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7-01-11
中纪委谈反腐热点:届末之年力度不减 追逃作用大
中新网1月9日电 国新办9日举行发布会,邀请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监察部副部长肖培,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中央纪委国际合作局局长刘建超,中央纪委案件审理室主任罗东川,中央纪委宣传部部长朱国贤解读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五人就媒体关注的十八大反腐成就及监察体制改革等热点问题答记者问。
资料图: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 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十八大以来“铁面无私” 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
在今天的发布会上,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首先介绍了十八大以来的反腐成绩。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给予纪律处分223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6.2万件,给予纪律处分119.9万人;全国共处分乡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114.3万人,处分农村党员、干部55.4万人。2014年以来,共追回外逃人员2566名,“百名红通”人员已有37人落网,追赃金额86.4亿元。
据吴玉良介绍,中央纪委高度重视队伍建设,中央纪委机关谈话函询218人、组织调整21人、立案查处17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共谈话函询5800人次、组织处理2500人、处分7900人,做到了铁面无私。
吴玉良指出,民意调查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是75%,2013年是81%,2014年是88.4%,2015年是91.5%,2016年是92.9%,逐年走高。
【回应反腐会否放缓:力度不减弱 态度不改变】
在今天的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今年将召开十九大,有舆论担心,出于稳定的考虑,会放缓反腐的节奏,不知对此作何评价?
中央纪委案件审理室主任罗东川指出,我们要克服“届末之年反腐败可以收官”的思想,要做到惩治腐败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态度决不改变。将继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决铲除腐败这个最致命的“污染源”,按照党中央的要求除恶务尽,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关系执政党生死存亡的斗争。
针对巡视工作,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表示,十八届中央巡视已开展了11轮,巡视了247个地方、部门和单位的党组织,完成了对地方、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央金融单位、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全覆盖。同时,对12个省、区、市进行了“回头看”,通俗地说就是杀一个“回马枪”,发挥了利剑作用。今年上半年将开展对中管高校的巡视,继续对省、区、市开展“回头看”,实现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
吴玉良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先后指出,谁来监督纪委,怎样防止“灯下黑”,纪检机关要坚决“清理门户”。中央纪委十八大以来加强队伍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监察部副部长肖培指出,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是十七大期间审查中管干部人数的3.6倍,尤其是严厉查处了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这样严重的违纪违法案件,严肃查处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通过利益输送相互交织,消弥了党和国家的重大政治隐患。
肖培用“一降一升”的数字介绍说,“降”,就是纪检机关目前接到的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呈下降态势。2016年比2015年接到的此类举报下降了17.5%,是十八大以来的首次回落。“升”,从纪检机关立案审查和处分的党员人数来看是持续上升的,在党员基数不断增长背景下,党员受处分率从千分之1.8上升到千分之4.3。
【国家监察委员会将来会否超过政府权威?】
针对广受关注的国家监察委员会,其目的和权威如何?监察部副部长肖培指出,我们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还是要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现在分散在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以及检察机关的反贪污贿赂,其中还包括渎职,再包括预防职务犯罪的职能整合在一起,在试点地区组建新的国家监察机关。其目的是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它的监察范围包括六大类人员,第一,包括国家公务员法所规定的国家公职人员。第二,由法律授权,或者由政府委托来行使公共事务职权的公务人员。第三,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第四,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体育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第五,群众、自治组织中的管理人员。第六,其他依法行使公共职务的人员。
针对监察委员会跟中央纪委是什么关系?肖培说,它和中央纪委合属办公,用中国的老话讲就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行使的是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职责,那就是监察委员会要行使监督、调查和处置的职责。
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指出,现在,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我们正在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已经在北京、山西、浙江三省市开展试点工作。国家监察委员会就是国家反腐败机构,制定国家监察法实质是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下一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完成国家监察法一审、二审,最终会出台国家监察法。
【追逃追赃对遏制腐败滋生蔓延起重要作用】
对贪官的国际追逃以及国际合作,仍是记者关注的话题。在被问及相关话题时,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中央纪委国际合作局局长刘建超介绍说,从2014年到2016年底,中国从世界上70多个国家,一共追回来的外逃人数达到了2566人,其中百名红通人员追回37人。
刘建超指出,从新增的外逃情况看,也出现了逐年大幅度减少的趋势。2014年新增外逃人员达到了101人,到2015年这个数字降到了31人,到去年已经降到了19人。追逃追赃是反腐败斗争非常重要的一环,也对遏制腐败滋生蔓延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刘建超介绍,中国已经和48个国家签署了引渡条约,包括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等。同美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中纪委也愿意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照顾彼此关切的基础上,商谈引渡条约,这样能更好地携手打击包括腐败犯罪在内的多种形式的跨国境犯罪,也确保任何一个国家不被腐败分子或其他犯罪分子所利用,成为“避罪天堂”。
刘建超指出,下一步将继续同有关国家合作,在犯罪嫌疑人的追逃,以及在非法所得财产的追回方面加强合作,建立机制,不管是双边的还是多边的。
【回应民政部有关领导违纪:正在对其审查】
针对记者问及的李立国和窦玉沛两人的状态?中央纪委案件审理室主任罗东川介绍说,根据巡视和群众举报,民政部的有关领导在这方面有一些反映,现在中央纪委正在对他们进行审查,一旦把事实、把情况查清楚,根据他们的违纪事实和性质,将会依照党纪处分条例作出处分,到处理结束的时候,相关消息会向公众公布。
【攀枝花纪委拟对该市国土局局长立案审查】
有记者问:“前几天四川攀枝花市的市委书记、市长被其国土资源局局长枪击的事件,有传闻说是国土资源局局长得到消息要被纪委调查,所采取的报复性行为,请问该传闻是否属实?”
中央纪委宣传部部长朱国贤对此回应,据了解,经攀枝花市委批准,市纪委拟对国土资源局局长陈忠恕进行立案审查。目前,公安机关正在调查此案,如有消息,四川省有关部门会及时向社会公布。
[中新网]
中纪委通报落马“大老虎”首提“破坏党的集中统一”
人民网北京1月9日电 本月4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天津市原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网站在通报中指出黄兴国“破坏党的集中统一”,据公开消息,在对省部级落马官员的官方通报之中,该表述系首次出现。
专家:“破坏党的集中统一”比“妄议中央”更严重
黄兴国是首个被指“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的落马“大老虎”。在黄兴国之前,中纪委通报北京市委原副书记吕锡文严重违纪案时曾用到“妄议中央”表述,称吕锡文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妄议中央大政方针。中纪委在“双开”通报中明确提到“妄议”表述的省部级官员还有辽宁省委原书记王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建民教授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在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破坏党的集中统一”与“禁止妄议中央大政方针”为并列条款,但二者性质不同,黄兴国运用职位权力违纪,其行为带有组织性,违反政治纪律的性质和危害更严重。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亦表示,妄议中央还停留在口头议论阶段,黄兴国执行权力行为过程中不按中央统一部署行动,不按中纪委的纪律规定行动,其对政治纪律的破坏已体现在实际行动层面。
肖培:四个服从根本是服从中央,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监察部副部长肖培曾指出,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六章政治纪律规定了不能妄议中央大政方针,后面还有一句话,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的,两句加在一起才是完整表述。中国共产党闻过则喜,听得起批评,也欢迎批评,愿意征求各方面意见来推进党和国家事业。但有个界限,对中央大政方针,对大是大非,尤其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党的基本方针、理论、路线定下来的,全党的干部必须统一执行。四个服从,根本是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这就是界限,所以前句话是热点,没有后半句话的解释就不完整。
2016年9月10日,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随后经查,黄兴国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阳奉阴违,搞迷信活动,打探涉及本人的问题线索,对抗组织审查;违反组织纪律,违规选拔任用干部并收受财物,封官许愿,任人唯亲;违反廉洁纪律,收受礼品、礼金,纵容、默许亲属利用其职务上的影响获取巨额利益,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其子谋取私利,在企业经营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巨额财物;违反工作纪律,违规安排出访随行人员,对身边工作人员失察失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问题涉嫌犯罪。
黄兴国已于近日被“双开”并移送司法机关,中纪委通报中指其违纪行为性质十分恶劣、情节特别严重、影响极坏,严重破坏了天津的政治生态,损害了党的事业和形象。
[人民网]
相关报道
反腐败任何时候都不会“收官”
党的十九大召开前是否会减弱反腐败力度?全面从严治党的棋局下一步怎么落子?近日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为这些问题提供了“标准答案”。
“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气力、更大的勇气抓紧抓好。”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更大”的管党治党要求。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再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意志不言自明。
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6.2万件,给予纪律处分119.9万人;在强有力的反腐败高压态势震慑下,2016年有5.7万名党员主动向组织交待了自己的问题,而纪检机关2016年接到的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则比2015年下降了17.5%……这4年多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就,概括起来说就是“压倒性态势”。反腐败斗争从“呈现胶着状态”到“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再到“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成为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见证,也表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抉择符合大势和人心。
重温“历史周期律”的警示,告诫“霸王别姬”时刻可能因作风问题出现,重提“两个务必”的政治要求,号召全党“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履新之日起就把“人心向背”视作决定全党前途命运的关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为了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纯洁党内政治生态,更重要的是书写下人心的政治,厚植起党执政的政治基础。民意调查数据显示,经过几年来的管党治党,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2.9%。习近平总书记讲,“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宁肯得罪千百个腐败分子,也不可辜负13亿多中国人民。使命担当和毅然决然背后,正是人民群众对党中央的信心、信任和信赖。
欣喜的同时也要看到,风化俗成需要时间,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管党治党宽松软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严紧硬也绝非一日之功。如果任由“届末之年反腐败可以收官”的思想麻痹了正风反腐的神经,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的反弹势能就会再度积蓄。我们不仅不能有丝毫松劲歇脚的思想,更需要以人事换届为契机,从选人用人上疏浚干部队伍源头,从根源上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锲而不舍、挖山不止,正是坚决铲除腐败这个致命“污染源”的应有态度;标本兼治、立足长远,正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之义。
审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斗争,总体上就是从治标入手,治本工作也一直没有放松,有时治本就寓于治标之中。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上建取新功,就需要继续坚持治标不松劲、治本不动摇,在反腐败和反“四风”保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高压态势的同时,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坚持党内监督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齐头并进。用好问责条例这个管党治党利器,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这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以共产党人价值观和文化自信补足精神之钙,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从制度约束、教育引领和管理监督等方面发力推进标本兼治,管党治党才能步步深入、善作善成。
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方此中流击水的时刻,我们畅享“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更应砥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略定力,激发“壮志未酬誓不休”的治党决心。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把党建设得更加有力,我们党一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李 斌)
[新华网-人民日报]
人民网评:“权大于法”的“荒唐底气”从何而来?
李泓冰
基层官员的雷人雷语,如今又添一条,“反正一句话说到底,就是权大于法”。舆论再一次沸腾了。
这句公然与“依法治国”的国策相对立的话,语出江西省资溪县国土局执法大队大队长吴剑。他还有另一句“精彩”的表白,“不要问我为什么,老板(副县长)说动手我就动手,他说拆我们就拆。”
导火索又是“强拆事件”。2016年12月6日下午,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鹤城镇泸声村,在副县长吴辉文的指挥下,二十多个城管队员抡起铁镐、铁锹将该县农民徐晓洪家刚建起的屋墙推倒。在媒体采访之际,那位吴大队长口出上述雷语。
“强拆事件”的详细真相还有待调查,暂且不去论说。但有必要和吴大队长共同重温一下习近平的话。习近平曾引用古语: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还进一步指出,“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全党必须模范执行。”
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是执法模范。身为执法者的吴大队长,怎么就会脱口而出那些不把法律放在眼里的话呢?从某种意义上说,吴剑可能是个老实人,他只是一语道破了在某些基层政府官员心目中的执政执法逻辑而已。
听上去,吴剑对“权大于法”的底气还很足。这份荒唐的“底气”从何而来?首先是被基层权力惯出来的。无视党纪国法、无视群众利益大于天,甚至在记者面前,都懒得遮掩,可见拥有如此“底气”不是一天两天,而是由来已久。以至于稍受质疑,甚至只是动问,也会极不习惯,火冒三丈。
最高决策层倡导的群众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在这份十足的“底气”面前,统统碰了壁。而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无法无天,必然劳民伤财、民声鼎沸。
令人疑惑的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施行已多年,为何总管不住“违法拆迁”“野蛮拆迁”?更怪异的是,各地还时常有一些和国法国策相违背的“土政策”,地方执法人员违法竟然还有“护身符”?依法治国讲了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了。这般“权大于法”的福威日子,难道就没受到过一星半点的训诫、警告?没人给泼点凉水甚至索性釜底抽薪?难怪吴大队长的“底气”如此充足。
治本之策,也许仍然要在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中,强化党内外干部群众的参与和监督,特别要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如果把对官员政绩的考评,甚至领导干部的升迁,让群众也有一定发言权,而不是全然由个别上级决定。那么,吴大队长们可能就不必总盯着“老板”的脸色与眼风,不是总想着向上邀功,而要时时紧张于老百姓满意不满意、认可不认可。那么,有违法或违背百姓利益之嫌的行为,就不会那么明目张胆了。毕竟,贿赂个把有提拔权力的上级容易,想“贿赂”民意民心,真比登天还难。
当然,抱有“权大于法”心态、享受权大于法之“福”的基层官员,并不鲜见,绝不仅仅是吴剑一人。所以,各式各样的“雷人雷语”才时有推陈出新,不仅雷伤了群众的信任,也雷坏了党风。对此,不仅发现一起,就要严肃查处一起,还要公开通报“教育一片”。
我们注意到,资溪县委、县政府火速应对舆论关注,经初步调查后,决定对资溪县鹤城镇党委书记乔志平、县法制办主任周伟明、县国土资源局执法大队长吴剑进行立案调查。下一步还将对其他涉事人员作进一步调查处理。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雷人官员的“底气”再足,在党心民意面前,也不堪一击……
[人民网]
反腐压倒性态势下,哪些官场“潜规则”还作祟?
全国范围内的问卷调查和舆情分析显示,在反腐高压态势下,人民群众切实看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效,对党的信心、信任和信赖不断增强。
在高压反腐态势下,隐蔽的不正之风依然存在,庸政懒政怠政现象在一些地区和部门较为突出,压力刚刚传到基层,腐败增量减少,存量却较多,“为官不为”现象凸显。
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附近,一家生意并非很兴旺的购物商场,却是从事回收购物卡生意的“黄牛”青睐之地。
原因很简单,这家商场周围有不少机关单位,让这里的购物卡生意十分好做。
不过,往年此时正是忙碌之际的“黄牛”,今年却只能聚集在商场门口或闲聊或打起扑克。
“去年的生意就不好了,今年更可以说是寥寥无几,明年我肯定就不干了。”一名孙姓“黄牛”大姐对《法制日报》记者说,“我问过以前的常客‘为啥没有了’,说是实名制了,单位发的也少了。后来,对方即使在商场门口碰见我们也假装不认识,都绕着我们走。有同行说是因为‘查得严,人家都要避嫌’”。
“这不成讨人嫌了吗?”说完,孙大姐叹了口气,还是不死心地问了一句,“有卡吗?”
“黄牛”生意的落寞,却在另一方面显现出正风反腐成绩。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遵循党章规定,聚焦中心任务,积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节奏不变,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政治生态不断净化,“不敢腐”氛围日趋巩固。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等联合发布的第六部《反腐倡廉蓝皮书》认为,全国范围内的问卷调查和舆情分析显示,正是基于这样的反腐高压态势,人民群众切实看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效,对党的信心、信任和信赖不断增强。
腐败风险被指“敞口”较大
被查获时,家中搜出面值96万余元的购物卡,其中余额还有95万余元未来得及消费。
这样的腐败“数字”来自安徽省安庆市政府原副秘书长甘国辉。在反贪污贿赂局办案人员依法从甘国辉的住处以及其办公室内扣押的购物卡中,除了甘国辉妻子单位发的购物卡以外,甘国辉家庭财产中有价值人民币74万余元的购物卡无法说清其合法来源。经查,这些购物卡全部来自有求于他的开发商、包工头。
经安徽省马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甘国辉因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获刑6年8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10万元。
大肆收受购物卡的还有广东省广州轻工工贸集团“塌方式腐败”中的一份子——该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显明。在刘显明涉嫌受贿的110多万元财物中,光购物卡就有24.5万元。
对此,《反腐倡廉蓝皮书》认为,在高压反腐态势下,办事要托关系求人的现象仍然存在。
“上学、看病、就业、经商、办企业等群众普遍要办理的民生事项中的吃拿卡要、索贿等明目张胆地主动型腐败虽大幅减少,但仍有一些办事人员对红包、‘信封’、礼品、购物卡等‘照收不误’,群众能够直接接触到的腐败数量还是较多。”《反腐倡廉蓝皮书》分析称,打点打点、意思意思、通融通融的态势和习惯,在一些机构还未强力扭转,行贿送礼的心理仍比较普遍,办事得求人、遇事找熟人、找人好办事的人文环境没有根本改变,自觉抵制行贿、拒绝受贿的基础不牢固,腐败风险“敞口”较大。
虽然“黄牛”的生意不好做了,但元旦、春节“两节”到来,又到了“四风”问题易发多发期。
2016年12月23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称,中央纪委印发通知,要求各级纪委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强化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查处各类“节日腐败”行为。此前两天,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再次推出“元旦春节期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开设举报窗口,欢迎网友通过网站、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对“四风”问题进行监督举报。
2016年12月4日,中央八项规定出台4周年。4年来,人们看到了这样一份成绩单: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截至2016年11月,全国已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5.03万起,处理20.2万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28万人。
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清理“车轮上的腐败”,从整治“会所中的歪风”到肃清“节日里的不正之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人民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不过,在大力整治之下,仍有人顶风作案。《反腐倡廉蓝皮书》显示,“重拳”出击之后,整治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效果明显,但仍有一些党员干部变着法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旅游,变异、隐形的“四风”不断出现,公开曝光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仍然不少。整饬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虽然有些成效,但有些地方、有些部门“积习难改”,工作效率低下,为民服务的意识不强,有的党员干部工作不在状态、办事拖沓,态度生冷、监管不到位的官僚主义作风仍比较严重,文件和会议的数量在一些单位有增无减,重复无效或低效的检查监督等新形式主义表现突出。
“现在明目张胆的大吃大喝等问题基本上看不见了,对于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来说,高压之下趋向于隐蔽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则有一些不同表现。比如说前不久媒体报道,‘河南郑少高速投资千万的路灯十三年来没亮过’,这实际上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也是隐性的腐败。”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建顺说,在纠正“四风”的同时还要关注一些行政不作为现象。在纠正“四风”高压态势下,少数地方消极应对,无所作为,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
家风不正成腐败一大诱因
1月6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1月6日上午在京开幕。
这一消息迅速引起各方关注,大家想知道,2017年反腐将怎么干?
不过,在确定怎么干之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对此,《反腐倡廉蓝皮书》给出了些许答案:
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依然存在。《反腐倡廉蓝皮书》显示,在反腐败力度加大之后,庸政懒政怠政现象在一些地区和部门较为突出。
对此,《反腐倡廉蓝皮书》举例说明,一些党员干部不愿意沉下心、下功夫结合实际理解消化和创造运用中央的政策方针,不实事求是,而是自以为是,工作做得不实、不细、不深,浅尝辄止。个别干部存在严重的个人利己主义思想,将市场交换原则用于党内生活,过于看重个人得失和利益,没有好处不干事,甚至拿了好处也不干事。有的受不了委屈,只要改革触动到自己的利益,就产生强烈的不适反应。
“中央落实八项规定精神,规范津补贴,不准吃拿卡要、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甚至参加吃请都受到了严格限制,一些党员干部不习惯和不适应,抵触情绪较大。”《反腐倡廉蓝皮书》对其中一些现象一语中的,比如有的地方党员干部缺乏在新制度、新要求、新环境下开展工作的能力,“没有补助就不下乡”“没有加班费就不加班”,不主动克服困难做好工作,而是将为群众工作作为向组织讲条件、谋取部分人利益的筹码。
此外,《反腐倡廉蓝皮书》将家教家风不严定为干部腐败的重要诱因。
不可否认,在近年来查处的腐败犯罪人员中,“贪腐父子兵”“卖官夫妻店”“一家子腐败”等家族式腐败现象比较突出。
1月4日下午,中央纪委官微发布消息称,第十八届中央委员、天津市原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被“双开”。有媒体挖出黄兴国和自家兄弟在仕途和商场上互为犄角的暗影;周永康之子周滨,“以父之名”打造了涉及房地产、石油、水利等多个领域的商业“巨舰”;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在忏悔录里披露:“我家成了权钱交易所,我就是所长,老婆是收款员”……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对此,《反腐倡廉蓝皮书》分析说,领导干部的家庭应该成为社会的标杆,但有的领导干部鼓励孩子当大官赚大钱出大名,将子女引向名利场;有的公私不分,将公家东西拿回家任由家人使用,甚至让家人分享其权力,在教育、就业、经商等多方面特殊优惠和关照;有的不要求家人勤俭节约、吃苦耐劳、低调简约,而是任其大肆挥霍、铺张浪费、张扬跋扈、狂妄自大、傲慢无礼、缺乏基本素养。有的溺爱子女,“护犊子”,为子女谋位子、找票子、要房子、拉关系、走后门、傍大款,搞权力寻租,把家庭经营成了“权钱交易所”。子女违法乱纪,有的干部利用权力打招呼、找关系,干预和妨碍司法部门秉公办案。
“领导干部对子女亲属的管理有时难以靠‘硬制度’,这就要通过家规、家诫等,用精神力量和道德力量进行约束。”对此,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表示,这种对领导干部子女亲属及身边人的精神约束,落脚点其实也是对领导干部个人手中权力运行的规范。
整治“潜规则”净化政治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提出,要“立‘明规矩’、破‘潜规则’,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政治生态不断改善”。
2016年一年,各地区各部门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各项法规制度建设,努力使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各个方面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尽可能地减少制度空白和模糊地带,不断挤压“潜规则”存在的空间,逐步改善政治生态。
对此,《反腐倡廉蓝皮书》的评价是——以有效的制度供给打破官场“潜规则”。而其中的做法主要是,从细节着手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以及集中治理饭局问题等:
2016年作为“换届年”,干部交流选任相对集中,各地区各部门加强了对换届工作的监督。中央组织部明令提出“九个严禁、九个一律”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严禁拉帮结派、严禁拉票贿选、严禁买官卖官等诸多内容;
2016年8月,中组部制定下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提出了深化日常了解、注重分析研判、加强动议审查、强化任前把关、严格责任追究等一系列制度设计,为做好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在政商关系方面,习近平总书记用“亲”“清”二字定位新型政商关系,明确了新时期政商相处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广东、浙江、河南等地专门出台更为具体的制度规范,列出了政商交往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正面清单”回答了政商交往中“能做什么”。
而上述种种不正常关系的确立,都有一个载体,那便是饭局。
对此,根据中央部署,各地在建章立制的探索中,领导干部参加饭局的“红线”愈加清晰。
针对“酒桌办公”问题,安徽省部署开展专项治理,重点治理“不请客吃饭不办事、请客吃饭乱办事”“通过‘酒桌办公’要资金、跑项目、争考核名次或谋取不当利益”“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在开展调研、培训、召开会议等公务活动中接受公款宴请”“向下级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及个人转嫁招待费用”“同城部门、上下级之间相互公款宴请”等问题;
浙江、黑龙江、吉林、江苏、湖南等多个省份已出台公务接待“禁酒令”,午餐、晚餐一律禁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规定,因外事接待和招商引资等特殊情况需饮酒的,必须报本级纪委(纪检组)审核批准。有的地方纪委还列出了其他一些不能去的饭局,如,上下级之间搞互相吃请、接受基层单位吃请、接受村级组织安排的吃请、接受企业安排的吃请、接受带有公务接待性质的夜宵、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安排的吃请、接受可能影响公务执行的吃请等。
此外,不少地方还加大了对公职人员“八小时之外”饭局问题的监管。为规范领导干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问题,不少地方都结合实际出台了具体的操作办法,除限定桌数人数外,有的地方还限定宾客身份,要求不得邀请管理和服务对象,甚至“同事”等。一些地区还形成了“报告—公示—曝光”机制,在摆酒席前必须事先报告,并公示准备办多少桌、准备请哪些人,纪委可采取明察暗访或接受举报的方式,对违规违纪问题及时曝光,并对违禁人员给予相应处罚。
完善反腐败立法锁住权力
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进展和成效,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腐败和不正之风在一些领域仍存在“压而未倒”的现象。
对于这样的现象,《反腐倡廉蓝皮书》是这样形容的:压力刚刚传到基层,腐败增量减少,存量却较多,“为官不为”现象凸显。
“据我观察,过去几年我们在打‘大老虎’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央也高度重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基层腐败现象还比较严重,原因在于基层党组织涣散,学习、开会走过场、走样子。”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另一个原因是对基层党组织监督不力,比如说对人情世故、亲情等各种环境因素的监督形同虚设,特别是县和县以下的单位和机构。我个人一直认为,基层组织和群众直接联系,他们的作风、权力运行的规范化程度以及服务质量等,直接影响到党和群众的关系。因此,基层反腐是未来中国反腐的重点,需要每一个基层工作人员、每一个权力执行者真正用好手中的权力。
对此,《反腐倡廉蓝皮书》也给出了相似看法,并指出在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的背景下,“不能腐”和“不想腐”机制的建立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的努力方向。
在竹立家看来,2016年最大的成绩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发布的文件和条例把“不能腐”当成了重要的法规,“下一步我们要将党内法规制度化,真正通过纪律、法规制度约束取得成效”。
要真正实现“不能腐”和“不想腐”,《反腐倡廉蓝皮书》提出需要通过激励和保障机制来营造“不需腐”的氛围来支撑,“不需腐”同样是实现“不能腐”和“不想腐”的重要前提和条件。要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解决公职人员特别是基层公职人员的物质待遇问题,要为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提供更多减免税等政策扶持,缩小不同群体、不同地区收入差距。要规范清理津补贴,解决公务人员以权力参与分配、牟取不当利益问题,同时打开“正门”,切实保障履职所需的工作条件、合理的收入待遇和应有的尊严,兑现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承诺,增加公职人员的工资收入。
此外,《反腐倡廉蓝皮书》建议深化改革减少“能腐”的机会,“但更为重要的是,强化反腐立法推行法治反腐”。
《反腐倡廉蓝皮书》认为,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思想的指导下,制度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制度仍然显得不成体系,反腐败缺乏国家基本法律的支撑,宪法中关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规定尚无足够的法律体系保障实施。
“有必要形成以国家反腐败法为中心的廉政法律体系,对廉政建设指导思想和原则、廉政机构及其职权、廉政建设手段和措施、媒体监督、保障条件、国际合作等做出规定,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国家监察机构法’‘举报人政治保护法’‘信息公开法’等。”《反腐倡廉蓝皮书》建议,同时,完善参与反腐败国际合作的相关法律,加强对反腐败国际组织、国际公约、条约、司法协议的研究和宣传,提升中国反腐败国际话语权,增强追逃防逃的主动性。(记者 赵丽)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