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7-06-0
雾霾天气机动车在行驶(资料图)。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中新网6月3日电 据环保部网站消息,环境保护部近日发布《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2017)》(以下简称“年报”),公布了2016年全国机动车环境管理情况。年报显示,我国已连续八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细颗粒物、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机动车污染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环境保护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介绍,据年报统计,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2016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95亿辆,比2015年增长8.1%,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01.4万辆。纳入本年报统计的机动车包括汽车(微型客车、小型客车、中型客车、大型客车、微型货车、轻型货车、中型货车、重型货车)、低速汽车、摩托车,不含挂车、上路行驶的拖拉机等,总计27560.8万辆。其中汽车18435.8万辆,低速汽车881.0万辆,摩托车8244.0万辆。汽车已占主导地位,其构成按车型分类,客车占88.4%,货车占11.6%;按燃料分类,汽油车占88.5%,柴油车占10.2%,燃气车占1.3%;按排放标准分类,国一前标准的汽车占1.0%,国一标准的汽车占5.4%,国二标准的汽车占6.4%,国三标准的汽车占24.3%,国四标准的汽车占52.4%,国五及以上标准的汽车占10.5%。
刘炳江说,监测表明,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我国部分城市空气开始呈现出煤烟和机动车尾气复合污染的特点,直接影响群众健康。北京、天津、上海等15个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源解析工作结果显示,本地排放源中移动源对细颗粒物浓度的贡献范围为13.5%至41.0%。
2016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初步核算为4472.5万吨,比2015年削减1.3%。其中,一氧化碳(CO)3419.3万吨,碳氢化合物(HC)422.0万吨,氮氧化物(NOx)577.8万吨,颗粒物(PM)53.4万吨。汽车是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主要贡献者,其排放的CO和HC超过80%,NOx和PM超过90%。按车型分类,全国货车排放的NOx和PM明显高于客车,其中重型货车是主要贡献者;而客车CO和HC排放量则明显高于货车。按燃料分类,全国柴油车排放的NOx接近汽车排放总量的70%,PM超过90%;而汽油车CO和HC排放量则较高,CO超过汽车排放总量的80%,HC超过70%。按排放标准分类,国二及以前汽车保有量占12.8%,但CO、HC、NOx、PM排放占比分别达到60.7%、60.6%、43.6%、67.1%。
另外,非道路移动源排放对空气质量的贡献也不容忽视。2015年,工程机械保有量690.8万台,农业机械柴油总动力89783.8万千瓦,船舶保有量16.6万艘,飞机起降856.6万架次。非道路移动源排放二氧化硫(SO2)84.4万吨,HC70.4万吨,NOx563.9万吨,PM47.2万吨;NOx和PM排放接近于机动车。
刘炳江说,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广车用燃油国五标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380万辆。为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各地区及有关部门制定出台有利于机动车污染防治的工作方案和配套政策,并强化协调配合,从新车达标监管、在用车环保管理、黄标车和老旧车加速淘汰、车用燃料改善及车用尿素供应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机动车环境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刘炳江表示,环境保护部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认真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切实加强机动车生产、使用、淘汰等全过程环境监管,开展柴油车打假专项行动,同时协调配合有关部门,从行业发展规划、城市公共交通、清洁燃油供应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推进“车、油、路”同步,大力防治机动车对大气环境和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
[中新网]
相关报道
环保督查影响经济发展吗
环保部调集5600名环境执法人员,正在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28个城市进行强化督查。这次环保督查的目标主要是打好蓝天保卫战,计划开展一年时间,执法力度在中国环境治理史上前所未有。统计数据显示,4月7日至5月19日,督查组检查了1.2万家企业,发现有8000多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其中没有治污设施的“散乱污”企业达3000家。5月28日和29日端午节假期期间,督查组采取暗访、夜查、突查等方式,发现604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
环保督查和整治保持高压态势,斩污利剑挥向这些成千上万的企业,对改善空气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百姓就业增收。
这次大规模督查中,数量惊人的“散乱污”企业,是环保执法人员紧盯不放的重点对象。“散乱污”企业大致有这样一些特征:没有工商登记、没有环保手续;工艺落后,不符合产业政策;没有任何治理设施、污染较重;不符合当地规划布局。根据各地上报的情况初步统计,这样的企业在京津冀及周边的28个城市中有5.6万家。而且督查中还发现,一些地方多家“散乱污”企业不在上报的清单之内。要查处的“散乱污”企业数量确实很多,但大多集中在低端产业,往往消耗大量资源能源,实际上其“质量”和经济效益并不高。
“散乱污”等污染企业对地方发展的贡献可能微乎其微,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贡献”却着实不小。生态环境欠账,终究是要还的,甚至需要加倍偿还。违法排污企业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给地方留下生态环境烂摊子,整治和恢复的费用可能是个“天文数字”,远远超过其创造的那点GDP或财政收入。此外,它们想方设法压缩环保投入,甚至环保投入为零,产品因此比运行了环保设施的正规企业便宜,破坏了市场公平,不利于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阻碍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长远来看,这样的企业是经济发展的“负能量”,是有害的毒瘤。
一些违法排污企业的受益者只是个别经营者、所有者,并非一方百姓,而且严重危害周边群众健康,影响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治理、关停这样的企业,影响的只是违法获取利益的一小部分人,对经济发展和群众福祉并不会产生伤筋动骨的危害,带来的或许是脱胎换骨的历史机遇。“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百姓就业增收”岂能成为保护污染企业和个别人利益的幌子?
个别违法排污企业诉苦,认为环保执法“扰民”,环保监管过度。实际上,并不是环保监管过头了,而是原来监管力度比较薄弱,这些企业在保护伞下被呵护惯了,对开始动真碰硬的环保督查执法行动,一时适应不了、接受不了。
前些天,中央政治局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了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我们在快速发展中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这样的状况,必须下大气力扭转。”
生态环保短板必须下大气力弥补,打着“发展”旗号的污染绝不能继续纵容。只有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摒弃损害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中华大地才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刘毅)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03日
09 版)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