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4-06-21
领导一拍大脑袋 2.7亿建成3亿拆
云南斥巨资建“文化长廊” 仅使用3年斥资2.7亿元的“文化长廊”,为何如此短命?“主要是政策调整。”河口县新闻发言人称。在2013年,河口县政府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文化长廊”将被改造为城市公共空间和平台。
项目曾遭多名当地官员反对
云南省河口县有一个名为“中国—东盟河口国际旅游文化景观长廊”(以下简称“文化长廊”)的项目,这个2011年2月完工的项目被当地誉为“边境明珠”,总投资额为2.7亿元。但在3年之后的2014年5月23日,该项目却开始动工拆迁,拆迁补偿费用保守估计要3亿元左右,高于它的建设费用。
按照河口县官方的回应,这个坐落在中越边境红河河堤上,被设计为商业、文化、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建筑景观带,因“沿河商铺严重影响了景观,成为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
当地知情人士透露,因涉及国境界河,项目曾遭多名当地官员反对,但它“经过政府特批”排难而上,建成后又很快决定拆除。
“当地主要领导”力主
河口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最繁华的县城。这个边陲小城,与越南老街省隔红河相望,是国家一级口岸。从地势上看,河口县几乎被山峰和红河包围。“想拓展新城区,就得劈山。”河口官员如是说。
2010年年初,一份名为“中国—东盟河口国际旅游文化景观长廊”的商业项目,被写入红河发改委一号备案中。它的项目用地,正好位于中方界河的河堤上。
和其他开发项目相比,这个由河口山水房地产公司负责运作的项目,显得有些特殊,“政府特批”的字样反复出现在该公司的营销文案和河口当地的宣传报道里。
在当年的官方语境中,“文化长廊”的主要作用是扩充城市空间,靓化河岸。“经多方征询意见和论证后启动。”但据当地官方一名知情人士透露,事实上“文化长廊”项目刚一提出,便遭到多名当地官员的反对。“主要是担心会不会引起国际纠纷。”知情人士回忆。
尽管有反对声,在知情人士所言的“当地主要领导”力主下,项目有条不紊地进行了报备、审批。资料显示,该项目的土地使用类型为挂牌出让。2009年11月开建的“文化长廊”工程,历时1年零4个月竣工,总长度为1053米,总用地面积16678.7平方米,共有商业用房150套,总投资额为2.7亿元。
被冠以“边境明珠”等多个头衔
一名当地官员告诉记者,在项目规划的过程中,确有协调越南方面的举动。
“报备、审批方面有些瑕疵。有些程序是在建设的过程中逐步补办的。”这名官员称。
这里有大约40家餐饮店,10余家酒吧,15家商贸公司、旅行社和大量的家具店。按照欧式风格打造的这些商铺,全部是两层设计,安全使用年限为40年。从边检口岸向河口县政府方向的滨河路上,夹着少量的纳凉场所和文化广场,150间商铺一字排开。
在建成后,这个被设计为“商业、文化、旅游观光的一体建筑景观带”,曾由当地媒体不吝美誉地反复宣传,甚至被冠以“边境明珠”等多个头衔。
2013年,拆迁已成定调
2014年5月23日,几套拆迁设备在川流不息的滨河路上开进。它们的目标是位于“文化长廊”中段的15家商铺。
这15家商铺的主人,是首批与政府达成拆迁意向的业主。据当地另一名知情人士的陈述,这些业主中不乏政府工作人员或其家属。
斥资2.7亿元的“文化长廊”,为何如此短命?“主要是政策调整。”河口县新闻发言人称。事实上,根据官方资料显示,早在2013年,“文化长廊”的拆迁已成定调。河口县政府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有关“将河口建成国际化滨江城市”的要求,制定了《河口县开展口岸国门形象提升工程的实施方案》。“文化长廊”的改造提升工程,成为《方案》中的重点项目。官方称,“本着还河于民、还景于民”的理念,“文化长廊”将被改造为城市公共空间和平台。
他们认为,“文化长廊”内的沿河商铺严重影响了景观,铺设过密对环境卫生的影响及绿化布局的散乱等问题,成为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
这与规划之初关于文化长廊“商业、文化、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建筑景观带”的描述大相径庭。
“没想到新要求如此快”
但在规划部门看来,“短命工程”的焦点在于,县里对城市规划不够前瞻。
“我们没有想到,上面(对城市规划)的新要求会如此之快。”河口县规划局一名领导称。
事实上,从商业上来看,“文化长廊”的预期效果也并不如意。官方认为,三分之一的房源掌握在开发商股东手中。“现在商铺有价无市,不排除有炒作的嫌疑。”河口县规划部门管理人员称。
但目前来看,达成拆迁意向的业主仅占十分之一。更多的业主不满政府的补偿方案。
“但最终的拆迁补偿标准,要经过听证会才能确定下来。”河口县政府回应。
按照计划,“文化长廊”的拆迁工作大约需要一年。
现在,官方给出的拆迁和补偿费用预算大约为3亿元,除开省、州两级拨款外,河口县大约要承担2亿元的负担。这笔费用,比河口县2013年地方财政总收入还要多2000万元。 据《东方早报》
[中新网-郑州晚报]
相关报道
陕西府谷又一煤老板骗贷崩盘 涉及金额7至8亿
新浪财经讯 6月20日下午消息,民间借贷崩盘继续发酵。新浪财经今日获悉,陕西府谷县一煤矿老板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额7-8亿,债权人上百人。这是继府谷宏昌鑫煤化实业集团公司骗贷案之后年内该县爆出的第二起影响较大的民间骗贷案。
据一名爆料人告诉新浪财经,这名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煤老板名字叫贺梁,手里有2个煤矿。大概从2012年起不断通过高额利息吸引民间资金,但去年随着煤炭价格下跌就出现了资金问题,眼看还不了债就跑路了,随后债权人报案又被警方抓回。
但目前这项民间借贷案件却陷入僵局,“这个企业账上有钱,但是因为在当地有一定势力,就是拖着不还钱。”上述爆料人称。
目前,上百名的债权人出借资金多则上千万,少则几万,自河梁跑路后都没有被按时还本付息,他们正在集合力量,准备到政府门口静坐或上访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近年来府谷已出现若干起类似的民间借贷崩盘的案件, 涉及金额不等。影响较大的包括年初媒体报道的宏昌鑫煤化,同样是涉及上百个债权人,而金额则高达21亿。
府谷地处内蒙古、陕西、山西三省区交界处,煤炭资源丰富,当地三分之二以上的GDP依靠煤炭产业。在煤价行情好的时候,有人就纷纷集资买煤矿。但是从2012年开始煤价连年下跌,煤矿经营从暴利急转直下变成了亏损。当年30亿元高位接手煤矿的老板,如今作价10亿元出手都没人要。而府谷的民间借贷盛行,通过熟人亲友,资金大部分被投入到煤矿里,在行业不景气和银行“抽贷”下,民间资金骤然紧绷、坍塌。
今年春节后,府谷县政府成立了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目前已有7个借贷人被政府强制要求还款。(新浪财经 孙洁琳 发自北京)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