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6-12-02
逆转!宁夏、甘肃、内蒙古三省(区)荒漠化沙化“双缩减”
本报记者 刘 毅 朱 磊 银 燕 吴 勇
宁夏灵武白芨滩林场用草方格束缚“沙魔”。
人民视觉
制图:蔡华伟
内蒙古实践“两行一带”种树治沙模式。
甘肃青土湖波光粼粼,生态水防止土地沙化。
甘肃用土工编织袋沙障固沙,梭梭长势喜人。
在宁夏毛乌素沙地营造的柠条林。
甘肃民勤,当地妇女积极参与防沙治沙。
一个个草方格压下去,一株株草木长出来,一群群牛羊进棚圈,一座座流动沙丘被遏止,肆虐的风沙有所收敛……
最近,记者在宁夏、甘肃、内蒙古各地采访时看到,这些地区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荒漠化和沙化防治道路,初步遏止了荒漠化和沙化持续扩展的态势。中国的防沙治沙模式和经验,正在被其他国家广泛借鉴。
生态在恢复
变沙为绿 点沙成金
“太可怕了!我们正在田里干活,忽然看到远处天边一堵墙一样的沙子,朝我们推过来!”回忆起1993年5月5日的黑风暴,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西渠镇号顺村的李毅,心有余悸。
那一天,武威市多地遭遇特大黑风暴,导致70多人死亡。肆虐的风沙,源于生态的恶化。号顺村距离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只有近20公里,两大沙漠在干涸的青土湖一带呈合围之势。
决不能让民勤变成第二个罗布泊!2007年,国家批复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民勤及周边地区生态建设的力度持续加大。2010年以来,干涸50多年的青土湖迎来生命之水,水面逐年扩大。
恢复生机的武威,持续加力治沙。他们正在风沙沿线营造一条长562公里、宽1公里以上的生态林带,这条千里沙漠大林带,将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南缘筑起牢固的绿色屏障。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的人们,和甘肃民勤人一样梗着脖子,决不向风沙低头。“只要我有一口气,就要治沙。我就要看看,是沙子有种,还是我熊!”翁牛特旗查干希热嘎查(村)的唐八十说。
这个嘎查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气候干燥,十年九旱。1987年,嘎查党支部书记唐八十搬进沙窝,探索治沙方案,遏制“沙魔”。
“扔了砖房住土房,从米囤跳到糠囤,到沙窝子里瞎折腾个啥?”一些亲属劝他。但是,唐八十铁了心,“不能让沙子把我们埋了。”
昔日黄沙滚滚,今日青纱一片。如今的翁牛特旗,林木品种发展到十几个,林草覆盖率达95%以上。一个林草相间的沙漠绿洲,开始产生生态和经济效益。
根据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宁夏、甘肃、内蒙古都保持了可喜的“双缩减”态势。与2009年第四次监测结果相比,截至2014年,三省(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71.8万公顷,沙化土地面积减少45.5万公顷。
生产在发展
“绿”与“富”齐头并进
“现在这个沙窝窝,没有移动的沙丘了。”宁夏盐池县青山乡赵记塘村,老支书刘增带着我们一路走,一路说。
上世纪70年代,沙窝子里只剩下几棵孤零零的沙蒿,风沙掀房、掩路、埋田,人们陆续逃离。“现在的这些树、花棒、柠条、沙柳都是我们种的,全村1.5万多亩林子,把这沙窝窝捆得牢牢的。”刘增说。
赵记塘村的人们,美滋滋地享受着生态转好的甜头。过去村里只有几十亩水浇地,如今增加到了400多亩,今年荞麦的亩产量,比过去翻了一倍。水好了,土肥了,羊也壮了。村里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多元。
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的盐池县,曾是宁夏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1979年以来,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封山禁牧等生态工程陆续实施,盐池县200多万亩沙化土地得到治理,50多万亩流动沙丘基本固定,全县植被覆盖率达到近七成。
“黄沙不掩金”。在宁夏、甘肃、内蒙古多个地区,昔日的大漠荒沙,日益变为淘金宝地。防沙治沙,靠沙吃沙,“绿”与“富”齐头并进。
“当了一辈子农民,没想到还能领工资!”家住库布其沙漠边缘的尚有福喜笑颜开:“现在我家一年的收入有10多万元,跟20年前相比提高了100倍!”
自从成为一家企业的沙漠生态修复工人,十几年间,尚有福一家的收入直线上升。
这家企业从沙漠土地、阳光、生物质、沙材料及周边煤炭资源中“掘金”,通过产业发展反哺治沙,使得库布其治沙取得成效。如今的库布其,1.1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得到治理、控制,沙漠生态经济产业充满生机。
中国经验在传播
“绿色方案”海外分享
1米见方的麦草方格扎到沙下,四五年后,麦草会渐渐腐烂,给流沙注入丰富的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先是地衣、蕨类站住了脚,然后是草本植物、灌木、半灌木更替生长。经年累月间,扎下草方格的沙地上,长满了植被。
简单而又神奇的麦草方格等技术,使得前些天来宁夏参加阿拉伯国家防沙治沙技术培训班的学员们赞叹不已。“我回国后,一定把在宁夏学到的技术和理念应用到我的祖国。”结业典礼上,苏丹农业部高级工程师撒米娅说。
从2006年起,宁夏农科院已承办了11次阿拉伯国家防沙治沙技术培训班,260多名学员收获满满。
中国技术和中国经验,在世界防沙治沙领域发挥着示范和引领作用。自1993年起,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代表中国政府举办了43期援外技术国际培训班,内容包括荒漠化防治、生态恢复、产业发展、绿洲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等。其中,仅承担的商务部国际培训班,就有来自76个国家的765名官员和学者参加了培训。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妮卡·巴布表示,现在,中国正在实施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工程,以此极大增加植被,减少沙尘暴频次,改善人民生计。基于中国经验的分享,非洲的“绿色长城”计划已经在撒哈拉地区以及荒漠草原区展开。
《 人民日报 》( 2016年12月02日 15 版)
[人民网-人民日报]
从“沙进人退”到“人沙和谐” 中国治沙经验贡献全球
严 冰 雷龚鸣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沙子走,抬脚不见踪。”这是上世纪80年代,宁夏盐池人对家园的描述。如今,425万亩的草场犹如一片绿海,望不到边。
“我们回国后,一定把在宁夏学到的技术和理念应用到我的祖国。”前些天,来宁夏参加“阿拉伯国家防沙治沙技术培训班”的学员们,对中国防沙治沙成果赞叹不已。中国技术和中国经验,正在世界防沙治沙领域发挥着示范和引领作用。
“中国已连续15年实现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缩减’以及荒漠化和沙化程度的‘双降低’。”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监测中心教授级高工孙涛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中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扩展趋势已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沙和谐’的历史性转变。”
沙化面积连年缩减
国家林业局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从上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0年间‘减少’了三个多上海的面积。”孙涛说。
中国境内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10个重点沙区省份,经过几十年的防沙治沙工作,到2014年底,10省区荒漠化土地面积相比2009年缩减了10227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缩减了6337平方公里。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今后5年,中国将治理沙化土地1000万公顷,力争到2020年使全国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产业治沙科学高效
沙地如何变草场?宁夏盐池相关负责人透露,他们采用“草方格固沙法”,利用麦草、芦苇、稻草等材料在沙漠中制成方格,同时栽植柠条、沙柳等灌木,防风固沙效果显著。
在中国“沙乡”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人工种植的沙生植物梭梭在沙漠边缘翠绿连片,长势旺盛。当地农民白会本说:“种植梭梭不仅可以有效固沙,还可以接种肉苁蓉等药材。种10亩梭梭年收入可达10万多元。”
“全国近35%的贫困县、近3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西北沙区,土地荒漠化加剧贫困。”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努力实现沙区生态改善与农民脱贫的双赢,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发展林下产业脱贫一批。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授张克斌向本报表示:“要改变单纯以固沙为主要目标的传统防沙治沙理念,将沙化土地治理措施与沙区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沙区民众参与度,为沙化土地稳定修复提供有效途径。”
治沙成果全球点赞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库布其沙漠,占地1.8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七大沙漠。25年间,通过植树种草、建锁边林,库布其人共绿化了5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相当于七八个新加坡的面积。2007年,近百名全球治沙精英汇集到库布其七星湖畔,两年一届的库布其沙漠论坛由此开启。
201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在2015年的巴黎气候大会上,《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创造模式和成果报告》首次向全球发布,褒扬中国在沙漠治理、消除贫困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积极行动与贡献。
同样极具独创性的治沙模式,还有中国林科院科研团队研发并推广的“低覆盖度防风固沙体系”。中国林科院荒漠化所所长卢琦说,实践证明,15%-25%的低植被覆盖度不仅可以固定流沙,还可降低40%-60%的固沙造林成本。
[人民网-人民日报]
宁夏、甘肃、内蒙古三省(区)沙漠化治理成效显著 从“沙进人退”到“人沙和谐”
本报银川12月1日电 (记者刘毅、朱磊、银燕、吴勇)“一夜工夫,黄沙就堆上了房顶,喝醉酒的人顺着沙丘走上自家屋顶,不小心就摔断了腿!”11月30日,盘腿坐在热炕上,50岁的刘恩向记者述说着刘窑台村曾经的模样。
这个村位于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青山乡,坐落在毛乌素沙地边缘。刘恩的描述,勾勒出茫茫沙海边,村民们在风沙里讨食的画面:“一茬种子下去,长出几棵小苗苗就被风刮跑了,再种,又刮跑。一年种个四五茬,一亩收上几十斤糜子。一有风就刮起沙尘暴,眼睛都睁不开,人住不下了,只能挪窝子。”
种树种草、治理小流域、草原禁牧……被沙害苦了的刘窑台村男女老少齐上阵,治沙保土恢复生态。成片的沙柳、柠条终于在春风中顶出了嫩黄的芽苞,3万多亩沙地披绿。
推开门出去,风挺大,但不见沙,湛蓝的天空让人陶醉。如今,刘窑台村60多户人吃上了“生态饭”,旱地变成400多亩水浇地,政府扶持安上了滴管,节水又省力。算上每年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补贴,一年人均收入超过8000元。
行走在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土地荒漠化和沙化防治重点区域,记者目睹了不少发生沧桑巨变的“刘窑台村”。
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的共同影响下,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北方地区,一度面临“沙进人退”的严峻形势,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在一些地方,遮天蔽日的“黑风暴”,曾经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监测数据显示,上世纪末,我国荒漠化土地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
如今,一个个草方格压下去,一株株草木长出来,一群群牛羊进棚圈,一座座流动沙丘被遏止,肆虐的风沙开始收敛。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持续取得进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以来,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区的国土绿化和荒漠化、沙化防治力度进一步加大,土地沙化逆转速度不断加快。
根据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宁夏、甘肃、内蒙古都保持了可喜的“双缩减”态势。与2009年第四次监测结果相比,截至2014年,三省(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71.81万公顷,这相当于北京核心区面积的77倍;三省(区)沙化土地面积减少45.51万公顷,这相当于63万个11人制标准足球场的大小。
从“沙进人退”到“人沙和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一条生态恢复、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道路,正越走越宽广。
[人民网-人民日报]
相关报道
专家解析我国北方荒漠化和沙化趋势——绿色在延展 期待“沙生金”
本报记者 赵贝佳 刘 毅
针对我国北方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防治荒漠化和沙化取得的成效以及面临的形势等问题,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屈建军和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教授级高工孙涛。
荒漠化沙化趋势逆转
记者:近年来,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加大防治荒漠化和沙化,取得的主要成效和进展是什么?
屈建军:最大的成效是沙漠化逆转了,植被覆盖度提高了,尤其是铁路、公路沿线,沙化土地的“锁边工程”都做得很好。这两年北方沙尘暴减少了,一方面是气候的原因,降水量有所增多;另一方面,人的努力和贡献也很重要,退耕还林(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和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确实起了作用。
我们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越来越了解沙漠,尝到了教训,学到了经验,理念、政策和做法发生了转变。过去,人们在沙漠中打井取水,井越打越深,水从淡水变成咸水,最后都荒废了。人们得到了教训,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去“治沙”。
土地监测双保险
记者:从1994年开始,我国每5年组织一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工作。去年年底发布的第五次监测结果显示,相比于第四次监测(2009年)有明显好转,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的良好态势。怎样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
孙涛:我国到目前已经进行了5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
我们使用的是“地面调查+遥感”的监测方法,其中地面调查为主,遥感为辅。比如第五次全国监测,我们首先会获取分辨率为5米左右的遥感影像;接着进行区划,分辨哪些是沙地、哪些是农田和道路;然后进行现场调查,实地勘测界限是否准确、遥感看到的植被对不对。这样是双重保证。
屈建军:我认为监测数据是真实可信的,不仅国家林业局有数据,我们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院长王涛领导的团队近30年持续进行沙漠化监测,数据也显示荒漠化和沙化确实好转了。
既“治沙”又“治穷”
记者:现在,我国北方沙漠化面临什么样的形势?
屈建军:最大的问题是,沙区生态虽然好了,但人民并没有普遍富起来。比如内蒙古赤峰市的敖汉旗等地,就是典型的生态强、经济弱。沙漠治理应该跟致富联系起来。现在大家开始认同钱学森的观点,发展沙产业,利用沙漠特有的光能、热能生产特色产品,例如中草药、蔬菜等等,把防沙治沙和脱贫致富挂钩。一些地方为啥年年治沙,却一直治不住?因为当地百姓没脱贫。
记者:今后应该怎样推进防沙治沙?
屈建军:现在的重大防沙治沙政策、工程应该保证持续性,这些工程必须坚持做下去才会有更大成效。此外,应该与时俱进,多引进和应用新的技术。以固沙为例,过去是固沙剂,而现在有了集保肥、保水、固沙功能于一身的新材料。防沙环节,也有环保、抗老化的新材料,例如植物纤维网,既能有好的防沙效果,又便于生产和管理。
《 人民日报 》( 2016年12月02日 15 版)
[人民网-人民日报]
沙窝窝里“淘”宝贝(沙区治沙人)
本报记者 银 燕
甘肃张掖市临泽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总面积2729平方公里,沙漠、戈壁面积占2/3以上,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凛冬已至,在临泽县板桥镇西柳村西北角的沙梁上,一片梭梭林却迎风傲立。这片林地的主人叫李奋。
李奋是临泽县有名的“造林大户”。他育的沙枣、红柳等林木种苗,远近闻名。“沙漠刮起风来飞沙走石,我开始就想给庄稼种个防护带。”
2004年,李奋和同村的伙伴申请了风沙治理项目贷款,种了500亩柠条,第二年起改种梭梭。从2008年开始,他尝试着给梭梭上嫁接一些肉苁蓉,随着梭梭渐成气候,沙漠穿上绿衣裳,风沙也渐渐小了。“现在梭梭林的面积已经达到1万多亩,未来沙漠里可真能淘出宝贝来。”李奋说。
肉苁蓉就是沙漠里的宝贝之一,被称为“沙漠人参”。临泽县平川镇“葱蓉林场”负责人贾其煜原本在北京中关村工作,2008年,他回到家乡,承包了2200亩沙漠戈壁,尝试栽植梭梭、培植肉苁蓉,发展林下经济。
经过多年的摸索,贾其煜摸着了梭梭嫁接肉苁蓉的门道,善于琢磨的他还研发出了苁蓉切片、苁蓉茶等产品,取得了可观的利润。
近年来,临泽县将治理沙化土地与沙产业开发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路子。更可喜的是,通过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引导,全县人工林保存面积达55万亩,封禁保护沙化土地4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6.67%,荒漠化治理成效显著。
《 人民日报
》(
2016年12月02日
15 版)
[人民网-人民日报]
夫妻治沙十六载(沙区治沙人)
本报记者 吴 勇
马云平和妻子王长荣最相像的,除了黝黑的面庞,就是手掌。布满老茧的手掌,讲述着二人的抗沙故事。
今年62岁的马云平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多伦诺尔镇新民村的村民,家在浑善达克沙地南端的一号沙带上。2000年,他主动承包了村里的3700亩沙地。16年过去了,夫妻俩像战士一样,坚守不退,靠双手把不毛之地变成绿洲。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地处滦河源头的多伦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全县风蚀沙化面积一度占到土地总面积的87%,防沙治沙刻不容缓。
夫妻两人手挖肩挑栽树苗,怕风把树苗从沙窝里吹走,夫妻俩又捡来石头,靠着根部围住树苗作为支撑。当黄柳种植成网格沙障,再种植杨柴、沙蒿等固沙植物。在沙窝里行走艰难,夫妻俩背来一筐筐牛粪铺出了一条小路。就这样,周而复始,昔日的黄沙渐渐染上了绿色。
十几年来,多伦县也逐步确立了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原则,一手抓种树,一手抓禁牧,多措并举对沙化土地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十几年大规模生态建设,多伦县林地面积由2000年的54万亩增至现在的29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51%,森林覆盖率提高到现在的31%;项目区林草植被盖度提高到85%以上。
“当时的信念就是再也不能窝在沙窝子里过日子了!即使没有收入,也要为子孙留下一片绿色。”马云平朴实地说,“乡亲们都说我干的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是眼光长远的好事,但对于我来说,植树让我觉得心里稳当。”
《 人民日报
》(
2016年12月02日
15 版)
[人民网-人民日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