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4-08-05
巴人论评:坚强沉着赈救天灾 持续有序解除危难 再造鲁甸美丽幸福的明天!
鲁甸地震又一次让我们流血吞泪。逝者已千古,生者堪痛伤!天灾未能避免,我们更当坚强不屈!更当沉着应对!我们绝不会就此倒下!
是的,灾难总是给予我们异常痛苦,但也教给我们生存的智慧和勇气!教会我们团结一心、勇往直前!教会我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有力量战胜一切艰难困苦!正如风雨总会过去!
任何艰危苦难吓不倒中华民族!吓不倒中国人民!阻止不了中国改革开放进步前行!
团结赈灾,共同面对!国家行动,全民支持!凭我们百折不挠的意志,用我们艰辛付出的汗水,以我们血浓于水的精神,再造鲁甸美丽幸福的明天!
向赈灾救灾的仁人志士致敬!
————巴人 2014.08.06
云南省鲁甸地震遇难人数增至589人
新华网昆明8月6日电(记者侯文坤)记者6日从云南省民政厅获悉,据民政部门统计,截至6日10时30分,地震造成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永善县和曲靖市会泽县108.84万人受灾,589人死亡(其中:鲁甸县504人、巧家县72人、昭阳区1人、会泽县12人)、9人失踪(巧家县9人),2401人受伤,22.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58万户8.09万间房屋倒塌,4.06万户12.91万间严重损坏,15.12万户46.61万间一般损坏。
[新浪网-中新网]
李克强:科学有效有序有力开展抗震救灾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在部署完灾区救灾各项工作后,李克强离开鲁甸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由云南省统一指挥,各部门和有关方面大力支持。这是芦山地震以来总理秉持的救灾新理念:救灾现场实行统一指挥和调度,加强中央和地方救灾力量协调配合,保证救灾科学、有效、有序、有力。
[新华网]
云南鲁甸地震第二天:救援见证中国速度与力量
中新社鲁甸8月5日电 (记者 王林 史广林)8月5日下午,距离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已过去48小时。远在上海的心理医生“静观天下”通过微信朋友圈发起呼吁,召集心理医生前往云南为灾区民众开展心理辅导。
这一切,在2000年以前是无法想象的。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系该省14年来最大的地震。不期而至的灾情几乎在发生同一时间就通过各种渠道向外界传播,快速传递的信息让全世界将目光聚焦云南鲁甸。
开辟陆空立体救援通道
灾情就是动员令,地震发生后来自全国的救援迅速展开。公安、消防、解放军、武警、医务人员、志愿者……上万人当日即奔赴地震灾区。深处乌蒙山腹地的昭通鲁甸,素有“咽喉西蜀”之称,道路条件甚至比“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更为艰难。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建设,当地四通八达的公路成为快速抵达灾区的关键。然而,余震不断、暴雨不止、泥石流倾泻,前往重灾区的多条道路中断,救援队伍被阻在中断的道路面前。为了加快速度,东方航空加开救灾航班加速向灾区投送救援力量、祥鹏航空开辟空中救援通道为灾区运送救灾物资;昆明铁路局、成都铁路局救灾专列不断驶入昭通火车站;成都军区陆航团的直升机4日降落在地震震中龙头山镇……一个立体救援通道正在鲁甸地震灾区形成。
实施多元救援效率高
截止5日下午,解放军、武警部队已派出官兵7900余人、民兵预备役1900余人、车辆机械860余台、直升机10架进入鲁甸灾区救援,共搜救群众280余人,转运救治伤员660余人,搬运遇难者遗体182具,转移安置群众9580余人,搭建帐篷600余顶,运送物资800多吨,清理废墟200多吨,抢通道路30余公里。
道路不通,1300多名交通保障人员迅即投入抢修保通,救援人员通过肩扛手抬徒步进入重灾区。5日下午17时,鲁甸县城通往镇中龙头山镇的公路抢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纷纷调运应急通信物资赶往灾区,并从各地调应急通信车保证灾区救援通讯工作;电力中断,电力部门携带发电机、高杆灯连夜徒步赶赴震中,安排周边县区供电公司做好医院保供电工作。
从云南省内和周边四川、贵州等地赶来的医疗救援队伍共救治伤病员1195人,已转移红石岩电站堰塞湖影响区域群众690户3316人。在保障抗震救灾通讯顺畅的前提下,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开通免费寻亲服务和报平安热线,目前已提供了600余人次灾区群众免费寻亲服务。
全媒体聚焦灾区传递中国力量
除了受灾民众和救援人员,在灾区最多的恐怕就是来自各地媒体记者。几乎在每一个受灾点,在每一个救助站都可以看到忙碌的记者们,照相机、摄像机、笔记本、录音笔、海事卫星电话、直播车全体上阵,一条条采自灾区一线的信息向外传递。电视直播、电台连线、报纸头条、网络专题、新闻客户端、新媒体推送……鲁甸地震灾区通过全媒体快速向外传递。
网络、通讯拉近了震区与世界的距离。众多网友在网络上呼吁为救援车辆让行的同时,捐资、赠物、献血……社会各界的爱心涌向震区。救援进入第二天,网友的呼吁变成了“由于灾民不断抬出伤员,请所有车辆除120以外,全部禁止通行,请大家给生命让行!让伤员得到救治!”
每一次灾难面前,全国人民都形成了抗击灾难的合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支支肩负不同使命的队伍驰援,表现出顽强的战斗力;党和政府卓越的组织力将全社会力量凝聚起来,这就是“中国力量”!(完)
[中新网]
直击:震后48小时,那些挺立灾区的脊梁
新华网北京8月5日电 410个鲜活生命被吞噬,1.2万间房屋瞬间倒塌,交通、电力、通讯全面中断……8月3日16时30分,6.5级地震将云南鲁甸撕裂出一道大伤口。
灾民徒手自救、救援人员不吃不喝地抢跑、医务人员夜以继日地抢救……在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面前,每个人都努力挺起自己的脊梁,撑起废墟上的希望;每个人的暖流汇在一起,世界就没有寒冷。
他们坚强地“刨”出生命 从废墟里走出来
爷爷刘永平在震后冲回已成废墟的家中,蹲下就用双手刨土,很快鲜血从手指上流了出来,10多分钟后,一个小脑袋从泥土中冒了出来,“第一个刨出来的就是我的小孙女,孩子居然还活着!”
“当时什么工具都没有,四五个人用手把倒下的土墙搬开,然后用双手使劲刨。”秦绍武和亲戚一起刨出3个小孩,又徒步跋涉6个小时将孩子们送到救治点。
93岁的马才珍老人腰部受伤,她独自从废墟中爬了出来;11岁的小女孩宴艳,手骨折、腿受伤,她不但爬出来,而且步行10公里寻找救援队伍……
“不要害怕。”两名怀孕7个月的孕妇被埋废墟下时手牵手,相互鼓励,坚持3个小时后获救,母子平安。
他们奋力地“托举”生命 在废墟中点亮希望
一早背着给养物资步行9公里,马不停蹄保障几百人,手握厨勺却粒米未进,炊事员安德华最终又累又饿晕倒在龙头山镇骡马口热食供应点。
“背也要把受伤群众背出大山!”武警交通三支队二大队21名官兵冒着生死危险,手脚并用地挺进“死亡谷”——鲁甸县火德红乡王家村,经过7小时的鏖战,终于把32名重伤员和200多名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当把87岁的陈阿婆送上救护车后,工程师李清疲惫瘫软在地上。
鲁甸县人民医院内,连日通宵灯火通明,全院400多职工基本都到岗,医生护士们眼睛充满着血丝,奔跑在伤员身边。
身着红色、写有“中国救援”字样衣服的国家救援队,经过6个小时的不懈奋战,于5日12时45分在龙头山镇龙泉村废墟中挖出一名10岁小男孩;云南公安消防总队特勤支队战士用手刨出一名5岁男童……
云南电网紧急组织了53人,每人一个背篓徒步35公里,背运低压供电套装等应急物资赶赴灾区参与保供电工作。目前昭通市76.5%停电用户已恢复供电,震中地区龙头山镇74.8%停电用户已恢复供电。
背负、肩扛、手抱……抢救生命、运送物资,身着红色、桔色、迷彩服、白色衣服的各类救援人员,匆忙的身影交织出一道生命的彩虹。
他们“援在第一刻”温暖生命 世界没有寒冷
“灾区伤员是‘熊猫血’,急需手术用血。”一条紧急呼救的消息传开,一些不知名的志愿者纷纷伸出手,很快就备好了5.5个单位用血,1100毫升。
5日,花椒和酸菜做成的酸菜汤,加上南瓜汤和稀饭,这就是300多村民的早餐。震后第二天,青山社村民就自发在大路边支起锅和灶,集体吃起“大锅饭”。大家拿出从废墟中扒出来的南瓜和玉米,一起共渡难关。尽管供应紧张,翠屏村的“大锅饭”不仅面向村民,也不拒绝有需求的路人。
“那辆车上可以领盒饭,快啊!”在距离震中龙头山镇3公里的加油站,正当村民在到处寻找水和食物时,人群中有人大叫了一句。鲁甸县城一家餐馆用一辆皮卡车拉着两箱盒饭正在发放给村民。
中央财政紧急下拨云南应急救灾综合补助资金6亿元,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分别向灾区捐款出1000万元。
截至5日上午,中国红十字会系统共收到捐赠款物价值3835余万元。
爱德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壹基金3家公益机构与淘宝网联合,在淘宝网上线爱心募捐平台“救在第一刻”。截至5日12时,已有超过68万人次通过阿里巴巴各平台(淘宝爱心募捐、支付宝、支付宝钱包)向灾区捐款,善款总额超1340万元。
“我要带你去远方,去看日出和霞光;我要带你去远方,追逐青春和梦想;我要带你去远方,追逐幸福和希望。”词作者天明不仅以个人名义捐款5万元,还将自己的最新歌曲《我要带你去远方》献给云南鲁甸地震中逝去的人们。
[新华网]
中国式“大救援”挽救更多生命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记者 姚远 马晓澄 易凌)对于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长张勇而言,直升机螺旋桨的轰鸣声与手机里微信微博的提示音,都如同地震灾区顽强的心跳声。
张勇和这个志愿者团队的100多名队员正在云南地震灾区展开搜救,令他吃惊的是,进入灾区后,不断有灾民通过微博和微信向他们发出求救信息。
“在地震重灾区,信号太差打不了电话,但我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保持联络,一些灾民告诉我们当地的灾情和需求,我们则会教授他们一些紧急处置的措施。昨天,我们还通过微信联系上了困在高速公路上的200多人。”他说。
8月3日16时34分,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目前已造成589人死亡。
鲁甸地震刚刚发生,国家就启动了应急反应机制。地震40分钟后,震中的400余名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已就地展开救援,成都军区、云南省军区更多的部队也立即出发赶来。5日凌晨,来自全国多地的近万名官兵已抵达重灾区。
3日晚,习近平对云南地震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全力投入抗震救灾。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抵达震中,现场指挥部署抗震工作。
同时,从中央到地方,从交通运输到气象、从民政到医疗,在统一指挥下,各部门迅速反应起来。民政部和云南省民政厅已向灾区调拨帐篷合计6万多顶、棉被近4万床;电信部门努力保障通讯畅通,电力部门抢修供电设施,铁道、民航部门保障救灾物资人员运输……
在震中龙头山镇翠屏村,记者看到,官兵不仅投入挖掘救人、运送伤员的工作,还帮助发放食物、为无家可归的村民平整土地搭建帐篷。
在各方努力下,救援力量已救出200余人、转移伤员近500人、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万余人。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宏伟表示,中国的应急体系在资源调配上十分高效。“我们的优势在于灾害发生时能够集中精力办大事,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全国资源。”
王宏伟说,这一体系近年来得到不断优化和改善,最大变化在于更加强调地方政府的责任,而此次云南地震也展现出科学有序的救援手段,政府的信息发布也更及时透明。
但王宏伟也认为,就社会动员而言,中国“政府动员社会”的模式缺乏对基层自救和互救的重视,救灾资源往往流向上级政府,而基层乡村则常常缺乏最基本的应急装备。
如今,许多民间团体正试图填补这方面的缺口,它们希望凭借对灾民需求的了解和更多样的救援方式为政府提供协助。
郝南是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他说:“我们这些民间组织的目标就是协助配合政府,关注政府顾及不到的一些方面。”他们通过网络搜集灾区信息,包括各地灾民的需求,核实后通过微信、QQ等形式发送给救援人员,从而引导宝贵的救灾物资和人力到达最需要的地方。
另一社会组织中国水安全计划,正在网上募集资金以采购净水设备。项目负责人陈丽莎说,他们将在黄金救援期过后进驻灾区,为灾民提供洁净水源。而他们选择的一些净水设备,如不需电力支撑的“救命水桶”,则是首次引入国内的灾难救援。
据了解,除了活跃在后方的民间组织,目前还有超过70个民间组织已抵达灾区,正参与搜救和协助物资的发放。
中国社会救援力量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表现曾令世界瞩目。当时,众多志愿者在网络号召下,自发前往灾区支援救援。
事实上,社会救援组织的壮大得益于不断提升的公共意识。人们期望,中国式大救援机制,不仅在灾难中能挽救更多生命,还将更多在日常发挥其示范和延伸效应。(参与采写:曹凯、戴盈、李琳海)
[新华网]
90公斤炸药爆破疏通堰塞湖水 专家:比汶川还复杂
抢险人员炸开水电站的出水口,以减缓水流速度,为处理堰塞湖腾出时间 横跨牛栏江,连接巧家县与昭通市的一座大桥,被堰体冲垮,昭巧线至今断路牛栏江原河道堰塞湖水电站入水口大坝已经被水淹没 制图/潘璠
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将牛栏江拦腰截住的红石岩段堰塞湖,如一颗不定时炸弹,时刻牵动着抢险救援人员的神经。此前有媒体报道,截至4日,湖面持续以每小时1米左右的速度上升。照当时状态,预计70个小时左右可达到坝顶。昨天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深入该区域后独家获悉,这个被所有在场抢险人员称为“比唐家山更复杂的”红石岩堰塞湖,风险已经降低。目前,疏通方案已经基本确定。
断路阻挡救灾人员
沿包谷垴乡盘山公路出发,一路颠簸至新坪村,一条坑洼土路出现在车前。该路长约10公里,宽三四米左右,其中靠近山上的近5公里,有多段被巨石或红土堵路。该路一侧为山体,另一侧则是刚刚形成的堰塞湖,位于鲁甸、巧家、会泽三县之间。
此处的牛栏江右侧峭壁如刀削过一般。救援人员称,那是鲁甸县火德红乡所在位置,属于受灾最为严重的地段,其次便是湖右岸的红岩村。
武警水电第七支队三中队指导员李健介绍,这条路是包谷垴乡通往重灾区红岩村的唯一村路,也是疏通堰塞湖的要害。但由于断路,前两天运送物资的车辆及疏通堰塞湖的大型机械均无法进入。被困灾民等不到大批物资,而救援抢险人员则眼看堰塞湖水位上涨,只能在原地干着急。
此前,据昭通水文分局工作组测量,牛栏江红石岩段堰塞湖渠顶高1216米,堰塞体高度116米,湖面水位距离堰体顶部58米。据会泽县水务指挥和情况分析中心监测分析,截至4日晚5时,堰塞湖湖面持续以每小时1米左右速度上升。按照当时的状态,预计70个小时左右可达到坝顶。会泽县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如果情况失控,下游7座发电站及沿岸村民都将受到威胁。
90公斤炸药爆破开路
“比汶川地震还要复杂。”李健所在的武警水电部队,曾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成功解除唐家山堰塞湖危机,对此类灾情处理有着丰富经验。但面临这次的巨石断路,他们坦言,太头疼了,交通实在是个大问题。
巧家县交通局容局长介绍,这条路难就难在全是大块岩石铺路,一旦被破坏,难以清理。
“全是峭壁,大型机械进不来,怎么清除堰体?怎么挖槽疏通?”一名在地震当晚就进入该地区的先遣战士告诉北青报记者,有的拦路石,比人还高,只能爆破。
水位还在上涨。在堰塞湖半山腰,地震当晚还能看到的受损小村庄,到前晚已经完全没入湖中,像从未存在过一样。
昨天早上,情况出现了转机。据悉,经过协调,水利、武警、交通等前线各相关部门制定了初步应对方案。
天一亮,武警水电、武警交通两支部队的抢险人员已经在开路。其中,武警水电部队携带90多公斤的乳化炸药及雷管,以备爆破之用。翻斗机、挖掘机在前,爆破分队在后,于碎石与红壤间一点点推进。
上午9时许,测绘直升机在堰塞湖上空盘旋,获取相关数据。下午,又有两架直升机飞临,据称,云南省省委书记、省长乘坐飞机视察堰塞湖险情。
堰塞湖疏通方案确定
昨天下午1时许,堰塞湖下游的红石岩水电站响起闷雷般的爆炸声,浑黄的水面腾起白烟,伴随滚石坠江。抢险人员介绍,这是在炸开水电站的出水口,为既定方案的一部分。此时,水电站的入水口已经被水淹没。多一个出口,可以减缓水流速度,为处理堰塞湖腾出了时间。
现场数据显示,截至昨日下午4时,湖面高度相比前一天,仅微涨8厘米。昨日,预报中的雷雨并未“较真”,只是匆匆打了过场,便被烈日取代。救援人员称,这对该数据的形成也有所帮助,如果遇到暴雨,水位上涨容易造成险情。
至昨晚9时,共有5次爆炸声在山间响起,其中水电站位置两次,村路上3次。武警水电总队付光筠副总队长告诉北青报记者,因为机械难以突进,他们采取了爆破方式。
然而炸碎巨石堆后,有的路段几乎全无踪影,路人仅能侧身贴着山体经过,脚下便是几百米高的峭壁。因此,部队也在考虑在土路边沿的岩石上打入钢筋,加装钢板桥梁,以便大型机械通过。
付队长称,他们初步制定了三套方案,最理想的便是待该路段抢通后,大型机械设备能顺坡下到湖底区域,在清理出300多万方碎石堰体后,在堰塞湖下方挖开一个宽约50到80米的水槽,进行疏通。其他方案还有架桥、另辟道路。
另辟道路也颇有难度。据悉,此前,横跨牛栏江,连接巧家县与昭通市的一座大桥,被堰体冲垮,昭巧线至今断路。
昨晚,武警水电相关负责人称,方案已经基本敲定为第一种,预计今天凌晨道路能够抢通。他们将尽快解除堰塞湖危机。(特派记者 孙静 自云南报道)
[中新网-北京青年报]
军机LH92748的救援之旅
过去两天飞行密度或超汶川救灾;目前十余架飞机从事伤员、食品运输
米171在空中转向了,在灰蒙蒙的天空中划出一道“L”形航迹。在这架隶属于成都军区陆航部队,编号为LH92748的直升机从林立的高压线塔和残缺的楼房飞速掠过。
机舱端坐着四五名机组人员。驾驶室内,机械师安正义中校不时盯着发动机转速表上乳白色的指针,他要提防发动机功率过大导致空中停车。
龙头山镇临时着陆场的情况并不理想,对直升机而言这里的山沟过于狭长,周边的废墟过多。
“这些对飞机降落都是很大的威胁。”LH92748主驾驶,中校时金盛说,“我们一定要降下去,飞机上载着供给灾民的食物。”
LH92748,是参与灾后救援的十余架飞机之一。
空中“诺亚方舟”
LH92748的机型为米171改,它是中国陆航部队针对高原条件在米171基础上重新设计的直升机,它的马力更强劲,拥有更出色的悬停能力和宽大的椭圆形机舱。机组成员说,这种飞机非常适用于震后搜救。
地震后,LH92748像一只往返于蜂巢的蜜蜂,来回穿行在基地和重灾区之间。
8月5日,LH92748又从云南昭通机场起飞,约半小时后抵达灾情最严重的地区上空,它先运输伤员,随后空投救灾物资。
地震发生后,由于一些灾区的道路损毁严重,车辆难以进入,救援人员决定启用直升机进行救援。专家们说,对急需救治的重伤员和因交通受阻而食品短缺的灾民,直升机无疑是他们的“诺亚方舟”。
据成都军区陆航部队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直升机已为灾区送去了505件水、1400件面、69顶帐篷,从灾区运出了74位危重伤员。
LH92748一位机组成员说,对重伤员来说,米171几乎是一座小型病房。
昨日是震后搜救第2天,救援人员说,他们准备继续加大飞机起降密度,这样可以帮助更多的受灾人员。
险情常不期而至
然而,即便有成熟的装备和熟练的机组成员,在灾区飞行也是一件危险的事。
执行飞行任务时,机舱外是垮塌的山体和断裂的桥梁,还有大朵乌黑的云团。
在时金盛看来,上述景象都有危险,比如狭长的山体会带来不稳定的气流。
机械师安正义说,不稳定的气流会让飞机瞬间下降或上升十几米。此时,机舱内的人会被死死压在座位上。
大片的云团更危险,尽管地面指挥人员会向飞机通告航行区域的天气情况,但不期而遇的大片云团,还是会让飞行员措手不及。“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规避。”LH92748上的副驾驶说:“好几次我们都看见了窗外云团里的闪电。”
为了确保飞行安全,时金盛说,两名驾驶员会相互提醒以应对突发情况。
尽管机组成员采取了一切措施防范危险,但险情还会不期而至。
昨日下午,拥有3000飞行小时的安正义就经历了一次险情。
当时,飞机正执行对光明村的物资空投任务,为避免扔下去的食品受损,飞机悬停在二十几米左右的高度并缓慢下降,此时安正义眼睛的余光捕捉到了发动机警告灯的瞬间闪亮,他立即提醒驾驶员修正飞机姿势,避免了飞机在空中失速的可能。“也就是一瞬间的事”,安说。
有些降落场有建筑物残骸,有些有高压电线塔,甚至有些降落场上空高压线密集得像蜘蛛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一次降落机会”,副驾驶说。
飞行员的仪式
5日黄昏,执行完飞行任务的LH92748静静地趴在停机坪上。机械师安正义看着遍布机舱的上百个开关,“我闭着眼睛也能按操作手册上的流程,依次打开这些开关”,只要发动机一响,他就能知道这架由几万个零件构成的铁家伙有没有问题。
从早上6点30分到晚上7点,LH92748始终在执行飞行任务,这已超出了飞行员的安全飞行时间。
“在平时,类似目前这样复杂的飞行条件,我们只要求飞行员飞五个小时”,时金盛说,可现在大家要飞到七八个小时,甚至更多。
如今,在执行繁重的飞行任务时,飞行员只能靠白水和“饼子”充饥。长期超负荷飞行,噪音还会对驾驶员的听力产生破坏。一位驾驶员对新京报记者说,“现在你的听力一定比我好。”
他的话引来了周边飞行员的笑声,双脚踏上地面时,就是这些军人们的休息时间。
此次灾区的气候条件相比汶川时要好得多。机组人员说,在过去的两天里,他们飞行的密度因此比汶川那次要大得多。
晚霞渐渐笼罩停机坪上空,地勤人员开始给飞机的螺旋桨套上军绿色的保护套,另一些人则打开发动机弓着身子检查零部件。
天色渐黑,LH92748号周边更多的飞机依次降落,一个紧张的搜救日结束。
望着走下飞机的飞行员,一位机务人员说,所有飞行员都知道飞行的危险,他们甚至会用特殊的方式祈祷飞行平安,比如一双具有特殊意义的鞋子,或是飞行前的一个属于自己的仪式。
采写/新京报记者 崔木杨
摄影/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新京报]
战士地震灾区营救群众时失踪
云南省鲁甸县龙头山镇光明村旁的堰塞湖畔,一队边防武警战士仍然在紧张的搜寻中心急如焚。他们心中或许都在默默地念着:谢樵,兄弟你在哪里……
4日下午13时许,年轻的边防武警战士谢樵,为了寻找失踪的救灾群众,在泅渡堰塞湖时被一个巨浪卷进漩涡,至今下落不明。
鲁甸6.5级强烈地震发生后,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迅即成立救援队赶赴灾区,作为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医院的一名普通中士,谢樵被编入救援队。
4日上午,谢樵所在的救援队成为第一支进入重灾区龙头山镇光明村的救援队伍。
从垮塌的民房里救人,在被塌方掩埋的路基上运送伤员……手拉肩扛,在光明村通往山下的道路上,谢樵和他的战友们一起往返近40次。
这是一段充满危险的山路。山体滑坡始终没有间断,短短一个上午,就有四名群众被滑落的山石击中身亡。
搬开不断落下的山石、转运遇难者的遗体、沿途疏散身处困境的群众……在最危险的地方,谢樵和他的战友们始终奔跑着、坚守着。
当天下午13时,已经不间断奋战了一个上午的救援队接到光明村9社刘远玉、刘家华父子的求救。
刘远玉告诉救援队,说他所在的大林村因地震导致的泥石流,村子受灾,很多人都失去了联络,他的妻子张仲巧也没有消息,但是手机始终都有信号。泪流满面的刘远玉恳求救援队的战士们通过横亘在光明村和大林村间的一条河帮他找寻妻子。
人命关天!救援队迅速组织力量按照灾民指示的路线向大林村疾进。
1个小时的急行军,谢樵和战友们终于看到了河对面的大林村。此时此刻,暴雨倾泻而下,不远处的山体滑坡,滚落的巨石、泥沙、大树卷着一辆大巴车在河水中不断聚集,河流形成了一个规模越来越大的堰塞湖,挡住了队员们进入大林村的唯一去路。
战友们至今还记得谢樵当时说的话。
“我们就是来救人的,这点水不算什么,我年轻,身体好,懂水性,我先来!”
谢樵利落地脱掉外衣,跳入浑浊的水中奋力向对岸游去。在距岸边仅5米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一轮余震袭来,一块巨石从山上滑落水中,巨石激起巨大的浪花,形成一个深深的漩涡。岸边的战友们还未来得及呼喊,就看到谢樵被一块石头击中,他的两只胳膊在水面挣扎了一阵,猛然消失在了水中。
“谢樵,你在哪?”
暴雨中的堰塞湖畔,到处能听到战友们的呼喊。
寻找谢樵,让救援队每个人心中焦急万分。
救援队组织官兵开展了全力搜救,消防部队和许多救援兄弟部队也开始帮助寻找这名消失在水中的年轻战士。
时间一分一秒在流逝,而谢樵依旧没有音讯。
1990年出生的谢樵,5月12日刚刚度过了自己24岁的生日。在战友们眼中,他是个英俊但又有点腼腆内向的小伙子。
“对我们的玩笑,他很少附和,只是很配合的笑。”边防总队医院宣传干事马静在进入灾区时恰巧和谢樵同乘一辆救护车,“车上他终于答应,要在医院的晚会上边唱边跳一曲《小苹果》。”说到这里,马静的眼里闪烁着泪光。
“星期六又上了一天班,星期天又上山挖了一天药,刚回单位就接到命令去救灾,确实有点累。”这是谢樵跟马静说的最后一句话。
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在灾区的救援仍在进行,医务人员在救治伤员,干部战士在转运物资,但在谢樵消失的堰塞湖畔,始终都有一队他的战友,在千方百计的寻找他,呼喊他。
谢樵,你在哪里?
我们都在找你,我们相信奇迹,我们等你回来……
相关报道:云南边防总队一战士在地震灾区营救群众时失踪
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救援队伍在地震发生后深入村落救援,一战士应呼救请求准备通过堰塞湖寻找受灾群众时,溺水失踪。 据云南公安边防总队介绍,8月3日鲁甸发生6.5级地震后,8月4日0时50分,云南边防总队医院应急医疗救援分队受领医疗救援任务出发。
8月4日上午10时,车辆行进至鲁甸县小寨附近时,因山体滑坡道路垮塌,车辆无法前行,云南边防总队医院中士谢樵随医疗救援队下车徒步向震中龙头山镇行进。途中余震不断,巨石伴随着碎石不断从两侧高山滚落,谢樵和战友们躲避着山上滚下的巨石。
因道路阻断,有大量伤员在光明村无法运出,山体仍在垮塌。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成为第一支深入光明村的救援队伍,谢樵抢救并协助当地群众从垮塌的路基上搬运伤病员,往返出入山体滑坡道路近40次,途中,有几名群众被滑落的山石击中死亡,小谢和战友一起搬开大石,帮助转移尸体,并沿途疏散身处困境的群众30余人。
下午1时,救援队接到光明村9社刘远玉刘家华父子的求救,称其所在的大林村因地震发生泥石流,他们请求救援队到山体滑坡处看看,帮助寻找妻子的下落。
救援队官兵冒着余震、滚石的危险,经过1小时急行军,终于看到了大林村。此刻暴雨如注、山体滑坡,巨石、泥沙、大树卷着一辆大巴车在河水中不断聚集,形成了一个巨大堰塞湖。湖水表明平静,里边却暗涛汹涌,巨石、漩涡、树枝在貌似平静的水面下奔涌前进,在堰塞湖的终端形成巨大的瀑布,挡住了队员进入大林村唯一的去路。
谢樵请缨:“我们就是来帮助别人的,不怕,我年轻,身体好,懂水性,我来!”说着,谢樵利落地脱掉外衣,向对岸游去。距岸边仅5米时,余震袭来,一块巨石从山上滑落水中,巨石激起巨大的浪花,形成深深的漩涡,就只看到谢樵两只胳膊在水中挣扎,但还是未挡住汹涌的激流,渐渐地沉入水中。
随后总队救援队组织全体官兵开展了全力搜救,并积极协调消防及当地相关部门开展搜救,但因余震不断、山体滑坡极较为严重,堰塞湖水位不断上升,截至目前仍未发现谢樵踪迹。(罗宇凡 李怀岩 李萌)
[中新网-新华社]
救灾部队确实吃浑水泡面 我们真的很心疼
看了视频,部队确实吃了浑水泡面,后勤是当地组织的,不是部队做的饭,浑水是自来水,放了消毒药片。部队告诉我们不会让战士吃不干净的水,但他们没有负责给自己做饭,所以从常识上和事实上部队讲的都没错;烧水煮面的当地工作人员也没错,其他单位负责救灾,他们负责保障后勤,浑自来水是他们无法抗拒的客观条件;现场要求战士别多话吃泡面的军官也没错,向受灾群众出让自己的生活物资,面对任何情况不讲条件是他们的传统;现场报道的记者和拍客更加没错,他们报道的是事实,向在前方的中广网记者和拍客道歉;错的是我,我取的标题轻易的否定了一切,部队不会吃浑水面是常识,但吃了浑水面也是事实。
只有在中国,救灾部队才会吃下老百姓给煮的浑水面。
[新浪网]
相关报道
8岁男孩智救弟弟妹妹 “三角空间”捡回三条命
突如其来的地震,让无数条生命悬于一线。逃生、自救、互助、救援,一幕幕场景开始还原、重现。地震第三天,灾区里救援者、生还者、获救者,又一起经历了出生入死的一天。410人,一条条生命在离我们而去,也有一个个奇迹在出现,50个小时,88岁老人获救;8岁孩子,成功地带着弟与妹逃出了死亡魔掌……生命之光,一次次在废墟里点燃……
48小时回家路
不知道父母亲人有没有地方睡觉,有没有热饭可吃,还有没有危险。尽管路上塌方危险巨大,代明梅心中却只有家乡和亲人。
地震发生后,许多从云南鲁甸县外出务工的人们开始返乡之路。
5日上午,鲁甸县艳阳高照,常年在外务工的村民代明梅手提包裹,行色匆匆地走在鲁甸县至龙头山镇的公路上,旁边不时有呼啸而过的鸣笛救护车辆。
26岁的代明梅在昆明一处工地上负责塔吊运作。3日下午,这片工地与往常一样,打桩、切割钢筋,轰鸣声带着工地不时地晃动。3日下午地震时,她与很多工友一样,毫不知情。
“那天下午4点50左右,我想到很长时间没给父亲打电话了,就拨通了他的电话,结果根本打不通。”代明梅说,后来她又给家乡亲戚打电话,结果全部联系不上。“是不是老家出什么大事了,当时心里特别焦急。”在电视新闻中,代明梅知道家乡发生了地震。
无论怎么样,都要回家看看。这是代明梅当时的第一反应。她与一起务工的侄女代成巧当天晚上就赶到昆明汽车站。“当时已经没有回鲁甸的车了。”代成巧说,她们在焦虑中等待着第二天的到来。
让代明梅和代成巧欣慰的是,当天晚上她的父亲代志山通过电话报了平安。“父亲说虽然很多村民房屋倒塌了,但自己及家人没有事。”代明梅说,即使这样,她还是向单位请了一周的假,奔向老家鲁甸县龙头山镇翠屏乡。
4日一整天时间,代明梅与侄女都花在从昆明至鲁甸县城的路上。当天晚上,她们滞留县城。5日早上6时,天刚微微亮,代明梅与代成巧就从县城出发,一路步行,朝着家乡的方向挺进。
她们与在路途上行走的其他返乡村民一道,焦急前行。
“从县城到龙头山镇翠屏,走路要一整天,我们要加快行进。”代明梅说,不知道父母亲人有没有地方睡觉,有没有热饭可吃,还有没有危险。尽管路途山势险峻、塌方危险巨大,但她心中只有家乡和亲人。
“常回家看看,歌都这么唱的,虽然打工是迫不得已,但这个时候更应该做的就是回家,与他们在一起。”代明梅说。 据新华社电
爬出废墟的少年
14岁的林自燚躺在鲁甸县人民医院一层的病房里,头上裹着纱布。
据林自燚自己回忆,地震时,他在屋子里看书,而他的母亲在院子里摘花椒。地震发生后,母子两人逃过了死神,却双双晕倒在求生的路旁,不记得如何到的医院。
“整个屋子猛地晃了起来,我只知道往外跑。”林自燚说。他扔下手中的书,直奔几米远的门口,可就几秒钟时间,跑出门口的他,被房顶掉下的瓦片砸中头部,摔倒在地。“我当时还有意识,立刻就爬了起来”,林自燚回忆,爬起后刚刚迈出几步路,整栋房子就倾倒在地,废墟将他半个身子埋住。
震动停止了,满头鲜血的林自燚爬出了废墟,不远处的母亲,头部也被瓦片砸到,倒在地上。“找到妈妈后,我就没意识了,不记得后面发生了什么。”
林自燚的爸爸告诉京华时报记者,当时他在昆明打工,昨天赶回来后听孩子的母亲说,当时孩子的母亲找来了邻居,背起孩子,一起往县城方向走,寻求救助。
“走了半个小时,孩子的母亲就晕倒在路边。”林自燚的爸爸说,母子俩都晕倒在废墟旁的公路上,两边尽是哭喊声,背着林自燚的邻居不知该如何是好。
救援人员赶到,母子得救了。
母亲受伤较轻,住院治疗一天后,就返回了龙头山镇,操办其他6个亲人的后事。
孩子的外婆、舅舅、舅母、两个表弟和一个表妹全部被埋在废墟下,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妈妈都可以带着伤痛去面对灾难,我也要坚强。”林自燚一脸坚毅。
京华时报记者孟凡泽
“找到妈妈后,我就没意识了,不记得后面发生了什么。”
88岁老妇废墟下的50个小时救援人员让废墟下的老人试着发出声音,“我在这,救我”,老人让在场所有的人激动起来。
生命的奇迹在鲁甸地震中再次发生。昨天18点40分左右,在龙头山镇八宝村萝卜地自然村内,88岁的老妇熊正芬在被埋近50个小时后被成功救出,熊正芬身体状况良好,目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昨天早晨6点左右,萝卜地村的十几名村民哭着来到位于龙头山镇的救援指挥部称,本村有十余名村民依然被埋在废墟之下,还没有救援人员进入过该村进行搜救。接到村民的求助后,经过详细了解情况,成都军区78315部队立刻派出50多名官兵,携带液压剪、千斤顶等专业工具前往救援。
京华时报记者跟随救援队来到萝卜地村,地震过后,该村所有房屋全部倒塌。村民李宪伟告诉救援人员,88岁的母亲熊正芬也在房屋废墟下,已经被埋了40多个小时,“年龄太大了,我担心老娘挺不过这40多个小时”。
李宪伟告诉救援人员,母亲应该是埋在客厅位置。78315部队的张玉虎队长带领救援人员前来,在查看现场情况后,他安排十几名官兵使用千斤顶顶起水泥预制板,随后再进行开掘土方,一点一点接近老人可能被埋的位置。救援人员开展救援时,李宪伟和家人寸步不离,他们期盼着能有奇迹发生。
经过近4个多小时的救援,下午1点18分左右,搜救人员发现废墟中确实还有生命迹象,88岁的熊正芬还活着!有救援人员让老人试着发出声音,“我在这,救我”。熊正芬老人还活着的消息让在场所有人激动起来。
下午3点多,医护人员到场待命。一名搜救人员钻到预制板下,一点一点地来掏土方。下午4点半多,救援人员终于确认了老人的准确位置,并打出了灯光,“老人家,我们来救你了,能看到灯光吗?”熊正芬老人用微弱的声音回答,“能看见”。在成功将预制板破拆后,救援人员挖开了一个洞,将熊正芬老人成功救出。此时,熊正芬老人的意识清醒。医护人员检查后发现,熊正芬老人没有外伤,只是身体太虚弱,急救车立刻将老人运走。
京华时报记者张剑
8岁男孩智救弟弟妹妹
地震时,沈兴阳拉起弟、妹逃向家中楼梯拐角处,在狭窄的三角空间里,3个娃娃捡回了命。
年仅8岁的沈兴阳和弟弟妹妹在家玩,发生地震后,沈兴阳立即拉起堂弟堂妹,逃向家中楼梯的拐角处,在狭窄的三角空间里,3个娃娃捡回了命。
沈兴阳的母亲王跃菊回忆,3个孩子在屋里玩耍时,家中的7个大人正在院子外的花椒地里摘花椒。随着震动,王跃菊的婆婆从花椒树上摔倒了地上,大家才意识到发生地震。“孩子还在屋里啊”大人们叫喊着跑回家,眼前却是一片废墟,尘土飞扬,睁不开双眼。
大人们叫喊着孩子们的名字,钻进了被尘土笼罩的废墟里。“爸爸妈妈赶紧来救我,我手脚都断了”,沈兴阳的哭声像黑夜中的一束亮光,大人们马上在一处瓦砾里发现了孩子。当时的沈兴阳只有半个头露在外面,另外两个孩子不见踪影。“弟弟妹妹都在我旁边,他们还活着”,沈兴阳哭着喊。
随后,7个大人用双手扒开废墟,将石块抬到一旁,见到3个孩子还活着,大人们喜极而泣。“那个地方是个楼梯拐角,正好有两辆摩托车。”王跃菊说,地震时,儿子立即拉着弟弟妹妹往外跑,躲在了这个拐角处,房屋坍塌的石块被摩托车挡住,3个孩子躲在了这个安全的三角空间里。
“不能光等救援队,我们得自救。”王跃菊说,从废墟里扒出孩子们后,大人们立即找来竹制的梯子,用作担架,两个人抬一个孩子,爬了几座山,走了7个小时,最终找到一个救助点得救了。
“还好,孩子机灵”,王跃菊一边给儿子喂饭,一边欣慰地说。此时的小兴阳转过头,挂着伤的脸上却露出得意的笑容,“是学校老师教的”。
京华时报记者孟凡泽
[中新网-新京报]
云南鲁甸200余年清真古寺 经历强震完好无损(图)
图为拖姑清真寺唤醒楼 刘冉阳 摄
附近村民陆续前来拖姑清真寺做礼拜 刘冉阳 摄
中新网鲁甸8月5日电 (王林 和晓莹)鲁甸县城往东10公里的桃源回族乡拖姑村,坐落着拥有234年历史的云南省五大古寺之一——拖姑清真寺。经过鲁甸“8.03”6.5级强震后,它依然完好无损。5日,记者驱车前往该寺一探究竟。
良田环绕,树木成荫。这座由正殿、唤醒楼、无倦堂、后亭等构成的清真古寺丝毫没有破败感。
“老祖先建的,没问题,我们的房子都开裂了,它一点灰也没有掉。”正在清真寺一侧摘花椒的回族老人马应孙告诉记者,鲁甸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地震,寺院的教拜楼曾被震歪过,但另一次地震又把它震归原位。与拖姑寺一墙之隔的马应孙家及其两个哥哥家的房子则在此次地震中受损,墙体多处开裂并部分脱落。
地震发生时,当地村民刚刚过完开斋节,学生放假。寺里教学的老师马关灿也回老家威宁去了。
“威宁离这片很近,地震的时候地动山摇,就像筛子筛东西一样,人都站不稳。”得知鲁甸地震,马关灿心想“完了。”但当他4日赶回拖姑寺时,却发现这座古老的寺庙完好无损,心里的大石头才完全放下。
礼拜时间还没到,马关灿坐在空荡的院子里晒太阳,他向记者介绍,拖姑寺的建筑完全用圆柱和横梁交接而成,卯榫环环相扣。“整个建筑没有用一颗钉子,十分牢靠,而我们现在的房子就没有这么牢固,甚至有些房子,外表看上去很好,实际上内里很差。”
应正马应孙的话,这座屹立在鲁甸大地上的拖姑清真寺,最近几十年里,经历过5级以上地震20余次。
傍晚6点半,记者即将离开时,诵经声响起,通过高处的喇叭向远处传去,三三两两的村民来到这里,开始了一场再平常不过的礼拜。(完)
[中新网]
8•03昭通鲁甸地震 一线医生救援记
今天已经是地震后的第二天,清晨接到女儿问平安的电话,知道她在远方替我、替家乡的父老乡亲担心,她说她想回来做志愿者,我告诉她安心工作,别回来添乱,对于一个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而言,无疑是加重了前线人员的负担,我答应她会好好照顾病人,照顾好自己。
从地震的第一天到现在,对于昭通市昭阳区医院的每一位医生而言,都是那样触目惊心:截至到今天上午,我们已经接收了60多个伤者,都是从鲁甸前线救援下来的重伤者,而还有更多的人因为客观条件原因,并未救出来。在地震中,他们多少都受了伤,而最大的伤痛不仅仅于此,那些失去亲人的伤痛将是今后伴随他们一生的致命打击。
在每一辆往返的救护车里、在医院的病房里、在过道上,我们无时无刻都能听到歇斯底里的痛哭声……无奈、绝望笼罩着医院的天空,救回来的病人不断地向医生诉说着自己的故事,那些无气又无力地哀嚎无处不在。
“我弟弟一家全没了;表哥一家也全没了,什么都没有了,连一个人影都不在……”,这几天,听到最多的就是这样的话,而对于我们内心而言,这也是最不愿意听到的言语,那些无助的眼神,几乎把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心都在瞬间撕得粉碎,很多医生、护士抱着伤者开始流泪,然后到处是哭声……弥漫在整个医院。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从灾区救回来的一个9岁大的小男孩,目光呆呆的,什么也不说,我们大家轮流着问他,他都不回答我们,最后,我从裤带里掏出了一个随身携带的小玩意才哄他开了口,问他,你妈妈呢?他说不在了,又问那爸爸呢,小男孩忧伤的眼神,暗淡的神色,摇摇头,继续一言不发……
据我们医院派出的前线小分队消息,本来是要和震区龙头山镇卫生院汇合的,但得到的确是这样的一个让人无以言表的结果:7名医务工作者,6名已经震亡!!!这是我们最不愿意听到的结果,也是最不愿意面对的现实。这次救援工作我虽然没有上前线,待在后方安排接收伤者、协调各科室之间的救援工作,但我相信,不管是前线还是后方的每一位同事,此时此刻,对于我们而言,只有一个心声:抓紧时间,救出更多的人。
8月5日,昭通晴了,阳光格外灿烂,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从全国各地赶来,越来越多的捐助物资达到这里,亦如今天这灿烂的阳光,除了悲哀,这里还有温暖,我们众志成城,抓紧时间,不放弃任何机会…….
[新浪网-夏立文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