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6-05-10
新华社评论员:引领民族复兴航程的思想灯塔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题:引领民族复兴航程的思想灯塔
新华社评论员
梦想的阶梯,需要艰辛的奋斗步步攀登;伟大的航程,离不开思想的灯塔指引方向。
“定当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庄严的宣示犹在耳畔,崭新的历史正在书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13亿中国人民开启了新的伟大进军。从明确“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梦”,从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开创了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适应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实践要求提出来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充分展现了党的理论创新的生机与活力。“欲成天下之务,必详其理”。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中国与世界的融合与互动不断深化。新实践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这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是把握发展大势、明确前进方向的迫切需要,是赢得发展新优势、开创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明确了治国理政的目标和布局,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我们党执政兴国“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怎样实现”这一战略性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经过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中国人民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处在承前启后的历史方位,党中央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激励全体人民团结奋进的战略目标和精神引领,极大地凝聚了社会共识、提振了人心士气。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实现宏伟目标的基本条件;实现中国梦,需要统筹并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宏伟目标提供总体布局、顶层设计、战略举措、发展动力、政治保证等方面的坚实支撑,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战略指引和实践指南。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明确了治国理政的理念和路径,科学回答了“追求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规划了必由之路。发展是第一要务,人心是最大政治。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郑重承诺,到“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的执政理念,再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无不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反映着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正处于转型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党中央提出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明确了发展方位;阐明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丰富了发展内涵;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明确了治国理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我们在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中推进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怎么看、怎么办”的思维和行动利器。马克思曾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有不少硬骨头要啃、攻坚战要打,国内外发展环境深刻变化,对我们正确认识形势、有效驾驭现实提出了更高要求。以问题导向察实情、务实事,以战略思维观大势、定大局,以历史思维知源流、明得失,以辩证思维抓统筹、促协调,以创新思维增动力、添活力,以底线思维防风险、补短板,改革要朝着既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又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方向前进,要“一手抓结构性改革,一手抓补齐民生短板”……党中央根据时代发展、实践要求,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我们准确把握客观实际、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破解各类问题矛盾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正确路径。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和平发展潮流中立足中国、胸怀世界,科学回答了“建设一个怎样的世界、如何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等重大时代课题,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指明了方向。当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大道行思,取则行远。”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深刻指出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倡导建设和谐共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助力全方位对外开放,与各国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一系列新理念新实践,体现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世界和平贡献中国智慧,为全球发展注入中国力量,必将为中国与世界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
伟大的理论来自伟大的实践,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奋斗。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以知促行、知行合一,我们要努力把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念和价值追求,转化为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转化为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能力和本领,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上不断取得实效。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主心骨”和“定盘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干事创业氛围,把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催人奋进,民族复兴的壮丽图景激荡人心。新的征程上,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不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奋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新华网】
人民日报署名文章:全面从严治党是治国理政的根本保证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人民日报5月9日署名文章:全面从严治党是治国理政的根本保证
李洪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按照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基本思路,坚决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使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从严治党,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讲得最多、最深刻的问题,是全面从严治党。党中央治理最坚决、最有力、取得成效最显著的领域,是党的建设领域。全面从严治党是治国理政的根本保证。
实践上,从中央八项规定落实,“四风”整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零容忍、全覆盖、无禁区的反腐败斗争,到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中央管党治党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力度空前,成效显著。
理论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入阐述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最近,又先后就全国党建研究会工作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出重要批示。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可以看出,全面从严治党是贯穿其中的主题,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是贯穿其中的两大着力点。
第一,必须紧紧抓住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这个根本着眼点。从我们党95年的历史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从来是内在联系、不可分割的。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根本政治前提和组织基础。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为了领导,必须建设。只有建设好,才能领导好。我们党现在是一个有87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全党同志必须在思想上真正明确,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核心地位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长期保持下去的。只有党的建设这个根本政治前提和组织基础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核心地位才能巩固,党才能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崇高使命和巨大领导责任。
第二,必须牢牢把握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这两大着力点。2014年10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思想建党、制度治党的重大课题。强调思想建党、制度治党,强调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这是习近平同志对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发展,要以锲而不舍、弛而不息的精神,抓好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并探索两者有机结合的新路子。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建党的根本任务,是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武装全党要解决统一思想、提高思想、解放思想问题,坚决贯彻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素质,自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团结一致向前看。武装全党最终要落实到增强全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上,要落实到增强全党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上。在加强思想建党的同时,要把制度治党提上重要议程,抓紧补齐制度短板,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用纪律和规矩管住大多数。要使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也要使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要深入研究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重大思想。首先是健全制度,重点是四个方面的制度,即权力科学配置制度、权力科学运行制度、权力科学制约和有效监督制度、反腐倡廉法规制度。要坚持党内制度建设同国家法治建设紧密结合,逐步把制度笼子扎细扎密扎牢。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
第三,必须从严管理干部。党要管党,首先要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我们国家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共产党内,我们党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干部身上。全面从严治党,关键看能不能管住管好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培养造就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特别是要把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作为重中之重。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要坚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通过激励、奖惩、问责等一整套制度安排,保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和制度环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及时把那些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用起来,切实增强干部队伍活力。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过去、现在、将来都是这样。造就和善用各种人才,才能成大事业。
第四,必须严明党的纪律。党的纪律是党的生命。纪律不严,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共产党员的先锋形象。在全党树立党章权威。凡是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做到的,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凡是党章规定党员不能做的,领导干部要带头不做。坚持在纪律面前一律平等,党内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全党必须讲政治,把政治纪律摆在首位,消弭隐患、杜绝后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集中体现。必须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思感、顽强的意志品质持续抓下去,努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第五,必须强化组织功能,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正视和解决好组织功能弱化、组织观念淡薄问题,建设良好政治生态,使党内政治生活真正起到教育改造提高党员、干部的作用。党中央权威,全党都必须自觉维护。党内组织和组织、组织和个人、同志和同志、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等重要关系都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来设定和处理。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都要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党内上下级关系、人际关系、工作氛围都要突出团结和谐、纯洁健康、弘扬正气,不允许搞团团伙伙、帮帮派派,不允许搞利益集团、进行利益交换。
第六,必须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古今中外,因为统治集团作风败坏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要引为借鉴,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举措治理作风问题。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作风问题不是小事,但必须从小事抓起。要咬住常、长二字,在持续上下功夫。从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延伸开去,以上率下,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努力改进学风、文风、会风,大力培育和发扬善于学习、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和艰苦奋斗等优良作风,大力培育好的家风。
第七,必须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我们党是在人民中生长并发展壮大起来的。依靠人民的帮助和支持,我们党才赢得了执政地位。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只有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接受人民监督,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营养,我们党才能巩固执政地位,才能充满生机活力。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保障。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让人民支持和帮助我们从严治党,要注意畅通两个渠道,一个是建言献策渠道,一个是批评监督渠道。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内监督,进一步形成监督合力。
第八,必须深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重大历史课题和时代课题。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总结自己正反两方面经验,也积极借鉴国外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认识到了一些共产党执政规律,要继续运用好。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影响从严治党的因素更加复杂,提出了很多新课题。我们要深入研究管党治党实践,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第九,必须切实担当起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领导责任。这是全面从严治党最关键、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各级党委都要进一步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从严治党责任。
毛泽东同志讲过,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邓小平同志讲过,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毛泽东和邓小平讲的既是历史事实,也是历史真理。一个执政党,如果只注意品尝权力的滋味、只注意品尝利益的滋味,而不注意品尝脱离群众的滋味,任由脱离群众的倾向发展蔓延,如果两个相信变成了两个不相信,两个离不开变成了两个离开,真正的危险就到来了!党就要变质,就要走向反面,就要重蹈“霸王别姬”的历史覆辙,就会被人民所抛弃!腐败为什么非反不可?从建国初毛主席处决刘青山、张子善这“二虎”,到今天我们党处理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这“五毒”,教训何其深刻!全党同志一定要以“五毒”为鉴,牢记“两个相信”,牢记“两个离不开”,牢记“两个务必”,勇敢经受“四大考验”,坚决防范“四种危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动摇,开创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治国理政的新篇章。
【新华网】
曲青山: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心中闪亮
关于坚定理想信念的论述,是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同志党建思想的精粹之一。
共产党人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理想信念的党,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一路走到今天,有很多原因,其中理想信念坚定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我们党一贯重视对党员、干部及群众的理想信念教育,并不断取得重要成效。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教育还有没有必要,这个问题还要不要强调,一个时期以来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已经不是那么清楚了。有的人仅仅把它挂在口头上、写在文件中,甚至有人认为理想信念是空话、大话、套话,没有什么用,而且在口头上也不愿意多讲了,在文件中也不愿意多写了。习近平同志则恰恰相反,他在担任总书记之后以及担任总书记之前,甚至在地方工作时,就在多个场合对这个问题大讲特讲。习近平同志准确阐明了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及其极端重要性。2010年9月1日,他在中共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的讲话中指出:“理想信念,是世界观和政治信仰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如果没有或丧失理想信念,就会迷失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就会像一盘散沙而形不成凝聚力,就会失去精神支柱而自我瓦解。”这是从国家、民族、政党层面强调其内涵和意义。如果具体到国家的一个公民、民族的一个分子、政党的一个成员,他认为道理是一样的,理想信念也必不可少。“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理想离不开信念,以信念为支撑;信念依靠理想,以理想来引领。理想信念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和精神现象,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
那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什么?习近平同志在多次讲话中旗帜鲜明地指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他说,这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我们的理想信念不是空的,也不是虚幻的,而是“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为什么这样说?有什么依据?我们的依据来自马克思主义教给我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诞生51年后才来到中国,来到中国22年后才被中国的先进分子在众多理论和主义的比较、鉴别中所选择并接受,最后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集人类哲学优秀成果之大成,成为人类“伟大的认识工具”。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这个工具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他们从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规律的揭示中,宣告资本主义社会一定会被更高形态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得出“两个不可避免”和“两个历史必然”的结论,由此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后又形成了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建立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断探索和深化认识基础上,是生长于中国大地、完全符合中国实际、得到全国最广大人民衷心拥护和支持的。我们所强调的“革命理想高于天”,体现了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理想信念没有科学理论指导不行,没有实际行动不行,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也不行。有了这一切,它就是科学的,就是可以实现的,就会产生精神变物质的巨大力量。
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共产党人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坚定理想信念是其本质使然。习近平同志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他还强调:“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老祖宗和灵魂,《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它给共产党人提供了行动纲领。《共产党宣言》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使命和自身要求,特别是强调了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重要思想。共产党是近代工业社会劳资对立的产物,它一诞生就向世人宣告:党没有自己的私利,它的利益是无产阶级的利益,是广大人民的利益。如果党有了自己的私利,它的任何奋斗都将失去意义。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广大人民和整个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因此,共产党人要坚定理想信念,就要搞清楚、弄明白人类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历史是怎么走过来的、要怎样走下去,这些问题都是大本大原的问题。这些问题搞清楚了、解决好了,我们的党员、干部就能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远大理想不动摇,同时又能带领群众为实现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努力,立足本职做好工作。路是人一步步走出来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最终实现,要靠每个历史阶段中的每个人的当下努力和积累。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在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中,无数共产党人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尽管他们知道,自己追求的理想并不会在自己手中实现,但他们坚信,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持续努力,一代又一代人为此作出牺牲,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在军阀的绞刑架下英勇就义。抗日英雄杨靖宇在冰天雪地的山林里与日寇激战数日,在只剩下一个人的情况下,仍然毫不畏惧,顽强抗击,最后壮烈殉国。当敌人剖开他的腹部看到胃肠里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树皮和棉絮时,无不震惊。毛泽东同志为革命牺牲6位亲人,徐海东同志的家族牺牲70多人,贺龙同志的宗亲中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050人。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烈在生死考验面前之所以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和平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涌现出的雷锋、王进喜、焦裕禄、钱学森、谷文昌、孔繁森、杨善洲、沈浩等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他们之所以能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攻坚克难、勇挑重担,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也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如果从反面典型和实例看,正像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事实一再表明,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革命战争年代,有的党员经不起“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叛党投敌,当了叛徒,当了怕死鬼。和平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也有一些党员和领导干部经不起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考验,腐化堕落,变成腐败分子,走到党和人民的对立面。究其原因,也是他们忘了根、忘了本,忘记了初衷,动摇了理想信念。他们是“缺钙”的人、得了“软骨病”的人。当前,从我们党的干部队伍状况看,大多数干部理想信念是坚定的,政治上是可靠的。“同时,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也有的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认为那是虚无缥缈、难以企及的幻想;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从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热衷于算命看相、烧香拜佛,遇事‘问计于神’;有的是非观念淡薄、原则性不强、正义感退化,糊里糊涂当官,浑浑噩噩过日子;有的甚至向往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失信心;有的在涉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原则性问题的政治挑衅面前态度暧昧、消极躲避、不敢亮剑,甚至故意模糊立场、耍滑头,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应引起我们全党的高度警醒和注意。
坚定理想信念既是原则,也很具体。从具体内容上讲,按照党章对党员所尽义务的要求做到了、做好了,就是理想信念坚定的表现。习近平同志指出:“今天,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共产主义理想是伟大的,但要经过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是崇高的,为社会主义奋斗是值得的。这同时也是为共产主义奋斗。习近平同志强调:“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该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实践,不断加以锤炼。
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
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是先天就有的,不是随意就可以得到的,也不会自发地产生。怎样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途径有两个:一个是学习,一个是实践;要依靠两种力量:一种是真理的力量,一种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重视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勇于实践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真理的力量是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赋予我们的;人格和道德的力量是我们党的领袖、老一辈革命家和党内涌现出的众多先进人物、模范人物、英雄人物展示和提供给我们的。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就要刻苦学习理论,就要努力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从中获取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马克思把无产阶级作为人类解放的心脏,把哲学作为人类解放的头脑。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广大党员、干部要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学习中要坚持问题导向,理论联系实际,联系国际国内的实际,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联系个人的思想和工作实际。通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筑牢理想信念,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坚定理想信念,要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章党规的基准看齐。学习党的领袖、老一辈革命家、先进典型、模范人物和革命英雄的崇高精神和道德风范,真比、实看、细照、笃行。同时,要对照反面典型提供的反面教材,不断自我警觉、警醒、警示、警策。加强道德修养,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努力做一个有理想信念的人、一个理想信念坚定的人。
(作者为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曲青山)
【新华网】
用制度保护好基层政治生态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题:用制度保护好基层政治生态
新华社记者刘旸、周畅
河南省舞阳县澧河村原党支部书记张健国违法乱纪案件日前曝光。以“万岁”自居横行乡里,侵吞集体资产,带领其他村干部走上集体“沦陷”的不归路,张健国的所作所为,引发人们对“乡村虎蝇”祸害一方的关注。
“万岁村霸”只是乡村干部问题的一个反面典型。近些年,各地一些村干部或借公益之名公款吃喝送礼,或公然索取、收受贿赂,或侵占村集体资产。本应服务乡亲的村干部成了遭人唾弃的村霸,本应引领乡亲共同致富的带头人成了攫取私利、雁过拔毛的蛀虫,本应是村里矛盾的疏导者和利益的协调人,反而站在村民对立面成了纠纷源头。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村干部并不是在任职初期就胆大妄为,而是随着为村里做了一些实事,让村民获得一些收益后,个人欲望逐渐膨胀发生质变。服务群众的热情没有了,村霸的架势摆出来了,不仅不遵守乡规民约,而且无视党纪、藐视法律。
“乡村虎蝇”出现,暴露了一些地方基层权力监督的薄弱。如果在村干部一开始有失范苗头时,上级组织及时纠正干预、警告约束,想必“万岁”村支书难有如此嚣张气焰,造成后来为所欲为的乱象。在河南这起案件中,一个“劣迹斑斑”的人居然通过政审成为党员,又成为“有能力、有魄力”的“明星村支书”,暴露出基层干部选拔、监督环节的一些问题。
村支书在落实推进精准扶贫方略的过程中,扮演了通达“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角色。村支书滥用手中权力,会直接伤害群众利益,成为阻碍脱贫的绊脚石,更不利于基层政权的稳定,破坏基层民主与法治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今年我国许多地方要进行基层换届选举,各地应以此为戒,把政治纪律摆在前面,从严把关,用制度切实保护好基层政治生态。
【新华网】
新华社评论员:顺应百姓期待 共建全面小康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 题:顺应百姓期待 共建全面小康
新华社评论员
有一种期待叫两会,有一个梦想叫全面小康。进入三月,“十三五”开局之年的“两会时间”,更是非比寻常、举世瞩目。
最近,各大网站推出的两会热点调查中,社会保障、居民收入、医疗改革、环境保护等话题居于排行榜前列。热烈的讨论中,跳动着梦想的脉搏,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百姓的所思所盼,让即将拉开帷幕的两会承载起厚重民意分量。
两会是透视改革发展的窗口,也是连通社情民意的桥梁。来自四面八方的几千名代表委员,带来了一份份反映群众心声的议案提案,也带来了人们对改革发展的真切感受:腰包更鼓了,保障更多了,出行更方便了……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4%,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人数超过13亿。不管是个体的生活,还是宏观的数据,都在展现越来越动人的民生图景,都让习近平总书记履新之初的庄重承诺愈发激荡人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是最好的注脚。当决胜全面小康的历史大幕开启,国家发展的宏图,全面小康的目标,在老百姓那里是点点滴滴的改善、实实在在的期盼。扶贫更精准,对策更有效,日子更红火,这是贫困地区乡亲们的期盼;天空蓝起来,交通顺起来,城市更宜居,这是市民们的期盼;门槛再低些,环境再宽松些,服务再便捷些,这是创业者们的期盼……身后是人民期待的目光,心头是万家灯火、百姓忧乐,代表委员的肩上,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在国计与民生的交融互动中,梦想呼唤着新的进发。
为梦想规划好蓝图,奋斗才有方向,行动才有指南。制定好“十三五”规划纲要,解决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是今年两会的最大看点所在。做好这篇大文章,五大发展理念是主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主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主旨。“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广大代表委员着眼发展新问题、民生新期盼,努力接地气、听民声,积极建真言、谋良策,就能促进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就能绘出有改革力度、民生温度、实践精准度的发展蓝图,为国家发展引航指路,也为普通人的梦想搭建广阔舞台。
为梦想汇聚力量,攻坚才能制胜,前行才能致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补短板、解难题,这既是发展的瓶颈所在,也是百姓的关切所在。从弥合城乡差距,到平均每月减贫近100万人的脱贫攻坚任务,从啃下民生领域改革“硬骨头”,到建设美丽中国的紧迫课题,无不需要凝聚各方面智慧与力量,一起为决胜全面小康想招发力。广大代表委员履好职尽好责,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就能汇集民智民力、增进改革共识,推出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形成全社会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发展态势。
“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的铿锵话语,宣示了中国砥砺前行的信心,也道出了13亿人追求梦想、不懈奋斗的心声。让我们满怀新期待,接力新征程,合力推动中国发展的航船,同心共筑全面小康的梦想。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