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6-08-10
“放管服”打造经济新动能——我国简政放权改革综述
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 题:“放管服”打造经济新动能——我国简政放权改革综述
新华社记者陈炜伟、王攀、高敬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持续较大的下行压力,我国经济实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为“十三五”开局之年奠定较好基础。在这背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持续推进,成为中国经济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
推动放权新成效
今年以来,广州新科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的进境维修业务开展得如火如荼,今年进境维修34架飞机整机,几乎与去年全年持平。除了国内飞机维修企业的实力增强、声誉传播更广之外,飞机维修进境流程的简化和通关成本的降低是这项业务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
“以前飞机进境维修办理担保手续需要经过三级审批,花费了不少精力。现在审批流程简化了,我们当天交上担保资料,第二天就能审批下来。”威时沛运货运广州有限公司的业务员杨琴告诉记者,时间短、花费低,当然更多的业务愿意找上门来。
在下行压力下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简政放权等改革措施催生经济内生动力。本届政府成立以来,国务院部门取消和下放大量行政审批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个人和企业资质资格认定事项大幅压减。工商登记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前置审批精简85%,注册资本由实缴改为认缴,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
今年以来,国家进一步取消咖啡师等百余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再宣布失效并停止执行506件国务院文件。此外,在全面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再整合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对实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作出部署。
专家认为,一系列改革,给市场让位,为企业松绑,让群众舒心,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带动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助力中国经济新动能加快培育。
探索监管新模式
上半年,全国新设市场主体783.8万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3.2%,平均每天新登记4万户。其中,新注册企业数量呈逐月上升的势头,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4万户,形成商事制度改革以来的一个高潮。
“目前,商事制度改革正处于深化、拓展时期,正处于从‘放活’向‘管好’推进的重要阶段。”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说。
商事制度改革正是我国简政放权改革的缩影。今年以来,我国在放权的同时,更加注重实施公正监管,推进综合监管,探索审慎监管,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明确要建立和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规范政府有关行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市场机制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说,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利于克服市场价格和行为扭曲,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与此同时,国家更加注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包括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对市场主体实行“智能”监管,构建新型监管制度。
张茅说,在商事制度改革过程中,要坚持“宽进”“严管”相结合,“放、管、服”相结合,积极建立以企业信息公示为基础,企业信用约束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
打造服务新高度
不久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对外发布。意见明确,探索建立并逐步推行投资项目审批首问负责制,投资主管部门或审批协调机构作为首家受理单位“一站式”受理、“全流程”服务,一家负责到底。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说,这是在投资项目服务管理方面的制度创新,主要目的是在简政放权、实行并联审批后,加强对项目前期工作的统筹协调,为项目单位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
简政放权有没有效果,关键要看群众和企业办事是不是更便捷。今年以来,我国着力优化政府服务,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加快推动形成更有吸引力的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今年4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制定的《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正式对外发布。方案提出,打破信息孤岛,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正是优化服务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家骏说,这是解决群众办事涉及的“办证多、办事难”现象,解决政府部门“信息不共享、信息难共享”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由之路。
【新华网】
相关报道
他们为何不愿农转非
文/赵永平
近日有媒体对安徽、四川、湖北等地调查发现,多数试点中小城市全面放开农民进城落户,但在“零门槛”前农民落户意愿不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普遍低于预期。不久前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一项调查也显示,中西部约一半农民工不想进城,66.1%的农民工表示到了一定年龄就回乡。
进城落户,曾经是多少农民的向往,现在他们为何不愿“农转非”?
有人说,城市户口“含金量”不如以前高了。过去农民变市民,意味着就业、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能享受不一样的待遇。现在情况变了,城里人也未必有“铁饭碗”;政策放开,子女上学不再受户籍限制;新农合、新农保,村里人看病、养老也有了保障。最重要的是,在发展机会上,城市已经不是农村人口向上发展的唯一通道,在农村一样有出彩机会。
有人说,城市生活成本高、压力大。进了城,菜米油盐都要钱,还要承受高房价,在社保、医疗方面,也难享受真正的市民待遇。而在农村,有一小块地,一年吃喝基本不花钱。随着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山清水秀的田园生活,比城里更轻松、更惬意。
有人说,舍不下农村房子、土地等权益。在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贴等,是农村户口独有的,进城落户后,这些权利有可能失去。比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是否保留、如何退出、怎么补偿,这些还需要明晰的制度设计。
农民不愿“农转非”背后,反映出新时期农民利益的多元需求。事实上,城镇化是一个自发过程,农民进不进城,进哪个城市,就应该让农民自主选择。政府要做的是构建一个公平的制度环境,让人人能享受均等公共服务,享受平等发展机会。
重视城镇化背后的多元诉求,要破除阻碍农村人口落户的制度性因素。首先,要降低农民工市民化成本,进一步完善城市住房制度,放宽对农民工群体的购房限制,将农民工群体纳入各类保障房体系之内,真正降低农民工市民化的经济成本。其次,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藩篱,不止看“农”与“非农”的名分,更要推进公共服务待遇均等化。再有,要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定农民对农村权益的预期,让农民进城不瞻前顾后。
不少农民不愿“农转非”,大可不必惊慌,因为城镇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不是速度越快越好。城镇化水平应与工业化进程相适应,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匹配。如果超出了这个能力,很可能会出现就业不足、贫困人口增多、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如果不顾实际,盲目追求城镇化率,用政府意愿替代农民意愿,就会出现农民“被上楼”“被城镇化”现象,让进城农民面临“回不去农村、融不进城市”的尴尬。
城镇化没有捷径,“农转非”背后的这些现实难题,是今后城镇化政策必须考虑的问题。既让进城农民真正在城里“扎根”,也让留村农民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样的城镇化,才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才是可持续的城镇化。
《 人民日报
》(
2016年08月07日
11 版)
【人民网】
国货当自强
文/李靖之
供给与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两者的关系,本质上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时,分析了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的关系。核心观点是: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什么才可能消费什么;消费反过来又对生产有巨大影响,拉动或者抑制生产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消费拉动的结果。我们长期处于“短缺经济”状态,人们改善生活的需求,也就是消费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改革之初,消费需求如井喷般迸发,从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到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再到手机、电脑、汽车、住房,“四大件”的模仿型、排浪式消费持续了30年,拉动经济强劲增长。很长时间里,企业生产什么就能卖出去什么,卖什么都赚钱,连假冒伪劣商品也大行其道。
现在到了这样一个时候:“短缺经济”状态总体上不复存在,而且出现了结构性产能过剩。这是经济持续30多年高速发展、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一个根本性原因。
新常态下,消费需求发生深刻变化,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基本结束,消费拉开档次,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在相当一部分消费者那里,对产品质量的追求压倒了对价格的考虑。国货满足不了需求,大家就到国外买洋货,近两年每年国人出境“扫货”的花费都在1万亿元人民币以上,这还没算上网上“海淘”。
我国经济目前遇到的困难,不是因为需求不振,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或者跟不上需求的变化。于是,有的产品不好卖,成了无效供给;人们需要的产品又买不到,出现“需求外溢”,购买力严重外流。
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这些变化都是“结构性”的。消费升级是结构性的,产能过剩也是结构性的,中高端消费需求在增长,而且是趋势,但低端消费仍有市场,生产低端产品的企业,日子还没到完全过不下去的地步。变化的这种“结构性”,影响着企业对形势的研判。但可以肯定的是:生产什么都好卖、卖什么都赚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回到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决定消费。供给与需求对立统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没有需求,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想买的东西买不到,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说到底,生产力水平决定消费水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根本上要靠供给侧推动。一次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一次次生产力跃升,创造出全新的产品和消费体验,形成前所未有的供给能力,而市场则以波澜壮阔的交易生成进行回应,由此推动经济发展。
中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治本之策。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部署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着力提高消费品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为的就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要。
供给侧看国货,肯定离不开国货与洋货的对比。我们希望在对比中看出差距,看出商机,看出志气,看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发奋自强的行动。
【人民网】
从第一要务高度落实新发展理念
文/刘赐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科学回答了新时期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发展依靠什么、发展为了什么等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从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我们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高度,勇于担当、重在实干,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落实新发展理念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新发展理念反映了时代发展对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要求,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集中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新思路、发展新方向、发展新战略,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指挥棒,必须作为首要任务贯彻落实好。
落实新发展理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头等大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途上的重要里程碑。新发展理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指南。创新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来源,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绿色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开放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共享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取向。这五个“手指”,缺一不可。可以说,新发展理念是贯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灵魂和主线,必须一以贯之、一抓到底。
落实新发展理念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遵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主攻方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供求矛盾转变为一部分产品和服务供给过剩与一部分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并存,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供给侧,表现为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的重大变化,单纯依靠扩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不可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靠改革创新矫正供需结构错位和要素配置扭曲,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强化开放支撑,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开放倒逼改革、以开放推动发展,全面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坚守生态底线,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之路;补齐经济社会短板,扎实抓好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
落实新发展理念是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的根本要求。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抓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人民群众得实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我们谋发展、促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这就要求我们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落实新发展理念必须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辩证统一、不可分割。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必须从实际出发,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坚持系统谋划、突出重点、扬长避短,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系统谋划。新发展理念坚持整体推进、统筹谋划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协调互动,注重发展措施的同向发力和整体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要处理好上情与下情的关系,既要吃透上情、符合中央精神,又要把握下情、符合工作实际;统筹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为事业长远发展负责,又要尽快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协调好各方的利益诉求,最大限度调动各种力量,凝聚工作合力。去年以来,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部署,海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将城乡规划、国土、林业、海洋、基础设施、产业园区6类空间规划统一成一个总体规划,有效解决了原来各个规划相互分割、自成体系甚至相互矛盾的问题,形成一张蓝图。特别是从省级层面解决了基本农田与林地保护规划重叠的1007平方公里、城乡规划与林地保护规划重叠的1333平方公里、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重叠的844平方公里、园区规划与基本农田和林地规划重叠的60多平方公里等问题,实现了各类规划的有机衔接。这是我们以系统思维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一次有益探索。
坚持突出重点。抓纲举目、纲举目张。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方法论强调,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是说,做工作、干事业必须突出重点,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所谓突出重点,就是不要平均用力,而是要学会“举纲带目”“巧弹钢琴”。对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来说,应重点抓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长远性、引领性工作,根据本地实际,抓住主要矛盾,明确主攻方向,区别轻重缓急,以重点工作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坚持扬长补短。“木桶理论”表明,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由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就要敢于直面工作中的难点、焦点、热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以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根据本地实际,围绕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推动全面发展。要坚持“两点论”,真正找准“长”有什么、“短”在哪里,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发展优势和存在的短板;坚持辩证思维,科学把握“长”和“短”的辩证关系;坚持综合施策,既要在扬长上做文章,又要在补短上下功夫,充分释放发展潜能,努力实现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
用三把“尺子”检验新发展理念落实情况
新发展理念落实了没有、落实的程度如何,可以用三把“尺子”来检验。
第一把“尺子”:实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办实事、求实效。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反腐倡廉工作要“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不断以反腐倡廉的新进展新成效取信于民”“名必有实,事必有功”。不仅反腐倡廉工作,其他各方面工作包括新发展理念的落实情况,都要以实际成效为检验标准。因此,我们要把新发展理念切实体现在政策制定、工作安排、任务落实上,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得怎么样,必须用事实来说话、拿成果来证明、以实效来检验。
第二把“尺子”:历史。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必须有前瞻意识、长远眼光,既要看眼前变化,又要看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影响,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后人的评判。这就要求我们在落实新发展理念中克服急功近利思想,抓工作不能片面追求轰动效应,而忽略打基础、谋长远;不能只抓容易解决、立竿见影的工作,而对棘手问题等靠推脱;不能“寅吃卯粮”,透支未来资源、打造任期政绩,却给后人留下包袱。坚持历史的检验标准,要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第三把尺子: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发展的动力,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服务对象,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评判者,更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依靠力量。因此,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情况,要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最终评判标准。不仅要把评价权赋予组织部门,更要赋予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的工作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作者为海南省省长)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