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6-10-16
习近平的爱文、尊文、用文情怀
人民网记者黄维
“90多年前,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先生游览了西湖,特别喜欢并写下了不少诗,其中一首写得很好,‘山站在那,高入云中,水在他的脚下,随风飘荡,好像请求他似的,但他高傲地不动’,他还表示想在西湖边买个小屋,住上几天。”
只有文化最能打动人心。前不久,在G20峰会欢迎宴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深情讲述的这个小故事,一下子拉近了与外国友人的距离。
事实上,无论外交出访还是出席国内的重要场合,热爱文艺的习近平总会从文学视角思考问题、治国理政,并娓娓道来好书对自己品格修养和人生态度的影响,以及他对好书的感恩情愫。
爱文——习近平与三本书的故事
“晓声,我跟你笔下写的那些知识青年是不一样的。”直到今天,同样当过知青的作家梁晓声,依然清晰地记得两年前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与总书记简短交流的情景。梁晓声认为,习近平所说的“不一样”,是指精神层面的不同,书籍是习近平的“第二故乡”,使他在各种磨难中变得坚强。
梁晓声回忆,座谈会结束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与他驻足而言数句,谈到了好书与下乡经历对他的重要影响——“当年我是知青时,压力越大,我反而越坚强。”
正是这些阅读,陪伴他度过在梁家河窑洞里,靠着墨水瓶做的煤油灯,读得如痴如醉直至深夜的岁月,也在他成为最高领导人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使他拥有了不断前行的精神信仰。
比如《浮士德》。对于不到16岁就去陕北小村里插队的习近平来说,找寻这些作品并不容易。他曾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回忆说,当年听说一个知青有《浮士德》这本书,就走了30里路去借,后来对方又走了30里路来取回这本书。
这本“30里路借,30里路还”的书,是德国伟大诗人歌德创作的一部诗剧,长达一万多行,通过对浮士德所经历的校园、爱情、政治等生活的描述,表达了他追求真理和完美人生境界的精神历程。正如书中脍炙人口的一句格言“我要纵身跳进时代的波涛,我要纵身跳上时代的车轮;苦痛、欢乐、失败、成功,我都不问,男儿的事业原本要昼夜不停。”
比如《老人与海》。在文艺座谈会上,习近平曾和与会者分享过自己的海明威“情结”。书中对狂风和暴雨、巨浪和小船、老人和鲨鱼的描写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一次去古巴,他还专程去了海明威当年写《老人与海》的栈桥边。第二次去古巴,他去了海明威经常去的酒吧,点了海明威爱喝的朗姆酒配薄荷叶加冰块,以此体验当年海明威写下那些故事时的精神世界和实地氛围。
习近平为何会如此推崇海明威和他的《老人与海》呢?这部作品到底有什么超凡魅力?且看看作品中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文字——“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都是永不服输顽强拼搏的“硬汉精神”,这种“硬汉精神”贯穿全书始终,也在作者海明威的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成为了作品最吸引人和最感染人之处。
再比如《怎么办》。2013年访问俄罗斯期间,习近平与俄罗斯汉学家座谈时曾提到,年轻时读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后,“在我心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并深情回忆起当年的青春岁月。在随后的演讲中,更引用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名言:“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行进的,有时穿过尖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
俄罗斯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狱中创作的这部长篇小说,曾是俄国青年的旗帜。故事围绕自由劳动、妇女解放和秘密革命活动3条线索展开,提出只有斗争才能改变人民的厄运,主人公拉赫美托夫为接近人民跑遍了整个俄罗斯,为锻炼革命意志,献身自己的理想,宁愿生活极其俭朴清苦。
的确,这些经典名著,不仅使那个陕北青年打开了世界的窗户,也真切地帮助他在真实世界中众横捭阖。
尊文——与文化人真诚交朋友
“这是领导人与文化人的一次感人至深的交流。完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是心与心的赤诚相对,是人格与人格的欣赏,是对人才的由衷尊重,令人想到高山流水谢知音般的境界。习近平为贾大山三次落泪,我读这两篇文章也是眼热心酸。”评论家雷达读过习近平的旧作《忆大山》和纪实文学《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后,为他们的友情感动不已。
那时习近平才20多岁,到河北正定任县委副书记。这个年轻的县委新领导,第一个登门拜访的对象是当地业余作家贾大山。习近平曾在《忆大山》一文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虽然第一次见面,但我们却像多年不见的朋友,有说不完的话题,表不尽的情谊。临别时……我劝他留步,他像没听见似的。就这样边走边说,竟一直把我送到机关门口。”
更早一些,当习近平还在黄土高原插队当农民时,曾与陕北作家路遥相熟。2015年春节后,改编自路遥名著《平凡的世界》的同名电视剧热播,习近平在全国两会上提及:“我跟路遥很熟,当年住过一个窑洞。”那是在1970年至1973年间,当地回乡知青路遥喜欢结交见多识广的北京知青,和习近平成了朋友,两人多次长谈,话题涉及文学、民生、理想、国家。
还有一件事同样让习近平难以忘怀。1982年,他去河北正定工作前夕,一些熟人来送行,其中就有八一厂的作家、编剧王愿坚。那部曾激励过无数青少年的电影《闪闪的红星》的剧本,正是由他与陆柱国两人合作改编。临行前,王愿坚叮嘱习近平:“你到农村去,要像柳青那样,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柳青为了深入农民生活,1952年曾经任陕西长安县县委副书记,后来辞去了县委副书记职务、保留常委职务,并定居在那儿的皇甫村,蹲点14年,集中精力创作《创业史》。柳青熟知乡亲们的喜怒哀乐,中央出台一项涉及农村农民的政策,他脑子里立即就能想象出农民群众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与文化人的这些交往,不仅显示了一位地方领导对他们的敬重,对文学的热爱,也让他与文艺工作者惺惺相惜。
“时间有限,我们就不休息了吧。年长的同志们若觉坐累了,可以离座去休息休息,为老同志们安排了休息室。老同志们离座时,烦请服务员悉心搀扶一下。”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这个细节,至今让梁晓声十分感慨,这是他第一次听到国家领导人对老艺术家如此关爱。他说,“一个喜欢中国古典铁马金戈之边塞诗词的青年,一个偷偷读过雨果、托尔斯泰、杰克·伦敦和海明威的青年,大抵总会是那样的。”
用文——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心声
“他不仅是爱读书的人,还是深谙文艺之道的人。”梁晓声如此评价两年前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习主席所作之报告,是最不像报告的报告——无文件语,无套话,“更像是文化、文艺界有理想、有追求、有坚持、有恪守、有责任感、有使命感,亦有忧患、有批评之一分子,与同行们交流自己关于文化、文艺之事的思考、主张与希望,以求共勉。”
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便充满诗意魅力。比如谈到文艺创作时,他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治学的三种境界,创造性转换,赋予了新的内涵,并以此寄语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就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即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即便是‘人憔悴’也心甘情愿,最后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
不只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每次出访,习近平在讲话中,常常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心声,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感情,用诗一般的语言展示信心,用诗一般的语言引经据典,不仅帮助习近平拉近了与世界的距离,也展示了一个底蕴深厚的中国形象。
比如在俄罗斯,他一口气列出了11个俄罗斯作家的名字,包括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里、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肖洛霍夫,“他们书中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我都记得很清楚”;在巴西,他引用国宝级作家保罗·科埃略的名言“世界掌握在那些有勇气凭借自己的才能去实现自己梦想的人手中”;在阿根廷,他引用阿根廷史诗《马丁·菲耶罗》中的话“兄弟之道是团结同心”;在韩国,他引用该国诗人许筠写下的“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的诗句。
一位外国哲学家曾讲过:“人的语言方式就是他的生活方式。”习主席讲话的语言风格,正如他的执政风格;习主席讲话的独特魅力,正如他的人格魅力。
【人民网】
相关报道
习近平心目中的“伟大作品”长啥样?
杨 东
编者按:10月13日,人民日报旗下微信公众号“学习小组”“侠客岛”先后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文章《我的文学情缘》,14日,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全文刊登该文。
在这篇文章里,习近平唠家常般地谈起他的文学阅读史。从孩提时“岳母刺字”的刻骨铭心,到为官宁德时对寿宁知县冯梦龙的心有灵犀,从梁家河窑洞里手不释卷读《浮士德》,到古巴首都哈瓦那两度凭吊海明威,雕刻时光般的讲述,把人带入了一段文学滋养、理想激荡的时空之旅。
深情的回忆和亲切的讲述,透露出习近平对文艺事业的深厚感情,对文艺创作的热切期待。如果说《讲话》是总书记从党和国家层面对文艺工作做出定位和提出要求,那么这篇《我的文学情缘》则更多地从他个人阅读欣赏经验角度,印证了文学艺术给人的巨大精神力量。两者互为表里,深化着我们对文艺创作时代使命的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两年以来,文艺界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对文艺创作的关注和努力更加升温。文艺如何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更加有益于世道人心,怎样以文化的方式塑造中国独特的国家形象,以文化自信和中国精神助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要扛起肩上的重任,中国文艺还需进行有闯劲、有韧性的不懈探索。
顶着PM250,还跑了个“马拉松”,就为了这本书?
在国内外不同场合,习近平多次谈到中外文学名著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他读过的小说,看过的作品,如果有细心的人整理一下,绝对是一份长度可观的清单。
2014年,访问德国时习近平专门提到:“我演讲中提到的一些东西不是谁给我预备的材料,确实都是我自己看过的。”
“比如《浮士德》这本书,我是在上山下乡时,从三十里外的一个知青那儿借来的。他是北京五十七中的学生,老是在我面前吹牛,说他有《浮士德》……”
习近平还记得村里的土路:“这一路过去,走一步那个土就往上扬,比现在的PM2.5可难受多了。后来回忆当时的情景,我开玩笑说,那叫PM250……”
什么?青年习近平顶着PM250,还跑了个马拉松,就为了一本《浮士德》?
真的,不但习近平对《浮士德》“爱不释手”,那位“吹牛”的知青朋友几次三番催还,最后还是不放心,竟然也跑了个“马拉松”,把书取走!
一本小说,您二位至于这么拼、这么挂心吗?
真的是挂在心上了。时隔四十多年,习近平出访德国,跟德国总理默克尔和德国汉学家聊起来,还恨恨地说,“我当时看《浮士德》看不太明白。”
当听说德国人也不是都能看明白,他幽默地说:
“看来不是因为我太傻。”
看出来了,您也是位段子手!
不仅如此,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还信手拈来《浮士德》的典故,来譬喻西方的“中国威胁论”:一些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认为中国发展起来了必然是一种“威胁”,甚至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可怕的“墨菲斯托”,似乎哪一天中国就要摄取世界的灵魂。尽管这种论调像天方夜谭一样,但遗憾的是,一些人对此却乐此不疲。这只能再次证明了一条真理:偏见往往最难消除。
在《浮士德》的故乡,用《浮士德》的典故,来反观西方社会的偏见,一定说到听众的心坎里了吧?
从黄土高原的窑洞到欧洲大陆的讲堂,从20上下的年轻人到泱泱大国的领袖,《浮士德》或深或浅、如影随形的陪伴,可以看到经典对人的影响之大!
顺便破个闷儿:猜猜北京五十七中的这位“吹牛”的知青是哪位?
古有悬梁刺股,今有撤褥澡雪
那么,除了《浮士德》,还有哪些作品陪伴习近平的青年时代?怎样改变了这位知识青年的人生?
这类作品还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习近平说: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对狂风和暴雨、巨浪和小船、老人和鲨鱼的描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后来,习近平两次去古巴,第一次是在福建工作的时候,专门到海明威写作的酒店吃了一顿饭,第二次去古巴,习近平时任国家副主席,他专门去了海明威经常去的酒吧,还尝试了海明威最爱喝的一种饮料“莫希托”,体验海明威写下那些故事的精神世界和实地氛围。
两次访古巴,两次凭吊海明威,可见《老人与海》给习近平留下多么刻骨的记忆!
还有哪些作品改变过习近平的人生?那时候他住在梁家河窑洞里,读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当读到主人公拉赫美托夫为了磨练意志,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甚至睡在钉板床上,扎得浑身是血。受这种精神鼓舞,习近平干脆把褥子撤了,就睡在光板炕上,下雨的时候淋雨,下雪的时候搓雪,在井台边洗冷水澡。
有道是,古有悬梁刺股,今有撤褥澡雪!
“爆发性的震撼力量”到底是怎样一种体验?
那么问题来了,在习近平看来,究竟什么是“伟大的作品”?或者问,“伟大的作品”到底长啥样?
请看官逐字扫描以下这句:
“我看《悲惨世界》,读到卞福汝主教感化冉阿让那一刻,确实感到震撼。伟大的作品,就是有这样一种爆发性的震撼力量,这就是文以载道。”
如果读过《悲惨世界》,你一定记得这一幕。
主人公冉阿让是个悲惨的小人物,因为偷一块面包和多次试图越狱,被判处19年苦役。后来卞福汝主教收留了碰壁、落魄的冉阿让。冉阿让心存感激,但还是把主教唯一的奢侈品银餐具偷走了。刚走不远就被警察抓到主教面前。这时,只须主教证实,冉阿让将再次成为阶下囚。
注意了!请给个特写——
镜头对准了忘恩负义、烂泥扶不上墙的冉阿让,满脸愧疚,一身惶恐。紧接着,镜头反打给了卞福汝主教。出人意料,主教一脸的温和:“我真高兴看见您。怎么!那一对烛台,我也送给您了,您为什么没有把那对烛台和餐具一同带去呢?”主教的这句话,解除了冉阿让的倒悬之苦。临别时,主教低声说:“不要忘记,永远不要忘记您允诺过我,您用这些银子是为了成为一个诚实的人。”“冉阿让,我的兄弟,您现在已不是恶一方面的人了,您是在善的一面了。我赎的是您的灵魂,我把它从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的精神里救出来,交还给上帝。”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卞福汝主教善良的用心,更有他过人的智慧,他不动神色的反应,免除了冉阿让的牢狱之灾,让他洗心革面,彻底点亮了他的新生!
列位看官,在你的生命中,有没有一首歌、一句话、一首诗,让你从心底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直冲大脑,甚至忍不住热泪盈眶,感到自己的生命升华了?不错,青年习近平就是被《悲惨世界》的这种体验给震撼了!他不禁感叹:伟大的作品,就是有这样一种爆发性的震撼力量,这就是文以载道。
从心理学上讲,这种终生难忘的震撼就是:高峰体验(peak expirence)。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这样描述高峰体验:也许是热恋,也许是音乐,也许是某些创造性的瞬间,或者就是一本书、一幅画,突然击中你,让您进入生命中最美妙的体验:幸福,狂喜。高峰体验让人感受到完全真实的自我,是人的自我实现的一部分。
重要的是,高峰体验不仅仅就是“嗨”了一下,它会让人从此以新的方式看待自己和整个世界,让人觉得生活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并不断重复下一次“高峰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人就实现了潜力的最大化和人性的完满。
人在高峰体验中使自身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就是习近平说的“文以载道”吧!这也是习近平心目中伟大作品的样子!
怎样讲好故事
对于最当下的电视节目、电影,习近平还是很关注的,至少拿着遥控器“换来换去”。一个火了,一堆跟风;手法陈旧,年轻人不接受……这些观众反映突出的问题总书记都注意到了,而且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甚至直接点了题!
习近平还表扬了徐克导演的电影《智取威虎山》“有点意思,年轻人爱看,特别是把现实的青年人和当时的青年人对比,讲“我奶奶的故事”,这种联系的方法是好的”。
另外,对于文革样板戏《奇袭白虎团》《红灯记》《沙家浜》等,总书记没有一概否定,而是辩证地提出要用贴近现实的、更加戏剧性的方法拍,把元素搞得活泼一点,“都能拍得很精彩”!
不废话,直接上原文:
1、破除“羊群效应”,要多样化、提高质量
文艺创作要在多样化、有质量上下功夫。当前存在一种“羊群效应”,这边搞个征婚节目,所有的地方都在搞谈恋爱、找对象的节目。看着有几十个台,但换来换去都是大同小异,感觉有点江郎才尽了。
2、拓宽思路,不要都是凄凄惨惨的
还是要搞点有质量、有特色的东西。我们有很多历史题材可以拍,不要都是凄凄惨惨的,老是说甲午战争我们被打得一塌糊涂,冯子材镇南关大捷、戚继光抗倭,这些都可以拍一拍。要开拓思路,除了戚继光、冯子材,还有其他人物和故事。
3、好故事讲得好才有生命力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讲好故事?故事本来都是很好的,有的变成文艺作品以后,却失去了生命力。《智取威虎山》拍得还有点意思,手法变换了,年轻人爱看,特别是把现实的青年人和当时的青年人对比,讲“我奶奶的故事”,这种联系的方法是好的。实际上,我们有很多好的故事,可以演得非常鲜活,也会有票房。像《奇袭白虎团》《红灯记》《沙家浜》等,不要用“三突出”的方法拍,而是用贴近现实的、更加戏剧性的方法拍,把元素搞得活泼一点,都能拍得很精彩。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