国签证。
[新京报]
英国记者“刁钻”提问 李克强总理巧妙答题
高访日记:记者“刁钻”提问,中国总理巧妙答题
6月17日下午,伦敦阳光明媚,一改前日的凉意。
在颇有古典特色的英国外交部大楼内,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英国首相共同见证了两国间一系列合作文件的签署。
随后,两位领导人步入位于2层的洛加诺厅,共同会见早已等候在此的大批中外记者。
面对英国记者“坦率到刁钻”的提问,李克强一一回应,让外界感受到了来自东方、来自中国的自信、坦诚、智慧和幽默。
BBC记者“挑刺”谈人权,中国总理轻松应对
在中英关系中,人权问题一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虽然过去半年多以来,中英关系已经走出英方执意会见达赖所造成的波澜,而且两国间经贸、投资、人文等领域合作也如火如荼,但是英国仍有一些政客为了迎合部分媒体和选民,时不时又回到过去的老思维,想着要在人权问题上给中国“上上课”。
就在李克强到访当天,英国副首相克莱格还抛出了所谓“中国存在大量人权问题”的言论。
记者会上,两国领导人发表完简短的开场白后,卡梅伦首先挑选了一名英国BBC的女记者提问。
这位女记者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她首先抛出了克莱格的言论,然后单刀直入,问中国在人权领域可以向英国学习什么。
面对这样一个略显“刁钻”的问题,李克强回忆起他2011年年初作为副总理应克莱格邀请访英时的情景。
当时,克莱格曾拿出一份英国报纸给他看,在同一个版面上,既有欢迎李克强访英的报道,也有批评克莱格的报道。
李克强说,这就是所谓的“平衡”或“妥协”吧,在英国,一个问题不只会有一种声音,“我没有这样的期待”。
接着,他话锋一转又说道,“中国宪法明确说中国尊重和保护人权。为了尊重和保护人权,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特别是首先保证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30多年来让6亿人摆脱贫困。”
他还说,人权内涵丰富,一个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或者不同国家拥有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对人权认识不同。
“正因如此,我们和英国有人权对话的机制。”
他强调,中英两国已在包括人权在内的诸多领域相互借鉴,中英只要相互尊重、平等合作,可以相互借鉴的内容就会越来越多。
为了尊重人权、尊重女性,请让女记者提问
在回答完英国BBC女记者关于人权问题的提问后,轮到李克强点记者提问。
他笑着说,既然卡梅伦首相点了女记者,为了表示对人权的尊重和对女性的尊重,我也点一名女记者提问吧。
一句话,不仅与前面谈到的人权问题遥相呼应,也为现场增添了一份轻松的气氛。
为中国大使“解围”
在李克强到访前,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在当地举行记者会说,3年前他到英国时,提到中国与欧洲国家的关系,顺序是英、法、德,但3年过去了,中德、中法关系发展迅速,现在提到中国与欧洲国家关系,顺序则变成了德、法、英。
刘晓明此话被英国媒体广泛报道,触动了不少英国人的敏感神经。
李克强借着当天记者会的机会,也为刘晓明的话“解围”。他说,作为驻英大使,刘晓明希望英中关系走在欧洲国家的前列,我完全理解。
“我当中国地方的省长时,也希望本省的发展比其他省好,地位比其他省高。我希望中英关系走在中国与欧洲国家关系的前列,成为火车头。”
他笑着说,“大家要理解中国驻英大使的焦急。”
中国总理,您怎么看待“离开”
当前,英国媒体一直关注着两个与“离开”有关的话题:一是苏格兰正在酝酿就是否从英国独立出去举行全民公决,另一个则是英国一些人正在讨论英国是否要从欧盟中退出。
这本来是一个相当“内政”的话题,但在当天的记者会上,英国天空电视台的记者仍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李克强。
在公开的外交场合讨论他国内政议题,本来是一大忌讳。
只听李克强答道,中国历来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支持一个强大繁荣的欧盟,这有利于世界的多极化。我们也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繁荣、统一的英国,在促进世界增长和发展方面走在前列,在维护地区稳定和平方面发挥更多重要作用。
“我们尊重英国人民的选择。”
短短一段话,既表明了中国的原则立场,又不失外交礼仪。让天空电视台记者看似“刁钻”的提问,也得到了很好的回答。
随后,李克强还开玩笑说,这个问题涉及到英国内政,如果卡梅伦首相愿意,要不请他再来回答一下?
对于这样一个敏感的问题,卡梅伦自然是笑着连连摆手,不愿作答。
一场内容丰富的记者会结束了。正如李克强在《泰晤士报》上撰文时所言,通过此访,将向英国展示一个真正的中国。相信通过这场记者会,英国政府官员、媒体和民众,都能看到一个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中国形象。 (明金维)
[中新网-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