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7-08-1
地震预警“打时间差” 已预警38次
王暾,四川省地震预警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减灾所所长,2012年他和他的团队研发出中国首个通过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的地震预警技术系统。
九寨沟地震后,四川多地电视台、政务微博发出预警;此系统为国内唯一实际应用,已覆盖31个省份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
一段网络视频显示,同属阿坝州的汶川县电视台提前发出地震预警。正在播放的电视节目变成一段蓝底白字的地震预警画面,显示文字“地震预警系统,四川省九寨沟正在发生地震,汶川有感,请做好避险准备”,语音播报从40多秒开始倒计时。此时,视频拍摄者所在房屋顶部的吊灯在微微晃动。
新京报记者连线了汶川县电视台,总编室一位付姓工作人员说,这套预警系统由当地地震局免费安装,与汶川县的电视数字终端相连接,一旦发生地震,电视信号会自动切断,发出警报,提醒市民撤离。
在成都高新区天府软件园工作的杨丽冰也听到了预警。昨晚她正在公司加班,“突然响起像防空警报一样的广播声音倒计时”,她听到的第一声是47,“很尖锐的女声”。她记得,大概倒计时了十几秒以后,办公室就感觉到摇晃了。
杨丽冰说,最开始他们同事还在开玩笑,说难道是空袭了,后来发现是地震,“全办公室的人拔腿就跑”,沿着办公楼的安全通道去了相对安全的场所。
此次地震中,成都市提前71秒收到地震预警,陇南市提前19秒收到预警;包括汶川电视台在内的媒体、“四川科技”等近20个政务微博发布了地震预警信息。
此次地震预警的“功臣”,是阿坝州防震减灾局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下称“减灾所”)联合建设的地震预警系统。
汶川县防震减灾局一位孙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套地震预警系统是在汶川地震后安装的,在汶川首先开通,推广到周边多地,已经运行了三四年时间。
9日上午,四川省地震预警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减灾所所长王暾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是国内唯一一个实际应用的地震预警系统;减灾所与各地市县防震减灾部门(地震部门)联合建成了延伸至31个省(市、自治区),覆盖面积220万平方公里,覆盖中国地震区人口90%(6.5亿人)的全球最大的地震预警网。
不过,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殷海涛博士曾撰文指出,因为“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测”只有一字之差,公众经常会混淆。根本区别在于,地震预测在地震发生之前做出,而地震预警在地震后发布。
王暾坦言,这套系统确实只能做到地震预警,而不是地震预测。
和地震波赛跑
新京报:请你介绍一下这次九寨沟地震的预警情况。
王暾:这次地震,我们减灾所通过和阿坝州防震减灾局联合建设的地震预警系统,给成都市提前71秒预警,给陇南市提前19秒预警;四川省广元市、成都市、绵阳市、阿坝州,甘肃省陇南市,陕西省汉中市6个地区的11所学校提前5秒-38秒发出预警。
新京报:地震预警运用了怎样的科学原理?
王暾:简单来讲,就是打“时间差”这张牌,和地震赛跑。电波的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地震波的速度是每秒几公里。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震中发生地震后、地震波传到各地之前,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给预警目标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时间。
新京报:地震预警的过程和机制是怎么样的?
王暾:我们和各地地震局等政府部门,共同建立地震预警系统。这个系统分为四个环节:地震监测、预警信息产生、预警信息推送、预警信息接收和应用。
我们和当地政府部门合作,在可能发生地震的、人员密集的地方布置传感器,实现地震监测。当地震等级大于安全预设、也就是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就能抢在地震波传到各地之前,通过电波提前几秒、几十秒,通过微博、电视、电梯、地铁等渠道推送预警信息。
新京报:地震预警能起到什么作用?
王暾:在地震造成破坏之前,民众据此及时避险以减少伤亡;地震预警还能为危化企业、燃气、电力、高铁、地铁、核电站等重大工程提供地震自动紧急处置,以减少经济损失和次生灾害。
研究表明,当地震预警时间为3秒时,可减少14%的人员伤亡;地震预警时间为10秒时,可减少39%的人员伤亡;地震预警时间为20秒时,可减少63%的人员伤亡。
如果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有地震预警,专家估算可能减少2万-3万人死亡。
是预警,不是预测
新京报:网上说,在震中地区,地震预警系统“无效”?
王暾:这个是我们要不断改善的地方。震中地区地震波来得太快,目前的技术下,地震预警在震中大约半径20公里范围内,很难做到提前预警。
新京报:会不会出现误报?如何保证预警的有效性?
王暾:目前,减灾所已经与各地市县地震部门将地震预警网延伸至中国31个省市区,构建了覆盖220万平方公里的地震预警网。从2011年9月起,ICL地震预警系统已经运行近6年,这个系统在运行期间,经过了万余次实际地震,连续预警了芦山7级、鲁甸6.5级等38次破坏性地震。
可以负责地说,在地震预警网应用的地区,没有出现过一次误报,也没有出现过一次漏报。
新京报: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测是一回事吗?
王暾: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测是两码事。地震预测是对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地震事件预先发出通告,地震预警则是在地震已经发生、但还未形成严重破坏时发出警告。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时,利用电波和地震波的速度差,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给目标发出警报,只有几秒的响应时间,来不及人工转发,用户需要直接接收地震预警信息,立即采取措施避险。
地震预测是指地震发生前,由地震预测专家、行政领导开会讨论的结果,有时间(数小时或数天)组织专家开会讨论决定是否发布。地震预测至少有数小时响应,来得及人工转发。
但是,地震预测是科学难题,目前全球还未突破。减灾所目前也在从事地震预测的研发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真正应用地震预警信息的人口非常少
新京报:你和你的团队,是在什么契机下开始研发地震预警系统的?
王暾:2008年汶川“5·12”地震发生时,我正在奥地利科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作为四川人的我感到非常刺痛。
我看到有网友评论“为什么没有任何警报”,再搜索相关资料发现,墨西哥、日本分别在1991年、2007年就已经启用了各自的地震预警系统,但是国内当时能够应用于实际的地震预警,仍然是一片空白。
当时我就决定要回国,做出中国人自己的地震预警系统。汶川地震一个月后,我带着从亲朋好友那里筹集的300多万元资金,回国在成都创业。
新京报:中国多地属于地震多发地带,为什么国内此前没有研究出地震预警系统?
王暾:地震预警原理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实际研发过程很艰难。刚开始,轻微的抖动都会让报警器发出警报。直到2010年年底,我们团队才研发出地震预警系统的雏形。减灾所和国内很多研究单位不一样,我们是直接在汶川余震区进行研发、实验的。汶川地震之后,当地好几年之内,还在不断发生余震,这种环境对于研发地震预警器非常有利。
国内此前在地震预警实用领域的空白,我觉得除了技术原因,更主要的原因可能还在于相关部门和民众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对地震预警领域的不够重视。大灾害都是小概率事件,就是这种“小概率”,让很多人都没有“提前做准备”的意识。
新京报:不够重视,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暾:很多人对地震预警都不感冒,不理解地震预警的重要性。
比如,我们研发出地震预警器的雏形后,当时设备放在租用的院子里,别人甚至会觉得碍事。还有人说,汶川这种级别的地震千载难遇,这个地震之后,也许一千年都不会再有大地震了。做这种地震预警,没什么用。
另外,我们的减灾所是一个民办的非营利机构,是社会力量在从事地震预警领域的工作。在中国,地震预警算是一个“小众”的领域,基本上是地震局在干,有些人或许会觉得,我们干了一些“可能不该干”的事情。
新京报:在此过程中,和政府的合作是怎样的?
王暾:总体上,我们是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很多支持。
有一次,我带着团队去汶川布点,路上连加油的钱都没有了。就在我觉得快要山穷水尽时,2010年年底,由于研究成果初具雏形,之前向成都高新区申请的20万元扶持资金到账。第二年春天,科技部的专项资金陆续到位。2011年,我们得到了300余万元的资金支持,情况慢慢好了起来。
我们现在的地震预警网,已经延伸到了中国31个省市区,可见政府部门对好的东西还是相当支持的。
但是,减灾所的统计数据表明,虽然我国地震预警网已覆盖6.5亿人口,但能够真正应用地震预警信息的人口不到其中的2%。这个低数据的背后,一是预警机制还不够完善,二是很多民众的观念,没意识到地震预警的重要性。
新京报记者 王剑强 王婧祎
[新京报网]
5问川疆强震
8月9日,在九寨沟景区犀牛海景点旁,山体滑坡落石阻断进出道路。 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0公里。10小时后,8月9日7时27分,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发生了震源深度11公里的6.6级地震。数小时内连续两起强震,九寨沟与新疆地震是否有关联?强震后,是否会发生强余震及堰塞湖等次生灾害?目前,地震是否能够精准预测?昨日,新京报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
追问1
一天两起强震是否直接关联?
专家:两起地震处于不同地震带上
两次地震相隔不足12小时,是否存在关联?对此,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主任、研究员蒋海昆表示,两次地震没有直接关联,处于不同的地震带上,都是各自能量积累的结果。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分析,从大的动力背景上来说,这两次地震是有关联的,它们都发生在我国西部地区,其受到印度板块挤压,导致青藏高原向东或者向北推移。但两次地震所处地震带有所不同。
他进一步解释,九寨沟地震处于龙门山地震带,而新疆精河地震处于天山地震带中段。两者均为西部地震活跃地区。以后者为例,1906年新疆精河的东面200公里就曾经发生过7.7级地震。
采写/新京报记者 信娜
追问2
两起地震时间为何如此接近?
专家:后面几个月地震活动水平会高一些
为何两次地震发生时间较为接近?孙士鋐认为,地震活动存在一定的特点,例如,在某一时间段,不同地区的地震会发生连发情况;而在另一时期,地震活动又偏低。例如,今年前7个月,我国地震活动整体水平偏低。从全球来看,也如此。到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共发生5次7级以上地震,然而按照平均水平,这一数字应为10次。
在孙士鋐看来,如果一段时间地震活动水平偏低,过一段时间,地震可能会接连发生,这种交替出现的情况是地震出现的特点。他推测,后面几个月地震活动水平会高一些。
对于两次地震的时间关联,蒋海昆分析,根据一些研究,当地震带处于临界状态的时候,固体潮(由于月球、太阳等的引力而产生的地球固体部分的升降运动)的调整会引起地震,而这两个地震均发生在一个大潮点。也就是说,两个地区均具备发生强震的背景,在固体潮调制这个共同的外因扰动下,可能会发生地震。同时他表示,该研究仍有争议,目前为推测情况。
追问3
为何近年四川持续发生强震?
专家:巴颜喀拉块体地震较为活跃
此次九寨沟地震距汶川地震不到10年,为何四川近年连续发生强震?蒋海昆介绍,从1976年开始,数十年来,巴颜喀拉块体已成为整个中国西部7级地震的主体活跃地区。他举例,2013年四川芦山曾发生7.0级强震。2010年,青海省玉树发生7.1级地震。
这些地震均为巴颜喀拉块体运动结果。蒋海昆说,此次地震发生在巴颜喀拉块体的北边际。通过近几年强震可以看出,巴颜喀拉块体活动仍在持续。
蒋海昆表示,从断层活动类型来看,这次地震是水平推挤,即“走滑型地震”,这也是中国大陆最常见的地震类型。他告诉记者:“无论是逆冲型地震,还是走滑型地震,只要靠近断层的地方,都会有比较大的破坏。”
蒋海昆表示,此次地震与“‘5·12’汶川地震”总体都属于巴颜喀拉块体周边的地震活动。巴颜喀拉块体为昆仑山东延部分,该块体地震较为活跃,巴颜喀拉块体正面推挤产生了“‘5·12’汶川地震”,这次地震与该块体南东向推挤有关系。
据介绍,此次九寨沟地震发生在岷江断裂带附近(距离小于30km),有历史记录以来震中附近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5级以上级以上地震26次。
追问4
地震对九寨沟会有哪些影响?
专家:会发生陷落等地标破坏,整体影响有限
此次地震震中距离九寨沟县城35公里。蒋海昆介绍,阿坝州地貌错综复杂,震区50公里范围内人口密度为9人/平方公里。
九寨沟县隶属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与甘肃省文县、舟曲、迭部三县连界。地势西高东低,海拔在2000米以上。矿产资源较丰富,地处中国六大金成矿带之一的川西北金三角区内。境内九寨沟风景区是享誉中外的旅游景点。该县面积5290平方公里,下辖3镇14乡,2015年人口约8.1万人。
强震是否会对九寨沟景区产生影响?对此,蒋海昆推测,会发生陷落等地标破坏,但对景区整体影响仍有限。
陈会忠则认为,7级地震为强烈地震,破坏性较强。同时,震中地区在九寨沟沟口区域,会对其旅游设施造成破坏,恢复需要时间。
对于九寨沟景区何时能够开放,陈会忠表示,强震之后,一般情况下,三四个月后余震会有所减少。他解释,大地震释放能量的时间较长。例如,汶川地震发生约10年后,该地区仍会发生4级左右地震。因此,陈会忠预测,景区何时能够开放,有能力接待游客,时间上仍无法推算。
追问5
强震后会发生哪些次生灾害?
专家:后续会有强余震可能,需预防山体滑坡
强余震之后,是否还有发生余震的风险?蒋海昆说,初步认为九寨沟地区接下来仍有发生6级左右地震的风险。
对于新疆发生的6.6级地震,陈会忠表示,一般来说,发生6.6级地震后,还会发生5级左右的强余震。
为何认定将发生强烈余震?对此,蒋海昆解释说,历史上,九寨沟地区曾发生过双震型的地震。1976年,该地区曾在一个星期内发生两次7.2级地震。
他解释,目前来看,发生7级地震后,再发生5到6级的余震是完全可能的。相比而言,目前所发生的余震活动相对较弱,相当于一直未释放开。在这种情况下,后续会有强余震起伏的可能性,是否达到6级仍有待确定。
此外,在蒋海昆看来,此次强震后,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他解释,由于地震导致当地山体松垮,加上当地仍处于雨季,降雨之后易出现山体滑坡。他提示,要特别避让容易产生滑坡的区域。
九寨沟的形成也源于地震。蒋海昆介绍,数百年前,该地区曾发生过较大地震,导致产生堰塞湖。这些湖一方面构成如今美景,另一方面,也说明这里历史强震也曾频繁。同时,他提醒,预计当地会发生较强的余震,也要避让一些易发生垮塌的房屋。
[新京报网]
相关报道
九寨沟地震真实信息跑赢了谣言
在后真相时代,人们往往相信着自己的所信,但这一次九寨沟地震真实信息跑赢了谣言。
九寨沟地震灾情一直牵动着国人的情绪。在灾情应对已切入“灾后”制式的背景下,打量地震发生后的灾情信息传播,不难看到,此次舆论场中虽然也有个别流言谣言和恐慌情绪,但总体上舆情“楼没盖歪”。
经历了数次较大自然灾害的“拉练”,也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频密交互,公众在灾情面前有了更多“定力”。以往常见的灾情信息空窗期的焦虑蔓延得到抑制,“不信谣不传谣”从止于口头倡导变为灾情信息传播自觉,都是“定力”增强的反映。
首先,九寨沟地震刚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网的专业信息发布,还有微博、朋友圈里的文字、图片、小视频等传递的碎片化信息,都在迅速填补着灾情信息真空。
对灾区情况实时播报,受灾画面如实呈现,科普九寨沟县所在位置与人口密度,预测受灾严重程度,通报交通阻断,发布应急电话,搭建地震寻人服务平台……这些信息像洪流急剧涌入舆论场中,此前很少有哪次地震,能像这次这么丰富及时且翔实。
坊间自发的“灾情播报”,也契合传播学者梅罗维茨说的“私人情境并入公共情境”:随着网络的出现和兴起,尤其是智能手机让拍照更简单易行、社交平台能实时上传图片等,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也开始融合。
而那些权威通道发布的消息,也在与之汇流交叉印证。不论是发布“技术流”的地震人口热力图,还是多地启动的预警系统——包括四川科技在内的四川近20个政务微博发布了地震预警信息,广元市、成都市、绵阳市、阿坝州、甘肃省陇南市、陕西省汉中市等6个地方的11所学校提前5-8秒发出预警,同属阿坝州的汶川县电视台还提前40多秒弹出预警画面。
地震发生后,众多媒体及时报道、轮番播发,政府官微实时更新,生产了大量一手的真实信息。这些都缩短了地震发生后的信息真空时间窗口。
新京报从8月8日夜晚到8月9日早晨10个小时内,就发布了50条即时新闻、15条视频动画、15条微博、官方微信两次3条发布,及时向公众传递了震区实际情况,体现了媒体在传递突发事件信息方面的重要作用。
其次,这次谣言的传播土壤很是稀薄,也动辄被辟谣信息“秒杀”。跟辟谣者的构成——网民、专家、媒体等比,传谣的声音分贝反而显得较弱;以往说“当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此次地震中经常是谣言还没起跑,就被辟谣声音拽住了尾巴,动辄被一拳KO。
可以说,天灾人祸向来都是谣言“密集输出期”。这次也有些谣言:比如很多人在网上看到了所谓“地震云”;比如高雄地震中的高楼倾斜照被移花接木,被传成是此次地震中的景象;比如打着“中国地震局四川分局”名义的余震预报等……
但网上科普“地震云”并不存在的帖被热传,对高楼倾斜照系旧照且发生在其他地方的澄清广泛传播,还有那些针对“中国地震局四川分局”“预震”等讹传字眼的辟谣,都对那些打着“提醒”“警示”旗号的谣言很“不客气”。
这也显示了“无影灯效应”的威力:在近乎透明的信息空间内,舆论力量会相互制衡。
也正因信息真空被最快填上,谣言也刚出生就被“截杀”,九寨沟地震中的舆情基本没被带偏,迄今也未衍生因谣言而起的舆情事件。
在后真相时代,人们往往相信着自己的所信,但这一次九寨沟地震真实信息跑赢了谣言。这一切,既凸显了公众传播素质的提高,也离不开媒体的及时介入和官方信息发布渠道的畅通无阻。
[新华网]